如圣黑膏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3浏览:2收藏

如圣黑膏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得效》卷十二 21 如圣黑膏的别名 22 组成 23 主治 24 如圣黑膏的用法用量 25 制备方法 26 附注 附: 1 古籍中的如圣黑膏 1 拼音

rú shèng hēi gāo

2 《得效》卷十二 21 如圣黑膏的别名

如胜膏

22 组成

豆豉半升,龙胆草1分,芜荑1分。

23 主治

头疮久不愈,耳轮疮及白秃。

24 如圣黑膏的用法用量

外敷。凡人耳轮疮极痒,临睡时敷1遍;治白秃,剃头后外敷。

25 制备方法

上用湿纸裹,盐泥固济,火煅存性,研为末,以生清油半斤,熬取4两,下药急搅匀得所,瓷盒收贮。

26 附注

如胜膏(《袖珍小儿》卷七)。

古籍中的如圣黑膏 《世医得效方》:[卷第十二小方科]滞颐

性)上为末,生清油调敷。先以齑水洗拭,后用药。如圣黑膏治头疮久不瘥及白秃。豆豉(半升)龙胆草芜荑(各

《玉机微义》:[卷四十四瘾疹治法]凉血之剂

黑膏治温毒发生地黄(半斤)好豉(一升)上二味以猪膏二斤合煎之至浓汁用雄黄麝香如大豆大内中搅和每服用

《外科选要》:[卷下溃疡外治附]疮溃口中有黑疔治法

,炒焦黑为末,掺疔上。其四围溃处,用兰雪散掺之,黑膏盖之。三二次,则疔尽去,次换生肌药。《外科选要》

《太平圣惠方》:[卷第四十]治黑痣诸方

)上以水一大碗。淋灰汁。于铜器中盛。以重汤煮令如黑膏。以针微拨破痣处点之。大者不过治面上黑痣。令永除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九十一痘疹泄秘]病机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证治准绳·女科》卷四方之五加皮散 31 组成 32 制法 33 五加皮散的用法用量 34 功能主治 4 《杂病源流犀烛·身形门》卷二十五方之五加皮散 41 方名 42 组成 43 制备方法 44 主治 45 五加皮散的用法用量 5 明·方贤著《奇效良方》之五加皮散 51 处方 52 功能主治 53 五加皮散的用法用量 54 摘录 6 《太平圣惠方》卷三方之五加皮散 61 处方 62 制法 63 功能主治 64 五加皮散的用法用量 65 注意 66 摘录 7 《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五方之五加皮散 71 处方 72 制法 73 功能主治 74 五加皮散的用法用量 75 摘录 8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三方之五加皮散 81 方名 82 组成 83 主治 84 五加皮散的用法用量 85 制备方法 86 用药禁忌 9 《太平圣惠方》卷三方之五加皮散 91 方名 92 组成 93 主治 94 五加皮散的用法用量 95 制备方法 96 用药禁忌 10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一方之五加皮散 101 方名 102 组成 103 主治 104 五加皮散的用法用量 105 制备方法 11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六方之五加皮散 111 方名 112 组成 113 主治 114 五加皮散的用法用量 115 制备方法 12 《太平圣惠方》卷四十四方之五加皮散 121 方名 122 组成 123 功效主治 124 五加皮散的用法用量 125 制备方法 13 方出《元和纪用经》、名见《三因》卷十八方之五加皮散 131 方名 132 组成 133 主治 134 五加皮散的用法用量 135 制备方法 14 《胎产秘书》卷下方之五加皮散 141 方名 142 组成 143 主治 15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七方之五加皮散 151 方名 152 组成 153 主治 154 五加皮散的用法用量 155 制备方法 16 《太平圣惠方》卷三十八方之五加皮散 161 方名 162 组成 163 主治 164 五加皮散的用法用量 165 制备方法 166 附注 17 《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五方之五加皮散 171 方名 172 组成 173 主治 174 五加皮散的用法用量 175 制备方法 18 《普济方》卷一五四引《卫生家宝》方之五加皮散 181 方名 182 组成 183 主治 184 五加皮散的用法用量 185 制备方法 186 附注 19 《宜指小儿》卷四方之五加皮散 191 方名 192 五加皮散的别名 193 组成 194 主治 195 五加皮散的用法用量 196 制备方法 197 附注 20 《普济方》卷三六一引《傅氏活婴方》之五加皮散 201 方名 202 组成 203 主治 204 五加皮散的用法用量 205 制备方法 21 《普济方》卷一九○引《经验良方》之五加皮散 211 方名 212 组成 213 主治 214 五加皮散的用法用量 22 《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九方之五加皮散 221 方名 222 组成 223 主治 224 五加皮散的用法用量 225 制备方法 23 《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五方之五加皮散 231 方名 232 组成 233 主治 234 五加皮散的用法用量 235 制备方法 24 《医钞类编》卷十三方之五加皮散 241 方名 242 组成 243 主治 244 五加皮散的用法用量 25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五加皮散 五加皮散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wǔ jiā pí sǎn

2 概述

二十二首。

3 《证治准绳·女科》卷四方之五加皮散 31 组成

炒杜仲四两,五加皮、炙阿胶、防风、狗脊、川芎、白芍药、细辛、萆薢各三两,杏仁(麸炒,去皮尖)八十个(一方有茯苓,无白芍药)[1]。

32 制法

上药为粗末[1]

33 五加皮散的用法用量

水煎去滓,入阿胶,分三次服[1]。

34 功能主治

《证治准绳·女科》卷四方之五加皮散主治妊娠腰痛不可忍,或连腰胯痛[1]。

4 《杂病源流犀烛·身形门》卷二十五方之五加皮散 41 方名

五加皮散

42 组成

五加皮、油松节、木瓜各等分[1]。

43 制备方法

上药为末[1]。

44 主治

《杂病源流犀烛·身形门》卷二十五方之五加皮散主治筋缓[1]。

45 五加皮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23钱,酒调下[1]。

5 明·方贤著《奇效良方》之五加皮散 51 处方

五加皮、防风(去叉)、白术、附子(炮裂去皮脐)、萆薢、川芎、桂心、赤芍药、枳壳(麸炒)、荆芥、羚羊角屑、丹参,各一两。麻黄(去根节)、羌活,二两。甘草(炙),半两。

52 功能主治

明·方贤著《奇效良方》之五加皮散主治偏风不遂,肌体烦疼,肢体无力。

53 五加皮散的用法用量

上咀,每服四钱,以水一中盏,入生姜半分,煎至六分,去滓,不拘时服。

54 摘录

明·方贤著《奇效良方》

6 《太平圣惠方》卷三方之五加皮散 61 处方

五加皮30克 羌活30克 芎藭30克 黄芩30克 防风30克(去芦头)酸枣仁30克(微炒)羚羊角屑30克 当归30克(锉,微炒)威灵仙30克 赤茯苓30克

62 制法

上药捣筛为散。

63 功能主治

《太平圣惠方》卷三方之五加皮散主治肝脏风毒,流注脚膝,下肢疼痛,心神烦闷,筋脉拘急。

64 五加皮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9克,水150毫升,入生姜4克,煎至10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65 注意

服药期间,忌食炙煎、鱼、毒物等。

66 摘录

《太平圣惠方》卷三

7 《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五方之五加皮散 71 处方

五加皮60克 杜仲120克(去粗皮,炙微黄,锉)萆薢60克(锉)狗脊60克(去毛)阿胶60克(捣碎,炒令黄燥)防风60克(去芦、头)芎藭90克 细辛30克 杏仁60克(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72 制法

上药捣筛为散。

73 功能主治

《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五方之五加皮散主治妊娠腰疼痛,或连月不已。

74 五加皮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12克,用水300毫升,人生姜4克,煎至180毫升,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75 摘录

《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五

8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三方之五加皮散 81 方名

五加皮散

82 组成

五加皮1两,桂心1两,芎1两半,羌活1两,秦艽1两半(去苗),防风1两半(去芦头),杏仁1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萆薢1两(锉),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当归1两半(锉,微炒),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牛膝1两(去苗),薏苡仁1两,丹参1两。

83 主治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三方之五加皮散主治中风手足不遂,肌肉顽痹,骨节疼痛。

84 五加皮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5钱,以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空心温服,良久再服。衣覆,得微汗佳。

85 制备方法

上为粗散。

86 用药禁忌

忌生冷、油腻、毒滑、动风物。

9 《太平圣惠方》卷三方之五加皮散 91 方名

五加皮散

92 组成

五加皮1两,羌活1两,芎1两,黄芩1两,防风1两(去芦头),酸枣仁1两(微炒),羚羊角屑1两,当归1两(锉,微炒),威灵仙1两,赤茯苓1两。

93 主治

《太平圣惠方》卷三方之五加皮散主治肝脏风毒,流注脚膝,疼痛,心神烦闷,筋脉拘急。

94 五加皮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每于食前温服。

95 制备方法

上为散。

96 用药禁忌

忌炙煿、鱼、毒物。

10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一方之五加皮散 101 方名

五加皮散

102 组成

五加皮1两,防风1两(去芦头),白术1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萆薢1两(锉),芎1两,桂心1两,赤芍药1两,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荆芥1两,羚羊角屑1两,丹参1两,麻黄2两(去根节),羌活2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103 主治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一方之五加皮散主治偏风不遂,肌体烦烬,肢节无力。

104 五加皮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不拘时候温服。

105 制备方法

上为粗散。

11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六方之五加皮散 111 方名

五加皮散

112 组成

五加皮1两,茵芋1两,防风1两(去芦头),天南星半两(炮裂),白花蛇3两(酒浸,炙微黄,取肉),天雄1两(炮裂,去皮脐),白僵蚕1两(微炒),干蝎1两(微炒),蜂儿半两(微炒),桂心3分,酸枣仁1两(微炒),当归3分,麻黄1两(去根节),甘草半两(炙微赤,锉),干姜半两(炮裂,锉)。

113 主治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六方之五加皮散主治筋极,肢节拘急,挛缩疼痹。

114 五加皮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1钱,食前以暖酒调下。

11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散。

12 《太平圣惠方》卷四十四方之五加皮散 121 方名

五加皮散

122 组成

五加皮1两,赤芍药1两,川大黄2两(锉碎,微炒)。

123 功效主治

《太平圣惠方》卷四十四方之五加皮散功在疏风,利筋脉。主治腰痛强直,不能俯仰。

124 五加皮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微利即效。

125 制备方法

上为散。

13 方出《元和纪用经》、名见《三因》卷十八方之五加皮散 131 方名

五加皮散

132 组成

真五加皮不拘多少。

133 主治

方出《元和纪用经》、名见《三因》卷十八方之五加皮散主治小儿受气不足,体力虚怯,腰脊脚膝筋骨软躄,3岁不能行。中水毒、溪毒,寒热如伤寒状。

134 五加皮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1粟壳许,1日3次。

135 制备方法

上为末,粥饮调,滴酒少许。

14 《胎产秘书》卷下方之五加皮散 141 方名

五加皮散

142 组成

五加皮、腹皮、苓皮、骨皮、姜皮。

143 主治

《胎产秘书》卷下方之五加皮散主治产后四肢浮肿,皮肤光莹者。

15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七方之五加皮散 151 方名

五加皮散

152 组成

五加皮半两(锉),牛膝1两(去苗),五味子半两,桂心3分,白茯苓3分,当归3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人参1两(去芦头),白芍药3分,黄耆1两(锉),白术3分,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

153 主治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七方之五加皮散主治虚劳气不足,羸瘦困乏,两胁里急,四肢烦疼无力,睡多不足,腰背疼痛。

154 五加皮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枚,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155 制备方法

上为粗散。

16 《太平圣惠方》卷三十八方之五加皮散 161 方名

五加皮散

162 组成

五加皮1两(锉),赤茯苓1两,玄参1两,吴茱萸,甘草半两(生,锉),黄芩1两,瞿麦1两,柴胡1两(去苗),赤芍药3两,木通1两(锉),大麻仁1合。

163 主治

《太平圣惠方》卷三十八方之五加皮散主治乳石发动,毒气上冲,头面烦热,小便赤涩,四肢疼痛。

164 五加皮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不拘时候温服。

165 制备方法

上为散。

166 附注

方中吴茱萸用量原缺,《普济方》作“吴蓝叶三分”。

17 《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五方之五加皮散 171 方名

五加皮散

172 组成

五加皮2两,杜仲4两(去粗皮,炙微黄,锉),萆薢2两(锉),狗脊2两(去毛),阿胶2两(捣碎,炒令黄燥),防风2两(去芦头),芎3两,细辛1两,杏仁2两(汤浸,去皮尖双仁,麸炒微黄)。

173 主治

《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五方之五加皮散主治妊娠腰疼痛,或连月不已。

174 五加皮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不拘时候温服。

175 制备方法

上为散。

18 《普济方》卷一五四引《卫生家宝》方之五加皮散 181 方名

五加皮散

182 组成

五加皮、杜仲(炒)等分。

183 主治

《普济方》卷一五四引《卫生家宝》方之五加皮散主治腰痛。

184 五加皮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30丸,温酒送下。

185 制备方法

上为末,酒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186 附注

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五加皮丸”。

19 《宜指小儿》卷四方之五加皮散 191 方名

五加皮散

192 五加皮散的别名

牛膝散

193 组成

真五加皮1分,牛膝半分,酸木瓜(干)半分。

194 主治

《宜指小儿》卷四方之五加皮散主治小儿行迟。

195 五加皮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1钱半,粥饮调,次入好酒两点,再调,食前服,1日2剂。

196 制备方法

上为末。

197 附注

牛膝散(《袖珍小儿》卷七)。

20 《普济方》卷三六一引《傅氏活婴方》之五加皮散 201 方名

五加皮散

202 组成

当归2钱,甘草半钱,五加皮3钱,木香1钱,白茯苓3钱。

203 主治

《普济方》卷三六一引《傅氏活婴方》之五加皮散主治胎寒身软。

204 五加皮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半钱,枣汤下,或东瓜仁汤调下。

205 制备方法

上为末。

21 《普济方》卷一九○引《经验良方》之五加皮散 211 方名

五加皮散

212 组成

椿头根(即椿树。锉)、五加皮(锉)。

213 主治

《普济方》卷一九○引《经验良方》之五加皮散主治久嗽咯血,痨瘵骨瘦,羸弱欲死者。

214 五加皮散的用法用量

用无灰酒煮,去滓饮酒。

22 《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九方之五加皮散 221 方名

五加皮散

222 组成

五加皮1两,萆薢1两,海桐皮1两,虎胫骨1两半(涂酥,炙令黄),牛膝1两(去苗),防风1两(去芦头),薏苡仁1两,鼠粘子1两,仙灵脾1两,当归1两(锉,微炒),续断1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杜仲1两(去粗皮,微炙,锉),熟干地黄1两。

223 主治

《太平圣惠方》卷六十九方之五加皮散主治妇人风痹,手足不随,行立无力。

224 五加皮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2钱,食前以温酒调下。

22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散。

23 《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五方之五加皮散 231 方名

五加皮散

232 组成

五加皮1两,薏苡仁1两半(微炒),防风半两(去芦头),牛膝2分(去苗),赤茯苓2分,独活半两,丹参半两,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川升麻3分,麻黄1两(去根节),羚羊角屑3分,汉防己3分,桂心半两,黄耆3分(锉),石膏2两。

233 主治

《太平圣惠方》卷四十五方之五加皮散主治暑湿郁蒸,脏腑虚羸,瘴毒攻击,脚气发动,两脚枯疼;或即浮热肿满;或即皮肉干焦,不能久立,筋急抽痛;或气冲心闷乱,胸膈痰逆,四肢不仁,腹胀壅闷,目眩头旋。

234 五加皮散的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不拘时候温服。

235 制备方法

上为粗散。

24 《医钞类编》卷十三方之五加皮散 241 方名

五加皮散

242 组成

五加皮、羚羊角、羌活、防风、赤芍、秦艽、枳实、甘草各等分。

243 主治

《医钞类编》卷十三方之五加皮散主治肝伤实证。咳而胁下痛,脚心痛不可忍,手足甲青黑。

244 五加皮散的用法用量

目录 1 拼音 2 拼音名 3 信石的别名 4 来源 5 毒性 6 性味 7 功能主治 8 信石的用法用量 9 注意 10 摘录 附: 1 用到中药信石的方剂 2 用到中药信石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信石 1 拼音

xìn shí

2 拼音名

Xìn Shí

3 信石的别名

人言、砒石

4 来源

天然的砷华矿石,但也有用毒砂(硫砷铁矿)或雄黄加工制成的。

5 毒性

本品剧毒!口服外用均可引起中毒,因此必须严格注意。口服中毒后,突然发生急性胃肠炎,口有金属味,咽部灼热感,口渴,全身剧痛,剧烈的恶心、呕吐、腹泻,泻出大量血性或粘液性水样粪便。并可导致脱水及循环衰竭、尿少、腓肠肌痉挛、昏迷等,可在1~2日内死亡。慢性中毒,常致皮肤、粘膜损害,溃疡、硬皮症、毛发脱落、鼻炎、鼻衄、结膜炎等。重者可致剥脱性皮炎、疲乏、头晕、共济失调、腹痛、腹泻、肝大、黄疸、消瘦、贫血、多发性神经炎等。

解救方法:

1口服者尽早洗胃;

2纠正盐水代谢失调及酸中毒,大量补液,或用弱堿性药静脉注射;

3休克可用强心剂及升压药;

4有效解毒剂为二巯基丙醇,应尽早应用;有血色蛋白尿者应口服碳酸氢钠1~2克,1日3次;

5应用大量维生素C、B1、B6等。腹绞痛者,可用度冷丁或吗啡;

6中药一般可用防风1两,调冷开水一次口服。

6 性味

辛,大热。有大毒。

7 功能主治

蚀疮去腐,平喘化痰,截疟。用于寒喘,疟疾;外用治淋巴结结核,骨、关节结核,结核性瘘管,牙疳,痔疮。

8 信石的用法用量

02厘,多入丸、散剂;外用适量。

9 注意

本品剧毒!

10 摘录

《全国中草药汇编》

用到中药信石的方剂 化坚膏

3两,白芥子3两,雄黄3两,肉桂3两,麝香3钱,信石3两。功效:活血散瘀,消坚止痛。主治:痰核瘰疬,

三才绛云锭子

才绛云锭子组成:天才:白矾(煅)5钱,雄黄3钱,信石(生)2钱,硇砂(生)2钱,朱砂2钱,胆矾(生)

鬼哭丹

引《经验良方》:方名:鬼哭丹别名:豉破丸组成:白信石1钱(白砒霜者良,不用黑者),寒水石4钱。主治:

雄黄丸

三《袖珍小儿》卷四:方名:雄黄丸组成:雄黄5钱,信石3钱(白者),半夏1两,白矾3钱,巴豆1钱(去心

紫霞锭子

拼音:zǐxiádìngzǐ处方:信石(煅)白矾(煅)硇砂各3克胆矾雄黄朱砂各1,5克乳香没药各0

更多用到中药信石的方剂

用到中药信石的中成药 一捻金

蜕6钱,穿山甲6钱,僵蚕6钱,牙皂6钱,白矾(用信石少许同枯,去信不用)5分,片脑5分。主治:《医学

梁财信跌打丸

~60μm。草酸钙簇晶大,直径60~140μm。石细胞橙**,贝壳形,壁较厚,较宽一边纹孔明显。花

跌打榜药酒

拼音:diēdǎbǎngyàojiǔ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DiedabangYaojiu标准编号:W

木瓜丸

用量:每服一至二丸,甘草煎汤送下,不拘时服。《传信适用方》卷二引陶茂安方之木瓜丸:方一:组成:牛膝

拔毒膏

一九零引《修月鲁般经》之拔毒膏:处方:鲫鱼1个,信1块。制法:入信在鱼腹内,盐泥固,煅过,为末,香

更多用到中药信石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信石 《证治准绳·疡医》:[卷之三项部(五)]瘰马刀

药。〔锭子〕三品锭子上品治一切痔漏。白矾(二两)信石(一两零五分)乳香没药(各三钱半)雄黄(三钱)中

《本草易读》:[本草易读卷二]解毒部八十四

十六,验方六。)射工毒(升麻三十五,验方十。)中信石毒(白芷五十,验方十。)中信石毒(郁金六十五,验

《普济方》:[卷一百六十三喘门]哮(附论)

治嗽。内金丸(出仁存方)治喘。鸡内金(二十一个)信石(二钱半)黄丹(半两)上各研细。露星七宿。再入白

《古今医统大全》:[卷之三十七疟证门]药方

,以吐为效。(秘方)鬼哭丹治诸疟疾。绿豆(一两)信石(明者,三钱)上碾极细,以蒸饼为丸,如绿豆大。每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卷三]玉石部

目录 1 拼音 2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六:清脾汤 21 处方 22 制法 23 功能主治 24 清脾汤的用法用量 25 注意 26 摘录 3 《重订严氏济生方》:清脾汤 31 清脾汤的别名 32 处方 33 制法 34 功能主治 35 清脾汤的用法用量 36 摘录 4 《袖珍小儿》卷六 41 方名 42 组成 43 清脾汤的用法用量 5 《万氏家抄方》卷二 51 方名 52 组成 53 主治 54 清脾汤的用法用量 6 《得效》卷十四 61 方名 62 组成 63 主治 64 清脾汤的用法用量 65 制备方法 7 《济生》卷一 71 方名 72 清脾汤的别名 73 组成 74 主治 75 清脾汤的用法用量 76 各家论述 77 附注 8 《魏氏家藏方》卷五 81 方名 82 组成 83 主治 84 清脾汤的用法用量 85 制备方法 9 《三因》卷十六 91 方名 92 组成 93 主治 94 清脾汤的用法用量 95 制备方法 10 《三因》卷八 101 方名 102 组成 103 主治 104 清脾汤的用法用量 105 加减 106 制备方法 11 《三因》卷六 111 方名 112 清脾汤的别名 113 组成 114 功效 115 主治 116 清脾汤的用法用量 117 制备方法 118 用药禁忌 119 附注 附: 1 古籍中的清脾汤 1 拼音

qīng pí tāng

2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六:清脾汤

21 处方

厚朴120克(姜制炒)乌梅(打,去仁)半夏(汤去滑)青皮 良姜各60克 草果(去皮)30克 甘草(炙)15克

22 制法

上药锉散。

23 功能主治

温脾化痰。治疟疾,发作有时,先觉伸欠,乃作寒栗,鼓振颐颔,中外皆寒,腰背俱痛,寒战已则内外皆热,头痛如破,渴欲饮冷,或痰聚胸中,烦满欲呕;亦治胸膈痞闷,心腹胀满,噫气吞酸。

24 清脾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12克,用水30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1枚,煎至210毫升,去滓,未发前,并三服。

25 注意

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时果。

26 摘录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六

3 《重订严氏济生方》:清脾汤

31 清脾汤的别名

清脾饮子(《保婴撮要》卷七)、清脾饮(《济阴纲目》卷九)。

32 处方

青皮(去白)厚朴(姜制炒)白术 草果仁 柴胡(去芦)茯苓(去皮)半夏(汤泡七次)黄芩 甘草各等分

33 制法

上药叹咀。

34 功能主治

祛痰除湿,和胃截疟。治瘅疟,脉弦数,但热不寒,或热多寒少,膈满能食,口苦舌千,心烦口渴,小便黄赤,大便不利。

35 清脾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12~20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5片,煎至15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36 摘录

《重订严氏济生方》

4 《袖珍小儿》卷六 41 方名

清脾汤

42 组成

白术、茯苓、厚朴(制)、青皮(炒)、陈皮、半夏(泡)、大腹皮(洗)、槟榔、三棱(煨)、莪术(煨)、木通、甘草。

43 清脾汤的用法用量

小儿疟疾作浮肿,兼有寒热不退,饮食不进。

5 《万氏家抄方》卷二 51 方名

清脾汤

52 组成

白芍、淡竹叶、麦门冬、石膏、甘草、黄连。

53 主治

脾热消渴。

54 清脾汤的用法用量

水煎服。

6 《得效》卷十四 61 方名

清脾汤

62 组成

青皮、厚朴(去粗皮,姜汁炒)、白术、草果仁、柴胡(去芦)、茯苓、半夏(汤洗)、黄芩、甘草、人参各等分,常山1半。

63 主治

妊娠作疟,热多者。

64 清脾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4钱,加生姜5片,地骨皮少许,水煎,温服,不拘时候。或加麦门冬(去心)20粒。未效,服胜金丸。

65 制备方法

上为散。

7 《济生》卷一 71 方名

清脾汤

72 清脾汤的别名

清脾饮子、清脾饮、九味清脾汤

73 组成

青皮(去白)、厚朴(姜制,炒)、白术、草果仁、柴胡(去芦)、茯苓(去皮)、半夏(汤泡7次)、黄芩、甘草(炙)各等分。

74 主治

瘅疟脉来弦数,但热不寒,或热多寒少,膈满能食,口苦舌干,心烦渴水,小便黄赤,大便不利。妊娠疟疾。

75 清脾汤的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4钱,以水1盏半,加生姜5片,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76 各家论述

1《医方考》:方曰清脾者,非清凉之谓,乃攻去其邪而脾部为之一清也。故青皮、厚朴清去脾部之痰,半夏、茯苓清去脾中之湿,柴胡、黄芩清去脾中之热,白术、甘草清去脾脏之虚,而草果仁又所以清膏梁之痰也。

2《医方集解》:脾虚恶寒,胃虚恶热。寒热间作,脾亦有之,不独少阳也。虽十二经皆能为疟,而脾胃受伤者实多。故仲景小柴胡汤人参、甘草、半夏、姜、枣,皆脾胃药,其治少阳,独柴胡一味而已。严氏宗之,故以小柴胡加减而立清脾饮,是明从脾胃论治矣。

77 附注

清脾饮子《保婴撮要》卷七)、清脾饮(《济阴纲目》卷九、九味清脾汤(《泻疫新论》卷下)

8 《魏氏家藏方》卷五 81 方名

清脾汤

82 组成

草果仁1两(炒),厚朴1两(去粗皮,姜制,炙),川姜1两(炮,洗),甘草(炙)1两,陈皮半两(去瓤),木香(煨)半两,麦糱2两,神曲(炒)2两,舶上茴香3分(炒)。

83 主治

疟痢。

84 清脾汤的用法用量

食后入盐沸汤点服。

8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9 《三因》卷十六 91 方名

清脾汤

92 组成

黄耆、香白芷、升麻、人参、甘草(炙)、半夏(汤去滑)各等分。

93 主治

意思过度,蕴热于脾,口干唇燥,沈裂无色。烦渴饮水,小便赤。

94 清脾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盏半,加生姜5片、大枣2个、小麦30粒,煎7分,去滓服,不拘时候。

95 制备方法

上为散。

10 《三因》卷八 101 方名

清脾汤

102 组成

茯苓2两,橘皮2两,草果2两(去皮),白术2两,人参1两,桂心1两,白芷1两,甘草1两(炙),川芎1两,半夏3两(洗7次)。

103 主治

脾湿热病,苦足寒胫热,腹胀满,烦扰不得卧,舌本强,体重,面黄,右胁满痛偏胀,口唇干裂,寒热如疟。

104 清脾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4大钱,用水2盏,加生姜7片,紫苏3叶,煎至7分,去滓服。

105 加减

欲通利,加大黄。

106 制备方法

上为散。

11 《三因》卷六 111 方名

清脾汤

112 清脾汤的别名

小清脾汤

113 组成

厚朴4两(姜制,炒),乌梅2两(打去仁),半夏2两(汤去滑),青皮2两,良姜2两,草果(去皮)1两,甘草(炙)半两。

114 功效

温脾化痰。

115 主治

胃疟,发作有时,先觉伸欠,乃作寒栗,鼓振颐颔,中外皆寒,腰背俱痛,寒战既已,内外皆热,头痛如破,渴欲饮冷,或痰聚胸中,烦满欲呕,或先热后寒,先寒后热,寒多热少,寒少热多,或寒热相伴,或但热不寒,但寒不热,或隔日一发,1是1发,或35日一发者。及胸膈痞闷,心腹胀满,噫醋吞酸等。因食伤脾,停滞痰饮,发为寒热。

116 清脾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2盏,加生姜3片,大枣1枚,煎7分,去滓。疟未发前,并3服。

117 制备方法

上为散。

118 用药禁忌

忌生冷、油腻、时果。

119 附注

小清脾汤(《得效》卷二)。

古籍中的清脾汤 《杂病广要》:[外因类]疟

痨瘵者有之。发散之药,热多宜小柴胡汤、参苏饮、清脾汤之类,寒多者宜养胃汤、四兽饮。发散不退,然后以

《婴童百问》:[卷之十]疟证第九十二问

柴胡汤;疟未散者,鬼哭散止之;寒少热多者,可服清脾汤;养胃汤,治脾胃冷弱者,四兽饮亦可服。其截疟丸

《先哲医话》:[卷上]北山友松

后以九味清脾加葳蕤得愈。凡开达肝脾之郁塞,无若清脾汤。若逢肝脾郁塞,以认此汤主治为要。一妇人三年不

《普济方》:[卷二十脾脏门]脾实热

两)半去滓。分三服。若须利下。加芒硝二两。佳。清脾汤(出医方大成)治脾实热。病足寒胫热。腹胀满。烦

《本草纲目》:[果部第三十卷果之二]橘

如圣黑膏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得效》卷十二 21 如圣黑膏的别名 22 组成 23 主治 24 如圣黑...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