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古代为什么写中文?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3浏览:2收藏

韩国古代为什么写中文?,第1张

因为韩国古代是中国的附属国

受中国汉文化的影响所以他们的文字几乎都是中国的汉字,二战时期古朝鲜被日本所灭,之后朝鲜一分为二分朝鲜和韩国,这两国独自之后都实行了文字改革,为了让其民族更加骄傲所以把汉字都扔了,独创自己民族的文字。

韩文汉字的渊源

朝鲜民族在很长一段时期内是一个只有民族语言却无民族文字的民族。公元3世纪左右,汉字传入朝鲜,后来又采用汉字的音和意来记录朝鲜语,即“吏读文”。但由于封建社会等级观念的影响。能够学习和使用汉字的多是贵族阶层,普通民众很难接触到。

而且结合汉字创制的“吏读文”有些也不适合朝鲜语的语音系统和语法结构,因而有时很难准确地标记朝鲜语言。因此当时人们非常希望能有一种既适合朝鲜语语音系统和语法结构、又容易学会的文字。

从统治阶级来看,为了便于老百姓贯彻自己的统治政策,也有必要发明一种易于人民掌握的表音文字。就这样在朝鲜王朝第四代国王世宗的积极倡导下,由郑麟趾、申叔舟、崔恒、成三问等一批优秀学者,在多年研究朝鲜语的音韵和一些外国文字的基础上,于1444年创制了由28个字母组成的朝鲜文字。

这期间朝鲜学者曾几十次前来中国明朝进行关于音律学的研究。1446年朝鲜正式公布了创制的朝鲜文字,称为“训民正音”,意思是教百姓以正确字音。新文字发明后,世宗国王提倡在公文和个人书信中使用“训民正音”,并责令用“训民正音”创作《龙飞御天歌》。

他还将“训民正音”作为录用官吏的科举考试的必考科目,并在钱币上刻印了“训民正音”。“训民正音”的创制为朝鲜语书面语的发展以及朝鲜文学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

  古代韩剧里的字都是中文字,是因为朝鲜半岛本来就有跟中原文化相异的当地文化及语言,只是当地的统治者及高级知识份子曾一度尊中原文化为正宗。朝鲜在政治与教育方面,正式公文与书籍一度仅以汉字甚至汉语写成,但民间活动一直有其本来的口语及文化。

  1945年,朝鲜半岛摆脱日本统治,在美国的强力干预下,朝鲜的中小学教科书中废除了汉字,后来又制定了《韩文专用法》,在小学教育中完全废除汉字教育, 朝鲜半岛后来成立的韩国的去中国化过程,兴起于1980年代的民主化运动以及民族运动,其内涵是全面改用韩国文字,取消使用汉字,大韩航空更改为谚文,首都的中文名称更从原来的汉城改为首尔(韩文서울的音译),企图向世界宣告摆脱中华文化的束搏,并建立独特的文化与民族。现韩国人通常只把汉字应用于专有名词(国名、地名、人名等)。随着近年来中国的快速发展以及韩国对传统文化的推广,开始有一部分人试图恢复使用汉字的主张出现,惟成效不彰。

因为大长今里都是讲的贵族和王室。公元3世纪左右,汉字传入朝鲜,后来又采用汉字的音和意来记录朝鲜语,即“吏读文”。但是,能够学习和使用汉字的多是贵族阶层。后来世宗让一帮学者创制了28个字母组成的朝鲜文,并于1446年正式公布了创制的朝鲜文字,称为“训民正音”。

高丽国在很长一段时间本来就是中国的附属国,用汉字是正常的,日语还不是很多汉字,连假名都是由汉字的草书变化过去的。古代中国对周边国家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不知道你看过一部韩剧叫“传闻中的七公主”没有,里面的叔叔是韩国大学的毕业生,因为很有文化,所以他填个表都是用的汉字而不是朝鲜文,由此可见汉字即时是到近代甚至现代,都深深影响着韩国人。

早在韩国世宗大王创制韩国拼音文字(公元1446年)之前,韩国通行的书写与阅读文字就是汉字。此前早在韩国新罗时代(公元696-918年)的官吏选拔制度中,就已经以中国的经史著作“五经三史”作为考核的范围。到了高丽时代(公元918-1392年)光宗年间,韩国举贤纳官,也普遍地借鉴和采用中国的科举制度。和中国当时的科举相比较,从形式和内容上可以说是十分接近。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时的教育机构采用的教材就是中国的经书。高丽睿宗四年(1109年),韩国的国子监“国学”就设置了“七齐”,用以讲授六经。

既然开设的科目为中国的经学,那麽我们可以想象所培养出来的文人学士,阅读和书写汉字自然不成问题。不过,当时的韩国人虽然使用汉字,但是汉字的读音和我们今天的汉字读音并不相同,这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方面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在古代,因为表意文字所准确记录语音的劣势特征,表现在较不容易固定汉字读音上,常言说,“秀才认字读半边儿”,这种记录语音的方式比起表音文字来说,劣势十分明显。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造成汉字语音的变化较快,再加之受到各种方言方音的影响,使今天的汉语中汉字音较古代的发音有较大的差异,甚至听起来有些几乎完全不同。汉字以另外一种表音文字(韩字)固定下来的语音,因为表音文字记录和规范语音的能力强于表意文字,使用表音文字记录语音的易于读写的过程,可以帮助比较完整地固定和保留语音,这样,发音虽也有变化,相对于表意文字而言,保留得会相对完整。比如古入声字的读音,汉语语音演变至今的现代汉语普通话之中,被派到四声之中而消失。而韩语里仍旧保存着大量的古入声字的发音现象等等。

另一方面,当时的汉字阅读从意义上来说是相同的,但读音有异。一些韩语中的汉字发音和汉语的读音有所不同。朝鲜王朝第四代世宗大王(公元1419-1450年)在“御制训民正音”[这里的“训民正音”就是现在的韩文拼音文字。从当时的起名来看,有正音之意。可起到一套科学的注音方案之功效。]之中强调创制韩国文字的动因时提到:

“国国之语音异乎中国,与文字不相流通。”

可见当时一部分汉字语音之差距。不过,这丝毫没有影响古代文言文在韩国的传播与应用。得以应用的古代文言文被称做“汉文”。传统的韩国人以通晓汉文为身份的象征,高丽时代和朝鲜时代韩国国家的主要典籍均采用汉文来撰写,文学创作也是用汉文来写作的。如朝鲜时代文人金守温(公元1409-1481年)曾经提到:

“吾东方自殷太师歌麦秀以来,历三国高丽氏,至于今作者不啻数百家,其评品观破闲稗说诸书,可知也。”;

姜希孟在《东人诗话序》中也讲到:

“吾东方诗学大盛,作者往往自成一家,备全众体。”

韩国历代诗文写作十分盛行,作者不断涌现而且“备全众体”。从诗话、笔记、文论等典籍之中不难看出当时汉文文学的盛行。除此之外,大量的“乡歌”、“乡曲”,“俗歌”、“民谣”也都采用汉字记录下来,可见当时汉字不仅仅是一部分人在使用,而应用范围极其广泛。有关文、史、哲、农、工、医、书艺等均有汉字读本,有的是直接从中国传来的,有的则是用汉字记录下来的。这些被通称为“汉学”。一段时期,汉学成为韩国文化的主流。直至20世纪这一主流才开始慢慢衰落。

1910年,日本侵吞朝鲜并逐渐霸占朝鲜半岛。随后,日本人开始强制推行文化同化的政策。传统的汉学家本来很保守,大都对外来的侵略势力持十分敌意的态度,其中有一些汉学家参与了抗日运动。在这种情况下,当然传统的汉学得不到日本人的支持,因而受到强烈地冲击和压制。汉学开始走下坡路。

19世纪的西学东进,韩国也同样受到很大影响。西方文化的冲击,使得以前韩国国内主要依据中国文化的观念发生改观,一些知识阶层接触到西方科学文明的优点,极大限度地吸收西方文化,传统的汉学地位受到影响而降低。20世纪以后的日本统治时期,从教育体制上看,西化的教育模式开始建立,汉学家担任教员的数量微乎其微,而在这种教育体制下的受教育者,与传统的汉学逐渐产生了较大的隔阂,距离越来越大。

日本统治时期的结束直至20世纪60年代开始,韩国国内的民族主义有所抬头,一种以宏扬本民族固有的文化传统和继承本民族文化遗产为主的民族意识,带来了一种排斥外来文化的趋势,此前各种报刊和杂志上使用的汉字被政府下令取消,改换成清一色的韩字形式,一些学校也逐渐取消了汉字和汉文的相关课程。致使年轻的一代对汉字与汉文越来越陌生 。

不说汉语,而说韩语,书面语使用汉字,朝鲜王朝直至世宗时期之前没有自己的文字,而将中国的汉字作为自己民族的文字,世宗大王认为有自己的民族文字,会对以后朝鲜王朝的发展,甚至对其后代都会极大的影响,而我自己创造一种简单易学的语言。

1这是自然的,因为韩民族(或朝鲜族)在15世纪以前一直没有本民族的书写文字,所以历史上韩民族将中国的汉字作为自己民族的文字,古籍文献上基本都是借用汉字记录韩语(韩国语和朝鲜语是同一种语言,1392年之前称为“高丽语”),用音读的方法使用汉字表述韩语。但因为韩语同汉语在语系上存在天然差异(韩语的系属划分直到现在还没有明确的定论,有很多学者主张属于阿尔泰语系;汉语属于汉藏语系)加上汉字量的庞大,普通朝鲜人很难有学习汉文化的机会,直到李氏朝鲜王朝第4代—世宗大王亲自创制民族文字—韩文2世宗王认为一个堂堂的国家,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字,会对影响以后朝鲜王朝的发展,所以他决定一定要为自己的国家创造一种简单易学的语言,这种语言于1443年创制成功,1446年正式颁布使用,称为《训民正音》,或“谚文”。1897年朝鲜高宗李熙称帝,改国号为“大韩帝国”,这种语言也随之称为“韩文”,二战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改称其为“朝鲜文”,大韩民国仍称之为“韩文”。3在当时,韩民族虽然有了自己的文字,但由于统治阶层仍然偏好使用汉字,韩文也就没有能够取代汉字,而且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韩文也不可能取代汉字的地位,事实上,韩文在创制后长期遭到抵制,有的官员甚至要求世宗废除此种文字,他们怕这种文字流传入中国,被当时的中国人嘲笑为“夷字”,而将朝鲜看做是蛮夷之一。直到朝鲜半岛独立以后,朝鲜和韩国政府才先后废除朝鲜语书写文字中的汉字。所以,楼上的答案有些牵强

韩国古代为什么写中文?

因为韩国古代是中国的附属国。受中国汉文化的影响所以他们的文字几乎都是中国的汉字,二战时期古朝鲜被日本所灭,之后朝鲜一分为二分朝鲜和...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