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有一本泛黄的古书,请教保存方法。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3浏览:1收藏

家里有一本泛黄的古书,请教保存方法。,第1张

用塑料保鲜膜裹起来,效果跟塑封差不多,包保鲜膜,放到箱子里或者书架上。这主要跟书籍用纸的酸性有关,也跟你的保管条件有关。你会发现,放在一起的书不是每本都泛黄的,就是这个道理。 用牛皮纸包书皮是个比较好的办法。实践告诉我,用牛皮纸包书皮至少可以使新闻纸的书籍封皮保持20年不泛黄,内页也相对洁白。另外就是避免放书的地方被阳光直晒,干燥、通风、少灰尘。南方的潮湿天气,是书籍存放的大敌,防潮很重要。香薰有帮助。每天拿鸡毛掸子掸掸灰,书柜和书籍之间的空隙我就用纸铺上一层,这样也可以防灰防晒,效果不错。还有就是经常翻动,给书本们搬搬家。书是拿来看的,所以不喜欢封箱。每天拿鸡毛掸子掸掸灰,书柜和书籍之间的空隙我就用纸铺上一层,这样也可以防灰防晒,效果不错。还有就是经常翻动,给书本们搬搬家。书是拿来看的,所以不喜欢封箱。隔段时间,拿出来晒太阳应该有适合你 你试下吧 应该行的

古籍善本本身蕴含着丰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价值,因此它是我国民族文化重要的一部分,应该被好好的珍藏。近年来,对于古籍善本的收藏也成为众藏家非常青睐的一件事情。那么古籍善本收藏如何正确保存呢

钱梅溪《(浮生六记卷五)册封琉球国记略(海国记)》原件

对爱好古籍善本收藏的藏家来说,在收藏的过程当中,最重要的是学会如何正确保存藏品,如何妥善地保护好书籍,延长书籍的寿命。对此,业内专家特别强调要注意防虫和除污。致力于民间藏品出手渠道建设一八二一四七三零七五三讼壬/p>

不管是古籍善本还是平时我们所使用的书本,放久了都会引来小虫子,严重缩短了书的使用寿命。藏家必须保证书籍表面的清洁干燥,放置的位子也应该保持通风良好。此外,藏书温度最好保持在6-20度左右,湿度则应该保持在50%-60%之间。对于这些古书籍,平常要时不时地挪动一下,并定期翻动。

在除污方面,古籍善本收藏沾染上污迹不仅会缩短书的寿命,而且还会影响看书的效果。书籍如果沾上油迹,可以在油迹上面放一张吸水纸便可以把油分吸尽。如果混上墨水迹,可以在染有墨水迹的书页上下边各垫上一张吸水纸,再用20%的双氧水溶液或高锰酸钾溶液浸污斑去除。对于霉斑,则可用棉花蘸上氨水擦拭。此外,由于人为翻动,最常见的污迹便是手指印,去污时可以先用肥皂蹭去手指印,再用湿布擦去肥皂迹,最后在书页间衬上吸水纸,把水吸干。致力于民间藏品出手渠道建设一八二一四七三零七五三讼壬/p>

字画保管不妥是各种因素造成的,如因季节更替产生的温差变化,干、湿不匀,阳光紫外线辐射,环境空气尘埃的污染等等,由此而发生虫蛀、霉变、褪色等现象,使一幅完整的字画面目全非,失去其艺术价值。如果我们了解到字画容易受损的弱点,采取一些有效地防止措施,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延缓其变旧破损进程,从而使字画寿命延长,能保持其原貌。

字画,不论是立轴、屏、对联、手卷、册页、还是扇面、斗方,基本上属纸质品和丝织品两种,因为都含纤维质,所以具有吸湿性。装裱字画用过的糨糊,含有蛋白质和糖,这又是蠢虫赖以生存的食粮。一幅字画若不精心保管,就很容易遭受各种侵蚀,从而损坏变质。

凡收藏的字画,最好放在封闭的箱、橱、柜内,使字画能拥有一个稳定的有限空间,避免直接受侵蚀和污染。但这并不是说一旦放进去就万事大吉,因为它还是会受到侵蚀的,保存久的辽画被虫蛀是常见的一种毁坏现象。这种蛀虫,人们常称“蠢”虫,呈灰白色,身体短小。大约每年五月左右,随着温度的升高,蠢虫也大量繁殖。防止的办法,可用樟脑丸或上海产的樟脑精块等类药物驱虫。这种樟脑药主要通过其自然挥发出特殊的气味来防虫,具有较好的驱虫效果。使用时可以将樟脑药放在收藏字画的周围。此药一年之中最好分期放二次,第一次在3至4月,第二次在10至11月,这样防虫效果更好。

放在箱、橱、柜内的字画除放药外,还要做到勤翻动,及时清除不洁之物。每隔半年左右就要展开看看,特别是梅雨季节过去之后,最好能分批将字画取出来挂几天这称为“晾画”,这样能有效地防止字画生霉。

霉菌在潮湿、温暖和黑暗条件下最易繁殖,因此,字画的贮藏空间,温暖应保持在14℃~20℃左右,相对湿度在50~60%。因为室内相对湿度偏高,容易引起纸张受潮而滋长霉菌。而太干燥又容易引起字画的翘曲变脆,一般的家庭遇天气干燥时,可常用湿墩布拖地,或在房内放盆水,天气潮湿时,尤其在雨季,尽量少开窗户,这样可以使房间的湿度得到相应的控制。

长期悬挂在外面的字面,会受到太阳紫外线的辐射,使字画颜色褪淡,字迹模糊,发生纤维的老化、变脆。因此,一般不要将珍贵的字画长期地挂在厅室里,更不要挂在太阳能直射到的壁上。应挂一段时间再收藏起来,若字画数量多,则可以采取轮流悬挂的办法,这样做,既能展开收藏字画的不同风格,欣赏佳作,又能延缓老化变色过程。

尘埃也是字画的大敌之一。挂在墙上,或存放在箱、柜中的字画,同样会受到尘埃的影响,细小的尘埃沾在字画表面,遇到一定的湿度,它能成为不洁净的小颗粒,等小颗粒的水分蒸发,会在画面上留下**斑点。

除此之外,对字画保护还应注意,在欣赏观看时,不要用手指指点点接触画面,唾沫沾染。展开和收卷时不要将画折坏留下折痕,因收藏的字画由于年久而变得较脆,容易弄折裂,所以一般不要随便动手,就是收、拿、卷、挂等动作,也一定要格外小心,做到轻手轻脚。

以上介绍的几种保管字画的简易方法,仅供一般爱好字画的收藏者参考。

“古籍的修复这里面可是大有学问,绝不仅仅是你想象用浆糊粘贴那么简单。不同年代、不同损毁程度,乃至不同纸张和印刷方式的书籍都有不同的修复方法。就拿最简单的浆糊粘接来说吧,用浆糊粘接书,其黏稠度也不能一概而论,而是要依纸而定,否定的话很容易造成书页走形、卷边。粘接也不是像很多人想象的那样越牢固越好,因为过稠的浆糊会让附着在上面的已经很脆的书页板结,甚至开裂。”

“干我们修复古籍这行,每拿到一部需要修复的古书籍,都会非常小心地斟酌着适当合适的修复方法。如果书的四边适中,有一定的空间,我们往往会在书页中间加一层棉质的衬纸,就像一个支架一样把它撑起来,然后再把书页裁齐,用砂纸打磨光滑。而如果留下的空间不大,为了不损伤到书的印刷内容,我们往往就会采取金镶玉的修复方法。”说着,余国同随手拿起放在桌上正准备修复的棋谱,“你看这是旧纸,旧纸泛黄似金,而新纸则色白如玉,如果把旧书的纸页用新纸加边,不就成了金镶玉吗?古语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用金镶玉的办法来修复一部内涵丰富的古书籍实在是最合适不过了。”

古代收藏与博物馆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和互相影响的关系。

首先,古代的收藏活动是博物馆的起源。在古代,贵族、皇室和富有的个人会收集各种珍贵的艺术品、文物和自然标本,这些收藏品被保存在私人宫殿、府邸或寺庙中,供人观赏和研究。这些私人收藏的积累和展示,为后来的博物馆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其次,古代的收藏活动起到了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的作用。通过收藏珍贵的艺术品和文物,这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得以保存下来,不被遗失或毁坏。同时,这些收藏品也为后世的研究和学习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和参考。

此外,古代的收藏品往往被展示在宫殿、府邸或寺庙中,供人观赏和学习。这些展示活动不仅满足了人们的审美需求,还起到了教育和启发的作用。通过观赏收藏品,人们可以了解到不同的文化、历史和艺术风格,拓宽自己的视野和知识面。

最后,古代的收藏品往往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它们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文化和艺术成就,反映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这些收藏品的价值不仅体现在艺术和历史领域,还具有经济和政治的意义。

总之,古代收藏与博物馆之间是一种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关系。古代收藏为博物馆提供了丰富的文物和资料,同时也促进了收藏文物的鉴定、修复和保存技术的发展;而博物馆则为古代收藏提供了更高水平的展示和保护场所,进一步宣传和弘扬了古代文化和文物的价值。

首选要详细检查有没有生虫,在确保书没问题的情况下,用聚乙烯塑料包裹好,置于温度、湿度适宜的通风环境中。一、二年移动一次,保存一百年不会有问题。一百年后,社会、环境、科技、人文都会有较大变化,到时让别的收藏者想办法吧。

原创 · 08/10 19:43 娱乐火锅历史

我国拥有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从原始社会开始一直到清末,可以说创造出了令世界瞩目的文明成果。

每一个朝代都有独特的风格,并且拥有独立的文化基因。当这种文化基因,汇聚在一个个文物上时,便塑造了无与伦比的文物大国。

只不过令人遗憾的是,在频繁的朝代更迭和战争中,有绝大多数文物都被破坏或流失。

现如今大家可以看到的文物,其实只是沧海一粟而已。幸好绝大多数文物依然在中华大地上,即使有部分遗失海外,但依然不影响我国文物大国的地位。

有五件价值连城的文物,其中有一件只剩下传说,一件价值则超过了10亿。这五件文物分别是女史箴图、青铜禁、定秦剑、慈禧夜明珠和曜变天目茶碗。

虽然都属于中国,但是其中有三件,却因为多种原因,被收藏于美、英、日博物馆中,并被他们当做国宝展出。

第一、女史箴图

《女史箴图》原件早已经遗失,现存的9段乃唐代摹本。这幅画原来一共有12段,是绘制在绢上的画作。

作者是东晋“画祖”顾恺之,现在被收藏于大英博物馆。描绘的是古代“女范事迹”,说白了就是宣扬“女德”。

现余9段中以丰富的故事性,展现了冯媛以身挡熊,保护汉元帝的典故;以及班婕妤拒绝与汉成帝同辇,防止汉成帝因女色误国。

这幅作品,是对上层女性日常生活的描绘,成功地塑造了不同身份的宫廷妇女形象。目前,被保存在英国博物馆。

第二、青铜禁

“青铜禁”是西周时期的礼器,在当时社会中是周天子,赐予周王室同姓诸侯王及三公的礼品。

《仪礼•士冠礼》注:“名之为禁者,因为酒戒也。”,可以看出,青铜禁乃防止酒器的桌子。目前,中国一共出土过6件,但却保存在不同国家。

除了美国纽约大都会和日本大阪各有一件之外,其余四件皆在国内。

一件在天津铜禁博物馆;一件在淅川河南省博物馆;一件湖北省博物馆;一件石鼓山出土在陕西省博物馆。虽然听起来有一点遗憾,但是幸好还让人有一点欣慰。

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馆,收藏的中国青铜禁,1901年出土于陕西宝鸡斗鸡台古墓。

这次一共出土了一个尊,两个卣和爵、角、斝、觚、觯、斗、盉等,一共14件青铜器。后被称为“柉禁十三器”,被清朝重臣、金石学家端方收藏。

这件来自中国的青铜禁,就是其中的一个柉禁。器形为扁平长方体,长876厘米,阔46厘米,高187厘米,前后各有长孔八,左右各有长孔二,器上尚存置尊卣三器的痕迹。

但因1911年,端方死于战乱,其后代于1924年,将柉禁器组卖给了美国人,藏于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第三、定秦剑

定秦剑即“秦始皇之剑,有二。一为阿房定秦剑,一为观台定秦剑”。秦始皇是开创大一统的君王,作为中国第一个皇帝,关于他的陵墓说法有很多。

有人认为,传国玉玺以及定秦剑皆在其墓中。但由于只是猜测并未亲眼看到,所以目前也只是一个传说。

据史料记载:“秦始皇铸,采北祗铜,铭曰定秦小篆书李斯刻,三尺六寸,皇在位三十七年以三年丁巳铸。”。

这柄剑象征着皇权和地位,是近战格斗的重要武器之一。相传荆轲刺秦时秦王拔不出剑,原因就是定秦剑长达90厘米 。

第四、慈禧夜明珠

慈禧是晚清实际掌权者,由于她的生活十分奢侈,所以在她死后很多都陪葬于墓葬之中。慈禧死后葬于清东陵定东陵,死后坟墓内有很多陪葬珍宝,其中就有慈禧夜明珠在内。

这颗夜明珠含于慈禧口中,但军阀孙殿英盗陵之后,辗转流落到宋美龄手中。据蒋卜力《慈禧陵墓被盗案》一书载:

第五十一号夜明珠,重四两二钱七分(合今1334375克)值一千零八十万两。

慈禧手夜明珠,约为七百多克,是由金刚石原石打造而成。按现在的价格价值高达八亿元,只不过可惜被宋美龄镶嵌在鞋上,后来便不知道去向了。

第五、曜变天目茶碗

曜变天目茶碗乃南宋的传世孤品,如今收藏在日本东京静嘉堂文库中。曜变天目茶碗是南宋时期,福建建安水吉窑出品的一种黑釉建盏。

据后世专家论证得知,南宋文人“斗茶”时所用的茶碗,就是这种价值连城的茶碗。

《古陶瓷识鉴讲义》一书记载:“闽中建窑有今人所谓曜变盏一式,冠绝等论,其结晶状为褐色圆点,外圈围以银蓝光晕,如日食月食之曜环。

日本人形容此碗乃“碗中宇宙”, 被称为“稻叶天目”。

结 语

这5件价值连城的传世珍宝,在出土之后由于命运不同,所以现在除了保存于我国之外,其他均流落于美英日三国。

虽然说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但是对于我国古代文物来说,能够回国才能彰显出重要意义。

对外展览

书画馆:进午门后不要过桥,直接左转出熙和门,到武英殿,历代书画精品都在那

陶瓷馆:进午门后不要过桥,直接右转出协和门,到文华殿,历代陶瓷精品都在那

青铜馆和玉器馆:在东六宫

另外钟表馆在奉先殿,珍宝馆(含石鼓馆)在宁寿宫,需单独买票,都在景运门外(从三大殿下来往东)

书画馆:进午门后不要过桥,直接左转出熙和门,到武英殿,历代书画精品都在那

陶瓷馆:进午门后不要过桥,直接右转出协和门,到文华殿,历代陶瓷精品都在那

青铜馆和玉器馆:在东六宫

另外钟表馆在奉先殿,珍宝馆(含石鼓馆)在宁寿宫,需单独买票,都在景运门外(从三大殿下来往东)

扩展资料

总体馆藏

北京故宫藏有大量珍贵文物,据统计总共达1052653件之多,统称有文物100万件,占中国全国文物总数的1/6。截至2005年12月31日,中国文物系统文物收藏单位馆藏一级文物的总数已达109197件,现已全部在国家文物局建档备案。在全国保存一级文物的1330个收藏单位中,故宫博物院以8273件(套)高居榜首,并收有很多绝无仅有的国宝。

故宫的一些宫殿中设立了综合性的历史艺术馆、绘画馆、分类的陶瓷馆、青铜器馆、明清工艺美术馆、铭刻馆、玩具馆、文房四宝馆、玩物馆、珍宝馆、钟表馆和清代宫廷典章文物展览等,收藏有大量古代艺术珍品,是中国收藏文物最丰富的博物馆。故宫博物院在1949年以后进一步丰富了馆藏,截至到2011年,文物总数达到1807558件,其中珍贵文物1684490件、一般文物115491件、标本7577件

参考资料:

故宫博物院

在世界上的一些综合性的博物馆中的,与这些古老文字关联的文物不仅是这些博物馆的重要收藏,也是他们长期陈列中的重要方面,是文明源头和历史发展的重要物证。在国际上的一些大型博物馆,或者在一些东方博物馆、亚洲博物馆中都有带甲骨文的甲骨文物展出。

甲骨文是镌刻或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出土在河南安阳小屯一带,因为这里曾是商代后期商王盘庚至帝辛的都城,史称为“殷”。

商灭国,遂成为了废墟,后人便以“殷墟”名之。因此,甲骨文也称“殷墟文字”。其内容绝大多数是王室占卜之辞,故又称“卜辞”,或“贞卜文字”。这种文字基本上都是由契刻而成,又称“契文”、或“殷契”等。

扩展资料

自120年前河南安阳殷墟发现甲骨文之后,在现存的超过15万件甲骨收藏上,刻有约4500个单字,而已释读出的约有2000个字左右,这些文字以及所表述的内容对是世界文化史的重要组成。

中国的甲骨文和两河流域的楔形文字、埃及的圣书体象形文字,都是古老文明的重要支撑,也是文明源头的重要标志。

—甲骨文

家里有一本泛黄的古书,请教保存方法。

用塑料保鲜膜裹起来,效果跟塑封差不多,包保鲜膜,放到箱子里或者书架上。这主要跟书籍用纸的酸性有关,也跟你的保管条件有关。你会发现,...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