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史料整理 1
有时写文需要查询一些资料,但是中华历史悠远,文史资料浩瀚如海,确实难以一下子找到想要查询的内容。特整理此贴,将有关宋史的史料做一个大致的整理,方便大家有的放矢的查找资料。
此文中的大部分内容摘自《中国古代史史料学》,同时结合个人看书的一些心得,资料出处可靠,请大家放心参阅。
宋代史料种类说明
一、起居注
二、时政记
三、日历
四、实录
五、国史
六、会要
基本史料
一、《宋会要辑稿》
二、《文献通考》
三、《玉海》
四、《续资治通鉴长编》
五、《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建炎以来朝野杂记》
六、《三朝北盟会编》
七、《宋史》
一般史料
一、各类史书
1、编年
2、纪传与传记
3、政书
二、文集
三、笔记
四、地方志
五、其他
此整理遵循以上纲目。
宋代史料种类说明
若要查询史料,就要对这些资料有所了解。有关宋代的史料,以官修为主。宋代私人修史虽然盛行,但是主要取材于官方史料。宋代政府主持编修的当代史,主要由以下六种:
(一)起居注。起居注的名称可追溯到汉代,宋代的起居注已经超出了汉代起居注仅仅是皇帝私生活记录的范围,也超出了汉以后起居注仅仅记录皇帝言动的范围,而成为当时最基本的史料之一。
(二)时政记。皇帝同宰相商讨军国大事,属于最高机密,修起居注的起居郎、起居舍人也是不能旁听。唐武后长寿二年,建请由宰相一人专门记录皇帝与宰相“所言军国政要”“每月封送史馆”,称为时政记。由于宋代实行高度中央集权,掌握行政的宰相、参知政事,同掌握军政的枢密使分班奏事,所以时政记也分中书时政记和枢密时政记两种。
(三)日历。日历是编年体。编修日历除依据起居注和时政记外,还包括内外官司受到的圣旨指挥,记载文武大臣去世时还附有他们的传记。日历包含丰富的内容,篇幅很大。宋高宗在位三十六年,就有日历一千卷之多。
(四)实录。实录是根据日历编成的,体裁也同日历相似。两者的差别是:1、日历及起居注、时政记带有原始资料、档案性质,属于所谓“记注”;实录则带有史籍性质,属于所谓“修撰”;2、日历及起居注、时政记属于机密档案,在一定时期内,除编修官以外,其他人不能阅看;实录在宋代允许臣僚阅读甚至抄录;3、日历比较详细,实录则较为简练,如宋高宗实录为五百卷,比日历少一半。宋代从太祖到宁宗都有实录。
(五)国史。国史为纪传体,有本纪、列传、志,除了没有表外,题材与现在通行的二十四史大致相同。宋代正式修成的国史有四部:1、《三朝国史》150卷,包括太祖、太宗、真宗三朝,仁宗天圣8年修成;2、《两朝国史》120卷,包括仁宗、英宗二朝,神宗元丰五年修成;3、《四朝国史》350卷,包括神宗、哲宗、徽宗、钦宗四朝,肖总淳熙十三年修成;4、《中兴四朝国史》,卷数不明,包括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理宗宝祐五年修成。
(六)会要。会要同以上五类不大相同。在当时属于政书,而不是史书。它的编纂主要是为了当时处理政事的需要。但对后人来说,它把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各方面的资料分门别类、一一加以排列,是宋代历史的重要史料。宋代曾十次编修会要,成书主要有以下七部:
1、《庆历国朝会要》150卷,包括太祖、太宗、真宗三朝及仁宗朝庆历三年以前事,庆历四年(1044)修成;
2、《元丰增修五朝会要》300卷,包括太祖至英宗五朝及神宗朝熙宁十年以前的事,元丰四年(1081)修成;分帝系、后妃、礼(又分为五类)、乐、舆服、仪制、崇儒、运历、瑞异、职官、选举、道释、食货、刑法、兵、方域、蕃夷二十一类;
3、《乾道续四朝会要》300卷,包括神、哲、徽、钦四朝,孝宗乾道六年(1170)修成;
4、《乾道中兴会要》200卷,包括高宗一朝,乾道九年(1173)修成;
5、《嘉泰孝宗会要》200卷,包括孝宗一朝,宁宗嘉泰元年(1201)修成;
6、《庆元光宗会要》100卷,包括光宗一朝,宁宗庆元六年(1200)修成;
7、《嘉泰宁宗会要》225卷,包括宁宗一朝,理宗淳祐二年(1242)最后完成。
此外,宁宗嘉定三年(1210),张从祖私人修成《嘉定国朝会要》588卷,内容包括太祖至孝宗十一朝,主要是根据官修会要删节而成,没有什么新的内容。
基本史料
一、《送会要辑稿》宋代历次修的会要,大部分在明初仍然保存。明初修《永乐大典》时,将会要各部分内容分别编入各韵中。会要原本大致毁于明朝中叶。清嘉庆十四年(1809)徐松奉命修《全唐文》,利用此间可以调用《永乐大典》及官府备有抄写人员的机会,以搜集《全唐文》资料为名,名书手将《大典》中所收各本《宋会要》的内容全部录出,得五六百卷,是为辑本。解放后,中华书局于1957年将《宋会要辑稿》所因为平装本八册,即现在的通行本。
《宋会要辑稿》是现存宋代史料中最原始、最丰富、最集中的一部,因而也是史料价值最高的一部。《宋会要辑稿》共分为十七类:帝系、后妃、乐、礼、舆服、仪制、瑞异、运历、崇儒、职官、选举、食货、刑法、兵、方域、蕃夷、道释,约八百万字。内容包括皇帝的诏令,政府的规定,臣僚的章奏,地方的报告等等,可以说是一部关于宋代历史的百科全书。
在《宋会要辑稿》的十七类中,较为重要的有以下六类:
1、食货:这是有关宋代经济的最集中的史料,在全书中约占了20%的比重(但亦有部分内容重复)。它的篇幅远远超过了《文献通考》有关部分,也远远超过了《宋史》的《食货志》;
2、职官:这部分所占分量比食货还大,约占全书的四分之一。只管部分不但是研究宋代证券机构、政治制度的重要史料,也是研究宋代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要史料;
3、刑法:它不但记录了宋代的法制史,在“刑法禁约”一门中,还保存了不少关于宋代阶级斗争、秘密宗教的史料;
4、兵:它不但是有关宋代军事制度的重要史料,在“讨叛”“捕贼”两门中,还有不少阶级斗争、民族斗争等方面的重要材料;
5、方域:包括有关地理、交通、治河等方面的史料;
6、蕃夷:包括有关民族关系及对外关系的重要材料。
除此六类以外,其他类门也有很多重要资料,比如“瑞异”类中就有不少关于地震、日蚀等自然学的史料。
一点建议此书非常全,史料详实而且很多是原始资料,所以没有经过太多的解析和整理,缺乏条目引导,不便于初学者或不熟悉的人直接使用。
二、《文献通考》(以下简称《通考》)348卷。作者马端林,饶州乐平(今江西乐平)人,生于宋末,著书于元初。《通考》共分为二十四门,其中田赋、钱币、户口、职役、征榷、市籴、土贡、国用、选举、学校、职官、郊社、宗庙、王礼、乐、兵、刑、舆地、四裔十九门是继承《通典》的:天宝以前部分,补《通典》之未备,天宝以后至宁宗嘉定末年部分,是《通考》新增的。
《通考》的体例是这样的:每门有小序,合载于卷首。每门之下又分为若干子目(类),每一目的内容也是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但《通考》不同于《宋会要》,它不限于排比材料,而是有叙述、有考证也有论断。
《通考》最初刻于元泰定元年(1324),有西湖书院刊本,现已不存。现在比较易见的是商务印书馆1936年的万有文库“十通”本。
三、《玉海》204卷,宋末王应麟撰。王应麟庆元(今浙江宁波)人,理宗淳祐元年(1241)中进士。但是他不满足于进士出身,而以“通儒”自任,发奋读书,终于在宝祐四年(1256)考中了极其难考的博学宏辞科(只取了他一人),在他的影响和帮助下,三年之后他弟弟应凤也中了此科。
《玉海》就是他为了准备报考博学宏辞科的人编的,显然也包括了自己的经验。《玉海》最后四卷名为《辞学指南》,就是指导准备报考此科的人如何编题、作文、诵书,要注意哪些语意等。
《玉海》公分二十一门:天文、律历、地理、帝学、圣文、艺文、诏令、礼仪、车服、器用、郊祀、音乐、学校、选举、官制、兵制、朝贡、宫室、食货、兵捷、祥瑞。每门又分若干类,共241类。每类又按年代先后分若干细目。每一细目则精心编选经史子集稗官小说有关记载,间亦加以自己的按语。在全书中,占比重较多的有艺文(29卷)、宫室(21卷)、官制(17卷)、兵制(16卷)、地理(12卷)、郊祀(11卷)、食货(11卷)等门。
扩展一下博学宏辞科一直延续到清朝,历来是进身翰林甚至宰相的重要途径。在南宋,考博学宏辞科的人要学会做各种体裁的文章,包括制、诰、诏、书、表、露布、檄、箴、铭、记、赞、颂、序,每次考试,出六道题,包括其中的六种体裁(制和表一般每次都有),内容则一半为古代,一半为当代,所谓“质之古以觇记览之博,参之今以观翰墨之华”。因此,考博学宏辞科的人需要博古通今,既熟悉历史典故,有懂得本朝故事,而且事实必须准确。
一点建议《玉海》的条目分的很细,比如食货门会计类,有关宋代的就有景德、祥符、庆历、皇祐、治平、元祐、宜和、绍兴、乾道、绍熙、庆元、端平会计录等共21个细目,建议为了充分利用,最好自己先编制一套细目。
四、《续资治通鉴长编》(以下简称《长编》)是记载北宋一百六十八年历史的编年体史书,是研究北宋历史最基本的史料之一。作者李焘,眉州丹稜(今四川丹稜县)人,一生著述甚丰,主要著作就是《长编》。淳熙十年(1183)他六十九岁《长编》才最后完成,第二年便过世了。
《长编》正文原有980卷,因为篇幅过大,在当时也只是刻印了一部分,而没有全刻本,另由秘书省按照《通鉴》的规格抄写了一部藏于秘阁。但是此书散佚颇多,清康熙初年仅存175卷。乾隆时修《四库全书》,从《永乐大典》“宋”字韵中录出《长编》收入《全书》,这就是通称的阁本。阁本《长编》也不是全本,缺徽宗、钦宗两朝事迹以及治平四年四月至熙宁三年三月,元祐八年七月至绍圣四年三月共七年记事,四库馆臣按照篇幅大小将它分为520卷。现在通常所见的520卷版本是有上海师范学院与华东师范大学的古籍整理研究室共同整理的版本。
吐槽说到研究宋史,这本书是绝对必看书目!此书的内容全部都是关于宋朝的,虽然散佚颇多,但仍然是内容详实、丰富。若是看一些有关宋朝的论文,常会看到《长编》一词,其指的就是《续资治通鉴长编》。
五、《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以下简称《要录》)200卷、《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以下简称《杂记》)甲集20卷、乙集20卷,李心传撰。
《要录》是编年体史记,记载宋高宗一朝从建炎元年至绍兴三十二年共三十六年的历史。《杂记》是会要体史书,分门别类记载高宗至宁宗四朝事实。《杂记》甲集分十三门:上德、郊庙、典礼、制作、朝事、时事、杂事、故事、官制、取士、财赋、兵马、边防。每门下又分若干子目。乙集则缺少郊庙一门。这两部书有交叉的部分,可以互相补充。
《要录》的编著继承了《通鉴》和《长编》的传统。全书以官修的日历、实录、会要为基础,广泛搜集各种记载,经过精细的考订,做出自己的论述,书中也有详细的注文,说明材料的来源,去取的依据等。《杂记》虽是会要体史书,但是与会要不尽相同,不仅是排比有关原始资料,而且加上作者自己的分析、论断。
吐槽《要录》一书加入了一些后人的著作,在编纂《四库全书》的时候有篡改,且经过多次传抄、翻刻,每个版本都有不少问题,所以《要录》一书目前还没有较理想的版本。
六、《三朝北盟会编》250卷,徐梦莘编。所谓“三朝”指宋徽宗、钦宗、高宗三朝。“北盟”之的是北方金朝的交涉、和战。“会编”(原名“集编”),指明本书是一部材料汇编。《会编》就是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四十六年间,宋金关系的材料汇编。它起自宋徽宗政和七年(1117),宋朝派人自登州(山东蓬莱)渡海与金朝商议夹攻辽朝,终于高宗绍兴三十二年(1162),金海陵帝完颜亮大举侵宋失败。全书分为三帙:上帙二十五卷,记徽宗政和、宣和年间事;中帙七十五卷,记钦宗靖康年间事;下帙一百五十卷,记高宗建炎、绍兴年间事。
《会编》是编年体,按时间顺序排列有关材料。其取材用作者自己的话说“取诸家所说及诏、敕、制、诰、书、疏、奏议、记传、行实、碑志、文集、杂著,事涉北盟者,悉取铨次。”他还列举了书中征引的书目一百九十六种。但是检阅原书,实际引用的、有书名或篇名可考的,大大超过了这个数目。其中引用的材料十分丰富,并且其中相当一部分的原本已经丢失,而《会编》保留了这些材料的原来面目,没有改动。
一点说明《会编》虽然只包括与宋金关系有关的内容,但在当时,即北宋末年南宋初年,宋金关系在政治生活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所以《会编》对于研究当时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很有价值,不仅限于宋金关系。由于《长编》徽宗、钦宗部分全部散佚,所以《会编》北宋末的部分共有一百卷之多,使其更为珍贵了。
七、《宋史》496卷,包括本纪47卷、志162卷、表32卷、列传255卷,约五百万字,是二十四史中篇幅最大的一部。《宋史》与前面所述的几部不同,前面几部中除了《通考》外,都是本超人修的;《通考》虽然成于元初,但始修于宋末。这几部除了《宋会要》外,都是私人编修的。而《宋史》则是元代官修的正史。
《宋史》篇幅大,成书时间短促,问题很多。修成之后,一直批评不断。尽管《宋史》有种种问题,但直到现在,后修的许多宋史没有一部能取代它的地位。顾、朱这些大家想重修而终于未修,这都不是偶然的。《宋史》有其存在的价值,很重要的一点就是保存了大量当时的史料。
关于《宋史》本纪部分。从《长编》注文可知宋代国史与实录的记载不尽相同。查《宋史》太祖本纪,已知国史与实录有矛盾的地方,本纪大都与实录相同,可见《宋史》本纪并不是沿袭国史,也参考了实录。再用《太宗实录》残本与《宋史》本纪相当部分对比,会发现很多地方也是不尽相同的,还包含了一些实录中没有的部分。可见《宋史》本纪不是全部抄袭实录,还有其他来源。
关于《宋史》各志,各志共有一百六十二卷,篇幅甚大。一般认为志比本纪、列传都难修,因为需要更多的分析、综合。元修《宋史》的志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完成,是因为存有现成的底本,如《三朝国史》《两朝国史》《四朝国史》和《中兴四朝国史》的志,稍加综合,再补上理宗以后部分即成。
关于《宋史》的表。《宋史》有《宰辅表》五卷,《宗室世系表》二十七卷,卷数虽然只占了全书的64%,篇幅却占了20%。宋国史无表。
关于《宋史》列传。大致说来《宋史》宁宗朝以前列传,大部分来源于国史列传,但也有删改补充,传论改动的较多。理宗朝之后的列传,因为无国史可依据,可能来源于实录、日历的附传,有些材料是元初收集的。
总之,《宋史》虽然修于元末,但它的主要材料是宋代的国史、实录、日历等书,这些史籍几乎已经全部失传了,虽也有别的史书引证,但是同《宋史》取舍、详略各有不同。这就是《宋史》的史料价值,也是它能存在下去的原因之一。同时,《宋史》也是迄今为止唯一一部比较系统、比较全面的记录宋代三百二十年历史的史籍,也是研究这一段历史的入门书和基本参考书。
吐槽元人编的宋史真是相当的……差劲。建议看的时候请看百衲本为底本的中华书局版,尤其不要看影印本!绝对不是一般的坑爹!比如上一段说包拯终年七十岁,下一段就是六十岁;再如大名鼎鼎的杨六郎,前一段称杨延朗,后一段又称杨廷昭,人家名叫杨延昭!不仅看着头疼,还猜的费心……所以《宋史》还是请看校勘、整理过的标点本吧!
以上的书目作为基本史料。所谓基本史料就是讲讲历史故事,说说历史人物,谈谈当时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些是基础中的基础,想要知道哪朝发生了些什么事情,不妨翻翻以上的那几本史料。接下来要介绍的是所谓一般史料。
严格来讲,中国从元朝就已经开始逐渐的衰败了,虽然不是很明显 元朝用治草原的方式来治理已是不合埋,明朝整个一黑社会,清朝不消说,简直让人恨入骨髓最繁华的是宋代,虽然外忧内患,可经济还是历史上最有条件和可能跨进资本主义的…详情看书
宋代丛书除了首创体例的《儒学警悟》之外,当以左圭的《百川学海》影响最大。左圭字禹锡,号古郧山人。此书编于南宋咸淳九年(1273年),书前有左氏自序,书名《百川学海》取自于西汉扬雄“百川学海,而至于海”一语。书中汇集唐宋人著作为多,间及两晋南北朝人著述,共计一百种,一百七十四卷,以天干为序,编为十集,每集包括十种著作。许多唐宋人的杂著,特别是一些农学典籍,如唐代陆羽《茶经》,宋代蔡襄《茶录》、《荔枝谱》,释赞宁《笋谱》,范成大《梅谱》、《菊谱》等藉此以流传。这部丛书虽成于《儒学警悟》之后,但《儒学警悟》收书仅六种,且都是宋人著述,而《百川学海》则搜集丰富,跨越数代,所收书包罗经、史、子、集四部,奠定了综合性丛书庞杂、总聚的规模。此外,《百川学海》成书后,不仅曾在宋代刊刻,明代又两度重刻,流传较广,其对后世丛书刊刻的影响,超过了《儒学警悟》。因此,民国时陶湘在影刊《百川学海》的序中说:“若求其搜采渊宏,体例完备,于学术得融贯之益,于原书无割裂之嫌,合四部以成编,如百川之归海,名实相副,巨细无遗,开从来汇刻之风,为后世丛书之祖者,惟左氏《百川学海》,庶几足以当之。”可见《百川学海》在丛书发展史上的地位并不次于《儒学警悟》。该书现有宋刻本一种,明刻本两种,民国影刊本两种。各种版本的卷数和每集所收种数不同,编排次序也有差异。
书籍是记录文字的载体,但必须是有了文字才能产生书籍,而文字一定要记录在一定的载体之上。我国最早发现的文字是甲骨文,这些文字记录在动物的龟甲、兽骨上。这些龟甲、兽骨算不上书籍,只能说是最早的“纸张”。但龟甲和兽骨不可能像纸张那样连接,只能是以堆放的形式进行阅读,包括后来出现在青铜、玉石、陶器上的文字,都算不上书籍的装帧。直到出现在竹木简上刻字,书籍的装帧艺术才崭露头角。
1 简策装──最古老装帧的形式
造纸术发明之前,我国古人将文字书写在长条形状的木片和竹片上,木片称为“木简”,竹片称为“竹简”。最初人们只是阅读单个“简”,后来为了方便阅读和保管,将“简”按顺序用绳子编连起来,这种装帧形式被称为简策装。
简策就是编简成策的意思,“简”就是竹简或木简,“策”就是“册”的假借字。简策装就是用不同类型的绳子(如丝绳、麻绳或皮绳)在简的上、下两端无字之处打孔编连。古人编简成策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单绳串连,另一种是两道绳乃至四道绳的编连。编完一篇内容为一件,称为策,也称简策。策与册意思相同,用丝绳编的叫丝编,用皮绳编的叫韦编。编简成策之后,从尾简朝前卷起,装入布套,阅读时展开即卷首。
编简成策、编连卷收的制作技术,极其深远地影响了后世书籍的装帧技术。简策装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书籍装帧形制,流行于商朝和周朝时期,后来逐渐被纸本书所代替。
2 卷轴装——使用最久的装订形式
21 帛书卷子装
帛书又名缯书,是我国古代写在白色绢帛上的文书。帛书和简书一个是用竹简,一个是用绢帛,由于材料不同,成书装帧形式也有差异,既有折叠,也有卷子。
关于帛书的形式,古籍中还未见到详细的记载。《后汉书襄楷传》中说:“顺帝时,琅邪宫崇诣阙,上其师干吉于曲阳泉水上所得神书百七十卷,皆缥白素、朱介、青首、朱目,号《太平清领书》。”缥素,即以淡青色的素作质料;朱介,以红色作界行;青首,以青色作卷首;朱目,以红色书写标题。又唐徐坚《初学记》卷二一载:“古者以缣帛,依书长短,随事裁之。”这说明帛书的长短是依内容长短来决定的。
在长沙马王堆发现的帛书中,的确存在卷轴式,但仅限于写在半幅帛的帛书,即用一根竹条作轴从后向前舒卷成一束,与简书卷存一样,由于简书本身坚挺,不必加轴固定。马王堆帛书中的另一种形式,则是整幅帛书折叠成长方形存放在漆盒内,由此可见帛书并非完全是卷轴。
22 纸书卷轴装
卷轴装又称卷子装,纸书出现之后,书的装帧形式便模仿帛书卷子装,并慢慢发展为普遍流行的纸书卷轴装。这一点无论是从文献记载,还是实物留存,都能得到有力的证明。
卷轴装的型制是由简策的装订形制演变而来的。其方法是把写有文字的纸按顺序一张张粘连在上,然后在长卷文章的末端粘连一根长出卷面宽度少许的轴(一般为木轴),将长卷卷在轴上。卷首裱一张无字的纸或丝织品,叫做“飘”,“飘”不写字,但要质地坚韧,起到保护作用。在“飘”头系一根丝带,丝带用来捆缚长卷,在丝带的末端穿上一根牙签,用以固定丝带。阅读时拿下牙签展开长卷,阅后将长卷卷起,放置于架上。
卷轴装由五部分组成,即长卷、轴、飘、丝带和签,类似于简策的装订形式,卷轴装始于周朝,盛行于隋唐时期,后历代沿用,现代装裱字画仍沿用卷轴装。
3 梵夹装——最早引进的装帧形式
梵夹装是我国在十九世纪前唯一引进的一种国外书籍装帧形式。佛教从印度传入我国的时候,梵夹装这种书籍装帧形式也随之传入我国。
印度是热带国家,印度有一种长着修长硕大、表面光滑树叶的贝多树,古代印度以这种树叶为载体制作书籍。具体方法是把表面光滑的贝多树叶裁成长方形并晾干,将写好的书叶按顺序排列,一张张摞在一起。晒干后的贝叶容易碎损,因此其上下需要夹板保护。为确保书叶前后顺序不会混乱,在中间或两端连板带书叶穿一个或两个洞,穿绳绕捆。这种装帧形式传到中国,称为梵夹装。
用贝多树叶来写经,不仅古印度如此,近代我国南方少数民族中也有用贝叶写经的。北京图书馆就藏有僧伽罗文的贝叶经,其装帧形式就是典型的梵夹装。近年来,北京图书馆还入藏一批傣文贝叶小乘经,其装帧形式也是梵夹装。这些实物也从侧面印证了古印度梵夹装的形式特点,从而丰富了我国书籍的装帧形式。
汉译佛经梵夹装的出现,影响巨大,意义非凡,不仅丰富了我国书籍的装帧形式,也促进了书籍由卷轴装向册页装的过渡。
4 旋风装——早期向册页装过渡的形式
旋风装又称龙鳞装,是由卷轴装演化而来。旋风装形式上和卷轴装一样,首先用一张长长的纸做底板,在底板的右端将第一页无字面整幅裱贴上,从第二页起每页正反两面书写文字,然后将第二页用一窄纸条粘在第一页左边无字处,余下的页数按顺序由右至左依次粘在上一页的下面。阅读时展开长卷,书页如鳞状排列有序,从右向左翻页阅读,阅后从右边卷首卷起长卷收藏。宋代张邦基《墨庄漫录》形容其“逐叶翻飞,展卷至末,仍合为一卷”。这种装订特点是外表仍为长卷,里面却是错落有致的书页,实为介于卷轴装和经折装之间的一种装订形式。
旋风装是为了解决阅读时翻检不便的问题,是在卷轴装的基础上加以改良的一种装帧形式,大约盛行于唐代,但没有形成规制。因此,旋风装是我国古代书籍装帧形式由卷轴装向册页装发展的早期过渡形式。
5 经折装——向册页装过渡的中间形式
经折装,又叫折子装。顾名思义,经折装应该是从折叠佛教经卷而得名。唐朝时期最盛行卷轴装的装帧形式。唐代是我国佛学的鼎盛时期,佛门弟子念经时盘禅入定、正襟危坐,如果使用卷轴装对诵经的僧尼们会造成诸多的不便。因此,一场对流行许久的卷轴装的改革首先在佛教经卷上发生了,即将本是长卷的佛经从头至尾依一定行数或一定宽度连续左右折叠,最后形成长方形的一叠,再在前后各粘裱一张厚纸封皮,一种新型的装帧形式出现了,这就是所谓的经折装。
书籍装帧形制发展到经折装,可以说已完全脱离了卷轴装的形式,几乎接近于册页书籍的装帧,因此说卷轴装是向册页装过渡的中间形式。
6 蝴蝶装——装帧形式进入了册页装阶段
唐代已有了雕版印书业,故原有的装帧形式(卷轴装、经折装、旋风装)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文化的需求,这就必然促使书籍装帧以新的形式适应社会需求,因此蝴蝶装应运而生。
蝴蝶装又称蝶装,是由旋风装演变而来的,其装帧方法是将每张印好的书页以版心为中缝线,以印字的一面为准,上下两个半版字对字地对折,以集数叶为一叠,以折边居右戳齐为书脊,再在书脊处用浆糊逐叶彼此粘连。再预备一张与书页一般大小的硬厚一些的整纸,从中间对折出与书册的厚度相同的折痕,粘在抹好浆糊的书脊上作为前后封面,最后把上下左三边余幅剪齐,一册蝴蝶装的书就算装帧完成了。从外表看,这种装帧形式很像现在的平装书,打开时版心好像蝴蝶身躯居中,书页恰似蝴蝶的两翼向两边张开,犹如蝴蝶两翼飞舞,故称蝴蝶装。
蝴蝶装的特点是一页一版,改变了卷轴形式这一沿袭千年的书籍装帧形制,是书籍装帧的重大进步,标志着我国书籍的装帧形式进入了册页装阶段。但是,由于蝴蝶装有无字页面、易于脱落、造成掉页等缺点,一种新的在蝴蝶装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书籍装帧形式出现了,这就是包背装。
7 包背装——使用最久的册页形式
包背装发明的时间大约在南宋末,元代时特别盛行,明清时期的书籍装帧大多使用包背装,如明清时期的巨著《永乐大典》《四库全书》。
包背装的特点与蝴蝶装恰好相反,是反蝴蝶装倒折书页的方法,即将印好的书页正折,使版心所在的边朝左向外,使文字向人,并将折好的书页按顺序排好,将左边的折边对齐压稳,在右边框外余幅上打眼,用纸捻订起砸平,并将边裁齐并作书背,再用一张硬厚整纸作为封皮,用桨糊包背着,再裁去书的上下及封面的边沿,就成为所谓的包背书。包背书与现代的平装和精装书本非常相似,只是包背书是单面印刷,合页装订,并在书背内侧竖订纸捻以固定页;而现代平装和精装书本是双向印刷,折配装订,书背上横向素线以固定书页。由于包背书仅便于收藏,经不起反复翻阅,若翻阅的次数多了容易散乱,而且在制作上也相当复杂,因此人们就在书页的空白边上打孔(一般打三个孔),用线绳横索书背,再连穿下端的孔,最后用系扣打结的方法装帧书籍,这就是线装书了。
包背装比蝴蝶装先进很多,但用纸捻装帧、包裹书背的缺点一是不便于反复翻阅、容易散乱,二是不利于长期收藏保存。因此,一种更先进的装帧技术出现并且取代了蝴蝶装,这就是线装。
8 线装——古代最先进的装帧形式
线装书是我国社会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线装书装帧技术是我国古代书籍装帧史上的一次重大技术改革。
线装书的装帧特点是线装的折页与包背装完全相同,版心朝外,背面相对,不同之处是改整张包背纸为前后两个单张封皮,包背改为露背,纸捻穿孔订改为线订,装帧成册。早在南宋时期,线装书籍的形式就出现了,盛行于明清时期。线装书籍便于阅读,又不易散破,线装不仅解决了蝴蝶装、包背装易于脱页的问题,同时更便于保存和修补重订。线装是我国古代装帧技术史上最先进的书籍装帧技术,我国古代书籍装帧形制发展到线装形式,可以说已经到了精善完美的程度了。
士农工商是宋代社会的主干力量。
1、士在社会上受到普遍的尊重,社会地位较高;宋朝实行重文轻武的国策,士人可以通过科举考试成为国家官吏,是官僚阶层的后备军。
2、农民中拥有少量土地的自耕农或半自耕农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没有土地的佃农受地主剥削,基本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但人身依附关系较前松弛。
3、工匠是官营或私营手工业作坊的雇佣劳动者,受雇一天按契约付给一天工钱,身份相对自由些。
4、商人对发展城乡经济交流起了重要的作用,他们按规定交纳商税,社会地位较前提高,商人子弟可入学读书,参加科举考试或做官。
宋元战争,改变整个中国历史进程
在许多人看来宋朝大概是中国历史上最糟糕的王朝之一了,“弱宋”二字似乎是把这个统治中国大部或半部300多年之久的朝代给盖棺定了论。的确,按中国传统对王朝的评价标准来看宋朝也确实挺丢人的。首先,要有强大的中央集权——这一点宋朝似乎还过得去;其次,要“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西域还不够,顶好是把莫斯科也弄来——这方面宋朝就差劲了,南宋偏安一隅就不必提了,诸如“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之类的讽刺诗句大把的有,就是北宋,真正把东部的国境线推到长城一线的时间也不过是一瞬间而已,西北就更不用说;最后就是要扬国威于域外——“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最好是每年封一次狼居胥。天可汗算什么?要宇宙可汗才爽——这宋朝就更加糟糕了,什么长驱漠北,直捣黄龙就别提了,连自己都保不住,每年不断的送钱,叫叔叫伯的还老是挨揍。两个皇帝作了俘虏,两次在大陆上待不住要跑到海上去——这些都堪称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光辉事迹。
但是,如果我们改变一下自己的视角,试试按另一种标准来看待历史,不是只看王侯将相的“千秋功绩”,而是看看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也许情况就会大不相同。
有一个数字是很引人注目的——宋朝年财政收入最高曾达到16000万贯文,北宋中后期的一般年份也可达8000-9000万贯文,即使是失去了半壁江山的南宋,财政收入也高达10000万贯文。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我们用其他的数字比较一下就知道了。明隆庆5年(1571)国家岁入白银250万两。张居正改革之后的万历28年(1600),岁入400万两(虽然张居正死后人亡政息,但相对在财政上的改革被破坏得较少,而且此时距张去世仅十几年,估计这个数目比张居正当国时期的岁入也少不到哪里去)。明末天下大乱,在后金和农民起义的两面夹击下,明政府先后增加了辽饷,剿饷和练饷的征收,即著名的“三饷加派”,结果弄得民怨沸腾,烽烟四起。那么这种为时人评为“饮鸩止渴”的做法为国家带来了多少收入呢?大概每年1000万两左右。也就是说此时明朝一年的财政总收入大约是1500万两白银左右。如果我们认为银钱的一般兑换率为1两白银=1贯铜钱的话,那么此时明朝的财政收入仅仅是北宋的不到1/10,南宋的不到1/6,尽管这已经是南宋灭亡的300多年之后,尽管明朝的国土要远远大于宋朝。清朝的财政状况比明朝要好一些,国家初定的顺治7年(1650)岁入1485万两。咸丰年间(1850前后),岁入约为3000-4000万两。数量仍然远远小于600年前的宋朝,而此时中国的人口已经超过3亿,估计为宋朝人口的2-3倍以上。直到清朝末年,国家岁入才达到了宋朝的水平。(由于兑换率折色率等方面原因,可能会对宋朝的岁入有所高估,但即使如此,宋朝的岁入远远大于其他任何一个封建王朝依然是一个无疑的事实)
宋朝的财政收入如此之巨大,是不是意味着人民的负担也极其巨大呢?当然,从人均财政收入上来看肯定是这样。但是,要知道,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仅有的两个没有爆发过全国性的农民起义的大型王朝之一。仅有的几次较大规模的起义,如李顺王小波起义,宋江起义,方腊起义,钟相杨幺起义等都不曾超过一省的范围。有这样良好记录的另一个朝代是西晋,而西晋之所以能够如此,恐怕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它的寿命实在太短了,根本来不及爆发起义。
可见,宋代的老傩丈 畹牟⒉换怠N颐侵 匀衔 未 习傩湛嗖豢把裕 峙潞艽蟪潭壬鲜鞘堋八 按钡挠跋臁9们也惶嵴饫锩嫘楣沟某煞郑 涫稻褪谴印八 按 崩锢纯矗 切┍槐粕狭荷降暮煤郝洳莸闹饕 蚧蛘呤鞘苋似群Γ蛘呤欠噶俗铮 蛘呤潜磺鼙黄 狭荷降模 嬲 挥蟹钩裕 畈幌氯ド狭荷降募 佟
那么那庞大的财政收入究竟是从哪里来的呢?看一下下面一组数字就知道了。熙宁10年(1077)北宋税赋总收入共7070万贯,其中农业的两税2162万贯,占30%,工商税4911万贯(这个数字究竟有多大,我们可以比较一下,明朝著名的财迷皇帝明神宗(万历)以“矿税”的名目,用杀鸡取卵的方式压榨工商业者,8年间总共搜刮到了200万两白银,不足宋朝的一个零头),占70%。这个数字说明,构成国家财政收入主体的,已经不再是农业,而是工商业了,农业社会已经在开始向工业社会悄悄迈进了。宋朝获得庞大的财政收入并不是靠加重对农民的剥削,而是国民经济飞速发展,工商业极度繁荣,生产力水平提高的结果。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对大量小自耕农直接征收农业税一向是国家统治的基础,像宋朝这样的情况实在是绝无仅有,直到清朝末年,工商业收入才再一次超过了农业税。
由于大量独立的小自耕农不再是国家生存的根本,宋朝得以采取了与其他王朝迥然不同的土地政策——“不抑兼并”。数千年来,中国传统上一向将土地兼并视作国家大害,千方百计加以抑制。以至于形成了这样一个循环——朝代开国时重新分配土地,造就出数百万个小自耕农;经过上百年日积月累,土地向少数人手中集中,国家丧失税源,一些失去土地的农民挺而走险;大规模农民起义爆发,政府崩溃,新王朝建立,重新分配土地。这种做法完全是一种自然经济的产物,它固然可以保证大多数农民都能有一些土地耕种,但另一方面,这种做法也限制了分工,限制了集约经济的发展,限制了工商业的兴起,将中国社会牢牢的捆在自然经济之中。而且,这并不能完全阻止土地集中的趋势,必须每隔一段时间就重新分配一次土地,而每一次对土地的重新分配几乎都要伴随着大规模的战争与破坏。
宋朝的做法却使它得以成功的跳出了这一循环。一方面不抑兼并,使土地能够集约化的经营,并腾出大量剩余劳动力(据估算,当时不足1%的人口占有了全国土地的70%,而每年进入流通市场的土地占全国总面积的20%);另一方面成功的发展了工商业,不仅仅吸收了大量农村劳动力(仅信州铅山的一个铜铅矿就常雇有十余万矿工,日夜开采),更重要的是促进了社会经济,生产力的飞速提高。这不禁让人联想起英国产业革命初期“羊吃人”的现象,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是何等相似,不同的只是宋朝的规模要比英国大许多倍,时间比英国早几百年,而人民因此受到的苦难比英国少得多。
与此同时,政府对于突如其来的灾害或战乱导致的阶级矛盾激化还有一个应急措施——大量募兵。由于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长期坚持募兵制的王朝。宋军官兵一般都有着不错的待遇,以至于在其他朝代常常成为阶级矛盾的导火索的招兵,在宋朝竟成了阶级矛盾的释放阀。每当一个地方出事,百姓难以生存的时候,政府就在那里大量募兵,“每募一人,朝廷即多一兵,而山野则少一贼”,这也正是宋朝农民起义较少的重要原因之一。当然,这种做法的一个后遗症就是“冗兵”。庆历年间宋军总人数竟然达到了125万之巨,考虑到当时的人口充其量也就是1亿人左右,这实在是一个天文数字。要命的是这125万人全是雇佣兵,因此军费也就屡创奇迹。仁宗宝元年间仅陕西一地,和平时期军费2000万贯,战时3300万贯!庞大的军费和其他开支使得宋朝的财政开支也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就连那样庞大的财政收入有时都会有入不敷出的问题,以至于被一些学者非常讽刺的称为“积贫”。但是,我们要看到,这样的支出其实并不完全是“军费开支”,在很大程度上属于转移支付或者社会保障的性质,是政府在为国家由农业社会转向工商业社会付出代价。而这种以赤字经济的手段来保障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方法也颇有些现代味道。假如我是一个专门搜寻“中国的世界第一”的人的话,我甚至可能说宋朝在世界上第一个采取了凯恩斯主义的宏观经济调控手段。(当然,我不是)这虽然好象只是一个小小的玩笑,但认为王安石是世界上第一个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人的却决不只我一个,也决不只是在开玩笑。
这样做的结果是,宋朝的经济,尤其是第二,第三产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达到了空前的高度。在“水浒传”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禁军的中级军官就可以拿出1000贯钱去买一把刀(林冲买刀),而在“三言二拍”或者“聊斋志异”中我们也可以看到,“百金”在当时就已经是一户中人之产了。在中学课本里我们曾经读到一位北宋大臣抱怨世风奢靡时说:现在的农夫走卒居然也穿上了丝制的鞋子。难怪有的西方学者说当时一位欧洲君主的生活水平还比不上东京汴梁一个看城门的士兵。当来自当时西方最繁华的城市威尼斯的商人马可波罗来到仅仅是吸收了很少一点宋人文明的元朝大都城时,竟然感到眼花缭乱,宛如身处人间天堂。(对马可波罗的存在以及他是否来过中国还有争议,但是世人所公认的是“马可波罗游记”描写的确实是当时欧洲商人接触到中国文明之后的见闻感受)
如果说那些描述还不够具体的话,我们还可以看一下下面这些事实:
宋朝时世界上第一次出现了纸币和银行信用。
宋朝时四大发明的三项被发明或是开始得到广泛使用。其中,活字印刷术是宋代发明,雕版印刷术在宋代始大量应用(已知最早的印刷品是中晚唐的“金刚经”卷子);火药和火器在宋代开始大规模使用(第一次在战争中使用火药的记载是在晚唐);指南针在宋代开始大量装备远洋船舶。
宋朝第一次出现了工匠传统和哲学传统合流的迹象(“梦溪笔谈”),在西方,这是近代科学大发展的先声。
宋朝拥有人类历史上最庞大的帆船舰队和商船队,频繁远航至阿拉伯,东非,印度,东南亚和东亚的日本与朝鲜。
宋朝十万户以上的城市由唐代的十余个增加到40个,汴京和临安继长安,洛阳和南京之后成为世界上第4,第5个超过百万人口的城市。
宋朝“汴都数百万户,尽仰石炭,无一家燃薪者”
宋神宗时全国年铸币506万贯,而唐朝极盛的玄宗朝年铸币32万贯。
北宋庆历年间(1041-1048),每年商税收入达1975万贯,宋朝商税甚轻,住税3%,行税2%,如以平均25%计,。
南宋绍兴末年(1162),仅广州,泉州,两浙三个市舶司关税收入即达200万贯,宋朝仅对进口商品征收7%-10%的关税,也就是说每年仅从上面三个市舶司进口的纳税货物即达2000-3000万贯,这样估计南宋人均进出口额当在1贯以上,甚至可能达到2贯或更多。
在经济和社会大发展的同时,宋朝的政局总的来说也比较清明。既没有宦官和外戚专权,后妃干政,也没有地方势力的割据。在“不以言论杀人”的传统下,文化得到了长足发展,那些因为“忤旨”或者被打击排斥的人们,最多也就是流放岭南,真的没有人因此被处死。
我们可以大胆的说,宋朝实际上正处于向资本主义发展的前夜。如果说,中国历史上真的曾经有过发展出资本主义的时机的话,那么我认为那一定是“清明上河图”中所描绘的世界,而不是苏州桥上那几个等着雇主的机工。
可是,这刚刚萌生的嫩芽,这一切,都被北方刮来的寒风吹得无影无踪!
蒙古人的破坏力是极其惊人的。前面我们对这一点已经有所描述,这里再看几个数字。金全盛时(1207)有户768万,元灭金时(1235)仅得户87万,短短28年间在籍户数下降了89%!南宋嘉定16年(1223)有户1267万,元灭宋时得户937万,也陡减26%,这还没有包括此后元军与南宋残余势力作战3年的杀戮。这减少的上千万户,几千万人口固然有一些是逃亡了,但大部分还是死在蒙古骑兵的屠刀之下。
坚决不肯同化,试图用治理草原大漠的方式来统治中国的蒙古贵族立刻就使宋朝社会向市场经济资本主义迈进的步伐呷然而止。近百年后,虽然汉族起义者又夺回了国家政权,但朱元璋却错误的吸取了王安石改革失败的教训,大开历史的倒车,将中国社会重新送回到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之中去,这一情况一直持续到英国人的战舰开进珠江口。
当然,如果宋元战争是另一个结局的话,中国是不是就真的能发展到资本主义,谁也不敢断言。就像没有人知道萨拉米海战如果波斯人胜利会怎么样,勒潘多海战如果土耳其人胜利会怎么样一样,也没有人知道崖山海战宋人胜利会怎么样。但是,我们知道的是:宋朝时的中国社会是中国几千年封建史中最繁荣,发达,最有希望的一段,我们想要摆脱“寄托”的困扰,让传说中的中文托福成为现实的唯一的希望就在那里。然而,正如大家所熟知的,这希望早就随着那轮血红的残阳一起陨落到崖山背后去了。所以在这里空发感慨也没有什么用,充其量也就是增加一点大家的“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真正想做点什么有用的东西的话,还是让我们奋发努力,争取让百年之后的后人不要再发这样的感慨吧!
一千年前世界与中国差距有多大?
作者:东方飞龙
一千多年前的夜晚,全世界的城市都是一片漆黑,只有中国的城市灯火辉煌、光明灿烂。一千多年前的夜晚,全世界的城市都是一片安静,只有中国的城市人流拥动、欢歌笑语。一千年前世界与中国差距有多大?
一千多年前全世界只有中国有超过百万以上的超大城市。11世纪,欧洲最大的城市英国的伦敦,法国的巴黎,意大利的威尼斯、佛罗伦萨等城市的规模都不过万人。而中国的首都有一百五十万人。一千年前中国的城市规模的超过二十万人口的有六个,十万人以上的城市有四十六个。一千年前的中国城市就已经有施药局、慈幼局、养济院、漏泽园等福利设施,这是城市高级现代化的特征。一千多年前欧洲很乱很穷很落后,美洲未开发、非洲很原始。一千年前世界与中国差距有多大?一千年前世界与中国差距不是一点半点,不是一倍而是十几倍。一千年前中国遥遥领先于世界。
13世纪世界除中国以外最大最繁华的城市是巴格达,城市规模在三十至五十万之间。西方最大最繁华的城市是威尼斯只有十万人口。欧洲14世纪的伦敦也只有四万人,巴黎有六万人。而中国13世纪杭州、苏州、成都都是超过百万以上的大城市。一千年前世界与中国差距有多大?13世纪欧洲最富裕地方的意大利威尼斯人有幸来到泉州,不禁感慨中国城市是光明之城。13世纪西方最富裕地方的意大利威尼斯人有幸见到杭州,不禁感慨中国城市是天上的城市,认为杭州是世界上最优美最高贵的城市。一千年前世界与中国差距不是一点半点,不是一倍而是十几倍。一千年前中国遥遥领先于世界。
一千多年前的中国正朝着成为海上强国的方向发展。一千多年前西方最富裕地方的意大利威尼斯人见着中国的商船不仅感慨:“中国的商船也是人们能够想象出的最大的船只,有的有6层桅杆,4层甲板,12张大帆,可以装载1000多人。这些船不仅拥有精确得近乎奇迹般的航线图,而且,它们还拥有几何学家以及那些懂得星象的人,还有那些熟练运用天然磁石的人,通过它,他们可以找到通往陆上世界尽头的路,对于他们的天赋,愿上帝受到赞美。”一千多年前意大利人见着中国的面条后,于是他们发明了今天的意大利面条。一千多年前意大利人见着中国的冰激凌后,于是今天他们认为自己发明了冰激凌。一千多年前的中国如果有中国人环游了世界,今天有谁知道呢?
一千多年前中国华北的钢铁业年产就达一百二十五万吨,这是个什么感念?公元1788年欧洲工业革命开始英国钢铁业年年产才有七万六千吨。一千年前世界与中国差距不是一点半点,不是几倍而是十几倍。一千年前中国遥遥领先于世界。
中国11世纪开始使用纸币,而欧洲17世纪后才开始使用纸币。公元1661年,瑞典才发行纸币,成为欧洲最早使用纸币的国家。一千多年前中国的货币比今天的美元、欧元要坚挺吃香,中国的钱币物超所值。一千年前世界与中国差距有多大?
一千多年前中国人是最会做买卖的,宋朝人用泥土(把泥土烧成瓷器)就轻易换来大批金银珠宝。一千多年前中国人用高科技换取原材料、资源,一千多年后的中国人靠出卖廉价的劳动力与资源生存。一千多年前的中国人都很值钱,中国的工匠是世界各国急需的人才,是世界的宝。一千多年前中国人用高科技挣钱,一千年后的中国靠低廉的劳动力挣钱。
一千年前中国人会自豪的说:“我幸福,因为我是人,而不是动物;是男人,而不是女人;是中国人,而不是蛮族人;我幸福,因为我生活在全世界最美好的城市洛阳。”一千年后的中国人没有这样的自信。
…………
一千年前全世界都是封建的愚昧的只有中国出现了民主的曙光,一千年后全世界都是民主的自由的只有中国是专制的落后的。一千年后的中国人却无耻的认为一千年前的中国落后,一千年后的中国人却的无知嘲笑一千年前的中国封建……
一千年前的中国已经摆脱前代沉迷于异族的宗教,以外国宗教为自己国教的状态。一千年前的中国自产的宗教儒教、道教大放光芒,远远压过外国盛行的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这是国家文化强大民族自信的表现,一千年前的中国人自信得一塌糊涂。
一千年后的中国以西方被淘汰不入流的学说为自己的宗教,一千年后的中国抨击、狂骂着一千年前中国自产的辉煌学说。一千年后的中国人不自信得一塌糊涂。
一千年前的中国农业、商业、制造业、手工业、娱乐业都是世界最发达的,一千年前的中国的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都是世界第一。一千年前的中国各方面都遥遥领先于世界,一千年前的中国是世界的中心,当之无愧叫中国。一千年前的中国经济、政治、科技、工艺、文化、娱乐、学术、数学等等都是世界第一,即使是军事也是数一数二。一千年后的中国什么是世界第一?人口?一千年后的中国各方面都落后于世界,一千年后的中国早已不是世界的中心,还无愧的叫着中国。
一千年前的中国不幸生在世界野蛮的时期,一千年后的中国幸运的处在世界文明的时代。一千年后的中国人无知的认为一千年前的中国丢了他们的脸,一千年后的中国人不知道自己的祖先的伟大,不知道谁是自己的祖先。一千年后的中国人歌颂着野蛮、歌颂着掠夺、歌颂着杀害自己祖先的人……
一千年后的西方人说:“一千年的中国经济总量最高时候占当时世界的百分之八十。”一千年后的中国人震惊的说:“这怎么可能?”一千年前世界与中国差距有多大?一千年后的中国人怎么能知道?……
一千年前的中国人不是一千年后的中国人,一千年前的中国不是一千年后的中国……
注: 一千年前的中国代指宋朝时的中国
部分参考书目:
《光明之城》(意)德安科纳
《马可 波罗游记 》(意)马可 波罗
《白银资本》(德)德安德烈 贡德 弗兰克
《全球通史》(美)斯塔夫理阿诺斯
《鸟瞰中国千年史》孙隆基
《中国人口史》葛剑雄教授主编
《中国城市历史地理》马正林
(宋朝古籍史料不列……)
宋代史料整理 1
本文2023-10-13 06:41:27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26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