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古籍善本是仿制还是老的?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1收藏

这古籍善本是仿制还是老的?,第1张

说说个人意见仅供参考,先说说古时候的字张,纸的浆是手工轧的,植物的纤维轧的不匀,在纸张上能看见出来,还有以前没有没有化学胶水,,是有用自然的植物角和骨胶,温度对这些胶影响非常大,纸的质量也受影响,还有就是纸张没有压制,以前的纸制做费时费力,纸以前是非常贵的,还有就是以前的印刷是活字印刷,字的印刷应该是仿宋体字,还有墨容易粘到别的地方,纸张上容易有墨点,还有就是以前的墨质量也没有现在的好,要是时间久的古籍,墨色能看出来老,纸张也不显老,还有以前写字都是毛笔字,还有以前的装订是线装本,线以前的都是麻多棉少,不存在化纤线,还有你那个印章,以前是矿物色,时间久了肯定变色,你的色非常鲜艳,个人意见,感觉你这是防本,知识无价,学习知识就好了

严格讲,很难界定“民国疑古学派”这个概念。只能说,民国初年开始,有若干学者参与了关于中国古代史如何辨别真伪的讨论,后来有人称这一讨论为“疑古运动”,而参与者就往往被称为“疑古派”了。

前后参与这一讨论的人主要有——胡适、梁启超、钱玄同、顾颉刚、王国维、傅斯年、郭沫若、缪凤林、冯友兰、钱穆、范文澜、俞平伯、周作人、魏建功、钟敬文、朱自清、游国恩、杨宽、高亨、容庚、唐兰、马叙伦、童书业、吕思勉、罗根泽、陈梦家等近百人。

这一讨论,主要集中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后,广大爱国知识分子迅速投入到了民族救亡运动之中。相关讨论虽未完全停止,但规模和热度,都大大降低了。

怎么评价这一讨论呢?如果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这一讨论,是以上世纪初“五·四”为开端的新文化运动的一部分。具体来说,通过讨论,也在多个方面,取得了重要的史学和方法论成果。

顾颉刚、胡适、钱玄同,是上述讨论的发起人

顾颉刚,光绪十九年三月二十三日(1893年5月8日)生于苏州一个经学氛围浓厚的家庭。但从少年时代,就被当时的先进知识分子的思想所熏染。

顾诵坤

他在《古史辨一册自序》中说:“这时候,正是国内革新运动勃发的时候,要开学校,要放足,要造铁路,要抵制美国华工禁约,要请求政府公布宪法,开国会,梁任公先生的言论披靡了一代。我受了这个潮流的涌荡,也是自己感到救国的责任,常常慷慨激昂地议论时事。”

民国五年(1916年),顾颉刚以第五名成绩被北大录取,入“文科中国哲学门”读本科,这是后来北大哲学系的前身。

民国九年(1920年)毕业时,胡适将其留校,并作为自己学术助手。

当年,胡适在写作《红楼梦考证》时,得到顾颉刚不小协助。11月,胡与顾讨论,办一本《辨伪丛刊》,对古籍特别是“群经”的辨伪展开讨论。这就是后来《古史辨》的最初由来,也是后来声势浩大讨论的缘起。

民国十一年(1922年),顾颉刚因祖母病重请长假回苏州。此时,商务印书馆约他编纂《现代中学本国史教科书》,他在准备资料时,发现了相传两千年的中国古史中存在若干问题。他说:“我就建立了一个假设:古史是层累地造成的,发生的次序和排列的系统恰是一个反背。”

这期间,顾颉刚与钱玄同有过多次相关讨论的通信。后由钱玄同发表在《读书杂志》上。刘掞藜、胡堇二人撰文驳斥钱顾,这是古史大讨论的真正展开。

顾颉刚所谓“疑古”的思想来源及主要观点

顾颉刚进入北大后,深受校长蔡元培提倡的学术自由思想影响,同时也受到陈独秀宣传的新思想以及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的影响。

但是最直接的,来自两个方面。

郑樵

顾颉刚民国十二年(1923年)提出的“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观点,包括三层含义。

第一,“时代愈后,传说的古史期愈长”。

他发现,周代人心目中最古的人是禹;到孔子时有尧、舜;到战国时有黄帝、神农;到秦有三皇;到汉以后有盘古等。

第二,“时代愈后,传说中的中心人物愈放愈大”。

比如舜,在孔子时只是一个“无为而治”的圣君;到《尧典》就成了一个“家齐而后国治”的圣人;到孟子时就成了一个孝子的模范了。

第三,通过古籍来看历史,很可能“不能知道某一件事的真确的状况,但可以知道某件事在传说中的最早的状况”。

例如,我们不能知道东周时的东周史,也至少能知道战国时的东周史;不能知道夏、商时的夏、商史,也至少能知道东周时的夏、商史。

顾诵坤

顾颉刚认为,判别古史可信与否亦即推翻非信史的四条标准是:

第一,“打破民族出于一元的观念”。

他认为,古代民族,“原是各有各的始祖”。“自从春秋以来,大国攻灭小国多了,疆界日益大,民族日益并合,种族观念渐淡而一统观念渐强,于是许多民族的始祖的传说亦渐渐归到一条线上,有了先后君臣的关系,《尧典》、《五帝德》、《世本》诸书就因此出来。”“对于古史,应当依了民族的分合为分合,寻出他们的系统的异同状况”。

第二,“打破地域向来一统的观念”。

他考证,《禹贡》的九州,《尧典》的四罪,《史记》的黄帝四至乃是战国时七国的疆域。而《尧典》的羲、和四宅以交趾入版图更是秦、汉的疆域。甲骨文中的地名都是小地名,没有邦国种族的名目,可知商朝天下自限于“邦畿千里”之内。周有天下,用了封建制以镇压四方之国,比商朝进了一步,然而始终未曾没收了蛮貊的土地人民以为统一寰宇之计。……“所以我们对于古史,应当以各时代的地域为地域,不能以战国的七国和秦的四十郡算作古代早就定局的地域”。

第三,“打破古史人化的观念”。

他认为,“古人对于神和人原没有界限,所谓历史差不多完全是神话。”“他们所说的史固决不是信史,但他们有如是的想象,有如是的祭祀,却不能不说为有信史的可能。”“所以我们对于古史,应当依了那时人的想象和祭祀的史为史,考出一部那时的宗教史,而不要希望考出那时以前的政治史,因为宗教是本有的事实,是真的,政治是后出的附会,是假的”。

第四,“打破古代为黄金世界的观念”。

他说,古代的神话中人物“人化”之极,于是古代成了黄金世界。其实古代很快乐的观念为春秋以前的人所没有;所谓“王”,只有贵的意思,并无好的意思。“自从战国时一班政治家出来,要依托了古王去压服今王,极カ把‘王功’与‘圣道’合在一起,于是大家看古王的道德功业真是高到极顶,好到极处。”“我们要懂得五帝、三王的黄金世界原是战国后的学者造出来给君王看样的,庶可不受他们的欺骗。”

辨别真伪方法:

1、验重量,一元银元,重量标准一般为266克,流通磨损也应不少于255克。

2、听声音:真币轻轻碰击,就会发出纯真、婉转动听的声音。

3、辩成色:民间有“银子发白眼睛发黑”之说,就是说真币越擦越白。

4、看纹饰:真币是钢模具由机器冲压而成,字图案清新,流畅自然,龙鳞细致入微,人像眉毛胡子、双眼皮十分清晰。

5、观察边齿:真币经过流通,边齿虽有些磨损,但齿距整体划一;自然流畅圆润。

6、识包浆:银元在流通或贮藏过程中表面会留下一种特质,叫包浆,又名黑漆古,仿币往往用烟烤或黑鞋油,黑泥等涂抹,看起来不自然,还有异味,很容易擦掉。

7、摸币面:真币紧密平整,无毛孔,有柔和感,假的多砂眼,毛孔版面显得粗糙,在放大镜下币面有凸起的细粒状。

民国三年版正面为袁世凯侧面像,上列“中华民国三年”。“年”字后没有“造”字,其他年版都在“年”字后面有一“造”字。三年版“民”字中有一“点”,而其他年版民字无“点”。三年版有老模和新模两种模具,老模具为185道边齿,新模具为170道边齿,铸量都较多,属普通流通版。

袁大头真假的辨别方法:

1、真币的敲击声清脆悦耳,假币嘶哑短促;

2、真币的包浆自然美观,假币包浆不自然;

3、真币的图案明了,齿轮规整,假币含糊;

4、真币的重量不低于258克,成色在84%左右,假币达不到标准。

1、听声音

成色高的袁大头,敲击所发出的声音一定是悦耳、柔和的,而成色不足的袁大头含有过量的铜元素,在敲击之后所发出的声音是嘶哑、短促、浑浊的,没有真币的清脆。

2、看包浆

经过长时间存储与流通的袁大头,表面会自然形成一层包浆,非常美观,所具有的历史陈旧感扑面而来,而经过伪造的包浆十分不自然,稍微用心观察即可发现端倪。

3、看纹饰

真品袁大头的字迹清晰自然,图案明了流畅,人像细致入微,侧面齿轮规整,任何细节都值得推敲,毫无模糊之意,但赝品不仅图案模糊,钱身不平,齿轮也远不如真币规整。

4、称重量

袁大头的标准重量为265克,经过长久的流通会带来些许的损耗,但至少也能达到258克一枚的重量,成色起码在84%左右,重量不足,成色过低的话,基本就是假币了。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