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文字的文字发展历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1收藏

蒙古文字的文字发展历程,第1张

历史上蒙古语曾采用以下文字:

回鹘文字母,

改良自回鹘文字母的传统蒙古文(俗称旧蒙文),以及它的两种后期变体:

托忒文字 (Тод үсэг)

阿里嘎里文字(Али-гали үсэг)

忽必烈时代,由当时的吐蕃国师八思巴所创立的八思巴文,

索永布文字,

拉丁化蒙古字母 (Латин үсэг),及

蒙古国独立后采用的新西里尔蒙古文(Кирилл үсэг,俗称新蒙文)。 在过去蒙古语还未有文字的年代,要记录蒙古语就要采用汉字来标音或其他民族的语言文字。其他民族学习蒙古语时,也都曾经用各自的文字为蒙古语注音。这些注音文献有很多保存下来。如用汉字标音的《至元译语》、《蒙古秘史》、《华夷译语》,阿拉伯字母标音的《穆卡迪玛特字典》(Muqaddimat adab)、《伊斯坦布尔蒙古语词汇》等等。其中最有名的,自然是明初音写翻译的《蒙古秘史》。

13世纪成文的《蒙古秘史》(mongγol-un niγuca tobciyan)是传世最古老的蒙文文献之一。由于战乱原因,用汉字标音、翻译的《蒙古秘史》得以保存下来,但蒙古语原版的《蒙古秘史》全本已失传,仅在《蒙古黄金史》等著作中保存下部分段落。这里是该文献的开头和蒙古文转写、中文注解对照:

成吉思 (中)合罕讷 忽扎兀儿

cinggis qaγan-u ijaγur

成吉思可汗-属格 来源

成吉思汗的根源

迭(上)额(舌)列 腾格(舌)里 额扯 扎牙阿秃 脱(舌)列[克]先 孛儿帖 赤那 阿主兀

deger-e tngri-ece jayaγa-tu törü-gsen börte cinua a-juγu

来源-与格天-离格 指定-名物化 出生-过去孛儿帖赤那是-过去

奉天命而生的孛儿帖赤那(苍白狼),

格尔该 亦讷 (中)豁埃 马(舌)兰[勒] 阿只埃gergei inu qoγa maral a-jiγai

妻子 他的 豁埃马兰勒 是-过去

他的妻子是豁埃马兰勒。

由此可见,创制这种文字的人使用官话,在他的方言中,中古汉语的入声已经消失了,因此必须用特殊的符号,如上标方括号中的“克、勒”等等(原文以小字附于前字后)来代表闭音节的韵尾g,l等。为了区分蒙古语的前列辅音k/g与后列辅音q/γ,使用了上标圆括号中的“上、中”等字(原文标在该字后一字右侧)。如“(上)额”代表ge(前列音),“(中)豁”代表qo(后列音)。为区别蒙古语的颤音r和边音l,在带有颤音的音节前面附加一个上标“舌”字。如“(舌)列”读作re。 蒙古文字是经过腓尼基字母--- 阿拉米字母 --- 粟特字母 --- 畏兀儿字母这样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的。它从上到下连写(一个单词为一个单位),从左到右移行。

历史上蒙古语曾采用以下若干种文字: (胡都木蒙古文、旧蒙文)

改良自回鹘文字的传统蒙古文字。13世纪至16世纪末期的蒙古字为回鹘体蒙古文。

1204年蒙古人灭乃蛮部,俘虏乃蛮国师,畏兀儿人塔塔统阿。因他深通回鹘文字,铁木真(成吉思汗)遂命令他创造蒙古文字。早期的蒙古文字与回鹘文非常相像,正字法中的部分原则也直接来自回鹘文,故至今学术界也常称之为“回鹘式蒙文”。16-17世纪这种文字经过改革,形成近代蒙古文,即今天通行的传统蒙文(胡都木蒙文)直接前身。

传统蒙古文字使用蒙古文字母书写,属拼音文字类型,脱胎自粟特-回鹘字母系统,初创于成吉思汗时代。中国的蒙古族使用的蒙古文有29个字母,在回鹘文字母基础上创制,蒙古文字母表示元音的5个,表示辅音的24个,拼写时以词为单位上下连书,行款从左向右。

传统蒙文文献丰富。现存最早的回鹘体蒙古文,见于约刻于成吉思汗二十年(1225年)的也松格碑(成吉思汗石碑)。 (方字、元国字、蒙古国字、蒙古字)

元朝忽必烈时代1268年被创造,由当时的蒙元帝师,吐蕃人佛教萨迦派领袖八思巴所创立的八思巴字,这种文字脱胎于藏文字母,忽必烈之所以要新创一种文字,目的在于创造与庞大统一的蒙元帝国“相匹配”的统一文字,用它书写帝国内一切语言。现已发现用八思巴字母拼写的语言有蒙古语、汉语、藏语、回鹘语、梵语、波斯语等。但事实证明这种努力没有成功。因为这些语言彼此差别非常大,同一种字母很难确切地表示每一种语言。所以元朝统治被推翻后,这种文字也逐渐消灭。现存的八思巴字蒙古文献主要是元代的诏令。不过这种文字后来在藏族地区比蒙古地区保持了更长时间,并由藏族学者进一步改造,作为一种花体字,用于西藏地方公文、印章装饰。 (借鉴梵文兰札体字母创立)

1686年由喀尔喀高僧,一世咱那巴咱尔创制。这种文字源自梵文兰札体字母,主要用于宗教和装饰目的。由于字体繁难,并未在民间流行。现如今见于蒙古国国旗上的国徽。 (借鉴托忒文字)

1905年由布里亚特喇嘛阿旺多吉(德尔智)创制。这种文字主要反映布里亚特方言,有一百多个字母,主要用于寺庙宗教领域。创制后未推广。 (斯拉夫蒙古文、新蒙文)

现蒙古国使用的基立尔字母蒙古文字,中国又习称“新蒙文”,与传统蒙文即“老蒙文”相区别。1930至1940年代,蒙古人民共和国尝试改革蒙古文。在苏联的影响下,起初试图创立拉丁字母蒙古文字,并已确定了文字方案,1942年起开始试用,于1946年正式使用。但随着苏联把文字拉丁化方针改为斯拉夫化,蒙古也不得不转向。拉丁字母方案公布两个月后就被收回,重新颁布法令,改用西里尔字母拼写国内最主要的蒙古语喀尔喀方言,作为国家法定语文,老蒙文则退出日常使用。除了将俄文所有字母一概借入以外,还加入了Θ和Y两个字母来表示俄语中所没有的元音ö和ü。传统蒙文有几个音使用相同的字母,如7个元音只用5个字母,o和u,ö和ü,都分别使用同一个字母表示;t和d也没有完全区别开。一些字母连写后容易混淆。部分写法必须死记,给学习、认读造成不便。西里尔字母文字能够清楚地区别这些音,基本做到了“怎么说就怎么写”,且字母形体区别较大,各个分开,不易误读。从左向右横写,方便排版和科技文献。但同时也没有了传统蒙文书写迅速、兼顾各地方言等优势。至于原苏联境内的布里亚特和卡尔梅克两个共和国,也经历了类似的文字改革,二三十年代短暂的拉丁化实验后,四十年代迅速改用基立尔字母拼写当地语言。 13世纪末14世纪初(元末明初),并不是独立的文字。用于汉人学习蒙古语而为之。如:阿兀剌——山 额兀莲——云

文献资料有《至元译语》、《蒙古秘史》、《华夷译语》等。

蒙古国语言:蒙古语。

对于蒙古语方言的划分,学术界大致有两种意见。

一是除蒙古国的喀尔喀方言以外,中国蒙古语可分为3个方言:

①内蒙古方言,包括内蒙古自治区、辽宁、吉林、黑龙江地区蒙古族所使用的察哈尔、巴林、鄂尔多斯、额济纳-阿拉善、 科尔沁、喀喇沁土默特等土语。

②巴尔虎-布里亚特方言,包括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盟陈巴尔虎、新巴尔虎、布里亚特等土语。

③卫拉特方言,包括新疆、青海、甘肃等地蒙古族所使用的土尔扈特、额鲁特、察哈尔土语。

第二种意见是把整个蒙古语分为4个方言:

①中部方言,包括喀尔喀、察哈尔、鄂尔多斯等土语。

②东部方言,包括喀沁、科尔沁等土语。

③西部方言,包括杜尔伯特、土尔扈特、额鲁特、明安等土语。

④北部方言,包括布里亚特各土语。

蒙古文字:

蒙古文字是经过腓尼基字母--- 阿拉马字母 --- 粟特字母 --- 畏兀儿字母这样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的。它从上到下连写(一个单词为一个单位),从左到右移行。

以往蒙古文字有胡都木蒙文和拉丁蒙文两种。拉丁蒙文又叫新蒙文。胡都木蒙文是拼音文字,拉丁化只是用《拉丁蒙文字母》对胡都木蒙文的短元音、双元音、长元音和辅音符号注音而已。

换句话说:胡都木蒙文不分手写体和印刷体,只有一种胡都木体。蒙古文字的拉丁化只是蒙古文字增加了一种拉丁体而已。

金朝建立于1115-1227年,金文就是当时的金人创立的,金朝灭亡后,金人受到蒙古人的统治,文化也相互影响,而金人这个民族就演化成为女真族,其文字就是女真文;1636年,女真族皇帝皇太极改族名女真为满族,其文字就是满文了

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壮文、哈萨克文、锡伯文、傣文、乌孜别克文、柯尔克孜文、塔塔尔文、俄罗斯文、彝文、纳西文、苗文、景颇文、傈僳文、拉祜文和佤文。

1、蒙古文

蒙古文字是用来书写蒙古语的文字,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蒙古族通用的回鹘(古维吾尔)式蒙古文,以及蒙古国主要使用的西里尔蒙古文。

蒙古文字从蒙古人开始记录自己的语言以来,就有很大的变化。

2、藏文

藏文(བོད་ཡིག),指藏族使用的藏语文字。藏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藏语支,适用地区主要有:中国境内的藏族人,以及尼泊尔、不丹、印度、巴基斯坦境内的一部分人。

3、维吾尔文

维吾尔族使用的文字,随着其历史迁移发生过多次变化。8世纪,在蒙古高原的鄂尔浑河流域建立政权的回鹘人,一度使用突厥文。后来回鹘人又改用以粟特文为基础创制的回鹘文。

4、壮文

壮文(Sawcuengh)是壮族语言使用的文字,用来书写他们的民族语言壮语。壮语的系属有争议,一般将其归入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语支。另有认为壮语更接近南岛语系。由于长期受汉文化影响,壮族一直以来都借用汉字来书写他们的语言。

5、哈萨克文

哈萨克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是哈萨克族所使用的语言。哈萨克语,属阿尔泰语系中的突厥语族,是哈萨克斯坦的官方语言和全球哈萨克人所使用的语言,与其他属突厥语族的民族语言相当接近。

шинэ жилийн менд хургэе

新年快乐

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主要使用者在中国蒙古族聚居区、蒙古国和俄罗斯联邦西伯利亚联邦管区。

蒙古国现在使用的蒙古语因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受前苏联影响主要使用西里尔字母拼写,俄罗斯的卡尔梅克语、布里亚特语被视为蒙古语的方言中国内蒙古地区的蒙古族还在使用以往的传统蒙古文。

语法是黏着语的蒙古语在语音方面有严格的元音和谐律,即按照元音舌位前后或圆唇不圆唇进行和谐,如在一个词里,要么都是后元音(阳性元音),要么都是中元音(阴性元音)。

前元音(中性元音)与后元音或中元音均可出如今同一个词里。在形态学方面以词根或词干为基础,后接附加成分派生新词和进行词形变化。

名词、代词、形容词、数词、副词、后置词和形动词,都有人称、数或格的语法范畴;动词都有时、体、态、式等语法范畴。在结构学方面,句里语序有一定的规律。通常主语在前,谓语在后,修饰语在被修饰语之前,谓语在宾语之后。

扩展资料

蒙古文字用来书写蒙古语的文字,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蒙古族通用的回鹘(古维吾尔)式蒙古文;以及蒙古国主要使用的西里尔蒙古文。

蒙古文字从蒙古人开始纪录自己的语言以来,就有很大的变化。在过去蒙古语还未有文字的年代,要记录蒙古语就要采用其他友好邻族的语言文字。

传统蒙文是在回鹘(古维吾尔)文字母基础上形成的。早期的蒙古文字母读音、拼写规则、行款都跟回鹘文相似,称作回鹘式蒙古文。

17世纪该传统蒙文对满文的形成产生极大影响,1937年外蒙古地区开始推广西里尔字母书写的蒙古文,形成了今天用两种字母书写的蒙古文形式。

参考资料:

-蒙古语

参考资料:

-蒙古文字

新蒙文:шинэ жилийн менд хургэе!——新年快乐!

蒙古文字是用来书写蒙古语的文字,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蒙古族通用的回鹘(古维吾尔)式蒙古文;以及蒙古国主要使用的西里尔蒙古文。蒙古文字从蒙古人开始纪录自己的语言以来,就有很大的变化。

在过去蒙古语还未有文字的年代,要记录蒙古语就要采用其他友好邻族的语言文字。传统蒙文是在回鹘(古维吾尔)文字母基础上形成的。早期的蒙古文字母读音、拼写规则、行款都跟回鹘文相似,称作回鹘式蒙古文。17世纪该传统蒙文对满文的形成产生极大影响,1937年外蒙古地区开始推广西里尔字母书写的蒙古文,形成了今天用两种字母书写的蒙古文形式。

我们现在都已经习惯了这样的文字书写顺序:从左到右,先上后下,即横排向右行。这与古代汉字竖排向左行的顺序是有极大差别的。

其实,从古至今,世界各地,各种文字的书写顺序各有不同,总体上有左行、右行、下行三种。如今世界各国仍保留这三种书写顺序。左行如英文等;右行如阿拉伯文、希伯莱文等;下行如传统蒙古文、中国古籍印刷、有时的日语等。

这三种书写方式,起源于不同的书写习惯。例如,从右到左写,据说是因为神的方位,以北极星为坐标,太阳起于东方(右),没于西方(左)。这一方式起源极早,并一直在闪族各语系中保留到现在。希腊字母传承自闪族字母(腓尼基),本来也是从右向左的,但后来却反了过来。原因大概是右手写字,从右向左写会挡眼。但这一变化有一个过渡期。希腊文字曾实行过一段“牛耕体”,即一行向右,一行向左,甚至行序还有过从下而上的!直到公元前500年左右,才改为现在最通行的右行向下的顺序。

汉字的古代书写,一向是直行向下的,极少例外。这一顺序的起源,与书写材料有着密切关系。如古代的竹木简,材料纹理多纵向。狭长的竹简通常是单行书写。人的习惯总是纵向持狭长的物体,这样单行书写,一路向下。又因为左手拿简,右手书写,写完便按顺序放在右手侧,左手再去拿新简开始写,由此变成先上后下,从左到右的习惯。

蒙古族文字的发明者不是某一个人,传统蒙文是在回鹘(古维吾尔)文基础上形成的。

早期的蒙古文跟回鹘文相似,称作回鹘式蒙古文。

1937年外蒙推行西里尔字母书写的蒙古文,形成了现在两种字母书写的蒙古文形式。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