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最早的政论著作是汉初陆贾的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3浏览:3收藏

汉代最早的政论著作是汉初陆贾的,第1张

陆贾《新语》

《新语》是西汉时期陆贾的政论散文集,二卷。贾,楚人,从汉高祖定天下,官至太中大夫。此编收作者汉初奉旨著文十二篇。汉高祖尝谓“为我著秦所以失天下,吾所以得之者何,及古成败之国。”

全书共计十二个章节。在《新语》中,陆贾主张“行仁义,法先圣”,礼法结合,同时强调人主必须无为。为西汉前期的统治思想奠立了一个基本模式。

秦朝李斯的文章是汉代政论文和辞赋的先声。

汉初政论文有所发展,贾谊和晁错的文章对唐宋以后的散文创作有明显影响。汉武帝到西汉末,散文的主要成就是司马迁的历史散文《史记》。政论文方面,桓宽的《盐铁论》和刘向的奏疏继承了汉初政论文的传统。

东汉有班固的史传文学《汉书》,政论文有王符的《潜夫论》、崔是的《政论》、仲长统的《昌言》、王充的《论衡》等。

汉代辞赋的发展:

早期重要辞赋作家是贾谊,他的代表作品是《吊屈原赋》和《鹏鸟赋》。两赋均有兮字,楚辞向辞赋转化的痕迹非常明显,抒情性也较强,被称为“骚体赋”。到景帝、武帝时期,出现大赋,枚乘的《七发》是汉代大赋形成的标志。

大赋的结构特点是主客问答,抑客伸主。篇末点题,微有讽喻。实际的效果是“劝百讽一”。大赋的代表作家是司马相如,代表作是《子虚》、《上林》二赋。大赋气势恢弘,语言张扬,气魄壮观,显示出大汉王朝的蓬勃气势。

早期重要辞赋作家是贾谊,他的代表作品是《吊屈原赋》和《鹏鸟赋》。两赋均有兮字,楚辞向辞赋转化的痕迹非常明显,抒情性也较强,被称为“骚体赋”。到景帝、武帝时期,出现大赋,枚乘的《七发》是汉代大赋形成的标志。

大赋的结构特点是主客问答,抑客伸主。篇末点题,微有讽喻。实际的效果是“劝百讽一”。大赋的代表作家是司马相如,代表作是《子虚》、《上林》二赋。大赋气势恢弘,语言张扬,气魄壮观,显示出大汉王朝的蓬勃气势。

其后,王褒的《洞箫赋》,扬雄的《长杨赋》、《羽猎赋》、《甘泉赋》、《河东赋》比较著名。

但大赋文字艰涩,内容空虚,大赋没有很好流传,与这种文风有很大关系。东汉开始兴起京都赋,班固《两都赋》是早期代表作。其后张衡的《二京赋》也很有名。东汉后期,文人多怀才不遇,故抒情小赋应运而生。班彪的《北征赋》,张衡的《归田赋》,蔡邕的《述行赋》都很著名。但此类作品当推汉末赵壹的《刺世疾邪赋》。该赋语言犀利尖锐,对于当时黑暗政治给予了严厉的批判。

西汉前期出现了很多优秀的政论散文,最突出的代表是陆贾、贾谊和晁错。陆贾前后向刘邦上十二篇文章,后来结集成书,即《新语》。文章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以儒家思想为主导,语言精练,逻辑性强,有很强的说服力。

贾谊是汉初最重要的政论家,《汉书•艺文志》记载贾谊著有散文五十八篇,其作品大致可分三类。一类是专题政论文,一类是就具体问题写的奏疏,一类属于杂论。《陈政事疏》系统阐述自己的治国主张,表现出敏锐的洞察力和对于长治久安的远见卓识。专题政论文的代表作是《过秦论》三篇,分别指出秦始皇、胡亥、子婴的过失,其中上篇最精彩。运用夸张铺陈的笔法,渲染秦帝国的辉煌强盛,再急转直下,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写其迅速土崩瓦解的衰颓,然后得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结论。

贾谊之后的政论家是晁错,他是景帝的老师,对于当时出现的社会问题有清醒的认识,最著名的论文是《论贵粟疏》,逻辑谨严,有很强的说服力,但缺乏文采。

被韩愈称为“后汉三贤”的王充、王符、仲长统都有专书传世。王充著有《论衡》、王符著有《潜夫论》、仲长统著有《昌言》。三人虽然不是文学家,但对于文学各有一些独到的看法,值得一读。

汉代著名的政论散文家有贾谊、晁错、桓宽、刘向等。

西汉初政论散文取得很高成就,特点:

(1)适合当时政治需要,目的在于巩固当时大一统的中央集权;

(2)社会处于封建社会的上升时期,作者有着强烈的时代感,文章感情充沛。

(3)受战国学术风气的影响,重视修饰渲染,有纵横家遗风。

总之,西汉政论散文继承先秦散文优良传统,研究现实政治问题,文风纵横驰骋,意气风发,颇有战国纵横家气息。

代表作家:

(1)贾谊

前200-前168,是荀子的再传弟子,西汉初期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学家,曾被贬长沙王太傅。有作品五十八篇,刘向编为《新书》,现已不全。

贾谊最著名的作品是《过秦论》,“过”有两种解释:指责;秦的过失。一般取第二种解释。

该文开史论之先河,中心思想是总结秦代兴亡的历史原因,分上中下三篇:

上篇:分析秦统一六国而又迅速灭亡的原因;

中篇:剖析秦国建立政权之后没有采取正确的政策;

下篇:说明秦王子婴在陈涉吴广起义时不能审时度势缺乏驾驭时局的能力。

(2)晁错

?-前154

代表作《守边劝农疏》、《论贵粟疏》,主张募民备塞防御匈奴入侵,并关注人民的贫困生活及其原因。

西汉后期政论散文值得一提的有桓宽的《盐铁论》。

两汉文学的主要形式、结构与特征  1. 赋  赋是汉代文学最具有代表性的样式,它介于诗歌和散文之间,韵散兼行。它借鉴楚辞,、战过纵横之文主客问答的形式,铺张恣肆的文风,有吸取先秦史传文学的叙事手发,将诗歌融入其中。赋有传统的四言,又有新兴的五言和七言。它的文体来源广泛,是一种综合性文体。枚乘的《七发》标志着新体赋的形成。司马相如的作品代表最高成就。西汉后期新体赋的主要作家是扬雄,班固的《两都赋》、张衡的《两京赋》是东汉新体赋的两篇力作。张衡的《归田赋》开创了抒情小赋的先河。  2. 楚辞体作品  楚辞体作品在汉代没有新的发展,许多作品都是在摹仿《离搔》、《九章》。汉代盛行解读楚辞的风气,文人对屈原一往情深。楚辞重在咏物抒情。发展中慢慢与新体赋合流,总称为辞赋,楚辞被称为骚体赋。  3. 两汉叙事散文  两汉叙事散文在文体上有较大发展。《史记》创立了纪传体史书的新样式。《汉书》继承了它的体例,并使之完善。《吴越春秋》强化了史传作品的文学性,是历史演义小说的滥觞。东汉时期还出现了碑文,是品核人物风气推动下的新文体。马第伯的《封禅仪记》是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游记。汉代政论文承先秦诸子散文的余绪,在形式上没有大的突破。

  古籍善本是近年来古籍拍场上重要的品种,其中明清名家或现当代名人信札尤受欢迎。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一起来看看。

古籍善本收藏市场的赝品虽没有字画杂项多,但冒名人批校、加盖伪章、残本充全、挖改描补、撕去序跋的事也时有发生。制作古籍伪本必须将纸做旧,方法有两类:一是染纸,用各种方法将纸染成黄褐色,以求使纸显旧色。二是旧纸新作,如果作伪者存有古纸,就可在纸上新印古书内容,然后订成“古籍”,这种作伪方法尽管较少,但却使人很难从纸上辨别真假。一些重复刻印本上,除保留有原书的序跋外,又增刻新的序跋,序跋后还写有姓名、年月等。这些都表明了书籍的真实年代。作伪者往往裁掉对其作伪不利的序跋,或涂改其中的年代,也有重新伪造对其作伪有利的序跋。

对于收藏者来说,主要选择好的拍卖行,并且寻找以往的拍卖成交,才能最大程度地避免赝品的风险。手工制版与原书总有差别,而扫描可以使伪书与原书分毫不差,一切细节都能很好得以体现,这无疑使得古籍善本拍卖更具挑战性,选择古籍善本,更要注重细节。

古籍善本收藏价值

2012年,在艺术品收藏越来越热的中国,古籍善本成了拍卖市场上的一个话题焦点。先是由海内外孤本、宋版《锦绣万花谷》全八十卷领衔的179部近500册“过云楼藏书”以2162亿元的高价被整体拍卖,它们不仅是传世孤本,也是目前海内外所藏部头最大的完整宋版书,储存了大量失传古籍中的部分内容。

  此后,八百二十三部近万册,估价过亿元的“广韵楼”藏古籍善本也在2012保利秋拍亮相,其中最重要的《钜宋广韵》最终以3000万元落槌。

一时间,古籍善本收藏市场的价值潜力受到了不小的关注。然而目前为止,古籍收藏市场在圈内人眼中却仍是一片被低估的价值洼地。用古籍收藏家王德的话来说:“一些古本善本的价值本应是比字画都要高不少的。”

虽然医书古籍中有着无数历史、文化的传承和不可替代的价值,从目前市场表现来看,其价格和市场认知度均还较低。其实在过去,好的古医书在价值上本是高于书画和瓷器的,如1949年前一套宋版医书的价格就远高于宋画、宋瓷。但如今,书画、瓷器的爆炒却衬托出医书古籍市场的冷清,应有的收藏及文献研究价值也未被足够重视。

古医书称得上是潜力股,相对而言,它们的价位还是比较低的,但是升值空间巨大。专家表示,首先中医典籍具有重要的史料和文化价值,此外,中医文献还有极强的实用性,具有重要的科研和临床价值。只有对古医籍进行全面深入整理,才能系统地推进中医基础理论研究,最大程度避免现代曲解,最有力促进中医药现代化。

中医古籍由于储存难度较大,很多已经收藏古书的单位和个人都把这些珍贵古文献作为医院“镇院之宝”或个人私藏珍品,越来越难收集。当然,受稀缺性影响,未来古医书是具备可观的升值潜力的。

散文到了汉代,又在国家政权启封建大一统的广阔社会背景之下,继续发展起来,取得很高的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汉代散文在前世的基础上品类更加繁多,凡刘勰在《文心雕龙》文体论中所涉及的颂、赞、祝…等三十种散文文体都已独立出现,而每种文体往往又会细分为若干不同式样用途的小类,正如刘师培所说:“文章各体,至东汉而大备。”

  

  此外,汉代散文虽然大多为应用文,少有现代观念中的纯文学的散文,但在优秀作家手中“述理于心,著言于翰”,往往“杂用文绮”,锻炼成为语言运用的艺术,将直接的实用性与艺术的审美价值有机地统一在一起,从而成为文学史上成就斐然、影响巨大的文学现象。这些作品主要用于针对社会与国家大事,表达政治、哲学、伦理道德的思想观念、意见主张,以及在人与人之间住行诸如赞誉、思念、哀悼等情感的交流,有很强的工具性意义。而为了取得最佳效果,这些散文十分讲究如布局谋篇、句式结构、修辞藻饰等形式上的完美,又善运用比兴、取象的手法,在叙事、说理或感情抒发中,都追求感性的直观性。而且无论所涉及的是何种题材,即便是对宇宙人生的哲学思考,也总是注入内心强烈的投入参与的意识,寄托自己的理想愿望、爱憎褒贬,从始至终流荡著主观激情,使得文章自然的洋溢着形式美、形象美与情感美,有很强的审美价值。正因如此,使得汉代散文不仅品类繁多,诸体大备,而且文质相生,异彩纷呈。特别值得提出来的是,在汉代散文创作中出现了司马迁的伟大巨著《史记》,不仅以无与伦比的史学成就被公认为“史家之极则”(赵翼《廿二史札记》)、“史家之绝唱”(鲁迅《汉文学史纲要》),而且也开创我国传记文学的新领域,并一举登上了无人能企及的高峰,使汉代散文愈加发射出璀璨的光辉。

  

  西汉前期的政论散文:西汉前期的散文主要是务实,求用的政论性文体,较之战国诸子之文,体裁、风格已有明显变化:有关治世的原则、见解和措施,而且比较深刻,也颇具文采。其中,以贾谊、晁错成就最高。贾谊是一位才高而命短的政治家、文学家,有专题性政论文:如《过秦》、《大政》等篇章;西汉中期的散文及创作:汉武帝至宣帝时期,文坛上空前繁荣。就散文而论,此时不仅出现了《淮南子》、《史记》两部大的散文著作,单篇的散文也有了新的发展。除了议论说理外,散文中言志抒情的成分有了增加。同时,受到汉赋的影响,散文的辞赋化也特别突出,司马相如等人的作品都有这个特点,其中《淮南子》以具有奇幻瑰丽的色彩:文章除了善于运用比喻、寓言之外,还运用了大量的神话传说,是反映荆楚一带人们的某些思想、观念与信仰;语言的富丽华美:用优美的语言来谈论哲学问题,《庄子》首开风气,《淮南子》则继其踵武;继承并发扬先秦诸子散文:特别是《庄子》的风格,往往寓哲理于物象的生动描绘中,或从横驰骋,或层层剖析,反复申说,或浪漫想像,奇伟宏富,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和审美的价值取向。后期的散文:汉文章较之先前缺乏生气而流于经学气味,这与此时儒家地位的强化巩固有关,西汉后期的散文,首先值得重视的是桓宽的《盐铁论》。这是一部保存汉代有关经济、思想史料的极有权威的辩论专著。从散文角度说,也是一部别具特色的政论性散文专著,是散文的新发展;刘向的散文,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上疏言事的政论,一类是校书时所作的叙录,其中的《论起昌陵疏》颇为著名等;《史记》是汉代散文的最高成就,还是这一时期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所撰修的不朽巨著《史记》。它不仅是我国古代源远流长的历史散文作品的顶峰,而且还开创了新的文学门类-传记文学,并为其树立了一座难以企及的丰碑。《史记》的艺术成就:高超的写人艺术、深沉的人生感慨、优秀的语言艺术等。《史记》在中国古代散文的发展史上起了承先启后的作用,集先秦之大成,又为后世之楷模,不仅在史学上的地位是空前的,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也是极高的,如:在写作方法、文章风格等方面自《汉书》起,正史在体裁形式上都是承袭《史记》。

  

  东汉前期的散文以《汉书》和《论衡》为代表。它们一为国史,一为私人著作,风格迥然不同,《汉书》贯穿了儒家的正统思想,《论衡》则表现了独立思考、自抒机杼的个性。

  

  东汉后期的散文:从整体上说,没有摆脱东汉一代模拟、因袭之风,也没有产生杰出的作家、伟大的作品,多数作家仍然是努力适应统治者的政策,思想贫弱,文采不足。但受到政治影响,议政之风盛行,因此,有些文人、学者,不再囿于神学迷信的专制统治或以疏奏议政,或著书立说品评人物,或纯作理论性清议,散文的范围有所扩充,品种有所增加,并且在思想内容、语体风格上也出现新的特色,如:论说性散文出现针砭时弊的倾向,作家的自主意识有所加强;书、檄、箴,不仅用来议政,也用来进行私人交际,特别是书,几乎成了求荐、荐人、酬谢等日常生活的专用品种。从整体上说,汉末虽没有杰出的作家,艺术成就不大,散文的风格缺乏西汉前期的气势,也没有东汉前期的朴实厚重,但是体裁品种有新的发展,记事说理的语言更趋清丽,风格也更为典雅。其中著名的作家有汉末“三子”。

  

  艺术成就:汉代的散文总体上来说,有著很高的成就。一方面出现象司马迁那样卓越的文学大师,在先秦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的基础上,创造了富有自己的时代特色和个性的文体,给后世很大的影响。另一方面,汉代的政论文,也在先秦散文基础上发起来一种新的散文体,对后世政论文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影响。我们可以发现汉代的散文,无论在叙事或说理方面,或是在塑造人物、描写社会现实方面,都较先秦的散文有很大的进步,也表明了我国散文的新成就。(来源:中国散文网)

汉代最早的政论著作是汉初陆贾的

陆贾《新语》《新语》是西汉时期陆贾的政论散文集,二卷。贾,楚人,从汉高祖定天下,官至太中大夫。此编收作者汉初奉旨著文十二篇。汉高祖尝...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