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神话对欧洲语言和文化有哪些影响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3浏览:4收藏

古希腊神话对欧洲语言和文化有哪些影响,第1张

在世界文明史上,古希腊文明以其特异的风采与卓越的成就享誉后世,以至有“言必称希腊”之说雪莱曾在诗中吟道:“我们都是希腊人”希腊是欧洲文明的发源地和摇篮,没有希腊,无法想像欧洲文明会是什么样子,今日西方世界无处不遗存着希腊文明的传统可是除了居住在希腊半岛上的公民自认为希腊人外,很少有人像雪莱那样以哲理的想像认为自己是希腊人那么究竟谁是希腊人呢

历史表明,克里特的征服者、特洛伊城的毁灭者——迈锡尼人,是希腊最早的居民之一后来沦为北方蛮族的奴隶,并逐渐分流为多立克人和爱奥尼亚人,他们都有共同的信仰和语言,所以称他们为希腊人

到了公元前12世纪,爱琴海文明受到北方蛮族入侵的严重破坏但不屈的希腊人在这块曾经有过丰厚文明的废墟上重新建立了灿烂的希腊文明,成为欧洲文明的真正始祖

进入奴隶社会的希腊半岛,建立了200多个奴隶制城邦国家,每一城邦以城市为中心连同城郊农村组成大小不等的国家,各自为政其中最强大的是雅典和斯巴达由于国穷民贫,为了生存和发展,各城邦国家之间不断发生战争,弱肉强食,为了保存自己,掠夺财富,城邦国家实行强国强兵政策,在城邦内部实行民主政治,自由民直接参与城邦治理,十分重视民族体格素质的锻炼,所以管理国家、锻炼身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

希腊本土气候宜人,阳光充足,温度适中,在这样的自然条件下适宜于户外裸体锻炼和比赛由于裸体运动,改变了人们的观念,不以露体为耻,反以健美身体为荣光,这引起美学家们的关注和艺术家的表现,美学家们发现人体美,艺术家们创造美的人体大政治家伯里克利说:“我们是爱美的人”希腊民族是爱美、创造美的民族

希腊人在民主自由和激烈竞争的环境中不仅发现、孕育和创造了美,而且也创造了神,在希腊人的心目中最完美的人就是神,因此希腊人尊重人,把人提高到神的高度加以肯定,神和人是同形同性,希腊人把强健的身体看成是一切善与美的本原,而把希腊神话视为艺术的精神本源,正如马克斯所指出的:“希腊神话不仅是希腊艺术的武库,而且是它的土壤”

古希腊神话:希腊神话产生于希腊的远古时代,曾长期在口头流传,是古希腊人的集体创作,散见于荷马史诗、赫西奥德的《神谱》及以后的文学、历史等著作中,因而同一个神话人物的形象或故事情节,在不同的作家笔下往往会有出入,甚至有互相矛盾之处现在常见的系统的希腊神话都是后人根据古籍编写的

希腊神话主要包括神的故事和英雄传说两部分,关于神的故事与英雄传说的总汇,散见在《荷马史诗》、赫希俄德的《神谱》以及古典时期的文学、历史和哲学等著作中

神的故事主要是包括关于开天辟地、神的产生、神的谱系、天上的改朝换代、人类的起源和神的日常活动的故事在古希腊人的想象中,山川林木,日月海陆,以至雨后的彩虹,河畔的水仙,都是神的身影;生老病死,祸福成败,都取决于神的意志,他们创造了庞大的神的家族宙斯是众神之首,波塞冬是海神,哈得斯是幽冥神,阿波罗是太阳神,阿耳忒弥斯是猎神,阿瑞斯是战神,赫菲斯托斯是火神,赫尔墨斯是司商业的神,九个缪斯是文艺女神,三个摩伊拉是命运女神众神居住在希腊最高的奥林匹斯山上等等

希腊神话中的神和其他比较发达的宗教中的神不同,他们和世俗生活很接近多数的神很像氏族中的贵族,他们很任性,爱享乐,虚荣心、嫉妒心和复仇心都很强,好争权夺利,还不时溜下山来和人间的美貌男女偷情以宙斯为代表的大多数神都喜欢捉弄人类,甚至三番五次打算毁掉人类,古希腊人常在神话中嘲笑神的邪恶,指责神的不公正荷马史诗中曾说,“神给可怜的人以恐惧和痛苦,神自己则幸福而无忧地生活着”但是,也有像普罗米修斯这样造福人类的伟大的神普罗米修斯把天火盗到人间,使人类有了划时代的进步,宙斯把他钉在高加索山上,每天放出恶鹰,来啄食他的肝脏

英雄传说是对于远古的历史、社会生活和人向自然作斗争等事件的回忆英雄被当作神和人所生的后代,实际上是集体的力量和智慧的代表英雄传说以不同的家族为中心形成了许多系统,包括特洛伊战争,赫拉克勒斯完成十二大业绩,雅典国王忒修斯为民除害,伊阿宋率领英雄夺取金羊毛等脍炙人口的故事其中《荷马诗史》记述的阿喀琉斯,据传神谕他有两种命运:或者默默无闻而长寿;或者在战场上光荣死亡母亲爱子心切,将他乔装打扮成女孩儿,但智者奥德修认出了他阿喀琉斯走上了同特洛伊人作战的战场,建立了无数功勋他的母亲预言他将葬身于特洛伊城下,但他依然挺身参战,体现了希腊人对的果敢精神

再比如广为传颂的赫拉克勒斯完成十二大业绩的故事,赫拉克勒斯是有名的大力士,他在摇篮中就扼杀了一条水蛇幼年时,恶德女神来引诱他走享乐的道路,但他听从了善德女神的劝告,决心不畏艰险,为众人造福传说他在成人以后,杀死过有九个头的毒龙和长着蛇头发的女妖美杜萨,甚至还到下界打败了冥王哈得斯,把被囚的忒修斯救回人间,使他们夫妻生活美满关于赫拉克勒斯的故事充满了英勇豪迈的气概,体现了古代人民热爱劳动、珍视集体的宝贵品质

古希腊文明小贴士:

希腊:“希腊”一词意为典雅、优美创造出灿烂、辉煌古代文明的古希腊人正与这典雅、优美之名相称,可谓名副其实

荷马史诗:盲诗人荷马根据在小亚细亚口头流传的史诗短歌综合编而成,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是欧洲文学史上的里程碑它有如百科全书,其中包涵天文、地理、历史、社会、哲学、艺术和神话等知识《伊利亚特》是描写特洛伊战争的故事,《奥德赛》描写希腊英雄奥德修在特洛伊战后还乡的故事《奥德赛》是欧洲文学中第一部以个人遭遇为主要内容的作品

音乐:希腊称音乐为缪斯(Muse),而Muse指的是希腊神话中,负责管理音乐的九位女神,当时此字并非我们现在所指的音乐(Music),而是包含了诗歌、戏剧等所有艺术今天所指的音乐(Music)一词即来源于此

戏剧:世界戏剧艺术最早出现在距今约2400年前的古希腊古希腊有三大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德斯和一大喜剧作家

萨福:西方文学史上第一位著名的女诗人有人曾把她和荷马相提并论,还有人称她为第十位诗歌女神

历史:公元前6、5世纪间的希罗多德,被公认为古希腊第一个重要的历史家,他曾游历过东方各地,收集了不少传说故事,后来他的著作发展成为一部记录希腊与波斯战争的历史他的这部著作文字流畅、庄重,不但是重要的历史文献,也是重要的文学作品,可以与中国司马迁的《史记》相比

以下是一些欧洲人或传教士描写古代中国的书籍:

1 《马可波罗游记》(13世纪):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记述其在中国的旅行经历,是欧洲人最早描述中国的著作之一。

2 《中国哲学的故事》(19世纪):英国传教士理雅各(James Legge)翻译并注释中国经典著作,包括《论语》、《大学》、《中庸》等,该书被认为是欧洲人对中国哲学思想的最早的系统介绍。

3 《中华帝国史》(19世纪):法国传教士杜赫德(Jean Baptiste Du Halde)编纂的一部关于中国的百科全书,详细介绍了中国的历史、政治、文化、地理等方面的知识。

4 《大唐西域记》(7世纪):唐代高僧玄奘口述,由其弟子记录的游记,记述了玄奘在中国西部的旅行经历,是欧洲人了解中国西部地理和文化的珍贵资料。

5 《中国之行》(19世纪):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Timothy Richard)记录其在中国的旅行经历,描述了中国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6 《异域录》(17世纪):瑞典探险家波特(Olaus Petri)记录其在中国的旅行经历,描述了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情况。

以上是一些比较著名的欧洲人或传教士描写古代中国的书籍,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推荐两本书 茨威格先生的 人类群星闪耀时和昨日的世界

楼主执意要看史书的话,请往下看

个人认为,欧洲的历史没有像中国这么连贯,他们很多时候是教会而不是官方在修史。中世纪时期欧洲的史料肯定是没有中国多的。另外罗马帝国以后,欧洲分为几十个国家,单个国家的史料肯定是少的(从面积上只相当于中国的省)然而总数加起来也是客观的。

兹按国别略说一下:

拜占廷的史学

在公元7世纪以前,拜占廷在文化上大致还保持着希腊、罗马的传统。基督教会的势力不像在西欧那样至高无上,它是隶属于皇帝,作为专制政体的支柱而存在

的。因此,与同时期西欧各国的文化比较起来,拜占廷文化具有较多的世俗性。查士丁尼一世皇帝在位时,拜占廷帝国的国势最为强盛,出现了最著名的史学家普罗

科匹厄斯。他留下两部重要的著作:一为《当代史》(即《查士丁尼皇帝征战史》)。主要是记述东罗马帝国兴兵灭汪达尔王国、东哥特王国,并移师向东与波斯帝

国争衡的经过;一为《秘史》,描述查士丁尼时代的宫廷内幕,对当时的显贵人物颇多讥评。

拜占廷的学者致力于古籍的整理,其中贡献较大的是大教长佛提乌(约820~891)。他编纂了一部《群书摘要》,辑录的古典著作达280种之多。有不少古典著作赖有佛提乌的辑录而保存了下来。

① 意大利。在中世纪初期,意大利著名政治家、史学家FMA卡西奥多鲁斯(约490~585)著有《哥特史》12卷,是研究东哥特王国历史的第一手材料。惟此书原本已经散佚,只能从朱尔丹尼斯所作的节本中略见其梗概。

伦巴德人入侵意大利北部的历史,是由基督教执事保罗(约720~799)记载下来的,保罗所著之《伦巴德史》是中世纪欧洲史学的要籍之一。

中世纪后期,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约1254~1324)口述、鲁斯蒂恰诺(或鲁斯蒂切洛)笔录的《马可·波罗游记》,即《东方见闻录》,广泛介绍了东方各国特别是中国的概况,被称为“世界一大奇书”。

② 法兰克王国。法兰克王国的第一位历史学家是都尔城的主教格列高利(约538~594)。他著有《法兰克人史》10卷,始自传说时期,止于591年,对法兰克王国早期的历史作了精详的记载。

9世纪初著名的传记家爱因哈德(约770~840)。用华美的文笔写了一部《查理大帝传》,此书是世界历史文库中的要籍之一,传诵甚广。

③ 西班牙。

西哥特人统治西班牙时期(414—726年)最著名的历史家是伊西多尔(约560~636)。他曾当选为塞维利亚城的主教。著有《西哥特、汪达尔、苏维汇诸王的历史》,记叙西哥特人、汪达尔人、苏维汇人迁徙和建国的经过。

托莱多主教朱利安(680—690)写了一部《哥特王闻巴远征托莱多史》,还写了一部《圣伊蒂芬索传》。然而西班牙哥特人最有价值的史料是西哥特法典《古代法律》和阿拉列二世的《罗马法摘要》。又有许多宗教会议的法令。

主教伊达提阿斯的《编年史》从公元379年写到469年。比克勒夫大寺院住持约翰的编年史补充了从567年到590年的情况。约翰是一位西班牙修道士,曾在君士坦丁堡学习希腊文。并曾遭受阿利安派国王利维基尔德的迫害,他的作品是西哥特一部最好的史料。

④ 英格兰。英国史学的奠基者是比德。他著有《英国教会史》,所叙史事止于 731年。此书虽然主要是叙述天主教在不列颠传布的经过,但也涉及到当时英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情况。

英国早期的史事,主要是赖有《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而流传下来的。从7、8世纪起,盎格鲁、撒克逊各邦的宫廷和寺院中已经有人开始撰写编年史,及至英国

统一后,阿尔弗烈德大王在位时,组织了一批学者,把从前各地所积累下来的编年史加以删改和增益,汇编在一起,命名为《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

英国的第一位通史作家是亨廷顿的副主教亨利(约1084~1155)著有《英国史》,所叙史事始自GJ凯撒时代,止于1154年。

13世纪,英国产生了编年史家M帕里斯(约1200~1259)。他的著作对1215年《自由大宪章》的制订和英国国会的起源均有记述。

⑤ 德意志。在西欧各国中,德意志的史学兴起比较晚。11世纪中期,德意志出现了编年史家兰伯特·冯·黑尔斯费尔德(1025~1088)。他用宗教史观写了一部《编年史》,始自远古,止于1077年的“卡诺莎事件”。

埃克哈德·冯·奥拉(~1125)著有《世界编年史》5卷。前3卷叙述自上古直至查理曼时代的史事,后2卷记载自查理曼直至亨利五世当政时期的史事。此外,他还写了一部《神圣罗马帝国史》。

中世纪德意志最著名的历史学家是弗赖辛的主教奥托(约1111~1158)。他留下两部历史著作:一为《编年史》,以《圣经》中所说的“创世记”作为开端,一直写到1146年;一为《皇帝腓特烈传》,记述这位皇帝连年用兵的经过。

14世纪以前东欧各国的史学 东欧国家形成比较晚。这些国家的史学兴起于10世纪以后。

捷克最早的一位历史学家是布拉格的科斯马斯(约1045~1125)。著有《波希米亚史》3卷,是捷克第一部堪称为历史的著作。

在12、13世纪之际,波兰产生了历史学家W卡德武贝克(约1160~1223)。著有《波兰史》 4卷,始自传说时期,止于1203年,是波兰史的开山之作。

这时匈牙利最早的史籍是记述阿尔帕德王朝第一位国王斯蒂芬一世(977~1038)生平事迹的《大实录》和《小实录》,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俄国最早的一部历史著作,是涅斯托尔的《编年纪事》。相传涅斯托尔生活在12世纪初年。其所撰之《编年纪事》,始于公元 9世纪中期,止于1110年,为基辅罗斯时代最重要的史籍。

中世纪俄国最重要的一部文献资料,是《诺夫哥罗德编年史》。在诺夫哥罗德大公国的一个寺院里,从11世纪初叶起就有人开始撰写编年史,逐年把重大事件记

载下来。此项工作一直继续到15世纪末期。所以,从11世纪初叶直到15世纪末期这

500年间俄国历史上的大事,其中包括金帐汗国统治时期的史事,在《诺夫哥罗德编年史》中都有反映。

东汉的甘英和唐朝的杜环都到过西亚,但没有到欧洲。有明确记载的第一个到欧洲旅行的中国人是列班·扫马(1220-1294)全称列班·巴·扫马(Rabban Bar Sauma),元朝景教(基督教聂思脱里派)教士、外交家,畏兀儿(维吾尔)族人,最早访问欧洲各国的中国旅行家,出生于元大都(今北京)。列班(Rabban),叙利亚语“教师”之意,聂思脱里派教士的称号;扫马(Sauma),他的本名。他出身于信奉基督教聂思脱里派的畏兀儿富家。父昔班,任教会视察员。扫马自幼受宗教教育,二十多岁时弃家修行,居于大都附近山中,成为著名教士。东胜州(今内蒙古托克托)汪古部景教徒马忽思(Marcus))来向他学习。约在至元十二年(1275),两人决意赴耶路撒冷朝圣,得到朝廷颁发的铺马圣旨,从大都出发,随商队西行。沿途经过东胜、宁夏(银川)、斡端(和田)、可失哈耳(喀什),答剌速河、徒思(今伊朗马什哈德附近)等地,抵伊利汗国蔑剌哈城(今伊朗马腊格),谒见了聂思脱里派教长马儿·腆合 (Mar Denha)。随后历访波斯西部、亚美尼亚、谷儿只(格鲁吉亚)等地,参观基督教遗迹,但因当时叙利亚北部常有战乱,去耶路撒冷朝圣的计划未能实现,便寓居毛夕里(今伊拉克摩苏尔)附近教堂。马儿·腆合召两人至报达(今伊拉克巴格达),任命马忽思为大都和汪古部主教,改其名为雅八·阿罗诃;扫马为教会巡视总监,遣返东方,因伊利汗国与察合台汗国在阿母河一带发生战争,道路不通,还居寓所。1281年,马儿·腆合去世,马忽思被选为新教长,称雅八·阿罗诃三世(Yahbh-Allaha Ⅲ)。1287年,伊利汗阿鲁浑欲联合基督教国家攻取耶路撒冷和叙利亚,遣扫马出使罗马教廷及英、法等国。扫马使团经君士坦丁堡至罗马,恰遇教皇虚位,于是继续西行抵巴黎,向法国国王腓力四世呈交了阿鲁浑汗的信件和礼品,受到隆重接待。在巴黎逗留月余,又向西南到波尔多城(当时属于英国国王的领地,今属法国),会见英国国王爱德华一世。法、英两王都同意与伊利汗国建立联盟。1288年,扫马在回国途中,获悉新教皇尼古拉斯四世已即位,再至罗马呈交国书。教皇对阿鲁浑汗优待基督教表示感谢,厚赠使臣礼品遣归。扫马圆满完成出使任务,受到阿鲁浑汗的嘉奖,特许在都城桃里寺(今伊朗大不里士)宫门旁兴建教堂一所,命他管领。后移居蔑剌哈(马腊格),又建一宏伟教堂。1293年去报达(巴格达)辅佐雅八·阿罗诃三世管理教务,直到去世。

口字旁的字多数表示这个字是纯音译字,在我国文字历史上该字并不存在或者并没有任何意义。当然有的词语现在还留着,譬如咖喱,咖啡单纯的咖,喱,啡,没有见于任何一本古籍,就是为了音译而存在的,只不过很偶然这些字词全留了下来。而有的像英吉利,现在口字旁全省略了,原来有口字旁的字也不再使用。必须指出的是,不少火字旁,气字旁,金字旁的字,有的成为了现代化学,医学,从元素到化合物的专用字,和口字旁很多字都是类似的,这体现了汉字造新合成字并用于表意的优势。

古希腊神话对欧洲语言和文化有哪些影响

在世界文明史上,古希腊文明以其特异的风采与卓越的成就享誉后世,以至有“言必称希腊”之说雪莱曾在诗中吟道:“我们都是希腊人”希腊是欧洲...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