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人信仰什么宗教
西双版纳的傣族是一个全民信教的民族,而且信的都是佛教中的南传上座部教,亦称小乘佛教。据说,西双版纳地区的南传上座部佛教是由一位叫阿朱打拉西的人传进来的,至今已有千多年的历史。
傣族称宗教为“沙煞纳”,把他们信仰的佛教叫做“沙煞纳帕召达麻”。帕召达麻指的就是佛祖乔答摩·悉达多——释迦牟尼。
在西双版纳,有一个非常有趣的传统宗教习俗,那就是傣族男子都要出家为僧,认为这样才算有教化,不野蛮。并且只有当过和尚的男子,才能得到姑娘的青睐。家境好的小男孩七八岁入佛寺,三五年后还俗,简直就有点去镀金的感觉。不是吗,当他们穿戴一新由亲人护送,吹吹打打,在众人欢笑声中进入佛寺,便自豪地认为已经开始得到了佛的庇护,能长大成材了。然后他们剃去头发,披上袈裟,开始平静地诵读经书,学习文化,自食其力。
小乘佛教有着名目繁多的宗教活动,如赕“毫瓦萨”(关门节),时间在傣历九月十五日(阴历七月中旬),“翁瓦萨”(开门节),时间在十二月十五日。在这两个节日之间,各寨的傣族人都一齐来到佛寺向佛祖敬献佳肴、鲜花和银钱。在这段时间里,傣族人是不能结婚和离开寨子的。只有到了“开门节”后,斋戒解除,才能娱乐、谈情说爱、举办婚礼、盖新房等。“赕萨拉”,实际是祭死者,时间在傣历九~十二月间。傣族的各户人家做一幢冥房及衣物、用具等模型送进佛寺,请和尚念经,百姓滴水祭祀死去的亲属。还有如“赕坦”,即各户抄录一部经书献到佛寺,请和尚在佛像前为献经书者诵念,经书内容涉及到佛教经典、教规教义、宗教神话、天文历法、医药知识等等。通过“赕坦”,使佛寺保存了丰富的傣文文献,傣族的历代文化典籍得以承传。
基本信息
傣族(罗马字母:Dai),又称泰族(泰文:ไทย,罗马字母:Thai)、掸族(罗马字母:Shan)等,民族语言为傣语(泰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
傣族视孔雀、大象为吉祥物,民间故事丰富多彩,傣族人民喜欢依水而居,爱洁净、常沐浴、妇女爱洗发,故有“水的民族”的美称,过去傣族普遍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和原始宗教。
傣族分布在中国、印度、越南、柬埔寨、泰国等国家。2000年,傣族在中国境内共有1159万人。主要聚居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及耿马和孟连两个自治县。其余的散居在景东、景谷、普洱、澜沧、新平、元江、金平等30多个县。边疆傣族地区与缅甸、老挝、越南接壤。
中国傣族按分布地区有傣泐、傣那、傣亚、傣绷、傣端等自称。西双版纳等地自称"傣泐",德宏等地自称"傣那",红河中上游新平、元江等地傣族自称"傣亚",瑞丽、陇川、耿马边境一线的自称"傣绷",澜沧芒景、芒那的为傣绷支系。汉族称傣泐为水傣,傣那为旱傣,傣亚为花腰傣。
早在公元1世纪,汉文史籍已经有关于傣族先民的记载。唐宋文献称为"金齿"、"黑齿"、"银齿"、"绣脚"、"绣面"、"茫蛮"、"白衣"等。元明时期仍称为"金齿"、"白衣"。"白衣"又写作"百夷"、"白夷"、"伯夷",有的误作"僰夷",以致与白族混淆。清以来称为"摆夷"。另外,越南史籍称傣族为"哀牢";缅甸史籍称傣族为"掸";印度史籍称傣族为"阿洪姆"。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各国政府将分布在各自境内的傣族分别命名,泰国、越南、柬埔寨称做泰(Thai),老挝称做老(Lao),缅甸称做掸(Shan),中国称做傣(Dai),印度称做阿洪(Ahom),但均自称Tai 。
以上内容参考-傣族
傣族,现有人口1025万。傣族主要聚居在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其余分布在云南各县市。傣族自称“傣仂”、“傣雅”,后定名傣族。
傣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傣文为传统的拼音式文字。
傣族信仰小乘佛教。
傣族历史悠久,公元前1世纪汉文史籍就有关于傣族先民的记载。公元前109年,汉武帝设置益州郡,傣族地区属益州郡管辖。公元69年,傣族地区属永昌郡。至明清两代,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废除世袭土司,改由临时官员(即流官)统治的“改土归流”政策起,傣族地区渐归朝廷直接统治。民国时期在傣族地区成立了县,设置了局。
傣族人居住的竹楼是一种干栏式建筑。竹楼近似方形,以数十根大竹子支撑,悬空铺楼板;房顶用茅草排覆盖,竹墙缝隙很大,既通风又透光,楼顶两面的坡度很大,呈“A”字形。竹楼分两层,楼上住人,楼下饲养牲畜,堆放杂物,也是舂米、织布的地方。
傣族男子一般上穿无领对襟袖衫,下穿长管裤,以白布或蓝布包头。傣族妇女的服饰各地有较大差异,但基本上都以束发、筒裙和短衫为共同特征。筒裙长到脚面,衣衫紧而短,下摆仅及腰际,袖子却又长又窄。
傣族人以大米为主食,最具特色的是竹筒饭。其制作方法是将米装进新鲜的竹筒后加水,放在火上烧烤,吃起来清香可口。普洱茶是云南西双版纳的特产,在唐代就已远销中国各地,清代时远销东南亚及南亚,现已进入日本和西欧等国家和地区的市场,成为中外驰名的名茶。
傣族有自己独特的历法。傣历和公历纪元相差638年,即公历的639年为傣历元年。傣历的年是阳历年,月却是阴历月。傣历分为三季,一至四月为冷季,五至八月为热季,九至十二月为雨季。
傣族人民十分喜爱诗歌,尤其是叙事长诗。叙事诗《召树屯与楠玛诺娜》、《娥并与桑洛》等作品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
傣族舞蹈种类很多,动作及内容主要模拟当地常见的动物的活动,在此基础上加以人格化。孔雀舞既来源于孔雀优美动作的模仿,也来源于傣族美丽动人的传说。著名舞蹈家刀美兰因表演孔雀舞而闻名中外。
泼水节是傣族最富民族特色的节日。泼水节是傣历的新年,节期在六月六日至七月六日之间,相当于公历4月。泼水节这一天人们要拜佛,姑娘们用漂着鲜花的清水为佛洗尘,然后彼此泼水嬉戏,相互祝愿。起初用手和碗泼水,后来便用盆和桶,边泼边歌,越泼越激烈,鼓声、锣声、泼水声、欢呼声响成一片。泼水节期间,还要举行赛龙船、放高升、放飞灯等传 统娱乐活动和各种歌舞晚会。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特产非常丰富,仅水果就有110多种,这里动植物品种繁多,是有名的“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1991年西双版纳国家自然保护区正式向外界开放,人们可以亲身游历大自然的宝库,体味浓郁的亚热带风情。
傣族风俗
西双版纳傣族信奉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南传上座部佛教传入后,原始宗教的信仰仍保留下来。傣族先民早期认为,世间万物,包括人和动物、植物,以至一切无生物都有灵魂,而且灵魂是不死的,它可以离开物而存在。认为生病是灵魂受到了某种伤害;而死亡,则是灵魂离开肉体不再回来了。人们出于对各种疾病和灾害的恐惧,也出于对制服病痛,战胜灾害的强烈愿望,力图通过招魂(也称叫魂)把受到伤害或游离了的灵魂招回来。不仅可以为人招魂,也可以为家畜家禽和谷物等招魂。
西双版纳傣族替人招魂的主要方式有“唤欢龙”(招大魂)、“唤欢囡”(招小魂)、“菲欢”(换魂)和“唤欢南朗”(招黑姑娘魂)四种。替家畜家禽和庄稼招魂的主要有“唤欢为怀”(招牛魂)、“唤欢盖”(招鸡魂)和“唤欢毫”(招稻谷魂)等 三种。
据调查,西双版纳傣族共有81种招(叫)魂方法。他们认为,人身 上有32 个大鬼,92个小鬼。只要其中某一个鬼魂受到伤害或离开人体,人体的某个部位就会生病,甚至死亡。为了治病,就要用81种招魂方法中相应的一种来招魂。所有叫魂方式中,最著名的是“唤欢南朗”,即叫黑姑娘魂,它有长篇叫魂词 。
招魂仪式因地区而异:有的地区,要请村寨中专门负责祭祀的波占来念诵叫魂词招魂;有的地区,由年迈的家长来进行。替人招魂有招魂词,例如招“儿女魂”的招魂词是这样的:“今天是吉祥的日子,我来把魂叫。魂啊魂,爹妈爱的魂,别去躲在山洞独自悲哀,别去躲在河边眼泪汪汪,别钻进树林草棵,别去钻在牛马身上。头魂要回到头里住,牙魂要回到牙里居,耳魂眼魂要回到头上来,皮魂要回到人身上,脚魂不要到处奔走。32魂要今天回来,92魂要今天回来!所有的魂啊魂,今天要集中,父母亲要给你们拴线。撒!魂回来了!”叫谷魂、牛魂、鸡鸭都有一套礼仪,也有固定的叫魂词。
除了招魂礼仪,西双版纳傣族还有一套丧葬礼仪。傣族传统的葬法是土葬和火葬,火葬较为普遍。
以前,傣族内部有严格的等级区分,不同等级人对“死”的叫法不同,墓地不同,葬法也不同。家中死了人,首先是报表。家中有人死了,要立即通知全寨乡亲
傣族传统文化:
1、语言文化
傣族有自己的语言文字,语言属汉藏语系壮傣语支。现通行的西双版纳和德宏两种傣文,系拼音文字,由印度南部巴利文演化而来。傣族人不仅能歌善舞,而且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其中尤以傣历、傣医药和叙事长诗最为出名。
2、节日文化
傣族的重大节日是傣历新年——泼水节、关门节和开门节。“泼水节”是傣族人民送旧迎新的传统节日,时间在公历四月中旬。节日期间的主要活动是祭祀拜祖、堆沙、泼水、丢包、赛龙船、放火花及歌舞狂欢等。
3、饮食文化
傣族大多有日食两餐的习惯,以大米和糯米为主食。德宏的傣族主食粳米,西双版纳的傣族则主食糯米。通常是现舂现吃,民间认为:粳米和米需米只有现吃现舂,才不失其原有的色泽和香味,因而不食或很少食用隔夜米,习惯用手捏饭吃。
扩展资料:
傣族禁忌:
1、忌讳外人骑马、赶牛、挑担和蓬乱着头发进寨子;进入傣家竹楼,要把鞋脱在门外,而且在屋内走路要轻;不能坐在火塘上方或跨过火塘,不能进入主人内室,不能坐门槛;不能移动火塘上的三脚架,也不能用脚踏火。
2、忌讳在家里吹口哨、剪指甲;不准用衣服当枕头或坐枕头;晒衣服时,上衣要晒在高处,裤子和裙子要晒在低处;进佛寺要脱鞋,忌讳摸小和尚的头、佛像、戈矛、旗幡等一系列佛家圣物。
3、卧室是不容许外人窥看的,过去的习俗规定,若主人发现外人窥看主人的卧室,男人就要做主人的上门女婿,或到主人家做三年苦工,即使是女客人也要到主人家服役三年。
参考资料:
NO1章朗寨 推荐指数:★★★★
章朗寨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现有244户人家,是西双版纳最大的布朗族寨子,也是布朗族历史文化保存得最完整的寨子。布朗族建筑、语言、服饰,以及布朗族生活习俗在章朗都得以完整保留,值得停留几日感受一下他们的文明。
NO2曼丢古寨 推荐指数:★★★★
曼丢古寨是傣族民族文化保存最好的村,目前已经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整个村子掩映在椰子树和棕榈树中,清一色黑平瓦的人字型屋顶若隐若现,村子前后是山,山上的红土地种植着大片的橡胶林。温馨提醒:进傣族寨子要遵守“一脱、二摸、三不看”的习俗,“一脱”就是进入傣家门时要把鞋脱在门外;“二摸”就是摸一下客厅的吉祥柱,说这样会给客人带来吉祥,“三不看”就是不能去看主人的卧室,一再强调不准在屋内照相。
NO3沙药村 推荐指数:★★★
地址:距景洪市17公里,位于景洪市嘎洒镇沙药村是一个哈尼族村寨,村寨的地理位置处于半山坡、村内地势起伏较大、道路狭窄崎岖、建筑群落古旧不一且分布较不规则;居民以种植香蕉、出租土地为主业,副业有家庭畜牧业、养蜂、烤酒、手工编织等;沙药村的基础公共设施不尽完备,文化娱乐设施较为缺乏,村落的卫生环境亟待治理。沙药村有一处瀑布景观,周围原始雨林密布,是真正地穿梭在森林之中。
NO4曼么新寨 推荐指数:★★★★
西双版纳哈尼族世代繁衍生息在莽莽热带雨林之中,他们敬畏自然,保护自然。在长期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时光里,在自然不断的恩赐与回报中,他们日积月累,逐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饮食文化。这种饮食文化的迷人之处,在于食材的纯自然,纯绿色来源;在于制作的“天然去雕饰”和制作过程中必定生发出的对生活、生命与自然的热爱情怀。有些有口皆碑的特色菜,如腌芭蕉心、腌螃蟹稀饭、腌酸笋、螃蟹煮酸笋、包烧白生、盐巴果包烧鱼、竹筒烧肉、青春果、烧竹虫、清煮臭菜、泡笋、臭笋、红笋、煮扫帚苗虫、烧扫帚苗等等,至少沿袭了上千年而经久不衰。这些自然、生态、环保、绿色的饮食方法,在现代文明社会中仍然倍受青睐。
在汉唐以来的古籍中常有对包括西双版纳各民族在内的“百夷”的“文身”描述,其历史久远。在西双版纳各民族中,主要是傣族、布朗族的男子有文身的习俗。他们在腿、胸、背、臂等处,用针刺各种纹饰,涂以蓝靛或胆汁等成青色而终生不褪,这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据近代《车里》一书的归纳,文身的图案大体可分为四类:一是动物类,有象、虎、豹、龙马、鹿、猴等;第二类的图案有云纹、方形、圆形、花卉等;三是文字类,有傣文佛咒和成句佛经;四是其他类,有曲线、直线、几何图形等。
对于为何文身,不仅学者们看法不同,就是文身者也说法不一。其实文身作为一种习俗,它有一个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在唐以前,汉文古籍就说越人“敬巫鬼”、“畏鬼神”。包括傣族在内的各族人的文身是源于越人的“断发文身”,其最早的原因正如《淮南子》一书所说的,这里 “陆事寡而水事众,于是人们就被发文身,以象鳞虫”,即“为蛟龙之状,以入水,蛟龙不伤也”,这就是一种朴素的仿生,以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始心态。傣族传说中的一位男青年得到龙女的帮助,在身上刺了很多鳞状的花纹,入水时,水向两边分开,水怪也不伤害,这就把文身作为一种避邪的巫术。傣族中的另一个传说是一位男青年因有文身吓坏了魔鬼而杀死了他,正是这种避邪防害的异曲同工。
在唐宋以后的一些古籍中,把文身的蛮夷分为“绣脚蛮”、 “绣面蛮”和“雕题蛮”数种。明时《百夷传》云:“不黥足者,则众皆嗤之,曰妇人也,非百夷种类也”。说明其时已进入父系社会,文身既示男女之别,又别民族之异。在文身图案中的傣文、佛碣是佛教传入和有了文字以后的发展。傣族传说是佛祖为了使小和尚专心听经、以修正果而画上的花纹。这也许是为了展示男人在佛寺接受了教育,已由“生人”变成了有知识的“熟人”吧!至于一些学者和文身者所说的,文身是为了赢得女人的爱情,也许不无道理。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的文身,追根溯源应是他们信鬼神的先民对某些活动如上山打猎、下河捕鱼,对有害动物或想象中的“怪物”的恐惧。后来,尚巫咒的先民认为龙虽恶、虎虽毒,他们也不会伤其幼儿,身上有了鱼鳞状和猛兽图案以及后来的佛碣,既可把自己当成“龙儿”、“虎子”又可求得神、佛的庇佑。文身就是古代人们为适应特殊环境,以求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朴素心态和所采取的谋略。
问题一:舍瓦的鞋是什么牌的??? lotto optika
米兰球星球鞋大碰撞
forumsportssina偿n/050413
问题二:西双版纳是什么意思? “西双版纳”是一句傣语。四个字中,有三个字数词,一个名词。傣语的“西”、“双”、“版”三个字,译义汉语是“十”、“二”、“千”;“纳”是个名词 ,意为“田”。按字义,“西双版纳”就应译为“十二千田”。十二千田,为何不叫一万二千田呢?要知道其中的奥妙,就得先讲讲“西双”这个数词 的由来。
西双版纳,古代叫勐泐,意思是傣泐居住的地方。傣泐,是傣族的一个支系,汉语称为水傣,主要聚居地是西双版纳。据傣文历史资 料《泐西双邦》一书记载,勐泐地方古代分布着邦荒、邦帕、邦罕、邦洛、邦绍、邦里、邦兰、邦莫、邦莱、邦盖、邦陇、邦赖等12个傣泐部落。这12个傣泐部落,为与其他民族争夺平坝,结成了一个称为“泐西双邦”的部落联盟组织。12个部落的首领分别组成部落联盟组织泐西双邦的“昆细昆别”,即四大臣与八大臣。这12个大臣分头管理部落联盟的各种事务。《泐西双邦》还记载说,傣泐王已由天王委封,由后裔继承王位。其中有一代傣泐王突然逝世,后裔却远在异国他乡。机智勇敢的几达沙里受众人委托,带领12个勇士去寻找,恭迎王室后裔回乡继承王位。他们历尽辛苦,把王室后裔接回勐泐,辅佐他登基继位,并用计除掉了他的政敌召真罕,使 那位名为召苏婉纳波龙的王室后裔稳坐王位。由于几达沙里及手下12名勇士辅佐傣王继位有功,被分封 管理12个邦,并允许他们建立领地――勐以及称为“景”的城池。从此以后,傣泐地方便 出现了西双景(12个城池)和众多的勐。勐的首领称为召勐(一个地方之王)。傣历542年(公元1180年),年仅32岁的帕雅真征服了各勐,在勐泐地方建立了景陇金殿王国(又称勐泐国)。宋朝皇帝遣使至景陇(今景洪)颁发虎头金印,命为一方之主,称为景陇金殿王国至尊佛主。明朝年间,朝廷在勐泐地方设立了宣慰使司,统辖勐泐地方各勐。傣历944年,与缅王联姻的第十三代宣慰使召应勐,为替爱妻沥苏宛纳巴读玛备办返乡探望父母的礼品,将所辖的30多 个勐(有的说100余个勐者)和12个火圈(统治山区民族的机构)合并成12(“西双”)个承办礼 品的单位,各备办一份礼物、让爱妻带回缅甸晋献父母。从此,所有田赋机构叫做“版纳”。
西双版纳的“西双”,起原古代的“西双邦”、“西双景”。“版纳”则始自召应勐为备办礼物而将勐和火圈合并称为12个承办单位。“版纳”,实际上是合并田赋。古代的西双版纳,是经过合并的12个田赋单位或政权机构。傣语的“版”是个多义词 ,可译为“千”,也可译为“缠裹”、“联合”、“合并”,并不仅仅是“千”。“版纳”,也不仅可译为“千田”,还可译为“合并田赋”或“合并水田”。当年召应勐并成的西双版纳,分别是(1)版纳景洪(包括景洪、勐罕两勐);(2)版纳勐遮(包括勐遮、景鲁、勐匡、勐阿四个勐);(3)版纳勐混(包括勐混、勐板两个勐);(4)版纳勐海(包括勐海、景真两勐);(5)版纳景洛(勐满、打洛、勐昂、朗勒四个勐);(6)版纳勐腊(包括勐腊、勐伴两勐);(7)版纳勐很(包括勐很、勐旺两勐);(8)版纳勐拉(包括勐拉、勐往两勐);(9)版纳勐捧(包括勐捧、勐满、勐润三个勐);(10)版纳勐乌(包括乌岱、乌勒两勐);(11)版纳景董(包括景董、磨腊、易武、倚邦四个勐);(12)版纳勐龙。
自召应勐将各勐各火圈并成西双版纳以后,西双版纳的辖区范围和各版纳下辖的勐不断地调整变更,但西双版纳的名称始终未变。民国年间在今景洪设立“普思沿边行政总局”时,史志上仍然使用“普思沿边十二版纳”的名称。历史上的西双版纳,是车里宣慰使司统辖下的十二个提供贡赋的行政单位。
1953年成立>>
问题三:西双版纳属于哪个市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西南端,是云南省下辖的一个自治州。西双版纳,古代傣语为“勐巴拉那西”,意思是“理想而神奇的乐土”,这里以神奇的热带雨林自然景观和少数民族风情而闻名于世,是中国的热点旅游城市之一。每年的泼水节于4月中旬举行,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的游客参与。 西双版纳西双版纳位于云南南部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境内,北纬21°08′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22°36′,东经99°56′~101°50′属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湿润区由于入射角高,冬至时分高度角最低为45°本区热量丰富,终年温暖,四季常青。具有“常夏无冬,一雨成秋”的特点。一年分为两季,即雨季和旱季;雨季长达5个月(5月下旬―10月下旬),旱季长达7个月之久(10月下旬―次年5月下旬),雨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80%以上本区热量丰富,终年温暖,四季常青。又因距离海洋较近,受印度洋西南季风的控制和太平洋东南季风的影响,常年湿润多雨,所以森林繁茂密集,植物盛多因此西双版纳被誉为“植物王国” 1993年10月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接纳西双版纳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国际生物圈保护区。从世界地图上一眼看去,会发现在西双版纳同一纬度上的其他地区几乎都是茫茫一片荒无人烟的沙漠或戈壁,惟有这里的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像块镶嵌在皇冠上的绿宝石,格外耀眼。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有占全国1/4的动物和1/6的植物,是名副其实的“动物王国”和“植物王国”。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景区包括景洪市风景片区、勐海县风景片区、勐腊县风景片区三大块。 每一块内又有若干景区,共有19个风景区,800多个景点,总面积120253平方公里。该区有著种类繁多的动植物资源,被称之为“热带动物”王国。其中许 多珍稀、古老、奇特、濒危的动、植物又是西双版纳独有的,引起了国内外游客和科研工作者的极大兴趣。景观以丰富迷人的热带、亚热带雨林、季雨林、沟谷雨林风光、珍稀动物和绚丽多彩的民族文化,民族风情为主体。该区景观独特,知名度高。 西双版纳拥有许多的世界之最和中国之最,其中包括最多鸟类等多项纪录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世界之最、中国之最。 经国务院1982年10月8日批准定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西双版纳全州总面积有1958245平方公里,人口100多万,下辖景洪市和勐海、勐腊两县。这里居住著傣族、哈尼族、布朗族、基诺族、拉祜族、佤族、瑶族等十几个民族, 其中傣族85万, 汉族25万,其他民族25万。与老挝、缅甸接壤,国境线长1069公里。
问题四:请问现代中国的云南西双版纳地区在古代宋朝时期是不是另外的一个国度?或者是不是古滇国? 西双版纳历史悠久,古时称为勐泐,汉代时期属永昌郡(今保山)管辖,到三国时设置过南洁县。唐宋时期归“南诏国”统治(注:唐时属南诏银生(开南)节度使。傣历343年(公元1180年,宋淳熙七年),帕雅真建立以景洪(景陇)为中心的贺罕景陇,直译为景陇主殿(国),建都景兰,属大理政权。)。元朝于公元1296年设置彻里路军民总管府。l327年改置彻里军民宣抚司,随后又改成车里军民府,车里宣慰使司,直到民国初年(1912年)改置普思沿边行政总局,隶属普洱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3年1月23日成立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关于古滇国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滇国在云南历史上大约存在了五百年,出现于战国初期而消失于东汉初年。通过半个多世纪的考古发掘,在滇中及滇东北地区发现的四十多个滇文化遗址勾画出古滇国的疆域轮廓:东至陆良、泸西一线,西至安宁、易门一带,北到昭通、会泽之地,南达元江、新平、个旧之境,南北长约四五百公里,东西宽约两百余公里。
问题五:西双版纳是什么意思? 西双版纳,古代傣语为“勐巴拉那西”,意思是“理想而神奇的乐土”,这里以神奇的热带雨林自然景观和少数民族风情而闻名于世,是中国的热点旅游城市之一。
望采纳……
问题六:西双版纳属于什么州市 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云南省南端,是云南省下辖的一个自治州。与老挝、缅甸山水相连,与泰国、越南近邻西双版纳,古代傣语为“勐巴拉那西”,意思是“理想而神奇的乐土”,景洪 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驻地
问题七:西双版纳是什么意思? “西双”是傣语“12”的意思,“版纳”是指比县小一些的行政区域,“西双版纳”意为“十二个行政区”。西双版纳,古代傣语为“勐巴拉娜西”,意思是“理想而神奇的乐土”,这里以神奇的热带雨林自然景观和少数民族风情而闻名于世,是中国的热点旅游城市之一。每年的泼水节于4月13-15日举行,被誉为“东方狂欢节”。
问题八:景洪古称勐泐是什么意思 1、西双版纳傣族古时候称“傣泐贺欢”==Tai le huo xuat,意为裹头发的傣族。
2、源头的说法很多,有中原一带、西北一代、两广一代、江浙一代迁徙而来的说法,但根据傣族的创世史诗来看,早前的傣族人们是经受不住北方的严寒和食物缺乏而南下寻找最佳驻地的。而这种迁徙不可能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了的。史诗中有一段反映了北国的雪花和南迁时,孩儿长成爷的描写。
3、在民族的形成的发展过程中,通过民族的分化、同化、组合而形成新的民族,也可称作次生形态民族。其表现过程为“同流异源”和“异源同流”。
现在的傣族或壮族绝对是同流异源之后的民族产物,傣族的祖先不一定说是壮族,但傣族和壮族却可能有着同一祖先民族。
傣族人信仰什么宗教
本文2023-10-13 08:01:45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269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