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鬼怪传说的书籍有哪些?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3浏览:1收藏

关于中国鬼怪传说的书籍有哪些?,第1张

1、山海经

《山海经》是中国一部记述古代志怪的古籍,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该书作者不详。

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2、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朝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它们或者揭露封建统治的黑暗,或者抨击科举制度的腐朽,或者反抗封建礼教的束缚,具有丰富深刻的思想内容。描写爱情主题的作品,在全书中数量最多,它们表现了强烈的反封建礼教的精神。其中一些作品,通过花妖狐魅和人的恋爱,表现了作者理想的爱情。

3、《玄怪录》

唐代传奇小说集,牛僧孺撰。原十卷,今本一卷。

此书旨趣大都涉及神仙道术、定命再生、鬼怪妖物等内容,这与作者笃信道术、嗜好志怪有关。在艺术上集中故事新奇,文字委婉,篇幅漫长,逐渐增多了细节描写和人物对话,比之以前的志怪小说,显然有所发展。

4《子不语》

清代文学家袁枚撰写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子不语》的正集大约成书于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前,后来又有些陆陆续续的篇章,汇为续集。

《子不语》中尽是一些有关托生转世、冤鬼索命、厉鬼为祟的离奇故事;城隍、土地、冤鬼、隶卒等各种神鬼形象随处可见,完全不涉及鬼神的故事也只寥寥数篇,且多宣扬“因果报应”、宿命说的迷信思想。袁枚也正是以这些神鬼形象、怪诞故事,为读者展现了一个完整的阴间社会。

5、《搜神记》

一部记录古代民间传说中神奇怪异故事的小说集,作者是东晋的史学家干宝。

《搜神记》内容十分丰富,有谶纬神学、有神仙变幻,有精灵物怪,有妖祥卜梦,还有人神、人鬼的交通恋爱等。其中保留了相当一部分西汉传下来的历史神话传说和魏晋时期的民间故事,优美动人,深受人们喜爱。

干将莫邪为楚王铸剑反被杀,其儿子不能报仇,一位义士舍命相助——

春秋多义士,在我国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义士很多,其中就有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荆轲刺秦王。此外还有一位就是为干将莫邪报仇雪恨的这位壮士,关于其名字已经无法查明。但是根据史书记载,当真有这一人无疑。

春秋时期,吴国是生产钢铁,吴国锻造的宝剑,天下闻名。其中有两位著名的铸剑师,分别叫做干将、莫邪,他们是一对夫妇。居住在吴国与楚国的边境。当时,楚国在楚王的一鸣惊人后,楚国迅速强大起来。楚国曾经出兵到中原,来到周天子的王畿之地问鼎之大小与轻重。周天子派出王孙满作为代表,拒绝了楚王的问题,并且告诫楚王,个人威望在德不在鼎。这就是著名的楚王问鼎中原。

楚王知道,中原的四大诸侯都很强大,也不敢轻举妄动。所以,很快就撤兵回国了。楚王听身边的人说,吴国的干将、莫邪是著名的铸剑师,可以铸造出天下锋利无比的宝剑。如果得到这么厉害的宝剑,到时候楚王出兵中原就可以如虎添翼了。

于是,楚王迅速派人找来了干将莫邪二人。要求二人打造一把绝世宝剑。干将莫邪也答应了楚王铸剑的请求。他们二人在楚国辛辛苦苦铸剑,却同时打造两把名剑,分别取名叫做:干将、莫邪。他们在铸剑的时候,把自己的血融入了宝剑里面,因此两把宝剑都有了灵性。

三年之后,宝剑终于铸成了,但是楚王是个性格多疑,且残暴之人。造出来的雌雄双剑,楚王并不知道有两把。在要求交剑的时候,为了防止楚王杀人灭口,干将莫邪决定把雌剑莫邪交给他们的小孩儿保管,一旦父母有什么不测,将来就用这把宝剑复仇。

果然,在献宝剑的大会上。干将莫邪奉上干将宝剑,很快夫妻俩就被楚王下令处死了,把干将莫邪的命用来祭剑。消息传说,人们纷纷议论,都说楚王无道。

干将莫邪的儿子很快就亡命江湖。楚王为了斩草除根,下令悬赏一万两捉拿干将莫邪的儿子。过了大半年,捉拿的布告还贴满了楚国的城池。

干将莫邪的儿子只好逃亡深山里面,有一天,他大山里哭泣。突然走出来一个义士,问他为何哭哭啼啼。这位小孩说,父母是干将莫邪为著名铸剑师,为楚王打造宝剑,却被楚王无情杀害,自己年纪小无法报仇,现在还被楚王通缉,因此很伤心。这位义士说现在悬赏你的人头达到了一万两,我可以为你报仇,需要带上你的人头和宝剑去见楚王。

干将莫邪的儿子,听完立即挥刀自刎,割下了自己的人头,但还是躯体还是站着的。这位义士说,放心我一定会为你报仇的。说完,躯体就倒下去了。

这位义士,提着这个人头和莫邪宝剑来见楚王。将人头丢进煮沸的水的鼎里面,但是煮不烂,于是说,只要楚王过来看一眼,水里的人头就会立即烂。

楚王信以为真就走了下来,突然被这位壮士手起刀落,楚王的人头就掉进了煮沸的鼎里面。干将莫邪儿子的人头追了过来咬烂了楚王的头,这时候楚王的卫兵冲了上来,这位义士手起刀落自刎而死,人头也掉进了鼎里面。这就是后世著名的三王鼎。

干将莫邪的故事,确实令人感到愤怒,反应了残暴的楚王滥杀无辜。也反映了春秋时期忠义之士遍布朝野的现象。

搜神记

古代志怪小说集

简介

中国古代志怪小说集。东晋干宝(?~336)编撰。干宝,字令升,新蔡(今属河南)人。东晋初史学家。曾以著作郎领国史,著《晋纪》,已佚。

名称由来

《晋书·干宝传》说他有感于生死之事,“遂撰集古今神祗灵异人物变化,名为《搜神记》。”

内容

《搜神记》原本已散失。今本系后人缀辑增益而成。20卷。共有大小故事454个。所记多为神灵怪异之事,也有一部分属于民间传说。其中《干将莫邪》、《李寄》、《韩凭夫妇》、《吴王小女》、《董永》等,暴露统治阶级的残酷,歌颂反抗者的斗争,常为后人称引。

故事大多篇幅短小,情节简单,设想奇幻,极富于浪漫主义色彩。后有托名陶潜的《搜神后记》10卷和宋代章炳文的《搜神秘览》上下卷,都是《搜神记》的仿制品。《搜神记》对后世影响深远,如唐代传奇故事,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神话戏《天仙配》及后世的许多小说、戏曲,都和它有着密切的联系。

我国古代神话传说、志怪小说非常庞杂,除了《山海经》/《淮南子》/《西游记》/《封神榜》/《搜神记》/《镜花缘》/《何典》/《离骚》之外,还有:

《齐谐》、《续齐谐》

《子不语》、《阅微草堂笔记》、《聊斋志异》(清朝三大志怪小说)

《太平广记》(北宋由皇家主持修撰的大型神话传说集)

《白虎通》、《世经》、《春秋繁露》、《庄子》

《列子》、《神仙传》、《八仙传》、《吕氏春秋》等等

楚国干将、莫邪夫妇二人,给楚王铸剑,三年才成功。楚王很生气,想杀他。剑有雌雄二柄。妻子怀孕快生产了,丈夫对她说:“我给楚王铸剑,三年才成功。王怒,我去一定被杀掉。你生下的孩子如果是男的,长大后,告诉他:‘出房看南山,松树长在石上,剑在它的背面。’于是拿着雌剑去见楚王。王大怒,叫他合套。剑本是两柄,一雄一雌,雌剑来雄剑不来。楚王发怒了,把干将给杀了。

莫邪生下的儿子叫赤。后来长大了,问他母亲:“我父亲在哪里?”母亲说:“你父亲给楚王铸剑,三年才成功。楚王发怒,把他杀了。他走时嘱咐我告诉你:出房看南山,松树长在石上,剑在它的背面。”于是儿子出房,往南看没有山,只见堂前松柱下有一磨剑石,就用斧头砸开它的背后,得到雄剑,早晚都想找楚王报仇。

楚王梦见一个男子,眉间广阔,约一尺宽,说要报仇。楚王悬千金重赏捉拿。赤听了,逃走,跑进山里悲歌。碰到一位侠客,说:“你年纪轻轻的,怎么哭得这样伤心”赤说:“我是干将、莫邪的儿子。楚王杀了我的父亲,我想报仇!”侠客说:“听说楚王以千金重赏购买你的脑袋,请把你的脑袋和剑都交给我,我为你报仇。”赤说:“太好了!”于是自刎,双手捧着脑袋和剑,一并奉上。尸体僵立。侠客说:“我决不会辜负你!”这样,尸才仆倒。

侠客提着赤的脑袋去见楚王。楚王很高兴。客说:“这是勇士头,应当用汤锅煮”楚王照办煮头。三天三夜也煮不烂。头跳出汤锅,张着眼睛一副很生气的样子。客说:“这头煮不烂,请大王亲自到锅边一看,就一定烂了。”楚王立刻走近去看,侠客用剑比划了一下楚王,王的脑袋就掉进汤里;侠客也砍掉自己的头,头也掉进汤里。三个脑袋都煮烂了,没法分辨。于是把水和肉分开埋葬了,通称“三王墓”。

你是否听说过干将莫邪的传说,干将莫邪之名最早出现在先秦文献,所指春秋战国之际铸造名家,虽说现在无法获知干将莫邪到底是否真实存在过,但可以肯定的是,吴越地区的铸造工艺确为春秋战国时期杰出代表。

从这个地区所出土春秋战国之际的工艺品来看, 不论是其纹饰还是造型,都只有高超铸造技术才能够完成。甚至毫不夸张的说,吴越地区为春秋战国时期制造工艺的核心地区 。对此,肯定会有不少人产生疑问,吴越明明偏居一隅,为何能够拥有当时最为先进的铸造工艺呢?

1礼崩乐坏,诸侯争霸

自古以来,吴越之地的铸剑艺术便冠绝天下,尤其是春秋战国时期,吴越两国所铸造的兵器不仅精美,而且实用,两国的铸造工艺也在这一阶段有了极大的飞跃。铸造工艺在此阶段能够获此发展,与当时所处的 社会 环境息息相关。

春秋战国之际,是中国 历史 所处变革期,转折点。封建礼法趋于崩溃,诸侯各国与周王室之间的宗法依附关系日益淡薄,周王室对于各诸侯国的牵制力,约束力也逐渐削弱。在这一礼崩乐坏的时代, 各诸侯国开始抓住机会,精简军队,提升实力,企图能够称霸各国, 社会 局势在该时代下变迁快速。

吴越两国地处偏远,行事风格,民风民俗本就与中原文明相差甚远。此前出于实力压迫,不得不接受周天子的约束 ,而在当时各诸侯国都分崩离析,各自封王的情况下。吴越两国自然也是紧随其后。

2南北对立,另辟蹊径

当时,中原地区是诸侯争霸的主要聚集地, 整体的大形势为“南北对立” 。北方主要是齐晋两国,南方则是吴越两国。作战之初主要以车战为主,但伴随着战争规模不断扩大,作战目的不断转变,步兵在战争过程中的重要性逐渐上升。

因此,各国不得不招募士兵,精简装备。尤其是到了战国后期,各诸侯国之间的争斗愈加频繁,这种情况下, 兵器的质量与战争的胜负极其相关。

不光是中原地区的周边各诸侯国,地处僻远的吴越两国也加入争霸之中。与其他诸侯国不同的是,吴越两国地处蛮夷之地,于地理位置处于劣势。因此想要在战争中赢得主动,必须另辟蹊径。

于是, 两国便想出了通过铸造上好兵器来提高军队战斗实力,以此在各诸侯国的争霸之战中拔得上筹 。在这种争斗氛围下,当时的王公贵族佩剑之风也逐渐盛行,一定程度上也加速了吴越两国铸造工艺的发展。

1.率先铸短剑,后期继创新

追踪溯源,吴越的铸造工艺是在浓厚铸造 历史 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在这一时代当中,所采用的铸造技术主要为青铜铸造技术

到了商代中期,中原地区的青铜铸造技术开始传入吴越地区,加之吴越地区富藏,铜,锡等矿产资源,因此逐渐发展成为春秋战国时期铸造技术最为鼎盛的地区。

像至今都赫赫有名的青铜宝剑,大多是在吴越地区铸造的,这其实也恰恰的验证了干邪莫邪的传说,干邪莫邪的传说本身所指的便是铸造大家 其实吴岳地区最早发展的是青铜短剑,后来是由于资源丰富,需求量增大,青铜铸造技术很快便有了提升

吴越实分两国,最先是在吴国发展起来的,而吴越两国地域纠结,在民俗民风方面也是十分相近。因此,青铜铸造技术于吴国广泛发扬起来后,很快便传入了越国。因此,最早发端于吴国的铸造工艺,之后就成为了吴越两国的共同财富。

2主用兵器铸造,争斗加速发展

春秋之际,吴越两国的铸造工艺主要用于兵器,刀剑的制造。实际上,深究其因,促使其铸造工艺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也是基于两国在诸侯争霸中的实际作战情况。

为了更好的适应不同的士兵用剑之巧,两国在刀剑铸造方面另辟蹊径,长短创新,使得所铸之剑有可刺可劈之特点,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吴越两地铸造工艺发展。

1兴于江南,民族瑰宝

当时的吴越地区中,铸造工艺最发达的为江南地区。和吴越两国的其他地区相比,江南地区之所以能够在铸造技术上遥遥领先,主要得益于其不同于他地的 社会 条件。西周时期,各国主要实行的是奴隶制,在这种制度之下,奴隶缺少个人权益。

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被封建制所取代, 社会 发生大变革。在这种情况下,江南地区是作为吴越两国最早接受封建制 社会 变革的地区。因此,铸造技术得以快速发展,助力吴越两国的军备争霸。据 《考工记》中记载:

从这一记载当中,便可以知晓,吴越两国丰富的资源,本身就为铸造业发展提供了绝佳条件,加之吴越两国本身便有流传于至今的铸造工艺。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铸造技术愈加精湛也在情理之中。自有 历史 记载,吴越名剑便不计其数,像《史记》,《吴越春秋》等古籍当中,均有对吴越名剑极其精湛制铸造技艺的介绍。

像吴越两国出土的铸造品当中,至今都极为有名的越王勾践剑,这把兵器代表了当时吴越地区高超铸造工艺。尽管此件在出土时已经在地下埋藏了两千多年,但依旧锋利不减。据记载称,当时出土之时,曾一剑划破百张宣纸,后来得以在海内外进行展出。

可以说,这不仅代表了吴越地区的铸造工艺,更是代表了中国古代的铸造工艺。 由此可得。春秋战国之际的吴越地区,在铸造工艺方面的确是领先别国,恰好干将莫邪正是此阶段出现的铸造名家。

当下已经出土的吴越地区古剑。尽管经过 历史 的变迁,大多都已锈迹斑斑,不复从前。但其身上所闪烁的仍是古人的铸造智慧,闪烁着春秋战国时期吴越地区铸造艺术的 历史 和辉煌。就当下而言,已不单单是一个研究标本,更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瑰宝。

2铁材渐广,铸造愈精

春秋战国之际吴越两地的铸造工艺主要集中于对剑的铸造。从宏观上来说,其铸造工艺发展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兵器在吴越两国的 社会 转型。正如前文所讲,在战国时期,伴随着战争不断频繁,战车作战逐渐衰落,步兵逐渐兴起。这种情况下,剑在战争中的作用更加得以发挥。

可以说对于当时的战斗士兵来说,是标准的军备。从剑的材质上来说,虽说春秋战国时期,吴越两国矿产资源十分丰富,铸造工艺也十分精湛,但对当时大多数诸侯国来说,冶炼技术仍受限制,因此主要还是以青铜剑为主。 而吴越两国伴随着本身铸造工艺的发展,铁制剑很快便取代了青铜剑

不仅如此,吴越两国的铸造名家还创新了剑的长度,提高了其作为武器的攻击能力。确实可以说剑在吴越地区的发展有长期基础。在春秋战国之际,吴越两国的人民甚至重剑轻死,随着六国的统一,剑在之后退出了战争舞台,但仍以其高超技术和悠久 历史 广为流传。

由于 历史 悠久,在传播过程中,其文化的范畴,深度的蕴含不断扩大。在不同的领域,剑被赋予了不同的文化蕴含。在政治领域,它是权利象征;在艺术领域。它是文人色彩。 而其兴起地吴越两国自古以来便是铸造工艺鼎盛发展之地,即使是现在,在我国兵器铸造 历史 当中,地位也无出其右

通过对春秋战国之际吴越两国铸造工艺发展 历史 研究, 可以见得其铸造工艺发展很大一部分原因取决于当时所处 社会 环境,战争频发的年代,水陆相间的地形,依靠的只能是利于争斗的武器。

这其实凸显了剑或者说是兵器于吴越两国的地位之重,而丰富的矿产资源则为其铸造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正是由于铸造工艺的发展,才使得吴越两国在之后盛行好剑之风,才为现世留下了许多的工艺品和铸造技术。

参考文献:

《史记》

《考工记》

《西游记》、《山海经》、《封神演义》、《搜神记》、《博物志》等。

1、《西游记》

《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浪漫主义章回体长篇神魔小说。现存明刊百回本《西游记》均无作者署名。清代学者吴玉搢等首先提出《西游记》作者是明代吴承恩。

这部小说以“唐僧取经”这一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作者的艺术加工,深刻地描绘了当时的社会现实。

全书主要描写了孙悟空出世及大闹天宫后,遇见了唐僧、猪八戒和沙僧三人,西行取经,一路降妖伏魔,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见到如来佛祖,最终五圣成真的故事。

《西游记》自问世以来在民间广为流传,各式各样的版本层出不穷,明代刊本有六种,清代刊本、抄本也有七种,典籍所记已佚版本十三种。

鸦片战争以后,大量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被译为西文,《西游记》渐渐传入欧美,被译为英、法、德、意、西、手语、世(世界语)、斯(斯瓦西里语)、俄、捷、罗、波、日、朝、越等文种。中外学者发表了不少研究论文和专著,对这部小说作出了极高的评价。

《西游记》是中国神魔小说的经典之作,达到了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巅峰,与《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并称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

2、《山海经》

《山海经》是中国一部记述古代志怪的古籍,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

该书作者不详,古人认为该书是“战国好奇之士取《穆王传》,杂录《庄》、《列》 、《离骚》 、《周书》、《晋乘》以成者” 。现代学者也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

《山海经》全书现存18篇,其余篇章内容早佚。原共22篇约32650字。共藏山经5篇、海外经4篇、海内经5篇、大荒经4篇。《汉书·艺文志》作13篇,未把晚出的大荒经和海内经计算在内。

山海经内容主要是民间传说中的地理知识,包括山川、道里、民族、物产、药物、祭祀、巫医等。保存了包括夸父逐日、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不少脍炙人口的远古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

3、《封神演义》

《封神演义》一般俗称《封神榜》,又名《商周列国全传》、《武王伐纣外史》、《封神传》,是明代许仲琳(存在争议)创作的长篇小说,约成书于隆庆、万历年间。

《封神演义》全书一百回,写武王伐纣的故事。前三十回着重写纣王的暴虐,姜子牙归隐,文王访贤,得姜子牙之辅佐,武王才完成讨伐纣王的大业。

后七十回主要写商、周两国的战争,并且掺杂有宗教的斗争,阐教帮助周,截教帮助商,各显道术,互有杀伤,结果截教失败,纣王凶而自焚,武王夺取天下,分封列国,姜子牙回国封神,使有功于国的人和鬼各有所归。

该小说,以历史观念、政治观念作为支撑全书的思想框架,掺杂了很多宏大的想象,表现了作者对于仁君贤主的拥护和赞颂以及对于无道昏君的不满和反抗。

4、《搜神记》

《搜神记》是一部记录古代民间传说中神奇怪异故事的小说集,作者是东晋的史学家干宝。原本已散,今本系后人缀辑增益而成,20卷,共有大小故事454个。

主角有鬼,也有妖怪和神仙,杂糅佛道,所记多为神灵怪异之事,也有一部分属于民间传说。大多篇幅短小,情节简单,设想奇幻,极富浪漫主义色彩,对后世影响深远。

其中《干将莫邪》、《李寄》、《韩凭夫妇》、《吴王小女》、《董永》等,暴露了统治阶级的残酷,歌颂了反抗者的斗争,常为后人称引。

其中的大部分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人民的思想感情。它是集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之大成的著作,搜集了古代的神异故事共四百一十多篇,开创了我国古代神话小说的先河。

5、《博物志》

《博物志》,中国古代神话志怪小说集。西晋张华(232~300)编撰,分类记载异境奇物 ﹑古代琐闻杂事及神仙方术等。

内容多取材於古籍,包罗很杂,有山川地理的知识,有历史人物的传说,也有奇异的草木鱼虫、飞禽走兽的描述。

还有怪诞不经的神仙方技的故事等等,其中还保存了不少古代神话材料。如所记八月有人浮槎至天河见织女的传闻﹐是有关牛郎织女神话故事的原始资料。

关于中国鬼怪传说的书籍有哪些?

1、山海经《山海经》是中国一部记述古代志怪的古籍,大体是战国中后期到汉代初中期的楚国或巴蜀人所作。也是一部荒诞不经的奇书。该书作者...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