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小寒是哪天 小寒是农历几月几日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3浏览:4收藏

2022年小寒是哪天 小寒是农历几月几日,第1张

小寒的时候,我们一般会度过一段数九的天气,我们慢慢的感受着寒冷,一点一点的度过着生活中最困难最感受得到冬天温度的时间段。在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注意养生。

2022年小寒是哪天

小寒是在1月的时候,按照我们的传统惯例来说,小寒是属于冬天和春天的一个交汇,这个时候是冬天的代表出现了,他是最寒冷的时候,但是过了这个时间就寓意着天气渐渐的回暖也是春天的一个开始。2022年1月5日,小寒是第二十三个节气,在1月5-7日之间,太阳位于黄经285°。对于中国而言,小寒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根据中国的气象资料,小寒是气温是最低的的节气,只有少数年份的大寒气温低于小寒的。

小寒是农历几月几日

寒冬腊月是小寒的代表在农历十二月的时候,我们渐渐的迎来了冬天开始度过了非常寒冷的一个阶段,但是在这个时候有很多的传统民间习俗,帮我们丰富了这个时间。农历十二月初三,“腊祭”含意取其有三,一是表示不忘记自己及其家族的本源,表达对祖先的崇敬与怀念。二是祭百神,感谢他们一年来为农业所作出的贡献。三是人们终岁劳苦,此时农事己息,借此游乐一番。小寒节气中另有一项重要的民俗就是吃“腊八粥”。古籍记载,腊八粥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等作点染,这些食品均为甘温之品,有调脾胃、补中益气、补气养血、驱寒强身、生津止渴的`功效。

小寒的谚语

腊七腊八,冻死旱鸭。腊七腊八,冻裂脚丫。三九、四九,冻破碓臼。三九、四九,冰上走。大雪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三九、四九不下雪,五九、六九旱还接。腊月三场白,来年收小麦。腊月三场白,家家都有麦。腊月三白,适宜麦菜。腊月大雪半尺厚,麦子还嫌被不够。九里雪水化一丈,打得麦子无处放。九里的雪,硬似铁。腊月三场雾,河底踏成路。三九不封河,来年雹子多。小寒胜大寒,常见不稀罕。小寒节,十五天,七八天处三九天。

1 小寒节气的含义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冬季的第5个节气,干支历子月的结束与丑月的起始。斗指子;太阳黄经为285°;于每年公历1月5-7日交节。

在我国小寒节气标志着开始进入寒冷的日子,这时候注意保暖是很重要的,需要加强体育锻炼,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同时在饮食上要多吃一些热量比较高的食物以及蔬菜水果,为自身的身体提供营养,提高自己的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2 小寒节气的风俗 探梅

小寒时节腊梅已开,红梅含苞待放,挑选有梅花的绝佳风景地,细细赏玩,鼻中有孤雅幽香,神智也会为之清爽振奋。

冰戏

小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这时候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天气都比较寒冷,此时河面结冰厚实,冰上行走皆用爬犁。爬犁或由马拉,或由狗牵,或由乘坐的人手持木杆如撑船般划动,推动前行;宋史》有:“故事斋宿,幸后苑,作冰戏。冬月则陈冰嬉,习劳 行赏,所以小寒可以进行冰戏。

腊祭

古人会在十二月份举行合祀众神的腊祭,因此把腊祭所在的十二月叫腊月,腊的木义是“接”,取新旧交接之意,腊祭为我国古代祭祀习俗之一,而小寒蒸好在这个时期,因此这时候进行“腊祭”之俗历代沿习,从天子、诸侯到平民百姓,人人都不例外。

3 小寒节气吃什么

小寒节气有一项重要的民俗就是吃“腊八粥”;古籍记载,腊八粥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等作点染,这些食品均为甘温之品,有调脾胃、补中益气、补气养血、驱寒强身、生津止渴的功效。

其次在广东,有这样一句民谚“小寒大寒无风自寒”,小寒、大寒早上吃糯米饭驱寒是传统习俗;民间认为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食用后全身感觉暖和,利于驱寒,对人体健康具有好处。

4 小寒节气的特点是什么

小寒是天气寒凉但还没有到极点的意思,与大寒、小暑、大暑及处暑一样,是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小寒节气的特点就是寒冷,但是却还没有冷到极致。

冬至之后,冷空气频繁南下,气温持续降低,温度在一年的小寒、大寒之际降到最低。民谚:“小寒时处二三九,天寒地冻冷到抖”,这说明了小寒节气的寒冷程度;小寒时节,太阳直射点还在南半球,北半球的热量还处于散失的状态,白天吸收的热量还是少于夜晚释放的热量,因此北半球的气温还在持续降低。

  小寒节气的由来小寒是一年最冷的时间,也是因为小寒期间人们也是能够完全的彻底的去迎接新一年的到来,不过在气候上面小寒也是一年里面最冷的时候,气温开始处于冰冷的状态。小寒标志着即将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时候。

 俗话说“冷在三九”,“三九”多在1月9日至17日,也恰在小寒节气之内。在中国绝大部分地区,小寒的时候往往最冷的时候。各地流行的气象谚语,可做佐证。如华北一带有“小寒大寒,滴水成冰”的说法,江南一带有“小寒大寒,冷成冰团”的讲法。

 古时候叫做大雁南飞,小寒的时候,也就是雁子南飞的时候,算是彻底的进入最寒冷的时候,人们开始享受年尾的欢乐。小寒之日“雁北乡”,古人认为候鸟中大雁是顺阴阳而迁移,在这个时候阳气已动,北飞雁已经感知到阳气。进入小寒一般就进入了腊月,离年关就快不到一个月,所以年味渐浓,人们开始忙着写春联、剪窗花,赶集买年画、彩灯、鞭炮、香火等,陆续为春节作准备。

 小寒节气的传统习俗1、喝腊八粥

 腊八节一般是在小寒和大寒的两个节气之间,所以有了小寒和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是一种在腊八节用多种食材熬制的粥,吃腊八粥最初是为了庆祝丰收,一直流传到现在。

 《燕京岁时记·腊八粥》记载0:“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江豆、去皮枣泥等,开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

 2、吃菜饭

 古代的时候,南京人对小寒有一些重视,但随着时代的不断改变,现已逐渐淡化,如今人们只能从生活中寻找出点点痕迹。

 到了小寒的时候,老南京一般会煮菜饭吃,菜饭的内容其实是不一样的,有用矮脚黄青菜与咸肉片、香肠片或是板鸭丁,再剁上一些生姜粒与糯米一起煮的,十分香鲜而且可口。其中矮脚黄、香肠、板鸭都是南京的著名特产,可谓是真正的“南京菜饭”,甚至可以和腊八粥相媲美。

 3、熬膏方

 到了小寒时节的时候,也是老中医和中药房最忙的时候,一般入冬的时候熬制的膏方都吃得差不多了。到了此时,有的人家会再熬制一点,吃到春节前后。

 4、羊肉汤

 很多人平常的饮食也偏重于暖性食物,如羊肉、狗肉,其中又以羊肉汤最为常见,有的餐馆还推出当归生姜羊肉汤,近些年来,一些传统的冬令羊肉菜肴重现餐桌,再现了南京寒冬的食俗。

 俗话说,“小寒大寒,冷成冰团”。南京人在小寒的季节里有一套地域特色的体育锻炼方式,如跳绳、踢毽子、滚铁环,挤油渣渣(靠着墙壁相互挤)、斗鸡(盘起一脚,一脚独立,相互对斗)等。如果遇到下雪的时候,那么很多人就更是欢呼雀跃,打雪仗、堆雪人,很快就会全身暖和,血脉通畅。

关于小寒节气最著名的古诗有元稹的《咏廿四气诗 小寒十二月节》、裴夷直的《穷冬曲江闲步》、弘历的《古干梅歌》、王安中的《六花冬词 其二 山茶口号》、刘攽《水仙花》等。

小寒是传统晚冬的第一个节气,也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中倒数第二个节气。小寒的到来,标志着传统晚冬的到来,也就是进入冬天最后的一程。

此时太阳越过黄经285度,从现代天文地理知识上来看,太阳继续北归,白天持续增长。但是从气候温度上来讲,却是北半球地温散失热量最多的时段,所谓严冬,严寒,就是指的这一时段。

从传统的数九来讲,小寒节气进入二九,且有部分时段在三九,可谓一年中最冷的时段之一。而且此时由于常有风雪,太阳热度没有大寒节气那么高,往往有小寒比大寒冷的说法。

但是度过了小寒,也就度过了冬天最冷的阶段,因为,不久之后,就是春季的到来。

古人是怎么看待小寒的寒冷的呢?

小寒的气温:

小寒时北京的平均气温一般在-5℃上下,极端最低温度在-15℃以下;东北北部地区,这时的平均气温在-30℃左右,极端最低气温可低达-50℃以下,午后最高气温平均也不过-20℃。

黑龙江、内蒙古和新疆45°N以北的地区及藏北高原,平均气温在-20℃上下,40°N附近的河套以西地区平均气温在-10℃上下。

到秦岭、淮河一线平均气温则在0℃左右,此线以南已经没有季节性的冻土,冬作物也没有明显的越冬期。这时的江南地区平均气温一般在5℃上下,虽然田野里仍是充满生机,但亦时有冷空气南下,造成一定危害。

      写小寒节气的的古诗并不是很多,在唐宋的诗歌盛产时期,题中含有“小寒”字样的诗是寥寥无几。

下面把我国古代诗歌中写“小寒”节气的诗作一番梳理,并稍作分析,便于理解。

一、大寒小寒一起写

      唐代诗人皎然有两句诗:“大寒山下叶未生,小寒山中叶初卷。”这是把大寒小寒一起写到了。有人说这是《全唐诗》中唯一写到“大寒”“小寒”的古诗。

      这两句乍看似乎难以理解:怎么大寒“叶未生”,小寒倒是“叶初卷”了呢?其实,诗人这里用的比较手法,意思是说,在其他地方,大寒时都“叶未生”,而在这里却在小寒时就已经是“叶初卷”了。

      诗人是写浙江的茶叶树,这种茶叶树在小寒时节就开始出牙了。这里所写是南方的小寒。这首诗的题目为《顾渚行寄裴方舟》,所写的小寒是顾渚山上的茶树发芽景象。

二、严寒尽头是春天

      唐代诗人元稹《咏廿四气诗·小寒十二月节》:“小寒连大吕,欢鹊垒新巢。拾食寻河曲,衔紫绕树稍。霜鹰近北首,雊雉隐藂茅。莫怪严凝切,春冬正月交。”

      诗中,藂,读cóng,意思是聚集、丛生。古人以十二律与十二月相配,大吕配在夏历十二月,因此,诗人称“小寒连大吕”。

      这首诗的大意是:小寒节气到了,喜鹊开始筑巢,霜鹰开始北飞,野鸡开始鸣叫。莫怪严寒迫近,春天就要来了。

      这首诗写得很乐观,其中的“莫怪严凝切,春冬正月交”是画龙点睛之笔,表达了“严寒尽头是春天”的乐观与希望,表现了“冬天来了,春天还远吗”的气概与豪气。

三、小寒待客心内暖

      宋代杜小山的《寒夜》写得很是温馨。请看:“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

      这首诗是写诗人在小寒之夜招待来客的情景。寒夜客来,无酒便以茶代替,炉内炭火初红,而茶水已经沸腾。更妙的是还有一轮明月,月下一枝梅花。这首诗虽然写的是小寒之际的朋友之会,却写出了温暖的室内与温馨的气氛。

四、小寒萧瑟“食犹寒”

      杜甫的《小寒食舟中作》:“佳辰强饭食犹寒,隐几萧条带鹖冠。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云白山青万馀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杜诗显示:小寒冷到连吃个饭都吃不暖和的状态。这首诗依然显示了杜诗“沉郁顿挫”的风格。全诗表现了诗人暮年落魄江湖而依然深切关怀唐王朝安危的思想感情。这首诗写出了小寒“食犹寒”“萧条”的节气特点。

      孟郊的《苦寒吟》中也有这样的“寒冷”:“天寒色青苍,北风叫枯桑。厚冰无裂纹,短日有冷光。”这一幅寒冬景象应该属于“小寒”,或者说包含了“小寒”。

      再如,黄庭坚“江雨蒙蒙作小寒,雪飘五老发毛斑”,黄公度“同云幕幕暗前山,急雨飕飕酿小寒”,钱昭度“东北风吹大庾岭,西南日映小寒天”,都写出了小寒的特点。

五、小寒时节蜡梅香

      腊月小寒时节正是腊梅开始绽放的时候,古诗写小寒时节的腊梅花的不少。宋杨万里《腊梅》:“天向梅梢别出厅,国香未许世人知。殷懃滴蜡缄封却,偷被霜风折一枝。”

      苏轼曾经一气写下10首咏梅诗,题为《再和杨公济梅花》,请看其中之一:“天教桃李作舆台,故遣寒梅第一开。凭仗幽人收艾纳,国香和雨入青苔。”

      再如王炎的《池边梅花一株盛开》,也是写小寒时节的梅花:“天外青鸾不复归,萧萧短发日成丝。寒梅不管人憔悴,故著新花满旧枝。”

六、写“寒”未必“小寒诗”  

      古诗中带有“小寒”的,未必都是写小寒节气的,要注意分辨。

      有人把宋代诗人范成大写的《窗前木芙蓉》也纳入“小寒诗”中,其实是不准确的。

全诗共四句:“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更凭青女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其中确实写到了“小寒”但不是指节气小寒,也不是写小寒节气的景象,可以说与“小寒”这个节气毫无关系。

      这首诗写的是秋天的景象,写出了芙蓉花不畏天寒、傲然绽放的神态,诗人借此表现自已年轻气盛、昂扬向上的气度。诗中写的“木芙蓉”就是芙蓉花,在秋天开放。“破小寒”的意思是冒着微寒。“小寒”是指“微寒”的意思,与“小寒”节气无关。

      为了便于对“小寒诗”的理解,下面扩展介绍一下小寒的气候特点与小寒习俗。

一、小寒的气候特点

      二十四节气最后两个节气是“小寒”和“大寒”。小寒是一年中的第23个节气。时间是在公历1月5日至7日之间。

      进入小寒,意味大部分地区进入严寒期。大寒似乎应该比小寒更为寒冷,其实不然。虽然名叫“小寒”,实则寒冷甚过大寒,俗谚说“冷在三九”,而“三九天”恰在小寒节气内。

      历年气象记录也表明,小寒确实比大寒冷,可以说是全年二十四节气中最冷的节气。民间谚语有“小寒胜大寒,常见不稀罕”“小寒大寒,冷成冰团”。

      小寒更冷,何以还要来个“大寒”呢?这是因为中国传统文化讲究“物极必反”,认为“天道”是寒冷之后迅速回暖,把大寒放在后面,让人觉得大寒后迅速回归立春,这就符合人们传承的“否极泰来”的思维。

二、小寒习俗

      一是“腊祭”。旧时“腊祭”,主要是为了表示不忘记自己及家族的本源,表达对祖先的崇敬与怀念;同时是祭百神,感谢他们一年来为农业所做出的贡献;还有是人们经过一年辛劳,此时农事结束,借此游乐一番。自周代以后,“腊祭”之俗历代沿袭,多在宗庙、家庙中进行,也有的在郊外祭祀。

      二是吃黄芽菜、吃菜饭等。旧时天津地区有小寒吃黄芽菜的习俗。黄芽菜是天津特产,它是用白菜芽制作而成的。南京人通常会吃菜饭。广东在小寒早上有吃糯米饭的习俗。还有的地方吃腊八豆腐、腊八面的习俗。

      三是吃腊八粥。腊八一般都在小寒到大寒之间,到了小寒,就意味着快要过年了。腊八这天,南北各地都有喝腊八粥的习俗。

      四是泡腊八蒜。华北大部分地区有这一习俗,就是把蒜剥了皮,放进瓶子里,倒上米醋,密封起来,放在阴凉的地方进行泡制。

      五是赏梅。此时蜡梅已开,可以细细赏玩了。

      六是冰戏。此时河面结冰厚实,可以冰上行走。

1、            早发竹下

范成大

结束晨妆破小寒,跨鞍聊得散疲顽。

行冲薄薄轻轻雾,看放重重迭迭山。

碧穗炊烟当树直,绿纹溪水趁桥湾。

清禽百啭似迎客,正在有情无思间。

2、送曹子方福建路运判兼简运使张仲谋

黄庭坚

曹侯黄须便弓马,从军赋诗横槊间。

阿瞒文武如兕虎,远孙风气犹斑斑。

昨解弓刀丞太仆,坐看收驹十二闲。

远方不异辇毂下,诏遣中使哀恫鳏。

吾闻斯民病盐策,天有雨露东南乾。

谢君论河秉禹贡,诘难蠭起安如山。

老郎不作患失计,凛然宜著侍臣冠。

愿公不落谢君後,江湖以南尚少宽。

百城阅人如阅马,泛驾亦要知才难。

盐车之下有绝足,败群勿纵为民残。

官焙荐璧天解颜,瀹汤试春聊加餐。

子鱼通印蚝破山,不但蕉黄荔子丹。

道逢使者汉郎官,清溪弭节问平安。

天子命我参卿事,奋然相对亦可欢。

回波一醉嘲栲栳,山驿官梅破小寒。

3、驻舆遣人寻访後山陈德方家

黄庭坚

江雨蒙蒙作小寒,雪飘五老发毛斑。

城中咫尺云横栈,独立前山望後山。

4、遥和康录事李侍御萼小寒食夜重集康氏园林

皎然

习家寒食会何频,应恐流芳不待人。已爱治书诗句逸,

更闻从事酒名新。庭芜暗积承双履,林花雷飞洒幅巾。

谁见柰园时节共,还持绿茗赏残春。

5、窦园醉中前后五绝句

(宋)陈与义

东风吹雨小寒生,杨柳飞花乱晚晴。

客子从今无可恨,窦家园里有莺声。

6、        小寒食舟中作

(唐)杜甫

佳辰强饭食犹寒,隐几萧条带鹖冠。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娟娟戏蝶过闲幔,片片轻鸥下急湍。

云白山青万馀里,愁看直北是长安。

7、       窗前木芙蓉

(宋)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留连得,未作愁红怨绿看。

8、            小园独酌

(宋)陆游

横林摇落微弄丹,深院萧条作小寒。

秋气已高殊可喜,老怀多感自无欢。

鹿初离母斑犹浅,橘乍经霜味尚酸。

小酌一卮幽兴足,岂须落佩与颓冠

9、 重九後风雨不止遂作小寒

(宋)陆游

夜长稚子添书课,霜近衰翁忆醉乡。

尽道吴中时节晚,菊花也有一枝黄。

10、九後风雨不止遂作小寒

(宋)陆游

菊枝欹倒不成丛,井上梧桐叶半空。

射虎南山无复梦,雨蓑烟艇伴渔翁。

1、小寒节气的含义: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三个节气,是干支历子月的结束以及丑月的起始,时间是在公历1月5-7日之间,太阳位于黄经285°。对于中国而言,这时正值“三九”前后,小寒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

2、小寒节气的来源:

(1)所谓“小寒”是与最后一个节气“大寒”相比较而言的。“寒”即寒冷的意思,表明已经进入一年中的寒冷季节,此时冷气积久而寒,但还没有达到最冷的程度,因而称小寒。《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月初寒尚小……月半则大矣”,就是说,在黄河流域,当时大寒是比小寒冷的。又由于小寒还处于“二九”的最后几天里,小寒过几天后,才进入“三九”,并且冬季的小寒正好与夏季的小暑相对应,所以称为小寒。

(2)中国古代将小寒分为三候:“一候雁北乡,二候鹊始巢,三候雉始鸲”。古人认为候鸟中大雁是顺阴阳而迁移,此时阳气已动,所以大雁开始向北迁移;此时北方到处可见到喜鹊,并且感觉到阳气而开始筑巢;第三候“雉鸲”的“鸲”为鸣叫的意思,雉在接近四九时会感阳气的生长而鸣叫。

2022年小寒是哪天 小寒是农历几月几日

小寒的时候,我们一般会度过一段数九的天气,我们慢慢的感受着寒冷,一点一点的度过着生活中最困难最感受得到冬天温度的时间段。在这个时候...
点击下载
上一篇:廉政公署的介绍下一篇:葱头七简介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