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园林与皇家园林的区别是什么?
1、概念上的不同
皇家园林属于皇帝个人和皇室私有,古籍里称之苑、宫苑、苑圃、御苑等。皇家园林是皇家生活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而它反映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皇权意识,体现了皇权至尊的观念,但它对自然的态度则是倾向于凌驾于自然之上的皇家气派。皇家园林的人工气息较浓,更多以人工美取胜,自然美仅居次要的位置。
私家园林属于除皇帝以外的王公、贵族、地主、富商以及士大夫等所私有,古籍里称之为园、园亭、园墅、池馆、山池、山庄、别墅、别业等。私家园林大多由文人、画家设计营造,因而其对自然的态度主要表现出士大夫阶层的哲学思想和艺术情趣。由于受隐逸思想的影响,它所表现的风格为朴素、淡雅、精致而又亲切。
2、规模上的不同
皇家园林规模大,皇帝能够利用其政治上的特权与经济上的雄厚财力,占据大片土地面积营造园林而供自己享用,故其规模之大,远非私家园林所可比拟。中国最早皇家园林灵囿,方圆35千米,秦汉的上林苑,广150余千米。
私家园林通常由于空间有限,规模都比较小,一般只有几亩至十几亩,小者仅一亩半亩而已。造园家的主要构思是"小中见大",即在有限的范围内运用含蓄、扬抑、曲折、暗示等手法来启动人的主观再创造,曲折有致,造成一种似乎深邃不尽的景境,扩大人们对于实际空间的感受。
3、布局的不同
皇家园林一般总是带有均衡,对称、庄严豪华以及威严的气氛。园林前为居住起居的场所(主要部分),后为供观游的场所。
私家园林则是以山水等景观为主体,建筑为配角。大多以水面为中心,四周散布建筑,构成一个个景点,几个景点围合而成景区;在园景的处理上,善于在有限的空间内有较大的变化,巧妙地组成千变万化的景区和游览路线。常用粉墙、花窗或长廊来分割园景空间,但又隔而不断,掩映有趣。
4、选址上的不同
皇家园林由于是代表着封建皇权,既可以包络原山真湖,如清代避暑山庄,其西北部的山是自然真山,东南的湖景是天然塞湖改造而成;亦可叠砌开凿,宛若天然的山峦湖海,如宋代的艮岳,清代的清漪园(北部山景系人工堆叠而成)。
封建士大夫的私家园林,多建在城市之中或近郊,与住宅相联。在不大的面积内,追求空间艺术的变化,风格素雅精巧,达到平中求趣,拙间取华的意境,满足以欣尝为主的要求。
1、皇家园林是建筑类最多的园林。
2、皇家园林在古籍里面称之为“苑”、“囿(yòu)”、“宫苑”、“园囿”、“御苑”,为中国园林的三种基本类型之一。
中国自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这一阶段,连续几千年的漫长历史时期,帝王君临天下,至高无上,皇权是绝对的权威。像古代西方那样震慑一切的神权,在中国相对皇权而言始终是次要的、从属的地位。
与此相适应的,一整套突出帝王至上、皇权至尊的礼法制度也必然渗透到与皇家有关的一切政治仪典、起居规则、生活环境之中,表现为所谓皇家气派。
扩展资料:
园林建筑的类型:
1、厅
是满足会客、宴请、观赏花木或欣赏小型表演的建筑,它在古代园林宅第中发挥公共建筑的功能。它不仅要求较大的空间,以便容纳众多的宾客,还要求门窗装饰考究,建筑总体造型典雅、端庄,厅前广植花木,叠石为山。一般的厅都是前后开窗设门,但也有四面开门窗的四面厅。
2、堂
是居住建筑中对正房的称呼,一般是一家之长的居住地,也可作为家庭举行庆典的场所。堂多位于建筑群中的中轴线上,体型严整,装修瑰丽。室内常用隔扇、落地罩、博古架进行空间分割。
厅与堂在私家园林中一般多是园主进行各种享乐活动的主要场所。从结构上分,用长方形木料做梁架的一般称为厅,用圆木料者称堂。
——皇家园林
——园林建筑的类型
1 《中国古典园林史》复习资料 第一章 绪论 一、园林发展的四个阶段 1、 第一阶段 原始文明阶段 原始文明对园林具有孕育作用。 原始社会时期(实用第一、娱乐第二、雏形) 2、 农业文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发展快、完善之前、向观赏、欣赏变化漫长) 规整式园林——法国古典主义园林 风景式园林——中国古典主义园林 风格特征彼此各异的世界三大园林体系的形成:欧洲园林体系、伊斯兰园林体系和中国园林体系。 3、 工业文明阶段 工业文明促进了城市园林化和自然保护区园林的形成工业社会时期18世纪后19世纪初,现代园林的起源 此时期的代表人物:奥姆斯特德,开创自然保护和现代城市公共园林的先驱者之一。代表作:世界最早的城市公园之一——纽约“中央公园”。同时创办景观规划设计专业。 4、 信息文明阶段 信息文明确立了生态园林目标。 二次大战后至今,后现代园林时期(生态平衡、改善人类环境、广义园林扩大)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 1、 按照园林基址的选择和开发方式的不同 人工山水园:在平地上开凿水体、堆筑假山,人为的创设山水地貌,配以花木栽植和建筑营构,把天然山水风景缩移模拟在一个小范围之内。人工山水园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代表。 天然山水园:建在城镇近郊或远郊的山野风景地带,包括山水园、山地园和水景园等。 2、 按照园林的隶属关系 按园林隶属关系分: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观园林 (1)皇家园林 古籍里称苑、苑囿、宫苑、御苑、御园等,属皇帝个人和皇室所私有。 皇家园林按使用情况的不同分大内御苑、行宫御苑、离宫御苑等。 大内御苑:即皇帝的宅园,建制在皇城和宫城之内,紧邻皇居或距皇居很近,便于皇帝日常临幸游憩。 行宫御苑、离宫御苑:建在都城近郊、远郊的风景优美的地方,或者远离都城的风景地带。 不同点:行宫御苑供皇帝偶一游憩或短期驻跸之用;离宫御苑作为皇帝长期居住、处理朝政的地方,相当于一处与大内相联系的政治中心。 (2)私家园林 私家园林属于民间的贵族、官僚、缙绅所私有,古籍里称之为园、园亭、园墅、池馆、山池、山庄、别业、草堂等。 (3)寺观园林 各种宗教建筑的附属园林。 另外还有:陵寝园林 是为埋葬先人,纪念先人实现避凶就吉之目的而专门修建的园林。 3、 造园四要素:山、水、植物、建筑 4、 中国古典园林是世界园林发展的第二阶段 中国古典园林大约从公元前11世纪的奴隶社会末期到19世纪末叶封建社会解体。 三、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历史分为五个时期: 1、生成期 园林产生和成长的幼年期,相当于殷、周、秦、汉时期。 2、转折期 相当于魏、晋、南北朝。 3、全盛期 相当于隋、唐。 4、成熟时期 相当于两宋、清初。 5、成熟后期 清中叶到清末。 四、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2 1、 本于自然、高于自然——中国古典园林创作的主旨 英国园林(理性的、客观的写实)、中国园林(感性的、主观的写意)同为风景式园林 2、 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尤其是人工造园,它是判断园林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志 中国古典园林讲究天人合一 3、 诗画的情趣 4、 意境的含蕴 第二章 园林的生成期——殷、周、秦、汉 一、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 1、 囿:王室专门圈养禽兽的场所 2、 台:土堆筑而成的方形高台,登高以观天象、通神明,具有浓厚的神秘色彩 3、 园:种植树木的场地 以上为三个源头,视为古典园林的原始雏型 促成生成期的中国古典园林向着风景式的方向上发展的社会因素——山水审美观念的确立 意识形态因素——天人合一、君子比德、神仙思想 二、殷、周(最大的奴隶制国家) “贵族园林” 周分为西周和东周(前半段为春秋、后为战国) 这时候的宫苑游观已经上升到主要地位,植物成为造园要素,建筑结合天然山水地貌而发挥其观赏作用,开始有了游赏为目的的水体。 楚国的章华台——“高台榭”的典型 吴国的姑苏台——山地园林 两个都是利用大自然山水环境的优势 三、秦 皇家园林的起源 园林的发展与新兴皇帝独裁政体的政治体制相适应,开始出现真正意义上的“皇家园林”。 上林苑——当时最大的一座皇家园林 是一个大型的宫殿建筑群,最主要的阿房宫,其中的兰池宫在生 成期的园林发展史中占着重要的位置:首次见于史载的园林筑山、理水;堆筑岛山,求仙的功能 四、西汉的皇家园林 1、上林苑——山水;植物、动物;苑(园林);宫(宫殿建筑群);台(地势较高的建筑物);观;生产基地 综上所述:①上林苑是一个范围极其辽阔的天然山水环境;②上林苑内的建筑密度较稀疏;③上林苑是一座多功能的皇家园林。 2、甘泉宫——类似后世的离宫御苑 3、未央宫——相当于后来的宫城 4、建章宫——类似于后世的大内御苑 他的园林一区是历史上第一座具备完整的三仙山的仙苑式皇家园林,从此“一池三山”成为皇家园林的主要模式 5、兰池宫在生成期的园林发展史中占重要地位 引渭水为池,池中堆筑岛山,首次见于史载的园林筑山、理水之并举; 堆筑岛山名为蓬莱山以模拟神仙境界,从此,皇家园林又多了一求仙功能。 6、兔园 宫苑是当时皇家园林的普遍称谓,宫:以宫殿建筑群为主体,山池花木穿插其间;苑:建置在郊野山林地带的离宫别苑,占地广,规模大。 五、东汉的皇家园林——称之为“宫苑” 游赏功能上升到主要地位,比较注意造景的效果。 六、汉代的私家园林
3 1、王侯官僚的园林 以西汉梁孝王刘武的兔园和东汉梁冀的苑囿为代表。 (1)梁孝王兔园 兔园后称梁园,也称梁苑。位置:西京长安,另说在淮阳城东。据历史记载,兔园以建筑为主,但山水、动植物已占很大比重。园中以土为山,以石叠岩,这种土石结合的假山在中国园林史上为首创。 由于受文士影响,园中布景、题名已开始出现诗画意境。这是我国古代园林中值得关注的发展倾向,文化因素对苑囿的影响由来已久。 (2)梁冀苑囿 特点 A:宅园中堆置了形似二崤绵延起伏的山丘,山上有大片树林,山下有深陡的溪涧,山林间放养奇禽驯兽。 B:范围大,似现今的大型自然公园。 梁冀苑囿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最豪华的私家园林。 2、富豪巨贾苑囿 以西汉时茂陵袁广汉为代表。 3、文人宅园 隐士庄园主多半为文人出身。如西汉文学家、科学家张衡就是当时一位著名的致仕归田隐士 东汉梁翼园林假山的这种构筑方式,是中国古典园林中见于文献记录最早的例子 小结 生成期的中国古典园林就园林本身的发展情况看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殷、周;二、秦、西汉;三、东汉 其中:殷、周为生成期的初始阶段;秦、西汉为生成期园林发展的重要阶段;东汉是园林生成期发展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过渡阶段。 第三章 园林的转折期——魏、晋、南北朝 一、 以自然为主的园林手法产生,自然山水园的由来;木结构建筑完全代替了汉代的夯土台榭建筑 二、中国园林体系的完成 魏晋六朝长期处于动乱年代,而思想、文化艺术十分活跃,对中国园林体系的完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主要表现在: 在以自然美为核心的时代美学思潮的直接影响下,中国风景式园林由再现自然进而至于表现自然; 皇家园林的狩猎、求仙、通神的功能基本上消失或仅保留其象征意义,生产和经济运作则已很少存在,游赏活动成为主导功能; 私家园林作为一个独立的类型出现,集中反映了这个时期造园活动的成就; 寺观园林的出现开拓了造园活动的新领域,对风景名胜区的开发起着主导作用; 建筑作为一个造园要素,与山水地形、花木鸟兽等自然要素取得了较为密切的协调关系。 三、皇家园林 此时期的典型代表皇家园林:北方的邺城、洛阳,南方的建康。 1、 邺城 御苑——华林园 经度、纬度的出现,后世一直沿用;把重要的建筑放在中轴线上 2、 洛阳 大内御苑——华林园(芳林苑),其造园艺术成就占一定位置 确立城市中轴线规划体制
1颐和园
颐和园,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前身为清漪园,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区15公里,占地约290公顷,与圆明园毗邻。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也是国家重点旅游景点。
2圆明园
圆明园又称圆明三园,是清代大型皇家园林,它坐落在北京西北郊,与颐和园毗邻,由圆明园、长春园和绮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此外,还有许多小园,分布在东、西、南三面,众星拱月般环绕周围。
占地面积35平方千米,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一百五十余景,有“万园之园”之称。 [2] 清帝每到盛夏就来到这里避暑、听政,处理军政事务,因此也称“夏宫”。
3畅春园
畅春园,位于北京海淀区,圆明园南,北京大学西。原址是明朝明神宗的外祖父李伟修建的“清华园”。园内有前湖、后湖、挹海堂、清雅亭、听水音、花聚亭等山水建筑。根据明朝笔记史料推测,该园占地1200亩左右,被称为“京师第一名园”。
清代,利用清华园残存的水脉山石,在其旧址上仿江南山水营建畅春园,作为在郊外避暑听政的离宫。园林山水总体设计由宫廷画师叶洮负责,聘请江南园匠张然叠山理水,同时整修万泉河水系,将河水引入园中。为防止水患,还在园西面修建了西堤(今颐和园东堤)。
4西花园
西花园,即煦园,与东花园(复园)相对称,位于南京长江路292号内,现与太平天国天王府遗址,南京总统府连为一体,煦园是晚清江南园林保存较好的一处,也是江南园林的典型代表之作。
西花园其历史最早可追溯至明成祖朱棣次子,汉王朱高煦府花园,后作为清两江总督署花园,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被辟为天王府的一部分,经过历代修葺,终誉为“四朝胜迹”。
5熙春园
熙春园位于福建邵武城西,占地面积38公顷,这里依山傍水,风景秀美。园内有宋、元、明、清各代古建筑遗址和风景名胜多处,其中尤以沧浪阁、熙春朝阳、六嘘高啸、惠应祠、越王台等10余处景点最为出名。
在熙春园中,保存了有很多关于历史名人的记载,其中包括南宋诗论家、诗人严羽,西汉初闽越王诸兄等等。在百年古樟之后的沧浪阁,是纪念《沧浪诗话》作者严羽所建的,越王台则是为了纪念西汉初闽越王诸兄在邵武建城立下的功绩兴建的。
扩展资料:
皇家园林在古籍里面称之为“苑”、“囿(yòu)”、“宫苑”、“园囿”、“御苑”,为中国园林的四种基本类型之一。
中国自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这一阶段,连续几千年的漫长历史时期,帝王君临天下,至高无上,皇权是绝对的权威。像古代西方那样震慑一切的神权,在中国相对皇权而言始终是次要的、从属的地位。
与此相适应的,一整套突出帝王至上、皇权至尊的礼法制度也必然渗透到与皇家有关的一切政治仪典、起居规则、生活环境之中,表现为所谓皇家气派。
园林作为皇家生活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有别于其他园林类型的皇家园林。
参考资料-皇家园林
在中国古籍里根据不同的性质也称作园、囿、苑、园亭、庭园、园池、山池、池馆、别业、山庄等。园林的概念是是指特定培养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就称为园林。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独树一帜,有重大成就的是古典园林建筑。
传统中国文化中的一种艺术形式,受到传统“礼乐”文化影响很深。通过地形、山水、建筑群、花木等作为载体衬托出人类主体的精神文化。
园林具有很多的外延概念:园林社区、园林街道、园林城市(生态城市)、国家园林县城等等。现代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对于园林有着迫切的功能性和艺术性的要求。对于我们现代的生活和未来的人民发展方向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园林的形成主要受统治阶级的思想及佛道、绘画、诗词的艺术影响。如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统治阶级争夺激烈,国家呈分裂状态,加之道、佛盛行的影响,产生了玄学,这时的士大夫,或人欲享乐,或洁身自好,或遨游山水,导致了自然审美观的形成,治园特点也多为自然情趣的田园山水。
中国园林与皇家园林的区别是什么?
本文2023-10-13 09:07:40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27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