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歌这个词语要怎么解释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1收藏

山歌这个词语要怎么解释,第1张

山歌指的是中国民歌,

中国民歌的基本体裁之一。流传分布极广,蕴藏也极为丰富。一种看法认为,凡是流传于高原、山

山歌

区、丘陵地区,人们在各种个体劳动如行路、砍柴、放牧、割草或民间歌会上为了自慰自娱而唱的节奏自由、旋律悠长的民歌,就是通常所说的山歌。另一种看法认为,从体裁特征而言,草原上牧民传唱的牧歌、赞歌、宴歌,江河湖海上渔民唱的渔歌、船歌,南方一些地方婚仪上唱的"哭嫁歌",也都应归属于山歌。因为它们同样具有在个体劳动中咏唱,歌腔自由舒展,自娱自慰等基本特征。一般来说,这种广义的山歌概念更有助于我们对山歌体裁艺术特色的理解。

编辑本段分布

山歌

中国山歌的流传分布主要集中在内蒙古高原、西北黄土高原、青海高原、新疆高原、西南云贵高原、秦岭大巴山区、大别山区、武夷山区、西藏高原一带。其中最有代表

山歌对唱(8张)

性的传播区及其品种有:内蒙占草原的各种"长调"歌曲,晋、陕、内蒙古西部的"信天游"、"山曲"、"爬山调",宁、甘、青地区汉、回等族的"花儿",新疆各民族的"牧歌",陕南、川北的"姐儿歌"、"茅山歌"、"背二哥",大别山区的"慢赶牛",江、浙一带的"吴山歌",赣、闽、粤交汇区的"客家山歌",云、贵、川交界地带的"晨歌"(又名"神歌")、大定山歌、弥渡山歌及各少数民族山歌,各藏族聚居区的"藏族山歌"及广两的各少数民族山歌等。

编辑本段分类  山歌可分为一般山歌、田秧山歌、放牧山歌三类。 

  一般山歌在中国汉族地区分布甚广,如陕北地区的“信天游”、青海地区的“花儿”、安徽的“赶慢牛”等。

  田秧山歌主要常用于插秧、车水等劳动中,是为了鼓舞劳动者的情绪,提高功效,由专门的“秧歌帮子”在田间地头演唱的一种山歌。

  放牧山歌是放牧者为吆喝牲畜或互相问答逗趣所唱的山歌,多为少年儿童所唱,曲调活泼,唱词生动,富有情趣,常带有吆喝性的衬词。

编辑本段种类

山歌

山歌的歌种是不同地区民间对本地山歌的独特称谓,常见的种类有陕北的“信天游”,山西的“山曲”,内蒙古的“爬山调”,青海、甘肃等地的“花儿”、“少年”,湖北的“赶五句”,四川的“晨歌”,安徽的“挣颈红”,等等。现今

山歌的魅力(8张)

依然流行的有孟姜女调,如《月儿弯弯照九州》;剪靓花调,如《回娘家》;鲜花调如《茉莉花》;绣荷包调如《走西口》。比如张家界的山歌有《花大姐》、《小小丫姑》、《一个雀子一个头》等 还有贵州土家族的《望牛山歌》,侗族的《嘎八月》,壮族的《壮家妹》等。其他的还有《打支山歌过横排》、《弥渡山歌》、《对鸟》、《槐花几时开》、《马兰山歌》、《山歌年年唱春光》、《山歌姻缘》、《难忘溪水》等。

花儿  “头尾齐”、“两担水”和“折断腰”是流行在甘肃、青海、宁夏一带的山歌"花儿"的歌词结构形式。“ 花儿”唱词的结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头尾齐”式,由4句唱词、即两对上下句组成,每句字数大体一致,但上下句唱词的词组结构在节奏上形成相互交错的效果,单数字或词组与双数词组相对;第二种歌词结构形式被当地群众形象地称为"两担水"或"折断腰",是六句式的结构,也就是在“头尾齐”式的每对上下句之间,加进一个3至5字的半截句,不仅增加了歌词的容量,而且节奏富于变化,念起来朗朗上口。加垛:加垛是民歌中经常使用的手法。垛句一般为密集型节奏,常常一字一音,旋律性不强,节奏上处理得整齐一致,顿挫有力,类似于朗诵式的数板。垛句不追求旋律的起伏变化,而是突出节奏的动感。垛句常常插在民歌乐段的中间,其铿锵整齐的节奏与前后舒展悠扬的旋律形成鲜明对比,同时又扩展了词句的容量。垛句还有为其后的舒展旋律重新积蓄动力的作用。加垛又写作“夹垛”。它是民歌乐段结构之外增加的部分,同时它又常常夹在一个段落的中间。

德化山歌  山歌是民间歌谣的一部分,是集文学与音乐为一体带有民间故事的传唱艺术,流传于当地劳动人民上山劳作、田间劳动时男女对唱而表露心情的一种形式。

德化特点  德化山歌有别于其它地方山歌的特点在于:其一是历史悠久源流清晰。德化山歌的渊源可以追溯到晚唐,归德场(今德化县建县时的前身)场长颜仁郁“有诗百篇,传于民间”,民间美称其为“颜长官诗”,诗有《农桑》、《朱门》、《客路》、《边庭》、《城市》、《贫女》、《负薪》、《空门》、《山居》、《渔父》十门类(各十首),反映农家、朱门、城市、各阶层人民的生活和封建社会的现实,颜仁郁所作诗歌长期以来在民间广为传诵。其二是受地方戏曲推动发展。明清以来德化农村戏曲班、木偶戏、高甲戏、布袋戏、舞狮、舞龙活动的兴起等,推动了山歌的繁荣发展。其三是以德化本土方言演唱。歌词押韵,语言精炼,章法段落分明;有明显的遣词用语、习惯口语的组词造句和服从韵律的音节节奏安排词句的民间口传编排特征。其四是歌声委婉动听。德化山歌旋律简洁、节奏简单、具有规整的特点,而且歌曲的起伏不大,较为平稳,易于传唱,而且表演形象、生动、亲切、自然、朴实又独具特色。

德化的山歌种类  有情歌、劳动歌、时政歌、仪式歌、生活歌等,如劳动歌类有《呼牛歌》、《牧牛歌》、《打石歌》、《挑担号子》、《播田小唱》、《作田歌》等;时政歌类有《抗日救国好名声》、《月光光》、《壮丁歌》、《红军纪律歌》、《翻身歌》等;仪式歌类有《诀术歌》、《节令歌》、《礼俗歌》、《祭典歌》等;情歌类有《全心全意共娘好》、《生水娘子》、《风仔吹来味清香》、《娘汝看来君看去》等;生活歌类有《劝孝歌》、《顾牛歌》、《问甲心闷》、《园内开花》等。

  在经济发达的闽南文化圈,德化山歌是不可多得的乡土文化载体。人们用山歌歌颂新社会,歌颂新生活,山区农村山歌处处传唱,丰富了乡村百姓的文化生活,对当地的民间民俗礼仪活动、对当地的宣传和对外交流发挥重要作用。[1]赣南客家山歌  赣南客家山歌是随着客家民系的形成而形成并发展的,是中原移民文化与本地土著文化相融合,以及周边文化影响的产物。客家山歌是用客家方言吟唱的山歌,它产生于客家劳动人民中间,人们在山上砍柴、摘木梓、伐木放排、铲松油、挑担及田间劳动时,或为寻觅同伴,以驱野兽强盗;或为消除疲劳对歌打趣:或诉幽怨;或泄愤懑;或表男女爱慕之情等等,都用山歌的形式来表达。“唱戏一半假,山歌句句真”其丰富多彩的内容,是客家人民生活的一面镜子。而其中又以情歌数量最多,也最富特色。正如山歌所唱:“自古山歌唱风流”,“山歌唔唱唔风流”。诸如爱慕、试探、追求、初恋、热恋、拒爱、送别、相思、断情等等,均用大量形式各异的山歌来表达。如上犹的一首山歌唱道:“高岭埂上打呼咒,细妹屋家吃晏昼;细妹听到呼咒响,筷子一扔碗一丢。”表现了细妹听到情哥唱山歌的哟嗬声,便无心吃饭的天真活泼形象。又如兴国的《生死缠》:“入山看到藤缠树;出山看到树缠藤;树死藤生缠到死,藤死树生死也缠。”歌随人走,这首表现爱情生死不渝的山歌,不仅广泛流传于赣南,且在粤东、闽西、广西和台湾都有传唱。它继承了《诗经》中的传统风格,受到唐诗律绝和竹枝词的重大影响,同时又吸取了南方各地民歌的优秀成分,千百年来,广泛流传,久唱不衰。客家山歌有劳动歌、劝世歌、行业歌、耍歌、逞歌、虚玄歌、拉翻歌、谜语歌和猜调、小调、竹板歌等。客家山歌旋律优美,几乎所有曲调中都有颤音、滑音、倚音等装饰音,因而使旋律变得回环曲折、委婉动听。客家山歌有多种唱腔,包括松口原板山歌、梅县山歌、兴宁罗岗山歌、蕉岭长潭山歌、大埔西河山歌等。

兴国山歌  “兴国县”位于江西省南部,赣南北部地区,属赣州市管辖。三国时期孙吴嘉禾九年(公元236年)建县,始称平阳县,宋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以“兴国”年号为县名,至今已有千多年历史。兴国钟灵毓秀,人才辈出,唐代中书令越国公钟绍京,书法继繇埒王,名传于世;宋有李潜、李朴父子兄弟一门七进士,均以理学诗文名世……历史文化积淀极为丰厚。全县辖25个乡(镇)、304个行政村,73万人口,境内多山地、丘陵,蜈蚣山、大乌山、覆笥山、秦峨山分列东、北、西部,方石岭绵亘中央,只有朝南一隅,地势低平。山上林木茂密,古时山民多为樵夫或半农半樵。

  相传,兴国山歌“唐时起,宋时兴,世代流传到至今。”在兴国县志中,就有唐朝“太上隐者”唱山歌的记载;宋朝大文人苏东坡也留下了“山中木客解吟诗”的佳句。民间流传,兴国山歌为唐末落第秀才罗隐所创,民间至今还有一首流传久远的山歌:会唱山歌歌驳歌,会织绫罗梭对梭;罗隐秀才造歌本,一句妹来一句哥。由此可见,兴国山歌至少已有千多年的历史了。兴国山歌本来是山民们在田野山林相互唱和的歌。然而,宋朝中叶,一种叫“跳觋”的封建迷信活动从闽西一带的客家人中流传到兴国。跳觋,本意是祈吉攘凶、保佑平安吉庆,它有一整套独特的画符作法的程式,然而,聪明的法师为了吸引更多的观众,把群众喜闻乐见的兴国山歌引入跳觋之中,使之成为两部分:一部分为法事活动,一部分为娱乐,也就是唱山歌。于是,兴国山歌就进入了室内演唱。山歌,也就随之出现了人物、情节、故事、表演,出现了有男有女的觋公、觋婆(男扮女装),而后,又逐渐深入到庙会、婚嫁、建房、祝寿等民俗活动中。

  至此,兴国山歌出现了两条平行发展的道路:一是山野田间的即兴唱和,另一种是职业歌师的室内娱乐山歌。苏区时期,兴国山歌成为了有力的战地宣传武器,写下了“一首山歌三个师”的辉煌篇章,一曲“苏区干部好作风”唱遍整个苏区。新中国成立后,兴国山歌在宣传土地革命、歌唱新中国等方面更是名闻遐尔。1996年,文化部正式将兴国命名为“山歌之乡”。

景宁畲族山歌  景宁畲族山歌,是景宁畲族人民在生产、生活斗争中创作的口头文学,是畲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畲民喜爱山歌,以歌代言,沟通感情 ; 以歌论事,扬善惩恶 ; 以歌传知,比睿斗智。不仅婚嫁喜庆和逢年过节唱,且在生产劳动、招待客人、闲暇休息、谈情说爱时唱,甚至在丧葬悲哀时,也以歌代哭,倾吐衷肠。在旧社会,畲族人民在与统治阶级的斗争中,常以山歌作武器,表达对压迫者的憎恨和对美好的追求。解放后,以歌颂中国***领导和社会主义新生活为主要内容的革命山歌和赞歌,反映出畲民新的思想风貌,与传统山歌质的区别。

  山歌一般以四行、七言体式韵文为一 条,四句为一首。也有少数歌词第一句为 三个字或五个字,讲究押韵,第三句末字须是仄声。山歌多唱 " 假声" ,有独唱、对唱和齐 唱。很少伴随动作和音乐。著名歌手有蓝春翠 ( 女 ) 、雷石连、蓝振水、雷龙花 ( 女 ) 、雷驮银 ( 女 ) 、雷永庆、蓝荣昌、蓝余根、蓝培菊 ( 女 ) 等。

  畲族山歌有叙事歌、风俗歌、劳动歌、 情歌、时令歌、小说歌、革命山歌、儿歌、杂歌等种类,景宁约有手抄歌本 3000 多册,2 万余首。用本土史实编成的《打酒局》、《打盐霸》和《古老歌》、《汤夫人歌》等 4 联编入《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浙江省卷》,畲族婚俗歌 935 首,哀歌 642 首,由浙江省畲族民间文艺学会整理编印。

  《十八小妹学插田》,屎窟朝后脸向前 ; 路头客商莫笑话,代我丈夫插年田。畲族民歌是畲族人民的口头文学,是畲族文化的重要部分。畲族只有语言而无文字,常借用汉字记畲语音法手抄许多歌本。旧社会畲民没有受文化教育的机会,把学歌唱歌作为一种重要文化生活。所以20世纪六十年代以前,民歌普及率较高,常以歌代言,沟通感情;以歌论事,扬善惩恶;以歌传知,斗睿斗智,形成一套上山劳动、接待来客、婚丧喜事的对歌习俗。

  畲族民歌七字一句,四句一首,讲究畲语押韵,不少人能即兴编唱,有的歌手对唱一两夜而不重复。唱时用夹有“哩、罗、啊、依、勒”等音的“假声”唱,平时学歌时不夹假音唱叫“平唱”。唱喜歌每个县有一种曲调,唱哀歌全民族统一一个曲调。唱歌的形式有独唱、对唱、齐唱,很少伴有动作与器乐。上山劳动,单人时往往以歌驱寂寞,远处有人听到,听出是年龄相仿的异性,就往往接上,发展成谈情说爱的对唱。山上常有人对歌,所以有人称景宁畲乡是歌的海洋,故也有人把畲歌称为山歌。

  以上都是原生态的山歌。还有一些如《山歌好比春江水》,即《刘三姐》的主题曲,这是后来改编的。

柳州山歌  广西柳州市的鱼峰山,是柳州山歌的发祥地,传说壮族歌仙刘三姐就是在这里骑鱼飞天成仙的。柳州山歌历史悠久,自唐代以来,历经沧桑而不衰。时至今日,每逢年节假日,鱼峰山下、小龙潭边、人民广场上,都有歌手自发结伴对唱山歌,围听者甚众,场面欢快热烈。在现代化的都市里至今仍保留着传唱山歌的古老文化形态,这在全国的城市中是罕见的。 

  柳州山歌有独唱、联唱、对唱等形式,其中对唱是柳州传统山歌中最常用且最具特色的一种形式。对唱俗称对歌,是歌手或歌队互相比试歌才的竞赛形式,因此又称为赛歌、打擂台,具有强烈的对抗性、竞赛性。每逢歌圩,对歌双方你唱我和,即兴创作、临场发挥、出口成歌。用词诙谐生动,出歌迅速犀利,常常让听者为之捧腹。

编辑本段结构  连八句:连八句又写作"联八句",是一种山歌的结构类型,流行在四川和陕西南部地区。其结构形式为:前后是两个上下句乐段,第二个乐段是第一个乐段的反复或变化反复;中间插入一段数板性质的部分,节奏比前后两个乐段相对密集,句幅紧凑。全曲一共8句。有的连八句的中段构成完整的4句乐段,便形成了带再现的三部曲式结构。五句子歌:五句子歌也是山歌的一种结构类型,流行在四川、湖北、湖南和陕西南部等地区。它的结构形式是:第1、2句是一个上下句的对应式乐段,第4、5句是第1、2句的反复或变化反复,中间的第3句或是第1句的变尾(即乐句的尾部发生变化),或是第1、第2乐句的综合(比较常见的是第1句的头加第2句的尾),或者使用新的材料。同时,第3句的落音常为调式主音,有时是调式主音的上、下二度音或四度音。这样,五句子歌的落音就形成了如下的规律:五度音-主音-主音(或二度音、四度音)--五度音-主音。

  自由、悠长的节奏形态是典型山歌体裁的特征,它主要表现在两个互相依存的方面。第一,在陈述唱词的部分,山歌音乐的节奏接近自然语言的节奏,目的是直接而清楚地说出心中的话;第二,在唱词的词组或句读(dòu)的后面,也就是旋律的乐节或乐句的尾部,山歌常常出现自由延长音,为的是尽情抒发心中的慨叹。唱词陈述部分有规律的密集型节奏,与感情咏叹时的自由延长音形成了密集与宽放、规律与自由的鲜明对比,并且由于二者频繁而多样化的交替,丰富了山歌的节奏布局,强化了山歌音乐的表现力。

词条图册更多图册山歌对唱(8张)山歌的魅力(8张)词条(4张)

参考资料

1. 德化山歌资料 .开放分类:

音乐,歌曲,民歌,山歌,吴语

2吴语古籍编辑本义项

求助编辑山歌目录内容影响 山歌《山歌》是成书于明代的一部中国江南民歌专集,由冯梦龙采集编纂。该书是一部记载明代苏州吴语区域(包括今苏州、湖州和嘉兴)的民歌小调集。《山歌》失传已久,1934年一带的吴语区域(包括今苏州、湖州和嘉兴)的民歌小调集。《山歌》失传已久,1934年上海传经堂主人在徽州访得原书,经顾颉刚校点后排印出版。

《山歌》编辑本段内容  《山歌》在编辑体例上,打破了前人单纯按体裁分类的惯例,以内容为主,兼顾体裁并辅以必要的评注。全书共10卷 ,收吴歌356首 ,桐城时兴歌24首。其中不少篇章,真切地反映出对爱情热烈、勇敢的追求,具有明显的反封建礼教的意义和较强的艺术感染力。

  表现方法上大量采用比兴手法。语言颇具特色,接近口语,多用双关语。谚语、歇后语也多有应用。作品具有较浓的生活气息。

  由于编者受世界观的局限,《山歌》所选仍有一些庸俗甚至是猥亵色情之作。这部几乎失传的《山歌》从内容上来说,绝大多数是不可取的。

山歌编辑本段影响  冯梦龙在书前的《叙山歌》中,对民歌的特征及其发展历史,它的价值与社会作用等问题都作了扼要的阐述,是一篇较早的民歌短论,是研究冯梦龙民间文艺思想的重要资料。他在评注中提出了民歌整理要遵从民间文艺作品的原貌,对民间文学的搜集编选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此书对研究民歌的发展以及明代江南社会生活均有参考作用。

  《山歌》它在语言上客观地保留了明末苏州一带的许多吴语词汇,对如今进行的对吴语的历史研究有非常大的价值。

  出处:http://baikebaiducom/view/38813htm

瑶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人口为263万人左右,主要从事山地农业。自称“勉”、“金门”、“布努”、“炳多优”、“黑尤蒙”、“拉珈”等。瑶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创造了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艺术。

瑶族在远古时代就有了民族起源的神话传说。先秦古籍《山海经》

山海经

山海经

就有盘瓠神话的原始记录。除盘瓠神话外,反映本民族远古社会生活的神话,还有《盘古开天地》、《伏羲子妹造人民》等。歌谣在其文化艺术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源远流长,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有讲述天地万物起源的创世歌;记述民族历史的古歌;表现劳动生活的狩猎歌和农事季节歌;爱情歌;祭祀用的乐神歌;赞颂反抗斗争的革命斗争歌等等。其中的《盘王歌》歌词长达3000多行,歌名多至数十种,为瑶族人民的伟大艺术珍品。此外,还有史诗般优美的传说、故事、寓言、童话、笑话、谜语、谚语等。有的述说历史上的不幸遭遇,有的歌颂反抗压迫的起义斗争;有的揭露封建剥削的残酷;有的歌颂爱情坚贞;有的描述民族风物等等,展示了瑶族人民的思想、道德观念和社会生活,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瑶族音乐、舞蹈与其民间歌谣一样,起源于劳动与宗教。其舞蹈著名者如长鼓舞、铜鼓舞,系祭祀盘王、密洛陀的大型舞蹈。民间盛行的舞蹈还有狮舞、草龙舞、花棍舞、上香舞、求师舞、三元舞、祖公舞、功曹舞、藤拐舞等数十种。《盘王歌》有24种曲牌,唱腔相当复杂。民间流传的生产歌、酒歌,曲调平缓而喜悦;苦歌、哀歌曲调悲痛深沉;情歌欢快动人。瑶族的长鼓舞、铜鼓舞已搬上了舞台,深受广大群众欢迎。

瑶族的工艺美术有印染、挑花、刺绣、织锦、竹编、雕刻、绘画、打造等,形式多样,内涵丰富,其中尤以蜡染、挑花出名。

瑶族早在唐、宋时期开始,学习用汉字记录本民族的历史,编纂各种典籍。迄今各地瑶族民间散藏着的大量瑶族历史典籍,包括著名的历史文献《过山榜》和数量众多的宗教经书、歌本、家谱等等,就是瑶族对祖国历史文化的一大重要贡献。《过山榜》是研究瑶族历史的宝贵资料。瑶族艺术家:蓝怀昌(广西作协主席、文联主席)、覃福展(学者)、徐兢(青年导演)奇风异俗

瑶族抛花包

抛花包是富宁县瑶族男女青年的一种娱乐形式,瑶语叫“武多”。

瑶族的花包用红、黄、蓝、白四色布拼缝而成,内装玉米。活动人数不限,男女各为一方,每人都握两个花包,距离约一丈,左手接来右手抛去,男女对掷,往复循环,一时满场彩花飞舞。

传说从前有对青年相爱,男的叫盘阿思,女的叫刘三娘。瑶族头领想讨三娘为妾,被三娘拒绝,转而逼迫盘阿思,要盘阿思一天以内制一件五色凤凰衣,否则不准与三娘结亲。阿思历经艰辛,连一只鸟儿也没有猎获。在他一筹莫展之际,一位仙女为阿思的精神所感动,送给阿思一件凤凰衣。阿思和三娘在乡亲们的帮助下,打死了瑶族头领,结成了夫妇。为了纪念仙女的恩情,三娘按凤凰衣的颜色,绣了四个花包,保留了红、黄、蓝、白四色,摒弃了黑色,以表示冲破黑暗、走向光明。自此以后,便有抛花包的活动。

富宁瑶族的抛花包活动,是青年男女的一种交际活动,许多青年男女都是通过抛包活动结为终身伴侣 。

在瑶族新婚之夜新郎新娘不能同床共枕,新郎慨地让出自己的床位,由陪伴新娘来的同胞姐妹、知心女友与新娘同床共枕,说说知心话。新郎让出床位后,便邀请未婚青年男女到村旁彻夜对唱山歌,其内容主要是与未婚青年话别,说明自己已成家立业,肩负家庭责任,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跟大家一起玩耍,并希瑶族是十分注重礼仪的民族,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礼仪禁忌。路途相遇,不论相识与否,都要热情打招呼,否则被视为不懂礼貌。平日里洗脸盆不能拿来洗脚。用餐时忌讳互用碗筷。忌讳衣裤当户晒。忌讳在屋内乱吐口痰。猪日不杀猪,鸡日不杀鸡,牛马日不买卖牛马。有客人到家,客人先要与主妇打招呼,主人才高兴,否则被认为傲慢无礼。款待客人时,鸡、肉、盐一排排地放在碗里,无论主客,必须依次夹吃,不得紊乱。客人和老人每吃完一碗饭都由妇女代为装饭。盐在瑶族食俗中有特殊的地位,瑶区不产盐,但又不能缺少盐。盐在瑶族中是请道公、至亲的大礼,俗叫“盐信”。凡接到“盐信”者,无论有多重要的事都得丢开,按时赴约。[4]

瑶族十分尊敬长辈与老人。路遇老人要主动打招呼,并让到路的下方。骑马者,见到老人时必须立即下马。在老人或长辈面前,不跷二郎腿,不说污秽的话,不随地吐口痰,不直呼老人和长辈的名字。与老人和长辈同桌共餐,要让他们坐上席,主动给他们添饭加菜,可口的菜肴要移到老人和长辈面前摆放。

火塘是瑶族家庭的核心,火塘上的三脚架以及灶膛,不能用脚踩,火塘内的柴禾忌讳倒着烧。望同龄青年尽快找到心上人,早日成家立业。新郎要待第三天早上新娘返娘家回来以后,方能进入洞房与新娘共度良霄。瑶族妇女善于刺绣,在衣襟、袖口、裤脚镶边处都绣有精美的图案 花纹。发结细辫绕于头顶,围以五色细珠,衣襟的颈部至胸前绣有花彩纹饰。男子则喜欢蓄发盘髻,并以红布或青布包头,穿无领对襟长袖衣,衣外斜挎白布“坎肩”,下着大裤脚长裤。

瑶族男女服装主要用青、蓝土布制作。男子喜着对襟无领的短衫,下着长裤或过膝短裤。广西南丹县瑶寨男子喜着绣边白裤;广东连南瑶族男子喜留发髻,插以雉毛装饰,并以红布帕包头。妇女喜着无领大襟上衣,下着长裤、短裙或百褶裙,在服装的领口、袖口、胸襟、腰带、裙边饰以色彩斑斓的挑花、刺绣,鲜艳夺目。瑶族妇女的头饰式样繁多,喜爱以银簪、银花、银串珠、弧形银板等配以彩色丝带做头饰,风格别致。少女、未婚或已婚妇女从头饰上就可以区别。

红头瑶:妇女头缠红布,衣袖裤脚绣五彩花纹,胸前缀银排扣,戴银耳环和银项圈。自称“孟”或“洞班黑尤”。

白头瑶:妇女顶蓝布红边头帕,缀红白线缠头为饰,青蓝色长衣裤并缘以红白色花边。自称“黑尤蒙”。

蓝靛瑶:以善种蓝靛(蓝色植物染料)得名。用芭蕉叶作平顶帽,青布盖头,青色衣裤,胸饰银排扣,系红珠线,自称“秀门”,“吉门”。

沙瑶:妇女打扮与壮族支系“布沙”相似,头缠黑色纱帕,穿青蓝色斜襟上衣,衣裤饰以条纹状花边。喜依山傍水,住在炎热的红河两岸,受“布沙”的影响很深。亦称“黑尤蒙”。 望采纳。

三月三,即农历三月初三,这一天是汉族及多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有关广西三月三的作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山歌唱响壮乡美(一)

我外婆家在南丹县的巴平蛮坝村,是个地道的壮族之乡。壮家人勤劳、善良、好客,逢年过节,大家喜欢凑在一起欢聚一堂,特别是壮家“三月三”,更是喜庆连连。

“三月三”这一天,我来外婆家观看山歌会。一到表演场地,人们早已坐满,一眼望去,真是人山人海。山歌会就要开始了,一阵锣鼓声响起,狮子队舞动了起来。只见狮子们时而翻腾,时而扑跳,时而扭身,时而甩尾……就像一头头活生生的狮子在人们面前欢腾跳跃,为节日平添了许多喜庆和热闹。接着腰鼓队登上舞台,只见她们身穿蓝色衣服,腰系红绸带,脚穿绣花鞋,展示了我们壮家民族的特色与魅力。她们有节奏地敲打着腰鼓,似乎打出了她们欢悦的心情,打出了壮家“三月三”的喜庆祥和。

欢快喜庆的气氛还未散尽,我们翘首以待的山歌会开始了,各山歌队队员陆续上台,大家摆成擂台阵式,开始比试。大家仔细听,比赛由拉乐队首先开嗓:“太阳出来照四方,党的思想放光芒。蛮坝金城轮流转,家家户户起洋房。”拉乐队的歌声才刚落下,台下立即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接着,巴几队不甘示弱地唱到:“旭日东升照此方,大米基地美名扬。国家拨款来开发,条条道路通硬化。”巴几队的歌声还在回荡,甲屯队就唱了起来:“蛮坝是个好村庄,特色大米在此方,大米卖到东南亚,十个吃了九个夸。”甲屯队还想继续唱,却被拉昌队接了下去:“万亩梯田好风光,年年丰收粮满仓。天天游客来观看,四面八方齐涌来。”大家唱得那么动情,唱出了壮家人的美好生活。歌声依然不断,就在此时,蛮坝队抓住时机,带着自豪高唱:“蛮坝是个旅游区,荣华富贵万年青。这个村子风景好,盖过北京第二城!”听着台上的歌唱,台下观众情不自禁地引吭高歌:“蛮坝是个好地方,好山好水好风光……”还没唱完,我眼前就浮现出我们壮乡的一幅幅美丽风光。

春天,万亩梯田里的油菜花相继开放,黄黄的油菜花重叠在这错落有致的田野里,远远望去,大地像铺上了一条条金色的地毯,阳光下,春风吹过,田野里涌起了一波又一波金色的亮光。走近它,浓浓的花香弥漫了整个世界,让人如痴如醉。

夏天,人们扶犁耙田,一块块田地灌满了水,漫山遍野的层层梯田,好似一面面大大小小的镜子,犹如五彩池般美丽。耕田完毕,栽完秧,整个田野又绿油油一片,如果你登上高山极目眺望,就会发现壮乡的`绿色之海是那么令人神往,而坐落在海洋里的一座座岛屿,与阡陌交错的水泥道路相互映衬,更显示出了壮族乡村独特之美。

秋天,层层梯田的稻子黄澄澄的,沉甸甸的稻穗压得稻秆都直不起腰,秋风吹来,稻浪在翻滚,在欢笑,从山顶滑下来,好像金山在滑坡。风声稻浪,勾画出了壮家五谷丰登的画面,让游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我的思绪还在横飞,突然一阵高亢的歌声打断了我的思路,我才发现所有山歌队一齐唱道:“中央落实十八大,人人要听党的话。党的政策来指导,蛮坝实现中国梦。”是呀,山歌唱出了人们的心声,唱响了壮乡的美好蓝图。

家乡的三月三(二)

“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牵引着我的思念和梦幻……”不远处传来一阵悦耳的歌声,我不禁一阵恍惚。啊!原来三月三到了,脸上不禁露出了丝丝笑意。三月三是广西壮族的传统节日,被壮族人们称为“窝阜坡”或“窝坡”,意思为“到垌外,田间去唱歌”。同时,它也是纪念刘三姐的“歌仙会”,在那天我们都会去祭拜祖先,叫做“拜山”。

每年三月三,家乡的大河旁总是热热闹闹的,老老少少都会穿上传统的壮族服饰,就连我这个小孩子也不免遭受妈妈的“威逼利诱”,被迫穿上了缩小版的壮衣,本以为出门会被小伙伴们嘲笑,可看到她们与我一样的装扮,也就释然了。“小姑姑,我们到老树下吧!那里好多人啊,还有和我们穿得一样的小朋友,我们去看看吧!”鸾月拉着我的衣摆,水灵灵的眼睛眨呀眨的,我无奈点了点头。我们大步向河边进发,来到河边的老树旁,我不禁定了定神,树下的确热闹非凡。长须飘飘的壮族老者坐在树下,每人手上都抱着一个马骨胡,默契地开始拉了起来,一个个动听的音符在树下飘荡,飘进了我们的耳朵里,陶醉了我们的心灵。我闭上眼睛细细品味,琴音时而波涛壮阔,时而绵延动听,抑扬顿挫,我仿佛置身在雄伟壮阔的大瀑布前,又好像在涓涓小河上前行。它,把我带进了一个神奇的世界——音乐世界,它给我的心灵带来了不可言说的震撼!

“小姑姑!小姑姑!老爷爷们拉得好好啊,我也想学!不过我更想学那个!”鸾月用小手兴奋地指了指不远处。“啪啪啪啪……”我顺着她的小手望去,一群男男女女拿着一根根扁担,刚刚那是互相击打发出的声音?“打架了这是!”我不禁低声惊叫。“乱讲!”我的头被拍了一下,我恼怒回过头,只见哥哥说:“这是打扁担好吗?我们的习俗!连这都不知道!”我竟无言以对。“走!和哥学学去!”我和哥哥一人拿一条扁担,学着他们像模像样地打了起来,越打越起劲,越打越上瘾。在这期间我还故意用扁担拍了哥哥几下呢,看着他疼得哇哇叫的样子,我心里偷乐呢!嘘……小声点,不要让他听到哦!

“小姑姑!快看!”又怎么了,我转过头。只见大河上正飘着一叶叶小舟,每叶小舟上都有一对男女,他们和着河水声,用着独特的嗓音,婉转地唱出最质朴无华的山歌,他们手牵手,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姑娘们娇俏一笑,把手上的绣球给了心仪小伙子,周围迸发出热烈的掌声。“恭喜啦!”“哈哈,又有一段姻缘咯!”……各种祝福的声音传来。我想,他们一定会幸福的。

“小姑姑,时间不早了,婶婶让我们到山上采集枫叶、黄饭草做五色糯米,然后还要去祭祖呢!我们快走吧!”我点点头,拉着她向山上跑去。“又是一年三月三,风筝飞满天,牵引着我的思念和梦幻……”三月三,这是个好玩又意义重大的节日!壮族,一个质朴无华、能歌善舞、勤劳善良的古老民族。壮乡,一个美丽、文化悠久的地方!

壮族婚俗

桂林地区龙胜县龙脊一带壮族,结婚时有背新娘、砍梯、拆桥、对歌等独特婚俗。新娘出嫁时,通常由一个父母健在、子女双全的男子或者由姑娘的父亲,背着出门,叫做背新娘。背时,要脱去新娘的鞋,到门外才给穿上,表示她脚印已经出门,日后一心向着夫家。也暗示姑娘离家并不情愿,是让人背走的。新娘去夫家,不坐轿,由十几位伴娘和歌手陪送。嫁送中必须有给新郎的一双鞋、一套衣服,给家婆、伯娘各人一块胸围,给家公、伯伯各人一条腰带。新娘到达夫家,要踏着临时搭的竹梯上楼,再走过为她架的“新桥”进入洞房。她登完竹梯,一位父母健在的男青年立即将竹梯砍断。进入洞房,后面又立即有人拆去“新桥”、“砍梯”、“拆桥”,表示新娘后路已断,今生永落夫家,生育子女,创家立业,也寓意新人结合,如意美满,白头偕老,永不变心。晚上,伴娘和歌手要与寨上小伙子们对歌。新娘次日回门,新郎当日或次日接回。晚上伴娘和歌手又要与寨上小伙子对歌,连唱3夜,有茶歌、赞歌、情歌等等。有些青年通过这种机缘机中了意中人。

壮家独特的求爱方式——抛绣球

抛绣球是壮族青年表达爱意的独特方式。绣球有圆形、方形、菱形,有的还做成各种动物形状。上端有条彩带,下端系一束尺多长的彩丝穗子,球内填充谷糠或棉籽,大小不一,轻重不等,一般不超过一斤。比赛时,男女相向分列两队,各有一裁判。一方起抛,球落对方场内,接不住的,要罚唱歌或表演节目。再轮换抛球。绣球作为爱情信物时,抛法又不相同。有的是在对歌时,姑娘趁无人注意悄悄地送给意中人,对方则以手帕、毛巾之类物品回赠,两人继续对唱下去,借以增进了解。有的是姑娘看中了谁,便抛过去,对方如亦有情意,即系上礼物,还抛过来。绣球能打开双方心扉,为彼此的进一步接触、了解,创造条件。

壮族岩葬

岩葬是壮族的一种丧葬方式。就是人死之后,不埋入士,而是敛尸入棺,在悬崖峭壁土凿孔插桩置放棺木;或是在悬崖上凿洞,纳棺其中;或就岩石的裂隙和天然岩洞,将棺木抬进去,凌空悬置。

广西西部地区石山耸立,岩洞遍布,所以,当地壮族多选在下临江河的悬崖峭壁上的天然岩洞入葬逝者。岩葬棺木多为圆木,剖开为二,然后挖空而成,也有用六块木板镶成长方体的。壮族岩葬的起止年代大约在东汉时期,直到民国年期还在部分壮族地区流行,大部分的壮族岩葬主要是明、清时期的。

古代壮族为什么要耗费这么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将棺木悬于峭壁上的岩洞中呢 这是由壮族经济生活与宗教信仰所决定的。考古资料证明,在远古时期,由于生产力低,壮族先民多是居住在岩洞里,在他们的思想意识中,人死之后仍与活着的人一样进行生产与生活,同样要衣、食、住、行。在这种思想的支配下,岩葬就和人类居住的岩洞联系在一起了。

壮姑夏装

龙胜县龙脊一带壮族姑娘的传统夏装,上白下青,用料多为细棉布,现在也有用绢和洛纶的。上衣款式为平领、对襟、中袖。中襟缀两只布扣,手工精巧,有蝴蝶形、菱形等样式。袖筒中腰和袖口绣有“花栏杆”,用丝和配色极为讲究,花形也多种多样。衣衫腰身部位比较宽松。裤子为青色,宽筒,裤筒中腰也镶有两道宽约一寸的“花栏杆”,多为锻带加绣花色。壮姑穿上这套衣裳,配上线底细花胸围和方形法净印花头巾,耳挂串珠环,腕戴白银镯,走在乡间路上,给人以潇洒、自然、和谐的内蕴美感。

壮族的歌

壮族人民素以能歌善舞著称,广西壮族自治区被称为歌的海洋。壮民善于以歌来表现自己的生活和劳动,抒发思想感情。青年男女恋爱有情歌,婚嫁有哭嫁歌,丧葬有哭丧歌,互相磐考比赛智力有磐歌,宴请宾客有劝酒歌和节令歌,祈神有求雨有祈祷歌;教育儿童有儿歌和童谣。每年春秋两季,男女青年盛装打扮汇集到特定的场所进行对歌,这种歌会形式称为“歌圩”亦称为“歌节”。柳州几乎天天都能听到壮族山歌的对唱,立鱼峰、江滨公园、喷泉广场都是对歌的场所,但以农历八月十五的中秋歌会最为热闹。

三月三和歌圩

三月三和歌圩是壮族传统歌节,又叫“三月三”、“歌圩节”、歌圩,壮语叫“窝埠坡”、“双龙垌”。意为到田间或岩洞外唱的歌。分日歌圩和夜歌圩。日歌圩在野外,以倚歌择配为主要内容;夜歌圩在村子里,主要唱生产歌、季节歌、盘歌和历史歌。除农历三月初三,春节、四月初八、中元、中秋以及婚嫁、小孩满月、乔迁等时节都可形成歌圩。甚至赶圩路上歌逢对手时,也可形成临时歌圩。其起源有多种传说,一说刘三姐发明山歌,众人争相传唱,逐渐衍成歌圩;一说为娱神,除灾驱疫;一说为纪念一对坚贞情侣。歌圩节前,人们要备好五色饭和彩蛋,姑娘们还要赶制绣球。歌圩日,小伙子和姑娘们都穿节日盛装,男携礼物,女揣绣球,成群结队前往。有的抬着刘三姐神像绕行歌圩一周,才开始对歌。有的则由姑娘们搭起五彩绣棚,待小伙子到来,边对歌、边审度对方人品、才华。有的是男女对列,姑娘向意中人抛出绣球,对方如果中意,就在绣球上绑上礼物,掷还女方。有些歌圩有碰蛋的习俗:小伙子用手上彩蛋碰姑娘手中彩蛋,姑娘如愿意和他做朋友,就露半边蛋让他碰,不愿,就整个握住。还有的是甲村向乙村送去彩球,相约还球时举行山歌比赛,如乙村输了,彩球不准送还,来年继续比赛,直到唱赢为止。现在每年农历三月初三的壮族歌节已逐渐发展成“三月三”文化艺术节。

板鞋舞

在壮族的文体技艺中最妙趣横生的就是像军阵般有威有势的“板鞋竞技”和“板鞋舞”。板鞋竞技是以几个人为一队,大家同穿一对长板鞋赛跑;参加者必须步调一致,同心全力,谁要是一个不少心,就会令全队人仰马翻。相传板鞋舞源自明代。嘉靖年间,壮族女英雄瓦氏夫人率领广西郎兵赴浙江抗击倭寇,她用三人缚腿赛跑的方法训练郎兵,使得军纪严明、同心协力,后来便演变成这种有趣的运动了。

牛魂节

牛魂节又称脱轭节,流行在桂北龙胜一带壮族山村。传说农历四月初八这天是牛王诞辰。要给牛脱轭,刷洗身子,放牧到水草丰美的地方。牛栏要打扫干净,铺上干爽稻草。不准役使,更不准鞭打,还要给牛唱山歌,喂乌米饭。过去有些寨子里还建有牛魔王庙,过节这天,要杀猪祭祀,村民们在庙里聚餐。当地流行一个传说:当初陆地只有岩石、黄沙,牛王奉命下凡播种百草,原定跨3步撒一把草籽,牛王记错了,变成跨一步撒3把,使得大地百草丛生,连庄稼都长满野草。天帝大怒,罚牛王下人间吃掉百草。但天帝并没有忘记它,每当它生日,便派牛魔王下凡看望、佑护牛王和它的子孙,为它们灭病去灾,由此便建起了牛魔王庙。牛魂节表现了壮族人民对耕牛的爱护和对农业丰收的期望。

踩高跷踢足球

壮族的“高脚球”,玩起来很像足球。不过却不能用脚来踢,无论奔跑、拼抢和踢球都要用那高跷。现在用的球是足球,但以前踢的是柚子。原来,早在南宋时,广西南丹县人就有踢柚子的游戏,每逢中秋还要举行踢柚子比赛,近代发展为踩高跷踢足球,更是别开生面。

狮子上金山

在壮族人眼里,狮子是祥瑞之物。壮族的舞狮绝技,有高台舞狮、双狮戏球、狮子梅花椿、过天桥、刀尖狮技、狮子上金山等。这一招“狮子上金山”,更是险象环生。“金山”是用约35张长条凳叠成17层,高85米;表演者扮成“狮子”登上“金山”,在晃荡不定的“金山”上跳跃、腾空、起舞,惊险万状,令人叫绝。

背字

在广西宜山和环江县交界的一些地方,壮族青年结婚,至今流行“背字”习俗。“背字”是壮话译音,实际上背的不是“字”,而是一条长一丈四尺、宽一尺多的宽带,由女方母亲用自织自染或买来的深黑色(以此色为最优)土布缝制而成。女儿出嫁那天,让男方指派“背字”人把布带“背”回新郎家,以备外甥出世作襁褓之用。这种习俗,当地壮语称作“背字”。“背字”的人必须具备三个条件:生父生母双全;未婚的青少年男子;机灵识礼。“背字”仪式在女方家里的正厅举行。主持仪式的人必须是村上德高望重、当了爷爷的长者。长者首先向“背字”人敬上两杯当地名酒,“背字”人很有礼貌地双手捧杯,恭敬地给长者回敬两杯,双方都要一饮而尽。接着长者把准备好的带子从“背字”人的两肩绕过扎紧,继而又互相敬酒,说吉利之语。“背字”完毕,鸣放鞭炮,欢送迎亲者平安返回。“背字”人向长者鞠躬辞别,步出大门,打开雨伞,意为庇护“外孙”离开姥姥家。回到男方家,家主烧香放炮,欢迎“背字”人胜利归来。少倾便举行“卸字”仪式,同样由长辈主持,互敬酒后,长者轻轻解下布带,交给家母保管。新郎父母还要酬谢“背字”人。时过不久,新娘及其女伴便成群结队来到新郎家,喜日更加热闹。

新娘过河

流行在广西桂北地区龙胜各族自治县内的壮族婚俗。在桂北山区,本来只有四五十里的山路,却要涉水过五六次河,跨过三四座桥。所以成亲时,新娘过河过桥都要请人背。背新娘的人称为“水手”,多是未婚男青年。过河时,鸣炮三声,喇叭齐鸣,“水手”两掌按住自己的膝盖,弓下腰,背好后才能过河或过桥。背新娘特别讲究文明礼貌,行动上不能有半点粗野,更不能调笑。所以背新娘的人多是品德最佳者。过河时,“迎娘”(由未婚女青年担任)在旁边给新娘打雨伞遮荫,在宽约五六十米的河面上,迎亲队伍拉成一条线,热闹非常。上岸后,乖巧的“迎娘”把伞放得很低,不让别人偷看蒙着面纱的新娘。龙胜的壮族婚姻是要过“三关”闯“十门”的。先谈恋爱,后定亲,才能成亲,谓之“三关”。迎接、对歌、出门、穿村过寨、过河过桥、入门、唱调、回门、回家、入洞房,谓之“十门”。“过河”只是“十门”中的第五个“门”,“十门”过了才能入洞房。

勒惹和卜基

壮家妇女生勒惹(壮语,即婴儿)时,其家婆要亲自去寻找“奶妈”,以替媳妇奶孩子。这是为了让产后的媳妇能好好休息,保养身体。“奶妈”一般由产后五个月的妇人充任,不要报酬。能当上“奶妈”非常光荣,有“第二妈妈”之美誉。孩子长大后,逢上喜庆佳节,都要带上礼物到“奶妈”家拜候。四五岁的孩子如果体弱多病,父母就要找“卜基”(壮语,即第二父亲)做孩子的靠山,确保孩子身体健康。“卜基”非常尽“职”,“上任”后,常和孩子父母商量,请医问药,多方料理,让孩子健康成长起来。孩子长大后,也象对待“奶妈”那样对待“卜基”,尽其孝敬之心。

社公祭

是广西环江壮族每年夏历除夕祈求新的一年禾苗茁壮成长,祈求小孩不病和家畜肥壮无病的祭社仪式。

南丹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北部,是黔桂交通大动脉之咽喉,有国道公路和铁路干线穿过,红水河也在县境内流往,交通便利。南丹县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地区辖县,重要矿业县。聚居有壮、汉、瑶、苗、毛南、水等多民族。资源丰富,被誉为有色金属之乡、中国的锡都、矿物学家的天堂。南丹各民族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瑶族的服饰简洁明快,古风依然。苗族的衣着朴实而华丽,集厚(百褶)重(九斤)长(三丈)于一身,她们的发式高雅,最显个性。壮锦最能反映壮族妇女的智慧和才华,壮族的山歌含蓄而迷人,具有较高的文学性和艺术性。

南丹县旅游形象口号:

1、青山绿水白裤瑶,休闲避暑新南丹。

2、多元文化,多情山水,多彩南丹。

3、南国风情画,丹心迎天下。

4、丹韵承千年,山水奇天下。

5、一品南国景,千年丹文化。

6、八桂风情九百九,人到南丹不想走。

7、国之南,炼秘丹,神奇秀美数南丹。

8、南得胜景,丹砂福地。

9、梦里白裤瑶,画里南丹州。

10、酒城锡都,千年土司,南疆瑶韵,丹姿卓绝。

11、原汁原味白裤瑶,多姿多彩新南丹。

12、雄奇鸳鸯桥,神秘白裤瑶,山水人文赞,南丹瞧一瞧。

13、人类民俗活化石,神秘洞天白裤瑶。

14、南得一见,丹韵千年。

15、山水南丹,锡引天下。

16、壮乡多胜景,醉美是南丹。

17、天下第一奇胜,避暑休闲天堂。

18、奇山绿水原生态,古风瑶韵新南丹。

19、游山水胜景,品民族风情,享清凉世界。

南丹的自然素观出神入化,南丹的人文景观更为辉煌勤劳勇敢的南丹民族用智慧谱写了南丹灿烂的历史,千年的土司文化成为南丹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三个古代哨址,八座古代营盘充分展现出南丹民族文化的渊源。

南丹的自然景观奇美绝伦,人文景观也极具魅力,千年的土司文化和六座古代营盘充分展现南丹历史的渊源。南丹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生活着壮、汉、苗、瑶等13个民族,其民俗风情多姿多彩。人口总数不足3万的白裤瑶至今仍保留着顺应自然的生活特色。他们崇拜天地,信奉自然,敬重祖先。白裤瑶民俗风情奇异多彩,它是中国乃至世界民俗文化一道奇特的景观,吸引世界的目光。 南丹是美丽诱人的。明代著名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途经南丹时不得不留步10日,赞叹不已,以第一奇胜为南丹定论。中央电视台记者曾题词:当人类步入现代社会之时,人们往往忘却了什么是真是美,其实真的美,真的艺术,真的人生在祖国的边陲。南丹是一个令人神往的地方。

 南丹县位于广西西北面,全县总面积3916平方公里,辖7镇6乡,居有壮、汉、瑶、苗、毛南、水、仫佬等23个民族,总人口276万。

  南丹的地理位置优越,是桂、黔、川交通的重要枢纽,是历史上的“兵家喉地”。南丹位于西南公路210国道和黔桂铁路交叉点上,西南出海大通道成都——重庆——贵阳——南宁——柳州——北海二级公路贯城而过;国家重点工程龙滩电站的前期工程南丹——天峨二级公路已竣工。

  南丹历史悠久,宋置南丹州,明复南丹州,清称南丹土州,民国7年改州置县至今。南丹的气候独特,冬无严寒流、夏无酷暑,年均气温169℃,山青水秀,洞奇多姿,民俗古朴,是旅游避署的好胜地。

  南丹的自然资源丰富。县内有锡、锑、锌、金、银、铜、铁、铟、钨等20多种有色金属,总储量1100万吨,其中锡储量144万多吨,居全国首位,被誉为“有色金属之乡”、“中国的锡都”、“矿物学家的天堂”;南丹工业初具规模,已形成有色金属、建材、机械、化工、食品、造纸等12类工业体系,有色金属的采选冶自成体系,已具有7000吨/日选矿能力的锡、锑、锌综合选矿能力,具备年产1万吨的锡冶炼、年产2万吨的锑冶炼、年产1万吨的铅冶炼、年产1万吨的锌冶炼能力,锡锌产量居全国第一,是目前全国最大的锡锌生产基地。

  南丹各民族既有共性又有个性,瑶族的服饰简洁明快,古风依然。苗族的衣着朴实而华丽,集厚(百褶)重(九斤)长(三丈)于一身,她们的发式高雅,最显个性。壮锦最能反映壮族妇女的智慧和才华,壮族的山歌含蓄而迷人,具有较高的文学性和艺术性。

  南丹长角辣椒已有上千年的栽培历史。其特点是角长、肉厚、香脆微甜、辣味适中。远销马来西亚、斯里兰卡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年产量400万公斤。长角辣椒被列为全国农牧渔业“丰收计划”项目。南丹是“中国长角辣椒之乡”。南丹瑶鸡原是野鸡群种,产于深山老林中。瑶鸡肉质细嫰、味道鲜美、皮薄、脂肪少、口感极好。瑶鸡成为市场上的抢收货,年出笼200万羽,产品供不应求。被列为全国农牧渔业“丰收计划”项目。南丹是“中国瑶鸡之乡”。黄腊李是南丹特产。主要产于南丹县罗富乡,是在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中形成的地方稀有李子品种。南丹黄腊李品质优良,是明清的贡品,享誉区内外,目前在国内只有南丹才能生产出特别优质的黄蜡李。 六龙茶、丹泉酒成为名闻区内外的优质产品;柑桔、李子、柿子、板粟等水果资源丰富多样;烤烟生产初具规模,产量居广西第三位,成为广西烤烟生产基地。

  南丹已投资2亿元把城区面积由原来的3平方公里扩大到5平方公里,城区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设计新颖、造型别致、色彩明快,新建有15层农行金融大厦,12层建行大厦、饮食大厦、商贸大厦等高层建筑,集经营、吃、住、玩、乐为一体的综合农贸市场、工贸市场,是安居乐业、投资发展的理想之地。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