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得水逝而相忘乎水,鸟乘风飞而不知有风”是什么境界?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3浏览:2收藏

“鱼得水逝而相忘乎水,鸟乘风飞而不知有风”是什么境界?,第1张

这是一种闹中取静,超脱尘世,闲庭信步的境界。这句话出自国学古籍经典《菜根谭》。意思是:鱼有水才能优哉优哉地游,但是它们何尝明白自己置身水中呢?鸟借风力才能自由自在翱翔,但是它们却不知道自己置身在风中。

单看字面意思,这句话描述的只是鱼不知有水,鸟不知有风的现象,但这句话的深意就在后一句“识此可以超物累,可以乐天机。”就是说,如果能看清此中道理,那么就可以超然置身于物欲的诱惑之外,而且也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天赋的真正人生乐趣。

扩展资料:

《菜根谭》是明末思想家、学者洪应明先生编著,旨在论述人生、修养、为人处世的一部旷世奇作。“谭”字,通“谈”,因此这本书又名“菜根谈”。菜根象征着艰苦清贫的生活,而在艰苦清贫的生活中,依然能够坚定操守,奋发有为,何期事业不成、理想不能实现?

正所谓:“人能咬得菜根,则百事可成,”艰苦的环境能磨炼一个人的意志,锻造一个人的品性。《菜根谭》博采众家,融合儒、释、道三家之精髓,雅俗共赏深入浅出,将为人处世的大道理,形而上的哲学思想,通俗化、艺术化、生活化,趣味化。

劝赌不劝嫖,劝嫖两不交

这句话可不分农村还是城市,只要是嫖娼或者赌博,那都是不光彩的,因为因赌博而妻离子散的事例不在少数,而且嫖娼更是让人瞧不起,赌博的话,亲朋好友还可以劝阻,这件事情劝都不能劝,毕竟是隐私事情,你劝的话他还会介意,所以很不合适。

超然并有哲理意境的诗句“鱼得水逝而相忘乎水,鸟乘风飞而不知有风”,它的出处,出自国学古籍经典《菜根谭》。

这句话什么意思呢?它的字面意思是:鱼有水才能优哉优哉地游,但是它们何尝明白自己置身水中呢?鸟借风力才能自由自在翱翔,但是它们却不知道自己置身在风中。

单看这个字面意思,我们还是有一种云里雾里的感觉。这句话描述的只是鱼不知有水,鸟不知有风的现象,那么,这再平常不过的现象在作者笔下有什么深意呢?深意就在后一句“识此可以超物累,可以乐天机。”就是说,如果我们能看清此中道理,那么就可以超然置身于物欲的诱惑之外,而且也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天赋的真正人生乐趣。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多人确实常常为物所累,对外界的“物”太过关注,必然丧失内心的平和与安宁。认识到这一点就可以不为环境所拖累,人就可以活得轻松开心,顺其自然。

拿鱼和鸟做比较,其实人何尝不是呢?当身处平凡普通的生活中,却不知这就是幸福生活,总以为经历大风大浪的人生才是值得的,引以为傲的。 鱼得水可以相忘乎水,而人得到生命却无法忘乎生命,因此去追求幸福,得到幸福后却全然不知,混混噩噩的努力拼搏……如果我们不过分注重名利财富,不为名利财富所拖累,一切顺其自然,我们绝对会活得轻松快乐,毫无负担压力。

可惜现代人的快节奏生活,压力确实太多。工作压力,学习压力,经济压力……如果我们能够放慢脚步,遵循自己的内心,让自己充盈起来,不用在意太多身外之事,只要身体健康,心情愉悦,岂不美哉!

国学经典可谓是现代浮躁社会的一剂灵丹妙药。古人的处世哲学,放在今天也不过时,这是中华文明的美好传承,对于人的正心修身、养性育德,有不可思议的潜移默化的力量。

以前年少浮躁,这样空灵睿智的古典书籍语录感觉苦涩难懂耐不了性子看。随着年龄增长心态的成熟平稳,反倒感觉古人们总结出来的人生智慧,真是太有先见之明,千百年前他们就已经领悟出了人生的真谛,让现在自诩聪明的现代人何等自叹不如!

古籍在传承中华文明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古籍是用来记录中华文明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载体,也是从古至今流传下来的非常宝贵的文化遗产。古籍上面记载了很多古代的文学知识,对于弘扬我们的民族精神,增强我们国家的软实力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现在我们的国家也非常注重对古籍的保护以及传承和发展,也开始重视对古籍的修复。古籍虽然离我们现在的生活好像已经很久远了,但是古籍文化必须要传承下去,也一定要加强公众和古籍之间的关系。要想让古籍很好的传承下去,就一定要注重中小学的教育,虽然近几年国画书法等也相继的进入了中小学的课本课堂里,但是也一定要让古籍进入中小学的课堂里。一定要让下一代知道古籍是多么伟大的一个文化载体。

要知道古籍是一个非常能体现我们华夏文明的载体,一定要加强青少年的古籍基础教育,多培养青少年们对古籍的兴趣,最好是通过去学习等方法来让青少年了解古籍的历史以及发展。古籍中记载有很多知识,比如我们中国人对宇宙自然的一些看法,对世界的看法等等。如果想要真正的了解中国人,那么古籍就是非常好的渠道之一。不光是中国人,可以通过古籍了解中国,对于一些外国人来说也是了解中国的一个非常好的渠道。

古籍不能够仅仅只在学者之间了解起来,而是要让更多的老百姓认识到古籍的重要性。古籍从很多方面能够串起中华5千年的文明,这就是古籍本身的魅力,以及我们之所以坚持要传承古籍的原因。我们不光要保护古籍,而且一定要让古籍传承下去。

1、《论语》:《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至战国前期成书。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主要记录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

2、《中庸》:儒家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一部道德哲学专著,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相传为战国时期子思所作。其内容肯定“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把“诚”看成是世界的本体,认为“至诚”则达到人生的最高境界,并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和认识方法。宋代从《礼记》中抽出,与《大学》《论语》《孟子》合为“四书”。

3、《孟子》:《四书 》之一。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为孟子、孟子弟子所作。最早见于赵岐《孟子题辞》:“此书,孟子之所作也,故总谓之《孟子》”。

4、《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5、《三字经》:中国的传统启蒙教材。在中国古代经典当中,《三字经》是最浅显易懂的读本之一。《三字经》取材典范,包括中国传统文化的文学、历史、哲学、天文地理、人伦义理、忠孝节义等等,而核心思想又包括了“仁,义,诚,敬,孝。”背诵《三字经》的同时,就了解了常识、传统国学及历史故事,以及故事内涵中的做人做事道理。

1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史记》

2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记》

3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史记》

4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史记》

5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

6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史记》

7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史记》

8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

9前车之覆,后车之鉴。——《汉书》

10失之毫厘,谬以千里。——《汉书》

11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蒲松龄

12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13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苏轼

14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

15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晏子春秋》

16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韩愈

17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

18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19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增广贤文》

20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21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

22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23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孔子

24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汉书》

“鱼得水逝而相忘乎水,鸟乘风飞而不知有风”是什么境界?

这是一种闹中取静,超脱尘世,闲庭信步的境界。这句话出自国学古籍经典《菜根谭》。意思是:鱼有水才能优哉优哉地游,但是它们何尝明白自己...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