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初太始太极太易太素后面是什么
后面没有了,这是先天五太。
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极:
1、太易,天一初动之气,易变化也。
太易为道家哲学中代表无极过渡到天地诞生的第一个阶段,只有无垠虚无的宇宙状态。与太初、太始,太素、太极并为先天五太,是无极过渡到天地诞生前的五个阶段之一。
《列子》说∶太易,未见气也。宋代的道法理论中,很重视这一阶段。《道法会元》卷六十七张善渊《万法通论》说∶太易者,阴阳未变,恢漠太虚,无光无象,无形无名。
寂兮寥兮,是曰太易。太易,神之始而未见气也。(太易,是指阴阳的分化尚未出现,广大无垠的原始虚空,当这一阶段,没有光明没有形象,没有形状,也没有名称。寂静呵无形呵,这就叫作太易。太易,一切现象的开始,但能量还未出现)
2、太初,有气而未成形。
太初为道家哲学中代表无形无质,只有先天一炁,比混沌更原始的宇宙状态。与太易、太始,太素、太极并为先天五太,是无极过渡到天地诞生前的五个阶段之一。《太上老君开天经》认为,太初是道教创世纪中的第二个年代。
《列子》说∶太初者,始见气也。(太初,是气刚刚出现的阶段。)张善渊则认为∶太初,都有名无实,虽变有气,而未有形,是曰太初。太初,气之始而未见形者也。(太初,是阴阳变化出现了气,但尚未有形象。太初,就是气的开始而未出现形的阶段。)
3、太始,初见形也。
太始为道家哲学中代表有形无质,非感官可见,开天辟地前的原始宇宙状态。与太易、太初、太素、太极并为先天五太,是无极过渡到天地诞生万物生衍前的五个阶段之一。也是先天五太之中第三个形态。
《列子》说∶太初者,始见形也。(太初,是气刚刚出现的阶段。)张善渊则说:太始者,阴阳交合,混而为一,自一而生形,虽有形而未有质,是曰太始。太始,形之始而未有质者也。(太始,是指阴阳交合,混合为一,自有了一,便产生形。虽然有了形,却尚未有质。太始,就是形的初始而尚未有质的阶段。)
4、太素,始有质,宇宙结构产生。
太素在道家哲学中代表天地开辟前出现原始物质的宇宙状态,与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极并为先天五太,是无极过渡到天地诞生前的五个阶段之一。也是先天五太之中第四个形态。
《列子》将太素定义为质之始。张善渊认为:太素者,太始变而成形,形而有质,而未成体,是曰太素。太素,质之始而未成体者也。(太素,是太始变化成形,有形然後有质,却尚未成体。太素,就是质的起始而尚未成体的阶段。)
5、太极,阴阳未分的宇宙状态。
太极一词最早见于《庄子》。以后这一概念影响了儒学、道教等中华文化流派。《列子》最先谈到太易、太始、太初、太素、太极宇宙五阶段说法。宋儒周敦颐在《太极图说》开篇就说:“无极而太极。”这把《老子》中提到的无极一词注入了理学含义。也就把无极的概念与太极联系在一起。而后的《太极先天图》的《解说》,谈宇宙五阶段说法,是把《列子》相关概念引入太极图解说。
先天五太为道家哲学中代表无极过渡到天地诞生前的五个阶段。分别为: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极。
分别是解释了五种道学无极过渡万物的开始:
太易,只有无垠虚无的宇宙状态。
太初,无形无质,只有先天一炁,比混沌更原始的宇宙状态。
太始,有形无质,非感官可见,开天辟地前的原始宇宙状态。
太素,原始物质的宇宙状态。
太极,阴阳微分的宇宙状态。
混元 谓开天辟地之时形容极古远的时代洪元 道门中人构想出来的宇宙时间运转程序"年号" 还有混元与太初道家哲学中代表无极过渡到天地诞生的第一个阶段,只有无垠虚无的宇宙状态与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极并为先天五太,是无极过渡到天地诞生前的五个阶段之一
这是古人的朴素宇宙观,可以这样理解
宇宙奇点,混元,混沌→宇宙大爆炸,
太易,未有气→宇宙冷却,
太初,始有气→元素形成,
太始,始有形→天体形成,
太素,始有质→行星形成,
太极,阴阳生→构成恒星行星系统,两仪→行星出现昼夜四季,四象→从而行星上演化出万物,八卦
1 《明史宋濂传》文言文翻译
翻译:宋濂曾经与客人饮酒,皇帝暗中(秘密)派人去侦探察看。
第二天,皇帝问宋濂昨天饮酒没有?座中的来客是谁?吃了什么东西?宋濂全部拿事实回答。皇帝笑着说:“确实如此,你没欺骗我。”
皇帝秘密地召见(宋濂)询问起大臣们的好坏,宋濂只举岀那些好的大臣说说。皇帝问他原因,宋濂回答道:“我只和好的大臣交朋友,所以我了解他们;那些不好的,(我不和他们交往,所以)不了解他们。”
这时主事茹太素上奏章万余字。皇帝大怒,询问朝中的臣子。
有人指着茹太素的奏章说:“这里不敬,这里的批评不合法制。”(皇帝)问宋濂,回答说:“他只是对陛下尽忠罢了,陛下正广开言路,没有可以重责的罪行。”
不久皇帝看过茹太素的奏章,发现有值得采纳的内容。就把朝臣都招来斥责,于是口呼宋濂的字说:“(如果)没有景濂,(我)就会错误地怪罪进谏的人。”
原文:宋濂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翌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
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
帝问其故,对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主事茹太素上书万余言。
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
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
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几误罪言者。"
扩展资料:
浦江(今浙江浦江)人,明初文学家。他家境贫寒,但自幼好学,曾受业于元末古文大家吴莱、柳贯黄等。
他一生刻苦学习,“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元朝末年,元顺帝曾召他为翰林院编修,他以奉养父母为由,辞不 ,修道著书。
至正二十年(1360),与刘基、章溢、叶琛同受朱元璋礼聘,尊为“五经”师。洪武初主修《元史》,官至学士承旨知制造。
后因牵涉胡惟庸案,谪茂州,中途病死。著作有《宋学士文集》、《孝经新说》、《东阳马生序》 等。
明初朱元璋称帝,宋濂就任江南儒学 提举,为太子(朱标)讲经。洪武二年(1369),奉命主修《元史》。
累官至翰林院学士承旨、知制诰。洪武十年(1377),以年老辞官还乡。
后因其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党案,全家流放茂州(现在四川省茂汶羌族自治县),途中病死于夔州(现在重庆奉节县)。
2 《明史宋濂传》文言文翻译译文如题: 宋濂, 字景濂, 其祖先是金华潜溪人, 到宋濂这一辈才迁至浦江。
宋濂幼时聪敏, 记忆力强, 就学于闻人梦吉, 精通《五经》, 后又跟随吴莱学习。不久, 又在柳贯、黄氵晋门下游学, 他们两人都极推崇宋濂, 自谓不如他。
元至正年间, 宋濂因举荐授为翰林编修, 但他以父母年老为由坚辞不就, 而到龙门山闭门著书。十余年后, 朱元璋攻取婺州, 召见宋濂。
当时婺州已改为宁越府, 知府王显宗奉命开郡学, 故聘请宋濂及叶仪为《五经》老师。第二年三月, 由于李善长的举荐, 宋濂与刘基、章溢、叶琛一起应征来到应天, 授为江南儒学提举, 奉命讲授太子经, 不久又改撰起居注。
宋濂比刘基大一岁, 两人都起于江南, 皆负重名。刘基雄健豪放, 有奇才之气, 而宋濂则自命为儒者。
刘基在军中出谋划策, 宋濂则以文学之长受到朱元璋的赏识, 随侍朱元璋左右, 作为顾问。太祖曾召宋濂讲解《春秋左氏传》, 宋濂进言道:“《春秋》是孔子褒善贬恶的书, 如能遵行, 则赏罚公正适中, 天下便可平定!”太祖御临端门, 口释黄石公《三略》。
宋濂说:“ 有了《尚书》二《典》、三《谟》, 帝王所需大经大法便已经具备, 但愿能留意而将其讲明。”不久,朝廷论功行赏,宋濂又说“: 得 天下以得人心为本。
如果人心不固, 尽管有许多的玉帛财富, 又有什么用呢?”太祖认为他所说的全都有理。三月, 宋 濂请求返乡探亲, 太祖及太子都对他备加慰劳、赏赐。
宋濂上书谢恩, 并致信太子, 勉励他要孝友敬恭, 进德修业。太祖 看了这封信后十分高兴, 立即传召太子,将信中内容告诉他。
太祖还亲自赐信褒奖, 答复宋濂, 并令太子回信以示回报。 随后宋濂便因父亲去世, 服丧守制, 守丧期满, 即奉诏返京。
洪武二年( 1369 ) , 太祖下诏修《元史》, 宋濂被任命为总裁官。当年八月书成, 宋濂被授为翰林院学士。
第二年二月, 儒士欧阳佑等收集元朝元统年以后的事迹回京, 太祖仍命宋濂等续修《元史》, 六个多月后完成, 太祖赐以金帛。当月, 宋濂因上朝有误被参劾, 降为编修。
四年, 升为国子司业, 因考证孔子礼奏不及时而获罪, 被贬为安远知县, 旋即又被召回, 任礼部主事。第二年升为赞善大夫。
这时, 太祖很留意文治, 征召四方儒士张唯等数十人, 选择其中一些年轻有才者, 提升为编修, 让他们进入宫中文华堂学习, 以宋濂为老师。宋濂担任太子之师十余年, 太子的一言一行, 宋濂都要以礼法来劝导, 使其归于正道; 而有关政教及前代兴亡之事, 宋濂必定会拱手说:“应当是这样, 而不应当是那样。”
每当这时, 皇太子都非常严肃虚心地接受, 而且对宋濂言必称师父。 当太祖剖符封功臣时, 召宋濂前来商议怎样封五等爵位。
宋濂住在大本堂, 通宵达旦, 引鉴汉、唐前例, 择其适用部分奏报皇上。后来当上天屡降甘露时, 太祖又问其中是否意味着有灾异或祥瑞, 宋濂回答说:“天子不是受命于天,而是受命于人, 美德的基础并不是祥瑞,而是仁义。
《春秋》只记灾异, 不书祥瑞,就是这个道理。”太祖的堂侄朱文正被定罪, 宋濂说:“文正固然罪当死, 但请陛 谅他是你的亲人, 还是把他发配到远方为好。”
太祖到方丘祭祀, 感到心绪不宁, 宋濂从容说道:“养心莫过于寡欲, 能够择善而行, 那么便可以心境清静, 身体平安。”太祖听后连连称赞有道理。
太祖也常向宋濂询问帝王之学, 并问哪些书最值得看, 宋濂推荐《大学衍义》一书, 太祖于是下令把这本书的内容用大字刻在大殿两边廊壁上。不久太祖亲临西廊,众大臣也都在场, 太祖挑出《衍义》中司马迁论黄、老之学中的一段, 让宋濂讲析。
待宋濂讲完, 太祖便说:“ 汉武帝沉溺于方技荒谬之说, 一改汉文帝、景帝节俭之风, 民力既已疲惫, 而汉武帝还要用严刑来加以监督。如果为人之主能以仁义来治理民心, 那么异端邪说就不会传播, 而以学校来治理百姓的话, 祸乱就不会发生, 所以刑罚并不是要优先考虑使用的。”
太祖又问三代国运及封疆大小,宋濂都详细作答, 并说:“ 三代都是以仁义治天下的, 故能国运长久。”朱元璋又问“: 三代以前,人们读什么书呢?”宋濂回答说“: 上古时还没有书籍, 也没有人专门讲习学问, 君主既治理百姓, 也兼教育之责, 自己以身作则, 百姓自然就已接受了教育。”
宋濂曾奉命作诗咏鹰, 要在七步之内完成, 其诗中有“ 自古戒禽荒”之言, 太祖高兴地说:“ 这可是很好的进言啊!”宋濂随事朱元璋, 一向忠诚, 这些都是例子。 六年七月, 宋濂升为侍讲学士, 负责起草诰文, 同修国史, 兼赞善大夫。
受命与詹同、乐韶凤修订日历, 又与吴伯宗等编修宝训。九月, 给散官定官阶职务。
太祖任命宋濂为中顺大夫, 想让他处理政事, 宋濂推辞道:“臣无他长, 只要能就近侍奉皇上就已经很满足了。”太祖对他愈加看重。
洪武八年九月, 宋濂跟随太子及秦、晋、楚、靖江四王到中都讲武。太祖获得地图《濠梁古迹》一卷, 派人送给太子, 并在图外题词, 命宋濂访询, 随处讲解。
太子将地图拿给宋濂看, 宋濂逐一举陈, 随事劝说, 对太子很有规劝告诫作用。 宋濂性情诚恳谨慎, 长期在。
3 宋濂的阅江楼记,文言文试题,附答案三、(9分。
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2题阅江楼记明·宋濂金陵为帝王之州。自六朝迄于南唐,类皆偏据一方,无以应山川之王气。
逮我皇帝定鼎于兹,始足以当之。由是,声教所暨,罔间朔南,存神穆清,与天同体。
虽一豫一游,亦可为天下后世法。京城之西北,有狮子山,自卢龙蜿蜒而来。
长江如虹贯,蟠绕其下。上以其地雄胜,诏建楼于巅,与民同游观之乐。
遂锡嘉名为“阅江”云。登览之顷,万象森列,千载之秘,一旦轩露。
岂非天造地设,以俟大一统之君,而开千万世之伟观者欤?当风日清美,法驾幸临,升其崇椒,凭阑遥瞩,必悠然而动遐想。见江汉之朝宗,诸侯之述职,城池之高深,关厄之严固,必曰:“此朕沐风栉雨、战胜攻取之所致也。”
中夏之广,益思有以保之。见波涛之浩荡,风帆之下上,番舶接迹而来庭,蛮琛联肩而入贡,必曰:“此朕德绥威服,覃及外内之所及也。”
四陲之远,益思所以柔之。见两岸之间、四郊之上,耕人有炙肤皲足之烦,农女有将桑行馌之勤,必曰:“此朕拔诸水火、而登于衽席者也。”
万方之民,益思有以安之。触类而推,不一而足。
臣知斯楼之建,皇上所以发舒精神,因物兴感,无不寓其致治之思,奚此阅夫长江而已哉!彼临春、结绮,非弗华矣;齐云、落星,非不高矣。不过乐管弦之*响、藏燕赵之艳姬。
一旋踵间,而感慨系之。臣不知其为何说也。
虽然,长江发源岷山,委蛇七千余里而始入海,白涌碧翻,六朝之时,往往倚之为天堑。今则南北一家,视为安流,无所事乎战争矣。
然则,果谁之力欤?逢掖之士,有登斯楼而阅斯江者,当思帝德如天,荡荡难名,与神禹疏凿之功,同一罔极。忠君报上之心,其有不油然而兴者耶?臣不敏,奉旨撰记。
欲上推宵旰图治之切者,勒诸贞珉。他若留连光景之辞,皆略而不陈,惧亵也。
注释:公元1374年,朱元璋在狮子山建一楼阁,亲自命名为阅江楼并以阅江楼为题。命令在朝的文臣职事们各写一篇《阅江楼记》。
留传至今的有元末明初著名文学家、翰林大学士宋濂的《阅江楼记》和朱元璋亲自撰写的《阅江楼记》和《又阅江楼记》等三篇文章。10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逮我皇帝定鼎于兹 逮:等到B声教所暨,罔间朔南 间:间隔C与神禹疏凿之功,同一罔极 极:尽头D欲上推宵旰图治之功者 宵旰:勤于政务11下列句子中全部体现明太祖朱元璋登阅江楼可能看到的景象的一组是 ( )①长江如虹贯,蟠绕其下②万象森列,千载之秘,一旦轩露③风日清美,法驾幸临④城池之高深,关阢之严固⑤波涛之浩荡风帆之上下⑥耕人有炙肤皲足之烦,农女有捋桑行磕之勤A①②⑤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④⑤⑥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认为,金陵为帝王之州,只有真正一统天下的皇帝才能配得上这里的王气。
B作者认为,修建阅江楼不只是用来欣赏长江美景的,更重要的是让皇帝在这里兴发治国感想的。C作者用临春阁、结绮阁、齐云楼、落星楼华美高大的楼阁转瞬之间引发人的无穷感慨的例子,讽谏朱元璋不可贪图享乐,要处处想着国家社稷人民。
D作者认为,六朝时国家以长江为天然屏障,所以长江是安定的河流,国家没有战事。13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上以其地雄胜,诏建楼于巅,与民同游观之乐,遂锡嘉名为“阅江”云。(4分)(2)四陲之远,益思有以柔之。
(3分)(3)必曰:“此朕拔诸水火而登于衽席者也。(3分)10答案:B。
间:区分。11答案:D。
②“千载之秘”不属于“景象”;③“法驾幸临”是指朱元璋自己。12答案:D。
“长江是安定的河流,国家没有战事”指的是明朝。13(1)上以其地雄胜,诏建楼于巅,与民同游观之乐,遂锡嘉名为“阅江”云。
翻译:皇上因为这地方形势雄伟壮观,下诏在山顶上建楼,与百姓同享游览观景之乐,于是赐给它美妙的名字叫“阅江”。(知识点:“以” 、“诏建楼于巅”倒装句式、“同游观”、”锡嘉名”。)
(2)四陲之远,益思有以柔之。 翻译:四方遥远的边陲(的人民),更想到要设法来安抚它们。
(知识点:“陲”、“四陲之远”定语后置句式、“有以”、“柔之”。)(3)必曰:“此朕拔诸水火而登于衽席者也。
翻译:必定说:“这是我拯救于水火之中,而安置于床席之上的人啊。(知识点:判断句式、“拔诸”、“衽席”。)
4 题文试题答案:答案小题1一黍上 /能作数字小题1离开;全、都;用重金买。
小题1官僚和读书人登门求文章的接连不断。小题1为文醇深演迤,与古作者并。
小题1正面描写:朝中各种典章制度,赏劳碑刻文辞都让宋濂拟定。侧面描写:士大夫求文,外国使节关心,邻国重金购文,四方学者称“太史公” 试题解析:解析小题1本题考查句子的朗读停顿。
划分句子的朗读停顿一般坚持结构与意思原则即可。 小题1此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即可,有时还要注意词语的特殊用法。
小题1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文的能力。要求具有落实重点词语的能力,不能遗漏,同时要与上下文连贯,有时还要补出省略的主语,同时要抓住其中的关键字。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文章的能力。结合文章的主要内容找出概括选文内容的句子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文章的写作手法。结合“宋濂”的描写情节来分析方法即可。
5 宋濂是文言文是《明史-宋濂传》中的
译文
宋濂曾经与客人饮酒,皇帝暗中(秘密)派人去侦探察看。第二天,皇帝问宋濂昨天饮酒没有?座中的来客是谁?饭菜是什么东西?宋濂全部拿事实回答。皇帝笑着说:“确实如此,你不欺骗我。”皇帝间或问起大臣们的好坏,宋濂只举岀那些好的大臣说说。皇帝问他原因,宋濂回答道:“好的大臣和我交朋友,所以我了解他们;那些不好的,(我不和他们交往,所以)不能了解他们。”主事茹太素上奏章一万多字。皇帝大怒,询问朝中的臣子。有人指着茹太素的奏章说:“这里不敬,这里的批评不合法制。”(皇帝)问宋濂,回答说:“他只是对陛下尽忠罢了,陛下正广开言路,怎么能够重责(他)呢?”不久皇帝看茹太素的奏章,有值得采纳的内容。把朝臣都招来斥责,于是口呼宋濂的字说:“(如果)没有景濂,(我)几乎错误地怪罪进谏的人。”
6 文言文宋濂,字景濂,幼英敏强记,就学于闻人梦吉,通‘五经’原文出自《明史宋濂传》,原文如下:
宋濂,字景濂,幼英敏强记,就学于闻人梦吉,通《五经》,复往从吴莱学。元至正中,荐授翰林编修,以亲老辞不行,入龙门山著书。太祖取婺州,召见濂。除江南儒学提单,命授太子经,寻改起居注。尝召讲《春秋左氏传》,濂进曰:“《春秋》乃孔子褒善贬恶之书,苟能遵行,则赏罚适中,天下可定也。”已论赏赉,复曰:“得天下以人心为本。人心不固,虽金帛充轫,将焉用之?”大祖悉称善。
洪武二年诏修元史,命充总裁官。濂傅太子先后十余年,凡一言动,皆以礼法讽劝,使归于道,至有关政教及前代兴亡事,必拱手曰:“当如是,不当如彼。”皇太子每敛容嘉纳,言必称师父。帝剖符封功臣,召濂议五等封爵。宿大本堂,讨论达旦,历据汉、唐故事,量其中而奏之。车驾祀方丘,患心不宁,濂从容言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审能行之,则心清而身泰矣。”帝称善者良久。濂性诚谨,官内庭久,未尝讦人过。所居室,署“温树”。客问禁中语,即指示之。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翼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召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主事茹太素上书万余言,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几误罪言者。”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士大夫造门乞文者,后先相踵。卒于夔,年七十二。
题目: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寻改起居注寻:不久。
B已论赏赉赉:赏赐。
C审能行之审:清楚。
D未尝讦人过讦:揭发。
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宋濂诚谨的一组是(3分)( )
①凡一言动,皆以礼法讽劝 ②当如是,不当如彼 ③车驾祀方丘,患心不宁
④濂具以实对 ⑤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 ⑥帝览其书,有足采者
A①③④
B①④⑤
C②③⑤
D④⑤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宋濂聪敏好学,记忆力很强。他先后跟随梦吉和吴莱学习,通晓《五经》,后来被举荐担任了翰林编修。
B宋濂对《春秋》有自己的见解。他奉召讲解《春秋左氏传》时,说《春秋》是孔子褒善贬恶的书,如果能遵行,则赏罚公正,天下安定。
C宋濂很受太子敬重。担任太子的老师十几年,宋濂对太子的言行都用礼法来劝导,使其符合正道,太子都恭敬地接受。
D宋濂多次受到太祖的称赞。茹太素上书万余言,太祖很生气,有的大臣说茹太素不敬太祖,只有宋濂认为他是尽忠太祖的。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宿大本堂,讨论达旦,历据汉、唐故事,量其中而奏之。
(2)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士大夫造门乞文者,后先相踵
答案:CBA。4(1)宋濂 住在大本堂,通宵达旦的讨论研究;依据汉唐两代的前例和故事,衡量其中合适的部分向皇上汇报。4(2)从少到老,宋濂没有一天离开过书籍,登门乞讨他的书文的士大夫,接踵而至。
7 宋濂传全文宋濂,字景濂,其先金华之潜溪人,至濂乃迁浦江。
幼英敏强记,就学于闻人梦吉,通《五经》,复往从吴莱学。已,游柳贯、黄溍之门,两人皆亟逊濂,自谓弗如。
元至正中,荐授翰林编修,以亲老辞不行,入龙门山著书。 逾十余年,太祖取婺州,召见濂。
时已改宁越府,命知府王显宗开郡学,因以濂及叶仪为《五经》师。明年三月,以李善长荐,与刘基、章、溢、叶琛并征至应天,除江南儒学提举,命授太子经,寻改起居注。
濂长基一岁,皆起东南,负重名。基雄迈有奇气,而濂自命儒者。
基佐军中谋议,濂亦首用文学受知,恒侍左右,备顾问。尝召讲《春秋左氏传》,濂进曰:“《春秋》乃孔子褒善贬恶之书,苟能遵行,则赏罚适中,天下可定也。”
太祖御端门,口释黄石公《三略》。濂曰:“《尚书》二《典》、三《谟》,帝王大经大法毕具,愿留意讲明之。”
已,论赏赉,复曰:“得天下以人心为本。人心不固,虽金帛充牣,将焉用之。”
太祖悉称善。乙巳三月,乞归省。
太祖与太子并加劳赐。濂上笺谢,并奉书太子,勉以孝友敬恭、进德修业。
太祖览书大悦,召太子,为语书意,赐札褒答,并令太子致书报焉。寻丁父忧。
服除,召还。 洪武二年诏修元史,命充总裁官。
是年八月史成,除翰林院学士。明年二月,儒士欧阳佑等采故元元统以后事迹还朝,仍命濂等续修,六越月再成,赐金帛。
是月,以失朝参,降编修。四年迁国子司业,坐考祀孔子礼不以时奏,谪安远知县,旋召为礼部主事。
明年迁赞善大夫。是时,帝留意文治,征召四方儒士张唯等数十人,择其年少俊异者,皆擢编修,令入禁中文华堂肄业,命濂为之师。
濂傅太子先后十余年,凡一言动,皆以礼法讽劝,使归于道,至有关政教及前代兴亡事,必拱手曰:“当如是,不当如彼。”皇太子每敛容嘉纳,言必称师父云。
帝剖符封功臣,召濂议五等封爵。宿大本堂,讨论达旦,历据汉、唐故实,量其中而奏之。
甘露屡降,帝问灾祥之故。对曰:“受命不于天,于其人,休符不于祥,于其仁。
《春秋》书异不书祥,为是故也。”皇从子文正得罪,濂曰:“文正固当死,陛 亲亲之谊,置诸远地则善矣。”
车驾祀方丘,患心不宁,濂从容言曰:“养心莫善于寡欲,审能行之,则心清而身泰矣。”帝称善者良久。
尝问以帝王之学,何书为要。濂举《大学衍义》。
乃命大书揭之殿两庑壁。顷之御西庑,诸大臣皆在,帝指《衍义》中司马迁论黄、老事,命濂讲析。
讲毕,因曰:“汉武溺方技谬悠之学,改文、景恭俭之风,民力既敝,然后严刑督之。人主诚以礼义治心,则邪说不入,以学校治民,则祸乱不兴,刑罚非所先也。”
问三代历数及封疆广狭,既备陈之,复曰:“三代治天下以仁义,故多历年所。”又问:“三代以上,所读何书?”对曰:“上古载籍未立,人不专讲诵。
君人者兼治教之责,率以躬行,则众自化。”尝奉制咏鹰,令七举足即成,有“自古戒禽荒”之言。
帝忻然曰:“卿可谓善陈矣。”濂之随事纳忠,皆此类也。
六年七月迁侍讲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兼赞善大夫。命与詹同、乐韶凤修日历,又与吴伯宗等修宝训。
九月定散官资阶,给濂中顺大夫,欲任以政事。辞曰:“臣无他长,待罪禁近足矣。”
帝益重之。八年九月,从太子及秦、晋、楚、靖江四王讲武中都。
帝得舆图《濠梁古迹》一卷,遣使赐太子,题其外,令濂询访,随处言之。太子以示濂,因历历举陈,随事进说,甚有规益。
濂性诚谨,官内庭久,未尝讦人过。所居室,署“温树”。
客问禁中语,即指示之。尝与客饮,帝密使人侦视。
翼日,问濂昨饮酒否,坐客为谁,馔何物。濂具以实对。
笑曰:“诚然,卿不朕欺。”间召问群臣臧否,濂惟举其善者曰:“善者与臣友,臣知之;其不善者,不能知也。”
主事茹太素上书万余言。帝怒,问廷臣,或指其书曰:“此不敬,此诽谤非法。”
问濂,对曰:“彼尽忠于陛下耳。陛下方开言路,恶可深罪。”
既而帝览其书,有足采者。悉召廷臣诘责,因呼濂字曰:“微景濂几误罪言者。”
于是帝廷誉之曰:“朕闻太上为圣,其次为贤,其次为君子。宋景濂事朕十九年,未尝有一言之伪,诮一人之短,始终无二,非止君子,抑可谓贤矣。”
每燕见,必设坐命茶,每旦必令侍膳,往复咨询,常夜分乃罢。濂不能饮,帝尝强之至三觞,行不成步。
帝大欢乐。御制《楚辞》一章,命词臣赋《醉学士诗》。
又尝调甘露于汤,手酌以饮濂曰:“此能愈疾延年,愿与卿共之。”又诏太子赐濂良马,复为制《白马歌》一章,亦命侍臣和焉。
其宠待如此。九年进学士承旨知制诰,兼赞善如故。
其明年致仕,赐《御制文集》及绮帛,问濂年几何,曰:“六十有八。”帝乃曰:“藏此绮三十二年,作百岁衣可也。”
濂顿首谢。又明年,来朝。
十三年,长孙慎坐胡惟庸党,帝欲置濂死。皇后太子力救,乃安置茂州。
濂状貌丰伟,美须髯,视近而明,一黍上能作数字。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
为文醇深演迤,与古作者并。在朝,郊社宗庙山川百神之典,朝会宴享律历衣冠之制,四裔贡赋赏劳之仪,旁及元勋巨卿碑记刻石之辞,咸以委濂,屡推为开国文臣之首。
士大夫造门乞。
元曲四大家指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
1、关汉卿(1234年前-1300年左右),”汉卿“是字,号已斋(一斋、已斋叟),汉族,解州(今山西省运城)人, 另有籍贯大都(今北京市)和 祁州(今河北省安国市)等说。
2、白朴(1226-约1306), 原名恒,字仁甫,后改名朴,字太素,号兰谷。汉族,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也有资料显示可能是山西曲沃县,在河曲县为他修有白朴塔。
3、郑光祖生于元世祖至元初年(即公元1264年),字德辉,汉族,元代著名的杂剧家和散曲家,平阳襄陵(今山西临汾市襄汾县)人。
4、马致远(约1251年-约1321年至1324年间),一说字千里,号东篱,一说名不详,字致远,晚号东篱,元大都(今北京)人,原籍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著名戏曲家、作家、散曲家、杂剧家,被后人誉为“马神仙”。
扩展资料我国戏曲艺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孕育过程,到宋金时期渐趋成熟,元代杂剧兴盛,成为我国戏曲史上的黄金时代。
当时有姓名记载的杂剧作家就有八十余人,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四位元代杂剧作家,代表了元代不同时期、不同流派的杂剧创作成就,因此后人称他们为“元曲四大家”。
元曲四大家,一般指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四位元代杂剧作家。元曲四大悲剧是:关汉卿的《窦娥冤》,白朴的《梧桐雨》,马致远的《汉宫秋》还有纪君祥的《赵氏孤儿》。
元曲四大爱情剧:关汉卿的《拜月亭》,王实甫的《西厢记》,白朴的《墙头马上》还有郑光祖的《倩女离魂》。四大南戏是:荆、刘、拜、杀:《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不是关汉卿写的)和《杀狗记》。
参考资料:
素问、灵枢经、难经本义、类经、内经知要
伤寒论、类证活人书、注解伤寒论、伤寒明理论、伤寒论注、伤寒贯珠集、长沙方歌括
金匮要略方论、金匮方论衍义、金匮要略心典、金匮方歌括
瘟疫论、痧胀玉衡、广瘟疫论、外感温热病、疫诊一得、温病条辨、温热经纬、随息居重订、霍乱论、六因条辨、伤寒瘟疫条辨、时病论
脉经、濒湖脉学、诊家正眼、脉诀汇辨、四诊抉微、三指禅、望诊遵经、察舌辨症心法、辨舌指南
神农本草经、雷公炮炙论、珍珠囊补遗药性赋、汤液本草、本草备要、得配本草、本草纲目拾遗 、本草纲目
肘后备急方、备急千金要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普济本事方、济生方、世医得效方、医方考、名医方论、医方集解、重校汤头歌诀、串雅内编、串雅外编、串雅补
素问玄机原病式、宣明方论、内外伤辨、脾胃论、兰室秘藏、医学发明、阴证略例、十药神书、内科摘要、杂病论治准绳、济阳纲目、痰火点雪、症因脉治、理虚元鉴、傅青主男科、金匮翼、风劳臌膈四大证治、医醇胜义、血证论、中风斠诠 、刘涓子鬼遗方、卫济宝书、外科精要、外科精义、外科理例、解围元薮、疮疡经验全书、外科启玄、外科正宗、霉疮秘录
洞天奥旨、外科证治全生集、疡科心得集、外科真诠、疡科纲要
理伤续断方、跌打损伤妙方、正体类要、伤科汇纂、伤科补要、救伤秘旨、救伤秘旨续刻、伤科大成
女科万金方、卫生家宝产科备要、妇人大全良方、济阴纲目、陈素庵妇科补解、傅青主女科、达生编、妇科玉尺、女科要旨
小儿药证直诀、小儿斑疹备急方论、婴童百问、幼科发挥、幼科铁镜、幼幼集成、幼科释谜、遂生编、福幼编
原机启微、银海精微、秘传眼科龙木论、审视瑶函、目经大成、咽喉脉证通论、重楼玉钥、白喉全生集、口齿类要
针灸甲乙经、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子午流注针经、针灸资生经、十四经发挥、针灸聚英、奇经八脉考、针灸大成、厘正按摩要术
十问、合阴阳、天下至道谈、素女经、养性延命录、新刻奉亲养老书、三元参赞延寿书、养生类要、饮膳正要、遵生八笺、内功图说
格致余论、局方发挥、医经溯洄集
推求师意、医贯、医旨绪余、质疑录、医学真传、医学读书记、医学源流论、重庆堂随笔、冷庐医话、医原、存存斋医话稿、西溪书屋夜话录、名医类案
寓意草、临证指南医案、古今医案按、清代名医医案精华
诸病源候论、华氏中藏经、三因极一、病症方论、医学启源、洁古家珍、儒门事亲、洗冤集录、卫生宝鉴、此事难知、丹溪心法、脉因证治、玉机微义、证治要诀及类方、名医杂著、医学纲目、医学正传、韩氏医通、赤水玄珠、医学入门、古今医鉴、万病回春、先醒儒医学广笔记、医宗必读、医门法律、增补病机沙篆、证治汇补、景岳全书、石室秘录、辨证录、张氏医通 、医学心悟、医方一盘珠、医碥、兰台轨范、医林改错 、医宗金鉴、杂病源流犀烛、类证治裁 、医学三字经、理瀹骈文、医理圆通、医理真传、伤寒恒论、医学衷中参西录
哈哈!够全了吧! 上面基本上涵盖了所有的中医古籍。你可以从中挑选自己需要的,可以把这些书名抄下来,对以后中医的学习有很大帮助!
灵枢营卫生会第18太素12卷营卫气别 诗释
题文诗:
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
皆以受气,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
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周次,大会太阴,
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太阴主内,太阳主外;
壮者血盛,肌滑气通,营卫之行,不失其常,
昼精夜瞑老者气衰,肌枯气涩,五脏相博,
营气衰少,卫气内伐,昼而不精,夜而不瞑
营出中焦,化其精微,上注肺脉,化而为血,
以奉生身,独行经隧卫出下焦,故水谷者,
并居胃中,糟下大肠,渗而俱下济泌别汁,
渗入膀胱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营卫有情,情通上下,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正文:
黄帝问于岐伯曰:人焉受气?阴阳焉会?何气为营?何气为卫?营安从生?卫于焉会?老壮不同气,阴阳异位,愿闻其会。
岐伯答曰: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度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二十五度,分为昼夜,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故曰日中而阳陇,为重阳,夜半而阴陇为重阴,故太阴主内,太阳主外,各行二十五度分为昼夜。夜半为阴陇,夜半后而为阳衰,平且阴尽而阳受气矣。日中而阳陇,日西而阳衰,日入阳尽而阴受气矣。夜半而大会,万民皆卧,命曰合阴,平旦阴尽而阳受气,如是无己,与天地同纪。
黄帝曰:老人之不夜瞑者,何气使然?少壮之人,不昼瞑者,何气使然?
岐伯答曰:壮者之气血盛,其肌肉滑,气道通,营卫之行不失其常,故昼精而夜瞑。老者之气血衰,其肌肉枯,气道涩,五脏之气相博,其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
黄帝曰:愿闻营卫之所行,皆何道从来?
岐伯答曰:营出中焦,卫出下焦。
黄帝曰:愿闻三焦之所出。
岐伯答曰: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走腋,循太阴之分而行,还至阳明,上至舌,下足阳明,常与营俱行于阳二十五度,行于阴亦二十五度一周也。故五十度而复大会于手太阴矣。
黄帝曰:人有热,饮食下胃,其气未定,汗则出,或出于面,或出于背,或出于身半,其不循卫气之道而出,何也?
岐伯曰:此外伤于风,内开腠理,毛蒸理泄,卫气走之,固不得循其道,此气慓悍滑疾,见开而出,故不得从其道,故命曰漏泄。
黄帝曰:愿闻中焦之所出。
岐伯答曰: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此所受气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命曰营气。
黄帝曰:夫血之与气,异名同类。何谓也?岐伯答曰:营卫者,精气也,血者,神气也,故血之与气,异名同类焉。故夺血者无汗,夺汗者无血,故人生有两死而无两生。
黄帝曰:愿闻下焦之所出。
岐伯答曰: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故水谷者,常并居于胃中,成糟粕,而俱下于大肠而成下焦,渗而俱下。济泌别汁,循下焦而渗入膀胱焉。
黄帝曰:人饮酒,酒亦入胃,谷未熟,而小便独先下,何也?岐伯答曰:酒者,熟谷之液也。其气悍以清,故后谷而入,先谷而液出焉。黄帝曰:善。余闻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此之谓也。
太素12卷营卫气别 ① 192
平按:此篇自“溢于中”以上,残脱不完,篇目亦不可考。其自“黄帝曰:营气之道” 至“肺,流”,凡二十字,从《灵枢》、《甲乙》〈营气篇〉补入。自“溢于中”以下至“逆 顺之常也”,见《灵枢》卷四第十六《营气篇》,又见《甲乙经》卷一第十《营气篇》。自“黄 帝曰:愿闻营卫之所行”至末,见《灵枢》卷四第十八《营卫生会篇》,又见《甲乙经》卷 一第十一《营卫三焦篇》。
编者按:自篇首至“传之于肺,流”(即“平按”所言:“溢于中”以上),仁和寺本 存,萧氏未经见也。今依仁和寺本补足,并于每段“编者按”之后附以校记。又按:自篇 首至“故昼不精,夜不得瞑”,见《灵枢·营卫生会第十八》,又见《甲乙经·营卫三焦第 十一》。
黄帝问岐伯曰:人焉受气
人之生也,禀气而生,未知禀受何气? 编者按:“岐伯”二字《甲乙经》无。“岐” 字之前,《灵枢》有“于”字。
阴阳焉会?
未知所受阴阳正气如何会? 编者按:“会”字,原缺下三分之一,据经文,当作“会” 字。又,“会”字下有空白,疑或有一“也”字。
何气为营?何气为卫?营安从生?卫于焉会?
问营卫知名之所由,□□□气生处。 编者按:“何气为卫”四字,仁和寺本缺,唯 “何”字残存上部,谨依《灵枢》、《甲乙经》补。“卫于焉会”《甲乙经》作“卫于从会”。 注“气生处”之前缺三字,第三字剩最下一横笔,待考。
老壮不同气,阴阳异位,愿闻其会。
问□□□。 编者按:“阳异”、“闻”三字,仁和寺本残,谨依《灵枢》、《甲乙经》
补。
岐伯答曰: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
人之受气,受谷气也。肺以□气,故谷之精气传之与肺。□□气传与脏腑,故脏腑皆 受气于肺也。 编者按:“答”《甲乙经》作“对”。“于胃”二字残,据《灵枢》、《甲乙经》
补。“以传肺”《灵枢》作“以传与肺”,《甲乙经》作“气传于肺”。注“肺以”后所缺一字, 疑为“主”字。“故”字,仁和寺本残存右半部,据文义,谨拟作“故”。
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
□之□气为营,谷□浊气为□。 编者按:“浊”字,仁和寺本残存左半部“氵”,谨 依《灵枢》、《甲乙经》补。注原缺四字,考上下文义,此两句当作“谷之清气为营,谷之 浊气为卫”。
营在脉中,卫在脉外,
清血之气□于□□,□□□以营于身,故曰营气。谷之浊气在于外,亦周身不住卫身, 故曰卫气也。 编者按:此段经文,仁和寺本仅残存“营”、“中卫”三字,谨依《灵枢》 补作“营在脉中,卫在脉外”,《甲乙经》作“营行脉中,卫行脉外”。注“清血之气□于□
□”所缺三字,虫蚀不完,玩其剩形,似当为“行”、“脉中”三字。“不住卫身”,“不”字 原缺上部一横笔,谨据文义补。
营周不休,
营气法天,营身不息,故曰不休。
五十而复大会。
营气营身五十周已,大会于两手太阴中也。
阴阳相贯,如环毋端。
营气起于中焦,下络大肠,上膈入[肺],以肺系横出掖下,至于大指、次指之端,入 手阳明,从手阳明入足阳明,次入足太阴,次入手少阴,次入手太阳,次入足太阳,次入 足[少阴,次入] 手心主,次入手[少阳],次入足太阳,次入足厥阴,还[手太阴,阴]阳[相 贯],终而复始,与天地同[纪,故]曰如环无端也。 编者按:“毋”《灵枢》、《甲乙经》均 作“无”。此段杨注缺字甚多,难以一一叙述,凡文中以“[ ]”括之者,均为原仁和寺本 或缺或残之字,其中文字为编者所拟加,仅供参考。下同。
卫气行于阴二十五度,行于阳亦二十五度,分为昼夜,
以下言卫气之行也。度,周也。阴者,五脏也。阳者,三阳脉也。卫气昼行三阳[之 脉]二十五周,夜行五脏亦二十五周,故曰分为昼夜也。 编者按:仁和寺本“卫气行”与 “行于阴二十五度”之文断开,其断处注有“十一行缺”四小字。细考《灵枢·营卫生会 篇》,“卫气行”三字与下文“于阴二十五度”正相衔接,中间并无缺文。“于阴二十五度”, “五”字原缺,据《灵枢》、《甲乙经》补;“行于阳亦”,“于”、“亦”二字残缺,据《灵枢》 补,《甲乙经》无“亦”字。注“之脉”、“曰分”四字原缺,谨依其剩笔及上下文义补。
故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
气,卫气也。阳,日阳也。阴,夜阴也。卫气至平旦[自]太阳而[出,行于三]阳,[至]
① “营卫气别”,萧本作佚。今据仁和寺本补。
夜阴[时,行]肾等五脏,[阳]气[已]止也。 编者按:“气”字《甲乙经》无。“而止”二 字,仁和寺本残,谨据《灵枢》、《甲乙经》补。
故日中而阳陇为重阳,
陇,大也,日中阳极,故为大也。日为阳也,极至日中,故曰重阳也。 编者按:“故 日中”,《灵枢》作“故曰日中”。注“日中阳极”,“极”字缺下半部,细玩其残形,复参以 下文“极至日中”,及下节注文“夜半为阴极”,当为“极”字。
夜半而阴陇为重阴。
夜为阴极,至夜半,故曰重阴也。
故太阴主内,太阳主外,各行二十五度,分为昼夜。
内,五脏也。外,三阳也。卫气夜行五脏二十五周,昼行三阳二十五周,阴阳会昼夜 也。 编者按:注“三阳二十五周”,“五”字原钞残缺上部一横笔,据文义谨拟作“五”。
夜半为阴陇,夜半后而阴衰,平旦阴尽而阳受气。日中而阳陇,日西而阳衰,日入而 阳尽而阴受气。夜半而大会,万民皆卧,命曰合阴,平旦阴尽而阳受气,如是毋已,与天 地同纪。
[阴阳]之气更盛衰,终而复始,[此]为物[化]之[常]也。夜半万人[皆卧],人气与[阴 气合,故曰]合阴。平旦[阳气]生,日中名为[合阳]□□夜……□。 编者按:“夜半为阴 陇”,“半”字下部残缺,“陇”字右半部残缺,据《灵枢》、《甲乙经》补。“而阴衰”三字, 仁和寺本缺(空三格),今据《灵枢》、《甲乙经》补。两“受气”之后,《灵枢》均有“矣” 字。“日中而阳陇”,《灵枢》、《甲乙经》均作“日中为阳陇”,“中”字原缺,据二经补。“日 入而阳尽”,“而”字《灵枢》、《甲乙经》均无。“命曰”《甲乙经》作“名曰”。“毋已”,《灵 枢》、《甲乙经》均作“无已”。
黄帝问曰:老人之不夜瞑者,何气使然?少壮不夜寤者,何气使然?岐伯答曰:壮者 之气血盛,其肌肉滑,气道通,营卫之行,不失其常,故昼精而夜瞑。老者之气血衰,肌 肉枯,气道涩,五脏之气相薄,其营气衰小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得瞑。
[民]年反。以下[言]老、壮之人营卫气异也。营气衰小,脉中□□也;卫气内伐,脉 外气衰。伐,蹇息也。 编者按:“黄帝问曰”《灵枢》作“黄帝曰”,《甲乙经》作“曰”。 “少壮不夜寤者”《灵枢》作“少壮之人不昼瞑者”。前“何气使然”,《甲乙经》无。“气道 通”《甲乙经》作“气道利”。“营卫”《灵枢》、《甲乙经》均作“荣卫”。“不失其常”,“失” 字仁和寺本缺,今据《灵枢》、《甲乙经》补。“老者之气血衰”,“衰”字《甲乙经》作“减”。 “肌肉枯”上,《灵枢》、《甲乙经》均有“其”字。“相薄”,《灵枢》作“相搏”。“衰小”
《灵枢》、《甲乙经》均作“衰少”。“伐”,仁和寺本均作“代”(杨注亦作“代”),盖传写 之误也,据《灵枢》、《甲乙经》改。“夜不得瞑”,《灵枢》作“夜不瞑”,《甲乙经》作“而 夜不得瞑”。注“民”、“言”二字残缺不完,据文义补。
黄帝曰:宗气之道,内谷为宝。
人之生也,以气为宗。宗气之□,无贵内谷。谷,谷即肠□□□也,肠胃[宗]□□□ 最重,故名宝也。 编者按:“宗”字,《灵枢·营气篇》作“营”。萧本此处加“平按”曰: “《甲乙经》无‘黄帝曰’三字。”
谷入于胃,乃传之于肺,流 ① 溢于中,布散于外,
谷入胃已,精浊下流,清精注肺,肺得其气,流溢五脏,布散六腑也。
精专者行于经隧,常营毋已,终而复始,是谓天地之纪。
精专血气,常营无已,名曰营气也。
故气从太阴出,注于阳明,上行至面,注足阳明,下行至跗,注大指间,与太阴合,
以下言营行十二经脉也。气,营气也。营气起于中焦,并胃口出上焦之后,注手太阴、 手阳明,乃之足阳明也。 平按:“出”下,《甲乙》有“循臂内上廉”五字。注“于阳明”
《灵枢》、《甲乙》作“注手阳明”。《灵枢》无“至面”二字。
上行抵脾。从脾注心中,循手少阴出掖下臂,注小指之端,合手太阳,上行乘掖出 内,注目内眦,上颠下项,合足太阳,循脊下尻,行注小指之端,
足太阴脉注心中,从心中循手少阴脉行也。合者,合手小指端也。上颠下项者,十二 经中,手太阳脉支者,别颊上 抵鼻至目内眦;手 ② 太阳脉,起目内眦。此言上颠者,循 手太阳气至目内眦,合足太阳之气,与之共行,上顶下项,然后称合,理亦无违也。 平 按:“抵脾”《灵枢》作“抵髀”。“掖”《灵枢》、《甲乙》均作“腋”,下同,不再举。“下臂, 注小指之端”,《灵枢》无“之端”二字。“尻”下,《灵枢》、《甲乙》有“下”字。
循足心,注足少阴,上行注肾。从肾注心,外散于胸中,循心注[平按:“注”《灵枢》、
《甲乙》作“主”。]脉出掖下臂,入两筋之间,入掌中,出中指之端,[平按:《甲乙》作 “手中指”。]还注小指、次指之端,合手少阳,上行注膻中,散于三焦,从三焦注胆,[平 按:“胆”《甲乙》作“膻”]出胁注足少阳,下行至跗上,复从跗注大指间,合足厥阴,上 行至肝。从肝上注肺,上循喉咙,入颃颡之窍,究于畜门。其别者,[平按:《灵枢》、《甲 乙》作“其支别者”。]上额循颠下项中,循脊入骶,是督脉也,络阴器,上过毛中,入脐 中,上循腹里,入缺盆,下注肺中,复出太阴。此营气之行逆顺之常也。
问曰:肝脉足厥阴,上贯膈,布胁肋,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上出额,与 督脉会于颠。此言足厥阴脉循喉咙究于畜门,循颠入骶等是督脉者,未知督脉与足厥阴同 异何如?答曰:足厥阴脉从肝上注肺,上循喉咙,上至于颠,与督脉会。督脉自从畜门上 额至颠,下项入骶,与厥阴不同。此言别者上额循颠之言,乃是营气行足厥阴至畜门,别 于厥阴之脉,循督上额至颠,下项入骶络阴器,上循腹里入缺盆,复别于督脉,注于肺中, 复出手太阴之脉,此是营气循列度数常行之道,与足厥阴及督脉各异也。颃颡,当会厌上 双孔。畜门,鼻孔也。逆顺者,在手循阴而出,循阳而入;在足循阴而入,循阳而出,此
① “流”字之后,萧本原有“平按:以上从《灵枢》、《甲乙经》〈营气篇〉补入。”萧氏所补仅为《太素》 经文,今已从仁和寺本补入全文。
② 人卫本注曰:手,详文义当是“足”字之误。
为营气行逆顺常也。 平按:“此营气之行”《甲乙》作“此营气之所行也”。
黄帝曰:愿闻营卫之所行,皆何道从行?岐伯答曰:营出于中焦,卫出于上焦。
夫三焦者,上焦在胃上口,主内而不出,其理在膻中;中焦在胃中口,不上不下,主 腐熟水谷,其理在脐旁;下焦在脐下,当膀胱上口,主分别清浊,主出而不内,其理在脐 下一寸。故营出中焦者,出胃中口也;卫出上焦者,出胃上口也。 平按:“从行”《灵枢》 作“从来”;《甲乙》作“从始”,无“岐伯答”三字。
黄帝曰:愿闻三焦之所出。
前问营卫二气所出,出于三焦,未知上焦卫气出在何处?故致斯问。 平按:《甲乙》 无“黄帝曰:愿闻”至 ① 下“岐伯曰”十三字。
岐伯曰: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布胸中,走掖,循太阴之分而行,还注阳 明,上至舌,
咽胃之际,名胃上口。胃之上口出气,即循咽上布于胸中,从胸中之掖,循肺脉手太 阴行至大指、次指之端,注手阳明脉,循指上廉上至下齿中。气到于舌,故曰上至舌也。 此则上焦所出与卫气同,所行之道与营共行也。 平按:“布”上,《灵枢》、《甲乙》有“而” 字。“还注阳明”《灵枢》作“还至阳明”,《甲乙》作“还至手阳明”。注“从胸中”,“从” 字袁刻作“循”。
下足阳明,
其脉还出侠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侠鼻孔与足阳明合。足阳明下行至足太阴 等,与营气俱行也。 平按:“下足阳明”《甲乙》作“下注足阳明”。注“交人中”,“交” 字袁刻误作“夹”。
常与营俱行于阳二十五度,行于阴亦二十五度,一周也,故五十周而复大会于手太阴。
营气行昼,故即行阳也;行夜,故即行阴也。其气循二十八脉十六丈二尺,昼行二十 五周,夜行二十五周,故一日一夜行五十周,平旦会手太阴脉也。一度有一周,五十周为 日夜一大周矣。上焦卫气循营气行,终而复始,常行无已也。 平按:“行于阳”二句,《甲 乙》作“行于阴阳各二十五度”;“一周也”作“为一周”;“故”下有“日夜”二字;“复” 下有“始”字。
黄帝曰:人有热饮食下胃,其气未定,汗则出,或出于面,或出于背,或出于身半, 其不循营卫气之道而出何也?岐伯曰:此外伤于风,内开腠理,毛蒸理泄,卫气走之,固 不得循其道,此气慓悍滑疾,见开而出,故不得从其道,故命曰漏洩。
蒸,之冰反,火气上行也。卫气在于脉外分肉之间,腠理伤风,因热饮食,毛蒸理泄, 腠理内开。慓,芳昭反,急也。悍,胡旦反,勇也。言卫气勇急,遂不循其道,即出其汗, 谓之漏泄风也。 平按:“营卫气”《灵枢》、《甲乙》无“营”字。“命曰”《甲乙》作“名
① “至”,萧本原作“及”,当系传写之误,今据文义改为“至”。考《甲乙经》,从“黄帝曰:愿闻”至 下节“岐伯曰”正十三字也。
曰”,袁刻脱“命”字。“洩”《灵枢》、《甲乙》均作“泄”。
黄帝曰:愿闻其中焦之所出。岐伯曰:中焦亦并胃口,出上焦之后,此所谓受气者, 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
泌,音必。中焦在胃中口,中焦之气,从胃中口出已,并胃上口,出上焦之后,□五 谷之气也,泌去糟粕,承津液之汁,化其精微者,注入手太阴脉中,变赤称血,以奉生身。 平按:《甲乙》无“黄帝曰”至“岐伯曰”十四字。《灵枢》“胃口”作“胃中”。《灵枢》、
《甲乙》“承津液”,“承”字均作“蒸”。注“五谷”上原缺一字,依经文拟作“受”。
莫贵于此,故独得行于经隧,命曰营气。
人眼受血,所以能视,手之受血,所以能握,足之受血,所以能步,身之所贵,莫先 于血,故得行于十二经络之道,以营于身,故曰营气也。隧,道也。故中焦□□营气也。 平 按:“命曰营气”《甲乙》无“气”字。注“中焦”下原缺二字,因上节问中焦之所出,故 此处拟作“所出”二字。
黄帝曰:夫血之与气,异名同类何也?岐伯曰:营卫者精气也,血者神气也,故血之 与气,异名同类焉。故夺血者毋汗,夺气者无血,故人生有两死而毋两生。
营卫者,人之至精之气,然精非气也;血者神明之气,而神非血也。故比之□水气无 异也。毋血亦死,毋气亦死,故有两死也;有血亦生,有气亦生,随有一 ① 即生,故毋两 生也。
黄帝曰:愿闻下焦之所出。岐伯答曰:下焦者,别回肠,注于膀胱而渗入焉。故水谷 者,常并居于胃中,成糟粕,而俱下于大肠,而成下焦,渗而俱下,济泌别汁,循下焦而 渗入膀胱焉。
回肠,大肠也。下焦在脐下,当膀胱上口,主分别清浊而不内,此下焦处也。济泌别 汁,循下焦渗入膀胱,此下焦气液也。膀胱,尿脬也。 平按:《甲乙》无“黄帝曰”至“岐 伯答”十四字;“而成”作“而为”;“济泌”作“渗泄”。
黄帝曰:人饮酒亦入胃,谷未熟而小便独先下何也?岐伯答曰:酒者熟谷之液也,其 气悍以滑,故后谷入而先谷出焉。
其气悍者,酒为熟谷之气,又热,故气悍□□□。 平按:注“又热”,袁刻脱“又” 字。“悍”下原缺三字,依经文拟作“以滑也”三字。
黄帝曰:善。余闻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此之谓也。
上焦之气,如雾在天,雾含水气,谓如雪雾也。沤,屋豆反,久渍也。中焦血气在脉 中,润一顷,谓之沤也。下焦之气溲液等,如沟渎流在地也。 平按:注“雪”字,恐系 “云”字传写之误也。
最近一直看到道家哲学出现有阴阳两字,我一直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在家没事时,查了好多书,也听了好多音频,我想把自己理解的道家讲的阴阳含义写出来,肯定有很多幼稚的地方,我只写我懂的我理解的部分。其实,这样的知识真的静下心来看,确实很有意思。知道了这些知识,能让我们的身心和天地变得如鱼得水、和谐共振,让心平静,世界安静下来了,世界只剩下鸟语花香和潺潺流水。很美。
阴阳,到底是什么?阴,就是天气阴了,就是有乌云,就是“暗”,没有亮光;阳,就是天气晴朗,天上有太阳,就是光亮。阴阳就是“黑暗”和“光明”。古人认为宇宙是光明与黑暗两种范畴交替运动和循环的产物。
阴和阳,不是两种不同的物质,阴和阳是同一种本体生化出的两种现象。阴阳理论是一元论,而不是二元论或者多元论。阴和阳是一种东西,阳不够了就变成阴,阴是阳缺少的部分,阴和阳本是同一种物质。
阴阳的本质是能量,能量聚集了,能量增强了,就是“阳”;能量消失了,能量分散了,就是“阴”。阴去则阳生,阳去则阴生。阳就是能明显感觉到的现象,就是显露出来的,呈现出来的现象和感觉;而阴,就是隐藏起来的、潜伏起来的东西。隐藏起来的东西可以转化为显露出来,而显露出来的也可以转化为隐藏起来,也就是阴阳可以相互转化的。阴和阳是两种抽象的概念。
阴阳统一于“太素”,“太极”。太素就是无限小,太极就是本源,太极就是天地混沌未分阴阳之前的状态。“太素生太极,太极生两仪”(阴╱阳)。这里普及一下这个“五太”,便于了解“太素”和“太极”,道家哲学中把从无极过度到天地诞生的五个阶段,称为“五太”,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太极。太易指只有无垠虚无的宇宙状态,太初指无形无质,只有先天一炁(qi)——就是产生和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太始指有形无质,非感官可见,开天辟地前的原始宇宙状态,太素指原始物质的宇宙状态,也就是质的起始和尚未成型的阶段,太极指阴阳未分的宇宙状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浩瀚宇宙间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包含着阴和阳,表与里两面,它们之间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这是物质世界的一般规律,是众多事物的纲领和由来,也是事物产生和毁灭的根由所在。天地之道,以阴阳二气造化万物。
道,作为中国的哲学,起源于天道,就是天体运行的轨道,古代哲人先是从天文轨道的周期性、秩序性、可重复性上认识了宇宙万物现象之间存在着秩序和组织的理念。在表面无序的现象下面,存在着秩序和组织的超级理念。这种理性,被古人称为“天道”,即天体运行的轨道。道教的真实意思就是天道教,即天文道教,起源于上古崇拜太阳和能看懂北斗的天文学家(古代用北斗来指示方向和确定季节)。道家和道教都是起源于对天道的观察和研究。
说到这里,还要知道一个概念,就是道家和道教是有区别的,道教的历史只有两千多年,而道家的历史溯源很早,伏羲、女娲、神农、黄帝等都是道家的传承,道家思想成形于先秦时期;道家思想是一种哲学学派,创始人是老子,庄子是老子思想的继承者和发扬者。道教是一种宗教信仰,创始人是张道陵。在道教内,老子被奉为太清道德天尊,庄子被奉为南华真人。魏
太初太始太极太易太素后面是什么
本文2023-10-13 10:23:07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273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