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阴虚和脾阳虚的区别是什么
脾的阴液不足,燥热内生,临床以便秘,消瘦,腹胀,口渴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常见于胃痛、便秘、便血、吐血、食噎,以及西医的慢性胃炎、慢性肝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消化道肿瘤等疾病。
脾阴虚证的形成常见于以下几种情况:平素津血亏损;吐泻或热病、久病伤及脾阴;偏食辛辣刺激食物,损伤阴津;情志不舒,经常动气发怒,以致化火伤阴;误用或过用温燥伤阴的药物而伤脾阴;脾胃气虚,运化无权,阴津泛源等。
脾阴虚证的临床表现主要是饮食不化,食后腹胀,大便干结,口干口渴,皮肤干燥,肌肉消瘦,手足烦热,唇红干燥,舌淡红少苔或无苔,脉细弱而数等。脾阴既亏,一则燥热内生,难以濡养脾脏所主的四肢肌肤和唇舌,因而出现口干口渴,口唇干红,手足烦热,皮肤干燥,肌肉消瘦,焦虑,失眠,舌红少苔或剥苔、甚或无苔,脉细弱而数;二则运化饮食物的功能减退,而见饮食不化,不思食,或食后腹胀,大便干结等症。临床上单独脾阴虚少见,多与其他证合并出现。如脾阴虚与胃阴虚互相兼见,因脾胃同居中焦,胃主受纳腐熟,脾主运化,两者协同,共同完成饮食物的消化吸收,故脾胃有病往往互相影响,临床表现上两者也有纳差,便秘,嘈杂,舌红少津,脉细数等共同表现。此外,脾阴虚常与脾气虚同时兼见,因气阴互根互化,阴虚不足,势必影响到气的化生。
对于脾阴虚的治疗,宜甘润养阴,选择温而不燥,凉而不寒,淡而不利的药物,如山药、扁豆、苡仁、莲子肉、黄精、玉竹、天花粉、沙参、麦冬、葛根、粳米等。如兼见脾气虚形成脾气阴两虚者,可选用参苓白术散、资生丸、六神散、滋阴健脾丸等;如脾胃阴虚者,宜用沙参麦冬汤、益胃汤等。
脾阳虚证是指脾阳虚衰,失于温运,阴寒内生所表现的虚寒证候。又称脾虚寒证。
临床表现纳少腹胀,腹痛绵绵,喜温喜按,形寒气怯,四肢不温,面白不华或虚浮,口淡不渴,大便稀溏,或见肢体浮肿,小便短少,或见带下量多而清稀色白,舌质淡胖或有齿痕,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机理分析本证多因脾气虚衰进一步发展而来,也可因饮食失调,过食生冷,或因寒凉药物太过,损伤脾阳,命门火衰,火不生土而致。
脾阳虚衰,运化失权,故纳少腹胀,大便稀溏;阳虚阴盛,寒从内升,寒凝气滞,故腹痛喜温喜按。
要区分的话
观察症状就可以啦
中医认为,脾是后天之本,当出现脾虚的时候就容易生百病。而脾虚的时候我们自然就想到补脾,但是有些人补脾有效果,有些人补脾却没什么什么效果,着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脾虚有分脾阳虚以及脾阴虚,它们的用药都有所不同,如果没有分清脾阳虚和脾阴虚的话,那么自然就没什么效果啊。下面我们就来说一下脾阳虚和脾阴虚各有什么特点?我们应该如何区分它们以及如何调理。
什么是脾阳虚?脾阳虚,说到底就是阳气不足造成的,可能是由于年老体弱造成阳气不足,或者是因为脾阳不足,阴气过盛,从而导致脾的运化失职的一种病理现象,表现出来的是一种寒症,这可能与平时的饮食失调、劳累过度、思虑伤脾,或者进食过多的生冷食品所致。另外,如果平时进食过多的寒凉药物,也会损伤脾阳,从而造成脾阳虚。
脾阳虚有什么症状?当身体存在脾阳虚时,往往会有以下几个症状:①畏寒,四肢不温,喜温喜按,这是因为体内阳气不足,从特别怕冷,身体没有阳气的滋润就表现肢体不够温暖,而且特别喜欢喝温水。②营养不良,虚胖,这是因为阳气不足,从而造成五谷不化,人体不能及时吸收营养,甚至可以看到肢体浮肿或者脸色苍白没有血色。③大便稀溏,容易出现腹泻,小便短少,或者女性朋友的白带量多而清稀,颜色发白,④舌质淡胖且舌苔白滑或有齿。⑤腹痛,因为阳虚阴盛,体内有寒,容易造成气滞,所以容易腹痛,特别是受寒时,腹痛更加明显。
当身体出现脾阳虚时如何调理?脾阳虚就是体内阳气不足,所以需要温补,补充阳气,需要进食一些温热属性或者温阳散寒作用的食物,比如桂圆、大枣、辣椒、韭菜、肉桂、花椒、干姜、芡实、莲子等,还可以进食一些温阳的药物,比如鹿茸、补骨脂、熟地、菟丝子、淮山药、附子、黄芪、山茱萸、人参等。同时还可以进食一些中成药,比如理中丸、附子理中丸等。另外,还应该忌吃各种冷饮以及生冷瓜果。最后,还要保证充足的睡眠,参加适当的 体育 锻炼,增加体内的阳气,保证气血通畅。
什么是脾阴虚?脾阴虚说到底就是脾的阴液不足,从而造成燥热内生,比如平时偏食辛辣刺激食物,就容易损伤阴津;还有体内热盛或者久病,从而伤及阴津;还有情志不舒,肝火动怒,经常发火,往往容易伤阴;另外,如果过服用一些温燥伤阴的药物也容易伤脾阴。最后,当脾胃气虚时也会影响水气运化,从而导致体内阴津不足。
脾阴虚有哪些症状?上面说了,脾阴虚主要是因为体内津液不足,所以容易出现便秘、口渴口干、皮肤干燥、肌肉消瘦、手足烦热等症状,并且还会出现饮食不化、食欲不佳、或者食后容易腹胀、大便干结等症状,另外还会出现唇红干燥、舌淡红少苔或无苔的症状。
脾阴虚应该如何调理?对于脾阴虚的调理,自然就是补充津液,以养阴为主,选择一些滋阴润燥药物,比如山药、扁豆、苡仁、黄精、玉竹、天花粉、沙参、麦冬、葛根等,还可以喝一些沙参麦冬汤、益胃汤等。另外,也可以选择一些中成药,比如参苓白术散、六神散、滋阴健脾丸等。
总的来说,我们要首先知道脾阳虚与脾阴虚的特点,才能知道如何区分,而 区分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只要是出现手脚冰凉、肚涨冷痛、黎明腹泻,那么就是脾胃阳虚;只要出现手足烦热、口渴、多食易饥、腹痛绵绵、大便干结等,那就是脾胃阴虚 。
作者寄语:很高兴为大家科普 健康 的相关知识,我是左撇子说医,每天用简单的语言为你科普专业的医学知识,码字不易,如果你喜欢我的文章,就帮我点个赞!如仍有疑问,可以评论区留言,欢迎大家关注、转发,谢谢大家支持!
脾阴虚和脾阳虚虽然都属于脾虚,但是症状表现上却有非常大的不同,很好辨别。
一、看嘴唇色泽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往往嘴唇的色泽就能够反映出脾的状态。
如果 嘴唇经常干燥起皮,但是颜色是红红的, 这就是脾阴虚的症状。
如果 嘴唇颜色淡白,经常处于没有血色的状态, 那就是脾阳虚的表现。
二、看舌头脾阴虚的表现是 舌苔不匀、地图苔、花苞苔、而且舌头很薄、很红、舌头偏小。
脾阳虚的表现是 舌头比较胖大,舌苔比较黄厚腻。
三、看眼袋眼袋在中医里被称为肉轮,对应的也是脾胃,一般脾虚的人都会有眼袋,而脾阴虚的 眼袋会发红,甚至有点紫红色。
脾阳虚的 眼袋颜色不会那么深,是微微有些发青。
四、看大便脾阴虚的人 常常因为阴液不足而导致便秘,大便常常是前面干燥,后面不成型。
脾阳虚的人 大便容易粘马桶,总觉得排便不净,上厕所的次数比较频繁。
脾阳虚也称脾胃虚寒,属于病症名,是指脾阳虚衰,失于温运所表现的证候。主要因为饮食失调、过度食用生冷、劳倦过度、久病伤脾或者过度忧思所致。脾阳虚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腹胀、胃痛、食欲不振。由于脾胃虚寒所致,因此也会有四肢不温、喜温胃寒、四肢浮肿、小便不利、舌淡胖嫩,舌苔薄白,脉迟沉等症状,妇女还可能有白带多、清稀等表现。脾阳虚在治疗上应以温中健脾为治则,方选小建中汤,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方剂的加减。
脾阴虚是指脾精不足所致的一系列证候。脾胃是人体的后天之本,人体的濡养是通过脾气的散精输布而实现的。主要是饮食不节、过食辛辣、嗜好食肥甘、湿郁化热、损伤胃阴或肺津不足、痨瘵阴亏、子盗母气耗伤脾阴或汗吐大泄等因素所致的耗伤脾胃阴津。脾阴虚在临床上多有胃阴虚的表现,可见有不思饮食、饮食后胃胀满、腹痛、口舌干燥、大便秘结、形体消瘦、舌红苔薄,脉细数等症状。多见于各种营养不良所表现的症状。治疗上,应以“滋养脾阴,养阴和营”为治则,方选沙参麦门冬汤,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方剂的加减。
药事网权威解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必究。
脾阴虚和脾阳虚这两个证型都是虚证,都有脾胃功能减退的表现,消化力不足,形体偏于消瘦,喜欢吃软的、稀的饭食,不喜欢吃硬的和干的饭食。神疲乏力,脸色无神彩。
脾阳虚,主要是虚寒。一般有三种表现:
1、脾胃阳虚,总是感到胃凉,胃部隐痛,阴天下雨、寒冷天都会胃部不适,会拉肚子,怕凉食,喜热食,胃部喜按喜揉,经常拉肚子,面色萎黄、虚胖、浮肿,舌淡有齿痕。
脾主四肢,脾阳虚一般身体困而沉重,喜卧不喜动,四肢和胃部冰凉。肚子怕风吹。
口淡无味,没有食欲,腹胀没有饥饱感。
脾主思,脾阳虚一般思维迟钝不活跃,不喜欢发言。还容易钻牛角尖。
妇女白带如清水稀薄。
我们经常说的湿气重一般指的就是脾胃阳虚。
2、脾肾阳虚。脾胃阳虚一般是全身怕冷,脾胃阳虚主要是四肢和胃部怕冷,但不会全身怕冷。
五更泻,早上鸡鸣时分必上厕所,大便完谷不化,吃什么拉什么。脾胃阳虚一般拉肚子不会完谷不化。
手脚冰凉,头冷,反复感冒,腰部冰冷,阳痿,毛发稀少,脱发,女性无性欲,男女不能生殖。
肾藏志,肾阳虚的人无斗志,沮丧,有失败感,看人生一片灰暗。
脾肾阳虚的人脸色有水色,脸色暗偏黑。周身水肿,小便不利。
3、肺脾阳虚。咳嗽、稀痰,遇冷加重。反复感冒。
气虚气喘。
上焦有寒,其口多涎。肺脾阳虚的人口中唾液多,经常唾唾液。
以上是脾阳虚的问题。
脾阴虚主要是虚热,一般有脾胃阴虚和心脾阴虚两种情况。
1、脾胃阴虚:胃部隐隐有灼热感,不舒服,想吃饭,但吃不多,容易胃胀。喜凉饮,但喝不多。
脾不升,胃不降,容易胃胀打嗝。
容易便秘,但不耐受大黄等通便药。
肌肉四肢怕冷怕热,消瘦无力。
2、心脾阴虚:心烦、口干不想喝水,思维略亢,胸腹有热感,失眠。
如何调理?
脾胃阳虚,有理中丸、温胃舒。
脾肾阳虚,有附子理中丸、肉蔻四神丸、右归丸。
肺脾阳虚,有小青龙合剂。
脾胃阴虚,有石斛、木瓜、生地、麦冬。
心脾阴虚,可以喝天王补心丹。
有了上述问题,最好到医院就诊。
在人体当中,脾与胃同居于人体中焦,为后天之本,脾主运化、主统血、主生血,主要功能是对摄入体内的食物进行消化、吸收,同时将水谷精微物质化生为气血津液,输布至脏器、四肢百骸当中。
脾阴阳虚之证主要因脾气虚进一步发展而形成的。阴虚与阳虚的主要区别与各自特点如下——
脾阳虚证的特点
脾之阳有推动、发散、温煦脾气的作用,而脾阳虚多因脾气虚进一步发展形成。主要原因多为过食生冷、苦寒之品,或先天肾阳虚衰,从而导致脾阳虚衰,失于温煦运化之力,进而阴寒水湿内生不化。
对于脾阳虚的人群,重在温中祛寒、补气健脾。在临床上,多用以人参、干姜、甘草、白术四味药组成的理中丸。而在生活中,则需注重饮食调养,少食水果、牛奶等性寒凉、生冷的食物,多吃如山药、牛肉、生姜、黄芪、大枣等补阳之品。
脾阴虚证的特点
脾之阴,主要是濡养脾脏的作用,同时其与脾阳相互制约、并相互协作。
脾阴虚,则为脾的阴液不足,导致体内热盛。主要原因为饮食不节,或因久病伤阴,亦或泄泻、吐利、汗出过多耗伤阴液导致的。
脾阴虚弱,则以养阴为主,临床上多以沙参麦冬汤加减应用。而在生活中,可多食木耳、银耳、梨、芝麻、百合、鸭肉、蜂蜜、黑豆等滋阴之品。
中医认为脾胃主运化吸收,脾的主要功能是运化水谷及运化水湿。
脾虚可分为脾阴虚和脾阳虚,脾阴虚和脾阳虚基本不会同时存在。尽管两者都是脾虚,但是却还是有很大的不同的。
脾阳虚脾阳虚是脾虚衰所导致,长期脾气虚,就会发展成脾阳虚,或过食生冷,误用寒凉药物所引起。
主要症状: 腹胀,腹痛,倦怠,喜温,恶寒怕冷、手脚发凉,大便清稀,或肢体浮肿,小便不利,女性白带多质稀。
尤其是午饭之后,患者易精神倦怠、疲乏犯困,部分患者出现腹胀、嗳气等症状。
临床上女性朋友脾阳虚的情况比较多,此类患者体重会有所增加,或会出现妇科病,月经延后,白带增多,而且夏季都可能出现手脚冰凉的情况,冬天睡不暖被窝,食欲减退,饭量小胃口小。
病情严重的患者会出现下肢水肿、头昏、眼花、记忆力下降等症状。
调理方法:
药物方面,用一些温阳暖胃的药物,比如金匮肾气丸、附子理中丸等。或口服口服附子理中丸或者理中汤、人参健脾丸等,还可以适当增加补益、温热的药物调理身体,比如使用人参、大枣、黄芪、桂枝、党参等药物熬汤,或者泡茶饮用。
饮食方面,平时饮食清淡,忌食生冷瓜果以及高脂肪、高胆固醇难消化的食物。平时吃饭的时候可以多用一些干姜粉、胡椒粉等暖胃的食材。
平时可以多吃健脾胃的食物,例如鸭肉、红薯、小麦、羊肉、梗米、山楂、枸杞、黄芪、大枣、肉桂等。
生活方式方面,患者平时需要注意保暖多穿衣服,特别是女生要注意保暖,可以用热水袋热敷肚子。
脾阴虚脾阴虚多为内伤气血所致,消化功能失常为主。
主要症状: 临床以纳食不化,皮肤干燥,肌肉消瘦,痿软无力,甚则肌肉萎缩,或手足烦热、溺少便秘,舌红少苔为特征。
调理方法:
药物方面,可以服用方剂理中汤来以及六味地黄丸、桂附地黄丸等中成药。中药方面也可以用火麻仁、首乌、乌梅等药物和食材进行治疗。
饮食方面,吃一些粥、汤等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不能吃太过刺激辛辣的东西。多吃坚果类食物,像核桃、榛子、松子,同时酌情添加蜂蜜。多吃些百合,乌梅,山药,梗米,小米粥,薏仁粥等食物。
生活方式方面:注意适当的锻炼,有助于增强体质和身体的免疫力,在睡眠习惯方面,早睡早起,不熬夜,有利于身体的 健康 。
总的来说,不论是脾阳虚还是脾阴虚,一旦出现脾虚,多与饮食不节,劳累过度,久病体虚,或者禀赋不足所致等等先天与后天的原因有关,在日常生活中,要积极调理脾虚,人才不会生病。
脾阴虚和脾阳虚各有什么特点:
脾有阴阳之分,脾阴是指脾脏的阴液,也就是水谷所花生的营血、津液、脂膏之类的物质,它具有灌溉五脏六腑,营养四肢百骸的功能,脾阳是指脾的运化精微,升清降浊的功能,两者的关系是:脾阴主血,脾阳主气,血有质而气无形,无形者依附有形,有形 者附于无形,二者相互依存,保持着相对平衡。
脾阴虚脾阴虚是脾虚的主要表现之一,多是因为脏腑阴阳之气血津液的偏盛衰导致的。所以饮食不节,忧思劳倦,肺腑虚损以及失治误治等原因引起的阴阳气血亏虚,皆可导致脾阴的功能障碍,即脾阴虚证。
主要表现:
不饥不纳,烦热躁忧,唇干口燥,或中消多食,大便干结,舌红少苔,脉细数。腹胀,四肢无力,肌肉萎缩,口渴心烦,身时烘热,面色白无光,但是量颧潮红,大便糖稀,小便频数,纯舌红赤,脉象虚细无力。脾阴不足,运化失常,所以不思饮食,食入难化,腹胀。
调理方剂:
和理阴汤
人参、山药、扁豆、莲肉、老米、燕窝。共同起到补气健脾、滋阴养肺的功效,其中的人参大补五脏之阳而不燥;燕窝大补脾胃之阴而不腻。
慎柔养真汤
人参、白术、甘草、山药、莲肉、白芍、五味子、麦冬、黄芪。具有调节甘油三酯、
胆固醇的消化、吸收、代谢,促进载脂蛋白的正常合成、代谢的作用。
脾阳虚脾阳虚是脾脏运化水谷的生理功能不足。
临床表现:
腹胀纳少,腹痛,喜温喜按,大便溏薄清稀,四肢不温或肢体困重或周身浮肿,小便不利或白带量多质稀,舌淡苔,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升脾阳药物及方剂:
一般多用柴胡、羌活、防风升麻等风药,如《补脾胃泻肝火升阳汤》,柴胡独重1两5钱,犹恐升阳之力不足,加羌活、升麻以为助。
《升阳益胃汤》用柴胡、防风、羌活、独升阳,辅以云苓、白术、半夏、橘皮益胃以化湿,、湿去而阳气得以升发。
羌活胜湿汤
羌独活、藁本、防风、一派辛升,恐助上逆,可用五味子之敛,少量人参补肺气,又少量麦冬清平火逆之势,可用少量黄连清心火。
补脾阳用温香燥,旨在温阳醒脾,培土建中。常用方:补中益气汤、香砂六君子汤、参苓白术散、黄芪建中汤等。常用药物:黄芪、党参、白术、苍术、香木、砂仁、干姜、陈皮等。
美好生活源于 健康 之初, 健康 之初, 健康 科普专业媒体!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脾阳虚证与脾阴虚证是中医脾胃系统的常见病证,虽然二者的发病脏腑同属脾胃,但病证发展阶段和症状特点却不相同,脾阳虚是脾的阳气不足,温煦推动的功能下降,引起的以虚寒为主要表现的脾胃病证,简单说脾阳虚是胃肠功能紊乱伴有人体怕冷虚弱的状态,例如胃肠不适,腹胀疼痛,大便溏泻,尤其是腹部受凉或饮食生冷后症状加重,身体怕冷,手足不温,乏力气短,舌淡脉弱。脾阴虚是脾的津液血液不足,滋润灌注肠胃的能力下降,引起的以燥热为主要表现的脾胃病证,脾阴虚亦可概括为胃肠功能紊乱伴有人体燥热体虚的状态。例如胃部不适,尤其是胃内津液不足导致的便秘口干,胃内灼热。因脾阴不足,消化力量弱,同时胃气尚强,表现为虽有饥饿感,却不想吃饭。盗汗消瘦,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细数是脾阴虚的典型全身症状和舌脉特点。 综上所述,脾阳虚与脾阴虚有着各自的病证特点,从病因,症状,诊断,治疗方面可给予区别,接下来,我将从这几个方面谈谈二证的临床表现。 中医用脾阴,脾阳这两个符号代表脾胃的生理功能 脾阴虚和脾阳虚的症状特点和诊断调护 脾阴虚与脾阳虚的总结 脾阴虚和脾阳虚是脾胃病发展的不同阶段,例如长期食用辛辣食物,造成胃肠积热,热伤阴血津液可发展为脾阴虚。相反,长期食用生冷寒凉食物,寒伤脾阳可发展为脾阳虚。无论是哪一种脾虚均有胃肠不适,消化不良的症状,需要从中医四诊的整体角度出发,加以判断。根据病人的现代医学诊断无法分别是脾阴虚还是脾阳虚。同样是慢性胃炎病人,同一种疾病诊断,若以阳虚内寒为主,则脾阳虚可能性大。以阴虚内热为主,则脾阴虚的问题较为突出。从人体的整体观念角度分析才可以确定是何证型,并考虑调护方法。 脾阴虚与脾阳虚均有胃肠道症状,饮食方面要特别注意,规律饮食,八分饱。谷肉果菜均衡营养,戒烟限酒,减少辛辣,寒冷食物的摄入,必要时,可请专业医生给予诊断,指导治疗。 最后,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
脾脏对于人体有着特殊的意义,进入人体的食物需要通过脾来调拨分配,就相当于国家的粮食局长。
脾的功能有三:一是运化水谷精微,输布全身。
二是生化气血精华,广布周身。
三是调控体内水液,燥湿利水。
脾阳虚:脾阳衰弱,阴寒内生。运化功能失调,易出现食少不消化、恶心干呕、嗳气反酸、腹胀腹痛、大便糖稀、肢体水肿、喜欢热食。
中药调理:补中益气丸、参苓白术散、香砂六君丸
脾阴虚:脾阴不足,阳火上亢。濡养功能失调,易出现口干不欲饮、肌肉消瘦、倦怠乏力、烦乱不安、肠燥便秘、皮肤干燥、喜欢冷食。
中药调理:气血康口服液、知柏地黄丸
另外脾虚要注意:1少吃寒凉
2细嚼慢咽
3多甘多暖
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不管是脾阳虚还是脾阴虚,都会导致气血生化不足,出现血虚表现。所以清末医家唐容川在《血证论》中说“脾阳不足,水谷不化,脾阴不足,水谷仍不化也。譬如釜中煮饭,釜底无火固不熟,釜中无水也不熟。”,所以气血不足是脾阳虚和脾阴虚共同的特点,但表现又有所不一样。
脾阳不足的症状及治疗、饮食注意
脾阳主要负责运化水谷,所以脾阳不足,运化水谷无力,容易生湿、生痰,腹泻拉肚子,一片虚寒的表现。容易怕冷,尤其是腹部。气血无所化,水湿泛滥,容易表现为皮肤泛白,或有浮肿,尤其是下眼睑明显,水湿上泛,眼睑颜色晦暗。嘴唇颜色较淡,舌体胖大有齿痕,舌苔白腻或者白厚。手脚冰凉,四肢肌肉也容易浮肿,尿多,颜色清亮。
对于脾阳虚的治疗方法,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创立了“补气、升阳”之法,针对脾阳不足、脾气下陷的补中益气汤或升阳除湿汤都是不错的选择。当然也可适当的选择理中丸或者参苓白术散等,都是可以的。不过脾阳虚往往还有脾气虚,或者脾阳虚日久容易出现肾阳虚,所以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佐以补气,或者温肾阳的药物一起。
平时的饮食应该注意多摄入一些温热性的食物,比如羊肉、鸡肉、南瓜、韭菜等,少吃寒凉冰冻的食物,尤其是生冷瓜果,如果水湿明显或者水肿,可以适当多吃些健脾利尿的食物,比如玉米须,薏米等,但要配伍,尤其是薏米要炒黄,以免更伤脾阳。
脾阴不足的症状及治疗、饮食注意
脾阴主要是指营血,所有脾阴不足,缺乏营血,水谷也无法化生,容易虚烦,不思饮食,食后腹胀,一片虚热的表现。面无色泽,晦暗或发黄,容易口唇干燥,唇裂脱皮,手足心烦,口干但不欲饮,虽有饥饿感,但不想吃,吃了容易腹胀、烦闷,四肢消瘦,容易便秘。
对于脾阴虚的治疗方法,东汉时期的张仲景有一个治疗脾阴虚的经典方剂“麻子仁丸”,主要治疗脾阴不足引起的便秘。那么对于脾阴虚,我们应该怎么治疗呢?一般选择“甘淡药物”,甘淡柔润的药物能够养阴生津,同时佐以酸的药物,能生津敛阴,再适当配伍一些能够升提的药物,比如升麻、葛根、桔梗、柴胡等,有助于脾的运化。比如沙参麦冬汤、益胃汤等也都可以。或者用淮山单味,煮水也是可以的。
平时多摄入一些滋阴养血的食物,比如蔬菜、水果,少吃辛辣刺激的食物,能健脾胃的有莲子、山药、芡实等。再适当吃一些酸性的食物,比如乌梅、山楂等,有助于养脾阴。
史锁芳(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脾虚的话就要补脾,脾气不运的话就要运脾,唯有如此才能提供充足气血以养身。有针对性的调理,是建立在脾不适的基础上。脾不适有一些比较明显的特征,了解这些特征,我们就可以明确的知道,是不是要有对脾进行针对性的呵护了。 脾不好,口腔溃疡,还会生痰生湿 中医认为,脾主唇, 。嘴唇发白是脾虚的表现,脾气虚,可通过补脾气的方法来改善。嘴唇发黑的话,说明脾运化功能不好,脾内有湿,可吃一些健脾化湿的食物来改善。嘴唇发乾为脾阴虚,可吃一些滋脾阴的食物来改善 脾不好,还容易患上口腔溃疡。中医认为,脾开窍于口,口腔黏膜色泽、味觉、活动功能都和脾有关。平时多忧思恼怒,嗜好菸、酒、咖啡,过食肥甘厚腻的人,都会导致脾胃湿热,上冲到口腔,就会引发口腔溃疡。另外,有的人脾气不足,脾的运化能力下降,营养物质无法上升,口腔失去滋养,也会导致溃疡。 所以,易患口腔溃疡的人,养生要从健脾、清化湿热入手。 脾能对身体利用之后的水分进行运化,并最终排出体外。若是脾运行功能出现了问题,会使水湿滞留,生痰生湿。 一旦有了痰湿,除了饮食要清淡,少吃膏粱厚味、过咸之品,以防进一步滋生痰湿、引发水钠潴留(编按:水钠潴留是指,肾脏的调节功能发生障碍,水、钠减少排出量,导致全身性水肿)外,还可食用一些诸如茯苓、冬瓜皮、赤小豆、薏苡仁、玉米须、白扁豆、鲤鱼等药食两用之品。 中医认为,以上食物性味平淡,而淡者可通利水道,令小便通畅、尿量增多,水湿由此而出。史锁芳(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脾虚的话就要补脾,脾气不运的话就要运脾,唯有如此才能提供充足气血以养身。有针对性的调理,是建立在脾不适的基础上。脾不适有一些比较明显的特征,了解这些特征,我们就可以明确的知道,是不是要有对脾进行针对性的呵护了。 脾不好,口腔溃疡,还会生痰生湿 中医认为,脾主唇, 。嘴唇发白是脾虚的表现,脾气虚,可通过补脾气的方法来改善。嘴唇发黑的话,说明脾运化功能不好,脾内有湿,可吃一些健脾化湿的食物来改善。嘴唇发乾为脾阴虚,可吃一些滋脾阴的食物来改善 脾不好,还容易患上口腔溃疡。中医认为,脾开窍于口,口腔黏膜色泽、味觉、活动功能都和脾有关。平时多忧思恼怒,嗜好菸、酒、咖啡,过食肥甘厚腻的人,都会导致脾胃湿热,上冲到口腔,就会引发口腔溃疡。另外,有的人脾气不足,脾的运化能力下降,营养物质无法上升,口腔失去滋养,也会导致溃疡。 所以,易患口腔溃疡的人,养生要从健脾、清化湿热入手。 脾能对身体利用之后的水分进行运化,并最终排出体外。若是脾运行功能出现了问题,会使水湿滞留,生痰生湿。 一旦有了痰湿,除了饮食要清淡,少吃膏粱厚味、过咸之品,以防进一步滋生痰湿、引发水钠潴留(编按:水钠潴留是指,肾脏的调节功能发生障碍,水、钠减少排出量,导致全身性水肿)外,还可食用一些诸如茯苓、冬瓜皮、赤小豆、薏苡仁、玉米须、白扁豆、鲤鱼等药食两用之品。 中医认为,以上食物性味平淡,而淡者可通利水道,令小便通畅、尿量增多,水湿由此而出。 头总是晕晕沉沉的 中医认为,脾有一项非常重要的生理功能,即「脾主升清」。所谓的脾主升清,简单理解,就是 脾气能将水谷精微等营养物质,往上进行输送,一直输送到头部,对头目进行滋养。 若是脾气不足,往上供应的营养物质则比较匮乏,头部就会发出警报。也就是说,当头脑昏沉时,需注意头部的气血不足,可通过经常 百会穴、中脘穴、下脘穴、气海穴来助脾气上升。 消化不良,赶紧喝点陈皮蜂蜜水 消化不良的原因与脾有关,脾气虚、有痰湿都会导致消化不良。中医认为,陈皮能除脾湿,还能使不顺畅的脾气得以顺利循行。 对于陈皮的功效,《本草纲目》有这样的记载:「其治百病,总是取其理气燥湿之功。」,陈皮的主要功效就是理气燥湿。将脾气理顺、祛湿,消化功能自然就会得以改善。陈皮对于脾胃气滞所引起的消化不良、脘腹胀满,及痰湿所致的咳喘等,有较好的疗效。 蜂蜜能够补养脾气,对此中医古籍《名医别录》里面有这样的记载:「养脾气,除心烦,食饮不下,肌中疼痛,口疮,明耳目。」 陈皮和蜂蜜并用, 一方面能补气,一方面能够给脾提供一个舒畅的居住环境,从而改善脾气虚、脾气不畅、身体有痰湿导致的消化问题。 萝卜蜂蜜饮可消腹胀 腹胀即腹部的一部分或全腹部胀满,此外还会有呕吐、腹泻、嗳气(气从胃部上逆)等症状。腹胀的发生与脾失健运(指脾运化功能失常)、积食、体内有痰湿等,均有一定关系。若是腹胀的话,可用萝卜蜂蜜饮来调理。 萝卜有健胃消食、化痰止咳、顺气等诸多功效,可改善腹胀。蜂蜜能够补养脾气, 长夏时节需注意防湿健脾 中医所说的长夏,是指夏末秋初交替转换之际,此时气候炎热多雨,空气湿度较大。在长夏时节,很多人会出现腹部胀满、食欲缺乏、口淡无味、大便稀溏甚至腹泻,这与脾土受湿有关系,需要防湿健脾。 中医认为,脾惧怕湿邪,也很容易被湿邪所伤。长夏时节,外界的湿热邪气比较重,若是饮食上再不加以注意,饮食过量、过食辛辣之物等,疏于对脾胃的养护,就有可能导致脾受湿邪所扰。 脾感受湿邪,导致脾胃之气不运,就会影响到脾的消化吸收功能,由此出现消化问题。长夏时节, 为了防止湿邪困脾,可适当食用具有健脾除湿热功效的食物 ,诸如薏苡仁、赤小豆、冬瓜等。 拍打脾经与刮脾经 脾虚的人要重点养脾,在上午九点到十一点这段时间内,最简单的养脾方法就是,敲打一下脾经。 我们可以手握空拳,也可以用手掌的侧面,对脾经循行的位置进行有节奏的敲打。除了敲打脾经外,也可以重点按揉一下脾经上的血海穴(膝附近), 不仅有助于生血,还能活血化瘀。 小孩子积食一者是吃得太多了,以至脾胃的消化能力不能承受,食物得不到完全消化就会导致积食;或是小孩子过早食用成人的食物,损伤了脾胃的消化能力。小儿积食要注意喂养方式,另外可用刮痧的方法来调理。 在脾经、胃经、膀胱经的循行部位刮痧 手拿刮痧板,从上向下轻轻刮拭脾经的循行部位。 每次刮拭五分钟即可,隔天进行一次。本法适合于脾胃虚弱、小儿疳积(编按:指儿童时期,因喂养不当,或多种疾病影响,使脾胃受损,导致全身虚弱、面黄消瘦、发枯等慢性疾病)者。 本文摘自《中医调理圣经:黑补肾,青调肝,白润肺,黄健脾,红养心, 全方位调理食物速查表,正确食疗、轻松调五脏》/史锁芳(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博士)/大是文化
本文摘自387期
文/林嫔 嫱
现代医学对地图舌造成的原因,至今并无明确的结论,但是,大部分医师认为和免疫力下降或是过敏体质有关。
为 什么舌头出现白白的、不规则的形状,就像地图一样,但是不会痛,这种所谓的地图舌需不需要治疗?是不是代表身体健康出问题?中医认为脾阴虚、脾气虚、胃阴虚体质的人,比较容易出现地图舌,只要调整好体质,并配合正常规律的作息以及均衡的饮食,提升身体的免疫力,地图舌自然会消失。
地图舌虽然不会痛,但老是反复出现,而且常觉得口腔有怪怪的感觉,多少会有些困扰,到底什么是地图舌呢?奇美医院中医部中医师王瑜婷表示,地图舌在西医的正确名称是「良性游走性舌炎」,是一种属于表性、非感染性的发炎症状。
地图舌临床表现常呈现多点、环状或不规则的形态,主要是丝状 缺失而引起这种类似红斑样的舌炎,患处周围会有一点白色凸起。此外,地图舌就像沙漠中的流沙一样,常常会改变位置、形状和大小,并且有周期性加重或愈合的特点,一旦愈合之后,不会留下疤痕。
无疼痛感,与免疫力、过敏体质有关
至于病兆会持续多久?王瑜婷表示,有些地图舌几天就会消失,有的持续几周甚至几年之久,而即便好了还会再复发,每次复发时的位置也可能都不一样。出现地图舌不会感觉到疼痛,但随着病程演进,有些病人的口腔会不舒服,或产生灼热感,尤其吃了辛辣或酸性食物后,烧灼感会特别明显,有时口中也会有异物感,甚至会在地图舌同一边的下颔,突然有淋巴结凸出现象。
现代医学对于地图舌造成的原因,至今并无明确结论,但是大部分医师认为和免疫力下降或是过敏体质有关。也有研究指出,干癣或本身有缺乏微量元素锌,或正在怀孕阶段,或是有肠胃道疾病, 这些状 况都可能与地图舌有关联性。地图舌比较常出现在儿童、青少年,但亦有国外观察发现,20~29岁年龄的人较容易发生,至于性别方面并无明显差异,男性、女性的发生率差不多。
地图舌需要治疗吗?
依照西医的看法,如果只是单纯性有地图舌,没有其他症状,不需特别治疗,但有些与念珠菌感染有关,医师会建议使用抗霉菌药治疗,不过这类药物对于去除地图舌效果多不理想,只能维持短暂时间,没多久还是会再发生,所以,根本之道还是要从调整病人体质以及免疫力着手。
中医则认为地图舌多因为脾胃气阴不足所造成,对于舌头,自古以来,老祖宗借由长期的观察,发现身体五脏六腑的状况会反应在舌头,因此,中医会从舌诊了解身体生理功能,即古籍《辨舌指南》提到:「辨舌质,决五脏之虚实。视舌苔,察六*之浅深。」便是说明从舌头可看出疾病的端倪。
以幼儿为例,小朋友消化能力好或坏,往往会反应在舌头上,幼儿脏腑功能发展仍不稳定,对养分需要较迫切,如果吃太多高油、高糖食物,或为「外邪」所侵犯(例如感冒),就容易影响消化道功能,并影响体内津液分布,我们常说小朋友 三把火,由于中医认为小儿属纯阳之体,当有感冒或肠胃炎,便容易化热、火气上升,也容易出现地图舌。
中医依体质类型来治疗
中医对于地图舌的治疗,主要根据舌面表现以及其他症状做辨证,治疗上可分三型:
(一)脾阴虚
多发生在过敏体质小孩,外表较瘦小,容易感冒,胃口也不太好,吃饭总是很慢,或吃饱后容易胀气,而且不喜欢吃蔬菜类食物,口干也不太会想喝水。舌苔分布不均匀、呈淡红色,舌面津液较乾,这类患者病程持续较久,也比较难治疗,脉象较细而且稍微缓慢。
治疗建议: 可使用滋阴健脾中药材治疗,如:山药、茯苓、玉竹等,药膳方面可喝些四神汤加以改善。
(二)脾气虚
患者肠胃道消化功能较差,营养吸收也容易不足,活动能量就容易不够,活动力的表现不佳,而且头发较一般人稀少,吃东西容易胀气,甚至拉肚子。舌头颜色淡,脉象细而且不足。
治疗建议: 使用健脾益气中药材,如:党参、白术、黄耆等。
(三)胃阴虚
这类体质的人体内虚火较旺、容易上火、常感觉口渴,喜欢喝水,尤其喝冰水,嘴唇很乾,容易裂,食量比较小。除了地图舌之外,舌头颜色偏红,表面偏乾,脉象较细。
治疗建议: 使用滋补胃阴中药材,例如:沙参、麦冬、石斛、天花粉等帮助补胃,进而去除地图舌。
地图舌如果不治疗会怎么样?王瑜婷表示,不一定会有严重后果,因为地图舌不是疾病,而是一个表征,所以,要看有没有其他问题。另外,中药材的选用及饮食方面的调整,仍需经由合格中医师辨证论治确认证型开立处方,不宜自行判断选用。
提升免疫力才能治本
从生活中做些调整,可帮助提升免疫力,减少地图舌发生机会,主要原则包括:
◎作息规律、睡眠充足: 不同年纪有不同 睡眠时间需求,当睡醒之后感觉精神饱 满,就是睡眠充足,另外,也要避免熬夜。
◎从事户外活动: 生活方面建议多从事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以及适当的日晒。
◎保持口腔清洁: 正确刷牙、清洁口腔。
◎营养均衡: 饮食方面营养要均衡,量也要适中,不要偏食。
◎减少高油、高糖食物: 少吃油炸食物、饼干、巧克力等高油高糖食物。大蒜、咖啡、辣椒、芥末等较 性食物也要少吃。
◎多吃滋阴食物: 例如乌梅、薏仁等。
刷牙顺便刷舌头,地图舌会消失?
看到地图舌觉得很碍眼,刷牙时顺便刷刷舌头,可以让地图舌消失吗?最重要是看症状表现,如果是脾阴虚、脾气虚等体质造成,没有将体质调好,勉强用牙刷刷掉也只是暂时的,而且若刮得太用力,舌面 容易损伤,反而不舒服。
地图舌虽然不痛,但却往往是身体免疫出现问题的一种警讯,最好还是请医师鉴别诊断,找出原因加以治疗或调整体质,让免疫功能恢复,远离恼人的地图舌。
脾阴虚和脾阳虚的区别是什么
本文2023-10-13 11:47:35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27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