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的来历和风俗是什么?
雨水来历。
雨水是24节气中第2个节气。一般从2月18日或19日开始,太阳黄经达330度时,是二十四节气雨水。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雨水节气一般从2月18日或19日开始,到3月4日或5日结束。
雨水不仅表征降雨开始及雨量增多,而且表示气温升高。雨水前,天气相对来说比较寒冷。雨水后,人们则明显感到春回大地,春暖花开与春满人间,沁人气息激励着身心。
雨水风俗。
“雨水节,回娘家”是流行于川西一带汉族节日习俗。到了雨水节气,出嫁的女儿纷纷带上礼物回娘家拜望父母。生育了孩子的妇女,须带上罐罐肉、椅子等礼物,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久不怀孕的妇女,则由母亲为其缝制一条红裤子,穿到贴身处,据说,这样可以尽快怀孕穗子。该习俗现在仍在农村流行。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意思是说,雨水节气前后,万物开始萌动,春天就要到了。如在《逸周书》中就有雨水节后“鸿雁来”“草木萌动”等物候记载。
雨水节气不仅表明降雨的开始及雨量增多,而且表示气温的升高。雨水节气意味着进入气象意义的春天。
最早的雨量记载出现在南宋南宋数学家秦九韶所著的《数书九章》。在秦九韶的《数书九章》收录了有关降水量计算的四个例子,分别是天池测雨、圆罂测雨、峻积验雪和竹器验雪。其中“天池测雨”所描述的“天池盆”已经和现代气象观测所使用的雨量筒非常接近了,而方法上则采取“平地得雨之数”来度量雨水,堪称世界上最早的雨量计算方法。明清时期,测风量雨有了集中的场所——观象台,不仅有气象观测,还有天文观测。
扩展资料:
秦九韶广泛搜集历学、数学、星象、音律、营造等资料,进行分析、研究。 宋淳祜四至七年(1244至1247),他在为母亲守孝时,把长期积累的数学知识和研究所得加以编辑,写成了闻名的巨著《数学九章》,并创造了“大衍求一术”。被称为“中国剩余定理”。他所论的“正负开方术”,被称为“秦九韶程序”。世界各国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数学课程,几乎都接触到他的定理、定律和解题原则。
中国气象局——时空“穿梭仪”——古代气象观测史纵览
我国的这个记录,当时在世界上处于领先水平。我国历代古籍中还有天气、气象的记载。夏代已经推断出春分、秋分、夏至、冬至。东夷石刻连云港将军崖岩画中有与社石相关的正南北线。商代关注不同天气的不同现象。甲骨文中有关于风、云、虹、雨、雪、雷等天气现象的记载和描述。西周时期用土圭定方位,并且知道各种气象状况反常与否,均会对农牧业生产造成影响。《诗经•幽风•七月》,记载了天气和气候谚语,有关于物候的现象和知识;《夏小正》是我国最早的物候学著作。
一、唐·韩愈《初春小雨》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译文: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酥酪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这是一年中最美的景色,最美不过杨柳满城的长安。
二、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译文:近年来做官的兴味淡淡的像一层薄纱,谁又让我乘马来到京都作客沾染繁华?住在小楼听尽了一夜的春雨淅沥滴答,清早会听到小巷深处在一声声叫卖杏花。
铺开小纸从容地斜写行行草草,字字有章法,晴日窗前细细地煮水、沏茶、撇沫,试着品名茶。呵,不要叹息那京都的尘土会弄脏洁白的衣衫,清明时节还来得及回到镜湖边的山阴故家。
三、唐·李商隐《春雨》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霄犹得梦依稀。
玉铛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译文:初春我身披白色便服躺在床上,眼前寥落的景象令我万分感伤。你住过的红楼在雨中更加凄凉,我默然归去任珠帘在风中摆动。
在远路奔波却已暮春令人感伤,只有在残宵梦中才能与你相见。我的一片痴情却无法传递给你,春阴云弥漫大雁正在为我传书。
雨水节气的由来
雨水是24节气中的第2个节气。每年的2月19日前后,太阳黄经达330度时,是二十四节气的雨水。此时,气温回升、冰雪融化、降水增多,故取名为雨水。雨水节气一般从2月18日或19日开始,到3月4日或5日结束。雨水和谷雨、小雪、大雪一样,都是反映降水现象的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故立春后继之雨水。且东风既解冻,则散而为雨矣。”意思是说,雨水节气前后,万物开始萌动,春天就要到了。如在《逸周书》中就有雨水节后“鸿雁来”“草木萌动”等物候记载。
雨水节气的特点
雨水节气一般从2月18日或19日开始,到3月4日或5日结束。太阳的直射点也由南半球逐渐向赤道靠近了,这时的北半球,日照时数和强度都在增加,气温回升较快,来自海洋的暖湿空气开始活跃,并渐渐向北挺进。与此同时,冷空气在减弱的趋势中并不甘示弱,与暖空气频繁地进行着较量,既不甘退出主导的地位,也不肯收去余寒。
降雨开始,雨量渐增。雨水节气的涵义是降雨开始,雨量渐增,在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地黄河流域,雨水之前天气寒冷,但见雪花纷飞,难闻雨声淅沥。雨水之后气温一般可升至0℃以上,雪渐少而雨渐多。可是在气候温暖的南方地区,即使隆冬时节,降雨也不罕见。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这段时间候平均气温多在10℃以上,桃李含苞,樱桃花开,确已进入气候上的春天。
雨生谷雨意思如下:
指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
谷雨节气到来之时,此时降水明显增加,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降雨量充足而及时,谷类作物能茁壮成长。“时雨乃降,五谷百果乃登”。谷雨最主要的特点是春雨绵绵,有利于谷物生长。雨生百谷,反映了“谷雨”的农业气候意义。它是古代农耕文化对于节令的反映。
中国古代将谷雨分为三候:“第一候萍始生;第二候鸣鸠拂其羽;第三候为戴胜降于桑。”是说谷雨后降雨量增多,浮萍开始生长,接着布谷鸟便开始提醒人们播种了,然后是桑树上开始见到
戴胜鸟。
谷雨的天气最主要的特点多雨,有利于谷物生长。谷雨时节,南方地区“杨花落尽子规啼”,柳絮飞落,杜鹃夜啼,牡丹吐蕊,樱桃红熟,自然景物告示人们:时至暮春了。这时,气温升高较快。谷雨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这时田中的秧苗初插、作物新种,最需要雨水的滋润,所以说“春雨贵如油”。谷雨节气后降雨增多,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加大。
谷雨节气的古籍记载:
《通纬·孝经援神契》:“清明后十五日,斗指辰,为谷雨,三月中,言雨生百谷清净明洁也。”
《群芳谱》:“谷雨,谷得雨而生也。”谷雨前后,天气较暖,降雨量增加,有利于春作物播种生长。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雨读作去声,如雨我公田之雨。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上而下也。
收集和分散水一直是人类生死攸关的问题
在我们知识渊博的年代里,我们必须从河流、泉水和瀑布中汲取水分,同时穿越野生景观,跟随动物和遇见浅滩鱼类
农业的曙光带来了收集和储存雨水以及利用雨水灌溉农作物的创新,但过去500年来的现代城市化使我们大多数人远离了集水的压力
但是谁最先提出或发明了雨水收集的概念?什么时候?,位于中国新疆吐鲁番的一条坎儿井水隧道内
“坎儿井”是中亚地区常用的灌溉系统名称,也称为卡纳特
(colegota/CC BY SA 2
5)术语“雨水收集”是指收集雨水以“平衡”大自然的矛盾
考古学家已经注意到一种模式,即越是先进的文明,他们在节约和分配水方面的技能和多样性就越强,无论是在什么季节,也不管最终用户的位置有多偏远,使用蓄水池储存雨水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
到公元前4000年晚期,新兴的农业用水管理技术产生了防水石灰灰泥蓄水池,这些蓄水池建在黎凡特村庄(位于亚洲西南部、金牛座山脉以南、地中海以西、美索不达米亚以东的大片地区)的房屋地板上
,雨水收集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在印度、中国和美索不达米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但它在古罗马正式形成
在印度,古印度河流域的城市有巨大的大桶,用来收集雨水
在干旱的时候,数百英里的石头沟壑蜿蜒穿过城市,以保持人口和植被的持续水化考古学家发现了塔利布:为植物和饮用水提供灌溉的水库
收集雨水的水坝
宝丽斯:地下饮用水井和贾拉拉斯:专门建造的用于宗教目的的水箱,印度泰米尔纳德邦奇丹巴拉姆纳塔拉亚神庙巨大的希瓦甘加水箱的门廊
(3 Eyedmonsta/CC BY SA 2
0),一篇2015年发表的题为《古代雨水收集及其可持续的现代技术》的资料性论文,由RKGupta博士和RKAgrawal博士撰写,探讨古代印度宗教文献,描述了“sage Narad访问不同王国,询问池塘和其他水体的状况,以及这些水体是否此外,在史诗《罗摩衍那》中,“兰卡王国的美丽和壮丽是以其维护良好的湖泊、池塘、水井、花园、果园和森林来描述的
”,在罗马帝国时期,直到公元6世纪和凯撒皇帝的统治,,雨水收集成为一门先进的科学,见证了城市安装最先进的水化技术
2012年,我冒险来到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原名君士坦丁堡),参观了一些世界上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地下雨水收集建筑,城市下面有几百个古老的蓄水池,巴西利卡蓄水池是最大的,位于萨拉博努历史半岛上的索菲亚大教堂西南150米(490英尺)
这座地下蓄水池建于6世纪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Justinian)统治时期,据一篇关于耶雷巴坦(Yerebatan)的文章称,它位于君士坦丁堡第一座山上的一个大型公共广场(Stoa Basilica)下
(Dpnuevo/CC BY SA 3
0)历史文献记载,这一巨大的地下空间是由“7000名奴隶”在3、4世纪早期罗马时代的一座大教堂遗址上创造的,该教堂曾是古代商业、法律和艺术中心
教堂在476年的一场火灾后被Illus破坏并重建
扩大的蓄水池为君士坦丁堡的大宫殿和公元1453年奥斯曼征服后的托普卡皮宫
孤独星球告诉我们,这个水箱比大多数大教堂大,大约138米(453英尺)65米(213英尺),约为80000立方米(2800000×立方英尺)的水
52个石阶下入蓄水池,蓄水池周围是4米(13英尺)厚的耐火砖墙,墙上涂有防水砂浆
336根爱奥尼亚和科林斯风格的大理石和花岗岩柱,高9米(30英尺),共12排28根柱,每根柱子间隔5米(16英尺)
大多数柱子都是通过一个叫做“spoliation”的过程从旧建筑中回收的,它们被从帝国各地带到君士坦丁堡,与建造索菲亚教堂所用的石头一起
,为巴西利卡蓄水池供水的水来自位于城市北部19公里(12英里)的贝尔格莱德森林的Eĝrikapı配水中心
它穿过971米(3186英尺)长的Valens(Bozdoĝan)渡槽和115米(377英尺)长的Maĝlova渡槽,这条渡槽是由查士丁尼皇帝建造的,位于蓄水池的西北角,两个柱子的底部使用了雕刻有美杜莎面容的石块
这两个头的来历目前还不得而知
同时,在北美,来自西南部普韦布洛斯、纳瓦霍、霍皮和莫哈韦部落的土著民族发展了仪式性的雨舞来安抚雨神
因为水被认为是人类生命延续所必需的,世界各地的古人从一开始就尊崇和崇拜淡水
这就是为什么水,连同空气、地球和火,在宗教、神话和相关仪式中有着稳固的地位
关于造雨,或者说人类可以带来雨水的文化信仰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美洲原住民一直在为迎接雨水而跳舞,以获得祝福
传统上,人们在春天、播种后,再在秋天、收获前举行雨舞仪式
如果干旱威胁到农作物,它们也会在夏季举行
当舞者们唤起了灵魂的注意,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他们跳舞是为了净化地球上的邪恶灵魂,并欢迎灵魂世界的祝福
,“雨之舞”,约1920年(来自Potawatomi机构,大概是来自Prairie Band Potawatomi people
)(公共领域),就雨水收集而言,我们可以看看澳大利亚这个地球上最干燥的大陆,在那里,雨水是人类消费和做饭、洗澡、洗衣和冲厕的唯一水源
如今,即使社区可以使用自来水或网状供水,许多人还是选择使用从屋顶收集并储存在水箱中的雨水,以实现显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雨水告诉我们,它不仅减少了对自来水的依赖,但是“没有比雨水更优质的天然水了”,在社区层面,水坝、管道和处理厂的建设是巨大的,从长远来看,雨水收集意味着纳税人可以降低这些成本
最后,在环境方面,雨水收集减少了雨水径流对溪流、水栖地和生物体造成的重大损害
古代的雨水收集有时包括高度装饰性的蓄水池,进一步证明了这种元素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雨水的来历和风俗是什么?
本文2023-10-13 12:19:39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276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