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腧穴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注解 4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五腧穴 1 拼音
wǔ shù xué
2 英文参考five Shu points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3 注解
五腧穴即五输穴[1]。
五腧穴 经穴分类名。指十二经脉肘、膝关节以下的井、荥、输、经、合五个特定穴位,简称五腧参见各该条。
五输穴为经穴分类名。出《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指十二经在肘膝关节以下的井、荥、输、经、合五个特定穴。其中井穴多在四肢末端,“主心下满”,可治疗神志昏迷;荥穴多在指(趾)掌(跖)关节附近,“主身热”;输穴多在指(趾)掌(跖)关节后方,“主体重节痛”;经穴多在腕踝关节附近,“主喘咳寒热”。合穴多在肘膝关节附近,“主逆气而泄”[2]。《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所出为井,所溜为荥,所注为输,所行为经,所入为合,二十七气所行,皆在五输也。”用水的源流来比喻各经脉运行从小到大,由浅入深,自远而近的特点。其临床应用,《难经·六十八难》曰:“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俞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说明五腧穴在主治上各有特点。
十二经五输穴表[2]
经名\穴名\五输名
井
荥
输
经
合
肺
少商
鱼际
太渊
经渠
尺泽
大肠
商阳
二间
三间
阳溪
曲池
胃
厉兑
内庭
陷谷
解溪
足三里
脾
隐白
大都
太白
商丘
阴陵泉
心
少冲
少府
神门
灵道
少海
小肠
少泽
前谷
后溪
阳谷
小海
膀胱
至阴
通谷
束骨
昆仑
委中
肾
涌泉
然谷
太溪
复溜
阴谷
心包
中冲
劳宫
大陵
间使
曲泽
三焦
关冲
液门
中渚
支沟
天井
胆
窍阴
侠溪
足临泣
阳辅
阳陵泉
肝
大敦
行间
太冲
中封
曲泉
手三阴、手三阳五输穴
以下观点摘自网络,仅供参考:
1、现存于世的文献资料,都没记载“经络”起源的年代。但是,《内经》和《难经》可以证实以下四个问题:
一是《内经》确有对“经脉之始生”的解释,见于《灵枢•经脉篇》,可以证实。
二是《内经》明确指出“六律建阴阳诸经”,见于《灵枢•经别篇》,可以证实。
三是十二经的起源比奇经八脉早,见于《难经》,可以证实。
四是阴阳学说的“三阴三阳”为十二经提供了名称。
2、“三阴三阳”源于“阴阳”的衍化。
3、中医学的历史比阴阳学说的历史更悠久,曾经相当长的时期,中医领域没有“阴阳”的概念。
4、阴阳学说是古代哲学方法论,被引进到中医学领域以后,主要发挥哲学方法论的指导作用。
5、阴阳学说是用“阴阳”这个代名词代表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由“阴阳”衍化出来的“少阴、太阴、厥阴、太阳、少阳、阳明”,只代表“阴阳”衍化的不同阶段。
6、《灵枢•经脉篇》表明,人的脏腑、器官、皮、肉、筋、骨、血脉、毛发等都是在母腹内发育的,但“经络”不是在母腹内发育的,人出生时没“经络”。并且,《灵枢•经别篇》明确指出,十二经是古代医家按六律创建的,即“六律建阴阳诸经”。
7、赋予“经”的内涵,使之成为十二经,是从创建“根”和“结”开始的。所谓“根”,是“经”的起点,都在四肢末端。所谓“结”,是“经”的另一端,分别在头或胸腹部。“根”和“结”之间,构成各“经”最基本的直行主干。
8、《素问•阴阳离合论》和《灵枢•根结篇》都有对“根”和“结”的记载,可以证明,最初的十二经,都以“根”和“结”为两端,确实是古代医家按“三阴三阳 ”创建的。比如,岐伯曰:圣人面南而立,前曰广明,后曰太冲,太冲之地,名曰少阴,少阴之上,名曰太阳,太阳根起于至阴,结于命门。
9、根据十二经从无到有的过程,可以看出,十二经之名,根本不是解剖学概念,
而是从哲学领域引进的概念。
10、十二经和奇经八脉的起止、分布、走向、循行路线、以及“经”和“经”之间、“经”和“络”之间的互相沟通、各经与脏腑组织器官的联系、归经的腧穴、归经的病证、归经的药物等,都是在“根”和“结”的基础上逐渐充实、逐渐修改、逐渐调整、逐渐完善的。
11、《难经》第二十八难确实有记载表明,奇经八脉是在十二经的基础上补充的。其作用,主要是弥补十二经的缺陷和不足。所以,奇经八脉也不是人身体上的某种组织或某种结构。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背部脊椎两旁的穴位·夹脊穴 41 标准定位 42 取穴 43 穴位解剖 44 功用 45 主治病症 46 刺灸法 47 研究进展 5 《类经图翼》记载的夹脊穴·夹脊穴 6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夹脊穴 1 拼音
jiá jǐ xué
2 英文参考EXB2 [中国针灸学词典]
3 概述夹脊穴为经外奇穴名:1背部脊椎两旁的穴位;2《类经图翼》记载的夹脊穴。
4 背部脊椎两旁的穴位·夹脊穴夹脊穴指背部脊椎两旁的穴位[1]。《黄帝内经素问·缪刺论》:“从项始数脊椎侠脊,疾按之应手如痛,刺之旁,三痏立已。”杨上善注:“脊有二十一椎,以两手侠脊当推按之,痛处即是足太阳络,其输两旁,各刺三痛也。”《华佗别传》:“又有人病脚躄不能行,……后灸愈。灸处夹脊一寸上下行,端直匀调如引绳也。”即指脊椎旁05寸处为穴位[1]。近代诸书多同此说[1]。即自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各椎棘突下旁开05寸,左右共34穴[1]。亦称华佗穴、华佗夹脊、佗脊、脊旁等[1]。亦有以第一颈椎至第五腰椎各椎棘突下旁开05~1寸为穴者,计48穴(见《针灸学》上海中医学院)[1]。
41 标准定位夹脊在背腰部,当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一侧17个穴位。
其穴位于脊柱区,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一侧17穴[2]。
42 取穴
患者俯伏或俯卧位,当脊柱棘突间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处取穴。
其穴位于脊柱区,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一侧17穴[2]。
43 穴位解剖夹脊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浅肌层(斜方肌、背阔肌、菱形肌、上后锯肌、下后锯肌)、深层肌(竖脊肌、横突棘肌)。分布有第一胸神经至第五腰神经的内侧皮支和伴行的动、静脉。深层布有第一胸神经至第五腰神经后支的肌支,肋间后动、静脉背侧支的分支或属支。
44 功用调节脏腹机能。
45 主治病症主治咳嗽、喘息、消化系统疾病、神经衰弱、神志病及一切慢性疾患、中枢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等[2]。
主治范围比较广,其中上胸部穴位治疗心肺、上肢疾病,下胸部位治疗胃肠疾病,腰部的穴位治疗腰、腹及下肢疾病。
46 刺灸法
直刺0305寸,或用梅花针叩刺;可灸。
一般斜刺05~10寸[2]。
47 研究进展据报道,从古代文献中已证实夹脊能治疗相应脏腑的病变。现代研究论为夹脊穴能调节植物神经的功能,故采用该穴治疗与植物神经功能相关的一些病:①治疗血管性头痛;②肢端感觉异常症;③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而致头晕、肢凉、半身麻木、多汗等;④中风(中经络);⑤红斑性肢痛症;⑥高血压等。收到良好效果。其机理是通过调节植物神经作用,调节了血管功能,改善了血液循环。
5 《类经图翼》记载的夹脊穴·夹脊穴夹脊为经外奇穴名(EXB2)[2]。见《黄帝内经素问·刺疟篇》《黄帝内经素问·缪刺论》《华佗别传》等。后人依华佗法定穴,名华佗夹脊[2]。
《类经图翼》:“夹脊穴:《肘后》云,此华佗法。《千金翼方》云:治霍乱转筋,令病者合面而卧,伸两手著身,以绳横牵两肘尖,当脊间绳下两旁,相去各一寸半所。”主治见下表:
夹脊穴主治表(表格出自《中医大辞典》)
王惟一,名王惟德,北宋医家。公元987—1067年(北宋太宗雍熙四年——英宗治平四年)人。宋仁宗(赵祯)时当过尚药御,对针灸学很有研究,集宋以前针灸学之大成,著有《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一书,奉旨铸造针灸铜人两座。为我国著名针灸学家之一。
宋时,针灸学非常盛行,但有关针灸学的古籍脱简错讹甚多,用以指导临床,往往出现不应有的差错事故。根据这些情况,王惟一及其同行,产生了统一针灸学的念头及设想,并多次上书皇帝,请求编绘规范的针灸图谱及铸造标有十二经循行路线及穴位的铜人,以统一针灸诸家之说。接旨后,惟一亲自设计铜人,从塑胚、制模以至铸造的全部过程,他都和工匠们生活在一起,工作在一起,攻克了无数技术难关,终于在公元1027年铸成了两座针灸铜人。铸成后,仁宗赞口不绝,把它当作一件精湛的艺术品,经惟一等在旁的医官介绍了铜人的用途和在医学上的价值之后,遂下令“把一座铜人放在医官院,让医生们学习参考;另一座放在宫里供鉴赏。”并让史官把这件事作为一件大事,写入史册:“这铜人于天祯五年(公元1027年)十月经‘御制’完成,以便传到后代。”这时,王惟一又将自己编绘的《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献给仁宗,以作为铜人的注解和姊妹文献。赵祯阅后,非常高兴,又下了一道命令:“御编图经已经完成,把它刻在石上,以便传到后代”。
针灸铜人与《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英国学者李约瑟说:“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考任何一项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或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宋代医学针灸铜人的出现就是铁的佐证。王惟一编著成《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创制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家级经络腧穴文字标准,与此同时,在其主持下,铸成针灸铜人两具——世界上最早的国家级经络穴位形象化标准,堪称为价值连国的“国宝奇珍,医中神器。” 可惜宋代的“天圣铜人”已不复存在,就连明代“正统铜人”也流落海外,
北宋初年,政府发现当时的经络腧穴图多有错误,鉴于针灸之法,人命所系,于公元1026年(天圣四年)钦命翰林医官院尚药奉御王惟一“考名堂气穴经络之会,制铜人式,又纂旧闻,订正讹缪”。对北宋前的针灸经络腧穴进行订正、补充和规范。1027年,王惟一编著成《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由医官院木板刊行,并刻于石碑上,同时补入《穴腧都数》卷,创制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家级经络腧穴文字标准。王维一是北宋著名的医学家,历任宋仁宗、英宗两朝的医官。1028年(天圣五年),在王惟一主持下,经过3年的努力,铸成针灸铜人两具——世界上最早的国家级经络穴位形象化标准。因针灸铜人在北宋天圣年间制成,故称其为“天圣铜人”。
宋代天圣针灸铜人的基本特征,一是“背面二器”——铜人前后可肢解为两片;二是五脏六腑无一不具——肢解后可见到脏腑;三是中空,外封黄腊可以注水(汞),以之考试医者时针入水(汞)出。因此,至少具备此三种基本特征,方可考虑其是否是宋代天圣针灸铜人。《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和天圣针灸铜人,集宋朝之前腧穴经络之精华,使之形象化、规范化,作为国家级标准,供全国医者临床治疗取穴参考;作为针灸教学的规范供学生学习;用作对医生和学生进行考核的最标准的用具。《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和天圣针灸铜人对宋以前的针刺法、灸法、配穴法等方面的成就进行了全面系统地总结,发明了“男女右手中指第二节内侧两横纹相去为一寸”的“同身寸”法;腧穴方面,《铜人腧穴针灸图经》载穴657个(若计双穴为一穴,则有腧穴354个),在《针灸甲乙经》基础上增加了青灵、厥阴俞、膏肓俞3个双穴和灵台、阳关两个单穴;在腧穴排列方法上,采用经络与局部分区相结合,既可使人系统了解经络,又便于临床按部位取穴的需求,至今为人所遵从。展示了中国在针灸学、解剖学上的成就,为后世针灸医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北宋末年在战火中丢失一具,另一具运至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市)。公元1232年后为元朝皇帝忽必烈所得,公元1277~1294年间将天圣铜人与图经碑石一起由汴京(今开封市)移至大都(今北京市)。至明代英宗皇帝正统八年(公元1443年),天圣铜人已历400余载,“石刻漫灭而不完,铜像昏暗而难辨”。于是下令仿之重新铸造了一具——史称正统铜人,并重刻《图经》碑石。宋代的图经碑石被劈毁填于城墙中,宋代天圣铜人此后无闻。
值得庆幸的是,1965年、1973年、1983年,北京市在拆除明代北京城墙的考古工作中,陆续发现宋天圣《新铸铜人腧穴图经》残石六方及石雕碑檐仿木结构斗拱残石一段,为针灸学术界所瞩目,亦为“宋天圣针灸铜人”的再现提供了依据。1985年,经过对宋代天圣针灸铜人的发掘和考证,经专家们的精心指导,经过三年艰苦努力,整理设计、论证修改,塑形定穴,铸造调试,1987年重新铸造成功。
重铸宋代天圣针灸铜人从造型到尺寸、从结构到功能、从经络到腧穴、从穴名字形到铸铜配方等均符合史料对宋代天圣针灸铜人的记载,通过国内专家的鉴定,得到认可,使这一泯灭的国宝重现于世。于1987年10月进行了有卫生部、河南省政府及开封市领导出席的隆重落成典礼,与开封市相国寺文物管理处合作建立了“重铸宋代天圣针灸铜人馆”,2006年针灸铜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目录 1 拼音 2 概念 3 俞募穴的应用 附: 1 古籍中的俞募穴 1 拼音
shù mù xué
2 概念俞募穴,是五脏六腑之气聚集输注于胸背部的特定穴。
俞穴位于背腰部, 故又称"背俞穴"。背俞穴全部分布于背部足太阳膀胱经第一侧线, 即后正中线旁开15寸,其上下排列与脏腑位置的高低基本一致。背俞穴主要依据接近某脏腑的部位来命名,如肺俞、心俞等。
募穴位于胸腹部,故又称"腹募穴",其位置大体与脏腑所在部位相对应。募穴不一定分布在脏腑所属经脉上,分布于任脉者为单穴,分布于其它经脉者一名二穴。
十二背俞穴表
五脏 背俞 六腑 背俞 肺 肺俞 大肠 大肠俞 肾 肾俞 膀胱 膀胱俞 肝 肝俞 胆 胆俞 心 心俞 小肠 小肠俞 脾 脾俞 胃 胃俞 心包 厥阴俞 三焦 三焦俞
十二募穴表
两侧 正中 脏腑 募穴 募穴 脏腑 肺 中府 膻中 心包 肝 期门 巨阙 心 胆 日月 中脘 胃 脾 章门 石门 三焦 肾 京门 关元 小肠 大肠 天枢 中极 膀胱 3 俞募穴的应用俞募穴是脏腑之气所输注、结聚的部位,最能反映脏腑功能的盛衰,故可用于诊治相应脏腑的疾病。俞、募穴局部出现的各种异常反映如敏感、压痛、结节、凹陷、出血点、丘疹及温度、电阻变化等,常被用来诊察相应的脏腑病症。如肺癌患者肺俞穴常有压痛,气管炎患者膻中穴多有压痛,肾俞穴出现结节、压痛者,常可辅助诊断泌尿系统疾病。
由于阴阳经络,气相交贯,脏腑腹背,气相通应,阴病行阳,阳病行阴。因此在治疗时应从阴引阳,从阳引阴,即属于阴性的病症(脏病、寒证、虚证),可以取治位于阳分(背部)的背俞穴;属于阳性的病症(腑病、热病、实证),可以取治位于阴分(胸腹部)的募穴。
古籍中的俞募穴 《针灸集成》:[卷一]募穴络膀胱此三经无募矣五脏六腑之病(必取门穴海穴俞穴募穴而治之)《针灸集成》清·同治十三年廖润鸿公元18
《医学纲目》:[卷之二十五·脾胃部口]口苦胆虚气上溢,而口为之苦,治之以胆募俞。(奇病论胆募穴在腹部期门下五分,胆俞穴在背部第十一椎下两旁相去
《外科大成》:[卷四不分部位大毒]内痈总论夫痈肿生于背外者。看俞穴。而内痈生于腹内者。则看募穴矣。宜各随募穴以分其经。如其穴隐隐痛而不已。视其
《针灸大成》:[卷九]东垣针法。不下者,取之三里、章门、中脘。因足大阴虚者,于募穴中导引之,于穴中有一说,腑俞去腑病也。胃虚而致太
《针灸聚英》:凡例五腧穴简介
本文2023-10-13 12:46:37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276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