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减牛黄清心丸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3浏览:4收藏

加减牛黄清心丸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制法 4 功能主治 5 加减牛黄清心丸的用法用量 6 摘录 附: 1 古籍中的加减牛黄清心丸 1 拼音

jiā jiǎn niú huáng qīng xīn wán

2 处方

人参、茯神、麦冬、山药、胆星、白术、雄黄、甘草、犀角、朱砂、牛黄、冰片、麝香、金箔、羚羊角。

3 制法

枣肉加炼蜜为丸。

4 功能主治

中风。由于痰气逆冲,心主被障,神气昏瞀,不知人事,属中脏闭症者。

5 加减牛黄清心丸的用法用量

本方原名“加减牛黄清肺心汤”与剂型及治证不符,据《中国医学大辞典》改。

6 摘录

《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二

古籍中的加减牛黄清心丸 《丁甘仁医案》:[卷一]暑温案

腻布,脉象濡数,邪势鸱张,非易速解。拟黄连香薷饮加减。陈香薷(五分)淡豆豉(三钱)六神曲(三钱)姜川

《景岳全书》:[卷之四十四烈集·痘疹诠痘疮(中)]痘疮中论列方(四十)

枝汤(痘三六)参苏饮(散三四)柴胡饮子(痘四二)加减参苏饮(痘三四)五积散(散三九)五柴胡欲(新散五

《医方集宜》:[卷之一中风]治法

星香饮一中风发热狂言妄走神昏恍惚健忘失志宜用牛黄清心丸或安神丸辰砂散一中风热甚口舌干燥扬手掷足语言

《保婴撮要》:[卷六]作喘

六君子加桔梗、杏仁而愈。一小儿患喘,面赤,服牛黄清心丸,面色白,手足不热。余谓脾胃复伤,用六君子汤

《幼科证治准绳》:[集之五·心脏部三痘疮(中)]惊搐

目录 1 拼音 2 《外科全生集》卷四 21 方名 22 组成 23 主治 24 千金内托汤的用法用量 25 用药禁忌 附: 1 古籍中的千金内托汤 1 拼音

qiān jīn nèi tuō tāng

2 《外科全生集》卷四 21 方名

千金内托汤

22 组成

党参(或用人参)、黄耆、防风、官桂、川朴、白芷、川芎、桔梗、当归、生甘草。

23 主治

乳巖溃者,一切溃烂红痈。

24 千金内托汤的用法用量

分两随时斟酌,水煎服。

25 用药禁忌

阴证忌服。

古籍中的千金内托汤 《医宗金鉴》:[卷五男妇年长出痘门]孕妇出痘

血动者,四物汤加芩连。脾虚食少,毒发不出者,千金内托汤去肉桂加参耆。身热有外邪者,参苏饮加木香。(

《医宗金鉴》:[卷五面部吉凶论]空壳无浆

有实要分明,根色淡白血虚弱,紫紧由于血热凝,千金内托同四物,因证施治莫迟停。[注]痘至行浆时,头面过

《痘疹心法要诀》:[卷一]见点证治

连滑石引加灯心,水煎服。苏解散必胜汤保元汤《千金》内托散已出复隐谓之陷,外邪闭塞苏解良,内毒必胜桃

《痘疹心法要诀》:[卷二痘形并证治门]空壳无浆

要分明,根色淡白血虚弱,紫紧由于血热凝。《千金》内托同四物,因证施治莫迟停。注痘至行浆时,头面周

《痘疹心法要诀》:[卷一]灌浆证治

目录 1 拼音 2 注解 附: 1 治疗虾蟆瘟的方剂 2 治疗虾蟆瘟的中成药 3 古籍中的虾蟆瘟 1 拼音

xiā má wēn

2 注解

虾蟆瘟 病名。 ①瘟疫的一种。又称浪子瘟、大头瘟、捻头瘟。指以头面肿赤为主要特征的疫病。《古今医鉴·温疫》:“病者大小无异,大抵使人痰涎壅盛,壮热如火,头痛身痛,项强睛疼,声哑腮肿,俗呼浪子瘟,或称虾蟆瘟。城市乡村,家户相类。”《景岳全书·瘟疫》:“大头瘟者,以天行邪毒客于三阳之经,所以憎寒发热,头目颈项或咽喉俱肿,甚至腮面红赤,肩背斑肿,状如虾蟆,故又名虾蟆瘟。”宜用普济消毒饮或消癍青黛汤去参加大黄合新订浮石汤治疗。参见大头瘟条。 ②指瘟疫病见咽痛或音哑者。《温疫论补注·杂气论》:“或时众人咽痛,或时音哑,俗名为虾蟆瘟是也。” ③指有传染性的咳嗽。《证治要诀·诸嗽门》:“时行嗽,发热恶寒,头痛鼻塞,气急,状如伤冷热,连咳不已。初得病,即伏枕一两日即轻。记壬午秋,满城有此病……得免者少,并呼为虾蟆瘟。”治疗宜用参苏饮、人参败毒散等方。参见时行嗽条。

治疗虾蟆瘟的方剂 疏风清热饮

芥23钱,黄芩23钱,甘草23钱。主治:虾蟆瘟。遍身如虾蟆之皮,皆属于风热。用法用量:水煎服

败毒散

》卷下方之败毒散治热毒积于阳明,风寒客于肌表,虾蟆瘟初起,两腮肿硬,恶寒,耳底抽痛。用法用量:加煨

上清丸

蝉蜕2钱半。主治:《仙拈集》卷一方之上清丸主治虾蟆瘟,头面肿大。用法用量:大人1丸,小儿半丸,蜜水

燕垒丹

,吐出热气,臭气喷人,甚有颈项头面俱肿、面目俱赤者,俗呼为虾蟆瘟。用法用量:以酽烧酒炒热,敷颈上。

犀角消毒饮

胡1钱,万年青1叶。主治:喉痛,丹疹,并项肿如虾蟆瘟者。用法用量:水煎服。加减:如大便闭结,加生大

更多治疗虾蟆瘟的方剂

治疗虾蟆瘟的中成药 败毒散

》卷下方之败毒散治热毒积于阳明,风寒客于肌表,虾蟆瘟初起,两腮肿硬,恶寒,耳底抽痛。用法用量:加煨

上清丸

蝉蜕2钱半。主治:《仙拈集》卷一方之上清丸主治虾蟆瘟,头面肿大。用法用量:大人1丸,小儿半丸,蜜水

健脾丸

2钱,炒麦芽5钱,焦山楂5钱,神曲5钱(炒黑),虾蟆皮3张(炙)。功效:《慈航集》卷下之健脾丸具有健

更多治疗虾蟆瘟的中成药

古籍中的虾蟆瘟 《医方集宜》:[卷之二]大头病(附虾蟆瘟)

严寒时反大温人气发泄于外宜用补中益气之类加减用虾蟆瘟(邪从两耳根及腮下肿者名虾蟆瘟)丹溪云虾蟆瘟属

《医学正传》:[卷之二]瘟疫

(附∶大头天行病虾蟆瘟)论《内经》曰∶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又

《本草述钩元》:[卷二十七虫部]蛙

利水消肿。馔食去劳劣。调疳瘦尤宜。产妇捣汁。治虾蟆瘟。凡浑身水肿。或单腹胀者。以青蛙一二枚。去皮炙

《儿科要略》:[第一章·出生前后]第四节·急症之疗治

光如水晶者即是,若脏腑俱见,则未必然),此名虾蟆瘟,用大虾蟆六只,将四足扎起,以虾蟆肚皮在水晶色处

《针灸集成》:[卷二]伤寒及瘟疫

意思是通过外部表现来判断病人的病状。

出自:春秋时期王冰的《黄帝内经》

原文:

天地之象分,阴阳之侯列。

变化之由表,死生之昭彰。

译文:

天地之像,阴阳之候,是由病变地缘由,(如果熟悉掌握了其中的微妙变化)就能明辨疾病的生死。不用苦思冥想迹象就显现出来了,就像冥冥之中有契约与之谋和一样。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黄帝内经》全面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它的著成标志标志着中国医学由经验医学上升为理论医学的新阶段。在整体观、矛盾观、经络学、脏象学、病因病机学、养生和预防医学以及诊断治疗原则等各方面总结了战国以前的医学成就。

并为战国以后的中国医学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具有深远影响。历代著名医家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创新和建树,大多与《黄帝内经》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

《黄帝内经》在中国医学有很高地位,后世历代有所成就医家,无不重视此书。曾被译成日、英、德、法等文字,对世界医学的发展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黄帝内经》以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和辩证思想,阐述人与自然以及生理,解剖,病理,诊断和养生防病治病方面的原则问题。

成为中国医学的基石,中医理论体系的源泉,临床各科诊治的依据,后世奉为“经典医籍”,为学中医者必读之书。

口鼻出血为症状名,指血从口鼻涌溢而出。多因热盛迫血妄行,或血脉脏器受损所致。《杂病广要·诸血病》:“口鼻出血,是肺胃上脘有损破。”《世医得效方·失血》:“口鼻出血不止,名脑衄。”本症可见于肺结核大咯血,支气管扩张大咯血,肝硬变之食管与胃底静脉曲张破裂,以及鼻腔较大动脉破裂。参见脑衄、吐血、鼻衄:脑衄为病证名。指鼻出血甚者。《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鼻出血如泉,曰脑衄。”《血证论》:“脑衄者,口鼻俱出血也。乃鼻血多,溢从口出,非别有一道来血也。亦非真从脑髓中来,此不过甚言鼻衄之重,而因名之日脑衄耳。”宜参苏饮,用人参益气止血,苏木行血祛瘀。如衄甚不止,气短肢厥,气随血脱者,可用独参汤加附子浓煎呷服。吐血为病证名。见《金匮要略·惊悸吐衄下血胸满瘀血病脉证并治》。指血从口吐出,无明显呕恶及咳嗽。亦有泛指血从口吐出者。甚者可倾盆盈碗。多因酒热辛肥,郁怒忧思,劳欲体虚等导致胃热壅盛,肝郁化火,或心脾气虚,血失统御而成。亦有因外感引动者。吐血有外感吐血、内伤吐血、阴虚吐血、劳心吐血、劳伤吐血、气郁吐血、蓄热吐血、伤胃吐血、伤酒吐血等命名。本证包括上消化道出血之呕血及呼吸系统出血。鼻衄为病证名。又名衄血、鼻沥血。《诸病源候论》卷二十九:“腑脏有热,热乘血气,血性得热即流溢妄行,发于鼻者,为鼻衄。”因肺热上壅所致者,症见鼻衄鼻干,咳呛少痰。宜清泻肺热,用桑丹泻白散加减。因胃热熏蒸所致者,有鼻衄鼻干,兼口臭烦渴等症。宜清解胃热,用玉女煎加减。因肝火偏旺所致者,鼻衄而头痛眩晕,目赤善怒,宜清肝泻火,用龙胆泻肝汤加减。阴虚于下,阳浮于上而鼻衄者,症见六脉浮大无力,两尺尤弱。宜引火归元,潜镇浮阳,用金匮肾气丸加减。因肺肾阴虚所致者,鼻衄而潮热盗汗,头晕耳鸣,脉细数。宜滋养肺肾,用知柏地黄丸加减。有因外伤所致者,宜用棉片蘸药塞鼻止血。因热性疾病或鼻部癌症等所致者,当先治其主要疾病。凡鼻衄皆可用棉

详见百科词条:口鼻出血 [ 最后修订于2015/8/24 16:49:42 共828字 ] 以下结果自动匹配而成,不排除出现与主题不相关的内容,请自行区分。

1《新修本草》(唐本草):主破血,产后血胀闷欲死者。

2《本草拾遗》:主霍乱呕逆及人常呕吐,用水煎服之。破血当以酒煮为良。

3《海药本草》:主虚劳血癖气壅滞;产后恶露不安,腹中搅痛;及经络不通,男女中风,口噤不语。宜细研乳头香细末方寸匕,酒煎苏方去滓调服,立吐恶物瘥。

4《日华子本草》:治妇人血气心腹痛,月候不调及蓐劳。排脓止痛,消痈肿扑损瘀血,女人失音,血噤,赤白痢并后分急痛。

5《医学启源》:《主治秘诀》云,发散表里风气。破死血。

6李杲:破疮疡死血,产后败血。

7《医林纂要》:补心散瘀,除血分妄作之风热。

8《用药心法》:苏木,去风与防风同用。

9《本草纲目》:苏方木乃三阴经血分药,少用则和血,多用则破血。

10《本草经疏》:苏方木,凡积血与夫产后血胀闷欲死,无非心、肝二经为病,此药咸主入血,辛能走散,败浊瘀积之血行,则二经清宁,而诸证自愈。《日华子》、《海药》所主,悉取其入血行血。辛咸消散,亦兼有软坚润下之功,故能祛一切凝滞留结之血,妇人产后尤为所须耳。

11《本经逢原》:苏木阳中之阴,降多升少,肝经血分药也。性能破血,产后血胀闷欲死者,苦酒煮浓汁服之。本虚不可攻者,用二味参苏饮,补中寓泻之法,凛然可宗。但能开泄大便,临症宜审。若因恼怒气阻经闭者,宜加用之。

12《本草求真》:苏木,功用有类红花,少用则能和血,多用则能破血。但红花性微温和,此则性微寒凉也。故凡病因表里风起,而致血滞不行,暨产后血晕胀满以(欲)死,及血痛血瘕、经闭气壅、痈肿、跌扑损伤等症,皆宜相症合以他药调治。

加减牛黄清心丸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处方 3 制法 4 功能主治 5 加减牛黄清心丸的用法用量 6 摘录 ...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