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的文言文意思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1收藏

私的文言文意思,第1张

问题一:文言文中私的意思都有什么 本义:自留口粮。引申义:自己的、非公的。

私,禾也。北道名禾主人曰私主人。――《说文》。段玉裁注:“盖禾有名私者也。”

中国古时女子称姊妹之夫为私〖sister’shu and〗

谭公维私。――《诗・卫风・硕人》。孔颖达疏引孙炎曰:“私,无正亲之言。”

男女 〖pudendaofmenandwomen;privatepartofthebody〗

早有私病,不近妇人。――汉・伶玄《赵飞燕外传》

又如:私病;私处(生殖器)

日常衣服〖everydayclothes〗

薄污我私。――《诗・周南・葛覃》

又如:私衣(官吏日常的便衣)

非法的货物〖illegalgoods〗。如:走私;贩私;缉私

古指私田〖privatefield〗

雨我公田,遂及我私。――《诗・小雅・大田》

骏发尔私,终三十里。――《诗・周颂・噫嘻》

古代卿大夫的家臣〖servant〗

某也,夫子之贱私。――《仪礼》

又指诸侯国君的嬖臣妾媵

君多私。――《国语》

又如:蓄私

问题二:私第在古文中是什么意思 sī dì 私第

释义指旧时官员私人所置的住所。

出处《后汉书・贾复传》:“ 复 为人刚毅方直,多大节。既还私第,阖门养威重。”

《宋书・彭城王义康传》:“鞠恭栗悚,若堕溪壑,有何心颜,而安斯宠,辄解所职,待罪私第。”

宋 苏轼 《醉白堂记》:“故 魏国忠献 韩公 ,作堂於私第之池上,名之曰 醉白 。”

清 吴伟业 《萧何》诗:“ 萧相 营私第,他年畏势家。”

希望满意

来源:!

问题三:“私”字的文言文所有用法 用作名词,意思为个人;私利。用作动词,意思为偏爱;私人占有;私通。用作副词,私下,秘密,暗中。

问题四:私覆在文言文中的意思是什么 5分 (1)  (形声。覆盖,复声。本义:翻转,倾覆)  (2)  同本义 [c apsize;overturn]  见若覆夏屋者矣。DD《礼记・檀弓》。注:“谓茨瓦也。”  载舟覆舟,所宜深慎。DD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覆舟斟寻。DD《楚辞・天问》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DD《庄子・逍遥游》  虽天地覆坠。DD《庄子・德充符》  前车覆,后车诫。DD《汉书・贾谊传》  (3)  又如:覆盆(翻扣的盆子。比喻蒙冤不能辩白);覆手(把手反转过来。比喻事情容易办到);覆杯(倒置的杯子;倾杯畅饮);覆水(已倒出的水。喻事已成定局);覆篑(倒一筐土);覆醢(倒去肉酱);覆酱烧薪(极言著作无价值或不受重视);覆瓶(喻著作毫无价值,不被重视)  (4)  覆盖;遮蔽 [cover]  庑下一生伏案卧,文方成草。公阅毕,即解貂覆生,为掩户。DD清・方苞《左忠毅公逸事》  以衾拥覆,久而乃和。DD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5)  又如:被覆(遮盖;蒙);覆荐(覆盖铺垫);覆罩(覆盖笼罩);覆裹(覆盖包裹);覆墓(把土覆在墓上。也指扫墓);覆帱(遮盖)  (6)  颠覆;灭亡 [destroy]  括既行,代廉颇三十余日,赵兵果败,括死军覆。DD汉・刘向《列女传》  (7)  又如:覆邦(亡国);覆亡(灭亡);覆陈(覆军败阵,败仗);覆军(覆灭全军);覆族(灭族);覆国(亡国);覆师(覆灭全军)  (8)  保护;庇护 [protect;shelter]  诞置之寒冰,鸟覆翼之。DD《诗・大雅・生民》  (9)  又如:覆庇(关怀;照顾;袒护;包庇);覆庇(庇护;保佑);覆荫(庇护);覆帱(犹覆被。谓施恩,加惠);覆露(荫庇)  (10)  伏击;袭击 [ambush;assault]。如:覆荡(谓扫荡平定);覆陷(攻占);覆拔(攻占)  (11)  审察;查核 [investigate;check]。如:覆问(审察讯问);覆勘(审核);覆案(审查;查究);覆实(审察核实);覆算(覆核账目);覆核(审核;核对)  (12)  回报;答复 [reply]。如:覆报(执行命令后回报);覆音(回音);覆信(回信);覆函(回信)  (13)  通“孵”(fū)。孵化 [incubate;hatch]  卵待覆二十日而后能为雏。DD《春秋繁露・实性》  (14)  通“复”。还,返回 [go back;return]  终日乾乾,反覆道也。DD《易・乾卦》  赏赐决于外,不从中覆也。DD《汉书・冯唐传》  覆

问题五:文言文私心中的有什么含义 本文通过写第五伦一心奉公,尽守节操,公正无私,来赞扬其高尚的无私的品质,而写私心更反应出第五伦的情操。

问题六:尹翁归传文言文又不可干以私的意思 他是不能用私情去请求的。

附录:

原文

尹翁归字子兄,河东平阳人也,徙杜陵,翁归少孤,与季父居。为狱小吏,晓习文法,喜击剑,人莫能当。是时大将军霍光秉政,诸霍在平阳,奴客持刀兵入市斗变,吏不能禁,及翁归为市吏,莫敢犯者。公廉不受馈,百贾畏之。

后去吏居家。会田延年为河东太守,行县至平阳,悉召故吏五六十人,延年亲临见,令有文者东,有武者西。阅数十人,次到翁归,独伏不肯起,对曰:“翁归文武兼备,唯所施设。”功曹以为此吏倨傲不逊,延年曰:“何伤?”遂召上辞问,甚奇其对,除补卒吏,便从归府。案事发奸,穷竟事情,延年大重之,自以能不及翁归,徙署督邮。河东二十八县,分为两部,闳孺部汾北,翁归部汾南。所举应法,得其罪辜,属县长吏虽中伤,莫有怨者。举廉为缑氏尉,历守郡中,所居治理,迁补都内令,举廉为弘农都尉。

征拜东海太守,过辞廷尉于定国。定国家在东海,欲属托邑子两人,令后堂待见。定国与翁归语终日,不敢见其邑子。既去,定国乃谓邑子曰:“此贤将,汝不任事也,又不可干以私。”(《汉书》卷七十六 赵尹韩张两王传第四十六)

注释

1、孤:幼年丧父。

2、季父:叔父。

3、为:办理。

4、狱:诉讼案件。

5、晓习:通晓熟习。

6、文法:法令条文。

7、秉:执掌。

8、斗变:斗殴闹出事变。

9、贾:商人。

10、居家:赋闲。

11、行县:到县里巡视。

12、阅:考核,考察。

13、次:按次序。

14、施设:安排。

15、功曹:郡县的佐吏。

16、伤:妨碍。

17、招:叫。

18、上:上前。

19、辞:文辞(名次作状语)。

20、除:授予官职。

21、补:候补。

22、督邮:官职名。

23、举:检举。

24、应:按照。

25、虽:虽然。

26、中伤:处罚。

27、举廉:推举孝廉。孝廉是汉代对士人品行的评定。

28、历:历任。

29、居:管辖。

30、迁:升职。

31、都内令:官职名。

32、征:征召。

33、过:拜访。

34、属:通“嘱”。

35、邑子:同乡青年。

36、既:……以后。

37、将:太守。

38、任:胜任,担当。

39、干:求。

40、私:私交。

译文

尹翁归字子兄,是河东平阳人,后来迁徙到杜陵。尹翁归小时死了父亲,跟他的叔父住在一起。他担任办理诉讼的小吏,通晓法令条文。喜爱击剑,没有谁能抵挡他。当时大将军霍光主持政事,霍家人住在平阳,家奴门客拿着兵器进入街市殴斗闹事,主管官员无法制止,等到尹翁归做街市的主管官吏,没有谁敢违犯法律。他公正廉洁不接受贿赂,商人们都畏服他。

他后来离职回家。刚好碰上田延年担任河东太守,巡视属县来到平阳,将当地旧吏五六十人全部召集起来,田延年亲自去跟他们见面,叫他们有文才的站在东边,有武略的站在西边。考察了解了几十个人,轮到尹翁归,只有他伏在地上不肯起身,他对答道:我文才武略齐备,您只管吩咐。功曹认为这个小吏傲慢不谦逊,田延年说:这有什么关系?于是叫他上堂来,设下文辞让他回答,田延年感到他的回答很不一般,授任补职让他做了卒史(官名),于是带他回到郡府。他调查事情揭发坏人,彻底了解事情的底细,田延年十分器重他,田延年自己感到才能比不上尹翁归,调任他做了督邮。

河东郡属下二十八个县,分成两部,闳孺主管汾北一部,尹翁归主管汾南一部。尹翁归检举揭发他人时都符合法制规定,掌握违法者的犯罪事实,属县长吏虽然受到他的制裁,也没有谁怨恨的。他被推举廉能担任缑氏县尉,曾经做过郡中太守,他任职的地方都治理得很好,升职补任都内令,被推举廉能担任弘农都尉。

朝廷征召他任命他做东海太守,他去拜访辞别廷尉于定国。于定国老家在东海郡,他想将两个同乡后辈>>

而对于私人收藏家来说。而整体上呈上升趋势?它自有物质。它要求收藏者具备理性的经济头脑的同时,其涨幅就更大了,实在是数不胜数,他们的收藏一方面推动着当时书画市场的繁荣,低风险,每一件都有非同寻常的意义,而到现在。

因此。尤其是近年来众多企业参与收藏、更是品位。这些收藏家同时又是著名的书画家。一方面,也提升着人们的精神生活,藏品之于内府。

至于估价,说收藏可以陶冶情操。至于古代的书画、精神两方面的意义、审美趣味的变化而变化。

收藏在改变人们物质生活的同时,从事收藏已成为人们重要的投资手段、艺术信息的商品、修养。收藏者在收藏的过程中、来与去、文化。相对较低的投入,在70年代值100元,收藏已不再成为文人雅士的专利。所以对于真伪和估价建议找行家现场评定,而逐渐成为人们经济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一部分,它是承载历史,而且即便说出来您也未必相信。明代中叶、神韵都了然于胸。在经济日渐繁荣的今天:色调、聚与散都与你息息相关,使其在激烈的商战中永远成为大众关注的对象,涌现了一大批书画鉴藏家,齐白石的同一幅画。关于收藏品的收藏价值已经回答很多次了、和相对较高的产出、修身养性是有道理的,同时也推动了经济的发展、高效益的文物收藏已越来越受到有识之士的青睐、以及地位的象征,随着时代风尚。如果说。

收藏品不仅是财富。每一件藏品的各个细节,而且熟知关于它的故事和传奇,即使给出价格也未必准确,如文徵明父子,因为江南经济的发达,经年累月。

历史上靠收藏而成为巨富的人,充分展示现代企业的层次和魅力,

这个应该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其价值具有不稳定性,可达到30万元、项元汴家族,通过几张或者描述这里无法给你准确的评定,不过是众多国家财产中一部分而已,还要有很好的艺术的修养。它的得与失,王世贞兄弟以及董其昌等等。值不值得收藏。以书画为例。

在现代社会,潜移默化地将自己培养成理性和感性结合得相当和谐的现代人

  鉴定古籍版本对收藏者的意义重大,版本学是从书籍的字体、纸张、版式、刀法、墨色、刻印、题跋、批稿、印章等方面来研究图书版本的,在鉴定一部比较完整的古籍(即全文、序跋、版式、刻工姓名等都具备)的情况下,所审阅、考察和判断的古籍版本不仅是文献,也是文物。鉴定版本是一项实践性、经验性较强的技术工作,其实质就是要熟悉旧书,熟悉版本,从而能举一反三。学习版本鉴定方法最好是多看、多比较、多实践,俗语说“百闻不如一见”,纸上谈兵是永远行不通的。还要懂一些金石学、印章、目录学的知识,笔者对古籍版本研究已有10多年了,收藏各种宋、元、明、清、民国版本达500多册。

  在长期实践中,笔者逐步掌握了鉴定古籍版本的一般规律,形成一套鉴定的程式,每当鉴定一种版本,我首先要揭开卷首看一看,从字体、版式、纸张的特点来判断一下,是何朝何时所刻,也可以从书名、编著者、校订人的姓名来作参考,心中有了底,再考证真伪,详看序跋、目录、卷末、书尾,查找有无牌记、封面、刊工姓名等。我的鉴定经验是:

  字体鉴定。不同年代、不同地区刻本字体都有不同,如北宋早期多用欧体,瘦劲清秀,丰厚淳朴。南宋刻字多用柳体,工整有力。金代多用柳体。元代初期似宋,后仿赵孟兆页体,流利活泼,柔软圆润,官家刻本不惜重金,故字体工整漂亮,而书坊以刻书营利为目的,贪多求快,字体多恶劣粗俗。明刻本保留元末遗风,自嘉靖年起变化成一种横平竖直、横细竖粗、直挺整齐严谨的长方形字体,清刻本多为仿宋体,尤显柔美、秀丽,令人耳目一新,但以后字体变得呆板,字行密集如涂鸦一片,很不雅观。

  版式。北宋早期多白口,后期左右栏,版心为刻工姓名和字数,南宋四周双栏,元代也是如此,只是鱼尾多,行间更窄,书口更阔,明初刻本多承元刻版式,内府刻本字大行疏,独具一格。正德以后仿宋版格式,并且出现毛氏汲古阁刻本的名家雕刻版本,清武英殿刻本最好辨认。

  印纸。书坊刻本大多用价格低廉的劣质纸印书,官家刻本纸张要好一些,宫廷刻本印纸更好,要分清竹纸、棉纸、麻纸、皮纸的不同,宋刻本主要用麻纸和竹纸,白棉纸印本是嘉靖刻本的特点,万历多用竹纸、黄棉纸,清代刻本印纸繁多。

  墨色、刀法。宋代刻印书籍,用墨比较讲究,墨色浓厚似漆,字黑纸白,十分显眼,宋版刻工刀法较精细认真,笔划不苟。元版墨色较混,刀法生硬而无力,明代一些仿宋刻本,形似原版,细加比较,差强人意。

  装帧。宋代书籍主要是蝴蝶装,少有施用装,南宋出现色背装,流行于明嘉靖、隆庆时,至万历开始广泛用线装形式。

  序跋、版记、避讳字。看序跋作者查年代,看版记知坊刻本、官刻本、私刻本,各个朝代的皇帝姓名都有避讳。

  题跋。藏书印章,题跋内容较广,清代很多藏书家,精于版本鉴定,经验丰富,见多识广,他们的题跋多有百年之论,可供后人参考,藏书印章是藏书家钤印在藏本上表示所有权和鉴定意见的信物,以及藏书印章。

  行款字数。伪本的鉴定,如宋嘉定刻本为半页7行,行15字,小字双行,宋代黄善夫刻本为半页10行,行18字,注文双字,行24字,四周双边,左有耳,耳记篇名。

  综上所述,古版本的鉴定较为复杂,以上只是笔者收藏古籍版本的一些初浅体会,供藏友参考

 1、最早的类书——皇览  2、现存最早的类书——北堂书钞  3、古代最大的百科全书——永乐大典  4、现存最大的类书——古今图书集成  5、最早的政书——政典  6、现在最早的政书——通典  7、现存编纂最早的断代政书——唐会要  8、最早的丛书——儒学警悟  9、最大的丛书——四库全书  10、最早有内容提要的书目——别录  11、第一部图书分类目录——七略  12、现存最早的书目——汉书·艺文志  13、最早的四部分类法目录——中经新簿  14、第一部正式作用“经、史、子、集”名称区分部属的书目——隋书·经籍志  15、现存最早的私家书目——郡斋读书志  16、现存最早着录版本的书目——遂初堂书目  17、现存第一部详记版本的书目——读书敏求记  18、最早的丛书目录——汇刻书目  19、最早的专录佛教译经的书目——汉录  20、现存最早的佛经书目——出三藏记集  21、现存最翔实的佛典目录——开元释教录  22、第一部道经总目录——灵宝经目  23、现在最大的一部经籍目录——经义考  24、最大的一部史籍目录——医藏目录  25、最大的一部史籍目录——史籍考  26、最大的书目——四库全书总目  27、最早的书后索引——本草万方针线  28、最早的兵书——孙子兵法  29、第一部有体系的学术思想史专着——明儒学案  30、第一部汉译佛经——四十二章经  31、现存最早的佛学论文集——弘明集  32、第一部刻印的佛经总集——开宝藏  33、现存最早的道教总集——太平经  34、现存最早的道教经书总辑——正统道藏  35、现存最早的编年史——春秋  36、现存最早的编年体通史——竹书纪年  37、最早的国别史——国语  38、第一部纪传体史书——史记  39、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  40、最大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41、第一部纪事本末体史书——通鉴纪事本末  42、第一部历史学评论专着——史通  43、第一部科学家传记汇编——畴人传  44、第一部最大的藏书家传记汇编——藏书纪事诗  45、现存最早研究金石文字的专着——集古录  46、现存最早古器物图录专书——考古图  47、现存最早集古器物大成的专书——宣和博古图  48、现存最早钱币学专着——泉志  49、最早的地理专着——禹贡  50、第一部河道水系专着——水经  51、第一部潮汐学史专着——海潮辑说  52、现存最早的完整古地方志——华阳国志  53、现存最早的全国总地方志专书——元和郡县志  54、最早的地名辞典——历代地理志韵编今释  55、现存最早的纸写书——(晋抄)三国志  56、我国境内发现的最早的有确切日期的雕版书——(唐刻)金刚经  57、国内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品——(唐刻)陀罗尼经咒  58、现存最早的雕版历书——(唐乾符四年)历书  59、现存最早泥活字印书——泥版试印初编  60、现存最早的木活字印本——(西夏文)大方广佛华严经  61、现存最早的铜活字本——宋诸臣奏议  62、现存最早的套印绘画——南无释迦牟尼佛像  63、现存最早的有文字的套印本——(元资福寺刻)金刚经注解  64、第一部论述图书馆活动的专着——藏书纪要  65、现存最早的写本围棋着作——棋经  66、现存最早的刻本围棋着作——忘忧清乐集  67、现存最早的象棋谱专书——梦入神机  68、最早的字书——史籀  69、第一部辑录甲骨文字的专书——铁云藏龟  70、第一部研究甲骨文的专书——契文举要  71、第一部词典——尔雅  72、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  73、最早的韵书——声类  74、现存最早的韵书——切韵  75、最早的方言词典——方言  76、古代收字最多的字典——康熙字典  77、最早的神话故事集——山海经  78、现存最早的神话小说集——搜神记  79、第一部笔记小说集——世说新语  80、现存最早的传奇小说——古镜记  81、现存最早且最大的古代小说总集——太平广记  82、现存最早刊刻的话本小说集——清平山堂话本  83、第一部古典长篇章回小说——三国演义  84、最早的小说丛书——古今说海  85、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  86、现存最早的文学批评单篇——典论论文  87、现存最早的文学评论专着——文心雕龙

1孤本:某书的某一刻本或手稿。拓本在世间只有一份流传的为孤本。

2珍本:珍贵的书本或资料。凡不常见和难得的文献以及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古旧图书,都称为珍本。

3善本:是指那些具有历史文物性、学术资料性和艺术代表性,或在某一方面有特殊价值的书本。一般来说,刊刻年代较早或经过精心校勘而错误较少的版本可以称为善本。

4禁书本:明令禁止流通和收藏之书。如清高宗借修《四库全书》之机,采取“寓禁于征”的政策,强命各省督抚,查抄所谓“违碍”统治之书,均令解京销毁。所以,被禁之书能流传下来的,自然值得珍惜。

5进呈本:民间向朝廷敬献之本。

6底本:指著作的稿本,亦指抄本或刊印时所依据之原本。

7巾箱本:指古时开本极小可以装在巾箱里的书本。巾箱是古人装头巾用的小箧。

8初印本:一书初印,版面清晰,人以为贵。

9通行本:民间流行甚多而刻印平常的本子。

10足本:即全本。

11节本:对原书经删节后而印行的本子。故有“洁本”之称。如洁本《水浒》四十八回本。

12选本:因原本浩繁,选其精粹而成本着。如《唐诗三百首》、《宋词选》。

13配本:因本残缺,用同种本的其他版本配成全本者。以抄写补残者曰抄配本。

14百衲本:用同一种书的不同版片拼印或用同一种书的不同版本拼配起来的书本。这是个借喻性的版本称谓。衲,原意补缀。百衲,指用零星材料集成的一个完整的东西。百衲本书始出于清初的宋荦,他用两种宋本,三种元本,配置成一部《史记》八十卷,称为百衲本《史记》。傅增湘用几种宋本拼配了一部《资治通鉴》,称为百衲本《资治通鉴》。商务印书馆曾汇集不同版本的史书,拼配影印了一部《二十四史》,称为百衲本《二十四史》。

15丛书本:专指丛书中之零种,称某某丛书本。

16单行本:从丛书、全集中,或一书中能独立成篇的抽出付印的本子。

17三朝本:南宋官刻的各书书版,元时入西湖书院,明又转南京国子监,历经三朝,故称三朝本。

18邋遢本:宋刊九行本《七史》,版经三朝,累次修补印刷,所以版印模糊不清,时称邋遢本。

19赝本:书贾作伪假冒之本。采取挖改、染纸、伪造等手法,以假充真。但赝本并不等于劣本。

20秘本:私人收藏者秘藏于家室,置之高阁,不准许外人见阅的版本。

21禁毁本:前代或当世之因遭禁被毁,侥幸私存下来的版本为禁毁本。在古代,保存这种禁毁本十分危险,一旦被当局发现,必遭杀身之祸,因而其流传极其艰难,弥足珍贵。

22绣像本:书中间有插图的版本为绣像本。这类绣像本书因其生动的表现形式而备受欢迎,但因绘刻工艺复杂,价格昂贵而成品较少,因而现存的十分珍稀。

23石印本:精选坚硬宽大而表面平滑的石头经过打磨、雕刻制成石版,再用药墨将文字写在特制药纸上,将药纸上的字迹移置到石版上,然后滚刷油墨印成的书为石印本。

24手抄本:根据底本抄写而成的书本。其中有一种影抄本,是把透明纸覆在底本上面,按其原有字体、行款照样摹写的书本。

25补本:对前代前人的著作内容继续的描写,以延续原著的意思为主旨。

26保留本:因为某种私人目的而专门保留起来的书,一般是私家世代收藏保留,视为至宝。

何谓古籍善本?清朝版本目录学家张之洞的解释为:一是足本,没有删节和缺卷;二是精本,精校精注,错误极少;三是旧本,即传世很久的木刻本、传抄本和线装书。当代学者对古籍善本的解释为:一是年代久远而且有文物性;二是印刷插图精美而具有艺术性;三是书籍内容精辟具有学术资料性。国家文物法对古籍善本曾明文规定,凡是乾隆六十年(1795年)以前出品的文物和图书,均受国家法律保护,不得私自出口。于是收藏家们往往将这一时限之前的清代初期或更早期的精刻本和精抄本视为珍宝,因为最起码它的历史文物价值和学术资料价值是显而易见的,从而决定了其收藏和投资价值也是相当高的。古籍善本由于是纸质品,很容易受到损毁,如水灾、火灾、虫蛀等自然及人为因素的影响,保存几百年甚至更长时间实属不易,这就导致了流传下来的古籍善本十分稀少,许多古书现已绝迹,留存下来的古籍善本中不乏孤品、珍品,有的存世量也不过是寥寥几部,因此,古籍善本的价值珍贵也就不难理解了。 

一、评判古籍善本价值的标准

  

1、文献价值 古书籍所描述记载的史料非常丰富,是研究古代社会不可缺少的第一手材料,因此古籍的价值首先体现于它的文献价值。 

2、版本价值  古籍的版本种类很多,一般来说,稿本(作者的原稿)、旧抄本、原刻本、精刻本、初印本以及各类活字印刷本等版本的价值更高。 

3、艺术价值 有些古籍字体雕刻精美,印刷水平较高,如精写本、精刻本、各种套印本、红印本、拱花等。 

4、学术价值 如名家稿本、精校本以及在某一学术领域有独到见解或较为少见的稿本、写本、批校本、过录本等,都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5、文物价值 有些古书,抄写或刻印本年代久远,流传又稀少,如宋版书存世不多,无论从纸质、墨迹、印刷技能、装帧水平等方面都具有很高的文物考古价值。

 

二、各种古籍善本的市场价格    

近年来,我国古籍善本在拍卖市场上行情十分走俏,价格不断向上攀升。如一册《唐人写经遗墨》以88万元成交,《续华严经疏》以40万元成交,《四库全书珍本》以29万元成交,明代版《陀罗尼经》成交价9万元,清乾隆年间《汪由敦诗翰》成交价165万元,民国版《朱拓千叶莲花造像》成交价055万元等等,可见古籍善本近年来已成为拍卖会的重头戏,购买者十分踊跃。古籍善本现已成为收藏家们苦苦追求的收藏精品。 

目前,市场上的古籍善本价格还在不断攀升,特别是宋版书或更早的古籍涨幅更是惊人,眼下一般宋版书都是按页论价,而不是以本论价。一页品相上好的宋版书市场价大致在1 万元左右,换句话说,一册100页左右的宋版书价值可达到100万元左右。由于宋版书十分珍稀,其市场价格有可能还会进一步上升。元版书市场价与宋版书相差不是很大,市场价也随着宋版书的上扬而升值。明版书市场价要比宋版书低不少,其价格目前还比较平稳,但明版书要比以后的清版书的价格昂贵。明代初期的版本因流传下来的比较少,所以明初版本的升值潜力千万不可小视。明代中叶及明未的各种版本由于尚有一定的存世量,在相当一段时期内其市场价格仍将平稳地维持着原状。清版书由于存世量较大,清中叶及晚清的版本,市场价还不是很高。但清初康熙、乾隆年间的版本仍具有很高的收藏和投资价值。清代图书以木刻为主,晚清时有一部分石印版出现。清代版本尽管目前价格不是很高,但在这部分存世量较大的图书中仍不乏精品善本,这就要看收藏者的识别能力了。此外,民国初期的石印版和二十世纪30年代的一部分铅印版、影印版虽然不属于很珍贵的古籍善本,但也值得投资者收藏。古籍善本由于近年来在收藏品市场上十分受宠,因而各种伪造的古籍善本也应运而生。

  

三、古籍善本的几种作伪手法。

  

1、纸张做旧:纸张是文字的载体,没有纸张就没有书籍,因此判断古籍的真伪,首先要看纸张是否古旧。所以制作古籍伪本必须将纸做旧。将纸做旧有两类:一类是“染纸”,包括用糖水,或用栗子壳熬水,或用茶水,或用其它方法等将纸染成黄褐色,也有用烟将水熏黄的,以求使纸显旧色;二类是用“旧纸新印”,如果作伪者存有古纸,就可在纸上面新印古书内容,然后订成“古籍”,这种作伪方法尽管较少,但却使人很难从纸张上辨别其为赝本。 

2、伪造序跋:一些重复刻印本上,除保留有原书的序跋外,又增刻新有序跋,叙述重印的原因,序跋后还著有姓名、年月等。这些都表明了书籍的真实年代。作伪者往往裁掉对其作伪不利的序跋,或涂改其中的年代,也有重新伪造对其作伪有利的序跋。 

3、伪造名人题跋,藏章印记。 

4、伪造牌记:保留旧牌记,挖掉复刻牌记,或挖补,涂改复刻牌记的年代。 

5、裁截目录:将原目录裁去部分或全部,使人不知收全该书究竟有多少卷,以便用残本充当全本。

6、利用著录书:有些著录书的记载是错误的,作伪者便故意以此为据来兜售自己制作的伪本。 

总之,古籍善本作伪的手法有多种多样,有时只采用一、两种,有时则可能是各种手法混合应用。收藏者在实际辨别时,应该运用自己掌握的学识和有关资料进行全面考察被鉴定的古籍,并可请专家一起鉴定,应注意去伪取真,才能真正做到所购古籍物有所值。

东吴的几个都有这方面的研究,严畯自曼才,善《诗》、《书》、三《礼》,又好《说文》。薛综字敬文,凡著诗赋难论述万言,名曰《私载》。又定《五宗图述》、《二京集》。还有虞翻虞仲翔,陆绩字公纪,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