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和华夏还有小康"这几个词语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啊?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3浏览:3收藏

华夏”---------中华民族

古人的说法见诸于《左传》、《孟子》、《说文解字》等古籍中,是将“华”、“夏”作为中原,“夷”、“裔”作为四方,相对而言。

现代人的观点有两二种:

第一种认为,“华夏”是民族的名称。

这种观点又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我国古代以“夏”为族名。“夏”这个名词则由“夏水”而得。通常所说:“华夏族定居在华山之周,夏水之旁,故而得名。”

另一种说法认为,华夏实际上历史上夏族的一个分支。古老的夏族曾生活在甘肃、河南、山西一带,后来这个民族不断向四处迁徒,逐渐形成“东夏”、“西夏”、“大夏”三部分,后来大夏变为夏族的总称,也是夏族的美称。

第二种观点认为“华夏”是地域文化概念。这种观点分两种说法。

一种认为,以文化高低定名。文化高的周礼地区称为“夏”,文化高的民族为“华”。“华”、“夏”合起来,称为“中国”。反之,“中国”以外的四方的文化低的地区和民族,就称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后来华夏不断壮大,凡是接受华夏文化的各个民族,大都纳入了传统华夏族的范畴,华夏成为中华民族的称号了。

另一种说法认为,中华民族的远祖,可大致分为华夏、东夷、苗蛮三大集团。后来,黄帝兼并了炎帝部落,又统一了其它各部,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祭奠的先祖。华夏集团也因其连续的胜利,巩固了自已的主流地位,成为中华民族古老的代表。

总之,“华夏”名称之解并未结束。

“小康”一词,最早出自《诗经》“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意思是老百姓很劳苦,应该让他们稍得安宁。后世人们把家庭稍有余财,可以安然度日,称为小康。把小康作为一种社会形态,出自西汉的《礼记·礼运》。在这里,“小康”是仅次于“大同”的理想社会模式,指的是人民富裕安康的社会局面。

中华一词,大约在魏晋时即已出现,南北钥已普遍使用。《晋书·刘乔传》记载刘弘上表给晋惠帝,表文中有: “今边睡无备豫之储,中华有抒轴之困。《晋书·陈频传》记载颓于东晋初上书给王导,说: “中华所以倾弊,四海所以土崩者,正以取才失肝……”,这里以“中华”对“边睡”,是指郡县地区与全阂而言。至南北朝,裴松之在《三国志·蜀志.谙葛亮传》注中评论说:“若使(亮)游步中华,骋其龙文”,必不出省操诸谋士之下。这里是以中华称中原地区。 《魏书·韩显宗传》记载显完上书魏孝文帝说: “自南伪相承,窃有淮北,欲擅中华之称”,说明取得了统治地位的“戎狄”,自居中华正统而斥江南朝廷为“南伪”了。总之,中华一词,是由中国与华夏二名复合而成,

其含义在古代与中国一词相当,在许多场合是同义民论地域主要是指中原,扩而大之,及于王朝直接管辖的郡县地区;论民族,一般指汉人;中华又是文化概念,一般是指古人所称“礼乐冠第”的中原文化。

“小康”一词,最早出自《诗经》“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意思是老百姓很劳苦,应该让他们稍得安宁。后世人们把家庭稍有余财,可以安然度日,称为小康。把小康作为一种社会形态,出自西汉的《礼记·礼运》。在这里,“小康”是仅次于“大同”的理想社会模式,指的是人民富裕安康的社会局面。

回答者:suifengljt - 助理 二级 10-16 20:09

1。中华:

大约在5000年前,当中华民族开始形成时,其族称为“华”。汉朝以后,开始出现“中华”的族称。至19世纪末,作为近代民族学术语的“民族”概念传入中国后,“中华民族”这个民族学词汇也应运而生。虽然“华”、“中华”、“中华民族”这些族称之间小有差异,但其内涵却是一致的,即指定居于中国领土上的所有民族。习惯上所说的“华夏”、“汉人”、“唐人”、“炎黄子孙”,乃至外国人将中国称之为“大秦”、“震旦”、“支那”等,都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的称谓。

2。特指“中华民族”的中华:

近代以前,中国人基本上没有现代意义上的民族观念。1902年,梁启超首次提出了“中华民族”的概念。

“华”肇始于中国历史上五帝时代之最后一帝舜的名字“华”。“五帝”时代是中国原始社会晚期部落联盟时代。五帝时代的“帝”即部落联盟首领。“舜”是谥号,即死后所进的尊号。《谥法》曰:“仁圣盛明曰舜。”“有虞氏”最初是舜所在部落的名称。“虞”本是帝尧时掌山之官,即部落联盟中负责管理山林及山林中鸟兽的部落世袭公职名称。中国上古有“以官为氏”的习俗,即以其在部落联盟中所担任的公职名称为部落名称,故称其部落为“虞”或“有虞氏”。在虞帝舜时,部落联盟向民族和国家发展。“虞”或“有虞氏”因此演变为朝代名称,如同夏后氏之称为夏朝。按先秦文献记载,有虞氏是中国历史上先于夏朝的第一个朝代,虽然这个朝代还带有若干部落联盟的痕迹。中国现存最古的一部史书《尚书》,即以《虞书》为开篇。

3。华夏:

[1]历史:相传,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是夏朝。古时候,黄河流域一带的先民自称“华夏”,或简称“华”、“夏”。“华夏”一词最早见于《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公元前547年):“楚失华夏”。唐孔颖达疏:“华夏为中国也”。从字义上来讲,“华”字有美丽的含义,“夏”字有盛大的意义,连起来的确是个美好的词。“华夏”所指即为中原诸侯,也是汉族前身的称谓,所以“华夏”至今仍为中国的别称。

[2]地域:“华夏”是地域文化概念。这种观点分两种说法。

一种认为,以文化高低定名。文化高的周礼地区称为“夏”,文化高的民族为“华”。“华”、“夏”合起来,称为“中国”。反之,“中国”以外的四方的文化低的地区和民族,就称为“东夷”、“南蛮”、“西戎”、“北狄”。后来华夏不断壮大,凡是接受华夏文化的各个民族,大都纳入了传统华夏族的范畴,华夏成为中华民族的称号了。

另一种说法认为,中华民族的远祖,可大致分为华夏、东夷、苗蛮三大集团。后来,黄帝兼并了炎帝部落,又统一了其它各部,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祭奠的先祖。华夏集团也因其连续的胜利,巩固了自已的主流地位,成为中华民族古老的代表。

另一种说法认为,华夏实际上历史上夏族的一个分支。古老的夏族曾生活在甘肃、河南、山西一带,后来这个民族不断向四处迁徒,逐渐形成“东夏”、“西夏”、“大夏”三部分,后来大夏变为夏族的总称,也是夏族的美称。

4。小康:

小康”一词最早出现在我国最古老的诗歌经典《诗经》中:“民亦劳动止,汔可小康”。这是“小康”一词在中国文化中第一次出现。《辞海》中,“小康:指家庭生活比较宽裕,可以安然度日。”

“小康”的引入:是邓小平首先用“小康”来诠注中国的四个现代化。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实际勾画了中国1980年到21世纪中叶的发展道路,不仅预言了中国发展所能实现的目标,还确定了分步实施步骤,十六大报告对于今后20年的描绘,正是根据中国发展的实际情况把他的规划的第三步加以具体化。

天下为家" 释义 原指将君位传给儿子,把国家当作一家所私有,后泛指处处可以成家,不固定居住在一个地方。

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礼运》:“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子,货力为已,大人世及以为礼。”

这段话出自《礼记》礼运篇。这篇文章中,孔子列举了两种不同的社会——大同和小康。上面提到的情况是对小康社会的描述。这里的小康社会不同于我们现在所说的“建设小康社会”,这里的“小康”指的是人类社会进入私有制阶段,并进而进入阶级社会。与小康社会相对的是“大同”:“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恶其不出於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大同社会实际是对原始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化描述。

《大同》——《礼记·礼运》

“今大道既 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 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 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 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译文:“如今大道已经消失不见,天下成为私家的。人们只敬爱自己的父母,只疼爱自己的子女,对待财务和出力都是为了自己:天子诸侯把父子相传、兄弟相传作为礼制。城外护城河作为防守设施。礼义作为准则:用礼义摆正君臣的关系,使父子关系纯厚,使兄弟关系和睦,使夫妻关系和谐,用礼义来建立制度,来建立户籍,按照礼义把有勇有谋的人当作贤者(因为当时盗贼并起),按照礼义把自己看作有功。因此奸诈之心由此产生,战乱也由此兴起。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周公因此成为三代诸王中的杰出任务,(是按照礼义)从中选拔出来的。这六位杰出人物,在礼义上没有不认真对待的。以礼义表彰他们(民众)做对了事,以礼义成全他们讲信用的事,揭露他们有过错的事,把仁爱定为法式,提倡礼让。以礼义指示人们要遵循固定的规范。如果有不遵循礼义的人,在位的就会被罢免,老百姓把这(不按“礼”行事)当作祸害。这可以称为小小的安定。”

1,

当作

摆正

贤者

战乱

2、

[1]把礼义作为准则

[2]因此奸诈之心由此产生,战乱也由此兴起。

3、奸诈之心,不遵循礼义的人

小康是指为中国广大群众所享有的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比较殷实的一种生活状态。出自《诗经》。

小康阶层的人:

1、大多从事脑力劳动,主要靠工资及薪金谋生,一般受过良好教育,具有专业知识和较强的职业能力及相应的家庭消费能力有一定的闲暇,追求生活质量,对其劳动、工作对象一般也拥有一定的管理权和支配权。

2、大多具有良好的公民、公德意识及相应修养。换言之,从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和社会文化地位上看,均居于现阶段社会的中间水平。

扩展资料:

当代小康社会的概念

小康社会是古代思想家描绘的诱人的社会理想,也表现了普通百姓对宽裕、殷实的理想生活的追求。 所谓全面的小康社会,不仅仅是解决温饱问题,而是要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满足城乡发展需要。

从经济、政治、文化、可持续发展的四个方面界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能力的要求包含在其中。具体就是六个“更加”:

1、经济更加发展,

2、民主更加健全,

3、科教更加进步,

4、文化更加繁荣,

5、社会更加和谐,

6、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小康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大人世及①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②,以正君臣,以

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③,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

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

著④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

此者,在埶⑤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译文:

如今政治上的最高理想已经消逝了,天下成了一家一姓的财产。人们各把自己的亲人当作亲人,把自己的儿女当作儿女,财物和劳力,都为私人拥有。诸侯天子们的权力变成了世袭的,并成为名正言顺的礼制,修建城郭沟池作为坚固的防守。

制定礼仪作为准则,用来确定君臣关系,使父子关系淳厚,使兄弟关系和睦,使夫妻关系和谐,使各种制度得以确立,划分田地和住宅,尊重有勇有智的人,为自己建功立业,所以阴谋诡计因此兴起,战争也由此产生了。

夏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周成王和周公旦,由此成为三代中的杰出人物。这六位君子,没有哪个不谨慎奉行礼制。他们彰昌礼制的内涵,用它们来考察人们的信用,揭露过错,树立讲求礼让的典范,为百姓昭示礼法的仪轨。如果有越轨的反常行为,有权势者也要斥退,百姓也会把它看成祸害。这种社会就叫做小康。

原文: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 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 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 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出自《大道既隐》,选自《礼记·礼运》,《礼记》为西汉礼学家戴圣所编。

扩展资料

大同小康论是古代思想家对理想社会的两种构想。在《礼记·礼运》中假托孔子之口,将古代社会加以美化,称尧舜时代为“大同”,夏、商、周三代为“小康”,将“大同”作为最高理想,“小康”作为近期目标。

这是一幅理想化了的传说中的尧舜时代的原始社会图景,但其内容包含着反对剥削,主张财产公有和人人劳动,天下为公。尽管天真而不切实际,却朦胧反映了被压迫人民的愿望和要求。后世大同理想的发展过程表现出从朦胧到鲜明,从天堂到人间,从仰望神明到依靠自身力量的趋势。

在19世纪末叶前的漫长的时期内,大同理想并未为儒学继承者普遍注意,只是到近代才受到特别的重视。太平天国革命领袖洪秀全继承和发展中国以往农民革命中的平等,平均思想,吸取《礼记·礼运》大同思想和西方基督教思想,提出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人间天国。

戊戌维新***康有为利用公羊“三世”说和《礼记·礼运》大同思想,糅合西方空想社会主义,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进化论,写成《大同书》,提出建立一个“无邦国、无帝王,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

近代资产阶级革命领袖孙中山把通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实行了“平等地权”、“节制资本”以后形成的资本主义社会,也涂上一层 《礼运》所描绘的大同世界的色彩。

《礼记·礼运》把“大同”视为最高理想,但真正的注意力却不在大同而在小康。它描述的实际是继原始社会后夏商周三代相继而起的阶级社会的“盛世”景象。这时已是家天下,为适应家天下的要求,产生了一系列的典章制度、公理道德,为保卫和争夺家天下,又不得不出现城郭、沟池、阴谋、兵战。

作者看来,尧舜时代的大同盛况已很遥远了,典章制度无可稽者,因此只能根据传说,将其作为最高理想加以宣传,待将来条件成熟去实现;而西周时代比较切近,典章文物,礼乐制度犹存,所以应把重建西周“小康”社会作为终生奋斗的近期目标。

《礼运》的论述重点即在“小康”,在私有制条件下,以礼治天下。小康理想成为后世儒家继承者为之奋斗的目标,只是到了近代才不如大同理想受人青睐。

--大道既隐

"中华和华夏还有小康"这几个词语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有的啊?

华夏”---------中华民族古人的说法见诸于《左传》、《孟子》、《说文解字》等古籍中,是将“华”、“夏”作为中原,“夷”、“裔”作为四...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