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中的收藏的宝物有哪些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3浏览:4收藏

圆明园中的收藏的宝物有哪些,第1张

20世纪初,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对于国人来说,这是一场令人耻辱的战争。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不仅烧毁了无数宝物,也抢夺走非常多圆明园稀世珍宝。

圆明园简介

圆明园是清代一座大型皇家宫苑,由圆明园、长春园和万春园组成,所以也叫圆明三园。

圆明园面积340多公顷,建筑面积达20万平方米,一百五十余景,有“万园之园”之称。雍正、乾隆帝在位期间多次对圆明园增建、改建。

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

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文物被抢掠,1900年八国联军之后,又遭到匪盗的打击,终变成一片废墟。

圆明园最珍贵的宝物

圆明园是“一切造园艺术的典范”,其珍藏的稀世珍宝不计无数,其中流散文物大概有100万件。流散在国内的圆明园文物约有500件。

圆明园大量精美文物多流散在国外,以英、法、美三国收藏的数量最多、器物最精。具体有多少圆明园文物流散在外,没有人说得清。

圆明园比较出名的珍宝在拍卖市场上可以见到很多,如“圆明园西洋怀表”、“鎏金五彩化妆盒”、“珐琅麒麟”、“ 康熙御制铜胎掐丝珐琅童子”、“

清乾隆·铜胎掐丝珐琅‘安佑宫’缠枝花卉盖盒”、金曼扎等,还有如“颙琰童年像”、“道光帝喜溢秋庭图”、“南宋·苏汉臣·百子嬉春图页”等。

圆明园作为人类艺术的瑰宝,造园艺术的典范,曾经收藏了多少文物到现在还是个谜,特殊的历史时期,很多珍宝从世界上消失,这也是人类的一大损失。

铭记历史

圆明园的历史命运时刻提醒着我们,落后就要挨打,我们需要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1、猴首铜像

十二生肖之申猴,属国宝级文物,原摆放在圆明园海晏堂前的十二生肖铜像之一。因八国联军入侵流落海外,后被中国保利集团公司购回,现收藏于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1860年“火烧圆明园”后被掠夺并流失海外,后被中国保利集团公司购回,现收藏于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

2、圆明园印

清末外交官薛福成在其 《出使英法意比四国日记》 中记述: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他在巴黎东方博物院中国展室中发现“有圆明园玉印二方。一曰:‘保合太和’,青玉方印,稍大;一曰‘圆明园印’,白玉方印,稍小”。1904年(光绪三十年),康有为游巴黎,在奇规昧博物馆曾见过中国内府珍物及玉玺等,并认为是圆明园文物。

3、四十景图

圆明园四十景,是指园内独成格局的40处园林风景群。一个景就是一座“圆中园”或园林建筑群。

乾隆元年(1736年)正月,弘历即传旨如意馆画师冷枚:按康熙朝绘制的避暑山庄三十六景图,为圆明园各“殿宇处所”起稿分景画样。其后不久又改令唐岱、沈源二人绘画。由沈源画房舍,唐岱画土山树石。后来周鲲等人也参与了这套“圆明园大册”的绘制。

4、女史箴图

《女史箴图》为中国东晋顾恺之创作的绢本绘画作品。原作已佚,现存有唐代摹本,原有12段,因年代久远,现存仅剩9段,为绢本设色,现收藏于大英博物馆。

作品描绘女范事迹,有汉代冯媛以身挡熊,保护汉元帝的故事;有班婕妤拒绝与汉成帝同辇,以防成帝贪恋女色而误朝政的故事等。其余各段都是描写上层妇女应有的道德情感,带有一定的说教性质。

5、圆明园全景图

《圆明园四十景图》由清代宫廷画师沈源、唐岱绘制,并由乾隆题词。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京西五园三山时,将这四十幅画掠夺走。现藏于法国巴黎法国国家图书馆。自从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以来,不仅堪称“东方文化艺术宝库”的中华园林付之一炬,大批的珍品文物也随之被英法联军掳走,(也包括这40 套80幅乾隆年间绘成的圆明园全景图),并一直不肯归还中国。

圆明园内的文物简介

 圆明园内的文物简介,在现实生活中,古代圆明园的文物是非常多的,每种文物都是价值连城的,我们可以从这样的文物中窥视出古人的精血,下面为大家分享圆明园内的文物简介。

圆明园内的文物简介1

  1、虎首铜像

 虎首铜像质地为铜器,其制造年代在清乾隆年间(1736-1795) 。原属北京圆明园西洋楼海晏堂前大水法的十二兽首铜像之一。

 生肖铜像身躯为石雕穿着袍服的造型,头部为写实风格造型,铸工精细,兽首上的褶皱和绒毛等细微之处,都清晰逼真。兽首上的褶皱和绒毛等细微之处都清晰逼真。

 铸造兽首所选用的材料为当时清廷精炼的红铜,外表色泽深沉、内蕴精光,历经百年而不锈蚀,堪称一绝。

 据考证,当年十二生肖铜像呈八字形排列在圆明园海晏堂前的一个水池两边,被时人称为“水力钟”。

 每日,十二生肖铜像会依次轮流喷水,分别代表全日不同时分,正午时分时,十二像会同时涌射,这些铜像是西方人设计,在中国制造的,融东西方文化于一身。

 在1860年“火烧圆明园”事件后被掠夺并流失海外,后被中国保利集团公司购回,现收藏于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

  2、《五色鹦鹉》

 图绘折枝杏花两枝,枝头栖五色鹦鹉一只,用笔细劲工致,设色浓丽,与《蜡梅身禽图》想类,是一种精巧典雅的风格。

 因有徽宗赵佶的亲笔题词,历来系于徽宗名下,但当代学者普遍认为实出当时画院职业画家之手,体现了徽宗时画院花鸟画创作的水平。

 画幅的右侧有赵佶瘦金书诗序并诗,其形式与《祥龙石图》相近似,有的学者进而推测此作当为《宣和睿览册》中之一种。

 1860年“火烧圆明园”后被掠夺并流失海外,现收藏于波士顿美术馆。

  3、王作左守鼎

 王作左守鼎高41、口径38厘米:口沿外折,上立粗壮的两耳,颈部略收,腹部稍鼓,腹下置三蹄足。颈和足的上部均有短棱脊,形制与小克鼎相似,但小克鼎的腹部似乎更深些。

 该鼎1860年“火烧圆明园”后被掠夺并流失海外,后被中国保利集团公司购回,现收藏于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

圆明园内的文物简介2

 1、熟话说,书籍是我们人类进步的阶梯。在我们的圆明园中的藏书也是非常丰富的,比如圆明园在烧毁之前描摹的《四库全书》、《全书荟要》、《古今图书集成》、《淳化阁帖》等,这些都是我们中国的艺术文化宝库。

 2、在中国古代,我们的瓷器就已经是远销海外的。每一件的瓷器都是特别珍贵的,而在圆明园内收集了很多的珍贵瓷器,其中包括珐琅瓷瓶。在中国近代的时候,八国联军侵华,在烧杀抢掠的时候,损坏了很多的珍贵瓷器。

 3、我们中国的圆明园内有很多的文物。里面不仅仅是书籍、皮毛制品和瓷器类,更有着很多的历史文物。这些文物是我们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一代代流传下来的精品。这些文物中包括十二生肖的铜像、金银的佛像等等,还有很多的藏品至今是下落不明的。

 所以,圆明园中的文物是数不胜数的,还有很多的文物是流经海外的。

  圆明园中的文物

 1、1860年,英法联军侵华,火烧圆明园,兽首铜像开始在海外失传。到2012年,牛首、猴首、虎首、猪首、马首等铜像陆续回归中国,被保利美术馆收藏。第一只野兽是由耶稣会教士郎世宁设计的。他用动物的头和人类的十二生肖代表一天二十四小时,每尊铜像轮流喷水,成为一大奇观。

 2、十二生肖铜像形似穿袍石雕,头部逼真,铸造精细,动物头部的皱纹和绒毛清晰逼真。铸兽首的材料是当时清廷精制的红铜。它的外观颜色很深,也没有生锈,这是必须的。

 3、十二生肖的图像最初是在圆明园西楼和海晏堂前的扇形池喷平台南北两侧的12个石台上。南岸是子鼠、寅虎、辰龙、午马、申猴、戌狗;北岸分别为丑牛、卯兔、巳蛇、未羊、酉鸡、亥猪。这些画像都是动物头,有铜头和石头身体,中空连接着喷水管。

圆明园内的文物简介3

  1、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

 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原为圆明园海晏堂外的喷泉的一部分,是清乾隆年间的红铜铸像。1860年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火烧圆明园,兽首铜像开始流失海外。

 到2012年为止牛首、猴首、虎首、猪首、和马首铜像已回归中国,收藏在保利艺术博物馆;2013年4月26日,法国皮诺家族在北京宣布将向中方无偿捐赠流失海外的圆明园十二大水法中的青铜鼠首和兔首。此次捐赠的鼠首、兔首,为北京圆明园流失的十二生肖青铜像中的两件。

  2、圆明园印

 末外交官薛福成在其 《出使英法意比四国日记》 中记述:光绪十六年(公元1890年),他在巴黎东方博物院中国展室中发现“有圆明园玉印二方。一曰:‘保合太和’,青玉方印,稍大;一曰‘圆明园印’,白玉方印,稍小”。

 1904年(光绪三十年),康有为游巴黎,在奇规昧博物馆曾见过中国内府珍物及玉玺等,并认为是圆明园文物。

  3、四十景图

 圆明园《四十景图》,是根据乾隆皇帝弘历的旨意,在乾隆九年(1744年)前后,由宫廷画师、词臣绘制而成的40幅分景图。

 1860年,英法联军的火烧圆明园时,这套珍贵的彩绘图被侵略者掠走,献给了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现存于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

 4、乾隆玉玺离开中国的时间,极有可能是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在当时的义和团运动时期被人带出了紫禁城。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一位欧洲收藏家获得了乾隆玉玺,随后将它送给了自己的儿子阿萨夫。2010年11月,阿萨夫打算将玉玺拍卖掉。阿萨夫形容白玉玺是“中国鼎盛时期皇权的象征”。

 5、翡翠西瓜是中国清朝文物,共一对,属于绝世国宝,是从美国大量进口的碧玺做的,瓜皮翠生生、绿莹莹,还带着墨绿的条纹:瓜里的黑瓜籽、红瓜瓤还能影影绰绰的看得见。

 深受慈禧太后喜爱,她死后翡翠西瓜随葬,后被军阀孙殿英盗走,目前下落不明。

1、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

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原为圆明园海晏堂外的喷泉的一部分,是清乾隆年间的红铜铸像。

1860年英法联军侵略中国,火烧圆明园,兽首铜像开始流失海外。

到2012年为止牛首、猴首、虎首、猪首、和马首铜像已回归中国,收藏在保利艺术博物馆。

2013年4月26日,法国皮诺家族在北京宣布将向中方无偿捐赠流失海外的圆明园十二大水法中的青铜鼠首和兔首。

此次捐赠的鼠首、兔首,为北京圆明园流失的十二生肖青铜像中的两件。

目前,圆明园十二大水法中的十二大生肖兽首已经有8个回归中国,其中龙首目前在台湾保存完好,不过蛇首、鸡首、狗首、羊首则下落不明。

2、《圆明园四十景图》

《圆明园四十景图》由清代宫廷画师沈源、唐岱绘制,并由乾隆题词。

这四十幅图真实地纪录了圆明园当年的盛况,每一幅绘画代表了园中(仅仅是圆明园本园)的一组景色。

在乾隆继位不久后,绘制工作就开始了。

画师最初画了三十多幅,但乾隆不断对圆明园大规模扩建,画师们又另外绘制了几幅,同时修改了已经绘制的作品,前后历经几十年,终于完成这些绘画。

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京西五园三山时,将这四十幅画掠夺走。

现藏于法国巴黎法国国家图书馆。

3、王作左守鼎

王作左守鼎高41、口径38厘米:口沿外折,上立粗壮的两耳,颈部略收,腹部稍鼓,腹下置三蹄足。

颈和足的上部均有短棱脊,形制与小克鼎相似,但小克鼎的腹部似乎更深些。

该鼎1860年“火烧圆明园”后被掠夺并流失海外,后被中国保利集团公司购回,现收藏于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

4、缂丝佛像

清乾隆年间制品,幅面6×4平方米,题名“无量寿尊佛”。

构图由上至下分为四个部分:第一层为天宫伎乐。

第二层为主体的“三世佛”,即正中的主尊释迦牟尼佛和协侍的迦叶、阿难两尊者,左为东方世界的主尊药师佛,右为西方世界的主尊阿弥陀佛,也就是梵语原意的“无量寿佛”、“长寿佛”。

第三层为十八罗汉和四大天王,左边一组为北方多闻天王和西方广目天王,右边一组为南方增长天王和东方持国天王;最下层为祥云普照。

上钤“乾隆御览之宝”朱文方印,中有“乾”、“隆”分体朱文印,为皇宫旧物。

该佛像采用中国传统织造工艺——缂丝技法织造。

具体做法是采用平纹组织,先将图案底稿描绘在经线上,再用多把小梭子按图案色彩分色线挖织,即俗称的“通经断纬”。

因这种织法有镂刻效果,人称“承空观之如雕镂之像”,故又称“刻丝”、“克丝”。

该佛像工艺精湛,有数十名着装不同、神态各异的人物,图案色彩多至百种以上,细部极为繁复工致,整体幅面阔大恢宏,堪称缂丝艺术的登峰造极之作。

由图案内容可推知,应特为清宫礼佛祈福而造,如此巨幅清前期缂丝佛像存世已较为罕见。

1860年“火烧圆明园”后被掠夺并流失海外,现收藏于法国巴黎枫丹白露宫中国馆。

5、《绮春园射柳图卷》

道光皇帝是一位文武双全的皇帝,他不但文才出众,骑射娴熟,还能绘一手好画,写一手好书法。

《绮春园射柳图卷》,即是他亲手所绘的在圆明园三园之一的绮春园射柳实景图,全卷高70厘米,长621厘米,设色纸本,绘工精细,道光作三次题诗跋署,珍藏于圆明园中。

在1860年10月6日,英法联军冲入圆明园,一万多英法官兵对这座富丽堂皇的宫殿园林,进行了疯狂的掠夺,这幅珍贵的道光皇帝《绮春园射柳图卷》也被掠往法国。

圆明园的文物有古色古香的猪首铜像、珐琅瓷瓶、古铜器物、金银的佛像;毛皮制品也特别精致,其中许多都是很名贵的,有黑貂皮、水獭皮、紫貂皮、羊羔皮等。圆明园是中国清代大型皇家园林,位于北京市海淀区,始建于1707年,由圆明园及其附园长春园和绮春园(后改名万春园)组成,也叫圆明三园,有“万园之园”之称。清帝每到盛夏就来此避暑、听政,故圆明园又称“夏宫”。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圆明园遭英法联军洗劫并烧毁,故址现为圆明园遗址公园。

万园之园,圆明园盛时文物不少于150万件 十二生肖铜像不过是圆明园流失文物中的沧海一粟 乾隆皇帝评价圆明园说:“实天宝地灵之区,帝王豫游之地,无以逾此”但如今,人们只能凭想象来揣测百余年前圆明园的风貌

据推断,圆明园当年的文物数量不会少于150万件从清代档案史料、故宫博物院的研究文章以及《颐和园陈设清档》中搜集了不少证据:

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朝皇帝,每年居住在圆明园的时间达半年以上以乾隆皇帝为例据清内务府穿戴档记载,乾隆二十一年全年共393天(因有闰月),乾隆去热河避暑山庄及木兰围场66天去曲阜54天居宫内(故宫)105天居圆明园168天道光二十四年全年共347天道光帝在圆明园居住时间达274天在宫中居住仅73天所以圆明园内的陈设应不比故宫逊色多少

圆明园园林建筑达20万平方米,比故宫的全部建筑面积还多4万余平方米除去不会有什么陈设的亭轩的面积,用于园居、祭祀、读书、游乐、存储库房等的建筑面积在19万平方米左右这些建筑内按一般陈设和库房存储计算文物数量的话也应不少于故宫内陈设的文物数量而据推算溥仪退位时故宫实存文物至少应在

150万件左右

道光年间内务府一份奏折,详尽载明道光十五年奉旨清查宫内及圆明园库贮物件情况:一两重银锞共存569390个其中宫内存290505个,圆明园存

280694个;各式如意1621款其中宫内存1194款圆明园存450款;玉砚、笔洗等501件,其中宫内存142件,圆明园存337件;头等瓷炉、瓶、罐等共773件,其中宫内存337件,圆明园存291件……圆明园的收藏情况由此也略能窥见一斑

1860年圆明园被英法联军劫毁后,圆明园三园内还残存有少量建筑1900年8月14日,俄、德、日等八国联军(八国联军是指1900年(庚子年)以军事行动进入中国的英、法、德、俄、美、日、意、奥的八国联合军队,总人数约3万人)攻入北京城翌晨,慈禧太后挟光绪帝仓皇西逃战乱中土匪、兵痞(八旗禁军成散兵游勇,化兵为匪)趁火打劫,蜂拥而至圆明园,推倒残存建筑,拆运木料砖瓦砍伐古树名木历时数月圆明园原幸存及经同治、光绪两朝修缮、拆盖的百余座数百间园林建筑,均遭彻底毁灭大小树木砍伐殆尽至此圆明三园成为断恒残壁和荒山绿水幸存者仅有绮春园宫门、朝房、福园门、运料门门楼及正觉寺几座屋宇

据当年参加抢劫圆明园的英法侵略军回忆说:为了拍卖从圆明园中抢来的珍宝,他们把赃品“全安排展览在喇嘛庙的大殿中”,其中有各种色调的白的和绿的玉石、古色古香的珐琅瓷瓶、古铜器物、金银的佛像;毛皮制品也特别精致,其中许多都是很名贵的有黑貂皮、水獭皮、紫貂皮、羊羔皮等;特别醒目的是,还有两三件皇帝的朝服英军司令格兰特把自己“应得”的那部分分给了士兵,“军官们赠送他一把雕满花纹的赤金酒壶,这是赃品中最精致的东西”英国女王也得到一份是两个美丽的大珐琅瓶

法军司令孟托邦把抢到的两块黄金和碧玉做成的朝笏一块交给格兰特转献给英国女王另一块献给法王拿破仑三世回国后孟托邦又献给拿破仑三世许多东西:两根将军的装饰杖用金子做成中间和两端都镶有很大的宝石做工极为精细;一件乾隆皇帝御用甲胄(现在法国吉美军事博物馆展出),带一顶战盔;鎏金和釉的铜宝塔;好几个用金子和釉做的神像;许多戒指、项圈、酒杯、漆器、瓷器以及数以千计的珍奇玩物

随着时间的推移被劫掠的圆明园文物通过各种拍卖会等途径流散到世界各地但大部分还是保存在英法两国

火烧圆明园英方居然认为只是“烧毁了皇帝所住的地方而已”这仅仅是皇帝的个人住所而已吗

恰恰相反在中国人的集体记忆中圆明园被视为自己历史遗产的一部分它承载着极为丰富的文化信息我们根本无法忘记圆明园的毁灭

cqhn

清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于10月6日占据圆明园。中国守军寡不敌众,圆明园总管大臣文丰投福海自尽,住在园内的常嫔受惊身亡。英、法军队洗劫二天后,向城内开进。10月11日英军派出1200余名骑兵和一个步兵团,再次洗劫圆明园,英国全权代表詹姆士·布鲁斯以清政府曾将巴夏礼等囚于圆明园为借口,将焚毁圆明园列入议和先决条件。10月18日,3500名英军冲入圆明园,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三日不灭,圆明园及附近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及海淀镇均被烧成一片废墟,安佑宫中,近300名太监、宫女、工匠葬身火海。成为世界文明史上罕见的暴行。   

历朝历代的史书,对本朝不光彩的事迹,都会进行遮掩。比如说唐朝的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杀兄屠弟,逼迫父亲让位。但经过史官的美化,变成李建成三番五次陷害李世民,李世民迫不得已,才发动兵变的。清朝,特别是晚清,出现了诸多国耻,那么清朝官方是如何掩盖的呢

在清朝的众多国耻中,以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为甚。话说在1860年9月21日,清军将领僧格林沁率数万骑兵在八里桥,与英法联军激战,结果清军惨败。消息传到北京,身处圆明园的咸丰皇帝十分惊恐,与22日以去木兰狩猎为名,逃离北京。

此时恭亲王奕欣奉命留守北京,驻扎在圆明园内,办理“抚局”。 10月6日,数千英法联军绕经北京城东北郊,直扑圆明园。清军稍作抵抗,即溃不成军,奕欣闻讯后,仓皇出逃,直接跑到了北京西南卢沟桥附近的长辛店。英法联军在园中之遇到了20多个技勇太监的抵抗而已。

此后英法联军对圆明园进行了十多天的劫掠,至10月18日,英军指挥官额尔金下令,将圆明园付之一炬。这段历史每个国人都了解,但是在清朝的官方史书中,却做了掩盖,令人完全看不出屈辱的痕迹!那么清朝官方是怎么写的呢

从《清文宗实录》入手,将这段历史梳理了一下。首先,清朝官方语焉不详,没有承认八里桥之战的惨败。咸丰帝甚至在上谕中说,“前因吧嗄礼就擒,僧格林沁与夷开仗获胜”,即使胜保战败后, 也只是简单的说“知前路接仗失利,大营退扎八里桥”。

至于咸丰帝出逃时,更是选了一个看似合适的理由,“以秋狝木兰,自圆明园启銮,皇长子随驾”。所谓木兰秋狝,指的是每年秋天,清朝皇帝都会到承德的木兰围场巡视习武,行围狩猎。但是自道光皇帝即位以来,皇帝已经有40多年没去承德了。

况且此时,也不是打猎的季节,因此木兰秋狝不过是咸丰逃出北京的一个借口罢了。那么英法联军抢劫圆明园这段,实录又是怎么说的呢咸丰皇帝在上谕中,写到“逆夷于本月二十二日,直犯圆明园,焚烧街市”。从表面上来看,英法联军占据圆明园,焚烧街市,哪里的街市,圆明园附近的

清朝实录依然是语焉不详,没有直说英法联军抢劫圆明园。那么最关键的地方来了,当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清文宗实录》竟然只用了三个字来记载,哪三个字呢“淀园火”。所谓“淀园”指的就是圆明园,我们用现代汉语来翻译,就是圆明园着火了。

这句话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圆明园是怎么着火的,是谁放的火,实录是没有任何记载,只写下了这三个字“淀园火”。在这三个字的背后,是无尽的耻辱,清朝想竭力去掩饰这段历史,但却从未在这段历史中吸取教训。所以掩饰历史不能解决问题,民不可欺!

圆明园中的收藏的宝物有哪些

20世纪初,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对于国人来说,这是一场令人耻辱的战争。八国联军火烧圆明园,不仅烧毁了无数宝物,也抢夺走非常多圆明园稀世...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