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神经官能症秘方(23个)
治神经官能症秘方
781 除痰降火方
来源印会河,《中医内科新论》
组成柴胡9克,黄芩15克,半夏12克,青皮、枳壳、竹茹各9克,珍珠母50克(先下)、龙胆草、栀子各9克,夜交藤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降痰降火。
方解方用柴胡、黄芩、龙胆草、栀子,以清泄肝胆郁火、以安心神;半夏、竹茹清降痰热;青皮、枳壳降气而除痰火;珍珠母、夜交藤镇心肝以安神。合而用之,有除痰降火之功。
主治失眠(神经官能症,痰火郁结型),证见失眠乱梦、头昏昏胀而痛、心烦易怒、胁胀胃堵、白天困倦思眠,但不能睡,晚间精神倍增、连睡意全无。脉弦滑或数,舌略红、苔白腻或黄腻、便干、多思善虑。
加减心烦甚,加莲子3克;痰气交阻、胸闷阵烦,加胆南星、天竹黄各9克;失眠头痛甚者,加礞石30克(先下)。
疗效临床屡用,疗效卓著。
附记此方为治失眠心烦之主方,不但能治失眠,并对由失眠引起的狂躁证(即今之精神分裂症)同样有效,但须重加泄热镇肝除痰之品即可。治痰厥头痛、痰火癔病,亦均有效。
782 卧佛汤
来源冉雪峰,《冉氏经验方》
组成酸枣仁15克(碎)、鲜生地50克,麦冬15克,石斛12克,杜仲、桑寄生、牛膝各9克,丹参15克,龟板50克(碎)、槐花米、钩藤、铁锈各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清热养阴、安神镇静。
方解方中以酸枣仁为君,统治失眠;生地、石斛、麦冬养阴清热利小便;杜仲、桑寄生、槐米、铁锈、钩藤安神降压;牛膝、丹参活血化瘀;龟板镇静兼养阴。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养阴、安神镇静之功。
主治阳亢性失眠。证见肌肉丰满,颜面潮红、眼部充血、精神烦躁、容易激动、大便干燥。一般多伴有高血压者。
加减若血压高者,加青木香15克;虚热上逆者,加龙胆草、黄柏各9克;胃呆少纳者,加厚朴9克,广木香6克;大便干结者,加生大黄6~9克,玄明粉9~15克。
疗效临床屡用、均获良效。
783 明志汤
来源查玉明,《中国中医药报》
组成石决明、草决明各20克,远志、蝉蜕、生牡蛎、川芎各15克,菊花25克,蒺藜15克,荷叶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一日2次,饭后服。
功用育阴潜阳、熄风、镇志安神。
方解明志汤来源于医疗实践,借石决明、远志两味药之尾字而命名。明志汤能治“五志”引起的“情志”之病故名。神经官能症是功能性疾病,它包括中医的“不寐”、“郁症”、脏躁、百合病等。失眠是本病主要表现。阴阳失调、阳不入阴,是不眠主要病机。欲使阳潜入阴、阴能敛阳,达到镇志安神的目的,务必协调阴阳,使神志得安,神经失调得以改善,余证相应而解。这是本方立法之寓意,体现异病治疗精神。笔者认为在治疗上,不宜用参芪之品,因其助阳耗阴,凡归脾养心补益之类,往往不能收效。本方适用于阴虚证,若肝胆火炽、痰热内扰之实证,则不宜使用本方。方中选二决明、牡蛎、蝉蜕为主,育阴潜阳;川芎、菊花、荷叶为辅,升清提神;蒺藜辛散苦泄,以散肝经风热;远志交通心肾,心安则寐。以上9味药为基础,随证加减,施用得当,疗效甚佳。
主治神经官能症(失眠为主)、神经性头痛、更年期综合征。
加减悲伤欲哭,加百合25克,五味子10克;忧郁善虑、加菖蒲15克;失眠多梦,加夜交藤25克,焦山栀、莲心各10克;潮热少津,加丹皮10克,石斛5克;肢麻肌颤,加全蝎45克,天麻10克;惊而不安,加磁石25克,龙齿20克;急躁易怒,加代赭石25克;头痛,加蔓荆子、僵蚕各10克;大便稀溏,去二决明、牡蛎,加莲肉20克,山药25克;食少纳呆,加鸡内金、焦山楂各15克;恶心呕吐,加芦根25克;腹胀,加金铃子15克。
疗效屡用屡验,效果颇著。
784 十一味温胆汤
来源徐有玲,《医方新解》
组成清半夏、陈皮各9克,茯苓15克,甘草、枳实各6克,竹茹12克,黄连、炙远志各6克,石菖蒲9克,夜交藤、珍珠母各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化痰清热、和胃安神。
方解本方由《千金方》温胆汤化裁而成。方中以温胆汤加黄连化痰清热为主,辅以远志祛痰安神;菖蒲化浊逐痰,并有抗惊厥作用;佐以夜交藤养血宁心;珍珠母平肝潜阳。综观全方,有一定的镇静、催眠作用,尤长于调整胃肠机能,故为和胃安神之剂。此外尚有抗惊、祛痰、止咳等作用。
主治痰热内扰、胃失和降所致失眠,或胆虚不寐。证见失眠、眩晕、惊悸、胸闷、口苦、苔腻、脉滑数等。适用于神经衰弱、癔病、精神分裂症、更年期综合征、癫痫及冠心病等,凡符合痰热内扰、胆气虚弱、胃失和降之病机,皆可选用。对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本方疗效亦佳。
加减临证运用,可随病随证加减。
疗效多年使用,治验甚多,疗效甚佳。
785 活血眠通汤
来源舒盛良,《四川中医》(10)1987年
组成三棱、莪术、柴胡、炙甘草各10克,白芍、白术、酸枣仁各12克,当归、丹参各15克,茯苓18克,夜交藤24克,珍珠母3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于午饭后及夜晚临睡前各服1次。
功用活血通经、疏肝解郁。
方解顽固性失眠一证,发病以心为主,与肝脾肾关系密切。《景岳全书》云:“痰火扰乱,心神不宁,思虑过伤,火炽痰郁而致不眠者多矣。”而日久不愈,每与瘀血内阻有关,正如《医林改错》所云:“夜晚多梦,是血瘀。”故顽固性失眠,多因心气不足、心神不宁、肝气不舒、气血运行不畅,以致气滞血瘀、上扰清窍所致。是方用三棱、莪术、当归、丹参活血化瘀;柴胡疏肝解郁;茯苓、白术、炙草健脾渗湿,以杜生痰之源;珍珠母、白芍育阴潜阳;酸枣仁、夜交滕养心安神。诸药配伍为用,共奏活血通经、疏肝解郁之功。本方标本兼顾,气血同治,心、肝、脾、肾并调,更结合辅助疗法,因而效果较为满意。
主治顽固性失眠,证见夜不能寐、头昏头痛、记忆力减退,伴有心慌气短、体倦乏力、饮食减少等症。每晚只能睡1~3小时。
加减烦躁、舌红苔黄、脉弦数者,加栀子、丹皮各10克;口燥咽干者,加沙参、麦冬各15克;心肾不交、阳虚上扰者,加交泰丸;心气、心血不足者,加黄芪、桂圆肉各12克。
疗效治疗112例,经治2~3周后,痊愈30例(占27%),显效45例(占40%),好转29例(占26%),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93%。
附记辅助措施:开导患者避免情绪激动,保持心情舒畅;睡前不吸烟、不饮酒、不喝浓茶;起居有度,按时作息,配合气功方法,加强体育锻炼;适当参加体力劳动等常可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786 琥珀合欢白芍汤
来源凌一揆,《中国中医药报》
组成琥珀06克(研末冲服),合欢花、白芍各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于中午饭后、临睡前各服1次。
功用安神解郁,养血柔肝。
方解思虑过甚则伤脾,脾血亏损,血虚无以养心,心虚则神不守舍;肝失条达,郁而化火、上扰心神、阴液亏耗,无以上承于心,五志之火无制,而君火更亢、阳不入阴,致使心神不安而产生失眠、多梦、神疲,舌红或淡红、脉细弱或细数诸症。方中以琥珀安五脏、定魂魄、镇惊安神,为君药;辅以合欢花安神解郁,入脾补阴,入心缓气而令五脏安和、神气舒畅;再佐以养血柔肝益脾之白芍,用其苦入心、微寒泻心火、酸入肝、收敛肝阴。全方药仅3味,但组方严谨,疗效确切,尤其以血虚阴虚型病人为佳。
主治失眠、神经衰弱。
加减肝虚有热之虚烦不眠,与酸枣仁汤合用;热病后期,热邪未尽,阴液已伤者,与黄连阿胶汤合用;心肾不足,阴虚阳亢失眠、心悸、健忘、口燥咽干,舌红无苔者,加生地、柏子仁等养心滋肾之品。
疗效屡用效佳。
787 镇静安神方
来源王季儒,《肘后积余集》
组成生龙骨、生牡蛎各12克,珍珠母、石决明各30克,龙胆草10克,朱莲心6克,旋覆花、代赭石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用镇静安神。
方解证分虚实,实证多因肝热扰动心包所致,治宜镇静安神,故方用生龙牡、珍珠母、石决明镇肝安神;莲子心、龙胆草,一清心热、一清肝热,心肝不为热邪冲动则神自安。旋覆花、代赭石亦为平肝镇静之剂。用治精神过度紧张、忧郁暴怒所致之神经官能症,疗效颇佳。
主治神经官能症,证见失眠、多梦、头昏、记忆力减退、精神萎靡、烦躁、心悸、有时昏厥,或哭笑无常,或神志朦胧等证。
加减失眠,加首乌藤30克,五味子6克,或加黄连1克,肉桂03克,朱砂1克同研随药送下。黄连、肉桂可交心肾于顷刻,故能治失眠;头昏,加杭菊、白蒺藜、清半夏各10克,橘皮6克;记忆力差,加茯神10克,远志6克,石菖蒲10克;精神朦胧及烦躁、哭笑无常,加十香丹1粒、浮小麦30克,甘草5克,大枣5枚,或加百合30克;抽搐,加全蝎5克,钩藤12克;忧郁不解,加合欢花10克。
疗效多年使用,疗效颇著。
788 八味安神汤
来源郑侨,《老中医经验汇编》第1集
组成熟地、山萸肉、茯神各15克,炒酸枣仁30克,琥珀12克,节菖蒲、白人参各12克,炙甘草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或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每服1丸。
功用滋阴补肾、强志益精、镇静安神。
方解本方系从《小儿药证直诀》之六味地黄丸和《济生方》之归脾汤化裁而成。方用熟地、山萸肉补血滋阴、补益肝肾;茯神、炒枣仁益脾养肝、宁心安神;人参、甘草补脾益气;琥珀、菖蒲强志益精、镇静安神。诸药合用、共奏滋阴补肾、强志益精、镇静安神之功。
主治心肾不交之心悸症和失眠症。心悸气短、健忘失眠、怔忡、脉细弱微急无力等。
加减临证运用必须根据病情变化,灵活加减运用,如以心悸为主者,可加生龙骨、当归、肉苁蓉、枸杞子。
疗效临床屡用、疗效满意。
789 十味甘麦大枣汤
来源胡肇基,《新中医》(8)1984年
组成怀小麦30~60克,酸枣仁10~15克,大枣10~20克,桑椹子10~15克,五味子3~10克,生牡蛎15~30克,怀山药、玉竹各10~15克,天冬、生甘草各5~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功用酸甘合化、养阴潜阳。
方解本方是由《金匮要略》之甘麦大枣汤(甘草、小麦、大枣)加味而成。方用怀小麦养心益肾、除热止渴,酸枣仁补心阴、导虚热、与小麦配用有养阴宁神之功;大枣(宜用黑枣)补脾气以助补血;紫桑椹养肝阴,配大枣补阴滋液;北五味子敛肺气;牡蛎潜肝阳,二药合用有敛阴潜阳之功;怀山药、玉竹既益脾肺二阴、又润上下之燥;天冬、生甘草既能养阴润燥,又能泻火清热。诸药合用,共奏酸甘合化、养阴潜阳之功。
主治由阴不济阳而引起的失眠、多梦、健忘、惊悸(心神浮越所致)、眩晕(肝阳上亢所致)。脏燥阴虚型体征而具下列症状者:①泪液、涕液、唾液偏少;②舌体偏瘦,较嫩而薄,舌质红,苔少,舌面偏干;③脉偏细、弱、数;④大便偏干、小便偏短、少、黄。
加减(1)心阴不足之失眠、怔忡,可加远志、磁石以安神定悸。
(2)气阴两虚之心悸、怔忡、神疲、虚汗,可加人参、麦冬,合五味子而成生脉散以养阴益气、敛汗生脉。
(3)心气失守之烦躁不安、哭笑无常,可加龙齿、朱砂、灵磁石以安神定志。
(4)肺阴不足之咳嗽、喉干或痰带血丝,可加阿胶以滋补肺阴,加款冬花、百合以润肺宁嗽。
(5)肺肾阴虚之咳嗽、潮热,或低热不退,可加百合、麦冬以润肺生津,加玄参、生地以滋阴清热;低热不退,或潮热明显的,可加青蒿、鳖甲、地骨皮以养阴退热。
(6)脾(胃)阴不足之口干舌燥、饥不欲食,可加沙参、麦冬、石斛以滋养胃阴。
(7)肝阴不足之烦躁不安、失眠、多梦,可加生龙骨、灵磁石、柏子仁以平肝安神。
(8)肝阴不足、不能养目之眼目昏花,可加枸杞、菊花、石决明以养肝明目。
(9)肝血不足、血虚生风之身痒、皮肤感觉异常者,可加当归、芍药以养肝血,加僵蚕、蝉蜕以祛风止痒。
(10)肝阴不足、肝风内动而惊痫抽搐者,可加龟板、鳖甲以育阴潜阳,镇痉熄风。
⑾肝肾不足之阴虚眩晕,可加旱莲草、女贞子以补益肝肾。
(12)阴虚阳亢之头晕、头痛、头胀,可加天麻、钩藤以平肝;加珍珠母、灵磁石以潜阳。
(13)肾阴不足之咽干、口渴,可以本方送服六味地黄丸以滋补肾阴。
(14)阴虚火旺之潮热、颧红,可加黄柏、知母、熟地、龟板以滋阴降火。
(15)心肾不安之心烦不眠,可加黄连、阿胶以交通心肾。
(16)心神不宁之心慌、多梦,可加NB021砂、磁石镇惊安神。
(17)肝气郁滞、胁痛明显者,加延胡索、川楝子疏肝理气止痛。
(18)胸中气机阻滞之胸闷隐痛,可加丝瓜络、郁金以通络止痛。
(19)脾胃虚弱、食少乏力者,可加茯苓、扁豆以健脾和胃。
(20)肾虚封藏失职,小便频数量多、尿如脂膏者,可加覆盆子、益智仁、酸五味子以补肾固精缩泉。
(21)肝肾亏虚,腰腿酸软者,可加杜仲、牛膝、川续断,狗脊以补肝肾,壮腰膝。
(22)虚火炽盛,迫血妄行之月经先期量多,可加地榆炭、蒲黄、炒阿胶以凉血止血。
疗效经长期临床运用,治验甚多、疗效卓著。
附记胡老常以此方加减,用治神经衰弱、慢性肝炎、肺结核、高血压病、糖尿病以及传染病后期等表现为阴液不足者。颇获疗效。凡脾阳不振、大便稀烂及胃酸过多唾液较盛的患者,则非本方所宜。
可以试一试。 中风偏瘫的治疗主要靠中药,针灸,按摩,理疗等,一般时间较长。 梅花针治疗需要专业知识。 必须掌握好治疗部位和经络,严格消毒。 如果配合火罐拔出淤血,效果更好。 应该指出,中风患者能让人扶着走路已经很不错了,加强锻炼是关键。 在治疗上不能急躁,更不能乱用偏方。
一般中风的人都有偏瘫的情况,中风本来就是一个非常让人痛苦的事情。当中风到一定的程度之后,偏瘫的症状是肯定会来的,偏瘫肯定是让人更加的难受的,所以在自己有偏瘫的疾病的时候,要好好治疗,那么中风偏瘫如何治疗?中风偏瘫的症状是什么?
1、中风偏瘫的治疗方法
一、中医辨证治疗
1、气虚血瘀型:偏枯不用,或肢体麻木,兼有口眼歪斜,语言不利,面色无华,气短无力,舌淡紫或有瘀斑,苔白,脉细涩或虚弱。
治法:益气活血,逐瘀通络。
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黄芪、当归、川芎、桃仁、赤芍、地龙、川牛膝、鸡血藤、木瓜、丝瓜络等。
2、阴虚风阳上扰型:头晕目眩,耳鸣,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艰涩,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育阴潜阳,活血通络。
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天麻、石决明、刺蒺藜、炮龟板、僵蚕、黄芩、栀子、怀牛膝、当归、川芎、赤芍、土元等
二、针刺治疗
体针:上肢:肩_、曲池、外关、合谷、中渚下肢:秩边、阳陵泉、足三里、解溪、太冲新面针:上肢区、下肢区、肝区、脾区头针:对侧头皮的运动区
三、按摩与推拿
患者俯卧位,按压背部天宗、肝俞、胆俞、膈俞、肾俞、秩边,再用滚法松解之。
患者侧卧位(患侧在上)用擦法、滚法治疗患侧部位。
用拿法治疗患肢的软组织。
点穴,如膝眼、委中、承山、伏兔、风市、解溪等。
中风偏瘫是很个很难治愈的疾病,需要慢慢调理康复的,患者一定要心平气静的接受治疗,平时可以多按摩一下四肢有助于加快恢复。
2、中风的前兆
1哈欠连绵当脑动脉硬化逐渐加重,管腔愈来愈窄,脑缺血缺氧加重,特别是呼吸中枢缺氧时,会引起哈欠反射。多在缺血性中风发作前5至10天内,频频打哈欠者可达80%左右,是重要的报警信号。
2口吃流涎症状是说话不利索、流口水,有中风迹象,可能会突然发病。
3一过黑蒙即突然出现眼前发黑,看不见东西,数秒钟或数分钟即恢复,还伴有恶心、呕吐、头晕及意识障碍。最近,挪威医生科蒂在18例一过性黑蒙的病人中,发现11例有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4视物模糊即表现为短暂性视力障碍或视野缺损,多在1小时内自行恢复。科蒂对出现短暂视力障碍的10例病人进行了眼底检查和脑血流量测定,发现其中有3例视网膜中心动脉闭塞,7例为视网膜分支动脉闭塞。
5剃刀落地是指自己持刀刮胡子时,头转向一侧,突然感觉手臂无力,剃刀落地,1至2分钟后完全恢复。这是由于转头扭颈时,引起已经硬化的颈动脉扭曲,加重了狭窄,导致了颅脑供血不足所致。
6偏侧麻瘫即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严格说来,这已是最轻型中风。据追访观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3至5年,约有半数以上的人发生缺血性中风。
7一侧面部或上下肢突然感到麻木、软弱无力、嘴歪、流口水。这是由于大脑供血不足,使大脑支配躯干的神经通路受损。
8突然感到眩晕,摇晃不稳这是由于小脑供血不足,影响其平衡功能。上述预兆可以是暂时性的,过些时候就消失,也可能反复发作,或逐渐加重。
9突然出现说话困难,或听不懂别人的话。这是由于大脑皮层供血不足,影响了语言中枢。
10短暂的意识不清或嗜睡。这是由于大脑缺氧所导致的。
11出现难以忍受的头痛头痛由间断性变为持续性,或伴有恶心呕吐。这常是由于动脉内压力突然升高,使血管壁痛觉感受器受刺激所致。这可能是脑出血的讯号,应特别注意。
12让病人笑一下或是吐一下舌头,观察病人的嘴巴和舌头,看看是否有口角歪斜,伸舌向左或右偏。因为有些中风患者都会有嘴歪或是伸舌歪斜的症状。
中风偏瘫以后是可以用中医的方法来治疗的,有助于中风后的肢体和语言功能的恢复。中医一般采用中药或者是针灸的方法来治疗。中医讲,治痿独取阳明,所以,针刺的时候一般是选用手阳明大肠经和足阳明胃经的穴位,比如肩髃穴、臂臑穴、曲池穴、手三里、合谷穴、伏兔穴、足三里、丰隆穴、解溪穴、内庭穴等。至于汤药,主要是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来调理的,中医一般将其分为风痰瘀阻、气虚血瘀和肝肾亏虚三个类型。可以分别采用祛风通络、活血化瘀,益气养血,滋补肝肾的方法来治疗。所以间断的应用中药和针灸的方法,再配合康复锻炼是有可能恢复肢体和语言功能的。
中风偏瘫这个疾病它给病患者们带来的健康危害是非常大的,如果不及时治疗的话,它会导致患者们出现语言方面的障碍、意识方面的障碍以及活动受限,严重的患者们甚至是完全不能活动等等。因此患者对这个疾病一定要引起重视,那么中医如何治疗中风偏瘫呢介绍三种常用中医疗法。
1、推拿治疗。推拿治疗属于中医治疗的范畴,同时推拿治疗对偏瘫症状也有明显的治疗效果。通过对偏瘫患者进行推拿治疗,可起到行气活血的作用,因此可以让偏瘫患者下肢瘫痪无力等症状得到一定的缓解。
2、针灸治疗。偏瘫患者选择针灸方法治疗也是不错的选择,针灸治疗偏瘫自古至今都受到了很多偏瘫患者的认可,同时针剂针灸治疗偏瘫也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单但是针灸治疗需要尽量选择技术高超的医生进行针灸。
3、患者们还可以适当的使用一些黄芩、栀子、怀牛七、当归、川芎、白芍、赤芍、天麻、石决明、刺蒺藜、龟板胶、僵蚕、钩藤、白术、熟地、路路通以及甘草等等。患者们先将它们洗干净之后浸泡20分钟左右,然后再大火煲开之后就可以饮用。
中风偏瘫的治疗是需要很长的时间的,因此中风偏瘫患者在用以上方法治疗中风偏瘫的同时也需要在饮食上多吃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对于大鱼大肉,高胆固醇的食物,中风偏瘫患者还是要尽量避免食用的,避免给加重自身中风偏瘫的症状。
上面就是中医治疗中风偏瘫的三种常用方法了,相信大家都有一定的了解了,大家在对这些了解之后,一旦出现了中风偏瘫的症状,就应该在早期及时的进行治疗,只有患者抓住最佳的时间进行治疗,这样患者的身体在治疗之后才会尽快的恢复,从而也就可以减少一些危害发生了。
偏瘫没有什么 偏方,现在最多用的是康复治疗。通过运动和作业疗法等综合治疗。我们只能尽可能的恢复肢体的功能,改善这种异常的运动模式。同时可以服药改善提高身体的机能。但不可能完全恢复正常,现在没什么特效方法。
在生活中,我们会发现一些半身不遂或者手脚不灵活的人,其实这种偏瘫的发病率是极高的。所以有很多人也是非常的担心。那么提早的了解这些病情以及它的治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所以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治疗偏瘫最好的办法?
1尽早诊治
治疗患者偏瘫最好的办法,在发生偏瘫的性期要尽早就诊医院,如果是在溶栓的时间窗内,给予药物溶栓使堵塞在血管内的血栓溶解,患者肢体的瘫痪,如果效果好是可以完全恢复的,可能不会出现脑细胞的死亡,不会有脑神经功能受损的症状遗留,所以这是最好的治疗办法。临床上很多人都错过了最佳的治疗时间,治疗偏瘫还要采用其他的方式,在急性期的时候要选择溶栓、降纤、抗凝、抗血小板等方案,同时要给予脑保护的治疗,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挽救缺血半暗带对治疗偏瘫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急性期过后患者依然遗留肢体的活动不利,最好的办法是就诊康复科进行系统的康复训练,可以恢复患者部分的神经功能。
2到专业的医院进行检查
先针对其原发病进行治疗,根据临床表现,通过影像进行检查后,确定原发病类型,针对疾病进行治疗,包括药物、手术治疗等;若患者出现痉挛性瘫痪,可使用缓解肌痉挛药物进行辅助治疗;同时,还要积极进行康复训练,主要为物理治疗手段,包括床位转移、肌力、站立、体位性训练、电刺激等;还可通过传统中医中药手段进行治疗,如针灸。
3可以通过针灸来治疗
通常讲半身不遂以半边的手脚活动失灵为主要表现,针灸治疗这个病可是强项。通常可以通过半侧的身体的针刺,同时配合按摩、拔罐,另外还可以选用一些理疗。针灸治疗这个病一般来说疗效要优于普通的活血化瘀的药物。治疗是需要根据疗程的,一个疗程一般是10-15天。偏瘫症状比较轻的疗程要短一些,偏瘫症状比较重的针灸治疗的疗程就比较长。
治神经官能症秘方(23个)
本文2023-10-13 14:36:45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279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