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世藏书的藏书目录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1收藏

传世藏书的藏书目录,第1张

经库

十三经注疏:

周易正义 十三经注疏阮刻本

尚书正义 十三经注疏阮刻本

毛诗正义 十三经注疏阮刻本

周礼注疏 十三经注疏阮刻本

仪礼注疏 十三经注疏阮刻本

礼记正义 十三经注疏阮刻本

春秋左传正义 十三经注疏阮刻本

春秋公羊传注疏 十三经注疏阮刻本

春秋谷梁传注疏 十三经注疏阮刻本

论语注疏 十三经注疏阮刻本

孝经注疏 十三经注疏阮刻本

尔雅注疏 十三经注疏阮刻本

孟子注疏 十三经注疏阮刻本

经学史:

尚书大传 皇清经解续编本

韩诗外传 明沈氏野竹斋刊本

春秋繁露 抱经堂卢校本悉刻二十二子本

大戴礼记 皇清经解本

六艺略 百衲本汉书

白虎通义 白虎通德论本

五经异义 皇清经解本

周易集解 古经解汇函本

春秋经传纂例 古经解汇函本

周官新义 钱仪吉校补本

七经小传 影宋刊本

大学衍义补 四库全书本

古文尚书疏证 眷西堂本

孟子字义疏证 微波榭本

汉学师承记 国学基本丛书本

经义述闻 皇清经解本

春秋公羊经何氏释例 皇清经解本

今古学考 四益馆经学丛书本

孔子改制考 朱维铮复校本

经学历史 周子同注释本

国故论衡 国学讲习会原刊本

语言文字:

说文解字注 经韵楼刻本

方言 四部丛刊本

释名疏证补 影光绪二十二年本

广雅疏证 嘉庆元年初刊本

广韵 张氏泽存堂宋本广韵本

中原音韵 讷庵本

经传释词 古书字义用法丛刊本

马氏文通 清光绪三十年本

存目提要(72种)

史库 二十六史:

史记 百衲本

汉书 百衲本

后汉书 百衲本

三国志 清武英殿本

晋书 清武英殿本

宋书 清武英殿本

南齐书 清武英殿本

梁书 清武英殿本

陈书 清武英殿本

魏书 清武英殿本

北齐书 清武英殿本

周书 清武英殿本

南史(一) 清武英殿本

南史(二) 清武英殿本

北史 清武英殿本

隋书 清武英殿本

旧唐书 清武英殿本

新唐书 清武英殿本

旧五代史 清武英殿本

新五代史 清武英殿本

宋史(一) 清武英殿本

宋史(二)清武英殿本

辽史 清武英殿本

金史 清武英殿本

元史 清武英殿本

新元史 天津徐氏退耕堂本

明史(一) 清武英殿本

明史(二)清武英殿本

清史稿(一)关内本

清史稿(二)关内本

清史稿(三)关内本

表(一) 百衲本、殿本、关内本

表(二) 关内本

表(三) 关内本

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一) 影鄱阳胡氏本

资治通鉴(二) 影鄱阳胡氏本

资治通鉴(三) 影鄱阳胡氏本

续资治通鉴

续资治通鉴(一) 冯集梧补刻本

续资治通鉴(二) 冯集梧补刻本

存目提要(96种)

通典

通典 中华书局本

通志略 通志略 明汪刻本

文献通考

文献通考(一) 清武英殿三通合刻本

文献通考(二) 清武英殿三通合刻本

文献通考(三) 清武英殿三通合刻本

地理:

水经注 世界书局本

大唐西域记 高丽新藏本

海国图志 光绪丙子平庆泾固道署重刊本

地理:

读史方舆纪要(一) 稿本

读史方舆纪要(二) 稿本

存目提要(74种)

杂史

世本 茆泮林辑本

国语 士礼居刻本

战国策 姚宠校本

吴越春秋 随盦丛书本

越绝书 四部备要本

华阳国志 成都志古堂原版印行本

贞观政要 四库全书本

史通 史通通释本

文史通义 叶瑛文史通义校注本

十七史商榷 丛书集成本

竹书纪年 四库全书本

目录类:

四库全书总目(一) 浙江翻刻武英殿本

四库全书总目(二) 浙江翻刻武英殿本

四库未收书目提要 光绪八年傅以礼校订本

四库撤毁书提要 辑佚本

子库 诸子:

老子 四部丛刊本

庄子 四部丛刊本

文子 守山阁丛书本

鶡冠子 四部丛刊本

列子 四部丛刊本

晏子春秋 二十二子本

孔子集语 平津阁丛书本

曾子注释 皇清经解本

子思子全书 经典集林本

荀子 二十二子本

孔丛子 杭州藏明翻宋刻本

贾谊新书 抱经堂本

至言 玉函山房本

河间献王书 玉函山房本

公孔弘书 玉函山房本

新序 嘉靖翻宋刻本

扬子法言 秦氏仿宋本

新论 严可均辑本

潜夫论 古堂影宋本

申鉴 黄省曾注本

孔子家语 湖北丛书本

墨子 毕沅校正本

随巢子 玉函山房本

管子 二十二子本

商君书 四部丛刊本

申子 玉函山房本

韩非子 四部丛刊本

晁氏新书 玉函山房本

诸子

政论 严可均本

中论 杜思资深堂本

仲长子昌言 玉函山房本

邓析子 复宋本

尹文子 湖海楼丛书本

公孙龙子 严可均本

人物志 影明正德刊本

鬼谷子 陶弘景注本

阴符经 续知不足斋本

尸子 二十二子本

吕氏春秋 毕沅校注本

淮南子 庄逵吉本

论衡 通津草堂本

蒋子万机论 严可均辑本

傅子 丛书集成本

抱朴子 道藏本

刘子 道藏本

金楼子 四库全书本

颜氏家训 影明辽阳傅太平本

中说 四部丛刊本

长短经 丛书集成本

两同书 四库全书本

化书 道藏本

周敦颐集 正谊堂全书本

张载集 康熙间朱轼校刊本

陆九渊集 涵芬楼本

二程本书 康熙间吕留良刻本

朱熹集(一) 影嘉靖十一年本

朱熹集(二) 影嘉靖十一年本

朱子语类 西京清麓丛书本

王阳明集 影隆庆六年刻本

焚书 国粹丛书

续焚书 原刻本

东西均 安徽藏原装本

明夷待访录 指海本

四存编 畿辅丛书本

大同书 中华书局本

仁学 上海图书馆刻本

訄书 东京翔鸾社铅印重订本

诸子平议 春在堂本书本

存目提要(12种)

佛典:

佛本行经 金陵刻经处刻本

梵网经 鸠摩罗什译本

阿弥陀经 鸠摩罗什译本

金刚经錍 鸠摩罗什译本

缘起经 常州天宁寺刻经处集刊本

妙法莲花经 上海佛学局释氏十三经本

心经 上海佛学书局释氏十三经本

维摩诘经 鸠摩罗什译本

无量寿经 魏康僧铠译本

唯识三十论颂 中国佛学刊唯识三十论略释本

大乘起信论 南京佛纪流通处单行本

肇论 北京佛经流通处刻本

三论玄义 金陵刻本经处清二十五年刻本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金陵刻经处刻曹溪原本

金刚 扬州刻经处刻本

华严一乘教义分齐章

原人论 同治十三年鸡园刻经处刻本

辅教编 镡津文集本

弘明集 大正藏本

广弘明集 大正藏本

高僧传 大正藏本

比丘尼传 大正藏本

大宋高僧传 宋碛砂藏本

洛阳伽蓝记 商务张宗祥合校本

求法高僧传 金陵刻经处刻本

景德传灯录 常州天宁寺刻本

存目提要(74种)

道典:

太平经合校 王明合校本

真诰 道藏本

洞玄灵宝三洞奉道科戒营始 道藏本

道教义枢 道藏本

养性延命录 道藏本

道枢 道藏本

修真十书 道藏本

庚道集 道藏本

中和集 道藏本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 道藏本

太上感应篇 道藏本

存目提要(88种)

文史笔记:

风俗通义 影元大德本

古今注 影宋刊本

酉阳杂俎 影赵氏本

封氏闻见记 雅雨堂丛书本

梦溪笔谈 四部丛刊本 学津讨原本

容斋随笔 影宋刊本

困学纪闻 影傅氏元初刻本

南村辍耕录 影潘氏元刊本

焦氏笔乘 明万历刻本

客座赘语 金陵丛刻本

日知录集释 嘉定黄氏西溪草庐重刊本

十驾斋养新录 影嘉庆本

札朴 蒋氏心矩斋校本

东塾读书记 商务排印本

读书杂志 清道光十二年刻本

癸巳存稿 光绪十年刻本

癸巳存高 王藻刻本

日下旧闻考 原刻本

存目提要(20种)

杂记:

西京杂记 影嘉靖本

云溪友议 影明刊本

唐语林 守山阁本

东坡志林 学津讨原本

挥尘录 毛氏影钞本

老学庵笔记 津逮秘书本

云麓漫钞 涉闻梓旧本

东京梦华录 学津讨原本

梦粱录 知不足斋本

齐东野语 丛书集成本

武林旧事 知不足斋本

呈史 影元刊本

青楼集 古今说海本

七修类稿 耕烟草堂本

五杂俎 日本宽文刻本

万历野获编 道光刻本

池北偶谈 康熙文粹堂刊本

板桥杂记 金陵丛刻本

茶余客话 二十二卷本

履园丛话 原刻本

阅世编 上海掌故丛书本

清稗类钞(一) 商务原本

清稗类钞(二) 商务原本

存目提要(98种)

医部

素问 顾氏翻宋刻本

灵枢经 明赵府居敬堂刊本

难经 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

类经 金阊童涌泉刊本

医经存目提要(17种)

伤寒论 明赵开美影宋刻本

类证活人书 古今医统正及脉全书本

伤寒明理论 明刊本

伤寒论注 马中骅校刊本

伤寒贯珠集 清末广州惠济仓美本

伤寒存目提要(29种)

金匮要略方论 明万历赵开美本

金匮要略心典 清雍正刻本

金匮存目提要(9种)

温疫论 郑重光温疫论补注本

广瘟疫论 上海千顷堂书局石印本

疫疹一得 延庆堂刊本

温病条辨 清嘉庆问心堂刻本

温热经纬 清同治湖北崇文书局刻本

随息居重订霍乱论 四明林正堂室刊本

时病 论 清光绪 雷慎修堂本

温病存目提要(11种)

脉经 清光绪周学海本

濒湖脉学 四库全书本

四诊抉微 清雍正四年丙午玉映堂原刊本

察舌辨症新法 中医学大成本

诊断存目提要(19种)

神农本草经 问经堂丛书本

雷公炮 论 1932年成都义生堂刊本

珍珠囊补遗药性赋 中国医学大成本

汤液本草 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

本草纲目 味古斋重校刻本

本草存目提要(27种)

肘后备急方 明正统道德藏本(影印本)

备急千金要方 江户医学影宋本

千金翼方 明万历三十三年王肯堂刊本

外台秘要 明崇祯十三年程衍道校勘本

太平圣惠方 永正十一年抄本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元郑天泽刊本

圣济总录 清乾隆五十年震泽汪氏燕远堂刻本

普济本事方 清乾隆十五年芸晖堂录宋抄本

济生方 四库全书本

医方考 亮明斋刻本

方剂存目提要(66种)

素问玄机原病式 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

宣明方论 四库全书本

内外伤辨 明万历吴勉学校刻东垣十书本

脾胃论 明嘉靖梅南书屋刻东垣十书本

兰室秘藏 元刻本

医学发明 明万历刻本

阴证略例 十万卷楼重刻本

十药神书 中国医学大成本

杂病证治准绳 上海科技出版社缩影本

痰火点雪 中国医学大成本

症因脉治 康熙四十五年初刻本

理虚元鉴 清乾隆辛卯年柯氏原刻本

傅青主男科 上海启新书局合刊影印本

风劳臌膈四大证治

血证论 清光绪十六年庚寅刻本

内科存目提要(15种)

刘涓子鬼遗方 明万历二十九年刻本

外科正宗 明崇祯四年辛未刻本

外科证治全生 清咸丰十一年武昌节署刻本

疡科心得集 尽心斋刻本

外科存目提要(25种)

理伤续断方 洪武刻本

正体类要 薛氏医案本

骨伤科存目提要(10种)

妇人大全良方 四库全书本

济阴纲目 小酉山房刻本蜩寄藏版

傅青主女科 湖北崇文书局刻本

妇科存目提要(26种)

小儿药证直诀 周氏医学丛书本

万氏家传幼科发挥 万密斋医学全书本

幼幼集成 登云阁藏版(初刻本)

儿科存目提要(21种)

秘传眼科龙木论 明万历乙亥刊本

银海精微 醉耕堂刊本

原机启微 薛氏医案本

口齿类要 明新都吴玄有校刊本

审视瑶函 清扫叶山房刻本

重楼玉钥 清道光苏城喜墨斋刊本

五官科存目提要(20种)

针灸甲乙经 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

针灸大成 明万历辛丑年刻本

针灸存目提要(19种)

十问 马王堆汉墓帛书

合阴阳 马王堆墓帛本

天下至道谈 马王堆墓帛本

素女经 双梅影 丛书本

养老奉亲书 寿亲养老新书本

内功图说 人民卫生出版社影印本

养生气功存目提要(20种)

格致余论 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

医经溯洄集 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

名医类案 知不足斋本

医贯 三多斋梓行本

医学源流论 半松斋初刻本

医原 留耕书屋新镌本

医案医话医论存目提要(30种)

诸病源候论 丁光迪等校注本

华氏中藏经 清孙星衍校刻本

三因极一病证证方论 宋刊配补元麻沙复亥

医学启源 明正德刊本

儒门事亲 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

洗冤集录 元刊本

卫生宝鉴 惜阴轩丛书本

丹溪心法 古今医统正脉全书本

脉因证治 颐生堂刻本

医学纲目 明嘉靖刻本

证治要诀及类方 明正统八年刻本

明医杂著 宋阳山刻本

医学正传 上海会文堂书局本

韩氏医通 邹松如氏藏本

赤水玄珠 明万历二十四年刻本

医学入门 万历三年乙亥刊本

万病回春 金陵周氏刻本

先醒斋医学广笔记 京口大成堂刻本

景岳全书 两广运使署刻本

医宗必读 金相堂本

医门法律 四库全书本

石室秘录 三让堂刻本

辨证录 黄退庵校刊本

医学心悟 中国医学大成本

医宗金鉴 武英殿刊本

医学三字经 南雅堂刻本

医林改错 三槐堂刻本

理瀹骈文 清同治三年刻本

医学衷中参西录 清宣统元年天津新华印书局铅印本

综合存目提要(67种)

兵书:

孙子 中华艺术社影宋刻武经七书本

吴子 中华学艺社影宋刻武经七书本

司马法 中华学艺术社影宋刻武经七书本

孙膑兵法 文物出版社1985年本

尉缭子 中华学艺社影宋刻武经七书本

六韬 中华学艺社宋刻武经七书本

黄帝阴符 经四库全书本

黄石公三略 中华学艺社影宋刻武经七书本

握奇经 津逮秘书本

将苑 清张澍辑诸葛忠武侯文集本

唐太宗李卫公问对 中华学艺社影宋刻武经七书本

卫公兵法辑本 清渐西村舍丛刊本

神机制敌太白阴经 守山阁丛书本

武经总要 明唐福春刻本(影印本)

虎钤经 粤雅堂丛书本

何博士备论 留香室刊本

十七史百将传 翁氏刻隆庆元年耿文光印本

守城录 瓶花书屋丛书本

历代兵制 静观堂刊本

翠微先生北征录 秋浦双忠录本

纪效新书 四库全书本

练兵实纪 四库全书本

武编 徐象标耘曼山馆刻本

阵纪 惜阴轩丛书本

草庐经略 粤雅堂丛书本

三十六计

曾胡治兵语录 1931年青年书店费怒春注释本

存目提要(76种)

小说:

山海经 影明成化刻本

燕丹子 孙星衍校订本

异苑 四库全书本

世说新语 王先谦校刻本

搜神记 津逮秘书本

夷坚志 涵芬楼排印本

太平广记(一)谈恺本

太平广记(二)谈恺本

剪灯新话 董康诵芬室翻刻日本活字本

剪灯余话 董康诵芬室翻刻日本活字本

觅灯因话 董康诵芬室刊本

虞初新志 上海进步书局正印本

聊斋志异 铸雪斋抄本

阅微草堂笔记 进步书局笔记小说大观本

三国演义 毛纶毛岗百二十回本

水浒全传 袁无涯原刊本

西游记 明代刊本李卓吾先生批评西游记本

封神演义 四雪草堂刊本

三遂平妖传 钱塘王慎修刊本

绿野仙踪 上海古籍影印刻本

红楼梦 程乙本

醒世姻缘传 文学古籍刊行社影印同德堂本

儒林外史 卧闲草堂本

镜花缘 苏州原刊本

海上花列传 初刻石印本

七侠五义 上海广百宋斋排印本

儿女英雄传 聚珍堂活字本

官场现形记 上海世界繁华报本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广智书局本

喻世明言 上海古籍影印天许斋刊本

警世通言 上海古籍影印兼善堂刊本

醒世恒言 上海古籍影印叶敬池刊本

老残游记 上海神州日报馆排印本、剪报本

孽海花 真美善书店合刊本

拍案惊奇 上海古籍影印尚友堂刊本

二刻拍案惊奇 上海古籍影印尚友堂刊本

型世言 台北影印本

存目提要(64种)

科技:

周髀算经 南宋鲍澣翻刻秘书省刻本

九章算术 四库全书本

四元玉鉴 丁取忠校本

测圆海镜 知不足斋丛书本

五星占 中国天文史文集(1978)本

星经 丛书集成本

灵台秘苑 四库全书本

乙巳占 丛书集成初编本

新仪象法要 守山阁丛书本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 丛书集成初编本

南方草木状 丛书集成初编本

茶经 百川学海本

竹谱 丛书集成初编本

笋谱 百川学海本

菌谱 百川学海本

荔枝谱 丛书集成初编本

桐谱 丛书集成初编本

凤仙谱 昭代丛书别集本

人参谱 梅谷丛书十种本

禽经 百川学海本

闽中海错疏 万有文库本

促织经 康熙乙末年(1715年)抄本

鸡谱 乾隆丁末年抄本

汜胜之书 万国鼎本

四民月令 石氏书(石声汉四民月令校注)

齐民要术发 四部丛刊本

四时纂要 明万历十八年朝鲜刻本

耒耜经 夷门广牍丛书本

农书 知不足斋丛书本

农桑辑要 武英殿聚珍本

农桑衣食撮要 明刻本农桑撮要

马首农言 咸丰五年刻本

营田辑要 同治三年成都枫林黄氏家乘本

湖蚕述钱恂积 步斋抄本

天工开物 明崇祯十年刊本

营造法式 四库全书本

刀剑录 说郛本

陶说 鲍廷博本

景德镇陶录 书业堂刊本

饮流斋说瓷 上海朝记书店铅排本

北山酒经 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酒谱 说郛本(宛委山堂本)

文房四谱 丛书集成初编本

云林石谱 丛书集成本

砚笺 亭藏书本

墨史 知不足斋丛书本

蜀锦谱 嘉靖廿年全蜀艺文志本

装璜志 丛书集成本

术数:

宅经 四库全书本

灵棋经 四库全书本

易林 四库全书本

太玄经 四库全书本

葬书 四库全书本

李虚中命书 四库全书本

灵城精义 四库全书本

玉管照神局 四库全书本

太清神鉴 四库全书本

月波洞中记 四库全书本

皇极经世书 四库全书本

六壬大全 四库全书本

遁甲演义 四库全书本

三命通会 四库全书本

卜法详考 四库全书本

协纪辨方书 四库全书本

总集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 光绪王刻本

全上古三代文 光绪王刻本

全秦文 光绪王刻本

全汉文 光绪王刻本

全后汉文 光绪王刻本

全晋文 光绪王刻本

全宋文 光绪王刻本

全齐文 光绪王刻本

全粱文 光绪王刻本

全陈文 光绪王刻本

全后魏文 光绪王刻本

全北齐文 光绪王刻本

全后周文 光绪王刻本

全隋文 光绪王刻本

先唐文 光绪王刻本

楚辞补注 影明翻宋本

文选 胡克家翻宋本

玉台新咏 明寒山赵氏小宛堂本

全唐诗 清康熙扬州诗局本

全唐文 扬州官刻本

唐文拾遗 潜园总集本

唐文续拾 潜园总集本

读全唐文札记三种

乐府诗集 毛氏汲古阁本

中州集 诵芬室影元本

彊村丛书(一) 影印民国十一年校补

彊村丛书 (二) 影印民国十一年校补

雍熙乐府 嘉靖四十五年本

明词汇利 影赵尊岳再校本

列朝诗集(一) 清宣统二年神州国光社铅印本

列朝诗集(二)清宣统二年神州国光社铅印本

六十种曲(一) 汲古阁本

六十种曲(二) 汲古阁本

别集

建安七子 丁福保汉魏六朝名家集初刻本

三曹集 丁福保汉魏六朝名家集初刻本

阮籍 清宣统三年(1991)所刊丁氏本

嵇康 四部从书本

陶渊明集 四部丛刊本

谢灵运集 汉魏诸名家集

鲍照集 四部丛刊本

庾信集 四部丛刊本

王维集 清乾隆赵殿成本

李白集 中华书局聚珍仿宋版

杜甫集 仇兆鳌注本

韩愈集 四库全书本

白居易集 那波道圆本

梅尧臣集 四部备要本

欧阳修集 世界书局本

苏洵集 四库丛刊本

苏轼集 四部备要本

苏辙集 四部丛刊初编本

王安石集 明嘉靖三十九年抚州本

黄庭坚集 四库全书本

文天祥集 四部丛刊本

陆游集 四库备要

杨万里集 四部丛刊本

元好问集 四部丛刊本

萨都刺集 四部丛刊本

杨维桢集 四部丛刊本

刘基集 四部丛刊本

高启集 景泰本《大全集》

宋濂集 四部丛刊本

方孝孺集 四部丛刊本

归有光集 康熙原刻本

袁宗道集 刘氏嘉业堂本

袁宏道集 佩芏居四十卷本

袁中道集 珂雪斋前集本

徐渭集 徐渭集本

钟惺集 近圣居本与徐刻遗稿

谭元春集 张泽刻谭友夏合集本

陈子龙集 安雅堂稿崇祯原刻本

牧斋集 四部丛刊本

吴梅村集 四部丛刊本

黄梨洲诗文集 四部丛刊本

顾亭林集 四部丛刊本

王船山诗文集 金陵本

曝书亭集 四部丛刊本

渔洋山人精华录 林佶刻本

通志堂集 徐刻之原本

方苞集 四部丛刊本

小仓山房诗文集 嘉庆随园藏本

龚自珍集 四部丛刊本

惜抱轩诗文集 四部备要本

魏源集 同治九年古微堂诗集刻本

湘绮楼诗文集 湘绮楼全集本

入境庐诗草 能立辛未6月重校再版本

严复诗文集 沈云龙蒋贞金辑本

谭嗣同集 中华书局版

梁启超集 林志钧编饮冰室合集

王国维诗文集 上海古籍书店1983年印行王国维遗集本

文艺评论

文心雕龙 黄叔琳校本

文则 有正书局文学津梁本

文章精义 正书局文学津梁本

修辞鉴衡 四库全书本

文章辨体序说 罗氏样本

论文偶记 逊敏堂丛本

楹联丛话 道光本

初月楼古文绪论 常州先哲遗书

艺概 同治十三年刻本

春觉斋论文 都门铅印本

论文杂记 刘申叔遗书

文评散篇选编

诗品 明刊说郛本

文镜秘府论 日本京都藤井佐兵卫版行本

二十四诗品 明刊说郛本

六一诗话 四库全书本

石林诗话 清文焕所辑历代诗话本

岁寒堂诗话 丁福保辑订历代诗话续编本

白石道人诗说 白石道人四种清同治十年刊本

沧浪诗话 历代诗话本

滹南诗话 知不足斋丛书本

艺苑卮言 历代诗话续编

诗薮 朝鲜旧刊本

姜斋诗话 清诗话本

原诗 丁福保订清诗话本

渔洋诗话 清诗话本

说话啐语 丁福保所辑清诗话本

随园诗话 乾隆自刻本

石洲诗话 嘉庆二十盾原刻本

饮冰室诗话 中华书局饮冰室合集本

诗评散篇选编

乐府指迷 四库全书本

词源 道光戈载校秦恩复刻本

词旨 陈去病百尺楼丛书本

渚山堂词 刘承干吴兴丛书本

词品 嘉靖本

爰园词话 词话丛编本

窥词管见 语话丛编本

古今词话 世德堂刊词学全书本

七颂堂词绎 别下斋丛书本

远志斋词衷 词语丛编本

花草蒙拾 赐砚堂丛书本

皱水轩词筌 词话丛编

金粟词话 别下斋丛书本

古今词论 澄晖堂本

介存斋论词杂著 词论丛编

赌棋山庄词话 词话丛编

蒿庵论词 词话丛编

芬陀利室词话 光绪刊本

白雨斋词话 开明书店铅印八卷本

复堂词话 词话丛编本

论词随笔 词话丛编本

词徵 上海图书馆藏本

人间词话 王国维遗书本

蕙风词话 惜阴堂丛书刊本

海绡说词 词话丛编

词论散篇选编

教坊记 百卷本说郛本

碧鸡漫志 知不足斋五卷本

唱论 新曲苑本

南词叙录 读曲丛刊

魏良辅曲律 诵芬读曲丛刊本

曲律 读曲丛刊本

曲品 1918年北京大学出版部出版的吴梅校本

度曲须知 崇祯原刻本

谭曲杂札 南音三籁本

衡曲尘谈 诵芬室读曲丛刊

远山堂曲品 祁彪佳文稿本

远山堂剧品 祁彪佳文稿本

笠翁剧论 卢前编新曲苑本

乐府传声 正觉楼丛书本

雨村曲话 曲苑本

雨村剧话 函海本

花部农谭 豳杂俎本

藤花亭曲话 藤花亭十种本

词余丛话 坦园丛稿本

续词词余丛话 坦园丛稿本

宋元戏曲考 王国维戏曲论文集

曲评散篇选编

小说论评散篇选篇

古画品录 四库全书本

续画品 四库全书本

唐朝名画录 四库全书本

历代名画记 津逮秘书本

山水赋 四库全书本

笔法记 四库全书本

益州名画录 四库全书本

图画见闻志 四库全书本

宋朝名画评 四库全书本

林泉高致集 四库全书本

德隅斋画品 四库全书本

画史 四库全书本

山水纯全集 四库全书本

广川画跋 四库全书本

宣和画谱 四库全书本

画继 四库全书本

华光梅谱 沈子丞编历代论画名著汇编

竹谱 知不足斋丛书

古今画鉴 程氏丛刻本

中麓画品 函海本

画说 宝堂秘籍本

明画录 读画斋丛书本

画尘 明陶宗义说郛本

画诀 马克明点校论辑要本

画筌 马克明点校论辑要本

苦瓜和尚画语录 知不足斋丛书

南田画跋 画论丛刊本

雨窗漫笔 马克明点校论辑要本

鹿台题画稿 马克明点校论辑要本

绘事砝微 画论丛刊本

画学心法问答 邈园丛书本

小山画谱 借月山房汇抄本

芥舟学画辑 乾隆辛丑所编琴书阁藏本

山静居画论 知不足斋丛书本

松壶画忆 榆园丛刻本

南宗抉秘 屏庐丛刻本

艺舟双楫 光绪十四年重校本安吴四种本

书谱 四库全书本

法书要录 四库全书本

广艺舟双楫 光绪十九年南海康氏万木草堂刊本

四库全书》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套图书集成(其次是明朝的永乐大典)。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开始编纂,历时9年成书。共收书3503种,79337卷,36304册,近230万页,约8亿字。整套书收录了从先秦到清乾隆前大部的重要古籍(一部分被列为禁书),涵盖了古代中国的几乎所有学术领域。

整套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44类,其中也包括了《论语》、《大学》、《孟子》、《中庸》、《周易》、《周礼》、《礼记》、《诗经》、《孝经》、《尚书》、《春秋》、《史记》、《尔雅注疏》、《说文解字》、《史记》、《资治通鉴》、《孙子兵法》、《国语》、《水经注》、《战国策》、《本草纲目》、《茶经》等其他经典著作,还有日本、朝鲜、越南、印度以及来华欧洲传教士的一些著作,为后代学者研究中国古代文化提供了较完善的文献资料。

《四库全书》的编纂

清乾隆38年(1773年)2月朝廷设立了“四库全书馆”,负责《四库全书》的编纂,由乾隆皇帝的第六个儿子永瑢负责,任命皇室郡主于敏中为总裁,大学士以及六部尚书、侍郎为副总裁,召著名学者纪昀为总纂官开始编纂这套卷帙浩繁的丛书。陆锡熊、孙士毅、戴震、周永年、邵晋涵等其他学者也参与了编纂。曾参与编撰并正式列名的文人学者达到3600多人,而抄写人员也有3800人。

《四库全书》收录了当时在全国各地征收的流通图书、清内廷收藏的图书以及《永乐大典》中辑出来的珍本善本。据统计,光是征收得的图书就达13501种。这些书筛选后按“著录书”及“存目书”分别收入,其中“存目书”不录全书,只摘部分内容,而“著录书”则经过整理、校勘、考证后,按特定格式重新抄写存入,誊写完成后,还要与原本反复校勘。最后收录的图书有3461种。

《四库全书》为了美观与便于识别,采用分色装潢,经部绿色,史部红色,子部月白色(或浅蓝色),集部灰黑色。四部颜色的确定,依春夏秋冬四季而定。《四库全书总目》因为是全书纲领,采用代表中央的**。

乾隆49年(1784年)四套书陆续完成,全书共抄7部,分别贮于北京紫禁城皇宫文渊阁、京郊圆明园文源阁、奉天故宫(今沈阳)文溯阁、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合称“内廷四阁”(或称“北四阁”)。又在镇江金山寺建文宗阁,扬州大观堂建文汇阁,杭州西湖行宫孤山圣因寺建文澜阁,即“江浙三阁”(或称“南三阁”),各藏抄本一部。副本存于京师翰林院。其中文渊阁本最早完成,校勘更精、字体也更工整。

乾隆52年(1787年)乾隆皇帝抽查《四库全书》时发现一些书有诋毁清朝的字句,因此下令重检《四库全书》,并最终删除《诸史同异录》等11部。但这11部书虽然从《四库全书》中删除,但是依然存在宫中,没有销毁,这11部书中的9部还流传到今天。

嘉庆八年(1803年)由纪昀主持进行了《四库全书》最后一部分官修书籍的补遗工作,进一步完善《四库全书》。

删改古籍

编纂四库全书时,清廷为维护统治,大量查禁明清两朝所谓有违碍字句的古籍,见四库禁书。并且大量篡改古籍,如岳飞的《满江红》名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胡虏”和“匈奴”在清代是犯忌的,于是《四库》馆臣把它改为“壮志饥餐飞食肉,笑谈欲洒盈腔血”。张孝祥的名作《六州歌头·长淮望断》描写孔子家乡被金人占领“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其中“膻腥”犯忌,改作“亦凋零”等等。

《四库全书》的命运

《四库全书》完成至今的两百年间中国历经动乱,《四库全书》也同样饱经沧桑,多份抄本在战火中被毁。其中文源阁本在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时被焚毁,文宗、文汇阁本在太平天国运动期间被毁;杭州文澜阁藏书楼1861年在太平军第二次攻占杭州时倒塌,所藏《四库全书》散落民间,后由藏书家丁氏兄弟收拾、整理、补钞,才抢救回原书的四分之一,于1881年再度存放入修复后的文澜阁。文澜阁本在民国时期又有一次大规模修补,目前大部分内容已经恢复。因此《四库全书》今天只存4部,其中文渊阁本原藏北京故宫,后经上海、南京转运至台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也是保存较为完好的一部)。文溯阁本1922年险些被卖给日本人,后从沈阳故宫转运至兰州,藏甘肃省图书馆,文津阁本现藏中国国家图书馆,而残缺的文澜阁本则藏于浙江省图书馆。

1966年10月,为保护《四库全书》安全,经中央有关部门协调,辽宁省将文溯阁《四库全书》秘密运至兰州,藏于山中。目前,辽宁有关人士要求归还,以“书阁合璧”。甘肃方面也修建藏书楼,加强保护。文溯阁《四库全书》其最终归属仍未定。

民国初期,商务印书馆影印了《四库全书珍本初集》。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出版了文渊阁本《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曾将之缩印。1999年上海人民出版社以及香港中文大学分别出版发行文渊阁本《四库全书》电子版。

四库全书》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套图书集成(其次是明朝的永乐大典)。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开始编纂,历时9年成书。共收书3503种,79337卷,36304册,近230万页,约8亿字。整套书收录了从先秦到清乾隆前大部的重要古籍(一部分被列为禁书),涵盖了古代中国的几乎所有学术领域。

整套书分为经、史、子、集四部,44类,其中也包括了《论语》、《大学》、《孟子》、《中庸》、《周易》、《周礼》、《礼记》、《诗经》、《孝经》、《尚书》、《春秋》、《史记》、《尔雅注疏》、《说文解字》、《史记》、《资治通鉴》、《孙子兵法》、《国语》、《水经注》、《战国策》、《本草纲目》、《茶经》等其他经典著作,还有日本、朝鲜、越南、印度以及来华欧洲传教士的一些著作,为后代学者研究中国古代文化提供了较完善的文献资料。

[编辑]

《四库全书》的编纂

清乾隆38年(1773年)2月朝廷设立了“四库全书馆”,负责《四库全书》的编纂,由乾隆皇帝的第六个儿子永瑢负责,任命皇室郡主于敏中为总裁,大学士以及六部尚书、侍郎为副总裁,召著名学者纪昀为总纂官开始编纂这套卷帙浩繁的丛书。陆锡熊、孙士毅、戴震、周永年、邵晋涵等其他学者也参与了编纂。曾参与编撰并正式列名的文人学者达到3600多人,而抄写人员也有3800人。

《四库全书》收录了当时在全国各地征收的流通图书、清内廷收藏的图书以及《永乐大典》中辑出来的珍本善本。据统计,光是征收得的图书就达13501种。这些书筛选后按“著录书”及“存目书”分别收入,其中“存目书”不录全书,只摘部分内容,而“著录书”则经过整理、校勘、考证后,按特定格式重新抄写存入,誊写完成后,还要与原本反复校勘。最后收录的图书有3461种。

《四库全书》为了美观与便于识别,采用分色装潢,经部绿色,史部红色,子部月白色(或浅蓝色),集部灰黑色。四部颜色的确定,依春夏秋冬四季而定。《四库全书总目》因为是全书纲领,采用代表中央的**。

乾隆49年(1784年)四套书陆续完成,全书共抄7部,分别贮于北京紫禁城皇宫文渊阁、京郊圆明园文源阁、奉天故宫(今沈阳)文溯阁、承德避暑山庄文津阁,合称“内廷四阁”(或称“北四阁”)。又在镇江金山寺建文宗阁,扬州大观堂建文汇阁,杭州西湖行宫孤山圣因寺建文澜阁,即“江浙三阁”(或称“南三阁”),各藏抄本一部。副本存于京师翰林院。其中文渊阁本最早完成,校勘更精、字体也更工整。

乾隆52年(1787年)乾隆皇帝抽查《四库全书》时发现一些书有诋毁清朝的字句,因此下令重检《四库全书》,并最终删除《诸史同异录》等11部。但这11部书虽然从《四库全书》中删除,但是依然存在宫中,没有销毁,这11部书中的9部还流传到今天。

嘉庆八年(1803年)由纪昀主持进行了《四库全书》最后一部分官修书籍的补遗工作,进一步完善《四库全书》。

[编辑]

删改古籍

编纂四库全书时,清廷为维护统治,大量查禁明清两朝所谓有违碍字句的古籍,见四库禁书。并且大量篡改古籍,如岳飞的《满江红》名句“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胡虏”和“匈奴”在清代是犯忌的,于是《四库》馆臣把它改为“壮志饥餐飞食肉,笑谈欲洒盈腔血”。张孝祥的名作《六州歌头·长淮望断》描写孔子家乡被金人占领“洙泗上,弦歌地,亦膻腥”。其中“膻腥”犯忌,改作“亦凋零”等等。

[编辑]

《四库全书》的命运

《四库全书》完成至今的两百年间中国历经动乱,《四库全书》也同样饱经沧桑,多份抄本在战火中被毁。其中文源阁本在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时被焚毁,文宗、文汇阁本在太平天国运动期间被毁;杭州文澜阁藏书楼1861年在太平军第二次攻占杭州时倒塌,所藏《四库全书》散落民间,后由藏书家丁氏兄弟收拾、整理、补钞,才抢救回原书的四分之一,于1881年再度存放入修复后的文澜阁。文澜阁本在民国时期又有一次大规模修补,目前大部分内容已经恢复。因此《四库全书》今天只存4部,其中文渊阁本原藏北京故宫,后经上海、南京转运至台湾,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也是保存较为完好的一部)。文溯阁本1922年险些被卖给日本人,后从沈阳故宫转运至兰州,藏甘肃省图书馆,文津阁本现藏中国国家图书馆,而残缺的文澜阁本则藏于浙江省图书馆。

1966年10月,为保护《四库全书》安全,经中央有关部门协调,辽宁省将文溯阁《四库全书》秘密运至兰州,藏于山中。目前,辽宁有关人士要求归还,以“书阁合璧”。甘肃方面也修建藏书楼,加强保护。文溯阁《四库全书》其最终归属仍未定。

民国初期,商务印书馆影印了《四库全书珍本初集》。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出版了文渊阁本《四库全书》。上海古籍出版社曾将之缩印。1999年上海人民出版社以及香港中文大学分别出版发行文渊阁本《四库全书》电子版。

==

《四库全书》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官修书,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

据文津阁藏本,该书共收录经、史、子集书籍3450 种,79072 卷、36000 余册)

"四库"之名,源于初唐,初唐官方藏书分为经史子集四个书库,号称"四部库书",或"四库之书"。经史子集四分法是古代图书分类的主要方法,它基本上囊括了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

清代乾隆初年,学者周永年提出"儒藏说",主张把儒家著作集中在一起,供人借阅。此说得到社会的广泛响应,这是编纂《四库全书》的社会基础。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十一月,安徽学政朱筠提出《永乐大典》的辑佚问题,得到乾隆皇帝的认可,接着便诏令将所辑佚书与"各省所采及武英殿所有官刻诸书",汇编在一起,名曰《四库全书》。这样,由《永乐大典》的辑佚便引出了编纂《四库全书》的浩大工程,成为编纂《四库全书》的直接原因。

《四库全书》的编纂过程共分四步:第一步是征集图书。征书工作从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开始,至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结束,历时七年之久。为了表彰进书者,清廷还制定了奖书、题咏、记名等奖励办法:"奖书"即凡进书500种以上者,赐《古今图书集成》一部;进书100种以上者,赐《佩文韵府》一部。"题咏",即凡进书百种以上者,择一精醇之本,由乾隆皇帝题咏简端,以示恩宠。"记名"即在提要中注明采进者或藏书家姓名。在地方政府的大力协助和藏书家的积极响应下,征书工作进展顺利,共征集图书12237种,其中江苏进书4808种,居各省之首;浙江进书4600种,排名第二。私人藏书家马裕、鲍士恭、范懋柱、汪启淑等也进书不少。

第二步是整理图书。《四库全书》的底本有四个来源:一是内府藏书,二是清廷官修书,三是从各地征集的图书,四是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佚书。四库馆臣对以上各书提出应抄、应刻、应存的具体意见。应抄之书是认为合格的著作,可以抄入《四库全书》。应刻之书是认为最好的著作,这些著作不仅抄入《四库全书》,而且还应另行刻印,以广流传。应存之书是认为不合格的著作,不能抄入《四库全书》,而在《四库全书总目》中仅存其名,列入存目,这类著作共有6793种、93551卷,比收入《四库全书》的著作多出将近一倍。对于应抄、应刻的著作,要比较同书异本的差异,选择较好的本子作为底本。一种图书一旦定为四库底本,还要进行一系列加工,飞签、眉批就是加工的产物。飞签也叫夹签,是分校官改正错字、书写初审意见的纸条。这种纸条往往贴于卷内,送呈纂修官复审。纂修官认可者,可用朱笔径改原文,否则不作改动。然后送呈总纂官三审,总纂官经过分析之后,可以不同意纂修官的复审意见,而采用分校官的初审意见。三审之后,送呈御览。

第三步是抄写底本。抄写人员初由保举而来,后来,发现这种方法有行贿、受贿等弊病,又改为考查的办法,具体做法是:在需要增加抄写人员时,先出告示,应征者报名后,令当场写字数行,品其字迹端正与否,择优录取。考查法虽比保举法优越,但也有不便之处,因此最后又改为从乡试落第生徒中挑选,择其试卷字迹匀净者予以录用。这样,先后选拔了3826人担任抄写工作,保证了抄写《四库全书》的需要。为了保证进度,还规定了抄写定额:每人每天抄写1000字,每年抄写33万字,5年限抄180万字。五年期满,抄写200万字者,列为一等;抄写165万字者,列为二等。按照等级,分别授予州同、州判、县丞、主簿等四项官职。发现字体不工整者,记过一次,罚多写10000字。由于措施得力,赏罚分明,所以《四库全书》的抄写工作进展顺利,每天都有600人从事抄写工作,至少可抄60余万字。

第四步是校订。这是最后一道关键性工序。为了保证校订工作的顺利进行,四库全书馆制定了《功过处分条例》,其中规定:所错之字如系原本讹误者,免其记过;如原本无讹,确系誊录致误者,每错一字记过一次;如能查出原本错误,签请改正者,每一处记功一次。各册之后,一律开列校订人员衔名,以明其责。一书经分校,复校两关之后,再经总裁抽阅,最后装潢进呈。分校、复校、总裁等各司其职,对于保证《四库全书》的质量确实起了重要作用。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十二月,第一部《四库全书》终于抄写完毕并装潢进呈。接着又用了将近三年的时间,抄完第二、三、四部,分贮文渊阁、文溯阁、文源阁、文津阁珍藏,这就是所谓"北四阁"。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七月到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又抄了三部,分贮江南文宗阁,文汇阁和文澜阁珍藏,这就是所谓"南三阁"。每部《四库全书》装订为36300册,6752函。七阁之书都钤有玺印,如文渊阁藏本册首钤"文渊阁宝"朱文方印,卷尾钤"乾隆御览之宝"朱文方印。

《四库全书》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按照内容分类,包括4部44类66属。经部包括易类、书类、诗类、礼类、春秋类、孝经类、五经总义类、四书类、乐类、小学类等10个大类,其中礼类又分周礼、仪礼、礼记、三礼总义、通礼、杂礼书6属,小学类又分训诂、字书、韵书3属;史部包括正史类、编年类、纪事本末类、杂史类、别史类、诏令奏议类、传记类、史钞类、载记类、时令类、地理类、职官类、政书类、目录类、史评类等15个大类,其中诏令奏议类又分诏令、奏议2属,传记类又分圣贤、名人、总录、杂录、别录5属,地理类又分宫殿疏、总志、都会郡县、河渠、边防、山川、古迹、杂记、游记、外记10属,职官类又分官制、官箴2属,政书类又分通制、典礼、邦计、军政、法令、考工6属,目录类又分经籍、金石2属;子部包括儒家类、兵家类、法家类、农家类、医家类、天文算法类、术数类、艺术类、谱录类、杂家类、类书类、小说家类、释家类、道家类等14大类,其中天文算法类又分推步、算书2属,术数类又分数学、占侯、相宅相墓、占卜、命书相书、阴阳五行、杂技术7属,艺术类又分书画、琴谱、篆刻、杂技4属,谱录类又分器物、食谱、草木鸟兽虫鱼3属,杂家类又分杂学、杂考、杂说、杂品、杂纂、杂编6属,小说家类又分杂事、异闻、琐语3属;集部包括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等5个大类,其中词曲类又分词集、词选、词话、词谱词韵、南北曲5属。除了章回小说、戏剧著作之外,以上门类基本上包括了社会上流布的各种图书。就著者而言,包括妇女,僧人、道家、宦官、军人、帝王、外国人等在内的各类人物的著作。

当然,《四库全书》的内容也有不足:第一,重视儒家著作,把儒家著作放在突出的位置。把儒家经典放在四部之首,把一般儒家著作放在子部之首。第二,轻视科技著作。认为西方现代科学技术,是"异端之尤",可以"节取其技能,禁传其学术"。除了农家、医家和天文算法类收录少数科技著作之外,一般科技著作是不收录的。第三,不收戏剧著作和章回小说。第四,图书正文或有删节或挖改。编纂《四库全书》的过程,也就是寓禁于征的过程,也就是大兴文字狱的过程。据统计,在长达10余年的修书过程中,禁毁图书3100多种、15万部以上。在收入《四库全书》的图书中,也有不少删节或挖改。

在编纂《四库全书》的过程中,还编了《四库全书荟要》、《四库全书总目》、《四库全书简明目录》、《四库全书考证》、《武英殿聚珍版丛书》等。这几种书可以看作编纂《四库全书》的副产品。《四库全书荟要》是《四库全书》的精华,收书473种、19931卷。开本大小和装帧形式与《四库全书》相同。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共抄两部:一部放在宫中御花园的摛藻堂,一部放在圆明园东墙外长春园内的味腴书屋。《四库全书总目》二百卷是《四库全书》收录书和存目书的总目录。该目录前有"凡例",经史子集四部之首冠以总序,大类之前又有小序,每书之下都有著者介绍、内容提要、版本源流等考证文字。由于这些考证文字出于纪昀、戴震、姚鼎、邵晋涵等著名学者之手,因而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二十卷是《四库全书总目》的简编本,它不列存目书,只列《四库全书》收录的图书,每种书的提要也写得比较简单。《四库全书考证》一百卷是四库馆臣对应抄,应刻各书校勘字句的记录汇编,该书对于校订古籍有较高的参考价值。《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是用木活字印成的。它包括《四库全书》中138种"应刻"之书。该丛书在刻印4种之后,主持人金简通过比较,认为木活字花钱少,实用价值高,改为木活字印刷出版。金简把木活字印刷过程写成《钦定武英殿聚珍版程式》一书,并收入《四库全书》,它是古代印刷史上的重要文献,已被译成德文、英文等流布世界。

《四库全书》编纂成功的原因何在?第一,安定的社会环境。修书期间,正当康乾盛世,天下无事,没有战争的干扰。四库馆臣坐在书案之前,一坐就是10年,没有后顾之忧。第二,最高统治者的重视。《四库全书》从酝酿到修成,乾隆弘历始终参预其事,并由他精心策划。从征书、选择底本,到抄书、校书,乾隆弘历都一一过问,亲自安排。第三,雄厚的资金来源。《四库全书》卷帙浩繁,所需经费难以数计,清廷一概包揽下来。第四,严密的组织系统。四库全书馆的最高职务是总裁和副总裁,多由郡王,大学士以及六部尚书、侍郎兼任,负责总理馆内一切事务,下设纂修处,缮书处和监造处。纂修处负责校理勘定全部书籍,并兼任缮书处缮写书籍的分校工作;缮书处负责全书的缮写及校勘事宜;监造处负责武英殿刊刻、印刷、装订、整理书籍事宜。四库馆臣总计360人,因故革职、身死除名、调用它任者,不在此数。第五,破格录用人材。四库全书馆堪称人才之宝库,集中了大量优秀人才,其中不少人是破格录用的,如邵晋涵、余集、周永年、戴震、杨昌霖等人,入馆前不仅不是翰林,而且戴震、杨昌霖等连进士都不是,仅是举人。人才云集,为编纂《四库全书》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从《四库全书》修成至今已有200余年。《四库全书》的流传情况如何呢?七部之中,文源阁本、文宗阁本和文汇阁本已荡然无存,只有文渊阁本、文津阁本、文溯阁本和文澜阁本传世至今。文渊阁本今藏台湾省,文津阁本今藏北京图书馆,文溯阁本今藏甘肃省图书馆。文澜阁本在战火中多所残阙,后来递经补抄,基本补齐,今藏浙江省图书馆。

如何评价《四库全书》?虽然《四库全书》在编纂过程中,有删削、挖改内容等过错,但就整体而言,应当是功大于过。首先,它保存了大量古籍,是古代文化的一次总结。《四库全书》的编纂,对于弘扬民族文化,对于传播古代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200多年来,递经战乱,如果没有集众书于一身的《四库全书》,古籍将会大量散失,从而造成无可弥补的损失。其次,在古籍整理的方法上,尤其是在辑佚、校勘、目录学、汇刻丛书等方面给后人留下许多有益的启示:在辑佚方面,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出佚书并收入《四库全书》者共有385种,不仅使不少亡佚已久的古籍珍本重见天日,而且为后代的辑佚工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范例;在校勘方面,四库馆臣网罗众本、慎选底本等做法,为后代的校勘工作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在目录学方面,《四库全书总目》的学术价值是古代任何官私书目无与伦比的,其编纂方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汇刻丛书方面,清人以《四库全书》为榜样,掀起了编刻丛书的热潮。近年《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和《续修四库全书》的出版,正是弘扬民族文化、继承和发扬《四库全书》的优良传统而结出的丰硕之果。总而言之,《四库全书》是18世纪70到80年代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的一项特大型文化工程,在人类文化史上写下了重要的一页。

你是指宋慈吗,他据历史记载是三品以上官员,官阶一般为正二品或从一品。

提刑官”是宋代所特有的,是“提点刑狱公事”的简称。“提点”就是负责、主管的意思。宋代在“路”(与明清时期的“省”相近)这一级先后分设了转 运司、提点刑狱司和提举常平司等机构,从中央派文臣担任转运使、提点刑狱公事 即“提刑官” 、提举常平公事。这三个机构合称为“监司”,其长官被称为监司官,都负有监察州县地方官的职能。同时,这些监司官又有一定的分工,其中,“提刑官”负责地方刑狱、诉讼。

北宋太宗朝开始设立“提点刑狱公事”,到真宗朝逐渐制度化,设置了提刑司的衙门。提刑司多设在占据交通要道的州府,“提刑官”则每年定期到所辖的州县巡查。“提刑官”的职能,除了监察地方官吏之外,主要是督察、审核所辖州县官府审理、上报的案件,并负责审问州县官府的囚犯,对于地方官判案拖延时日、不能如期捕获盗犯的渎职行为进行弹劾。宋代杖刑以下的犯罪,知县可判决;徒刑以上的犯罪,由知州判决,而“提刑官”主要负监督之责;州县的死刑犯一般要经过“提刑官”的核准,提刑司成为地方诉讼案件的最高审理机构。“提刑官”还负责审理疑难案件,平反冤狱,以及接受民众的上诉.

北宋太宗朝开始设立“提点刑狱公事”。朝廷选派文臣到地方,审理疑难案件,清理积压的旧案;到真宗朝逐渐制度化,设置了提刑司的衙门。后来“提刑官”虽有暂时的撤废,但两宋大部分时间都是存在的。

提刑司多设在占据交通要道的州府,“提刑官”则每年定期到所辖的州县巡查。史载宋代“提刑官”的职能,除了监察地方官吏之外,主要是督察、审核所辖州县官府审理、上报的案件,并负责审问州县官府的囚犯,对于地方官判案拖延时日、不能如期捕获盗犯的渎职行为进行弹劾(《宋史·职官志七》)。宋代杖刑以下的犯罪,知县可判决;徒刑以上的犯罪,由知州判决,而“提刑官”主要负监督之责;州县的死刑犯一般要经过“提刑官”的核准,提刑司成为地方诉讼案件的最高审理机构。“提刑官”在巡查州县的监狱时,除了查看囚犯的人数、囚禁时间外,还审理疑难案件,平反冤狱,以及接受民众的上诉。

据史书记载,宋慈在广东担任“提刑官”时,属吏多不奉法,有嫌疑犯被囚禁数年不能得到审理,他限期加以审理,八个月裁决了二百多死刑犯,在巡查所辖的州县时,“雪冤禁暴”。他断案重视获取物证和案情的推理,案情“疑信未决,必反覆深思”,以“检验”(获取物证)乃“死生出入之权舆,幽枉屈伸之机栝”。(《洗冤集录序》)他所写的《洗冤集录》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法医学著作。除了覆核、审理州县的案件外,维持地方社会的治安也是宋代“提刑官”的重要职责。这包括剿除、捕获盗贼以及镇压农民起义。例如,辛弃疾在做湖南“提刑官”时,就平定了茶商的叛乱。所以“提刑官”的副手多为武臣,在出现规模较大的农民起义或社会动乱时,甚至用“武臣”做“提刑”官。在刑狱、治安之外,宋代的“提刑官”有时还监督某些赋税的征收,或监督地方仓储的管理。可以看出来,宋代的“提刑官”具有今天的省检察长、公安厅长、省高级法院院长、省军分区司令等多重的身份和职能,而且他们直接对中央负责,在地方上没有直接的隶属对象,不像今天的检察长、公安厅长或法院院长等,与省委、省政府存在一定的隶属关系。

“提刑官”的设置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同时也能有效地监督刑狱、诉讼,平反冤案,打击不法官吏,又起到了缓和社会矛盾的作用。正如电视剧《大宋提刑官》所展现的,由于州县官的渎职,胥吏的敲诈勒索,导致案情“虚幻变化,茫不可诘”,“提刑官”是判决的一个重要关卡,他们能否尽职,关乎百姓能否得到公正的判决,冤狱能否得到昭雪。因此宋王朝很重视“提刑官”的人选,多由曾长期任职于地方的、熟悉地方事务的官员担任。宋慈在出任“提刑官”之前,就曾在福建、四川等地做了十几年的地方官。

当然,熟悉地方事务并不代表就能够尽职,关键还是“提刑官”自身的态度和对他们的监督,宋王朝是通过中央的监察官以及同级的其它监司官,对“提刑官”加以监督。

与南宋对峙的金代,在“路”一级置有提刑按察司,类似宋代的提刑司,设按察使。元代沿袭金代提刑按察司,在“道”一级置肃政廉访司,设廉访使。到了明代,在省级设置提刑按察使司,清代改为按察使司,主要负责一省的刑狱诉讼事务,同时对地方官有监察之责,但按察使之上增设了巡抚一职,独揽一省大权。可以看到,元明清三朝的按察使是沿袭金朝的提刑按察使,后者可能受到了宋代的提刑官的影响。

目录 1 拼音 2 《魏氏家藏方》卷九 21 方名 22 组成 23 主治 24 三神汤的用法用量 3 《洗冤集录》卷五 31 方名 32 组成 33 功效 34 三神汤的用法用量 35 制备方法 4 《得效》卷七 41 方名 42 组成 43 主治 44 三神汤的用法用量 45 加减 46 制备方法 5 《普济方》卷一七七 51 方名 52 组成 53 主治 54 三神汤的用法用量 55 制备方法 6 《普济方》卷一七七引《郑氏家传渴浊方》 61 方名 62 组成 63 主治 64 三神汤的用法用量 65 加减 7 《古今医鉴》卷八 71 方名 72 组成 73 主治 74 三神汤的用法用量 75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三神汤 1 拼音

sān shén tāng

2 《魏氏家藏方》卷九 21 方名

三神汤

22 组成

川黄连(去须)1两,川当归(去芦,洗净)半两,杏仁(去皮尖)1分。

23 主治

肝肾俱虚,虚热上冲,眼目隐涩,或生翳膜侵睛,迎风有泪,视远无力;及眼暴赤肿,目睛疼痛,热泪如汤者。

24 三神汤的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用3钱,以软净生绢片包,线系定,银盏盛水半盏,重汤煮令水减三分之一,候冷,时时以药包蘸药汁洗眼,入眼中,渐渐化翳膜成泪消去。每次煎可用35日,每用毕,须以净物密盖,勿使尘垢入药。

3 《洗冤集录》卷五 31 方名

三神汤

32 组成

苍术2两(米泔浸2宿,焙干),白术半两,甘草半两(炙)。

33 功效

辟死气。

34 三神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2钱,入盐少许,点服。

3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

4 《得效》卷七 41 方名

三神汤

42 组成

乌梅肉1两,远志(去心,甘草水煮过,却以姜汁拌炒)1两,枳实(去瓤)1两。

43 主治

消渴。饮酒多,发积为酷热,熏蒸五脏,津液枯燥,血位,小便并多,肌肉消烁,专食冷物寒浆。

44 三神汤的用法用量

每服4钱,水2盏,糯稻根1握,煎7分,去滓,不拘时温服;若无糯稻根,白茅根亦可;若无白茅根,禾秆绳代之亦可。

45 加减

夏,加黄连5钱。

46 制备方法

上锉散。

5 《普济方》卷一七七 51 方名

三神汤

52 组成

羚羊角(屑)、葛粉、犀角(屑)、瓜蒌根、白茯苓、白茅根各等分。

53 主治

消渴。

54 三神汤的用法用量

煎人参汤调下。更合八味丸、山药丸服。

55 制备方法

上为末。

6 《普济方》卷一七七引《郑氏家传渴浊方》 61 方名

三神汤

62 组成

乌梅肉1两,白茯苓1两,枳壳1两,白术1两。

63 主治

消渴。

64 三神汤的用法用量

上为细末。每服2钱,用糯藁头煎。

65 加减

有热者,加黄连,去茯苓、白术。

7 《古今医鉴》卷八 71 方名

三神汤

72 组成

苍术7钱,川萆薢7钱,小茴香1两。

73 主治

遗精白浊。

74 三神汤的用法用量

加生姜3片煎,入盐1捻同服。

75 制备方法

上锉。

古籍中的三神汤 《普济方》:[卷一百七十七消渴门]消渴

分)上件为末。每服二钱。浓煎麦门冬苗汤调下治渴三神汤。上。(出郑氏家传渴浊方)乌梅肉白茯苓枳壳白术

《普济方》:[卷二百十一泄痢门]冷热痢

验。忌生冷、粘腻。(出十便良方。)甘草汤(一名三神汤)治冷热痢。心神烦渴。腹痛。胸膈滞闷。(出十便

《古今医鉴》:[卷之八]便浊

。肾虚加山药、牛膝、杜仲;便浊加泽泻、麦门冬。三神汤(东泉叔方)〔批〕(按此方治白浊之剂)治遗精、

《证治准绳·类方》:[第五册]消瘅

末,面糊丸,如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盐汤下。三神汤治证同前。乌梅肉远志(去心,甘草水煮过,用姜汁

《洗冤集录》:[卷之五]五十一·辟秽方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