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疳眼简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3浏览:3收藏

小儿疳眼简介,第1张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小儿疳眼的病因病机 5 小儿疳眼的症状 6 诊断要点 7 小儿疳眼的治疗 71 辨证治疗 711 肝脾亏虚 7111 证见 7112 证候分析 7113 治法 7114 方药治疗 712 脾虚肝热 7121 证见 7122 证候分析 7123 治法 7124 方药治疗 713 脾虚虫积 7131 症状 714 脾虚湿困 7141 证见 7142 证候分析 7143 治法 7144 方药治疗 715 脾肾阳虚 7151 症状 716 湿热犯目 7161 症状 717 中焦虚寒 7171 证见 7172 证候分析 7173 治法 7174 方药治疗 72 外治法 73 针灸疗法 74 捏脊疗法 75 饮食疗法 76 其他疗法 8 小儿疳眼患儿的护理 9 小儿疳眼的预防 10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小儿疳眼的穴位 2 治疗小儿疳眼的方剂 3 治疗小儿疳眼的中成药 4 古籍中的小儿疳眼 5 小儿疳眼相关药物 1 拼音

xiǎo ér gān yǎn

2 英文参考

infantile keratomalacia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malnutrition of eye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keratomalacia due to vitamin A deficiency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infantile malnutrition involving eye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keratomalacia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3 概述

小儿疳眼为病名,指小儿疳积诱发眼疾[1]。见《卫生宝鉴》卷十。即疳积上目[1][2]。

疳积上目(infantile malnutrition involving eye;keratomalacia)为病证名。《秘传眼科龙木论》对本病记载较早[2]。又称小儿疳眼(见《卫生宝鉴》卷十)、疳毒眼(明·倪维德《原机启微》)、疳眼(出《龙木论》)、疳涩眼(出《儒门事亲》)、小儿疳眼外障(出《秘传眼科龙木论》)、小儿疳伤眼目(见《银海精微》)、疳病攻眼症(见路际平《眼科临症笔记》)、疳疾上目(见广州中医学院主编《中医眼科学讲义》)。是指由小儿疳积引起,以早期出现夜盲,继而眼珠表面干燥,失去光泽,黑睛呈灰白色胶冻样混浊,甚至糜烂破损,并伴黄液上冲为主要表现的眼病[3]。如不及时医治,可严重影响视力,甚至失明。

小儿疳眼相当于西医的角膜软化症[2]。

4 小儿疳眼的病因病机

饮食不节、喂养不当、食有偏好等损伤脾胃,或久病虚羸,脾胃虚弱等,皆可导致脾失健运,气血生化不足,酿成疳积[2]。

脾病及肝,肝血虚少,目窍失养,且阴血不足,肝热内生,上攻于耳,遂发疳积上目[2]。

病中无原则地忌口的小儿,及患寄生虫病之类消耗性疾病者易罹疳积上目[2]。

5 小儿疳眼的症状

小儿疳眼继发于小儿疳积,以初起时暗处不能见物,继而眼珠干燥,黑睛混浊,甚至糜烂破损为特征[2]。

双眼发病,初起症轻,多见夜盲(又称雀目),眼珠干涩羞明,频频眨目。继而白睛萎黄,眼珠转动时,白睛表层于环绕黑睛处呈晕状皱起,黑睛失泽,知觉减退。随症情发展,白睛正对睑裂两侧出现略带银灰色之三角形干燥斑,基底向着黑睛边缘,不为泪液所润湿;黑睛表面枯晦,甚至混浊呈毛玻璃状。严重时,羞明显著,白睛粗厚如皮肤;黑睛知觉丧失,呈灰白色胶冻样混浊,甚至表面糜烂破损,并有黄液上冲等症。愈后往往遗留翳障,影响视力。本病黑睛极易溃破,变为蟹睛.旋螺突起、眼珠枯萎等恶候。[2]

全身症,初起常见患儿面色萎黄,身体羸瘦,毛发枯焦,掩面而卧,或烦燥不宁。若见腹大如臌,青筋暴露,频频泄泻,胃纳全无,哭声嘶哑而低微,手足俱肿者,病属危重,除可双眼失明外,尚有生命危险。[2]

疳积上目早期的夜盲,又称肝虚雀目。在外眼觅症不明显时,需与高风内障相鉴别。患高风内障者眼无不适,外观端好,初起眼底变化虽不明显,但全身无疳积见症。[2]

6 诊断要点

1、双眼发病,初起症轻,仅有夜盲(雀目),眼珠干涩羞明,频频眨目。继而白睛萎黄,眼珠转动时白睛表层于环绕黑睛处呈晕状皱起;黑睛失泽,知觉减退。随症情发展,白睛睑裂出现银灰色三角形干燥斑,基底向黑睛边缘,不为泪液所湿润,黑睛表面枯晦,甚至混浊呈毛玻璃状。严重时,羞明显著,白睛粗厚如皮肤;黑睛呈灰白色胶冻样混浊,知觉丧失,甚至表面糜烂破损,并有黄液上冲。愈后多遗留翳障,影响视力。本病黑睛极易溃破,变为蟹睛、眼珠枯萎(眼球萎缩)等恶候。

2、全身症:初起常见患儿面色萎黄,身体羸瘦,毛发枯焦,掩面而卧,或烦躁不宁。著见腹大如鼓,青筋暴露,频频泄泻,胃纳全无,哭声嘶哑而低微,手足浮肿者,病属危重,除可双眼失明外,尚有生命危睑。

3、本病早期出现夜盲,在外眼见症不明显时,需与高风雀目内障鉴别。后者眼外观端好,眼底变化初起可不明显,随年龄增加,病变逐渐明显,视野明显缩小,夜盲亦逐年加重,但全身无府积见症。

7 小儿疳眼的治疗

小儿疳眼是府积在眼的局部病变,必须根据局部及全身情况,综合应用健脾清热,杀虫消疳,养肝明目等法内治,亦可采用针灸、捏脊疗法、外治法等。此外,还应注意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和改善饮食营养。

71 辨证治疗 711 肝脾亏虚 7111 证见

小儿食少腹胀,面黄体瘦,眼症初起,白睛干涩,频频眨目,在暗光下或黄昏后不辨人物[2]。

7112 证候分析

脾胃气虚,失于健运,内有积滞,则食少腹胀。气血生化不足,不荣头面及肌肉,故面黄体瘦。血不养目,因而在暗光下或黄昏后不辨人物,白睛干涩,频频眨目[2]。

7113 治法

健脾消积,养肝明目[2]。

7114 方药治疗

八珍汤[备注]八珍汤(《正体类要》):当归、川芎、白芍药、熟地黄、人参、白术、茯苓、炙甘草。加减。原方用于本证可去川芎,加山楂、麦芽、陈皮、夜明砂、鲜猪肝,取其健脾益气消积,养肝补血明目。[2]

中成药:

(1)消积健儿片,口服,每次4片,每日2次。

(2)肥儿丸,口服,每次 1~2丸,每日 1~2次;冲剂每次 1块或1袋,每日2次。

712 脾虚肝热

疳积上目·脾虚肝热证(infantilemalnutrition involving eye with pattern of spleen deficiency and liver heat)是指脾虚肝热,以头眼疼痛,畏光流泪,白睛干燥,抱轮红赤,黑睛混浊或溃烂,甚至黄液上冲,严重者可致黑睛坏死、穿破,变为蟹睛、眼球枯萎等恶候,多伴有腹胀便溏,烦躁不宁,舌红,苔薄,脉弦细为常见症的疳积上目证候[4]。

7121 证见

虫积日久、腹胀便溏,午后潮热,烦躁不宁,咬牙,黑睛生翳,或糜烂[2]。

7122 证候分析

虫积日久,损伤脾胃,致运化失常,则腹胀便溏。气血生化不足,肝失濡养,热自内生,故午后潮热,烦躁不宁。肝热上攻,则黑睛生翳或糜烂。[2]

7123 治法

健脾清肝,杀虫消疳[2]。

7124 方药治疗

可用肥儿丸[备注]肥儿丸(《医宗金鉴》):人参、白术、茯苓、黄连、胡黄连、使君子、神曲、炒麦芽、炒山楂、炙甘草、芦荟。加减治疗:方中人参、茯苓、白术、甘草、山楂、神曲、麦芽健脾消积;黄连、胡黄连清湿热:芦荟、使君子清热杀虫消疳。诸药组方,健脾清肝,杀虫消疳。黑睛翳溃,或黄液上冲者,宜选加龙胆草、栀子、蒲公英、白芍之类清肝泻热。[2]

若感受毒邪,致黑睛溃烂者,加金银花、蒲公英、白芍、龙胆草。

中成药:

(1)消积健儿片,口服,每次4片,每日2次。

(2)肥儿丸,口服,每次 1~2丸,每日 1~2次;冲剂每次 1块或1袋,每日2次。

713 脾虚虫积

疳积上目·脾虚虫积证(infantile malnutrition involving eye with pattern of spleen deficiency and worm stagnation)是指脾虚虫积,以痹目频频,羞明怕日,查视眼部见白睛干燥无华或白睛出现干燥斑,黑睛失泽,全身可兼见小儿面黄肌瘦,喜吃泥土、生米等,腹痛腹泻,呕吐清水或蛔虫,大便稀溏,舌质淡,苔薄白,脉细为常见症的疳积上目证候[4]。

7131 症状

痹目频频,羞明怕日,查视眼部见白睛干燥无华或白睛出现干燥斑,黑睛失泽,全身可兼见小儿面黄肌瘦,喜吃泥土、生米等,腹痛腹泻,呕吐清水或蛔虫,大便稀溏,舌质淡,苔薄白,脉细[4]。

714 脾虚湿困 7141 证见

面黄体瘦,精神萎靡,食少腹胀,大便溏泻,黑睛生翳或糜烂破溃,舌淡苔白脉濡[2]。

7142 证候分析

脾胃受损,运化无力,故食少腹胀,大便溏泻。脾虚精气不得化生,形神皆失所养,则面黄体瘦,精神萎靡,黑睛混浊,甚至糜烂破损。舌淡苔白,脉濡均为脾虚湿困之象。[2]

7143 治法

健脾益气消疳[2]。

7144 方药治疗

可用参苓白术散[备注]参苓白术散(《和剂局方》):党参、茯苓、白术、扁豆、陈皮、山药、炙甘草、莲子肉、薏苡仁、桔梗、缩砂仁。加减治疗:原方有健脾益气,升清降浊之功。用于脾虚有积滞者,可加神曲、麦芽;有虫积者,可加使君子、鹤虱,芜荑;湿郁化热者,酌加胡黄连。[2]

参苓白术散(陈师文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加减处方:党参10克,茯苓10克,白术10克,淮山药10克,扁豆10克,薏苡仁12克,砂仁6克,陈皮3克,神曲10克。甘草3克,鹤虱6克,麦芽10克,使君子10克。水煎服,复渣再煎服。

中成药:

(1)参苓白术散,口服,散剂或水泛丸每次各6克,胶囊每次3粒,每日2次。

(1)消积健儿片,口服,每次4片,每日2次。

(2)肥儿丸,口服,每次 1~2丸,每日 1~2次;冲剂每次 1块或1袋,每日2次。

715 脾肾阳虚

疳积上目·脾肾阳虚证(infantile malnutrition involving eye with spleen kidney yang deficiency pattern)是指脾肾阳虚,以白睛干燥无泽,黑睛混浊呈乳白色,形寒面白,四肢不温,大便溏薄或完谷不化,舌淡少津,脉细无力为常见症的疳积上目证候[4]。

7151 症状

白睛干燥无泽,黑睛混浊呈乳白色,形寒面白,四肢不温,大便溏薄或完谷不化,舌淡少津,脉细无力[4]。

716 湿热犯目

疳积上目·湿热犯目证(infantile malnutrition involving eye with pattern of dampnessheat assailing eye)是指湿热犯目,以眼碜涩,羞明流泪,喜伏暗处;查视眼部见白睛、黑睛干燥明显,白睛出现干燥斑,黑睛灰白色混浊,全身可兼见面黄不华,食少纳呆,脘腹胀满,倦怠消瘦,少气懒言,大便溏薄,舌淡苔腻,脉滑为常见症的疳积上目证候[4]。

7161 症状

眼碜涩,羞明流泪,喜伏暗处;查视眼部见白睛、黑睛干燥明显,白睛出现干燥斑,黑睛灰白色混浊,全身可兼见面黄不华,食少纳呆,脘腹胀满,倦怠消瘦,少气懒言,大便溏薄,舌淡苔腻,脉滑[4]。

717 中焦虚寒 7171 证见

面色苍白,大便频泄,完谷不化,肢厥脉微,黑睛糜烂或破损,形成蟹睛[2]。肢厥脉微。

7172 证候分析

中焦虚寒,脾胃运化及升降失职,则自利频频,完谷不化。阳虚无以温煦,故面色苍白,肢厥脉微。精气不足,目失所养,则黑睛病变日重,甚至溃破,形成蟹睛。[2]

7173 治法

温中散寒,补益脾胃[2]。

7174 方药治疗

可用附子理中汤[备注]附子理中汤(《阎氏小儿方论》):附子、白术、干姜、党参、炙甘草。加减治疗:原方以附子、干姜温中阳,散寒邪;人参大补脾胃元气,白术、甘草健脾益气。若用于阳虚甚者,可再加肉桂。[2]

附子理中汤煎服,复渣再煎服。

如果与黑睛病变同时,全身枯瘦,腹大筋青,便泄不止,口干声哑,手足浮肿,当以挽救生命为要,按儿科疳积之重危症论治[2]。

72 外治法

(1)黑睛混浊糜烂或黄液上冲时,用清热解毒眼药水及扩瞳药滴眼[2]。(详见“凝脂翳”外治法)。

(2)鱼肝油滴眼[2]。

73 针灸疗法

针刺四缝,灸气海、足三里、脾俞、肝俞、肾俞等[2]。

74 捏脊疗法

以两手指背横压在长强穴部位,向大椎穴推进。同时以两手拇指与食指将皮肤肌肉捏起,交替向上,直至大椎,作为一次,如此连续6次,在推捏第5、6次时,每次以拇指在腰部用隐力将肌肉提起约4~5下,捏完后,再以两拇指从命门向肾俞左右推压2~3下。此疗法有调理脾胃,调和阴阳,疏通经络的功效。[2]

75 饮食疗法

(1)鲜猪肝60g剖开,夹苍术末10g,以线扎定,入米汤内煮熟,然后将药肝连汤分次服用。每日1剂。年幼小者酌情减量[2]。

(2)夜明砂蒸猪肝:夜明砂6克,鲜猪肝50一100克。将猪肝切片,与夜明砂拌匀,蒸熟后趁热食用。每日1次。

76 其他疗法

口服或肌肉注射维生素AD制剂[2]。

8 小儿疳眼患儿的护理

(1)患儿饮食应多进富含营养的鱼、蛋、乳、肝类食品及新鲜蔬菜,如胡萝卜、青菜等,以辅助治疗[2]。

(2)黑睛表面若已软化坏死,应约束患儿双手,防止其用手揉擦眼部,以免造成眼珠破溃;医护人员亦应注意,切勿用重力开睑,以免促成眼珠穿孔[2]。

9 小儿疳眼的预防

(1)对断乳期的婴儿及发育期的幼儿和儿童,以及孕妇和哺乳期妇女,应适当补充营养,多吃新鲜蔬菜和蛋类、鱼类等食物。对婴幼儿,尤应做到合理喂养,防止饮食偏嗜和过食肥甘厚腻之品。[2]

(2)小儿若有疳积见症,应及早治疗,凡患儿频频眨目,或闭睑不开,喜伏母怀者,应警惕疳积上目的发生。对麻毒攻目者,亦需注意观察是否合并本病。[2]

(3)讲究卫生,改变不良的饮食习惯,避免不必要的“忌口”[2]。

10

摘要:宝宝患有小儿荨麻疹真是一件让爸妈烦心的事情。很多家长对儿童荨麻疹缺乏认识,平时也不知道怎么防止这种疾病。今天,小编就教给各位爸妈一些简单的荨麻疹食疗方法,从饮食方面可以有效缓减宝宝的痛苦哦!小儿荨麻疹外治疗法

(1)蚕沙、紫草各适量,水煎趁热外洗,每日1次。

(2)地肤子适量,水煎趁热外洗,每日1次。

(3)茵陈、路路通各适量,水煎趁热外洗,每日1次。

(4)蚕沙、食盐各200g,放入锅中炒热,装布袋内,热熨背部、胸腹或四肢,每日1次,每次1—2小时。

(5)野菊花500g,蒸热后装布袋内,热熨背部、胸腹或四肢,每日1次,每次2—3小时。用于风热相搏证。

(6)大蒜苗30g,蝉蜕3g,凤凰衣(即鸡蛋壳内衣)10g,用水煎煮,外洗,每日1次,每次1—2小时。用于荨麻疹皮疹颜色淡红者。

(7)鲜枸杞叶适量,捣烂,揉擦皮疹,每日1次,每次1~2小时。用于荨麻疹皮疹颜色淡红者。

小儿荨麻疹饮食疗法

(1)使君子瘦肉山楂汤

原料:使君子9克,瘦猪肉90克,山楂18克。

制用法:将山楂洗净煎汤,再把使君子去壳留肉。猪肉洗净,加入使君子一起剁成肉泥,制成麻雀蛋大小肉丸,放人开水中煮熟,加入山楂汁。也可在汤中加少许使君子壳同煮。吃肉丸饮汤。

功效:祛风健脾。适用于荨麻疹。

(2)当归黄芪乌蛇汤

原料:当归25克,黄芪50克,乌梢蛇1条,猪油、盐、姜各适量。

制用法:将当归、黄芪纱布包;乌梢蛇去头、皮和内脏,与药包共加水煮至蛇肉烂熟,去纱布包,加猪油、盐、姜调味。分3—4次服。吃蛇肉饮汤。

功效:活血养血,祛风止痒。适用于荨麻疹。

(3)韭菜廿草饮

原料:韭草150克,甘草10克。

制用法:韭菜洗净切段与甘草同入锅中,加水适量煎煮20分钟,弃渣取汁。每日2次,每次1剂。

功效:行气理血。主治风寒型荨麻疹,遇寒尤剧者。

(4)山楂肉丁

原料:山楂30克,瘦猪肉300克,红花10克。

制用法:山楂洗净,瘦猪肉切丁,油炸红花后去渣,加入肉丁煸炒,加佐料后入山楂,炒熟即可。

功效:活血通络。方中山楂酸甘温,化瘀散滞;红花甘温,活血通脉;猪肉甘平,滋阴润燥。适用于阴血不足型荨麻疹。

(5)绿豆刺蒺藜汤

原料:绿豆100克,刺蒺藜15克,蜂蜜适量。

制用法:将刺蒺藜纱布包,与绿豆同煮汤,以蜂蜜调味。食绿豆饮汤,分2—3次服完。

功效:祛风清热止痒。适用于荨麻疹。

(6)黄芪栗子鸡

原料:老母鸡1只,黄芪50克,栗子100克,葱白20克,生姜10克。

制用法:母鸡开膛洗净去内脏,栗子去皮洗净,葱白切段,与黄芪同炖。

功效:益气固表,祛风散寒。

附注:母鸡甘温,温中益气;黄芪固卫御风;栗子甘温,补血益气;葱白辛温,发表通阳;生姜辛温,发表散寒。适用于风寒型荨麻疹。

荨麻疹大多发病突然,严重情况下可能累及粘膜。如果消化道受影响,可发生上腹疼痛、恶心、呕吐等;如果呼吸系统受影响,可出现呼吸困难、胸闷等。

 现在很多家长都希望用小儿推拿来治疗各种儿科疾病,因为许多疗法,特别是药物疗法对患儿身体产生的副作用比较大,而用小儿推拿治疗则不会给患儿产生严重的副作用。 小儿发烧推拿手法 有哪些?

小儿发烧推拿手法

 1、手指推摸300次

 位置:前臂内侧正中,自腕横纹上至肘横纹上呈一条直线。

 手法:家长以食、中指指腹,从腕横纹推向肘横纹,推300次。

 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时要有节律,频率大约每分钟200~300次。

 2、开天门50次

 位置:两眉中间至前发际成一直线。

 手法:两拇指自下而上交替直推。

 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大约为每分钟200~300次。

 3、退六腑200次

 位置:在前臂尺侧(小指侧),自肘关节至腕横纹呈一条直线。

 手法:用拇指面或食、中指面自肘推向腕。推100~200次。

 要领:用力宜柔和均匀,推动时要有节律,频率大约每分钟200~300次。推的方向是从肘到腕。

 根据患儿病因的不同,应加减不同的手法。

 4、外感风寒:证见无汗,鼻塞,流清涕,头痛。可加用揉风池、运太阳以疏风解表。

 5、外感风热:证见汗出,鼻流浊涕,咽红咽干。可加用清肺以宣肺清热,揉少商以清咽利喉。

 6、内伤发热:证见高热,面红,厌食,便秘,烦躁,口渴喜饮。可加用清大肠、揉天枢以通便泻火,运内八卦以理气消食。

小儿推拿的禁忌证

 小儿推拿疗法治疗范围广泛,效果良好,但也有一些情况不适合使用,如下:

 1、皮肤发生烧伤、烫伤、擦伤、裂伤及生有疥疮者,局部不宜推拿。

 2、某些急性感染性疾病,如蜂窝织炎、骨结核、骨髓炎、丹毒等患者不宜推拿。

 3、各种恶性肿瘤、外伤、骨折、骨头脱位等患者不宜推拿。

 4、某种急性传染病,如急性肝炎、肺结核病等患者不宜推拿。

 5、严重心脏病、肝病患者及精神病患者,慎推拿。

 小儿疾病的病理特点决定了小儿发病容易、传变迅速,治疗不当或不及时会影响疾病的愈后转归,故推拿疗法应由专业医师执行,且必要时需配合内治法协同治疗。

精彩推荐:

宝宝长牙的症状

宝宝流鼻涕

母乳喂养注意事项

手足口病初期症状

宝宝拉肚子怎么办

da 亦称“按摩”,小儿推拿是区别于成人推拿之外的一个独立分支。它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根据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在其体表特定的穴位或部位施以手法,通过经络传导,调节五脏六腑的功能,以防病治病或助长益智的一种外治疗法。经常对小儿进行抚摸,可使他们的生长明显增快,增强抵抗力。这种刺激方式与经络腧穴结合起来,更能发挥其特殊的效能。

小儿推拿疗法具有方便易行、适应范围广泛、疗效奇特、无副作用、无痛苦等特点,患儿又可免除打针服药之痛苦,因此深受患儿及其家长的欢迎,成为中医儿科治疗的一个特色疗法。

上海康尧中医儿科推拿门诊的小儿推拿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以推拿手法为主要手段以预防儿科疾病及其和保健为目的的方法称之为小儿按摩法属中医外治法的范畴。它无毒副作用、无痛苦、效果好、费用低。对新生的 疾病、小儿内、外、伤科、神经科及局部感染等疾病均可采用按摩手法治疗,总有效率达95%以上。他们的地址在邢家桥北路61号(北外滩,近四平路口,离4号线、10号线海伦路站7号出口2分钟),或者可以百度下康尧网站看看。

小儿推拿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根据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在其体表特定的穴位或部位施以手法推拿,以防病治病或助长益智的一种外治疗法。小儿推拿是绿色疗法,不必打针吃药,没有毒、副作用,也不需要医疗器械,手法简单易用,是自然、物理的儿童保健和疾病治疗方式。婴儿抚触已经为很多宝宝家长所知,与婴儿抚触相比,小儿推拿具有更加丰富的经络、穴位以及手法,效果更好、适应范围更广,对儿童的健康和生长发育具有更好的保健和治疗效果。

穴位与经络的治疗功能,已被现代临床医学所证实。穴位即为经络上的最重要点,通过刺激穴位,就可以起到调整经络气血、阴阳平衡的作用。正气自然充足,正气存内,则邪不可干,也就是抵抗力增强,得病的机会相应减少。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小儿推拿确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同时,还可以保证小儿气血充盈,饮食不偏,食欲旺盛、发育正常等。

如果小儿有病,推拿小儿身体的某一部位,通过经络的联系,使其体内相应的脏腑产生相应的生理变化,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作用。所以小孩子身上与生俱来的各个穴位就是孩子天生自带的药库。推拿师做的就是唤醒孩子的免疫系统。这样孩子过了一两年,孩子的免疫系统强大了,生病就少了。所以老人们说,“三冬三夏,长出个铁娃娃”,这话一点不假。

医学界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在美国买枪很容易,买抗生素很难。但在我国恰好相反,中国是全球滥用抗生素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盲目而过多的服用抗生素等药物,使其在杀灭了致病菌的同时,也杀死了保护人体自身的正常菌群,更使许多疾病的治疗和预防面临“无药可用”的难题。孩子是祖国的花朵、家庭的未来!宝宝一生病,全家人都心神不宁,焦头烂额,于是病急乱投医,盲目服用抗生素等药物。

小儿常见的感冒或是发烧,只要一有病症,马上就会大剂量使用最新最贵的抗生素。其实普通感冒90%以上是病毒所致,抗菌药根本不起作用反而后果很严重,抗生素本身的副作用和毒性反应会损害肾脏、肝脏,同时令细菌的耐药性增加、小儿免疫力直线下降。儿科专家指出:“滥用药物是导致孩子老生病的首要原因”、“滥用抗生素,孩子是的最大受害者”,“抗生素滥用造就超级细菌和耐药宝宝”。卫生部医管司评价处处长刘勇更表示:“目前我国每研制一个抗生素要10年,而细菌产生耐药性只需两年。如果再不加以控制,过不了多长时间,老百姓看病吃药就没有有效的抗生素可用”。而孩子童年就对顶级抗生素产生耐药性,长大后用身体就缺乏免疫能力,体能下降。

小儿推拿六大手法:推、拿、揉、捣、分合、运

常用穴位:天门、坎宫、太阳、人中、黄蜂入洞、迎香、百会、耳后高骨、风池、风府、天柱骨、天突、膻中、乳旁、乳根、胁肋、中脘、天枢、丹田、肚角、肩井、大椎、风门、肺俞、脾俞、胃俞、肾俞、腰俞、脊柱、七节骨、龟尾、五经穴、大肠经、小肠经、四缝、小横纹、板门、内劳宫、内八卦、小天心、总筋、大横纹、十宣、老龙、二扇门、二马、五指节、外劳宫、三关、六腑、天河水

小儿推拿的适应证:

  呼吸系统:感冒、咳嗽、发热、肺炎、支气管炎、扁桃体炎等

  消化系统:腹痛、腹泻、呕吐、消化不良、便秘等

  其它疾病:近视、遗尿、自汗盗汗、营养不良、贫血、小儿瘫痪等

湿疹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皮肤病,主要特点是皮损呈多形性(皮肤潮红、浸润、流水,并有红斑,丘疹,水泡,脓疮,皲裂,表皮脱落,但流水及潮湿是常规现象),对称发生,剧烈瘙痒,反复发作。

湿疹的发病原因很复杂,与体质、神经状态、内分泌、血液循环、消化系统、代谢营养、内脏功能以及细菌、真菌、寄生虫、病灶感染、各种内外致敏病原都有关系。病因尚待进一步探讨。一般认为,湿疹是由于内在刺激因素(如病灶感染,寄生虫感染,吃某些食物,服用某些药物)或外来刺激因素(如寒冷、日光、化学药品、植物、昆虫等)作用于机体而引起的皮肤变态反应性炎症。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接触各种制激因素的机会很多,但是否发生湿疹,主要取决于机体的内在因素。机体敏感性高者易于发生湿疹,而过敏体质又与遗传、工作、生活环境等因素有关。通过加强锻炼,逐步增强身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能力。可以减低机体的敏感性,改变过敏体质,而减少湿疹的发生。

湿疹好发于身体暴露部位,如四肢远端、肘,腘窝、面部等处,严重时可泛发于全身。

临床特点:

1 急性湿疹:初起为红斑,皮损境界不清楚,继而在红斑及其周围出现米粒大小的丘疹或水泡,常密集成片,且可因搔抓使水泡破裂而形成糜烂面,干燥后可结痴。若有继发感染可于病损处出现脓性分泌物,并伴有局部淋巴结肿大等。

2慢性湿疹:由于急性湿疹反复发作,使病变波及皮肤深层,形成皮肤肥厚,并在皮肤肥厚的基础上因搔抓可见血痂、抓痕、脱屑等皮损。发生在手脚部的慢性湿疹还可形皲裂而影响劳动。

3、婴儿湿疹:也叫奶癣,常发生在出生后1一2个月,好发于头部、面部,严重者可泛发全与。患儿瘙痒,病情往往时轻时重,常在发热、腹泻时皮损明显好转或消温,但病愈后又复出现。婴儿湿疹临床上分成两型:常见的一型是湿烂皮炎型,婴儿多较胖,营养发育较好,大便干秘。皮疹呈红色丘疹,渗出淡**液体,干燥后结成蜜**薄痂。另一型是干性皮炎型,婴儿皮肤干燥,发育较差,形体瘦小,消化不良,有腹泻等症状。皮疹多是干性红斑、丘疹鳞屑苔癣化片块。这两型皮疹的多少,要看病情轻重。轻者往往在头面部有散在几片皮疹,重者可遍布头面,甚至四肢、躯干均有大量皮疹,病儿有剧痒,严重时可昼夜啼哭,烦躁不安。

湿疹,祖国医学统称“湿疡”、“湿疮”、“湿癣”,依其皮损部位的不同而有许多命名,例如:发于头面部的叫“鼻䘌疮”、“旋耳疮”、“燕窝疮”;发于颈胸部的叫“钮扣风”;发于四肢的叫“四弯风”:发于阴部的叫“肾囊风”、“阴疮”。此外,尚有“黄水疮”、“浸*疮”和小儿“胎敛疮”(婴儿湿疹)等不同名称。

中医认为湿疹主要是湿邪所引起,急性湿疹常是热邪、风邪相合所致,慢性湿疹多因脾胃虚弱,水湿失于运化,或由寒湿所致,或久病伤精耗液,最后成血虚、阴亏之症。换句话说,急性湿疹多系风湿热三气侵袭,慢性湿疹则与脾胃虚寒或血虚阴亏有关。

湿疹的中药治疗:

(一) 外治法

1 急性湿疹

①青黛30克,升华硫黄20克,用法:共研匀,加入麻油或菜油调成糊状,先用淡盐水洗净患处,再敷药,药不要敷得太多,每天早晚各搽一次,连搽几天。如瘙痒厉害,可在此方中加轻粉20克。

②生蒲黄粉撒布患处。方法:生蒲黄过筛,筛去杂质,研粉,将蒲黄粉直接撒在患处,渗液湿透药粉时,再继续撒药。再用药时,不要将原来已干燥的药粉去掉。

③蕃茄适量。将蕃茄洗净并用酒精消毒,去外皮用纱布压出浆汁,然后用纱布浸满浆汁,敷在患处,每3~4小时更换一次,同时患者口服蕃茄,每日一斤。

④马铃薯适量。先将马铃薯洗净,去皮,切成小块,再用冷开水冲洗,用消毒的器皿研成泥状,外敷患处,敷05厘米厚,每二小时更换一次,2~3次后,就有明显效果,瘙痒消失,黄水减少,敷6~8次后,糜烂面形成黑痂,自觉症状完全消失,黑痂渐脱落,有新的皮肤出现,如有个别患处不好可继续敷药,每日平均敷6~8次即可,睡前可敷厚一点,夜间不用换药。

⑤白藓皮30克,儿茶30克,乌梅30克,五倍子30克,苦楝皮30克,紫草茸10克,苦参30克,另取少许冰片置瓦上烧(即放出浓烟),让其熏烤患处,俟烟放毕,离开;再用麻油少许调上药搽患处,不用包扎。1~2日按上法换药1次。

⑥地榆粉(过80目筛)800克,紫草粉(过80目筛)400克,氧化锌400克(如缺,可用炉甘石代),凡士林加至400克。地榆粉、紫草粉、氧化锌粉混合均匀。将凡士林加温熔化,待冷将凝时边搅边撒入上述混匀之粉末,并不断搅匀,直接涂敷患处。以纱布包扎,每日换药1~2次。换药前勿洗,可用无刺激性的植物油(麻油)状净创面即可。

⑦当归16克,紫草30克,黄蜡30克,白蜡30克,麻油125克。将香油烧开加入当归、紫草共熬,待药炸枯去渣,纳入黄蜡、白蜡溶化后冷却,调成糊状,用时先用洗净患处,涂敷以上药膏,每日1次,无需包扎。

⑧硫黄15克,黄柏15克,白芨15克,白芷15克,白矾15克。将上药各研成细末后混匀备用。如湿疹未流水点未溃烂时,将药末用麻油调成糊状,涂患处。如已流水或已溃烂时,可单用药粉直接撒于患处,一般每天换药一次,严重者每天换药2次。换药前先用温开水洗净患处,但禁用肥皂水洗。流黄水或糜烂部位不大者,换药后可用纱布包扎。若病损范围大者涂药后不必包扎,保持局部清洁。

⑨雄黄10克,麻油10克。用火纸把雄黄包好,灌以香油,使渗透后,用火燃着火纸,滴下雄黄油。用温热的雄黄油涂抹患处,每天10次左右。连续涂抹约2星期。

(未完待续)

中医适宜技术通常是指安全有效、成本低廉、简便易学的中医药技术,又称“中医药适宜技术”。现代医学将“中医适宜技术”也称为“中医传统疗法”、“中医保健技能”、“中医特色疗法”或称为“中医民间疗法”,是祖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丰富、范围广泛、历史悠久,经过历代医家的不懈努力和探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中医适宜技术的特点为具有“简、便、效、廉”是中医传统特点之一。同时简便效廉也是中医的精髓所在。

中医适宜技术分类

一、针法类:“针”是指“针刺”,是一种利用各种针具刺激穴位来治疗疾病的方法。常用体针、头针、耳针、足针、梅花针、火针、电针、穴位注射、小针刀疗法等。传统医学对疑难病治疗常以针罐齐施、针药并用、内外同治获得最佳疗效。“针灸疗法,重在得气,得气方法,提插捻转,虚实分清,补泻适宜”。

针法类包含体针疗法、放血疗法、头针疗法、耳针疗法、足针疗法、腕踝针疗法、梅花针疗法、火针疗法、电针疗法、穴位疗法、针刀疗法、艾灸疗法、火罐疗法、刮痧疗法等。

二、灸法类:“灸”是指艾灸,艾灸疗法简称灸法。是运用艾绒或其他药物点燃后直接或间接在体表穴位上熏蒸、温熨,借灸火的热力以及药物的作用,通过经络的传导,以起到温通气血,疏通经络、调和阴阳、扶正驱邪、行气活血、驱寒逐湿、消肿散结等作用,达到防病治病的一种治法。

艾灸不但可以预防疾病,而且也能够延年益寿。“人于无病时常灸足三里、三阴交、关元、气海、命门、中脘、神阙等穴,亦可保百余年寿也”。艾灸神厥穴可使人延年健康。

三、按摩疗法也属于“手法类”,其中包括头部按摩、足底按摩、踩跷疗法、整脊疗法、捏脊疗法、背脊疗法、按摩疗法、拨筋疗法、护肾疗法、按揉涌泉穴、小儿推拿疗法、点穴疗法等。按摩足底的涌泉穴能够起到养生保健,益寿延年的功效。

四、中医外治疗法:也叫外治疗法,包括刮痧疗法、灌肠疗法、火罐疗法、竹灌疗法、药摩疗法、天灸疗法、盐熨疗法、熏洗疗法、药浴疗法、香薰疗法、火熨疗法、芳香疗法、外敷疗法、膏药疗法、中药蜡疗、敷脐疗法、蜂针疗法等。

五、中医内服法;还应该包括方药应用(老中医验案、民间土单验方应用、古方今用、成药应用、临床自拟方应用)等。以及中药雾化吸入疗法、中药茶饮法、中药药酒疗法、传统背脊疗法、饮食药膳、养生保健、中医护理、膏方疗法以及冬病夏治等。

六、中药炮制适宜技术;“依法炮制,复方配伍”,是中医临床用药的特点,包括中药材、中药饮片和中成药三种。

炮制是中医药的专业制药术语,其历史悠久,经过炮制的中草药降低或消除中药的毒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提高了中草药的效果。

目录 1 拼音 2 概述 3 拼音 4 代号 5 出处 6 夹脊穴的别名 7 佗脊穴的定位 8 佗脊穴取穴方法 81 夹脊穴穴位解剖 82 层次解剖 9 佗脊穴的功效与作用 10 佗脊穴主治病证 11 佗脊穴的配伍 12 刺灸法 121 刺法 122 灸法 13 文献摘要 14 佗脊穴研究进展 141 调节植物神经作用、改善血液循环 142 夹脊的镇痛作用 143 对反流性胃炎的影响 15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佗脊 1 拼音

tuó jǐ

2 概述

佗脊为经外奇穴别名,即夹脊穴[1]。见《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

夹脊(jiájǐ EXB2)为经外奇穴名[2][3]。亦称华佗穴、华佗夹脊、佗脊、脊旁等[4]。在背腰部,当第1胸椎至第5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一侧17穴[2]。夹脊穴适应范围较广,其中上胸部的穴位治疗心肺、二肢疾病;下胸部的穴位治疗胃肠疾病;腰部的穴位治疗腰腹及下肢疾病[5]。

3 拼音

jiájǐ

4 代号

EXB2

5 出处

《黄帝内经素问·缪刺论》:邪客于足太阳之络,令人拘挛背急,引胁而痛,刺之从项始,数脊椎,夹脊,疾按之,应手如痛刺之,旁三痏,立已。

6 夹脊穴的别名

华佗夹脊(《中国针灸学》)

华佗穴(《针灸学简编》)

佗脊(《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

脊旁(《针灸学简编》(第二版))

7 佗脊穴的定位

夹脊穴在背腰部,当第1胸椎至第5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一侧17穴[2][5]。

夹脊穴位于脊柱区,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一侧17穴[3]。

《黄帝内经素问·缪刺论》:“从项始数脊椎侠脊,疾按之应手如痛,刺之旁,三痏立已。”杨上善注:“脊有二十一椎,以两手侠脊当推按之,痛处即是足太阳络,其输两旁,各刺三痛也。”《华佗别传》:“又有人病脚躄不能行,……后灸愈。灸处夹脊一寸上下行,端直匀调如引绳也。”即指脊椎旁05寸处为穴位[4]。近代诸书多同此说[4]。即自第一胸椎至第五腰椎各椎棘突下旁开05寸,左右共34穴[4]。亦有以第一颈椎至第五腰椎各椎棘突下旁开05~1寸为穴者,计48穴(见《针灸学》上海中医学院)[4]。

经外奇穴——夹脊的位置

夹脊穴的位置

8 佗脊穴取穴方法

患者俯伏或俯卧位,当脊柱棘突间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处取穴。

俯卧位,在第1胸椎至第5腰椎棘突下两侧,后正中线旁开05寸处取相应腧穴[6]。

81 夹脊穴穴位解剖

夹脊穴下有皮肤、皮下组织、浅肌层(斜方肌、背阔肌、菱形肌、上后锯肌、下后锯肌)、深层肌(竖脊肌、横突棘肌)。分布有第一胸神经至第五腰神经的内侧皮支和伴行的动、静脉。深层布有第一胸神经至第五腰神经后支的肌支,肋间后动、静脉背侧支的分支或属支。

82 层次解剖

皮肤→皮下组织→背肌浅层(斜方肌、菱形肌、胸腰筋膜、后锯肌)→背肌深层(竖脊肌)[5]。

穴区神经、血管:浅层有胸或腰神经后支的皮支分布,深层有胸或腰神经后支和肋间后动脉、腰动脉分布[5]。

9 佗脊穴的功效与作用

夹脊穴有调节脏腹机能的作用。

夹脊穴位于脊柱旁,取之可用于治疗全身疾病,尤以小儿捏脊疗法治疗儿科疾病效果为佳。

10 佗脊穴主治病证

夹脊穴适应范围较广,其中上胸部的穴位治疗心肺、二肢疾病;下胸部的穴位治疗胃肠疾病;腰部的穴位治疗腰腹及下肢疾病[5]。

夹脊穴主治咳嗽、喘息、消化系统疾病、神经衰弱、神志病及一切慢性疾患、中枢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等[3]。

夹脊穴主治表(表格出自《中医大辞典》)

胸1~4夹脊:治疗肺脏及上肢疾病[6]。

胸4~7夹脊:治疗心脏疾病[6]。

胸7~10夹脊:治疗肝胆疾病[6]。

胸10~12夹脊:治疗脾胃疾病[6]。

腰1~2夹脊:治疗肾脏疾病[6]。

腰3~5夹脊:治疗腰,骶,膀胱,大、小肠,子宫及下肢疾病[6]。

11 佗脊穴的配伍

选穴和配穴可根据经脉的分布、神经根和节段的分布、腧穴的压痛、反应点等,每次宜选择其中2~4个腧穴[6]。

胸1~4夹脊配大椎、肺俞、天宗,治肩背部疼痛[6]。

胸4~7夹脊配心俞、内关,治心痛彻背[6]。

胸8~腰2夹脊配胆俞、肾俞、三阳络、阳陵泉,治胸胁痛[6]。

腰3~5夹脊配关元、膀胱俞、环跳、足三里,治下肢麻痹[6]。

12 刺灸法 121 刺法

直刺03~05寸,或用梅花针叩刺[5]。

一般斜刺05~10寸[3]。

向内斜刺05~1寸,局部有酸胀感,或向胸腹部放散[6]。

注意:因本穴深部有脊髓和胸腹腔脏器,故针刺时应注意针刺方向、角度和深度,且出现麻胀感应立即停止进针。

122 灸法

可灸[5][6]。

13 文献摘要

《后汉书》:华佗别传曰,有人病脚蹙不能行。佗切脉,便使解衣,点背数十处,相去一寸或五寸(分),从邪不相当。言灸此各七壮,灸创愈即行也。后灸愈,灸处夹脊一寸上下,行端直均匀如引绳。

《针灸孔穴及其疗法便览》:主治神经衰弱、肺结核、支气管炎、虚弱羸瘦。

《针灸经外奇 谱》:主治风湿性脊柱炎、腰背酸痛。

14 佗脊穴研究进展 141 调节植物神经作用、改善血液循环

据报道,从古代文献中已证实夹脊能治疗相应脏腑的病变。现代研究论为夹脊穴能调节植物神经的功能,故采用该穴治疗与植物神经功能相关的一些病:①治疗血管性头痛;②肢端感觉异常症;③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而致头晕、肢凉、半身麻木、多汗等;④中风(中经络);⑤红斑性肢痛症;⑥高血压等。收到良好效果。其机理是通过调节植物神经作用,调节了血管功能,改善了血液循环。

针刺夹脊等能调整强直性脊柱炎患者IgA、IgG、C反应蛋白,以及微血管形态、流态和总积分值,提示本疗法有调节免疫功能、改善微循环、减轻和消除炎症的作用。

142 夹脊的镇痛作用

电针腰3~5夹脊能提高脊髓中5HT、5羟吲哚乙酸的含量,降低脊髓中NA、DA的含量,起到镇痛作用[6]。

143 对反流性胃炎的影响

小儿疳眼简介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小儿疳眼的病因病机 5 小儿疳眼的症状 6 诊...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