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潘的名人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3浏览:38收藏

姓潘的名人,第1张

从古至今姓潘的名人有哪些? 潘姓名人

1、潘崇。春秋楚成王时太师,助楚穆王继位有功,被穆王封为太师,兼掌上环列之尹。

2、潘 岳(247-300):西晋文学家,字安仁,荥阳中牟(今属河南)人。以文学才华及“美姿容”而著名。在文学方面,长于诗赋,文辞华靡,与陆机齐名,世称“潘陆”,并有成语“潘江陆海”可证。其《闲居赋》《悼亡诗》为世传颂,明人辑有《潘黄门集》。亦称为潘河阳、潘安。“貌比潘安”,是大家都懂得应用的一句话,用来形容姿容美好的男子。这位潘安,就是晋代的大才子潘岳。

3、潘 尼(约250-311):西晋文学家,字正叔,荥阳中牟(今属河南)人,官至太常卿。与叔父潘岳以文学齐名,世称“两潘”。明人辑有《潘太常集》。

4、潘 美(925-991):北宋检校太师、忠武军节度使,字仲询,大名(今属河北)人。宋初,从太祖平定叛臣李重进,率军灭南汉、南唐、北汉,其功居多。雍熙三年(986)北伐,“美独拔寰、朔、云、应等州”,因攻辽时指挥失当,致名将杨业被俘绝食而死。旋以业妻折太君劾,削秩三等。后加至同平章事(宰相)。卒年六十七,赠中书令,谥武惠。真宗咸平(999)二年,配飨太宗庙庭,追封郑王。

5、潘骞:为震公次子,即潘美之弟,字国英。其从兄征伐, 屡建大功,在开宝年间,被封为武威将军节度使,镇守江西九江,深受百姓拥戴。宋咸平二年被追封为晋平王。其立兄潘美之幼子惟文为嗣。(骞公40世孙潘朝法敬书)

6、潘大临 宋代诗人,字老,黄岗人。与弟大观皆以诗名。从苏轼、黄庭坚、张耒游,雅所推重,有《柯山集》。

7、潘 阆(?-1009):宋诗人,字梦空,号逍遥子,大名(今属河北)人,官至滁州参军。诗风清浅而少雕琢,以五律居多,著有《逍遥集》。

8、潘 翼 宋代学乾,字雄飞,青田人。贯穿诸子百家,著九域赋、工古文,邑人登科者多出其门。王十朋自少从游,每叹不能竟其学。

9、潘季训(1521-1595)明代水利家,字时良,号印川,乌程(今浙江湖州)人。曾以御史巡按广东,行均平里甲法。并曾四任总理河道,总结出一套治黄方法。有《两河管见》、《宸断大工录》、《河防一览》等。

10、潘平格(1610-1677):明清之际思想家,字用微,浙江慈溪人。强调在日用实际上去求真理,提出“浑然一体”、“见在真心”的理论。著有《求仁录》。

11、潘柽章(1626-1663):明清之际学者,字圣木,号力田,吴江(今江苏)人。著有《国史考异》,顾炎武推其精审。

12、潘 耒(1646-1708):清初学者,字次耕,又字稼堂,吴江(今江苏)人。师事顾炎武,博涉经史及历算声韵之学,曾参与纂修《明史》。

13、潘奕隽:清初书画家,平生著述甚多。所著《丛三松堂集》,遍诵艺林。

14、潘恭寿:清初画家,其族第多人都是当时知名画家。

15、潘 韬 清代将领,吴川人。乾隆中任闽浙督标水师营参将,守护台湾有功,官至南澳镇总兵。

16、潘仕成 清广东番禺人,字德畲。好藏书。道光间辑刊《海山仙馆丛书》,首开于古籍之外,兼刻西欧翻译诸书之例。鸦片战争时曾聘请法国专家仿造西洋战船,向清廷报告,未被采纳。

17、潘龄皋 清末进士。字锡九,河北安新人。历官甘肃布政使等。

18、潘光旦(字仲昂,1899―1967年) 中国著名社会学家、优生学家。江苏省宝山罗店镇人。主要从事社会学、优生学、心理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 1913―1922年在北京清华留学预备班学习。1922―1926年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攻读生物学、遗传学,获学士、硕士学位。回国后历任吴淞政治大学教务长、光华大学>>

从古至今姓潘的名人有哪些 潘安 潘长江 潘阳 潘霜霜 潘玮柏 潘晓婷 潘辰

潘氏名人在我国历史上,潘姓名人辈出。

见于史籍,最早的潘姓人物是春秋时楚国太师潘崇,其世代为当朝有势力的家族。

西晋时有文学家潘岳,曾任河阳令、著作郎,给事黄门侍郎等职,以其文字才华及“美姿容”而著名。在文学方面他长于诗赋,文词华靡,为当时 诗风的代表人物,与陆机齐名,其《悼亡诗》为世传诵。

宋代有大将潘美,为赵匡胤手下重要军事将领,屡立战功,累官至忠武军节度使,封代国公。

明代有著名水利家潘季驯,他自嘉靖末到万历间,四任总理河道,先后达二十七年。他治黄方法是:筑堤防溢,建坝减水,以堤束水,以水攻沙,河行旧道,反对改流,讲究修防,借黄(黄河)通运(运河)。他著书多部,甚有影响。

清朝有学者潘来,博涉经史及历算声韵之学,曾参与纂修《明史》。

现代人潘天寿,杰出的画家、美术教育家,平生积极从事艺术创作和艺术教育工作,为继承和发展我国传统绘画艺术,为培养美术人才等作出了可贵的贡献。他精于写意花鸟和山水,笔墨有金石味,朴厚劲挺,气势雄阔,融诗、书、画、印于一体,形成自己的特色。

dzhzp/qYbper

〔清〕清初人。工细花鸟,得宋人法。《历代画史汇传补编》

潘大临

〔约公元一O九O年前后在世〕黄冈(书录解题作齐安)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哲宗元佑中前后在世。善诗文,又工书。为人风度恬适,殊有尘外之韵,曾同黄庭坚、苏轼、张耒诸人游。家贫甚。谢逸当以书问;有无新作?他答书道:“秋来景物,件件是佳句,恨为俗气所蔽杀。昨日清卧,闻觉林风雨声,欣然起,题其壁曰:‘满城风雨近重阳。’忽催租人至,遂败兴,止此一句奉寄。”大临自云诗法老杜,其宝不甚相似,仅得句法于苏轼耳。著有柯山集二卷,《文献通考》传于世。

--------------------------------------------------------------------------------

潘大同

〔清〕(一八二二至一八六二)字吉人,秀水(今浙江嘉兴)人。楷长子。廪膳生。善画芦雁,学边寿民。卒年四十一。《艺林悼友录》

--------------------------------------------------------------------------------

潘大琨

〔清〕字梧庄,江苏宜兴人。官县丞。吴岫弟子。工写生。《清朝书画家年录》

--------------------------------------------------------------------------------

潘德舆

〔清〕(公元一七八五年至一八三九年)字彦辅,一字四农,江苏山阳人。生于清高宗乾隆五十年,卒于宣宗道光十九年,年五十五岁。性至孝,博学工文词。阮元为漕运总督,招之,力辞不往。继游京师,与郭仪霄、张际亮、张履、汤鹏等友善,互相研讨。道光八年(公元一八二八年)举人。十五年,任安徽知县。末几,卒。德舆文入幽出显,沈痛吐露,诗复精深奥博,耐人寻味。所著有《养一斋诗文集》二十六卷,《记》>>

历史上姓潘的名人有哪些 季孙:中华潘姓其中一宗系的受姓始祖。季孙公,周毕公高之四子也,毕公高历相文武成康封于毕,世子袭爵,季孙公食采潘地,从而得姓,是为潘氏始祖。

潘崇:春秋楚成王时太师,助楚穆王继位有功,被穆王封为太师,兼掌上环列之尹。

潘璋:字文,东郡发干(今山东冠县东)人。

潘岳:字安仁,荥阳中牟(今属河南省)人,西晋文学家、名臣。善缀辞令,长于铺陈,造句工整,充分体现了太康文学讲求形式美的倾向,所以在当时与陆机受到同样的推崇。

潘综:晋代乌程(今属湖州)人。孙恩起义,与父骠路遇兵。

潘尼:潘岳之侄,官至太常卿,在文学上与潘岳齐名,世称“两潘”,其诗注重词藻,多应酬赠答之作,明人辑有《潘太常集》。

潘正夫:唐代驸马,尚懿宗长公主,拜驸马都尉,官至少傅,封和国公,历事四朝。

潘美:大名(今属河北省)人,北宋名将,在灭南汉、南唐、北汉时立下奇功。宋太宗雍熙三年(即九八六年)攻辽,潘美因指挥失当,使名将杨业陷敌牺牲,而受降级处分。

潘仝:字会道,汉族,祖籍河南荥阳。宋朝广州观察推官(三品)升秘书阁学士(一品)。

潘任:字肩宏,汉族,潘仝之孙。宋景炎元年从丞相文天祥起兵抗元,受封扶驾征讨大将军;宋祥兴元年赵帝晋升其为兵部尚书。宋亡后绝食而终,明太祖朱元璋颁谥“忠节”。

潘良贵:(1094―1150)字义荣,一字子贱,号默成。婺州金华(今属浙江)人。宋代官吏、学者。

潘宗亮:宋代官吏,仕至太常卿,进士。迁居杭州(今属浙江)。

潘阆:大名人,宋太宗时进士,其诗词笔调清新,往往有出尘之语。

潘翼:青田人,宋代学者,学贯诸子百家,工古文,邑人登科者多出其门。

潘璋:字栗夫。金华人。明・成化八年进士。历任工部营缮司主事、都永主事,四川按察司佥事,陕西按察副使。

潘耒:江苏省吴江人,清初学者,博涉经史及历算声韵之学,曾参与纂修《明史》。

潘大临:黄岗人,宋代诗人,与弟大观皆以诗名,有《柯山集》遗世。

潘自中:宋代松阳人。曾江州司理,不媚上,不诬人,力雪冤案。

潘季驯:字时良,号印川,浙江省乌程(今吴兴)人,明代著名水利家。

潘之恒:歙县(今属安徽省)人,明代文学家,撰有《叙曲》、《吴剧》等剧评,并有诗集《涉江集》。

潘振承:福建龙海市白礁村人,广州十三行首商,十八世纪世界首富。

潘柽章:江南吴江(今属江苏省)人,明末清初学者,著有《国史考异》,顾炎武推其精审。

潘平格:浙江慈溪人,明清之际思想家,强调在日用实际上去追求真理,提出“浑然一体”、“见在人心”的理论,著有《求仁录》。

潘亦隽:江苏省苏州人,清初画家,其族弟潘奕鏊、潘奕钧、潘奕荫、潘奕藻等都是知名画家。

潘作梅:字肖野,号戒平。清代乌程(今属湖州)人,安吉籍。雍正元年拔贡。官海宁学正。冷官二十年,不慕荣利。博学多艺,精书法。画山水得倪云林逸致。

潘泽:字惠昔,清代山东省东昌府冠县(今山东冠县)人,其祖先自山西洪洞迁来至此。

潘清:雍正四年间与翁岩、钱坚创立清帮,史称青帮,为青帮三祖之一。

潘世恩:乾隆五十八年状元。(1769-1854)清朝大臣。

潘祖荫:字伯寅。江苏吴县人。年十七应顺天乡试挑取誊录。

潘宗耀:字绳武,号虹桥。清代永嘉人。嘉庆六年举人。历丹徒、江浦知县,士民爱戴。有《五梅一研斋诗钞》。

姓潘的历史名人 姓潘的名人有哪些 潘安(247年300年),西晋著名文学家,潘安之名始于杜甫《花底》诗“恐是潘安县,堪留卫车。”后世遂以潘安称焉。美姿仪,少以才名闻世,潘安二十岁,时晋武帝躬耕藉田,潘安作赋以美其事,洒洒千言,辞藻优美,为众所疾,遂十年不得升迁。潘安三十余岁出为河阳县令,令全县种桃花,遂有“河阳一县花”之典故。与石崇、陆机、刘琨、左思并为“贾谧二十四友”,潘安为首。

潘美(925年-991年),字仲询,汉族,大名(今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人,北宋开国名将。潘美与宋太祖赵匡胤素厚,宋朝代周后,受到重用,参加平定李重进叛乱,镇守扬州、潭州,累迁防御使。开宝三年(970年),为行营兵马都部署,率军攻灭南汉。后参与平南唐、灭北汉、雁门之战等重要战役,被封为韩国公。雍熙三年(986年),因攻打辽国失败,导致杨业全军覆没,潘美被削三任,降为检校太保。次年,又复旧官。淳化二年(991年),加同平章事,数月后病逝。追赠为中书令,谥号武惠。

古代名人有谁姓潘? 1、潘崇。春秋楚成王时太师,助楚穆王继位有功,被穆王封为太师,兼掌上环列之尹。

2、潘 岳(247-300):西晋文学家,字安仁,荥阳中牟(今属河南)人。以文学才华及“美姿容”而著名。在文学方面,长于诗赋,文辞华靡,与陆机齐名,世称“潘陆”,并有成语“潘江陆海”可证。其《闲居赋》《悼亡诗》为世传颂,明人辑有《潘黄门集》。亦称为潘河阳、潘安。“貌比潘安”,是大家都懂得应用的一句话,用来形容姿容美好的男子。这位潘安,就是晋代的大才子潘岳。

3、潘 尼(约250-311):西晋文学家,字正叔,荥阳中牟(今属河南)人,官至太常卿。与叔父潘岳以文学齐名,世称“两潘”。明人辑有《潘太常集》。

4、潘 美(925-991):北宋检校太师、忠武军节度使,字仲询,大名(今属河北)人。宋初,从太祖平定叛臣李重进,率军灭南汉、南唐、北汉,其功居多。雍熙三年(986)北伐,“美独拔寰、朔、云、应等州”,因攻辽时指挥失当,致名将杨业被俘绝食而死。旋以业妻折太君劾,削秩三等。后加至同平章事(宰相)。卒年六十七,赠中书令,谥武惠。真宗咸平(999)二年,配飨太宗庙庭,追封郑王。

5、潘骞:为震公次子,即潘美之弟,字国英。其从兄征伐, 屡建大功,在开宝年间,被封为武威将军节度使,镇守江西九江,深受百姓拥戴。宋咸平二年被追封为晋平王。其立兄潘美之幼子惟文为嗣。(骞公40世孙潘朝法敬书)

6、潘大临 宋代诗人,字老,黄岗人。与弟大观皆以诗名。从苏轼、黄庭坚、张耒游,雅所推重,有《柯山集》。

7、潘 阆(?-1009):宋诗人,字梦空,号逍遥子,大名(今属河北)人,官至滁州参军。诗风清浅而少雕琢,以五律居多,著有《逍遥集》。

8、潘 翼 宋代学乾,字雄飞,青田人。贯穿诸子百家,著九域赋、工古文,邑人登科者多出其门。王十朋自少从游,每叹不能竟其学。

9、潘季训(1521-1595)明代水利家,字时良,号印川,乌程(今浙江湖州)人。曾以御史巡按广东,行均平里甲法。并曾四任总理河道,总结出一套治黄方法。有《两河管见》、《宸断大工录》、《河防一览》等。

10、潘平格(1610-1677):明清之际思想家,字用微,浙江慈溪人。强调在日用实际上去求真理,提出“浑然一体”、“见在真心”的理论。著有《求仁录》。

11、潘柽章(1626-1663):明清之际学者,字圣木,号力田,吴江(今江苏)人。著有《国史考异》,顾炎武推其精审。

12、潘 耒(1646-1708):清初学者,字次耕,又字稼堂,吴江(今江苏)人。师事顾炎武,博涉经史及历算声韵之学,曾参与纂修《明史》。

13、潘奕隽:清初书画家,平生著述甚多。所著《丛三松堂集》,遍诵艺林。

14、潘恭寿:清初画家,其族第多人都是其时着名画家。

15、潘韬:清代将领,吴川人。乾隆中任闽浙督标水师营参将,守护台湾有功,官至南澳镇总兵。

16、潘仕成:清广东番禺人,字德畲。好藏书。道光间辑刊《海山仙馆丛书》,首开于古籍之外,兼刻西欧翻译诸书之例。鸦片战争时曾聘请法国专家仿造西洋战船,向清廷申报,未被接纳。

17、潘龄皋:清末进士。字锡九,河北安新人。历官甘肃布政使等。

18、潘光旦:(字仲昂,1899―1967年)中国著名社会学家、优生学家。江苏省宝山罗店镇人。主要从事社会学、优生学、心理学的研究与教学劳动。1913―1922年在北京清华留学预备班学习。1922―1926年在纽约哥伦比亚大学研究院攻读生物学、遗传学,获学士、硕士学位。回国后历任吴淞政治大学教务长、光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吴>>

历史上姓潘的有多少名人 潘雨尘mc水公主,潘汝1518算命中国排行最前,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中国soho董事长潘石屹名字直十亿,潘泰名,潘粤名,总之潘石屹家乡潘集寨名人多,有潘诗麟,潘远麟,潘永麟,潘仲麟,潘矩麟等太多,最有意思的一家是潘长江老婆姓杨,潘杨,潘仁美与杨家江,潘阳嫁的是武石磊,潘金海与武值。潘潇潇模特潘春辉模特等

中国有多少个姓潘的 太多了,数不清。。。。

历史上姓潘的有名人士 潘崇:春秋楚成王时太师,助楚穆王继位有功,被穆王封为太师,兼掌上环列之尹。

潘璋:干(今山东省冠县)人,三国时东吴名将,关公父子败走麦城后,被潘璋所擒。(与下明代潘璋有别)

潘岳:字安仁,荥阳中牟(今属河南省)人,西晋文学家、名臣。善缀辞令,长于铺陈,造句工整,充分体现了太康文学讲求形式美的倾向,所以在当时与陆机受到同样的推崇。以“美姿容”著称,在文学方面,长于诗赋,文词华靡,与同时代的文学家陆机齐名,其《悼亡诗》为世传诵,明人辑有《潘黄门集》。

潘综:晋代乌程(今属湖州)人。孙恩起义,与父骠路遇兵。兵砍其父,乃伏身保护,被砍四刀。一人曰:“杀孝子不祥。”于是父子俱得免。后官遂昌长。南朝宋元嘉间改其里名曰纯孝,免其家三世税租。

潘尼:潘岳之侄,官至太常卿,在文学上与潘岳齐名,世称“两潘”,其诗注重词藻,多应酬赠答之作,明人辑有《潘太常集》。

潘美:大名(今属河北省)人,北宋名将,在灭南汉、南唐、北汉时立下奇功。宋太宗雍熙三年(即九八六年)攻辽,潘美因指挥失当,使名将杨业陷敌牺牲,而受降级处分。

潘阆:大名人,宋太宗时进士,其诗词笔调清新,往往有出尘之语。

潘翼:青田人,宋代学者,学贯诸子百家,工古文,邑人登科者多出其门。

潘璋:字栗夫。金华人。明・成化八年进士。历任工部营缮司主事、都永主事,四川按察司佥事,陕西按察副使。曾往荆湖管理竹木证赋,政不苛而课入甚丰。提督学政,力崇正学,造就甚众。着意培养之合州士人邹知。后以刚直敢言驰名于世督修宋濂墓,并撰写墓志铭。卒于官,蜀士闻之,相率哭于三公祠下,且奉入名宦祠。

潘耒:江苏省吴江人,清初学者,博涉经史及历算声韵之学,曾参与纂修《明史》。

潘大临:黄岗人,宋代诗人,与弟大观皆以诗名,有《柯山集》遗世。

潘自中:字时。宋代松阳人。曾江州司理,不媚上,不诬人,力雪冤案。

潘季驯:字时良,号印川,浙江省乌程(今吴兴)人,明代著名水利家。嘉靖二十九年进士,由大理寺左少卿进右佥都御史,四任总理河道,先后达二十七年,习知地形险易,成绩显著。著有《两河管见》、《宸断大工录》、《河防一览》等。

潘之恒:歙县(今属安徽省)人,明代文学家,撰有《叙曲》、《吴剧》等剧评,并有诗集《涉江集》。

潘柽章:江南吴江(今属江苏省)人,明末清初学者,著有《国史考异》,顾炎武推其精审。

潘平格:浙江省慈溪人,明清之际思想家,强调在日用实际上去追求真理,提出“浑然一体”、“见在人心”的理论,著有《求仁录》。

潘亦隽:江苏省苏州人,清初画家,其族弟潘奕鏊、潘奕钧、潘奕荫、潘奕藻等都是知名画家。

潘作梅:字肖野,号戒平。清代乌程(今属湖州)人,安吉籍。雍正元年拔贡。官海宁学正。冷官二十年,不慕荣利。博学多艺,精书法。画山水得倪云林逸致。

潘祖荫:字伯寅。江苏吴县人。年十七应顺天乡试挑取誊录。年十九以其祖太傅潘世恩年八十赐寿恩赏举人。咸丰进士,光绪元年授大理寺卿,署礼部右侍郎。次年,署刑部右侍郎、补礼部右侍郎,兼署工部左侍郎。四年,调户部右侍郎,仍兼署工部左侍郎。五年,转户部左侍郎,升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擢工部尚书,加太子少保衔,调刑部尚书。著有《四本堂文集》二卷、外集二卷,诗无专集,《晚晴诗汇》自《癸酉消夏南苑唱和集》中录存二十余首。辑有《癸酉消夏南苑唱和集》一卷等。

潘宗耀:字绳武,号虹桥。清代永嘉人。嘉庆六年举人。历丹徒、江浦知县,士民爱戴。有《五梅一研斋诗钞》。

潘子忠:广西岑溪县人。中国 党员。1929年参加广西百色起义,担任中国红>>

历史上姓潘的有哪些大人物?? 潘美:大名(今属河北省)人,北宋名将

潘璋:(今山东省冠县)人,三国时东吴名将

潘安:真名潘岳,西晋著名文学家,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美男子

Ⅰ 名人童年小故事三十字 里夫人:从前他学习抄十分专心,有一次,玛妮雅(居里夫人小时候的名字)在做功课,其他人在玩游戏。他们在玛妮雅的身后搭了几张凳子,可是直到玛妮雅做完了功课凳子也没倒下来。由此可见,居里夫人小时候是多么的用功。 Ⅱ 名人读书的小故事,50字以内。急用! 1、匡衡借光读书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 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的,是个有钱的人,家中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 他说:“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通读一遍。”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于是匡衡成了大学问家。 2、鲁迅嚼辣椒驱寒 鲁迅先生从小认真学习。少年时,在江南水师学堂读书,第一学期成绩优异,学校奖一枚金质奖章他立即拿到南京鼓楼街头卖掉,然后买了几本书,又买了一串红辣椒。 每当晚上寒冷时,夜读难耐,他便摘下一颗辣椒,放在嘴里嚼着,直辣得额头冒汗。他就用这种办法驱寒坚持读书。由于苦读书,后来终于成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3、黄侃误把墨汁当小菜 1915年,著名学者黄侃在北大主讲国学。他住在北京白庙胡同大同公寓,终日潜心研究“国学”,有时吃饭也不出门,准备了馒头和辣椒、酱油等佐料,摆在书桌上,饿了便啃馒头。 边吃边看书,吃吃停停,看到妙处就大叫:“妙极了!”有一次,看书入迷,竟把馒头伸进了砚台、朱砂盒,啃了多时,涂成花脸,也未觉察,一位朋友来访,捧腹大笑,他还不知笑他什么 4、曹禺真读书假洗澡 抗日战争期间,曹禺在四川江安国立剧专任教。一年夏天,有一次曹禺的家属准备了澡盆和热水,要他去洗澡,此时曹禺正在看书,爱不释手,一推再推,最后在家属的再三催促下。 他才一手拿着毛巾,一手拿着书步入内室。一个钟头过去了,未见人出来,房内不时传出稀落的水响声,又一个钟头过去了,情况依旧。 曹禺的家属顿生疑惑,推门一看,原来曹禺坐在澡盆里,一手拿着书看,另一只手拿着毛巾在有意无意地拍水。 5、高尔基救书 世界文豪高尔基对书感情独深,爱书如命。有一次,他的房间失火了,他首先抱起的是书籍,其它的任何东西他都不考虑。为了抢救书籍,他险些被烧死。 他说:“书籍一面启示着我的智慧和心灵,一面帮助我在一片烂泥塘里站起来,如果不是书籍的话,我就沉没在这片泥塘里,我就要被愚蠢和下流淹死。” Ⅲ 4个外国名人小时候的故事,50字以内。 谢谢啦啊!~ 1、萧伯纳年轻时喜欢骑单车,有一次跌断腿骨,他的女同学很体贴的照料他,萧伯纳担心自己意志不坚,会向这位女同学求婚,他决定溜走.可是不小心从楼梯上跌到楼梯下,两条腿都跌坏了结果他果然问她肯不肯跟自己结婚.当女同学点头时,萧伯纳昏了过去。 2、列宁小时候是一个认真学习的孩子。列宁在学校里,每门功课都学得很好。老师讲课,他用心听。老师留的作业,他认真做。 列宁做完学校里的功课,还读许多课外书。他常常把书里的故事讲给别人听。他爱书里那些勤劳勇敢的人,拿他们做自己的榜样。 列宁十分爱护书。他从来不把书弄脏,也不把书到处乱扔。 列宁小时候就是这样学习的。 3、伏尔泰于一七二七年访问英国,他发现英国人非常仇视法国人,一群英国人向他怒吼:杀了他,把这个法国人吊死!伏尔泰说:英国人!你们因为我是法国人而要杀我.难到因为我不是英国人而受的惩罚还不够吗?英国人听了哈哈大笑,居然一路送他安返寓所。 4、爱因斯坦曾长期教邻居的一位小女孩算术,报酬是分享她的糖果。爱因斯坦在中学时曾醉心于探究“追光实验”——如能超过光速会怎样?这种好奇是童心的一种表现,竟成为他后来建立狭义相对论的最初契机。 以色列建国时,曾敦促爱因斯坦出任首届总统,但为他所拒绝。这位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之高风亮节令人钦佩,使得那些汲汲于钻营,童心早已泯灭的“学者”们汗颜。

Ⅳ 名人小故事50字左右 华盛顿用小斧头砍倒了他父亲的一颗樱桃树。父亲见心爱的树被砍,非常气愤,扬回言要给那个砍树的一顿教训。而答华盛顿在盛怒的父亲面前毫不避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父亲被感动了,称华盛顿的诚实比所有樱桃树都宝贵得多。 Ⅳ 名人励志小故事50字左右 1、越王勾践被吴国军队打败,忍受奇耻大辱,给吴王夫差当奴仆三年后,他被释放回国,立志洗雪国耻他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终于打败了吴国。 2、包拯包青天,自幼聪颖,勤学好问,尤喜推理断案,其家父与知县交往密切,包拯从小耳濡目染,学会了不少的断案知识,尤其在焚庙杀僧一案中,包拯根据现场的蛛丝马迹,剥茧抽丝,排查出犯罪嫌疑人后,又假扮阎王,审清事实真相,协助知县缉拿凶手,为民除害。他努力学习律法刑理知识,为长大以后断案如神,为民伸冤,打下了深厚的知识基础。 3、唐伯虎是明朝著名的画家和文学家,小的时候在画画方面显示了超人的才华。唐伯虎拜师,拜在大画家沈周门下,学习自然更加刻苦勤奋,掌握绘画技艺很快,深受沈周的称赞。不料,由于沈周的称赞,这次使一向谦虚的唐伯虎也渐渐地产生了自满的情绪,沈周看在眼中,记在心里,一次吃饭,沈周让唐伯虎去开窗户,唐伯虎发现自己手下的窗户竟是老师沈周的一幅画,唐伯虎非常惭愧,从此潜心学画。 4、南宋末年著名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少年时生活困苦,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才有机会读书。一次,文天祥被有钱的同学误会是小偷,他据理力争,不许别人践踏自己的尊严,终于证明了自己的清白,而且通过这件事,更加树立了文天祥金榜题名的志向。 5、张海迪自幼就患有严重的高位截瘫,几次濒临死亡的边缘,身体可算弱小,可是20多年来,她学会了4门外语,翻译了16万多字的外国著作,获得了哲学硕士学位,并自学了针灸技术,为群众治病1万多人次,作出了巨大贡献。 6、贝多芬拼搏成长。大作曲家贝多芬小时候由于家庭贫困没能上学,十七岁时患了伤寒和天花之后,肺病,关节炎,黄热病,结膜炎等又接踵而至,二十六岁不幸失去了听觉,爱情上也屡遭挫折,在这种境遇下,贝多芬发誓“要扼住生命的咽喉”。在与生命的顽强拼搏中,他的意志占了上风,在乐曲创作事业上,他的生命之火燃烧得越来越旺盛了。 Ⅵ 名人成长故事50字----100字 贝多芬的成长故事 1770年12月16日,贝多芬出生于德国莱茵河畔的一个十分清贫的平民家庭,原名路德维希·凡·贝多芬。从四岁起,在父亲的拳打脚踢下开始学习钢琴,十三岁便成为管风琴师,并开始创作音乐作品。而后,贝多芬又面临着耳聋的威胁。 可以想象得出,一个音乐家如果失去了听力,他将如何去创作,如何去铸造人类灵魂的伟大工程。但是,贝多芬仍然坚持创作,他的一些著名作品,几乎全是在耳聋期间完成的。尽管如此,命运却不肯放过贝多芬,当他的创作 达到 时,病魔在一点点的向他发出进攻,使他的身体逐渐恶化,直至他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 贝多芬的一生是痛苦的,但他的光辉永远流传下来。如今,我们的生活无忧无虑,几乎不存在痛苦,但是,我们却缺少了那种坚强、刻苦的精神。贝多芬的事迹使我受益匪浅。因为,意外可能随时会降临在我们的身上,而我们能否坚强地去面对呢所以,我要学习贝多芬坚强、刻苦的精神,不向困难低头。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贝多芬在父亲严厉苛刻的教育下度过了童年,造就了他倔强、敏感激动的性格。22岁开始终生定居于维也纳,创作于1803年至1804年间的《第三交响曲》标志着其创作进入成熟阶段。 此后20余年间,他数量众多的音乐作品通过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宏伟气魄,将古典主义音乐推向高峰,并预示了19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到来。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于维也纳去世,享年57岁 。 Ⅶ 关于坚强的名人小故事50字 1、邰丽华

邰丽华两岁时,因一次高烧失去了听力。没过多久,她甜美的歌喉也关闭了。舞蹈使邰丽华品尝到无穷的欢乐,但她知道在现代化的今天,知识对于一个人的重要。17岁那年,她给自己定下新的目标:上大学。 于是她又将自己练舞的倔劲放在学习文化课上。1994年如愿以偿地考取了湖北美术学院装潢设计系,成为了一名大学生。 如今,邰丽华成了中国残疾人艺术团里的台柱子。她不仅担任了残疾人艺术团演员队队长,出任了中国特殊艺术协会的副主席,同时她也是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的“形象大使”,先后在40多个国家巡回演出,她的意志坚强让人敬佩,而她的演出剧照总是出现在艺术团宣传材料最醒目的位置。 2、邓亚萍 从小就酷爱打乒乓球,她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够在世界赛场上大显身手。却因为身材矮小,手腿粗短而被拒于国家队的大门之外。但她并没有气馁,而是把失败转化为力,苦练球技,持之以恒的努力终于催开了梦想的花蕾——她如愿以偿站上了世界冠军的领奖台。 在她的运动生涯中,她总共夺得了18枚世界冠军奖牌。邓亚萍的出色成就,不仅为她自己带来了巨大的荣耀,也改变了世界乒乒坛只在高个子中选拔运动员的传统观念。 3、司马迁 司马迁遵从父亲遗嘱,立志要写成一部能够“藏之名山,传之后人”的史书。就在他着手写这部史书的第七年,发生了李陵案。 贰师将军李陵同匈奴一次战争中,因寡不敌众,战败投降。司马迁为李陵辩白,触怒汉武帝,被捕入狱,遭受残酷的“腐刑”。 受刑之后,曾因屈辱痛苦打算自杀,可想到自己写史书的理想尚未完成。是忍辱奋起,前后共历时18年,终于写成《史记》。 4、桑兰 桑兰出生于1981年2月,浙江宁波人,原国家女子体操队队员,曾在全国性运动会上获得跳马冠军。到今天为止,坚强的桑兰已经笑着度过了6年的轮椅时光。1998年7月21日晚在纽约友好运动会上意外受伤之后,默默无闻的桑兰成了全世界最受关注的人。这确实是个意外。 当时桑兰正在进行跳马比赛的赛前热身,在她起跳的那一瞬间,外队一教练“马”前探头干扰了她,导致她动作变形,从高空裁到地上,而且是头先着地。 遭受如此重大的变故后却表现出难得的坚毅,她的主治医生说:“桑兰表现得非常勇敢,她从未抱怨什么,对她我能找到表达的词就是‘勇气’。”就算是知道自己再也站不起来之后,她也绝不后悔练体操,她说:“我对自己有信心,我永远不会放弃希望。” 3年来,桑兰用她的坚强意志力和行动应证着自己的诺言,在北大学习、加盟星空卫视主持节目、担任申奥大使、参加雅典奥运北京接力……她充满力量的笑容总能给人希望! 5、曼德拉 从小就追求正义和理想曼德拉是南非第一位黑人总统,他同南非种族隔离制度进行了几十年不屈不挠的斗争,赢得了全世界人的支持和喝彩。因此,有人说,曼德拉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象征。曼德拉的反抗精神、对正义和理想的追求在童年时期就已初露端倪。 曼德拉出生在一个小村庄,9岁那年父亲就去世了。从小曼德拉就经常目睹当地大酋长在解决部落争端过程中被白人 的法律所约束,他逐渐萌发了寻求正义和平等的理想。 年纪更大一些后,他多次领导同学抗议学校的白人法规,甚至因领导学生运动而被除名。在一次次的“斗争”中,曼德拉逐渐立下志愿:要为南非的每一个黑人寻求真正的公正。 Ⅷ 关于名人童年的小故事 1、王羲之苦练书法 王羲之13岁那年,偶然发现他父亲藏有一本《说笔》的书法书,便偷来阅读。他父亲担心他年幼不能保密家传,答应待他长大之后再传授。没料到,王羲之竟跪下请求父亲允许他现在阅读,他父亲很受感动,终于答应了他的要求。 王羲之练习书法很刻苦,甚至连吃饭、走路都不放过,真是到了无时无刻不在练习的地步。没有纸笔,他就在身上划写,久而久之,衣服都被划破了。 有时练习书法达到忘情的程度。一次,他练字竟忘了吃饭,家人把饭送到书房,他竟不加思索地用摸摸蘸着墨吃起来,还觉得很有味。当家人发现时,已是满嘴墨黑了。 王羲之常临池书写,就池洗砚,时间长了,池水尽墨,人称 "墨池"。现在绍兴兰亭、浙江永嘉西谷山、庐山归宗寺等地都有被称为"墨池"的名胜。 2、司马光砸缸 有一次,司马光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小心,掉到缸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顶了。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 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缸里的水流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也得救了。小小的司马光遇事沉着冷静,从小就是一副小大人模样。 这就是流传至今“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这件偶然的事件使小司马光出了名,东京和洛阳有人把这件事画成图画,广泛流传。 3、王冕读书 王冕是诸暨县人。七八岁的时候,父亲叫他在田埂上放牛,他偷偷地跑进学堂,去听众学生念书。听完以后,总是默默地记住。傍晚回家,他把放牧的牛都忘记了。有人牵着王冕家的牛,来王冕家,责怪无人看管的牛践踏了他家的田地。 王冕的父亲大怒,鞭打了王冕一顿。过后,他仍是这样。他的母亲说:“这孩子想读书这样痴迷,何不由着他呢?”王冕从此以后就离开家,寄住在寺庙里。一到夜里,他就暗暗地走出来,坐在佛像的膝盖上,手里拿着书就着佛像前长明灯的灯光诵读,书声琅琅一直读到天亮。 仿佛像多是泥塑的,一个个面目狰狞凶恶,令人害怕。王冕虽然是小孩,却神色安然,就好像没有看见似的。 4、凿壁借光 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照明。邻家有灯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把墙壁凿了一个洞引来邻家的光亮,让光亮照在书上来读。同乡有个大户人家叫文不识的,是个有钱的人,家中有很多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又不要报酬。 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能得到你家的书,通读一遍。”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把书借给他读。于是匡衡成了大学问家。 5、陈毅吃墨水 陈毅小时候非常喜欢读书。 有一次,他正在看书,妈妈端来饼和芝麻酱,叫他蘸着吃。他一边看书,一边吃饼。书桌上有一个大墨盒,他竟把饼蘸到墨盒里,一口一口吃得很香。妈妈走进屋,看到他满嘴都是墨,吃惊地叫了起来。这时,他才发现蘸的不是芝麻酱,而是墨水。 妈妈一边责怪他,一边心疼地拉他去漱口。他却笑着说:"没关系!吃点墨水好哇,我肚子里的'墨水'还太少呢!"

Ⅸ 关于名人小时候的故事要短的 1、岳飞习射 岳飞家庭贫困,忠厚沉稳,很少说话,但是他天资聪颖,能够很清楚的记住很多书,以及书中的解释。他特别喜欢孙吴的兵法,常常背诵这本书一直到天亮都不肯睡觉。 岳飞的记忆力也是非常好的,很多东西他常常只看过一遍就能够记得很清楚。良好的记忆力使得他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为他以后行军打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相传岳飞年少时就力气过人,可以拉开三百斤的弓箭,可以引发一千斤左右的腰弩,年少的优越条件使得岳飞更容易练习箭术,他有一位同乡名叫周同。 周同在见到岳飞时,周同能三箭齐发射中靶子,而岳飞则一箭拉开穿透了靶子。这让周同分外高兴,于是将自己最喜欢的弓箭送给了周同。这样岳飞就更加积极的练习,最终得到了周同的全部箭术。 2、王羲之苦练书法 王羲之13岁那年,偶然发现他父亲藏有一本《说笔》的书法书,便偷来阅读。他父亲担心他年幼不能保密家传,答应待他长大之后再传授。没料到,王羲之竟跪下请求父亲允许他现在阅读,他父亲很受感动,终于答应了他的要求。 王羲之练习书法很刻苦,甚至连吃饭、走路都不放过,真是到了无时无刻不在练习的地步。没有纸笔,他就在身上划写,久而久之,衣服都被划破了。 有时练习书法达到忘情的程度。一次,他练字竟忘了吃饭,家人把饭送到书房,他竟不加思索地用摸摸蘸着墨吃起来,还觉得很有味。当家人发现时,已是满嘴墨黑了。 3、孔子勤奋读书 孔子,姓孔,名丘,字仲尼,是我国春秋时期着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也是我国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他之所以能成为弟子三千、名扬四海的圣人,是和他小时候的刻苦勤奋分不开的,也正所谓是“天才来自勤奋”。 史书言,孔子的母亲在他刚刚三岁的时候,就教他读书识字,到四岁的时候,他已会念百余字了。有一天,他的母亲说:“昨天我教你的字会背了吗”孔丘说:“都记住了。”母亲说:“那好,明天一早我考考你。” 孔丘睡觉,是和哥哥在一起。这天晚上,他钻入被窝后对哥哥说:“哥哥,母亲教给你的字都记住了吗”哥哥道:“都记住了。你呢” 孔丘说:“一我已经练了多遍,也许都记住了,可又没有打握,明天一早娘要考我,若有不会的,娘一定非常伤心和难过。不行,我一定要起来再多练几遍。” 哥哥被他这种刻苦学习、孝顺母亲的精神所感动,心疼地说:“天气凉了,别起来练了,就在我的肚子上写吧。我能觉出对错,也好对你写的做个检查!” 于是,小孔丘就在哥哥的胸口上写了起来。每写一字,就念出声来。可这声音越来越轻,当他写完最后一个字的时候,声音也听不到了。哥哥验完他的最后一个字,听着他那均匀的呼吸,望着他甜中带笑的睡容,既心疼又爱怜地笑了。 第二天一早,在母亲考核时,他一遍通过。母亲惊喜道:“这孩子真神了,前天教了他那么多字,只过了一天,就如此滚瓜烂熟,将来准能干大事啊!”孔丘望着母亲欣喜的面容,高兴地笑了。然而在这微笑中,却伴着两行泪水。 站在旁边的哥哥,深深地理解他,知道在他超人的天资背后,更多的则是弟弟那锲而不舍的精神和刻苦勤奋的汗水。 4、屈原洞中苦读 屈原出身楚国没落贵族家庭,虽然家境不比鼎盛时期,但也衣食无忧生活优渥。家中长辈满腹经纶,对屈原的家庭教育很是重视。屈原深知自己身上流淌着楚国王室血脉,从小对待自己的要求也非常严格。 离他们家不远处有一座山,山中环境空幽寂静,除了猎户到此打猎,平时里鲜有人迹。屈原在家中读书,冬日里火盆烧的很旺盛,屋子里非常暖和,不一会儿屈原就感觉昏昏欲睡。他想起古籍中记载读书人吃苦学习的故事,便想到去家后面的山洞里读书,这样既能锻炼自己的心智,还能不打盹把书读下去。 5、孟母三迁 孟子,名柯。战国时期鲁国人(现在的山东省境内)。三岁时父亲去世,由母亲一手抚养长大。 孟子小时候很贪玩,模仿性很强。他家原来住在坟地附近,他常常玩筑坟墓或学别人哭拜的游戏。母亲认为这样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孟子又模仿别人做生意和杀猪的游戏。孟母认为这个环境也不好,就把家搬到学堂旁边。孟子就跟着学生们学习礼节和知识。孟母认为这才是孩子应该学习的,心里很高兴,就不再搬家了。 对于孟子的教育,孟母更是重视。除了送他上学外,还督促他学习。有一天,孟子从老师子思那里逃学回家,孟母正在织布,看见孟子逃学,非常生气,拿起一把剪刀,就把织布机上的布匹割断了。孟子看了很惶恐,跪在地上请问原因。 孟母责备他说:“你读书就像我织布一样。织布要一线一线地连成一寸,再连成一尺,再连成一丈、一匹,织完后才是有用的东西。学问也必须靠日积月累,不分昼夜勤求而来的。你如果偷懒,不好好读书,半途而废,就像这段被割断的布匹一样变成了没有用的东西。” 孟子听了母亲的教诲,深感惭愧。从此以后专心读书,发愤用功,身体力行、实践圣人的教诲,终于成为一代大儒,被后人称为“亚圣”。 Ⅹ 名人童年的故事50字 华盛顿是美国第一位总统。他是孩子的时候,砍掉他父亲的两棵樱桃树。他父亲回来了,非常生气。他暗自思量,“如果我查明谁砍了我的树,我要狠狠揍他一顿。”他父亲到处询问。当他问儿子时,华盛顿开始哭了起来。“我砍了你的树!”华盛顿和盘托出。父亲抱起他的儿子说:“我好聪明的孩子,我宁愿失去一百棵树,也不愿听你说谎。”列宁小时候是一个认真学习的孩子。列宁在学校里,每门功课都学得很好。老师讲课,他用心听。老师留的作业,他认真做。列宁做完学校里的功课,还读许多课外书。他常常把书里的故事讲给别人听。他爱书里那些勤劳勇敢的人,拿他们做自己的榜样。列宁十分爱护书。他从来不把书弄脏,也不把书到处乱扔。列宁小时候就是这样学习的。

惜财之德(李嘉诚)

李嘉诚有一次从酒店出来,准备上车的时候,把一枚硬币掉在了地上,硬币咕辘辘地向阴沟滚去,他便欠下身去追捡。旁边一位印度籍的保安见状,立即过来帮他拾起,然后交到他的手上。李嘉诚把硬币放进口袋后,再从钱夹里取出100元港币,递给保安作为酬谢。

为了一元钱却花了100元,这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是不划算的。有人向李嘉诚问起这件事情,他的解释:“若我不去捡硬币,它就会在这个世界上消失,而我给保安100元,他便可以用之消费。我觉得钱可以拿去使用,但不能浪费”

珍惜财富是一种品质,也是一种修养,一种品德。记得小时候父辈们曾教育我们说:惜衣有衣穿,惜钱有钱用。所以节约是美德,大概也是这个道理吧。小时候,莫扎特常常走到钢琴前面,按着琴键细听,并努力弹出他曾经听到过的音乐。一次,莫扎特的父亲和朋友一起回家,看到4岁的莫扎特正坐在桌旁写东西。父亲问他在干什么,莫扎特说他正在写钢琴协奏曲。父亲把五线谱纸拿过来一看,激动得流出了眼泪,他对朋友说:“你看,他写的这些又正确又富有意义啊!”天资加上勤奋和用心,这就是神童莫扎特!《柳公权戒骄成名》

柳公权从小就显示出在书法方面的过人天赋,他写的字远近闻名。他也因此有些骄傲。不过,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个没有手的老人,竟然发现老人用脚写的字比用他手写的还好。从此,他时时把“戒骄”记在心中,勤奋练字,虚心学习,终于成为一代书法大家。

屈原洞中苦读》

这个故事讲述了,屈原小时侯不顾长辈的反对,不论刮风下雨,天寒地冻,躲到山洞里偷读《诗经》。经过整整三年,他熟读了《诗经》305篇,从这些民歌民谣中吸收了丰富的营养,终于成为一位伟大诗人。

《匡衡凿壁偷光》

西汉时期,有一个特别有学问的人,叫匡衡,匡衡小的时候家境贫寒,为了读书,他凿通了邻居文不识家的墙,借着偷来一缕烛光读书,终于感动了邻居文不识,在大家的帮助下,小匡衡学有所成。在汉元帝的时候,由大司马、车骑将军史高推荐,匡衡被封郎中,迁博士。

《司马光警枕励志》

司马光是个贪玩贪睡的孩子,为此他没少受先生的责罚和同伴的嘲笑,在先生的谆谆教诲下,他决心改掉贪睡的坏毛病,为了早早起床,他睡觉前喝了满满一肚子水,结果早上没有被憋醒,却尿了床,于是聪明的司马光用园木头作了一个警枕,早上一翻身,头滑落在床板上,自然惊醒,从此他天天早早地起床读书,坚持不懈,终于成为了一个学识渊博的,写出了《资治通鉴》的大文豪。转了好几个地方的。

皇佑二年,吴中发生大饥荒,饿死者的尸体遍布于道路。这时范仲淹主管浙西,调发国家仓库粮食,募集民间所存的钱物来赈济灾民,救荒之术很是完备。吴中百姓喜欢比赛舟船,爱作佛事,范仲淹就鼓励民间多举办赛事,太守每日出游宴饮于西湖上。自春天到夏天,城中居民大规模出游,尽情玩赏。又召集各寺院主持僧人,告谕他们说:“灾荒年间民工工价最低廉,可以趁此时机大力兴建土木工程。”于是各个寺院的修建工程都非常兴盛。官府也翻修仓库和官吏住舍,每天雇役一千多人。监察机关弹劾杭州长官不体恤荒政,嬉戏游乐而无节制,以及官府、私家兴建房舍,伤耗民间财力。范仲淹于是自己草拟奏章,申述因为饮宴和兴造房舍的缘由,是要调发有余的钱财,来救济贫民。那些从事贸易、饮食行业的人,工匠、民夫,仰仗官府、私家养活的,每天大概可达几万人。救济灾荒的措施,没有比这一做法更好的了。这一年两浙路灾区唯有杭州平安无事,百姓没有流亡的,这都是范文正公的恩惠。饥荒年份打开司农寺粮仓的粮食赈济灾民,募集民间财力为地方兴利,近年来已定为法令。这种措施,既赈救了饥荒,又趁荒年替民间兴利,这些是先生的功绩。[1]

注释

(殍殣枕路)饿死的人躺在路上。

(领浙西)兼任杭州太守,管理浙西一带。

(募民存饷)聚集百姓慰问,馈赠物品。存,慰问。饷,馈赠物品

(术)指救灾的方法。

(主首)住持,方丈。

(鼎兴)大盛。

(敖仓)粮仓。

(役)使用。

(监司)主管检查的官员。

(恤)忧虑,顾惜。

(荒政)救灾的政事。

(条叙)指奏章。

(仰食)依赖……吃饭。

(无虑)大约。

(晏然)平静、安定的样子。晏,安定。

(流徙)流离所失。

(岁饥)年景饥荒。

(司农)主管粮食等事项的官府。

(著)制定。

(因)顺着,就着。

1 唐代关于水的诗句

唐代关于水的诗句 1 关于水的诗句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

月光如水水如天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河水清且涟漪

波随月色净,态逐桃花春。照霞如隐石,映柳似沉鳞

不尽长江滚滚来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唐钱起《陪考功王员外城东池亭宴》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宋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唐李白《将进酒》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宋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唐白居易《暮江吟》

叶上初阳乾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宋周邦彦《苏幕遮》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唐杜甫《曲江二首》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唐杜牧《江南春绝句》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唐杜牧《秋夕》

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唐朝贾岛《忆江上吴处士》

唯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唐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

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李煜《浪淘沙》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唐赵瑕《江楼感怀》

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南唐李煜《相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南唐李煜《虞美人欢》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唐李白《宣州谢眺楼做官别校书叔云》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汉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唐元稹《离思五首》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宋朱熹《观书有感》

青山看不厌,流水趣何长——唐钱起《陪考功王员外城东池亭宴》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宋陆游《游山西村》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唐杜牧《秋夕》

2 有关水的古诗

夜渡湘水 孟浩然

客舟贪利涉,暗里渡湘川。

露气闻芳杜,歌声识采莲。

榜人投岸火,渔子宿潭烟。

行侣时相问,浔阳何处边。

问淮水 白居易

自嗟名利客,扰扰在人间。

何事长淮水,东流亦不闲?

渌水曲 李白

渌水明秋日。

南湖采白苹。

荷花娇欲语。

愁杀荡舟人。

春水 杜甫

三月桃花浪,江流复旧痕。朝来没沙尾,碧色动柴门。

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已添无数鸟,争浴故相喧。

诗中水

1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骆宾王《咏鹅》)

2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门山》)

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4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5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白居易《忆江南》)

6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杨万里《小池》)

7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题惠崇〈春江晚景〉》)

8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9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曹操《观沧海》)

10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水的诗

作者:舟英

在黄河之水天上来

大将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

洪流里

却不知一沟绝望的死水

亘古荒诞有自得其乐的鱼游

李白的黄河 苏轼的长江 闻一多的死水

源出戏弄的逻辑

因为是水就不怕水淹!

现代没有重涉女英的洞庭波

瑶姬巫山的雨水云

但还归了汉之广矣 不可方思的水阔

和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的水远

以及水之悠 水之涣

《诗》的生命水!

流淌六朝的风韵

澄江静如练 余霞散成绮

水经唐代的鲜美

桃花流水鳜鱼肥

碧波,凝翠……

千年的岁月流走了湘君夫人的狂歌狂舞

沉埋了屈子夕阳般沉沙的胸膛

只能 楚天的白云黄鹤一江春水向东流!

水的诗

没有跟随西方哲人重返苏格拉底哲学

没有创造荷马英雄史诗前神话

而有涟漪荡荡!

水本无源,无流,无出口;

诗有形,有韵!

即使如一沟死水也是

死水死了即再生的丰沛:

澎湃的流,

浩瀚的出海口!

3 关于水的古诗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溪。 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数家茅屋清溪上,千树蝉声落日中”(唐戴叔伦《题友人山居》),“细雨轻烟笼草树,斜阳曲水绕楼台”(宋欧阳修《浣溪沙》),“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唐杜甫),“溪连舍下衣常润,山带城边日易斜”(南唐徐铉),“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唐杜牧)这样的描写亲水住宅的诗句。

孔子在《论语》中说:“知(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意思是聪明的人喜爱水,仁德的人喜爱山。

大概因为时至现代,聪明的人越来越多,所以都愿意选择亲姬法灌盒弑谷鬼贪邯楷水住宅。亲水楼盘也就大行其道了。

江水流春去欲尽, 江潭落月复西斜 黄河走东溟,白日落西海。 逝川与流光,飘忽不相待。

春容舍我去,秋发已衰改。 人生非寒松,年貌岂长在。

吾当乘云螭,吸景驻光彩。 滟滟随波千万里, 何处春江无月明 #24 峨嵋山月歌 李白 峨嵋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 。

(《送邢桂州》)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新晴野望》)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终南山》) 湖上一回首,山青卷悠然远山暮,独向白云归。(《归辋川作》) 白云。

(《欹湖》)九江枫树几回青,一片扬州五湖白。(《同崔傅答贤弟》)。

4 描写水的诗句古诗大全

1、钱塘湖春行

唐代: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译文

从孤山寺的北面到贾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刚与堤平,白云低垂,同湖面上连成一片。

几只早出的黄莺争相飞往向阳的树木,谁家新飞来的燕子忙着筑巢衔泥。

纷繁的花朵渐渐开放使人眼花缭乱,浅浅的青草刚刚够上遮没马蹄。

最爱的湖东美景百游不厌,杨柳成排绿荫中穿过一条白沙堤。

2、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出自:唐朝李白《将进酒》

释义:你难道没有看见吗?那黄河之水犹如从天上倾泻而来,波涛翻滚直奔东海从来不会再往回流。

3、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e799bee5baa6e59b9ee7ad9431333433623731鸡。

出自:宋代苏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释义:谁说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时期? 门前的溪水都还能向西边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叹时光的飞逝啊!

4、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出自:南北朝郦道元《三峡》

释义:等到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船只的航路都被阻断,无法通行。

5、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出自:南北朝吴均《与朱元思书》

释义:水都是淡青色的,深深的江水清澈见底。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一直看下去,可以看得很清楚,毫无障碍。

5 有关水的古诗句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陆游《游山西村》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 王维《终南别业 》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活水亭观书有感二首·其一》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 白居易《忆江南词三首》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 张志和《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 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 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

花自飘零水自流。 —— 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人生长恨水长东。 —— 元好问《临江仙·自洛阳往孟津道中作》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 林逋《山园小梅·其一》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 —— 苏麟《断句》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 白居易《暮江吟》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苏轼《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 刘禹锡《望洞庭》

6 古诗词中关于水的

关于水的 古诗有

《将进酒》

佚名(先秦)《蒹葭》

李白(唐代)《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苏轼(宋代)《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白居易(唐代)《忆江南·江南好》

杨万里(宋代)《小池》

郦道元(南北朝)《三峡》

韦应物(唐代)《滁州西涧》

李白(唐朝)《望庐山瀑布》

李白(唐代)《望天门山》

苏轼(宋代)《惠崇春江晚景》

李白(唐代)《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唐代)《赠汪伦》

杜甫(唐代)《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骆宾王(唐代)《咏鹅》

孟浩然(唐代)《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唐代)《宿建德江》

白居易(唐代)《暮江吟》

范仲淹(宋代)《江上渔者》

欧阳修(宋代)《采桑子·何人解赏西湖好》

等等

7 跟 水 有关 的 古诗

1、《暮江吟》

唐代: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译文:

一道残阳渐沉江中,半江碧绿半江艳红。最可爱的是那九月初三之夜,亮似珍珠朗朗新月形如弯弓。

2、《宿建德江》

唐代: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译文:

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小洲,日暮时分新愁又涌上客子心头。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江水清清明月来和人相亲相近。

3、《桃花溪》

唐代: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译文:

一座高桥隔着云烟出现,在岩石的西畔询问渔船。桃花整天随着流水流淌,桃源洞口在清溪的哪边?

4、《南湖早春》

唐代:白居易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苹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

译文:

乌云散去,风雨初停,天气刚刚放晴,阳光照射在湖面上形成倒影,有一种温暖明快之感。漫山遍野的山杏,碎红点点;湖面上漂浮的水苹,一望无际,犹如整齐的草坪。

白雁身上雨水

姓潘的名人

从古至今姓潘的名人有哪些? 潘姓名人 1、潘崇。春秋楚成王时太师,助楚穆王继位有功,被穆王封为太师,兼掌上环列之尹。 2、...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