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谱的范本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3浏览:4收藏

家谱的范本,第1张

一个家谱有很多种,具体如下:

1、欧式

欧式又称横行体,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立的。

欧式的特点是:世代分格,由右向左横行,五世一表,用起来很方便。欧式中,每个世代人名左侧都有一段生平记述,介绍该人的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配偶、葬地、功绩等。

2、苏式

苏式又称垂珠体,是北宋文学家苏洵创立的。

苏式世系表的特点是:世代直行下垂,世代间无横线连接,全部用竖线串连,图表格式也是由右向左排列的,主要是强调宗法关系。

3、宝塔式

宝塔式顾名思义,就是将世代人名象宝塔一样,由上向下排列。

宝塔式采用横竖线连接法,竖线永远处在横线的中间,这对人多的大家族来说,因人名不可能排在同一页纸上,兄弟之间长幼关系不清,会为写谱、看谱带来很多不便。

此种图谱最迟在南宋时期出现,其特点是将始祖置于上方正中位置,后世子孙按辈分依次排列,每一父辈必置于字辈的上方正中,这样家庭成员的亲疏、血缘关系表现的非常明了。

但宝塔式的缺点是,当家族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无法将世系在一张纸上画出,而且由于各支系子嗣多寡不一,难以保持图谱整体上的均衡,容易给人一种不整理的感觉,另外宝塔式图谱在附记履历时由于篇幅有限也受到较大的限制。

4、牒记式

不用横竖线连接世代人名间的关系,而是纯用文字来表述这种关系。

每个人名下都有一个相关的简介,如:字、号、功名、官爵、生辰年月日、藏地、功绩等。牒记式的世系形式固定,次序分明,比较节约纸张。

牒记式家谱类似于每位家庭成员的简历汇编,其起源大约是源于欧式图谱,大致相当于欧式图谱后面的传记部分。其优点是世系固定,依次分明,因此, 有不少家谱采用这一图谱。

扩展资料:

家谱:又称族谱、宗谱等。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家族的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的书。皇帝的家谱称玉牒,如新朝玉牒、皇宋玉牒。它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由正史中的帝王本纪及王侯列传、年表等演变而来。

家谱是一种特殊的文献,就其内容而言,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具有平民特色的文献,记载的是同宗共祖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家谱属珍贵的人文资料,对于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均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

参考资料:

家谱

1、出自姬姓,为卫国国君康叔的后代。拒《元和姓篡》所载,周文王弟8子康叔为卫国国君,其九世孙叫惠孙,惠孙有个孙子乙,字伍仲,伍仲以祖父的字命氏,就是孙氏。因此他又叫孙仲。孙仲的子孙世居汲郡,是为河南孙氏。

2、出自芈姓,为春秋时楚国令尹孙叔敖之后。孙叔敖时楚国期思人,字孙叔,在他任楚令尹时,因教化民众,曾在期思开发水利有功,而深得楚人的拥护,其子孙便以他的字命氏,也称孙氏。3、出自妫姓。春秋时,陈(为周武王灭商后所封的妫姓国)厉公的儿子叫陈完,因事逃到齐国后,改姓田,田完的5世孙无宇次子田书,为齐国大夫,因有功被齐景公赐姓孙氏。后来齐国内乱,孙书的后人出奔吴国。吴将孙武,其后也。是为山东孙氏。

迁徙分布

出自姬姓的孙氏,世居汲郡。出自安乐的孙氏,至孙武时逃至吴国。其后裔一支留居太原,一支徙居清河,一支徙居汝州郏城。在唐代中原孙氏曾两次向福建移民。唐之前,孙氏世居河南陈留,唐僖宗时孙利定居于江西宁都,传至孙承事,迁居福建长汀河田。其后裔孙友松再迁至广东紫金县,其后孙殿朝又迁至翠亨村,孙殿朝既孙中山的高祖。他的孙子孙敬贤有三子:长子达成、次子学成、三子观成。达成娶妻杨夫人,生三子:长子德佑、次子德彰、三子德明。德明就是中

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据有关资料记载,台湾的孙氏皆来自福建泉州,而泉州孙氏系唐末自光州迁入。孙氏不仅在国内分布相当广泛,而且海外不少国家也有不少华人。

郡望堂号

1、堂号

"平治堂":因为孙叔敖把楚国治理得民富国强。

"乐安堂":因为田书伐莒有功,被封于乐安。

"富春堂":大军事家孙武带着自己的13篇兵法见吴王,吴王用他为将。他带兵西破强楚,北威齐、鲁,战功赫赫。吴王把他封到富春,因叫富春堂,和乐安堂同宗。

"映雪堂":晋朝时候御史大夫孙康,幼时家贫,买不起油点灯,冬天下了大雪,他在院子里映着雪光读书,终于成了大名。

2、郡望

汲郡:晋置郡。此支孙氏,为孙氏世居之地,为晋名隐士孙登之族所在。

陈留郡:西汉置郡。治所在陈留。

太原郡:战国秦庄襄王时置郡。此支孙氏为富春孙氏之分支,其开基始祖为孙明的11世孙福。

乐安郡:东汉置郡。此支孙氏为兵家之圣孙武之族所在。

富春郡:秦置郡。此支孙氏为乐安孙氏之分支,其开基始祖为孙武次子孙明。

家乘谱牒

河北:孙氏家谱四卷、宁晋孙氏族谱四卷、

江苏:孙氏续修宗谱二十卷、孙氏族谱六卷、映雪堂孙氏族谱十卷、孙氏家谱十三卷、孙氏世谱十卷、孙氏宗谱图咏十卷、富春孙

氏宗谱十二卷、常熟孙氏宗谱不分卷

浙江:孙氏梅东家乘一卷、孙氏世乘三卷、姚江孙氏世乘二卷、孙氏房谱不分卷、下沈孙氏宗谱一卷、阳川孙氏宗谱十八卷

安徽:宣池富春孙氏宗谱十卷、新安孙氏重续宗谱不分卷、寿州孙氏支谱十卷

广东:孙氏族谱四卷、崖县孙氏族谱三十卷孙氏宗谱不分卷、孙氏世系不分卷、孙氏宗谱四卷、严庄孙氏宗谱二十四卷、孙氏万代世系表不分卷、竹圆孙氏宗谱十六卷

毕节的移民主要是明清时从中原一带迁徙来的官员、军队、商人、流民等。

这些大量的移民源源不断地涌入这块历史悠久而又贫瘠落后的“化外之地”,改变了千百

年来人口构成的民族格局。在全省的许多交通要道关隘都出现了汉人,后来逐渐形成许多

或大或小的城镇,毕节市撒拉溪镇就是其中的一个。

一、明清时期进入贵州的移民概况

明王朝建立后,采纳刘基的建议,以卫所为单位将军队布防在全国各地,一般为“三

分守城,七分屯种,又有二八,四六,一九,中半等比例。皆以田地肥瘠,地方缓冲为差。”

从明洪武四年(公元 1372 年)开始,相继在贵州设立24 卫和两个直隶千户所。按照当时

的军事编制,每卫有 5600 人,长官司为指挥使;下置前、后、左、右、中五个千户所,

每个千户所 1120 人,长官司为千户;千户所下设十个百户所,每个百户所为 112 人,长官

司为百户;百户所设总旗二,每个总旗下设五个小旗,每个小旗为 10 人。由于贵州是川

滇咽喉,西南锁钥,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在五个千户所之外又增设外守御千户所。根《贵

州省省志·军事志》记载 “贵州都指挥使司所辖贵州卫,贵州前卫,及其以西的 “上六卫”

(威清、平坝、普定、安庄、安南、普安),以东的 “下六卫”(龙里、新添、平越、清平、

兴隆、都匀),西北的 “西四卫”(乌撒、毕节、赤水、永宁)和黄平千户所,普市千户所,

有屯兵 161588 名。”另外,湖广都司所辖的“边六卫”(偏桥、平溪、镇远、清浪、铜鼓、

五开)和天柱千户所的兵员未见计录,如果按编制计算,也应有34720 名。神宗万历年间,

又在黔北遵义设立威远卫,崇祯时又设立敷勇卫,镇西卫。共有官司兵 16800 名。”三项

合计明代先后进入贵州卫所官司兵总数为 213108 名。这 20 多万卫所军人实际上就是 20

多万个家庭。因为明朝卫所官兵一律注入军籍,世代袭替,称为军户。为了保证军队兵源

不绝,稳定官司兵安心服役,使军士“有亲属相依之势,有生理相安之心”。明朝中央政

府规定军人携带家室,一人在军,全家随往。《大明会典》载:“有妻在籍者,就于结领内

备开妻室氏姓年龄,著令原藉亲属迸去完聚。”没有妻室的政府予以婚配。如果当时平均

每户家庭以上 4 口人计算,那明朝到贵州的军事移民就有80 多万人。这还不包括其它性

质的移民。

明末清初,贵州战乱,社会很不稳定,是移民的禁区。直到康熙年间才安定下来。于

是又有大批移民进入贵州。第一批到来的移民是军人,他们是随吴三桂从东北和经山西、

陕西和四川到达贵州的。如毕节市吴家屯 的吴氏家族,后有一支移迁至撒拉溪等地,他

们都是随吴三桂平水西、乌撒时留下的。但因为吴三桂是历史上有名的大奸臣,他们都不

承认自己是跟随吴三桂留下的,都称自己是明代从江浙一带迁徙来的。吴三桂平水西、乌

撒后,汉人猛增。据《太定府志》记载:“黔西州汉庄二百四十六,计二万八千六百六十

九户,计十二万四千三百二十五口”威宁州汉人“多江南、湖广、江西、福建、陕西、云

南、四川”人。雍正帝改土归流后,又有大量流官及家属进入贵州。如乾隆年间就有董朱

英,顺天府人,于乾隆 19 年(公元 1754)来毕节任知县。而董朱英只是当时进入贵州流

官中的一员。请代移民没有明代来得猛,来得快,他们大都零星,稀散状态。断断续续的。

二、汉族移民与撒拉溪镇的形成

撒拉溪镇,位于毕节市西面,距县城 38 公里,明代设堡,名撒拉堡,请代属县之西

里辖地,故名撒喇(拉)西(溪),又称撒拉溪,民国时设高溪乡。撒喇之名最早见于史

册是在明代。“撒拉”是彝语的音译,其意为回民曾居住的地方。今撒拉溪镇内的一些地

名,如野鸡嘎、麻花嘎、雄嘎、裸凶嘎等。“嗄”是彝语,其意为树的丫技。野鸡嘎其意

就是彝族中一个以野鸡为名的家支。可以看出撒拉溪是许多彝族聚居点。据 《贵州古代民

族关系史》记载彝族的先民是在汉代从云南进入贵州西部的。使当地大量的濮人迁徒和演

变成其它民族。彝人的先民就成了黔西北地区的主要民族。自明代以后,其居民的民族成

份发生了巨大变化,首先要汉族移民逐渐增加,时代的移民规模宏大,盛况空前。通过“调

北填南”“调北征南”把大批汉人移入贵州,在贵州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当时仅毕节

卫就有 6641 名官兵。按照明朝规定,这 6 千多名军士就是 6 千多户家庭,如果当时平均

每户以4 口人计算,那么到毕节卫的军事移民就有两万多人。而毕节、乌撒等卫的屯军是

跟随颖国公征云南梁王时留下来的。许多人来自同一地方,又居住在同一地方,在居住地

有田舍坟地,又有学校和寺庙、祠堂。在乌撒卫(今威宁一带)置 5 个户所,分置 48 个

屯,屯下设堡,总共有二百余堡。据《威宁县志》记载。“这些人都是跟随傅友德将军一

起南征西平候沐英的部下。战事结束后,沐英驻守云南,世代袭职直至明朝灭亡,沐英这

支回民军队则驻守威宁卫48 个屯。”在今威宁中水、牛棚一带仍有他的后裔。在毕节卫,

则留 “江西、浙江、湖广、河南四都司兵守之,控扼要害。据 《毕节县志》记载”洪武 14

年留绥远将军杨盛驻守毕节卫。而杨盛的族人主要定居在七星关以北河谷坝子地带 (今杨

家湾街上),据说此地原来未定名,就因杨氏家族在此地居住过,后便取名杨家湾。另外,

从今撒拉溪镇汉族大姓顾氏族谱也可以看出。《顾氏族谱》上载:“始祖成公,由前明洪武

二年奉命征讨填黔,授征南都指挥之职,躬膺王命。统率王师,自吴入黔,其后平服有功,

封镇元候进征南将军,遂久镇南疆……”。后与七星关守城将领之女韩氏结婚,为顾氏入

黔始祖。顾氏主要居住在撒拉溪镇街上以北的小树林、达木桥,木瓜冲,野鸡嗄等地。

就在卫所官兵来黔屯戍的同时及以后,其它性质的外省移民也相继而至,编入匠藉的

手工业者随军在卫所股役,他们与军队一起居住在屯堡。还有一些工匠被遣到贵州为官司

府服役,主要集中在官司府治所。有的则为贵州开驿道,筑城堡,建军营,架桥梁,造兵

器,制农具。众多的谋生机会吸引他们。他们的谋生手段以及他们的服务对象决定了他们

不能定居在土著人最集中的区城。而往往依傍军事移民生活圈,如撒拉溪的徐氏、路氏。

徐氏家族大部分是这一时期从四川迁徙过来。则路氏是从江西随军而来的。他们大都是匠

人,会做很多工艺话。徐氏主要居位撒拉溪街以南永星村,以西的兴隆村及以北的柏山村,

路氏家族则主要居住撒拉溪街上,因为他们与顾氏家族有亲属关系,理所当然受到顾氏家

族关照。故顾路二氏几乎占据整条撒拉溪街。

商人的嗅觉最为敏捷的,他们的足迹遍布每一个移民村庄,尤其是那些贩运食盐的巨

商,他们运用政府“开中”制度,不再从中原把粮食运到指定的边远卫所以换以“盐引”

而是直接组织移民到贵州屯种缴粮。明洪武二十年(公元 1380)“命户部募商人于云南毕

节卫纳米中盐,每米二斗给浙盐一引,三斗给川盐一引”①在今毕节市长春保镇青丰村,

明代的丰乐堡,单从当地旺族卯氏宗谱来看,他们当初以祖上显赫的权贵为荣就不为奇了。

其祖以贩盐入黔,募民屯垦,历经几代,家资巨重,富甲一方,成为当时毕节一带名门旺

族。卯氏另有一支族人以行医为生,后移居撒拉溪卯家地。以其精湛医术在毕节一带路很

有名气。撒拉溪镇的钱氏,其祖在明朝贩盐入黔,定居在撒拉溪,置地田产,为撒拉溪的

最大的地主。占有撒拉溪镇大部分坝子地,其房舍今还在。有二座两重四合院,四合院傍

有一座石彻碉堡,粮仓二座。解放后,一座为撒拉溪小学校舍,(现在大部已被毁),另有

一座为撒拉溪公社办公地(现还在)。两座粮仓则分给穷苦志百姓(现也不存在)。而大批

的移民则是因为家乡人稠地少,无地可耕,响应政府“移民就宽乡”的政策来到贵州的。

卫所“征南”移民把他们称作 “填南”移民。平坝河谷的肥田沃土大都被军屯的移民和商

人占有。土著人居住的贪瘠荒野地区他们又不愿去,而且自己势单力溥,又不敢贸然前往。

因此多选择靠近屯堡的地方居住。这类移民来自不同地区,也不是聚族而迁,更不可能聚

族而居。而是既有“蜀中,江右之民,也有中州流寓之孙。”总之,他们居住分散,如撒

拉溪成氏,也是这时从四川迁徙而来的。他们人丁单溥,往往与大姓杂居在一起。

从这些移民定居点来看,他们以毕节为中心据点,然后在其四周分散,如毕节以北的

田坝桥,以东海子街,以南朱昌,宋伍,以西长春堡,撒拉溪,杨家湾等地。这些移民中,

以张氏人最多,分布最广,名气也最大。张氏主要居住在毕节城区,及以西长春堡,撒拉

溪、杨家湾等地。而张氏在撒拉溪镇内主要分居撒拉溪街南的桥边,张官屯,碰关,白家

哨,高山铺等地。据考证这些地名都是来源于明代的军事单位,因为时代军事单位有卫、

所、屯(堡)、关、旗、哨、等。正是这些地方地势险要。地处交通要道上。有很大军事

价值。政府才会在这些地方驻兵。而兵一担在这些地点驻扎。就会提供一些谋生的机会,

这样一来,就有匠人、商人、流民向这些地方靠近。于是就形成了一个个汉族移民聚居点。

这些据点由当初的军事中心逐渐转变为或大或小的政治经济中心。后来发展为大小不一的

城镇。如撒拉溪便是其中之一。

三、移民对撒拉溪等地的影响

外地移民源源不断而来,给闭塞的蛮荒之地带来先进文化。他们大都来自同一地方,

又居在同一地方,想把自己从故乡带来的文化较为全面带入移居地,同居在一地,又有能

力将带入移居地文化保存下去。所以他们创建书院,设立私塾。一心想把子孙培养成通文

墨懂诗书的知识分子,并通过科举进入仕途,继续享受荣华富贵。明万历年间,兵备道陈

性学在毕节青螺山建青螺书院。乾隆年间,知县董朱英修建松山书院。与此同时,一批乡

镇私塾也在乡镇兴起,如撒拉溪镇顾氏在龙井办私塾。这些书院,私塾成为传播儒家文化

和思想阵地,同时也培养了一批知识分子和文化界名流。如撒拉溪镇顾氏在龙井创办私塾,

收人为徒,教以书礼,培养了一批有文化的当地人,他们在乡间日常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

用。如哪家修坟立碑,要写个碑文;过年过节,要写个对联,“家神”“土地”,亲朋友好

友去世,要写个祭文。都要靠这些人。而毕节张氏,名气最大,贵州省第一名进士张谏便

是毕节人,其家族在清朝就先后出现了 5 名进士。张九鹏自乾隆十九年中进士,其子张元

履于乾隆五十四年中进士。接着张元履的三个儿子也中进士,他们是张凤枝(乾隆六十年),

张名技(嘉庆六年),张本枝(嘉庆七年)。其次为毕节路氏。路元升,字南征,清雍正中

岁贡生瀛州长子,少聪敏,有志好学,尤喜诗文词赋与程朱理学。由文林郎中雍正丙午科

解元。乾隆元年丙辰科成金德榜进士。其曾孙路孟逵于嘉庆十九年中进士,路孟逵的两个

儿子路璋(道光十六年)路璜(道光二十五年),也中进士,路横的儿子路朝霸又于光绪

二年中进士。他们虽处空乡僻壤,遵从祖训,也刻苦功能读、博览群书、一举成名,使其

子孙后代在屯堡军事地位下降后仍能用知识再谋生存。而且吃苦耐劳,艰苦朴素。(嘉靖)

《贵州通志》描述写时的卫人“勤于耕种,不事奢侈”其欲勤俭,耕织为出,入有富菽粟

日用饶裕。”但是随着商业在边疆兴起他们也在改变。据 《毕节县志稿·凡例》《风俗》载:

“毕节之民,迁自中州诸巨族,皆前指挥千百户后,渊睦成风,耕读为业,士人有祖孙父

子数世青衿者,农人务本力田,有志死不入城市者,勿穆朴实,简陋异常,自开厂设局以

来,百货走集,五坊杂处,欲渐华靡,不类往日矣。”②

他们对当地影响不仅在文化思想上,还有宗教信仰,民俗节日,生活习惯等,撒拉溪

集镇以前以十二生肖日为期赶集。而十二生肖文化是随汉族移民从中原地带迁徙而来的。

在宗教信仰和民俗节日上,如原撒拉溪镇的人是不信佛,也不信仰观世音菩萨,也不过端

阳节。他们大都还停在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的原始宗教。自明代以后,他们的生活习惯逐

渐开始改变,家中也开始恭奉“家神”和“土地”,还会跟汉人交易,学做经商,汉化程

度越来越快,也越来越高。据 《大明统一志》载“黔西北高寒地带的威宁、毕节自设卫

所以来,民风渐变,土人以牧胡羊岁两剪其毛以为毡而资贸易。”③

总之,这一切都已成为历史,然而历史是不能模糊的。因为历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任

何成功者都善于从历史的经验中吸取营养。为此,我持着客观态度做了以上探析。然而限

于本人学识有限。有很多东西值得商榷。但也为小镇建设献上自己微不足道的力量。今天,

撒拉溪镇已成为毕节市一个重要的集镇,不管是“征南”移民还是 “填南”移民,又或是

土著人大都无本质的区别。都应为小镇建设和发展献力献策。共同建设自己家园。

家谱的范本

一个家谱有很多种,具体如下:1、欧式欧式又称横行体,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立的。欧式的特点是:世代分格,由右向左横行,五世一表,用起...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