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脾胃系病证)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3浏览:1收藏

中医内科(脾胃系病证),第1张

第三章 脾胃系病证

第一节 胃痛    186

胃痛良附散寒凝,保和丸消食滞停。

柴胡散主肝犯胃,湿热中阻清中更。

失笑丹参活瘀血,缓解刺痛效果灵。

一贯芍甘胃阴亏,黄芪建中虚寒轻。

1寒邪客胃证

香苏散《局方》

香苏散内草陈皮,外感风寒气滞宜;

寒热头痛胸脘闷,解表又能疏气机。

良附丸《良方集腋》

良姜香附等分研,米汤姜汁加食盐;

合制为丸空腹服,胸闷脘痛一并蠲。

2饮食伤胃证

保和丸《丹溪心法》

保和山楂莱菔曲,夏陈茯苓连翘取;

炊饼为丸白汤下,消食和胃食积去。

3肝气犯胃证

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

柴胡疏肝散=四逆散+川芎、香附,

枳实易枳壳

柴胡舒肝芍川芎,枳壳陈皮草香附;

疏肝行气兼活血,胁肋疼痛皆可除。

4湿热中阻证

清中汤《医学统旨》

医宗金鉴清中汤,二陈苓草栀连蔻;

清中化湿和胃气,疼痛灼热一并消。

组成:陈皮、半夏、茯苓、甘草、

栀子、黄连、白豆蔻

5瘀血停胃证

失笑散《局方》

失笑灵脂共蒲黄,等分作散醋煎尝;

血瘀少腹时作痛,祛瘀止痛效非常。

丹参饮《时方歌括》(丹参檀砂仁)

心腹诸痛有妙方,丹参砂仁加檀香;

气滞血瘀两相结,瘀散气顺保安康。

6胃阴亏耗证

一贯煎《柳州医话》

一贯煎中生地黄,沙参归杞麦冬藏;

少佐川楝泄肝气,阴虚胁痛此方良。

芍药甘草汤《伤寒论》

芍药甘草汤:白芍+炙甘草

芍药甘草仲景方,缓急止痛功效良;

主治腹痛足挛急,服之病愈即安康。

7脾胃虚寒证

黄芪建中汤《金匮要略》

黄芪建中汤即小建中汤加黄芪一两

小建中汤芍药多,桂枝甘草姜枣和;

更加饴糖补中气,虚劳腹痛服之瘥。

黄芪建中补不足,表虚身痛效无过。

附 吐酸 195

1热证

左金丸

左金黄连与吴萸,胁痛吞酸悉能除,

再加芍药名戊己,专治泻痢痛在脐。

2寒证

香砂六君子汤《古今名医方论》

六君子+藿香、砂仁:香砂六君子

四君子汤中和义,参术茯苓甘草比。

益以夏陈名六君,健脾化痰又理气。

除去半夏名异功,或加香砂胃寒祛。

附 嘈杂 196

1胃热证

温胆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温胆汤用苓夏草,枳术陈皮加姜枣;

虚烦不眠舌苔腻,此系胆虚痰热扰。

2胃虚证

四君子汤《局方》

四君子汤中和义,参术茯苓甘草比,

益以陈夏名六君,健脾化痰又理气。

3血虚证

归脾汤《济生方》

归脾汤用参术芪,归草茯神远志齐;

酸枣木香龙眼肉,煎加姜枣益心脾。

第二节 痞满    197

痞满闷胀胸腹间,无形无痛按之软。

饮食停滞保和丸,二陈汤方痰湿蠲。

越鞠解郁疏肝气,湿热阻胃泻心连。

胃阴不足益胃汤,湿痞补中益气煎。

(一)实痞

1饮食内停证

保和丸《丹溪心法》

保和山楂莱菔曲,夏陈茯苓连翘取;

炊饼为丸白汤下,消食和胃食积去。

2痰湿中阻证

二陈平胃汤《局方》

二陈平胃朴陈皮,苍术甘草苓夏齐;

燥湿宽胸消胀满,调胃和中此方宜。

3湿热阻胃证

泻心汤《金匮要略》

泻心汤:大黄+黄芩+黄连

泻心大黄与连芩,主治黄疸血妄行。

连朴饮《霍乱论》

连朴饮内有香豉,菖蒲半夏焦山栀;

芦根厚朴黄连入,湿热霍乱此方施。

4肝胃不和证

越鞠丸《丹溪心法》

越鞠丸治六般郁,气血痰湿食火因;

香附芎苍兼栀曲,气畅郁舒痛闷伸。

枳术丸《脾胃论》

(二)虚痞

1脾胃虚弱证

补中益气汤《脾胃论》

补中益气芪术陈,升柴参草当归身;

升阳举陷功独擅,气虚发热亦堪珍。

2胃阴不足证

益胃汤《温病条辨》

益胃汤中冰糖优,沙参玉竹要深究;

热病之后津液损,生地麦冬不能丢。

第三节 呕吐    205

呕吐总由胃气逆,详辨虚实定缓急。

食伤外邪犯胃腑,保和藿香证有异。

痰饮半夏合苓桂,肝气犯胃用四七。

香砂六君脾胃弱,脾胃阳虚理中宜。

胃阴不足不欲食,麦门冬汤胃阴立。

(一)实证

1外邪犯胃证

藿香正气散《局方》

藿香正气大腹苏,甘桔陈苓术朴俱;

夏曲白芷加姜枣,风寒暑湿岚瘴驱。

2食滞内停证

保和丸《丹溪心法》

保和山楂莱菔曲,夏陈茯苓连翘取;

炊饼为丸白汤下,消食和胃食积去。

3痰饮内阻证

小半夏汤《金匮要略》

小半夏汤有生姜,和胃消痰效力彰。

苓桂术甘汤《金匮要略》

苓桂术甘是经方,中阳不足痰饮猖;

眩晕咳逆胸胁满,温阳化饮功效彰。

4肝气犯胃证

四七汤《局方》

四七汤:半夏厚朴汤+大枣

半夏厚朴痰气疏,茯苓生姜共紫苏;

加枣同煎名四七,痰凝气滞皆能除。

(二)虚证

1脾胃气虚证

香砂六君子汤《古今名医方论》

六君子+藿香、砂仁:香砂六君子

四君子汤中和义,参术茯苓甘草比。

益以夏陈名六君,健脾化痰又理气。

除去半夏名异功,或加香砂胃寒祛。

2脾胃阳虚证

理中汤《伤寒论》

理中丸主温中阳,甘草人参术干姜;

吐利腹痛阴寒盛,或加附子更扶阳。

3胃阴不足证

麦门冬汤《金匮要略》

麦门冬汤用人参,半夏甘草大枣粳,

肺痿咳逆因虚火,滋养肺胃降逆珍。

第四节 噎膈    213

噎即噎塞膈为拒,痰气交租瘀所致。

虚实标本当首察,启膈润燥利痰气。

沙参津亏热结用,通幽淤血最相宜。

气虚阳微实难治,补气运脾延生机。

1痰气交阻证

启膈散《医学心悟》

启膈散中郁金用,沙参丹参贝荷苓;

杵头糠与砂仁壳,噎膈津枯燥结通。

2瘀血内结证

通幽汤《兰室秘藏》

通幽汤中二地俱,桃仁红花归草濡;

升麻升清以降浊,噎塞便秘此方通。

3津亏热结证

沙参麦冬汤《温病条辨》

沙参麦冬扁豆桑,玉竹花粉甘草襄;

秋燥耗津伤肺胃,咽涸干咳最堪尝。

4气虚阳微证

补气运脾汤《统旨方》

补气运脾有四君,黄芪陈皮砂仁群;

生姜大枣半夏曲,运脾和胃此方论。

附 反胃 219

脾胃虚寒证

丁香透膈散

丁香透膈参术草,半夏木香香附好;

砂仁神曲白豆蔻,麦芽化湿醒脾妙。

第五节 呃逆    220

呃逆动膈呃呃呃,食乖正虚至不和。

实证胃寒或火逆,丁香竹叶石膏多。

若属气机郁滞因,五磨顺气勿蹉跎。

更有阳虚理中施,阴虚益胃功效卓。

1胃中寒冷证

丁香散《古今医统》

丁香柿蒂人参姜,呃逆因寒中气伤;

温中降逆又益气,胃气虚寒最相当。

2胃火上逆证

竹叶石膏汤《伤寒论》

竹叶石膏汤人参,麦冬半夏甘草临,

更加粳米同煎服,清热益气养阴津。

3气机郁滞证

五磨饮子《医方集解》

四磨饮子七情侵,人参乌药及槟沉;

浓磨煎服调滞气,实者枳壳易人参。

去参加入木香枳,五磨饮子白酒斟。

4脾胃阳虚证

理中丸《伤寒论》

理中丸主温中阳,甘草人参术干姜;

吐利腹痛阴寒盛,或加附子更扶阳。

5胃阴不足证

益胃汤《温病条辨》

益胃汤中冰糖优,沙参玉竹要深究;

热病之后津液损,生地麦冬不能丢。

橘皮竹茹汤《金匮要略》

橘皮竹茹治呕逆,人参甘草枣姜益;

胃虚有热失和降,久病之后更相宜。

第六节 腹痛    227

腹痛脏腑气血分,寒热虚实申病因。

寒则良附热乘气,中虚脏寒建中饮。

饮食停滞枳实导,气机郁滞柴胡运。

瘀血内停少腹逐,通字义广法度深。

1寒邪内阻证

良附丸《良方集腋》

良姜香附等分研,米汤姜汁加食盐;

合制为丸空腹服,胸闷脘痛一并蠲。

正气天香散《保命歌括》

正气天香经血调,陈皮乌药气逍遥;

香附苏叶淡盐水,祛寒还将干姜嚼。

2湿热壅滞证

大承气汤《伤寒论》

大承气汤大黄硝,枳实厚朴先煮好,

峻下热结急存阴,阳明腑实重症疗。

去硝名为小承气,轻下热结用之效。

调胃承气硝黄草,缓下热结此方饶。

3饮食积聚证

枳实导滞丸《内外伤辨惑沦》

枳实导滞用大黄,芩连曲术茯苓襄;

泽泻蒸饼糊丸服,湿热积滞力能攘。

4肝气郁滞证

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

柴胡疏肝散=四逆散+川芎、香附,

枳实易枳壳

柴胡舒肝芍川芎,枳壳陈皮草香附;

疏肝行气兼活血,胁肋疼痛皆可除。

5瘀血内停证

少腹逐瘀汤《医林改错》

少腹逐瘀小茴香;玄胡没药芎归姜;

官桂赤芍蒲黄脂,经黯腹痛快煎尝。

6中虚脏寒证

小建中汤《伤寒论》

小建中汤芍药多,桂枝甘草姜枣和;

更加饴糖补中气,虚劳腹痛服之瘥。

第七节 泄泻    234

泄泻便稀更衣繁,湿盛脾虚最关键。

暴泻藿香除寒湿,湿热葛根汤苓连。

保和丸主伤食泄,久泄脾虚参苓散。

痛泻药方肝乘脾,四神泄在黎明前。

(一)暴泻

1寒湿内盛证

藿香正气散《局方》

藿香正气大腹苏,甘桔陈苓术朴俱;

夏曲白芷加姜枣,风寒暑湿岚瘴驱。

2湿热中伤证

葛根芩连汤《伤寒论》

葛根黄芩黄连汤,再加甘草共煎尝;

邪陷阳明成热痢,清里解表保安康。

3食滞肠胃证

保和丸《丹溪心法》

保和山楂莱菔曲,夏陈茯苓连翘取;

炊饼为丸白汤下,消食和胃食积去。

(二)久泻

1脾胃虚弱证

参苓白术散《局方》

参苓白术扁豆陈,山药甘莲砂薏仁;

桔梗上浮兼保肺,枣汤调服益脾神。

2肾阳虚衰证

四神丸《证治准绳》

四神故纸与吴萸,肉蔻除油五味具;

大枣生姜共煎合,五更肾泻最相宜。

3肝气乘脾证

痛泻要方《景岳全书》

痛泻要方用陈皮,术芍防风共成剂,

肠鸣泄泻腹又痛,治在泻肝与补脾。

第八节 痢疾    242

痢疾腹痛脓血圊,里急后重夏秋生。

时邪疫毒内伤食,邪滞于肠气血壅。

湿热芍药定权衡,疫毒需合白头翁。

寒湿不换金正气,虚寒桃花真人呈。

连理善治休息痢,阴虚久痢驻车更。

1湿热痢

芍药汤《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芍药汤中用大黄,芩连归桂槟草香;

清热燥湿调气血,下利腹痛自安康。

2疫毒痢

白头翁汤《伤寒论》

白头翁汤治热痢,黄连黄柏与秦皮,

清热解毒并凉血,坚阴止痢功效奇。

芍药汤《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芍药汤中用大黄,芩连归桂槟草香;

清热燥湿调气血,下利腹痛自安康。

3寒湿痢

不换金正气散《局方》

(就是平胃散加藿香、半夏)

平胃散用朴陈皮,苍术甘草四味齐;

燥湿宽胸消胀满,调胃和中此方宜;

再加藿香与半夏,不换金来治时疫。

平胃散:苍术皮老厚(苍术、陈皮、 甘草、厚朴)

4阴虚痢

黄连阿胶汤《伤寒论》

黄连阿胶治少阴,不眠脉细烦在心;

鸡卵白芍与黄芩,水升火降法可钦。

驻车丸《备急千金要方》

驻车丸中有黄连,阿胶当归干姜全,

虚坐怒责阴虚痢,清肠温脾力能堪。

5虚寒痢

桃花汤《伤寒论》

桃花汤中赤石脂,粳米干姜共享之。

真人养脏汤《局方》

真人养脏木香诃,当归肉寇与粟壳,

术芍参桂甘草共,脱肛久俐服之瘥。

6休息痢

连理汤《张氏医通》

连理汤=黄连+理中汤

张氏医通连理汤,人参白术草干姜;

黄连茯苓六味共,温中清肠效非常。

第九节 便秘    249

便秘粪结延周期,排出不畅有便意。

传导失常病在肠,临床分证有实虚。

积热麻丸气六磨,温脾半硫阴寒积。

气虚黄芪血润肠,济川煎主阳虚秘。

阴虚秘用增液汤,主症辨清牢牢记。

(一)实证

1热秘

麻子仁丸《伤寒论》

麻子仁丸治脾约,枳朴大黄麻杏芍,

胃燥津枯便难解,润肠泻热功效高。

2气秘

六磨汤《证治准绳》

(四磨汤 :乌药、槟榔、沉香、人参)

(五磨饮子:乌药、槟榔、枳实、木香、沉香)

(六磨饮子:五磨饮子+大黄)

四磨饮子七情侵,人参乌药及槟沉;

浓磨煎服调逆气,破滞降逆兼扶正;

五磨去参加沉香,枳实白酒气厥振;

大黄加入五磨内,气滞便秘六磨饮。

3冷秘

温脾汤《备急千金要方》

温脾附子与干姜,甘草人参及大黄,

寒热并进补兼泻,温通寒积振脾阳。

半硫丸《局方》

半硫丸=半夏+硫磺

(二)虚秘

1气虚秘

黄芪汤《金匮翼》

黄芪汤法意在补,气虚便秘此为主;

麻仁陈皮白蜂蜜,肠通之后无痛苦。

2血虚秘

润肠丸《沈氏尊生书》

润肠丸用归羌活,大黄桃麻两仁合;

劳倦纳呆便秘涩,蜜丸嚼服功效确。

3阴虚秘

增液汤《温病条辨》

增液汤用玄地冬,滋阴润燥有殊功;

热病津枯肠燥结,增水行船便自通。

4阳虚秘

济川煎《景岳全书》

济川归膝肉苁蓉,泽泻升麻枳壳从,

肾虚精亏肠中燥,温润通便法堪宗。

天物太极如何相应?气机升降圆运动如何转起来?

朱熹有一句话「人人有一太极,物物有一太极。」

吴瑭把它推导到药物具体部位的升降:「盖芦主生,干与枝叶主长,花主化,子主收,根主藏,木也;草则收藏皆在子。 凡干皆升,芦胜于干;凡叶皆散,花胜于叶;凡枝皆走络,须胜于枝;凡根皆降,子胜于根……此草木各得一太极之理也。 」这个芦指的是芽,植物的芽。这个木也指的是木本植物。我把他这段文字画成太极图。

芽处在下面,「生」,然后再往上是「干与枝叶主长,花主化,子主收,根主藏」。我们印证一下,比如芽主生,如麦芽、谷芽在古代经常用来疏肝。 芽有生发之意 ,比如镇肝熄风汤里有麦芽,目的是疏肝。

那镇肝熄风汤为什么不用柴胡疏肝?这个方用于肝阳上亢。患者本身就阳亢,柴胡升得太厉害,所以我只能用麦芽轻微升一下。

为什么肝阳上亢需要疏肝?别忘了, 肝有一个生理特征:喜条达恶抑郁 。把它的肝阳潜下去的同时,还要考虑它的生理特性,它不喜欢太压抑,所以用麦芽有助于升发。

接着来看干枝叶。比如有一味药叫紫苏,苏叶发散风寒,苏梗行气和中,苏子降气平喘。同一株植物,枝、叶、子不同。我们再看解表药之中,如治疗感冒的药,不是花就是叶,根茎果实不多用。

我们再看补益药。补益药大部分是什么?根茎、果实,还有动物药。教材里的补益药没有一味是花。因为花是发散的,叶只有*羊藿一味,可以用全草。

很多人说中医以形补形不对。而关于以形补形,我在正式上课的时候会深入论述,这完全经得起概率统计。我们上课的时候可以一个个论证。

中药从四气象、味象、升降象、部位象、形态象、时间象、地理象这几个角度看,现代的中医教材偏离古代中医学最多的是中药。现代的教材讲中药只讲四气五味。

比如柴胡,疏肝解郁、升举阳气、和解少阳,全部是功效,而不是药理。药理是指它为什么升举阳气,为什么和解少阳……都没有涉及。

其实古代是有的,尽管不算完善。现在挺可悲的一点就是,随便翻开一本中药药理学,全部是中药西理学。我们本来有这个阵地却不占领,那人家西医就占领了。

学中药,这样学实际上比我们的教材立体得多。

可以毫不客气地说,现在的中药教材教的是平面中药,它唯一的好处就是初学者好学。比如列出一二三四功效,但一到临床你就懵了。

碰到病人需要活血化瘀,你打开活血化瘀那些药的介绍,满眼都是「活血化瘀」四个字,选哪一个?

无从下手,因为你没有标准。而古代有,尽管它不见得发展得那么完善。标准就在这里: 取象

再把这个框架补充完整一点。

南方夏天中午,半夜冬天北方,然后东方春天早上,这些在上篇讲过了,现在加上卦。四个方位分别加上离卦、坎卦、震挂、兑卦。

从阴阳角度看中医比较粗,从四象相对细了,从八卦看更细,厉害的可以深入到六十四卦。

现在圆运动很火,那我们就讲讲圆运动。圆运动画成图就是这样。

之前我们提到四象: 心为太阳,肾为太阴 。太阳,阳气多;太阴,阴气多。

反过来,太阳阳气多意味着阴不够,太阴阴气多意味着阳不足。这两个是阴阳偏差最大的,怎么办?所以要平衡,互补。

中医特别强调心肾相交 ,意思是互补。很多人以为中医讲的平衡是局部平衡,不见得。

比如心本身就是偏阳多的,但是我可以让身体可以在整体中保持平衡。那思路如何?互相借用。肝少阳是升的,肺少阴是降的,一个升一个降,肝升肺降相互借。脾升胃降大家都知道了,脾主升胃主降。

那这个理念怎么用?

◆ 心肾相交启升降 ◆

第一组,心肾相交启升降。 黄元御特别强调中焦脾胃升降,而圆运动也强调这个。但气机升降有运动,它的源动力不是脾胃,而是心肾,尤其是肾。

这里有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们现代中医教材说心火下来温肾水,肾水上去制约心火。

可有个问题它却没说,别忘了五行的特性: 火曰炎上,水曰润下。 水本来就向下,凭什么你说向上就向上;火本身上炎的,为什么说下就下?水怎么上去,火怎么下来?

离卦是火,代表太阳。看图中离卦的卦象,它是两阳一阴,表示阳多阴少,但是阳中有阴;坎卦是水,两阴一阳,阴中有阳。你明显看出它比四象更细了。

升降源动力在哪里?

坎中之阳,就是肾阳。以肾阳为源动力,把肾阴蒸发上去,这种离中之阴多了,心火才能降。

这个心肾相交又叫做水火既济,既济是卦,六十四卦中的一卦。

上坎下离,也就是说水在上火在下,叫做既济卦;火在上水在下叫做未济卦。为什么叫未济?

你看火曰炎上,水曰润下。火上升水下降,水火不相交,水火不能相互平衡。这个不平衡,并不能在互用之中达到平衡。而既济卦,火曰炎上,水曰润下,下面的火能够蒸腾上面的水,上面的水能够制约下面的火,能互补。

我们再看一下,离卦两阳一阴,坎卦两阴一阳,大家都不平衡,不是多了就是少了。在未济状态不能互补,但是在既济状态,水火有交感,可叠加,两个卦加起来三阴三阳。彼此的多余和不足都得到了平衡。

道家练功就是玩这个卦,水火既济。意念如火,意念往下意守丹田,上面的火自然下来了,蒸腾下面的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一般的人,其实多半是未济或者是半未济,主要表现是失眠。水火未济,心肾不交分几种:

心火旺加肾阴虚

心火旺加肾阳虚

心火旺加肾阴阳两虚

这几个组合的表现不完全一样,用的方也不一样。

所以心肾相交启升降,不完全是心肾两者的关系,它是 全身气机升降的源动力 ,这个源动力尤其是肾阳。所以说为什么火神派那么重视肾阳,不是没有道理的。

◆ 心肾相交启升降 ◆

第二组,脾升胃降气枢转 ,现在这个思路用得好不好?其实用得一般。比如脾虚下陷,常常用补中益气汤,胃有问题就用陈夏六君子。有升的问题我就升,你有降的问题我就降。

这样对不对?这种是第一层次的运用。

第二层次是即使没有明显的脾升胃降的问题,我还是利用它。比如心肾不交是心火下不来,肾水上不去。刚才讲了心肾不交至少有几个模型,我们教科书提得最多的一种模型是心火旺加肾阴虚。

其实在广东这种模型不多,广东最多的是心火旺加肾阳虚,也就是我们平时讲的上热下寒。 上热下寒最简单的一个方是交泰丸 ,只有两个药:黄连、肉桂。黄连清心火,是苦的,能降,不但清心还能降火;而肉桂既温肾阳,又引火归元。

如果一个病人来了,开交泰丸,就两味药。病人不答应了,医生你应付我,就开两味药。我最常用是加两个药:白术、茯苓。

这是不是因为广东湿,所以补脾祛湿?这是原因之一。第二个原因,黄连寒,这样可以护住脾胃。

其实还有第三个原因,白术是燥湿的,把水燥化是上升的,白术偏升。茯苓是利水渗湿的,渗是利尿,偏降。这样白术茯苓就形成了一个区域内的小升降。按照黄元御的说法,脾胃的小升降就能带动心火下来,肾水上去。

也就是说气机升降的几个元素是互动的,不是说心肾是心肾,脾胃是脾胃。

此外脾胃升降带动水火升降,这个现象还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有人把它叫做黄婆,黄婆卖瓜的黄婆,黄婆是什么?黄婆在古代是一个职业,就是媒婆。

心肾不交相当于牛郎不能会织女,需要一个中介, 脾胃升降就是中介 。所以脾升胃降不一定要出现脾不升胃不降才能用,我可以主动地用它来枢转其他地方。

◆ 肝升肺降外翼旋 ◆

第三组,肝升肺降。 只讲一个: 补中益气汤 。这个方剂里有柴胡。明明是脾气虚不升,应该用黄芪升脾胃,升麻升脾胃。为什么用柴胡?

柴胡也升阳,但升的不是脾胃,升的是肝阳。

这样脾在中间升,柴胡在外围升。我们从物理学的角度,中间的圆力矩很短,加一个柴胡在外围帮助你升,力矩更长。这样就肝升帮助脾升。同样是升的元素,你可以利用,这是第一种用法。

第二种,现在太多人肝气郁结。

肝气郁结最常见大概几个方面,一个是四逆散。若四逆散不够力,就用柴胡舒肝散。如果肝气容易犯脾胃,就用逍遥散。若肝郁化火,用加味逍遥散。

但如果仍然动不了,怎么办?

你看柴胡疏肝散,已经很够力,仍然疏不动的话,加前胡,前胡是降肺的。肝升肺降是一对,还有一个千万别把中医的升降当作垂直升降,垂直升降的话升妨碍降,降妨碍升。

你把它当作转圈,降帮助升,升帮助降,就像骑自行车的脚踏,前面一个一踩下去,后面就翘起来了,所以疏肝你假如不够力,加前胡降肺,帮助它转起来。

假如这个轮失转,大概有几种可能:第一,配偶失谐,配偶就是三对:心肾一对,脾胃一对,肝肺一对。第二,同组离心。什么叫同组,你会发现脾肝肾都是升的,同组,而心肺胃都是降的,同组。同组的因素可以充分利用。

再回到刚才的补中益气汤,用了脾胃的要素;加了柴胡,有了肝胆的要素。假如还升不动怎么办?补肾气,补肾阳。补了肾气,补了肾阳,肾阳可温脾气,温脾阳,多一个助力。这三个要素一起利用。

再举个例子,如果是胃阴虚,用了滋胃阴的药不够力,怎么办?滋肺阴。再不行怎么办?滋心阴。

有一味滋阴药用得很广,几乎跟熟地使用率差不多——麦冬。 麦冬可以滋心阴,滋肺阴,滋胃阴。熟地用得广是取巧,因为不少滋阴方是从六味地黄丸里加出来的,而麦冬一点都不取巧,出现在不同的方。

同组离心,或交感不再。什么叫「交感」,简单说就像既济卦一样,上面的下来,下面的上去,你看这里心肺在上,在上你就要给我降,肝肾在下就升,脾胃在中间,一升一降。所以交感表达的是上下关系,所以心肺这一组,肝肾这一组,脾胃这组可以一起考虑。

现在流行的圆运动说法有什么特征?就是很强调脾胃。

转脾胃没问题,但不能把转脾胃扩展到包治百病,这就有问题了。比如无论什么病都转中焦,都用理中汤,或者附子理中汤。然后还说我就是最简单的,其他不用学,就学圆运动。

按这样推,圆运动也不用学了,就直接用附子理中汤,什么病,附子理中汤搞定。

很多人甚至我的一些学生都问:是不是学完整个圆运动,其他就不用学了。

我说中医门派很多,假如原来有100派,圆运动之说,最多是第101派,他不可能包了所有的门派。只要他说学了就包容了中医,那就是假话。

我不管你的门派有多大,影响多么好,包括经方派——最大的门派——你确实很牛,但是很牛也不能说,你包了中医。

最简单的,比如说碰到湿温,你从《伤寒论》里面找一个方出来,与三仁汤、甘露消毒丹汤比比。

经方是很好,但是在这个情况下,你可能有效,但是不是效果最好?假如不一定是经方效果最好,为什么要坚持我是这个门派的,就非要用我这个门派的方子。

就像一个贼人进了你家,明明用少林功夫打最好,一招制敌。你非要用武当,要打三招,就因为你是武当派的?

所以我觉得中医的门派之争,你可以说你喜欢哪个门派,这没问题,但你最好别说我的门派最好。

脾虚,为中医名词术语。泛指因脾气虚损引起的一系列脾脏生理功能失常的病理现象及病证。包括脾气虚、脾阳虚、中气下陷、脾不统血等证型。多因饮食失调.劳逸失度,或久病体虚所引起。脾有运化食物中的营养物质和输布水液以及统摄血液等作用。脾虚则运化失常,并可出现营养障碍,水液失于布散而生湿酿痰,或发生失血等症。

辨证施治

脾虚属脏腑辨证中常见之证型,以健脾益气为治疗大法。《脉经》卷二:“脾虚,……病苦泄注,腹满,气逆,霍乱,呕吐,黄疸,心烦不得卧,肠鸣。”一说“脾气……若虚则生寒,令人心腹胀满,水谷不消,噫气吞酸,食辄呕吐,霍乱泄利,四肢沉重,多思气结,恶闻人声”(见《圣济总录》卷四十四)。邹澍《本草经疏》归纳“脾虚十二证,饮食劳倦,伤脾发热,饮食不消化,属脾气虚;伤食必恶食,停食,为恣饮汤水或冷茶、冷酒所致。水肿属脾气虚,兼脾阴虚;噎膈属气血两虚,由于血液衰少,而非痰气壅逆所成。脾虚属气虚,健忘属气血两虚,倦怠、嗜卧属脾气不足。脾虚腹痛,按之则止,属血虚;痞气,属脾气虚及气郁所致。”

脾虚以脾气虚、脾阳虚更为常见,多有腹胀、痞满、消瘦、肢乏、泄泻(或大便先硬后溏,亦有表现为脾虚便秘者)、食减、水肿等症。脾为湿土,喜燥恶湿。湿盛可以导致脾虚,脾虚也可以生湿,往往互为因果。因脾虚失运,水湿停留,多属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主者,治多健脾,佐以化湿;标实为主者,则应以祛湿为主,兼以运脾。下面介绍几种常见脾虚病症的治疗方法:

1脾虚呕吐

证候:饮食稍有不慎即易呕吐,时作时止,胃纳不佳,食入难化,脘腹痞闷,口淡不渴,面白少华,倦怠乏力,舌质淡,苔薄白,脉濡弱。脾虚呕吐为脾脏虚弱,胃气上逆所致。治则:健脾和胃止呕。主方:香砂六君子汤加减。

2脾虚泄泻

证候:大便时溏时泻,迁延反复,完谷不化,饮食减少,食后脘闷不舒,稍进油腻食物则大便次数增多,面色萎黄,神疲倦怠,舌淡苔白,脉细弱。脾虚泄泻由脾虚失运,湿注肠道所致。治则:健脾渗湿止泻。主方:参苓白术散加减。

3脾虚水肿

证候:身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脘腹胀闷,食纳减少,面色不华,神疲肢冷,小便短少,舌质淡,苔白滑,脉沉缓。脾虚水肿由脾虚水停,泛溢肌肤所致。治则:温脾利水消肿。主方:实脾饮加减。

4脾虚出血

证候:便血紫黯,甚则黑色,或尿血、吐血、衄血及紫斑,神疲乏力,气短声低,面白无华,头晕,舌质淡,苔薄白,脉细无力。脾虚出血乃脾气虚弱,血失统摄为罹。治则:健脾益气摄血。主方:生脉饮合参附汤加减。

5脾虚带下

证候:带下绵绵,量多色淡黄或色白如涕唾,无臭,并且面色淡黄,精神疲倦,不思饮食,腰酸腹坠,或下肢浮肿、便溏等。脾主运化水湿,脾虚则运化无能,聚湿下注,伤及任、带二脉而致。治则:健脾益气,升阳除湿。主方:完带汤,水煎服。

6脾虚经闭

证候:经闭,常兼见饮食不振,痞满,大便不实等症。多因脾胃虚弱,健运失职,复为饮食所伤,饮食日见减少,导致生化之源不足,无血下达冲任胞宫而致经闭。治则:补脾胃、养气血。主方:八珍汤加减。

7脾虚多涎

证候:神疲,面色萎黄,涎多清稀。《证治准绳·幼科》:“小儿多涎,由脾气不足,不能四布津液而成。”治则:补益脾气摄津。主方:五味异功散加减。

8脾虚生风

证候:以手足微搐,肢冷,昏睡露睛,口鼻气微主证。脾虚引动内风,多由吐泻或药、食损脾所致。《张氏医通·诸风门》:“若体倦神昏不语,脉迟缓,四肢欠温者,脾虚生风也。”治则:补脾熄风。主方:六君子汤加蝎尾、炮姜、肉桂。

9脾虚如球

证候:目之上下眼胞肿胀,虚起如球,无赤痛,喜按。因脾虚挟湿或气血不足,虚火壅于气分所致。治则:补脾益气为主,辅以祛邪之药。主方:补中益气汤加减。

10脾虚生热

证候:面色萎黄,神疲倦怠,目之上下眼胞肿胀,舌淡苔黄腻,脉细数无力,烦渴不能多饮,皮屑增多,言语无力,小便短赤,耳鸣遗精。因脾虚所至内湿停滞,久而生热,无养气血,水湿不化,阴虚阳盛。治则:健脾益气、养气血为主,辅以清虚热,滋肾阴。主方:人参健脾丸合知柏地黄丸加减。

导读: 本文节选自吴雄志先生所作《中医脾胃病学》,此书指出人体气化以中气(脾胃)为根,阴阳(太阴、阳明)为常,三焦为道,升降出入为气化的基本规律。提出三纲两常大法,创造性地融阴阳辨证与三焦辨证于一炉,以阴阳定性,三焦定位,以寒热温凉调阴阳之气,以升降浮沉复三焦气化。对脾胃生理、病理与诊法、治疗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论述,并附秘方、验方60余首,以飧读者。

第三章 脾胃病诊断学

三纲两常诊法,是脾胃病诊断学的核心内容,它突破了旧有四诊方法的局限,以三焦为纲,阴阳为常,概括出脾胃病舌、脉、证大纲,定病位,明病性。本章拟先介绍传统四诊方法,再介绍三纲两常诊法,以资比较融通,并将三纲两常诊法概括如本章第三节所示。

第一节 四诊大要

一、望诊

(一)望色

气乃脾气散精于面,与色相比,气的盛衰更为重要,故《望诊遵经》曰:“有气不患无色,有色不可无气也。”气宜光明润泽,色宜红黄隐隐,故有胃气之色乃红黄隐隐、明润含蓄。脾病则色黄,黄如蟹腹(阳黄,**鲜明)者善,黄如枳实(阴黄,**枯槁晦暗)者恶。脾病见青色为逆中之逆(木克土,多见于肝炎、肝硬化、肝癌),见黑色为逆中之顺(水侮土,多见于胃癌之黑棘皮症,难治),见红色为顺中之顺(火生土),见白色为顺中之逆(土生金,多见于贫血、营养不良)。

(二)望九窍

1望鼻

鼻候脾,正常人鼻色红黄隐隐,含蓄明润,是胃气充足的表现。

鼻端微黄明润,见于新病为胃气未伤,属病轻;见于久病为胃气来复,属向愈。鼻端色白,多属气血亏虚,或见于失血病人。鼻端色赤,多肺胃蕴热。鼻端色青,多见于阴寒腹痛病人;若兼鼻端发凉,则病情更为严重。鼻端色微黑,为肾虚水来侮土。鼻端晦暗枯槁为胃气已衰,属病重。

鼻红肿生疮,多属胃热。鼻端生红色粉刺,称为“酒糟鼻”,多因肺胃蕴热所致。鼻孔干燥,黑如煤烟,多属高热日久或阳毒热深。鼻流腥臭浊涕为鼻渊,多胆胃郁热。鼻腔出血为鼻衄,多肺胃郁热,迫血妄行。

2望口唇

脾开窍于口,其华在唇。唇色红润,是脾气充足,脾血上承。唇色淡白,多心脾血虚。唇色深红,多阳明热炽或气血两燔。口唇青紫多瘀血,口唇青黑,多寒盛或痛极。口唇干裂,脾阴胃液已伤。口唇糜烂或口腔糜烂,多脾胃积热上蒸,热邪灼伤唇、口。小儿口腔、舌上满布白斑如雪片,称为鹅口疮,多因脾胃湿热秽浊之气上蒸于口所致;若见于成人则多属病重。口角无故流涎多脾虚湿盛,脾不摄津。人中沟变平,口唇翻卷不能覆齿,称“人中满唇反”,或口频繁开合,不胜自禁皆为胃气将绝,固摄无权,属病危。

上唇系带候大肠,故上唇系带息肉或水泡多见于阳明大肠、肛门之病。

3望齿龈

叶天士云:“温热之病,看舌之后,亦须验齿,齿为肾之余,龈为胃之络,热邪不燥胃津,必耗肾液。”故望齿与龈的润燥情况,可了解胃津的存亡。牙齿干燥,为胃阴已伤。牙齿光燥如石,为阳明热甚,津液大伤。齿焦有垢,为胃热炽盛,但气液未竭;齿焦无垢,为胃热甚,气液已竭。睡中磨牙,多因胃热或虫积所致。

胃气充足,气血调匀则齿龈淡红而润泽。齿龈淡白,多血虚或失血,为血少不能充于龈络所致。齿龈红肿疼痛,多胃火亢盛,火邪循经上炎,薰灼于齿龈所致。齿龈色淡,龈肉萎缩,胃阴多有不足。齿龈出血,兼见齿龈红肿疼痛者,为胃火上炎,灼伤龈络;齿龈不红不痛微肿者,多脾虚热中。

4望

咽为胃之门,肺之关,乃水谷之道,主受纳饮食,为太阴肺所主。故望咽可知胃气顺逆与肺气强弱。咽部红肿糜烂,多胃火上炎,胃气上逆,可见之于现代医学所谓胃食管反流病。咽部色淡漫肿,多脾胃虚弱,清阳不升,若睡中口干或晨起口干,则又兼津不上承。天堂水疱粒细晶莹,多有虫积。

5望目

眼睑属脾,为肉轮。目眦淡白为脾胃虚弱,生化乏源而精血亏虚,目胞色黑为火衰水盛,脾湿下注。目胞浮肿多脾虚湿胜,固摄无权。眼窝凹陷,胞睑下垂为脾胃虚弱,清阳不升。昏睡露睛乃脾胃虚弱,固摄无权,元神外泄。白睛发黄为肝胆脾胃湿热。白晴黑斑,乃是虫积。

(三)望形体

皮毛、肌肉、血脉、筋骨皆赖胃气以养。脾主肌肉,肌肉丰满,坚实有力,是脾胃之气旺盛,气血充足;肌肉消瘦,软弱无力,则属脾胃虚弱,气血不足。大骨枯槁,大肉下陷为胃气衰败。体胖食少,肉松皮缓,为形盛气衰,固摄无权。爪甲苍白无华,乃因生化乏源,气血不荣。小儿前额左右突出,头顶平坦,颅呈方形者,脾胃每有不足。囟门突起,脾虚湿停,形体失摄;囟门凹陷,清阳不升。发黄干枯,脾精不荣;面削颧耸,胃气将绝。

(四)望姿态神情

脾胃虚弱,清阳不升,则神倦乏力,懒言,四肢不收,或但卧不得坐,坐则眩晕(眩晕坐立甚,卧轻者为清阳不升;坐立轻,卧甚者为肝阳上亢;餐后加重者多脾虚痰湿上泛),或头部低垂,无力抬起,两目深陷,呆滞无光。以手护腹,俯身前倾者,多为腹痛。手足蠕动,乃脾胃气虚,筋脉失养,形体失固。摄空理线,循衣摸床为阳明热炽,心神不宁。

(五)望腹

正常人腹部平坦对称,直立时可稍隆起,约与胸平齐,仰卧时则稍凹陷。望诊时应注意观察腹部的形态表现,如是否对称,有无隆起、凹陷、青筋暴露以及脐部情况等。

腹部膨隆为仰卧时前腹壁明显高于胸骨至耻骨中点连线。若单腹膨胀,四肢消瘦者,多属臌胀。若腹部胀大,周身倶肿者,多属水肿。腹局部膨隆,应虑积聚。

腹部凹陷即仰卧时前腹壁明显低于胸骨至耻骨中点连线,多脾胃气虚,升举无力。若腹皮甲错,深凹着脊,为胃气将绝。腹陷如木板,乃热毒大症(腹膜炎)。左腰部皮肤蓝色,可见于重症之大柴胡汤证(急性出血性胰腺炎)。

新生儿脐部色青或黑,局部发硬,多为脐风危证。婴幼儿脐部红肿糜烂,或流脓水,为脐部不洁,湿热蓄结。水肿、臌胀病人脐部突出,则后天已绝,先天衰败,为病重。腹壁有半球状物突起,多发于脐孔、腹正中线、腹股沟等处,每于直立或用力后发生者,多属疝气。腹部皮肤皱摺处(如腹股沟及系腰带部位)有褐色素沉着,见于肾阳虚证患者(Addison病)。胃型、肠型或蠕动波可见之于阳明胃肠不通证(胃肠梗阻)。

脾胃虚弱则声低气短,呵欠频作。小儿啼哭不止或夜啼,多属过食生冷,脘腹疼痛,或心脾蕴热,或食积、虫积。呕吐之症,有声无物为干呕,有物无声为吐,有物有声为呕吐。吐势徐缓,声音微弱,吐出物清稀者为脾胃虚寒。吐势较猛,声音壮厉,吐出粘痰黄水,或酸腐,或苦者多属实热。重症热扰神明,呕吐呈喷射状伴头痛如裂。吐利并作,应虑霍乱,并进一步区分真霍乱与类霍乱。朝食暮吐、暮食朝吐为反胃,多胃阳虚。食入即吐多胃热。口干欲饮、饮后则吐为水逆呃逆之症,呃声频频,高亢而短,其声有力者,多属实证、热证。呃声低沉、声弱无力,多属虚寒。新病呃逆,其声有力,多属寒邪或热邪客胃。久病、重病呃逆不止,声低气怯无力者,乃胃气衰败。

嗳气酸腐并脘腹胀满者,多宿食停滞,属实证。嗳声频繁而响亮,嗳气后胃脘胀减,嗳气发作因情志变化而增减者,多肝气犯胃。嗳声低沉断续,无酸腐气味,兼见腹胀者,多脾虚气逆。嗳气频作,无酸腐气味,兼见脘痛者,多寒邪客胃。

肠鸣为腹中肠道蠕动漉漉作响的症状。在正常情况下难以闻及。当肠道传导失常或阻塞不通时,则肠鸣高亢频急。重病肠鸣反而完全消失,且腹部胀满疼痛,此难治。脘鸣与肠鸣不同,胃脘部鸣响如囊裹水,振动有声,立行或推抚脘部,其声漉漉下行者名脘鸣,多为水饮留聚于胃;鸣响在腹,如饥肠漉漉,得温得食则减,饥、寒则重者,为肠鸣,多脾气虚弱,水湿停聚,故《灵枢·口问》篇曰:“中气不足……肠为之苦鸣”。腹中肠鸣如雷,腹满,大便泄泻者,多风、寒、湿邪直中太阴。腹中微有肠鸣,腹胀,纳呆者,多脾气虚弱,传导无力。

口臭多与口腔不洁、龋齿或消化不良有关,多属胃热积滞。伴咳吐脓血,为内有脓疡,伴头痛浊涕者为鼻渊,伴牙龈腐烂者为牙疳,口臭如烂苹果味者,为消渴危证。口气臊臭,多肝臭。口有尿味,多水肿危证。

大便酸臭难闻者,多胃热。臭如败卵,甚则夹有未尽消化物,或矢气酸臭者,为宿食停滞。呕吐酸腐或嗳气酸腐者亦为食积。

二、问诊

(一)问寒热汗出

问寒热汗出,可知脾胃阴阳盛衰。凡寒热汗出之证,首辨外感内伤。脾胃内伤畏寒,见风见寒或居阴寒之处便觉恶寒,得温则止;其热为蒸蒸躁热,且躁作寒已,寒作躁已,得凉则止,或热极汗出亦解。午后潮热且病情加重者,多脾胃气虚发热,其热势可高可低。脾胃内伤发热,手心热甚于手背。午后潮热,或寒热互见者为内伤热中之证,但寒无热者为未传寒中之证。日晡(申时,下午3〜5时)潮热,伴渴饮便秘者,多阳明热结。身热不扬(肌肤初扪之不觉很热,但扪之稍久即感灼手),多脾胃湿热郁蒸。

脾胃气虚,表阳不固,多见自汗。手足心汗,连绵不断,兼烦渴冷饮,尿赤便秘,脉洪数者,多阳明热盛。若汗出过多,伴头身困重,身热不扬,或头汗出,多三焦湿热郁蒸。盗汗、阴囊汗出可因脾胃虚弱,湿热内蕴所致。

(二)问饮食口味

问饮食口味,可知脾胃水谷纳运功能之强弱,在脾胃病问诊中具有重要意义。

1口渴饮水

口渴指口干渴的感觉,饮水指实际的摄水量。口渴与饮水的多少,二者共同反应脾胃纳运水液的功能状态。

总之,口渴与喜饮病机有二:一为津液损伤,二为津不上承。 津不上承之病机亦有两端:一为痰饮水湿内阻,邪水阻滞,真水不升,必渴而不喜饮,饮亦不多,饮后则泛泛欲呕;二为脾胃阳虚,气不布津,或阳虚湿阻,真水不升,多喜热饮,饮亦不多。 喜热饮者多寒,喜冷饮者多热。

2食欲食量

食欲是进食的要求和对进食的欣快感觉,食量是指实际的进食量。二者共同反应脾胃纳运谷物的功能状态。

厌食是食欲减退,纳呆是进食量少。厌食每伴口味异常或情志不舒,治宜芳香醒脾开神(食欲口味乃胄神之所主)。纳呆是饮食停滞或胃虚不纳所致,治宜开胃化滞。喜辛辣热食者多寒,喜冰水冷食者多热。

饥指饥饿的感觉。生理情况下,饥饿——食欲——食量多成正相关。凡易饥,皆因胃火炽盛(虚火或实火,扰动胃阳磨谷),腐熟太过。消谷善饥,多因实火。《灵枢·师传》篇曰:“胃中热则消谷,令人悬心善饥。”若消谷善饥,形体反见消瘦者,多见于消渴早期,仍以实火为主。如多食易饥兼大便溏泄者,属胃强脾弱。所谓胃强,是指胃的腐熟功能过亢,故多食易饥;所谓脾弱,是指脾运化水谷功能减弱,故大便溏泄,诚如《医学入门》所云:“能食不能化者,为脾寒胃热。”饥不欲食,多阴虚火炽。虚火内扰,胃阳磨谷下传,故易饥;阴虚津亏,谷物不熟(如釜中煮粥,釜中无火固不熟,釜中无水亦不熟也),故不欲食。嗜食异物,多属虫病,九虫扰动胃神所致。

新病食欲减退,乃正气抗邪,病轻;久病食欲减退,乃脾胃虚弱。在疾病过程中,食欲恢复,食量渐增,胃气渐复,疾病向愈;若食欲逐渐不振,食量渐减,是脾胃虚弱,病情加重;久病重病,突然欲食或暴食,为除中,胃气将绝,危在旦夕。

3口味

口淡为脾胃虚弱,胃神不醒。口苦为胆火,口臭为胃火,口酸为食积, 口甜、口腻皆因于湿,脾虚亦可口甜,但苔薄多津 ,口咸为肾虚水泛。肝病嗜酸,心病嗜苦,脾病嗜甘,肺病嗜辛,肾病嗜咸。口味异常最易影响食欲,其原因有三:一为脾胃虚弱,口淡无味,纳呆不香。口淡嗜甘或食物涎沫回口觉甘者亦属脾虚;二为浊邪阻滞,口味异常,纳谷不香;三为胃神浮越,口感异常,属现代医学所谓神经官能症范畴。口中觉酸,原因有三:一为反酸,为胃气上逆,嗳气酸腐,甚者呕吐酸腐;二为泛酸,为口多涎沫,味酸不臭,酸自口生,非自下冲出,为脾虚之故;三为反胃呕吐之前,口泛酸水,当属泛酸之一。

(三)问二便

大肠、膀胱同属下焦,主出而不入,故问二便可知水谷之所出。《景岳全书》曰:“二便为一身之门户,无论内伤外感,皆当察此,以辨其寒热虚实。”

1大便

大便异常有便次、便质、排便感觉异常的不同。

①便次异常有便秘、泄泻、泻秘交替不同。便秘多因热结或阴亏,或气虚传送无力,或阳虚寒凝,或湿热阻遏,或瘀血凝滞,或肝郁气滞,以致肠道气机壅滞而秘。泄泻多因脾虚寒湿,若泻下黄糜、腹痛、肛门灼热多属阳明大肠湿热。

②便质异常有完谷不化、溏结不调与便下脓血不同。完谷不化乃脾胃虚弱,水谷不化。其谷物完全不化,吃啥便(或吐)啥者,为胃阳不磨;其谷物已化,五谷难辨而未尽消化者,为脾阳不运。溏结不调乃脾胃虚弱,津液不别,有时结时溏与大便先硬后溏二种。便下脓血为湿热阻滞,热伤肠膜,有偏脓、偏血、脓血并重三种。偏脓者为白痢,以气分为主;偏血者为赤痢,以血分为主;脓血并重者气血两伤。大便下血有便血两分(多痔疮出血)与便血混杂不同;或见先便后血(远血)与先血后便(近血)之异。血色有鲜红、暗红、酱红、柏油样便不同。大便色黑,乃属瘀血。大便不臭,自小肠泻出;大便臭秽,在大肠停留。

③排便感异常有肛门灼热、里急后重、排便不爽、滑泻失禁、肛门气坠不同。前三者多因下焦湿热气滞,后二者多因气虚下陷,固摄无权。然肛门灼热、里急后重、排便不爽亦有因于气虚下陷者,辨证之要有二:其一为患者虽未食辛辣燥热食物,仍时发大便灼热不适。其二为 右手脉寸涩关弱 。病由脾胃虚弱,谷气下注,变生湿热,吾师曾升平主任医师喜用调中益气汤加黄柏、泽泻治之,甚效。

2小便

小便异常有尿量异常、尿次异常与排尿感异常,部分病人亦可见尿质异常。

①尿量异常包括尿量增多与尿量减少。尿量增多多属虚寒,有夜尿增多与昼尿增多不同。饮水、气温、运动等皆可影响尿量。若渴饮小便无度乃消渴。尿量减少多津伤,或因脾胃虚弱,气不化津而水湿停留。

②尿次异常包括小便频数、癃闭。小便频数或因下焦湿热,或肾虚失固,或脾虚失摄。癃闭或因湿热下注,或瘀血结石阻塞,或脾肾亏虚,气化无权,开合失司。

③排尿感异常包括小便涩痛、余沥不尽、小便失禁、遗尿四种。前者多因中焦湿热下注,后三者多因脾肾气虚、固摄无权。

④尿质异常包括血尿与尿浊。血尿有肉眼血尿与镜下血尿之分。肉眼血尿有尿色鲜红、酱红、洗肉水样与尿中夹杂血块等不同表现。尿浊有脓尿、蛋白尿(尿多泡沫,久久不散)、乳糜尿或尿前尿后挟白*不同。尿黄亦属尿质异常。尿带甜味,渴饮无度者多消渴病,尿臭秽难闻者,尿多久停膀胱。排尿前有矢气自尿道出者为阴吹。

(四) 问脘 腹疼痛痞胀

1定病位: 凡脘腹疼痛痞胀先别胃痛(胃痞、胃胀)与腹痛(腹胀、腹满)不同。胃痛(胃痞、胃胀)有上、中、下三脘不同。腹痛(腹胀、腹满)有大腹、小腹、少腹不同。大腹为脾,小腹为膀胱、肛门,少腹为大肠,乃足厥阴肝经所过之处。

2定病性: 脘腹不适,有疼痛与痞胀不同。痞胀属气化失常,病多在气分;疼痛属形质损伤,病多在血分。

①痞胀:痞胀有痞、胀、满不同。在胃脘有脘痞与脘胀之分。脘胀指患者自觉胃脘胀满(主观感觉),用手按之并不坚满,多属气滞或虚胀。脘痞指患者非独主观感觉胃脘填塞胀满,用手按之亦觉坚满,甚则微痛或大痛,多属气、血、痰、火、湿、食、热邪郁结停滞。在腹有腹胀与腹满不同。腹胀指患者自觉腹部胀满(主观感觉),望之腹部并不隆起,按之亦不觉满。腹满指患者非独主观感觉腹部胀满,望之腹部隆起,按之觉满,扣之空空然,或如罐盛水,甚者振摇可及水波荡摇之感。

②疼痛:暴痛多实,久痛多虚;剧痛多实,隐痛多虚;食后痛势加剧多实,食后痛势减弱多虚;空腹痛、夜间痛多虚,饱痛多实。腹部疼痛首先应排开泌尿生殖系统疾病(肾绞痛、输尿管结石、子宫内膜炎、盆腔炎、卵巢囊肿、宫外孕等),再进一步区分肝胆胰疾病、腹膜疾病(腹膜炎、腹腔肿瘤、疝气)与胃肠疾病,胃脘疼痛应注意区别不典型心绞痛发作与早期阑尾炎。

③冷暖:凡胃脘灼热嘈杂多热,脘腹冷痛喜暖为寒。

太湖中医学堂:专注中医传承,发扬国粹,守护生命,传承文明,太湖宏愿,医道永传

1、乾:读音为qián,声母为q,韵母为ián,从现存典籍看,最早使用“乾”字的便是《易经》,乾的本意就在这卦象卦名里,是健进的意思。

2、坤:读音为kūn,声母为k,韵母为ūn,经常和“乾”一起组词成“乾坤”,象征天地,阴阳,父母等。

3、震:读音为zhèn,声母为zh,韵母为èn,震为雷 震惊、震慑综合的意思。

4、巽:读音为xùn,声母为x,韵母为ùn,意思是稍见亨通。

5、坎:读音为kǎn,声母为k,韵母为ǎn,指低洼的地方或困窘的处境。

6、离:读音为lí,声母为l,韵母为í,本义疑即捕获,在古籍中多用作鸟名,即黄鹂。

7、艮:读音为gèn,声母为g,韵母为èn,艮的本意是“边界”“极限”。

8、兑:读音为duì,声母为d,韵母为uì,代表泽,外柔内刚,亦为悦,欢欣喜悦的象征。

兑卦的特点:

在《周易》中,可以说《兑》卦才是谈论喜悦的卦,也是《周易》中唯一谈论喜悦的卦。虽然《周易》的作者在《蒙》卦中已申诉了“发蒙”和治理社会除了利用“刑人”之外还必须“用说(悦)”这一观点,但是拿出来作为专题讨论“用说”的,还只有这一篇。

《噬嗑》和《兑》两卦,乃是《蒙》卦“利用刑人”和“用说”观点的扩充与发展,也是《周易》作者刑治与文治政治思想的体现。

脾在五脏中是一个极受重视的内脏,这主要取决于脾的主运化的生理功能。由于脾主运化水谷精微,是人体摄取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这些营养物质是化生气血津液的物质原料),从而确立了脾为后天之本的特殊地位。然而,由于脾主运化的生理活动是在胃主受纳腐熟的基础上进行的,脾与胃都参与了人体的消化吸收,故历来常把脾与胃合论,而称脾胃同为后天之本。为了更深入地研究脾胃的功能并使之运用于临床,历史上甚至出现了“脾胃学说”这样的专门理论,其代表人物是金元时代的李杲(东垣)。李东垣在其所著《脾胃论》中反复强调脾胃对人体生命活动的极端重要性,并力倡补脾胃,从而被称为“补土派”、“脾胃论派”。本节讨论的重点是脾,但事实上我们也不能完全排除对胃的叙述。

脾的解剖

近来对脾的解剖位置及形态,基本上是避而不谈,至多说一句“脾位于腹中”。其原因在于,心主血、肺主气、肝主藏血、肾主水等,都与现代解剖学上的同名器官的功能相符,而唯独脾则不然。中医藏象学认为脾主运化,即主管消化吸收,而现代解剖学上的“脾”只是一个淋巴器官,主消化吸收的器官乃是胃肠,所以就觉得对不上号了。但从古典文献看,脾的解剖又是确实存在的。脾不仅有其具体的位置,还有重量、大小、色泽等记载。

《难经·四十二难》云:“脾重二斤三两,扁广三寸,长五寸,有散膏半斤,主裹血,温五脏,主藏意。”清以来不少人从“散膏”猜想此即胰。考现代解剖发现,胰藏胃之左后方,与《素问·太阴阳明论》所说“脾与胃以膜相连”相符。《图书编》说:“脾者,土官也,掩太仓,在脐上三寸。”《类经图翼》认为脾“形如刀镰,与胃同膜而附其上之左”。“刀镰”的描绘与“胰”极相近似。

关于脾的色泽,《医贯》、《图书编》皆云脾之色如“马肝赤紫”,大抵符合“胰”之颜色。至今俗称胰为“血脾”,可资一证。然《内经》据五行学说,认为脾色黄,《三才图会》亦附和说:“脾……色如缟映黄。”其实此处“脾色黄”并非是其“形色”,而是脾之“气色”。如云:“肾色黑”亦然。

“胰”在现代认识中,它是一个具分泌机能的腺体,故称“胰腺”。其外分泌功能主要是产生多种消化酶,通过管道排入小肠,参与消化,与脾主运化功能相一致。存在于胰腺组织中的一些内分泌小岛,即是“胰岛”,分泌胰岛素等物质,参与人体能量代谢,与《难经》所说“温五脏”相似。现行教科书认为,脾的运化功能是在小肠内进行的,这与胰产生各种消化酶排入小肠中参与消化吸收相符合。

根据上述讨论,我们可以认为,脾在解剖上与现代医学所称之“胰腺”是相关的,但二者不能完全等同,脾的概念应比“胰腺”更大。比如侯灿等人认为中医学中的脾还应包括现代解剖学的“脾”,解剖上的脾和胰都属于中医藏象之脾。当然,脾的概念本来就应大于解剖概念。诸如脾主统血、主运化水液等,就不是单纯的形态结构所能概括得了的。

导读: 配方是什么?具有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之功效。那么配方是什么?下面就具体来了解下归脾汤吧。

方剂名

归脾汤

出处

《正体类要》

组成

白术、当归、白茯苓、黄芪炒、龙眼肉、远志、酸枣仁炒,各一钱(各3g);木香五分(1-5g);甘草炙,三分(lg);人参一钱(3g)。

方歌

归脾汤用参术芪,归草茯神远志宜;酸枣木香龙眼肉,煎加姜枣益心脾;怔忡健忘俱可却,便血崩漏总能医。

方解

本方多由思虑过度,劳伤心脾,气血亏虚所致,治疗以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为主。心藏神而主血,脾主思而统血,思虑过度,心脾气血暗耗,脾气亏虚则体倦、食少;心血不足则见惊悸、怔忡、健忘、不寐、盗汗;面色萎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缓均属之象。方中以人参、黄芪、白术、甘草甘温之品补脾益气以生血,使气旺而血生;当归、龙眼肉甘温补血养心;茯苓(多用茯神)、酸枣仁、远志宁心安神;木香辛香而散,理气醒脾,与大量益气健脾药配伍,复中焦运化之功,又能防大量益气补血药滋腻碍胃,使补而不滞,滋而不腻;用法中姜、枣调和脾胃,以资化源。

功效与作用

益气补血,健脾养心。

主治

主治心脾两虚,,心悸健忘,,发热,体倦食少,面色萎黄,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以及脾不统血所致的便血,妇女月经超前,量多色淡,或淋漓不止者。

上药加生姜5片、大枣3枚,水煎服,每日1剂。九剂有水蜜丸、小蜜丸、大蜜丸、浓缩丸,水蜜丸:每次6克,小蜜丸:每次9克,大蜜丸:每次1丸,浓缩九:每次8~10丸。均每日2~3次,空腹或饭后用温开水送服。膏剂:每次9~15克,每日2次,开水冲服。

配伍特点

一是心脾同治,重点在脾,使脾旺则气血生化有源,方名归脾,意在于此;二是气血并补,但重在补气,意即气为血之帅,气旺血自生,血足则心有所养;三是药中佐以木香理气醒脾,补而不滞。

临床运用

1、用方要点:本方是治疗心脾气血两虚的常用方。以心悸失眠,体倦食少,便血或崩漏,舌淡,脉细弱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治疗胃及出血、功能性子宫出血性紫癜、,冠心等心脾气血两虚及脾不统血者。

加减化裁

崩漏下血偏寒者,可加艾叶炭、炮姜炭,以温经止血;偏热者,加生地炭、阿胶珠、棕榈炭,以清热止血。

使用注意

出血属阴虚血热者,应慎用。

文献摘要

1、汪昂《医方集解·补养之剂》:“此手少阴、足太阴药也。血不归脾则妄行,参、术、黄芪、甘草之甘温,所以补脾;茯神、远志、枣仁、龙眼之甘温酸苦,所以补心,心者,脾之母也。当归滋阴而养血,木香行气而舒脾,既以行血中之滞,又以助参、芪而补气。气壮则能摄血,血自归经,而诸症悉除矣。”

2、《正体类要》卷下:“跌仆等症,气血损伤;或思虑伤脾,血虚火动,寤而不寐;或心脾作痛,怠情嗜卧,怔忡惊悸,自汗,大便不调;或血上下妄行。”

以上就是归脾汤的一些知识,想要了解更多的中医方剂,请继续关注频道。

中医内科(脾胃系病证)

第三章 脾胃系病证第一节 胃痛    186 胃痛良附散寒凝,保和丸消食滞停。 柴胡散主肝犯胃,湿热中阻清中更。 失笑丹参活瘀血,缓...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