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郭的意思
城郭,古义是指内城和外城。城指内城的墙,郭指外城的墙。
释义:①城墙。城指内城的墙,郭指外城的墙:碧瓦朱甍照城郭。②泛指“城邑”或“城市”:城郭仓库空虚,民多流亡。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
《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刘繇弃军遁逃,诸郡守皆捐城郭奔走。”
唐·杜牧《阿房宫赋》:“直栏横槛,多于九土之(城郭)。”
宋·苏轼《超然台记》西望穆陵,隐然如城郭。
卡尔卡松城郭
城郭是西元前6世纪罗马人所兴建的碉堡。在17世纪后期因失去军事功用成为废墟,也逐渐被人们所忘。19世纪由建筑师维欧雷·勒杜克将之恢复原状。当初为了防御5~6世纪入侵的新哥德族,建设了第2城墙,所以形成了拥有双重城墙巨大的城塞都市。
城郭正门是那波尼斯门,徒步前往的话经由奥德门比较省时。城郭内可分为高卢·罗马时期、西哥德时代、历代法国国王等分别兴建,呈现各种时代样式的建筑。
“郭”字的读音是:guō,汉语一级字,形声字。作为名词有外城;泛指城市;外部,外周;春秋国名;皮;古代棺材外面套的大棺等意思;作为动词有扩张;扩大;开拓或空的意思。
“郭”笔画:10画;部首:阝;结构:左右结构;五行:木;笔顺:点、横、竖、横折、横、横撇、竖钩、提、横折折折钩、竖。
基本释义:①古代指在城外加筑的一道城墙,[城郭]。②物体的外框、周边,[耳郭]。③(guō)姓。
常用词组:负郭、城郭、东郭、北郭、郭扎错、狭郭、郛郭。
1,由“虢”演变而来。
虢序,又作郭序,虢序是虢叔的裔孙。虢序做为虢叔后裔的代表者,东周初年被周平王封于夏阳。公元前658年晋灭北虢(序之封国),赵简子开拓晋阳前后(即公元前497年前后),虢序后裔辗转徙居晋阳及以北地区(今山西太原至忻州、原平一带)。
郭序后裔,尤以晋阳一地郭氏家族最出名,秦汉以来发展成为太原著姓。虢序号称“郭公”,是“虢声转为郭”最关键的代表人物。
2,源于地名。
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郭,外城,古代在城墙外围加筑的一道城墙。居于外城的遂以为郭氏,也有以居城郭不同方位而姓东郭、南郭、西郭、北郭,其后代多改姓单姓郭氏。这类郭姓主要发生在先秦时期的北方地区,也无法弄清其族源和姓属。
3,源自少数民族
回族,回族郭姓的祖先是西域波斯人伊本·库斯·德广贡·纳姆,汉名叫做郭广德。“库斯”与“郭氏”谐音,这就是回族人汉字姓的由来。泉州和惠安回族以及迁居在各地的郭姓回族,多为郭广德的后裔。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蒙古族郭尔罗斯氏、郭尔罗特氏、郭齐里氏,其汉化姓氏均为郭氏。
源于满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郭珲氏,源于金国时期女真贵益昆部落,汉义“钩子”,居黑龙江流域,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所冠汉姓为郭氏。其他还有满族郭佳氏、郭勒本氏、托勒佳氏、郭齐里氏等。
4,源于姬姓。
西周时期,武王封其叔虢仲于陕西宝鸡,称西虢国(虢通“郭”)。周平王东迁时,西虢迁于河南,改称南虢,春秋时灭于晋。留在原西虢者史称小虢,春秋时为秦所灭。周武王封其叔虢叔于东虢,在今河南荥阳北。
周平王东迁后,把东虢之地给予东迁有功的郑国,东虢后裔虢序北迁山西平陆,史称北虢,后灭于晋。赵简子开拓晋阳前后(即公元前497年前后),虢序后裔辗转徙居晋阳及以北地区(今山西太原至忻州、原平一带)。
西虢、东虢、南虢等三国和北虢郭公(虢序,郭序)之后均有郭姓,但郭公之后的郭姓是中华郭氏最大和最主要的支派。
扩展资料:
详细解释
名词
1,在城的外围加筑的一道城墙,即外城。内城叫城,外城叫郭〖the outer wall of a city〗
又如:郭围(外城边沿);郭术(城墙和道路);郭郛(外城)
2,泛指城市〖city〗
又如:郭邑(城邑);郭外(城外)
3,通“廓”。外部,外周〖outerframeorsheath〗
又如:轮郭(轮廓。物体的外周、边框)
4,春秋国名〖Guostate〗。在今山东省北部
5,皮〖skin〗
又如:津液充郭(津液使外皮充实、润泽)
-郭氏起源
城郭的意思
本文2023-10-13 17:11:51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283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