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关于治国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3浏览:1收藏

论语中关于治国,第1张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齐景公问孔子怎样治国,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子路问孔子:“卫国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

孔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

孔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涖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涖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卫灵公》)

孔子曰:“所重:民,食,丧,祭。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有功,公则说。”(《尧曰》)

孔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子路》)

孔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己矣。”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译:鲁哀公问道:"怎样做才能使百姓服从"孔子回答说:"提拔举用正直的人,使他安置在邪曲之人的上面,百姓就会服从;提拔邪曲之人,使他居于正直之人的上面,百姓就不服"

子曰:“治大国若烹小鲜”

答案补充

齐景公问孔子怎样治国,孔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颜渊》)即要治理好国家,君主必须像个君主,臣子必须像个臣子,父亲要像个父亲,儿子要像个儿子。这一思想虽然反映了孔子的宗法伦理观念,但在封建社会的历史条件下,这种伦理纲常确实起到了治理国家的重要作用。事实上,在阶级社会里,不论处于什么时代都需要各在其位,各司其职。否则国将不国,政将不政,社会将混乱不堪。那么孔子为什么强调以“人伦纲常”治国呢?孔子回答子路的问题时作了说明,子路问孔子:“卫国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当然孔子也认为,重视伦理纲常的作用也不能脱离礼让。子曰:“能以礼让为国乎,何有?不能以礼让为国,如礼何?”

答案补充

孔子曰:“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即君主要治理好国家,必须端正自己本身,严于要求自己。如果己正,管理国政就不会有什么困难,如果自己不端正,随心所欲,为所欲为,就不可能去端正别人,其国家也无法治理。孔子还

以舜为例说明君主严于律己的重要性。孔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答案补充

孔子曰:“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涖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涖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答案补充

孔子曰:“先有司,赦小过,举贤才”。

答案补充

有一次,孔子到卫国去,冉有给他驾车,孔子说:卫国的人口真多啊!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这里孔子强调在卫国这样一个众多人口的国家,要治理好它,首先要让他们富起来,然后使他们再受教育,提高他们的素质。另外,孔子也特别重视法制对国家的治理作用。有一次颜渊请教老师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舞》,放郑声,远佞人。郑声*,佞人殆。”借鉴夏、商、周三代的古德,取其精华,舍其糟粕。在这里孔子不仅强调了法制对治国的重要作用,而且他的古为今用的思想方法也值得今人学习。

答案补充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1 急求一篇古代有关治国之道的文言文

哈哈,最有名的当然是《谏太宗十思疏》啦! 〔唐〕魏徵 著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1〕;欲流之远者〔2〕,必浚其泉源〔3〕;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4〕,居域中之大〔5〕,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6〕,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凡百元首〔7〕,承天景命〔8〕,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9〕。

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馀,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10〕,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11〕。竭诚则吴越〔12〕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13〕。

虽董之以严刑〔14〕,震之以威怒〔15〕,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16〕,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17〕;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18〕;乐盘游〔19〕,则思三驱以为度〔20〕;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21〕;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22〕;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23〕。

简能而任之〔24〕,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25〕。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

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26〕 ——选自中华书局标点本《旧唐书·魏徵传》。

2 < >的文言文翻译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民富则易治也,民贫则难治也。奚以知其然也?民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敬上畏罪,敬上畏罪则易治也。

民贫则危乡轻家,危乡轻家则敢凌上犯禁,凌上犯禁则难治也。故治国常富,而乱国常贫。

是以善为国者,必先富民,然后治之。 译文 大凡治国的道理,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人民富裕就容易治理,人民贫穷就难以治理。

何以知其然?人民富裕就安于乡居而爱惜家园,安乡爱家就恭敬君上而畏惧刑罪,敬上畏罪就容易治理了。人民贫穷就不安于乡居而轻视家园,不安于乡居而轻家就敢于对抗君上而违犯禁令,抗上犯禁就难以治理了。

所以,治理得好的国家往往是富的,乱国必然是穷的。因此,善于主持国家的君主,一定要先使人民富裕起来,然后再加以治理。

昔者,七十九代之君,法制不一,号令不同,然俱王天下者,何也?必国富而粟多也。夫富国多粟生于农,故先王贵之。

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巧,末作文巧禁 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农。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

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是以先王知众民、强兵、广地、富国之必生于粟也,故禁末作,止奇巧,而利农事。

今为末作奇巧者,一日作而五日食。农夫终岁之作,不足以自食也。

然 舍本事而事末作。舍本事而事末作,则田荒而国贫矣。

译文 从前,历代的君主,法度不一,号令不同,然而都能统一天下,这是什么原因呢?必定是国富而粮多的缘故。国富粮多来源于农业,所以先代圣王都是重视农业的。

凡属于治国之急务,一定要先禁止奢侈性的工商业和奢侈品的制造,禁止了这些,人民便无法游荡求食,人民无法游荡求食,就只好从事农业。人民从事农业则土地得到开垦,土地开垦则粮食增加,粮食增加则国家富裕,国富则兵力可以强大,兵强则战争可以取胜,战胜则土地也就广阔了。

因此,先代圣王懂得人口多、兵力强、国土广和国家富都一定来源于粮食,因而都禁止奢侈性的工商业和奢侈品的制作,以利于发展农业。现今从事奢侈性的工商业和奢侈品制作的人们,干一天可以吃用五天。

农民终年劳动,却不能维持自家生活。这样,人民就放弃农业而从事奢侈性的工商业。

弃农而从事奢侈性的工商业,那土地也就荒芜而国家贫穷了。 凡农者月不足而岁有余者也,而上征暴急无时, 倍贷以给上之征矣。

耕耨者有时,而泽不必足, 倍贷以取庸矣。秋籴以五,春粜以束,是又倍贷也。

故以上之证而倍取于民者四,关市之租,府库之征粟十一,厮舆之事,此四时亦当一倍贷矣。夫以一民养四主,故逃徙者刑而上不能止者,粟少而民无积也。

译文 凡是农业,其收入的特点是按月算往往不足,按年算才可能有余。然而,官府征税却急如星火,没有定时,农民只好借“一还二”的高利贷来应付上面征课。

耕田锄草都有季节限制,但雨水不一定及时够用,农民又只好借“一还二”的高利贷来雇人浇地。商人秋天买粮的粮价是“五”,春天卖粮的粮价是“十”,这又是一项“一还二”的高利贷。

所以,把上面的征索算进来,成倍索取农民的地方就达到四项,因为关市的租税、府库的征收、十分之一的征粮和各种劳役放在一起。—年四季加起来,也等于一项“一还二”的高利贷了。

—个农民要养四个债主,所以对于外逃者处刑,国君也能制止农民外流,这乃是粮少而农民没有积蓄的缘故。 嵩山之东,河汝之间,蚤生而晚杀,五谷之所蕃孰也,四种而五获。

中年亩二石,一夫为粟二百石。今也仓廪虚而民无积,农夫以粥子者,上无术以均之也。

故先王使农、士、商、工四民交能易作,终岁之利无道相过也。是以民作一而得均。

民作一则田垦,奸巧不生。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

奸巧不生 治。富而治,此王之道也。

译文 从高山东麓到黄河、汝水之间。作物生长期早,凋落期迟,是粮食增产的好地方。

四季皆种而五谷皆收。中等年成亩产两石粮食。

一个劳力可以耕百亩收二百石。如今国家粮仓空虚而百姓没有积存。

农民卖儿卖女,其原因就在于君主没有办法均衡人们的收入。所以先代圣王总是注意让农、士、商、工四民即使互换其行业,他们每年的收入也无法互相超过。

这样,农民专—务农而收入可以与其他各业均衡。农民专一务农田野就得到开垦,奸巧之事也不会发生。

田野开垦则粮食增多,粮食多则国家富裕。没有奸巧之事人民又会安定。

富裕而安定,这正是成王业的道路。 不生粟之国亡,粟生而死者霸,粟生而不死者王。

粟也者,民之所归也;粟也者,财之所归也;粟也者,地之所归也。粟多则天下之物尽至矣。

故舜一徙成邑,二徙成都,参徙成国。舜非严刑罚重禁令,而民归之矣,去者必害,从者必利也。

先王者善为民除害兴利,故天下之民归之。所谓兴利者,利农事也;所谓除害者,禁害农事也。

农事胜则入粟多,入粟多则国富,国富则安乡重家,安乡重家则虽变俗易习、驱众移民,至于杀之,而民不恶也。此务粟之功也。

上不利农则粟少,粟少则人贫,人贫则轻家,轻家则易去、易去则上令不能必行,上令不能必行则禁不能必止,禁不能必止则战不必胜、守不必固矣。夫令不必行。

3 急求一篇古代有关治国之道的文言文

哈哈,最有名的当然是《谏太宗十思疏》啦!

〔唐〕魏徵 著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1〕;欲流之远者〔2〕,必浚其泉源〔3〕;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4〕,居域中之大〔5〕,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6〕,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凡百元首〔7〕,承天景命〔8〕,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9〕。岂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馀,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10〕,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11〕。竭诚则吴越〔12〕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13〕。虽董之以严刑〔14〕,震之以威怒〔15〕,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16〕,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17〕;惧满溢,则思江海下百川〔18〕;乐盘游〔19〕,则思三驱以为度〔20〕;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21〕;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22〕;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因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23〕。简能而任之〔24〕,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25〕。文武争驰,君臣无事,可以尽豫游之乐,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26〕

——选自中华书局标点本《旧唐书·魏徵传》

4 有哪些关于法制的古文

臣非非难言孔,所以难言者:言顺比滑泽,洋洋纚々然,则见以为华而不实;敦祗恭厚,鲠固慎完,则见以为掘而不伦;多言繁称,连类比物,则见以为虚而无用;总微说约,径省而不饰,则见以为刿而不辩;激急亲近,探知人情,则见以为谮为不让;闳大广博,妙远不测,则见以为夸而无用;家计小谈,以具数言,则见以为陋;言而近世,辞不悖逆,则见以为贪生而谀上;言而远俗,诡躁人间,则见以为诞;捷敏辩给,繁于文采,则见以为史;殊释文学,以质信言,则见以为鄙;时称诗书,道法往古,则见以为诵。

此臣非之所以难言而重患也。 故度量虽正,未必听也;义理虽全,未必用也。

大王若以此不信,而小者以为毁訾诽谤,大者患祸灾害死亡及其身。故子胥善谋而吴戮之,仲尼善说而匡围之,管夷吾实贤而鲁囚之。

故此三大夫岂不贤哉?而三君不明也。上古有汤,至圣也:伊尹,至智也。

夫至智说至圣,然且七十说而不受,身执鼎俎为包宰,昵近习亲,而汤乃仅知其贤而用之。故曰:以至智说至圣,未必至而见受,伊尹说汤是也;以智说愚必不听,文王说纣是也。

故文王说纣而纣囚之;翼候炙;鬼候腊,比干剖心;梅伯酸;夷吾束缚;而曹羁奔陈;伯里子道乞;传说转鬻;孙子膑脚于魏;吴起收泣于岸门,痛西河之为秦,卒枝解于楚;公叔痤言国器反为悖,公孙鞅奔秦;关龙逢斩;苌弘分胣;尹子罕于棘;司马子期死而浮于江;田明辜射;宓子贱、西门豹不斗而死人手;董安于死而陈于市;宰予不免于田常;范雎折协于魏。此十数人者,皆世之仁贤忠良有道术之士也,不幸而遇悖乱暗惑之主而死。

然则虽贤圣不能逃死亡避戮辱者何也?则愚者难说也,故君子难言也。且至言忤于耳而倒于心,非贤圣莫能听,愿大王熟察之也。

凡奸臣皆欲顺人主之心以取亲幸之势者也。是以主有所善,臣从而誉之;主有所赠,臣因而毁之。

凡人之大体,取舍同者则相是也,取舍异者则相非也。今人臣之所誉者,人主之所是也,此之谓同取;人臣之所毁者,人主之所非也,此之谓同舍。

夫取舍合而相与逆者,未尝闻也。此人臣之所以取信幸之道也。

夫奸臣得乘信幸之势以毁誉进退群臣者,人主非有术数以御之也,非参验以审之也,必将以曩之合己信今之言,此幸臣之所以得欺主成私者也。故主必蔽于上,而臣必重于下矣,此之谓擅主之臣。

国有擅主之臣,则群下不得尽其智力以陈其忠,百官之吏不得奉法以致其功矣。何以明之?夫安利者就之,危害者去之,此人之情也。

今为臣尽力以致功,竭智以陈忠者,其身困而家贫,父子罹其害;为奸利以弊人主,行财货以事贵重之臣者,身尊家富,父子被其泽:人焉能去安利之道而就危害之处哉?治国若此其过也,而上欲下之无奸,吏之奉法,其不可得亦明矣。故左右知贞信之不可以得安利也,必曰:“我以忠信事上,积功劳而求安,是犹盲而欲知黑白之情,必不几矣。

若以道化行正理,不趋富贵,事上而求安,是犹聋而欲审清浊之声也,愈不几矣。二者不可以得安,我安能无相比周,蔽主上,为奸私以适重人哉?”此必不顾人主之义矣。

其百官之吏亦知方正之不可以得安也,必曰:“我以清廉事上而求安,若无规矩而欲为方圆也,必不几矣;若以守法不朋党治官而求安,是犹以足搔顶也,愈不几也!二者不可以得安,能无废法行私以适重人哉?”此必不顾君上之法矣。故以私为重人者众,而以法事君者少矣。

是以主孤於上而臣成党於下,此田成之所以杀简公者也。 夫有术者之为人臣也,得效度数之言,上明主法,下困奸臣,以尊主安国者也。

是以度数之言得效于前,则赏罚必用於后矣。人主诚明於圣人之术,而不苟於世欲之言,循名实而定是非,因参验而审言辞。

是以左右近习之臣,知伪诈之不可以得安也,必曰:“我不去奸私之行,尽力竭智以事主,而乃以相与比周,妄毁誉以求安,是犹负千钧之重,陷于不测之渊而求生也,必不几矣。”百官之吏,亦知为奸利之不可以得安也,必曰:“我不以清廉方正奉法,乃以贪污之心枉法以取私利,是犹上高陵之颠堕峻裕谷之下而求生,必不几矣。”

安危之道若此其明也,左右安能以虚言惑主,而百官安敢以贪渔下?是以臣得陈其忠而不弊,下得守其职而不怨。此管仲之所以治齐,而商君之所以强秦也。

从是观之,则圣人之治国也,固有使人不得不爱我之道,而不恃人之以爱为我也。恃人之以爱为我者危矣,恃吾不可不为者安矣。

夫君臣非有骨肉之亲,正直之道可以得利,则臣尽力以事主;正直之道不可以得安,则臣行私以干上。明主知之,故设利害之道以示天下而已矣。

夫是以人主虽不口教百官,不目索奸邪,而国已治矣。人主者,非目若离娄乃为明也,非耳若师旷乃为聪也。

不任其数,而待目以为明,所见都少矣,非不弊之术也。不因其势,而待耳以为聪,所闻者寡矣,非不欺之道也。

明主者,使天下不得不为己视,天下不得不为己听。故身在深宫之中而明照四海之内,而天下弗能蔽弗能欺者,何也?暗乱之道废而聪明之势兴也。

故善任势者国安,不知因其势者国危。古秦之俗,君臣废法而服私,是以国乱兵弱而主卑。

商君说秦孝公以变法易俗而明公道,赏告奸、困末作。

5 寻找有关讲解治国,政治等的古文

治 平 篇

洪亮吉

[原文]

人未有不乐为治平之民者也,人未有不乐为治平既久之民者也。治平至百余年,可谓久矣。然言其户口,则视三十年以前增五培焉,视六十年以前增十倍焉,视百年、百数十年以前不啻增二十倍焉。

试以一家计之:高、曾之时,有屋十间,有田一顷,身一人,娶妇后不过二人。以二人居屋十间,食田一顷,宽然有余矣。以一人生三计之,至子之世而父子四人,各娶妇即有八人,八人即不能无佣作之助,是不下十人矣。以十人而居屋十间,食田一顷,吾知其居仅仅足,食亦仅仅足也。子又生孙,孙又娶妇,其间衰老者或有代谢,然已不下二十余人。以二十余人而居屋十间,食田一顷,即量腹而食,度足而居,吾以知其必不敷矣。又自此而曾焉,自此而元焉,视高、曾时口已不下五六十倍,是高、曾时为一户者,至曾、元时不分至十户不止。其间有户口消落之家,即有丁男繁衍之族,势亦足以相敌。

或者曰:“高、曾之时,隙地未尽辟,闲廛未尽居也。”然亦不过增一培而止矣,或增三倍五倍而止矣,而户口则增至十倍二十倍,是田与屋之数常处其不足,而户与口之数常处其有余也。又况有兼并之家,一人据百人之屋,一户占百户之田,何怪乎遭风雨霜露饥寒颠踣而死者之比比乎?

曰:天地有法乎?曰:水旱疾疫,即天地调剂之法也。然民之遭水旱疾疫而不幸者,不过十之一二矣。曰:君、相有法乎?曰:使野无闲田,民无剩力,疆土之新辟者,移种民以居之,赋税之繁重者,酌今昔而减之,禁其浮靡,抑其兼并,遇有水旱疾疫,则开仓廪、悉府库以赈之,如是而已,是亦君、相调剂之法也。

要之,治平之久,天地不能不生人,而天地之所以养人者,原不过此数也;治平之久,君、相亦不能使人不生,而君、相之所以为民计者,亦不过前此数法也。然一家之中有子弟十人,其不率教者常有一二,又况天下之广,其游惰不事者何能一一遵上之约束乎?一人之居以供十人已不足,何况供百人乎?一人之食以供十人已不足,何况供百人乎,此吾所以为治乎之民虑也。

[译文]

人没有不愿意当安定社会的老百姓的,人没有不愿意当长期安定的社会的老百姓的。社会安定一百年以上,可以算长久了。可是说到它的住户人口,就比三十年以前增加了五倍,比六十年以前增加了十倍,比一百年以前、比一百多年以前不只增加了二十倍。

试以一个家庭来计算:(他们)高祖、曾祖那时候,有十间屋子,有一顷田地,自己一个人,娶媳妇以后不过才两口人。两个人住十间屋子,吃一顷田地出产的粮食,是富富有余的。以一个男人得三个儿子计算,到儿子这一辈就是父子四个人,(三个儿子)都娶了媳妇,全家就有八口人,八口人就不能没有雇工帮助,这样就不下十口人了。十个人住十间屋子,吃一顷田地出产的粮食,我知道他们住的仅仅够,吃的也仅仅够。(他们的)儿子又生了孙子,孙子又娶了媳妇,其中体弱年老的有的去世了,可是(全家)也已不下二十多口人了。二十多口人住十间屋子,吃一顷田地出产的粮食,即使算计着饭量来吃饭,量着身长来住宿,我知道它必然不够。由此到了曾孙这一辈,由此到了玄孙这一辈,比高祖、曾祖的时候人口增加已不下五六十倍,这就是高祖、曾祖的时候是一户的人家,传到曾孙、玄孙的时候,不分到十户是不休止的。这其间有人口减少的人家,也就有人丁繁衍的家族,增加的人数也足以和减少的人数相抵。

(有人)问:天地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我们)说:水旱疾病之灾,就是天地调剂人口数量的方法。可是,老百姓遭到水旱疾病之灾而死亡的,不过十分之一二。(又有人)问:国君宰相是不是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说:使野外没有闲置的田地,使百姓没有剩余的劳力,新开辟的疆土,迁移佃农去居住,赋税繁重的百姓,斟酌过去现在的情况削减一些,禁止浮华浪费,控制兼并行为,遇到水旱疾病之灾,就打开公仓拿出府库所有的东西来救济,只不过如此而已,这就是国君和宰相调剂人口的方法。

总之,社会长治久安,天地不能不增加人口,可是天地用来养活人的东西,原本不过这有限的数量;社会安定的时间长了,国君宰相也不能不叫百姓生孩子,可是国君宰相能为百姓考虑到的,也不过上述一些办法。可是一家之中有十个子弟,其中不听教导的常常有一两个,再加上天地广阔,那些游手好闲的人怎么能全都遵从上面的约束呢?一个人的住房用来供十个人住已经不够了,何况供一百人住呢?一个人的吃的用来供十个人吃已经不够了,何况供一百人吃呢?这就是我为安定社会的老百姓忧虑的原因。

1 有哪些关于法制的古文

臣非非难言孔,所以难言者:言顺比滑泽,洋洋纚々然,则见以为华而不实;敦祗恭厚,鲠固慎完,则见以为掘而不伦;多言繁称,连类比物,则见以为虚而无用;总微说约,径省而不饰,则见以为刿而不辩;激急亲近,探知人情,则见以为谮为不让;闳大广博,妙远不测,则见以为夸而无用;家计小谈,以具数言,则见以为陋;言而近世,辞不悖逆,则见以为贪生而谀上;言而远俗,诡躁人间,则见以为诞;捷敏辩给,繁于文采,则见以为史;殊释文学,以质信言,则见以为鄙;时称诗书,道法往古,则见以为诵。

此臣非之所以难言而重患也。 故度量虽正,未必听也;义理虽全,未必用也。

大王若以此不信,而小者以为毁訾诽谤,大者患祸灾害死亡及其身。故子胥善谋而吴戮之,仲尼善说而匡围之,管夷吾实贤而鲁囚之。

故此三大夫岂不贤哉?而三君不明也。上古有汤,至圣也:伊尹,至智也。

夫至智说至圣,然且七十说而不受,身执鼎俎为包宰,昵近习亲,而汤乃仅知其贤而用之。故曰:以至智说至圣,未必至而见受,伊尹说汤是也;以智说愚必不听,文王说纣是也。

故文王说纣而纣囚之;翼候炙;鬼候腊,比干剖心;梅伯酸;夷吾束缚;而曹羁奔陈;伯里子道乞;传说转鬻;孙子膑脚于魏;吴起收泣于岸门,痛西河之为秦,卒枝解于楚;公叔痤言国器反为悖,公孙鞅奔秦;关龙逢斩;苌弘分胣;尹子罕于棘;司马子期死而浮于江;田明辜射;宓子贱、西门豹不斗而死人手;董安于死而陈于市;宰予不免于田常;范雎折协于魏。此十数人者,皆世之仁贤忠良有道术之士也,不幸而遇悖乱暗惑之主而死。

然则虽贤圣不能逃死亡避戮辱者何也?则愚者难说也,故君子难言也。且至言忤于耳而倒于心,非贤圣莫能听,愿大王熟察之也。

凡奸臣皆欲顺人主之心以取亲幸之势者也。是以主有所善,臣从而誉之;主有所赠,臣因而毁之。

凡人之大体,取舍同者则相是也,取舍异者则相非也。今人臣之所誉者,人主之所是也,此之谓同取;人臣之所毁者,人主之所非也,此之谓同舍。

夫取舍合而相与逆者,未尝闻也。此人臣之所以取信幸之道也。

夫奸臣得乘信幸之势以毁誉进退群臣者,人主非有术数以御之也,非参验以审之也,必将以曩之合己信今之言,此幸臣之所以得欺主成私者也。故主必蔽于上,而臣必重于下矣,此之谓擅主之臣。

国有擅主之臣,则群下不得尽其智力以陈其忠,百官之吏不得奉法以致其功矣。何以明之?夫安利者就之,危害者去之,此人之情也。

今为臣尽力以致功,竭智以陈忠者,其身困而家贫,父子罹其害;为奸利以弊人主,行财货以事贵重之臣者,身尊家富,父子被其泽:人焉能去安利之道而就危害之处哉?治国若此其过也,而上欲下之无奸,吏之奉法,其不可得亦明矣。故左右知贞信之不可以得安利也,必曰:“我以忠信事上,积功劳而求安,是犹盲而欲知黑白之情,必不几矣。

若以道化行正理,不趋富贵,事上而求安,是犹聋而欲审清浊之声也,愈不几矣。二者不可以得安,我安能无相比周,蔽主上,为奸私以适重人哉?”此必不顾人主之义矣。

其百官之吏亦知方正之不可以得安也,必曰:“我以清廉事上而求安,若无规矩而欲为方圆也,必不几矣;若以守法不朋党治官而求安,是犹以足搔顶也,愈不几也!二者不可以得安,能无废法行私以适重人哉?”此必不顾君上之法矣。故以私为重人者众,而以法事君者少矣。

是以主孤於上而臣成党於下,此田成之所以杀简公者也。 夫有术者之为人臣也,得效度数之言,上明主法,下困奸臣,以尊主安国者也。

是以度数之言得效于前,则赏罚必用於后矣。人主诚明於圣人之术,而不苟於世欲之言,循名实而定是非,因参验而审言辞。

是以左右近习之臣,知伪诈之不可以得安也,必曰:“我不去奸私之行,尽力竭智以事主,而乃以相与比周,妄毁誉以求安,是犹负千钧之重,陷于不测之渊而求生也,必不几矣。”百官之吏,亦知为奸利之不可以得安也,必曰:“我不以清廉方正奉法,乃以贪污之心枉法以取私利,是犹上高陵之颠堕峻裕谷之下而求生,必不几矣。”

安危之道若此其明也,左右安能以虚言惑主,而百官安敢以贪渔下?是以臣得陈其忠而不弊,下得守其职而不怨。此管仲之所以治齐,而商君之所以强秦也。

从是观之,则圣人之治国也,固有使人不得不爱我之道,而不恃人之以爱为我也。恃人之以爱为我者危矣,恃吾不可不为者安矣。

夫君臣非有骨肉之亲,正直之道可以得利,则臣尽力以事主;正直之道不可以得安,则臣行私以干上。明主知之,故设利害之道以示天下而已矣。

夫是以人主虽不口教百官,不目索奸邪,而国已治矣。人主者,非目若离娄乃为明也,非耳若师旷乃为聪也。

不任其数,而待目以为明,所见都少矣,非不弊之术也。不因其势,而待耳以为聪,所闻者寡矣,非不欺之道也。

明主者,使天下不得不为己视,天下不得不为己听。故身在深宫之中而明照四海之内,而天下弗能蔽弗能欺者,何也?暗乱之道废而聪明之势兴也。

故善任势者国安,不知因其势者国危。古秦之俗,君臣废法而服私,是以国乱兵弱而主卑。

商君说秦孝公以变法易俗而明公道,赏告奸、困末作。

2 守法文言文归类

1、和民一众,不知法不可;变俗易教,不知化不可——《管子·七法》[注释](1)和民:使民众和谐一致。

(2)一众:统管民众。(3)变俗易教:移风易俗。

(4)化:德化,政治教化。[译文]要使民众和谐一致,不懂得法律是不行的;要移风易俗,搞好社会风气,不懂得政治教化是不行的。

[提示]《管子》一书传为管仲所作。管仲是“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的国相。

管仲力主以法治国,但并不放弃德化,而是二者相互为用,这对我们颇有启发作用。 2、私情行而公法毁。

——《管子·八观》〔译文〕徇私舞弊之风盛行,国家的法律就会被破坏。〔提示〕法律不容私情,执法必须秉公办事3、凡将举事,令必先行。

事将为,其赏罚之数必先明之——《管子·明法解》〔注释〕(1)举事:办重大的事情。事,指国家大事。

(2)数:道理。〔译文〕凡是要举办重大事情,政令必须先行。

办事之前。一定要首先明确赏罚的尺度。

〔提示〕没有奖赏就不能激励人,没有处罚就不能威慑人。光有赏罚还不行,必须做到赏罚分明。

这是为政的经验之谈。4、求必欲得,禁必欲止,令必欲行——《管子·法法》 [注释]禁:在此是指法禁,禁令。

[译文]国家有要求的一定要做到,国家要禁止的一定要杜绝,国家颁布的法令一定要实行。 [提示]法治的要求是: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信实、坚定是执法的关键。5、举事不私 听狱不阿。

——《晏子春秋·内篇·问上》[注释](1)听狱:审判案件。听,断决。

(2)阿:偏袒。[译文]办事不能偏私,审判案件不能偏袒。

[提示]齐景公问晏婴,怎样才能像齐桓公用管仲那样以成就霸业。晏婴在答话中说出了这两句。

这里强调的是执法者必须公正廉明。6、刑罚不中, 无所措手足——孔子《论语·子路》[注释](1)中:合理。

措:采取措施,做。[译文]刑法不合理,百姓就会手足失措。

[提示]这是孔子和子路的一段对话中的句子,是从“治国先正名(纠正混乱的名称)”引起的。强调君子对于自己所说的话,是一点都不能马虎的。

7、有权衡者,不可欺以轻重;有尺寸者,不可差以长短;有法度者,不可巧以诈伪。——慎到《慎子·佚文》[译文]有秤在手,人们就不能在轻重上作欺骗;手中有尺子,人们就不会在长短上出偏差;掌握了法度,人们就不能够耍弄花招,弄虚作假。

[提示]强调建立法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8、欲不得干时,爱不得犯法,贵不得逾亲,禄不得逾位。

——慎到《慎子·威德》[注释](1)欲:欲望。(2)干时:干扰时政。

(3)爱:在此指所爱的人,即亲友。(4)逾:超越。

[译文]不能为了个人的欲望而干扰国家的政事,不能放任自己的亲友犯法,对地位高的人不能过度偏爱,俸禄不能超过职位标准。[提示]这话是指贤明国君治国理政所应该做到的。

总的说来,就是严格要求,要以身作则,秉公执法,不要感情用事。9、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李悝《法经》[译文](对犯法的人)不分关系亲疏,也不分地位高低,全都由法律来决断。[提示]李悝(kui)是战国时魏国的政治家,法家的代表人物。

曾任魏文侯的国相,主持变法。理不护亲,法不阿贵,亲疏贵贱,一视同仁。

只有像李悝这样执法,才谈得上公正。10、言不中法者,不听也;行不中法者,不高也;事不中法者,不为也。

——《商君书·君臣》[注释](1)中:合。(2)高:推崇。

[译文]言论不合法度,就不听从;行为不合法度,就不推崇;事情不合法度,就不去办。[提示]这是商鞅提出的贤明国君治国的重要原则。

他认为,如能这样做就必然会“国治而地广,兵强而主尊”,这不失为真知灼见。11、夫制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从政有经,而令行为上。

——《战国策·赵策》[注释](1)制国:管理国家。(2)常:规律。

下文的“经”也是这个意思。[译文]管理国家自有其规律,那就是以有利于人民为根本;从政也有其规律,那就是以执行法令为最高原则。

[提示]《战国策》是记载战国历史的国别体史书。赵武灵王(赵雍)执政后,发奋图强,积极进行军事改革,当时朝臣中有不少人反对,他在回答大臣们的讲话中有这几句。

这种见解,对我们今天很有借鉴意义。 12、背法而治,此任重道远而无马牛,济大川而无船楫也。

——商鞅《商君书·弱民》[译文]违背法律来治理国家,好比要把很重的东西运送到很远的地方去而没有车马,也好比要渡过大江大河而没有船只。[提示]强调依法治国的必要性。

13、一天下者,令于天下则行,禁焉则止。 ——尸佼《尸子·卷上·贵言》 [译文]统治天下,要求天下人做的事,就一定要使之做到;下令禁止的,就一定要禁止。

[提示]尸佼,战国时期鲁国人。14、赏必加于有功 刑必断于有罪。

——《战国策·秦策》[注释]刑:用刑,惩罚。[译文]奖赏必须落实到有功者的身上,刑罚必须施加给有罪的人。

[提示]范雎到了秦国,游说秦昭王,指出秦国朝廷大权多被穰侯(魏冉)把持,穰侯凭他的国舅身份和四朝为相的权威,专横跋扈,朝廷势必内乱。秦昭王采纳了他的意见,任命他为国相,铲除了穰侯的势力,巩固了政权。

这两句话是他向昭王的进言中说的,指出执法必须稳而准。15、赏不行,则贤者不可得而进也;罚。

3 文言文阅读(16分)周梅圃君家传〔清〕姚鼐梅圃君长沙人周氏讳克开

小题1:C小题1:C小题1:B小题1:⑴(4分)(周梅圃)修复了风峪山堤坝,堵住山中积水,并疏导水流使它进入汾河,老百姓感激他。

⑵(3分)官吏中有人用征收粮食坑害百姓来取悦上级官员,(他们对这样的事)习以为常了。 小题1:逊:退避,让步小题1:②说明其刚强耿直, ④是王亶望所设奸计,⑥说明其清廉小题1:“百姓把他主持的治水工程称为周公闸、周公桥”是感激他兴修水利,造福于民,与周梅圃的“廉洁正直”间并无因果关联小题1:本题考查翻译能力。

关键点是:⑴语意通顺,1分;障:堵住、挡住,1分;潦:积水,1分;德:感激,1分。⑵语意通顺,1分;毒:坑害,1分;恒:平常的、普通的,1分。

断句:周梅圃君家传〔清〕姚鼐梅圃君,长沙人,周氏,讳克开,字乾三,梅圃其自号也。以举人发甘肃,授陇西知县,调宁朔。

其为人明晓事理,敢任烦剧,耐勤苦。宁朔属宁夏府,并河有三渠:曰汉来、唐延、大清,皆引河水入渠,以灌民田。

唐延渠行地,多沙易漫,君治渠使狭而深,又颇改其水道,渠行得安,而渠有暗洞,以泄水于河,故旱涝皆赖焉。唐延渠暗洞坏,宁夏县吏欲填暗洞,而引唐渠水尽入汉渠,以利宁夏民,而宁朔病矣。

君力督工修复旧制,两县皆利。大清渠者,康熙年始设,长三十余里,久而首尾石门皆坏,民失其利,君修复之,皆用日少而成功远。

君在宁夏多善政,而治水绩最巨,民以所建曰周公闸、周公桥云。寻擢贵州都匀知府。

从总督吴达善、侍郎钱维城治贵州逆苗狱,用法有失当者,力争无少逊。调贵阳,亦以强直忤巡抚宫兆麟,因公累解职。

引见,复授山西蒲州知府,调太原。清厘积狱, 修复风峪山堤堰,障山潦,导之入汾,民德之。

累擢至江西吉南道,以过降官,复再擢为浙江粮储道。当是时,王亶望为浙江巡抚。

吏以收粮毒民以媚上官者,习为恒矣 ,君素闻,疾之。至浙,身自誓不取纤毫润,请于巡抚,约与之同心。

抚臣姑应曰善,而厌君甚,无术以去之也。反奏誉君才优,粮储常事易治,而其时海塘方急,请移使治海塘。

于是调杭嘉湖海防道。君改建海岸石塘,塘大治,被劳疾,卒于任,而王亶望在官卒以贪败。

世言苟受君言,岂徒国利,亦其家之安也。 君卒后,家贫甚,天下称清吏者,曰周梅圃云。

姚鼐云:梅圃,乾隆间循吏也。夫为循吏传,史臣之职,其法甚严。

不居史职,为相知之家作家传,容有泛滥辞焉。余嘉梅圃之治,为之传,取事简,以为后有良史,取吾文以登之列传,当无愧云。

(选自《惜抱轩全集》,有改动) 附:参考译文梅圃,长沙人,姓周,名克开,字乾三,梅圃是他的自号。他凭借举人的身份被派到甘肃,并被任命为陇西知县,(后来)调往宁朔。

他为人明白事理,敢于担当繁重的事务,做事情不辞劳苦。宁朔属于宁夏府,挨着黄河的有三条水渠:叫做汉来渠、唐延渠、大清渠,都是引黄河水入渠,用来灌溉百姓的农田。

唐延渠经过的地方多沙而且容易泛滥,周梅圃整治该水渠使它变得狭长而且深邃,又稍微改变它水流方向,唐延渠的行水得以安全畅通,而且渠道中设有暗洞,用来把过多的水排泄到黄河里,所以旱涝天气都依赖那条水渠。唐延渠的暗洞坏了,宁夏县的官吏想填了暗洞,而把唐渠的水都引入到汉渠,以利于宁夏的百姓,但(这样一来)宁朔就受害了。

周梅圃全力监工修复原来的式样,使两县都得到好处。大清渠,是康熙年才开凿的,长三十多里,时间久了,首尾的石门都毁坏了,百姓不能再享受它的好处,周梅圃修复了它,都用时少但功效长远。

周梅圃在宁夏有很多良好的政绩,而以治水的功绩最大,百姓把他主持建造的治水工程称为周公闸、周公桥。不久,周梅圃被提拔为贵州都匀知府。

跟从总督吴达善、侍郎钱维城处理贵州苗族的叛乱案件,对依法断案却处置不当的,他据理力争,毫不让步。被调往贵阳,也因为刚强耿直,触犯巡抚宫兆麟,因公事牵累被解除职务。

受到引见,又被任命为山西蒲州知府,被调往太原。清理积聚的案件,修复了风峪山堤坝,堵住山中积水,并疏导水流使它进入汾河,老百姓感激他。

周梅圃经多次提拔,官至江西吉南道,因为犯了过错被降了官职,后又被提拔为浙江粮储道。在这个时候,王亶望担任浙江巡抚。

官吏中有人以征收粮食加害百姓来取悦上级官员,(他们对这样的事)习以为常了。周梅圃早就听闻(这种事),对此深恶痛绝。

周梅圃来到浙江,自己发誓不取丝毫好处,并向巡抚请求铲除积弊,与他约定要同心同德。巡抚表面说“好”,而实际上十分讨厌周梅圃,只是没有办法使他离开。

相反上奏朝廷赞誉周梅圃有突出的才能,管理粮食储备是平常的政事,容易处理,而当时海塘正处在危急中,请求将周梅圃调去治理海塘。于是(周梅圃)被调任杭嘉湖海防道。

周梅圃改建海岸石塘,石塘得到大的整治,而周梅圃终因积劳成疾死在任上,王亶望在官场中也最终因为贪婪而自毁。世人说(认为)王亶望如果能接受周梅圃的意见,哪里只是对国家有利,也有利于他自己的身家安全啊。

周梅圃死后,家中十分贫困,天下人称赞清廉的官吏,都会提到周梅圃。我认为:周梅圃,是乾隆年间一位守法循理的官吏。

为守法循理的官吏。

4 守法文言文归类

1、和民一众,不知法不可;变俗易教,不知化不可——《管子·七法》[注释](1)和民:使民众和谐一致。

(2)一众:统管民众。(3)变俗易教:移风易俗。

(4)化:德化,政治教化。[译文]要使民众和谐一致,不懂得法律是不行的;要移风易俗,搞好社会风气,不懂得政治教化是不行的。

[提示]《管子》一书传为管仲所作。管仲是“春秋五霸”之一齐桓公的国相。

管仲力主以法治国,但并不放弃德化,而是二者相互为用,这对我们颇有启发作用。 2、私情行而公法毁。

——《管子·八观》〔译文〕徇私舞弊之风盛行,国家的法律就会被破坏。〔提示〕法律不容私情,执法必须秉公办事3、凡将举事,令必先行。

事将为,其赏罚之数必先明之——《管子·明法解》〔注释〕(1)举事:办重大的事情。事,指国家大事。

(2)数:道理。〔译文〕凡是要举办重大事情,政令必须先行。

办事之前。一定要首先明确赏罚的尺度。

〔提示〕没有奖赏就不能激励人,没有处罚就不能威慑人。光有赏罚还不行,必须做到赏罚分明。

这是为政的经验之谈。4、求必欲得,禁必欲止,令必欲行——《管子·法法》 [注释]禁:在此是指法禁,禁令。

[译文]国家有要求的一定要做到,国家要禁止的一定要杜绝,国家颁布的法令一定要实行。 [提示]法治的要求是: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信实、坚定是执法的关键。5、举事不私 听狱不阿。

——《晏子春秋·内篇·问上》[注释](1)听狱:审判案件。听,断决。

(2)阿:偏袒。[译文]办事不能偏私,审判案件不能偏袒。

[提示]齐景公问晏婴,怎样才能像齐桓公用管仲那样以成就霸业。晏婴在答话中说出了这两句。

这里强调的是执法者必须公正廉明。6、刑罚不中, 无所措手足——孔子《论语·子路》[注释](1)中:合理。

措:采取措施,做。[译文]刑法不合理,百姓就会手足失措。

[提示]这是孔子和子路的一段对话中的句子,是从“治国先正名(纠正混乱的名称)”引起的。强调君子对于自己所说的话,是一点都不能马虎的。

7、有权衡者,不可欺以轻重;有尺寸者,不可差以长短;有法度者,不可巧以诈伪。——慎到《慎子·佚文》[译文]有秤在手,人们就不能在轻重上作欺骗;手中有尺子,人们就不会在长短上出偏差;掌握了法度,人们就不能够耍弄花招,弄虚作假。

[提示]强调建立法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8、欲不得干时,爱不得犯法,贵不得逾亲,禄不得逾位。

——慎到《慎子·威德》[注释](1)欲:欲望。(2)干时:干扰时政。

(3)爱:在此指所爱的人,即亲友。(4)逾:超越。

[译文]不能为了个人的欲望而干扰国家的政事,不能放任自己的亲友犯法,对地位高的人不能过度偏爱,俸禄不能超过职位标准。[提示]这话是指贤明国君治国理政所应该做到的。

总的说来,就是严格要求,要以身作则,秉公执法,不要感情用事。9、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

——李悝《法经》[译文](对犯法的人)不分关系亲疏,也不分地位高低,全都由法律来决断。[提示]李悝(kui)是战国时魏国的政治家,法家的代表人物。

曾任魏文侯的国相,主持变法。理不护亲,法不阿贵,亲疏贵贱,一视同仁。

只有像李悝这样执法,才谈得上公正。10、言不中法者,不听也;行不中法者,不高也;事不中法者,不为也。

——《商君书·君臣》[注释](1)中:合。(2)高:推崇。

[译文]言论不合法度,就不听从;行为不合法度,就不推崇;事情不合法度,就不去办。[提示]这是商鞅提出的贤明国君治国的重要原则。

他认为,如能这样做就必然会“国治而地广,兵强而主尊”,这不失为真知灼见。11、夫制国有常,而利民为本,从政有经,而令行为上。

——《战国策·赵策》[注释](1)制国:管理国家。(2)常:规律。

下文的“经”也是这个意思。[译文]管理国家自有其规律,那就是以有利于人民为根本;从政也有其规律,那就是以执行法令为最高原则。

[提示]《战国策》是记载战国历史的国别体史书。赵武灵王(赵雍)执政后,发奋图强,积极进行军事改革,当时朝臣中有不少人反对,他在回答大臣们的讲话中有这几句。

这种见解,对我们今天很有借鉴意义。 12、背法而治,此任重道远而无马牛,济大川而无船楫也。

——商鞅《商君书·弱民》[译文]违背法律来治理国家,好比要把很重的东西运送到很远的地方去而没有车马,也好比要渡过大江大河而没有船只。[提示]强调依法治国的必要性。

13、一天下者,令于天下则行,禁焉则止。 ——尸佼《尸子·卷上·贵言》 [译文]统治天下,要求天下人做的事,就一定要使之做到;下令禁止的,就一定要禁止。

[提示]尸佼,战国时期鲁国人。14、赏必加于有功 刑必断于有罪。

——《战国策·秦策》[注释]刑:用刑,惩罚。[译文]奖赏必须落实到有功者的身上,刑罚必须施加给有罪的人。

[提示]范雎到了秦国,游说秦昭王,指出秦国朝廷大权多被穰侯(魏冉)把持,穰侯凭他的国舅身份和四朝为相的权威,专横跋扈,朝廷势必内乱。秦昭王采纳了他的意见,任命他为国相,铲除了穰侯的势力,巩固了政权。

这两句话是他向昭王的进言中说的,指出执法必须稳而准。15、赏不行,则贤者不可得而进也;罚不行,则不肖者不可得而退也。

—。

《古圣先贤名言》的经典语录

29、 ⊙无偏无党,王道荡荡;无党无偏,王道平平。

《尚书》

原文翻译: 不要有偏心,不要结党营私,王的中道宽广。

深入解析: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特别是在朝廷的领导集团中,拉帮结派、结党营私的 情况十分严重,结果常常造成朝廷政令无法贯彻到基层,即便是很正确的决定, 也无法产生积极的效果。正是针对这种情况,《尚书》明确反对结党结派。这是 一个呼吁,呼吁各级官员要从国家利益、人民利益出发,要秉公办事,要公正公 平,不偏不倚,更不要拉帮结派、结党营私。做到这样,国家的政令就能顺利贯 彻执行,发挥积极的作用,这是十分深刻的。从现代国家的实际情况看,其政策 能否顺利贯彻并发挥作用,各级政府官员作用最为关键。首先,他们最懂政策, 知道政策的重点要点在哪儿,怎样才能发挥作用;其次,贯彻政策的权力在他们 手中,怎样贯彻,什么时候贯彻,他们完全掌握主动权。在这个时候,他们如果 从各自的小帮派小团体的利益出发,互相斗争,或者阻挠政策的贯彻,或者曲解 政策,都会造成严重后果。

30、 ⊙外①举不弃仇,内⑦举③不失亲。

《左传》

难点注释: ①外:家庭之外。②内:家庭之内。③举:举荐。

原文翻译: 举荐人才的时候对外人不抛弃自己的仇人,举荐人才的时候对内也不避讳自己 的亲人。

深入解析: 只要是品德高尚、有水平有能力的人,不管是什么关系,都应该提拔使用,是 仇人应该使用,是亲人也可以使用,换一句话说就是,任人唯贤。可以说,任人唯 贤,是古今中外政治的重大问题,也是最大难题。为什么?首先,人的偏见难以克 服。有理性、有情感是人类的重要特征。俗话说,仇人相见分外眼红。所以,很难 做到只凭才能就把仇人用到重要的位置上来。其次,利益关系难以突破。社会存在 各种各样的利益,有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等等。这些利益如何分配,各级领 导官员无疑居于主导地位,占据这些岗位,就是掌握着利益。人之常情,都希望自 己最亲近的人掌握这些资源。再次,政治障碍难以逾越。由于思想、主张的不同, 政治领域常常存在重大矛盾,因此,矛盾双方都难以使用对方的人。

31、 ⊙墨子:夫明乎天下之所以乱者,生于无政长①,是故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 为天子。

《墨子》

难点注释: ①长:长官领袖。

原文翻译: 这样就明白了天下之所以扰乱,就在于没有政治领袖,因此要选择天下贤达的 人.立他为天子进行统治。

深入解析: 国家是怎么产生的?政府是怎么产生的?这是中外历史学家、学者探讨的重大 问题。作为大思想家,墨子也从国家起源的角度,阐述了他关于国家及其政治领导 人产生的观点。在他看来,过去的蛮荒时代,天下之所以混乱,根本原因是没有国 君。天下的人们为了生存,为了解决混乱问题,创造一个有利于生活的和谐环境, 才选拔出贤达的人确立为天子,实行统一领导。人们必须服从他,接受他的领导。

这就是他所谓的尚同。显然,这是不科学的。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的产生是 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出现剩余产品,从而出现阶级,居于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统 治的需要,建立起一整套的国家机器。同时,墨子的观点实质上肯定了君主的合法 性,这是需要特别注意的。

32、 ⊙墨子: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

《墨子》

原文翻译: 官员不能永远是高贵的,平民也不能永远是下贱的。应该实行有才能的就把他 提拔起来,没才能的就把他降下去。

深入解析: 为了从组织上保证落实兼爱思想,墨子提出了尚贤主张。在他看来, 不管是出身低贱的手工业者,还是出身贫穷的农民,只要有才能、有水平,都应该 可以推荐、选拔出来,使用到重要岗位上;相反,没有才能、水平的人,不管是统 治者的亲属,还是贵族,都不能任用。他指出,历史经验证明,当官的人,未必能 保证永远处于高贵的地位;老百姓也未必永远贫贱,关键是才能,关键是能不能做 出成绩。显然,这种根据能力水平、政绩来选拔领导岗位上人才的主张,有利于广 大老百姓在政治上的发展、进步,代表了小生产者在政治上的要求。当然,墨子这 种尚贤思想,还没有明确要求缩小贵族与平民之间的社会等级差别,更不是要 求取消等级制度本身,具有历史局限性。

33、 ⊙管子: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管子》

原文翻译: 仓库里充实人们就能知道礼节,丰衣足食人们就能知道荣辱。

深入解析: 管子执掌齐国大政后,为了实现霸业宏图,他努力争取人心,稳定国家,夯实 国内政治基础,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治国纲领。那么,人的根本是什么?是基本 的物质生活。从这个基本观点出发,他主张大力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并强调 指出,人必须吃饱喝足穿暖之后,才知道什么是礼节,什么是荣什么是耻,也才能 安心生产。应当说,这在春秋初年,是很了不起的思想。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 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人的道德水平一定是与经济状况相适应的。有人认为,在 现实生活中,许多不道德的事情都是有钱人做的。不否认,社会生活中存在这种现 象,但这一定是个别现象,不能以偏赅全。我们看问题,应当看总体,看本质。无 数事实证明,人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着人的思想意识。所以,人的文明程度,()必须 以一定的物质条件为基础。

34、 ⊙老子: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

《老子》

原文翻译: 不说话的教导,不作为的益处,天下很少有人能做到。

深入解析: 老子的道就是无,落实在人的生活观念上就是无为。他说的不言之 教、无为之益,就是他对无为思想的具体阐述和论证。应当怎么看无 为,关键是看他如何运用。他主张无为,同时又说无为而无不为,这似乎 有些矛盾,其实这正好说明他说的无为具有多方面的含义。无为,也可以是 大作为,无所不为。从积极的意义说,无为只是一种处事方式,一种策略,强调 无为,就是要求不妄为,不乱为,既要胸有成竹,规划好,同时还要沉着、冷 静,有条不紊。不言之教就是不张扬,不乱说话,多做具体工作,重在悟 道,明白道理。

35、 ⊙老子:以其不争,故天下莫与之争。

《老子》

原文翻译: 因为他从来不去争,所以天下没有能与之争夺的。

深入解析: 老子哲学辩证法思想很丰富。运用辩证法于社会实践,他常常从矛盾双方相 互转化的观点来考虑问题,反其道而行之。他想进,却用退的方法;他想有所作 为,却强调无为。在这里,他的目的是要争,他却提出不争。在他看来,不争才 是大争,是通过不争来争天下。为什么要这样?老子的思想逻辑很清楚,首先, 道是世界万物的本源、万物的主宰,而道的本性是静,是无为,就是 说,道之所以能主宰万物,正是因为它虚静无为,也就是不争;其次,不争只是 一种策略,是表面的姿态,是用这种不争去迷惑人。实际上,不争,正是自己在 大量地积蓄力量。毫无疑问,这种不争,在一定条件下,是可行的,有效果的。

春秋初年管仲辅佐齐桓公,总的原则就是不争,埋头发展自己,结果成就霸业, 成为五霸之首。

36、 ⊙老子:治大国若烹小鲜。

《老子》

原文翻译: 治理大国就像烹煮小鱼。

深入解析: 国家是一个关系复杂、矛盾激烈的系统。在国内,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常常 围绕着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利益激烈竞争,明争暗斗;在国际上,各国各地区 或者国家集团,也是围绕着各种利益纵横捭阖,斗智斗勇。这些斗争十分普遍,也 十分残酷,有些还直接引发大规模战争,结果是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正是从这些 基本的历史事实、基本经验出发,老子强调治国要像烹小鱼一样小心谨慎。我们 知道,烹小鱼需要把握好火候,不能过急,也不能过缓,急了,就会烹烂小鱼; 缓了,烹不出好味道。治理国家正是这个道理,因为国际国内各种利益关系错综 交织,民族问题、宗教问题十分敏感,常常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必须慎之 又慎,把握好发展的节奏。急了,国家方针政策的制定就有可能出差错,贯彻落实 也会出偏差,轻则影响效果,重则危及国家安全;缓了,就有可能该抓的机会没抓 住,该做好的事情没做好,耽误发展。

37、 ⊙老子: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老子》

原文翻译: 取得天下要靠不劳民,如果劳民的话,就不能够取得天下。

深入解析: 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就是希望统治者少一点功利,少一点作为, 让老百姓安静地自然地生活,这样,就能实现社会的治理。在他看来,统治者无 为,国家财政就可以减少开支,老百姓的经济负担就可以减少,社会生活也可以减 少很多是非,就能取得老百姓的支持,国家政权就稳固。相反,如果统治者盲目采 取行动,或者在国内大兴土木;或者对国外搞扩张,发动战争,就必然要给人民带 来巨大的压力,带来混乱,就会引起人民的反抗,威胁国家的安全。这是历史的经 验,老子总结这些历史经验,提出无为的政治主张,客观上有积极意义。首先,有 利于老百姓的生活。从春秋初年开始,周天下就陷入混乱,战火此起彼伏,人民流 离失所,生活十分艰难;其次,有利于国家稳定。春秋初年,社会生产力很低,物 质产品十分有限,无论是诸侯国间的战争,还是国内的各种开支,国家经济实力都 难以支持,这就势必会动摇国家的基础。

38、 ⊙王弼:众不能治众,治众者至寡。

《老子指略》

原文翻译: 多数不能治理多数,治理多数的只能是少数。

深入解析: 这是王弼研究《周易》而提出来的一个本体论命题。他认为,一卦虽有众多之 爻,但只有一爻在其中起主导作用,是一卦的中心意旨所在。他把易卦中这种众寡 关系推到整个宇宙,认为万物与无的关系也是这样。万物统一于无,无就 是一。无是本,是万物的本源、万物之宗,世界万物都是从无而生出来的。所 以,在他看来,万物虽然众多,但是,无可以统御。正是万物都统一于无,世 界才如此丰富多彩。在这种认识基础上,王弼又进一步把这种以寡统众的思想 推广到社会,认为以君御民君主统治人民群众是符合执一统众的客观 规律的。王弼用治众者至寡思想来为封建统治作论证,其思想本质无疑是反动 的,但是,它却是真实地反映了社会的客观现实。

普京名言 经典语录

1从某种意义上说,人需要鲜明地体现出一种品质这就是宽容,依我看,宽容常常是具有决定意义的东西。

2从事柔道是我一生中自觉自愿的事,它不仅是一项运动,而且似乎是一门哲学,它教会我对待对手也要心怀敬意。

3**,我也很喜欢看。

4俄罗斯只有两个盟友陆军和海军。

5给我20年,还你一个奇迹的俄罗斯。

6即便把克里姆林宫卖了也要及时造出新一代潜艇来,因为这关系到俄罗斯的未来。

7领土问题没有谈判,只有战争。

8没有实力的愤怒毫无意义。

9你知道,有人对烟成瘾;有人吸毒品上瘾;有人对钱上瘾。都说最大的瘾是对权力的痴迷。我从未痴迷权力,我从未对什么东西上瘾。如果上苍让我能有机会为自己的国家和人民工作,那就是对我最大的奖赏。

10偶尔也有颓废之感。

11求求你啦,最好别给我写小册子别塑半身像。

12全部生活都是由矛盾构成的,哪里没有矛盾了,哪里就将是一片荒芜。

13让人民受苦了!

14人首先应当遵从的,不是别人的意见,

论语中关于治国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