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资料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4浏览:1收藏

鲁迅资料,第1张

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原名周树人,字樟寿,号豫才;“鲁迅”是其投身五四五四运动后使用的一个笔名,因为影响日甚,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鲁迅。

鲁迅,1882年9月25日出生于绍兴都昌坊口一个封建士大夫家庭,7岁启蒙,12岁就读于三味书屋,勤学好问,博闻强记,课余喜读野史笔记及民间文学书籍,对绘画艺术产生浓厚兴趣,自此打下坚实的文化基础。他不囿于四书五经,多方寻求课外读物,努力掌握历史文化知识。

绍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特别是众多越中先贤的道德文章,给鲁迅的思想以很大的熏陶和影响。鲁迅少年时代,祖父因科场案下狱,父亲病故,家道从此中落。鲁迅由一个封建士大夫大家庭的长房长孙,变成了一个破落户子弟。家庭所遭受的一系列重大变故,使少年鲁迅饱受人间冷暖,世态炎凉,看到了“世人的真面目”,认识到封建社会的腐朽和没落。鲁迅母亲鲁瑞,农民的女儿,品格高尚,对鲁迅影响很大。

1898年春,鲁迅离开故乡,满怀人生新的希望,考入了南京江南水师学堂,翌年,因不满学堂的“乌烟瘴气”,改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他广泛接触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阅《时务报》,看《天演论》,深受维新思潮和进化论学说的影响,初步形成“将来必胜于过去,青年必胜于老人”的社会发展观。

1902年,鲁迅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被官派赴日留学。他先入东京弘文学院学习日语,后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习医。因深受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浪潮的影响,积极投身于反清革命的洪流之中,课余“赴会馆,跑书店,往集会,听讲演”,立下了“我以我血荐轩辕”的誓言。1906年,鲁迅在事实面前,有感于国内同胞的愚弱,认识到改变国民性的重要,便毅然弃医从文,迈出了人生道路上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选择了文学艺术,以笔作为自己救国救民的战斗武器。他参与筹办文艺杂志《新生》,撰写了《人之历史》、《科学史教篇》、《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等早期重要论文。鲁迅认为,中国的严重问题在于人,不在于物;在于精神,不在于物质;在于个性,不在于“众人”;要“立国”,必先“立人”,而“立人”的关键,在于个性的觉醒与精神的振奋。

辛亥革命前夜,鲁迅回到祖国,先在杭州的浙江两级师范学堂执教,担任化学、生理学教员,后又回到故乡绍兴,担任绍兴府中学堂监学兼博物教员、山会初级师范学堂监督(校长)。他一方面教书育人,培养青年, 一方面积极投身于辛亥革命。 他领导故乡文学团体“越社”, 支持创办《越铎日报》。 1912年初, 鲁迅应教育总长蔡元培之邀,赴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任职,不久,随教育部迁至北京,任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同时先后受聘于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等一些高等院校,担任校外兼职讲师。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鲁迅深受鼓舞,与李大钊、陈独秀等当时许多先进知识分子一起,写文章,办杂志,揭开了中国五四运动的序幕。他站在反帝反封建的前列,积极提倡新文化、新思想、新道德,猛烈抨击几千年来的旧文化、旧思想、旧道德。1918年,他发表了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小说通过象征的艺术手法,无情地揭露了中国几千年封建社会吃人的本质,强烈地控诉了封建礼教和封建宗法制度的罪恶。此后,鲁迅“一发而不可收”,以彻底的不妥协的姿态,创作了《孔乙己》、《药》、《阿Q正传》等许多小说和大量杂文、随笔、评论,从而成为五四五四运动的先驱和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1926年夏,鲁迅离开北洋军阀盘踞的北京,南下厦门,担任厦门大学中国文学系教授,同时兼任国学院教授。1927年初,鲁迅又转赴当时的革命中心广州,担任了中山大学中文系主任,同时兼任教务主任,一边从事教育和文学创作,一边投入新的战斗。同年4月,反革命政变发生,鲁迅经受了腥风血雨的考验,因营救学生无果,愤而辞职。在血的教训面前,鲁迅早年形成的社会发展观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他严厉解剖自己的思想,纠正了过去只信进化论的“偏颇”,从此,他的思想发展进入了一个崭新的起点。

20年代中期,参与创办《莽原》周刊、《语丝》周刊和文学社团末名社。1927年初到广州中山大学任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1927年8月到厦门大学任教授。

1927年10月,鲁迅到了上海,从此定居下来,集中精力从事革命文艺运动。1928年与郁达夫创办《奔流》杂志。193O年,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他是发起人之一,也是主要***,曾先后主编《萌芽》、《前哨》、《十宇街头》、《译文》等重要文学期刊。他参加和领导了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和中国民权保障同盟等许多革命社团。他主编《前哨》、《奔流》、《萌芽月刊》等许多刊物,团结和领导广大革命的、进步的文艺工作者,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国民党政府及其御用文人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他坚持韧性战斗,撰写了数百篇杂文。这些杂文,如匕首,似投枪,在反文化“围剿”中,作出了特殊的贡献。他与***人交往密切,坚决拥护中国***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他以“窃火者”自喻,致力于中外文化交流,倡导新兴木刻运动。他关心青年,培养青年,为青年作家的成长付出了大量的心血。

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大陆新村寓所与世长辞,终年55岁。

鲁迅写过一首《自嘲》诗,其中有两句为“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

鲁迅一生写下了800多万字的著译,他的《呐喊》、《彷徨》、《野草》、《朝花夕拾》等许多作品一版再版,被翻译成英、俄、德、法、日、世界语等多种文字,饮誉全球。《鲁迅全集》是他留给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鲁迅著作

《呐喊》(短篇小说集)1923,新潮社

《中国小说史略》(上下卷)1923一1924,新潮社

《热风》(杂文集)1925,北新

《彷徨》(短篇小说集)1926,北新

《华盖集》(杂文集)1926,北新

《华盖集续编》(杂文集)1927,北新

《坟》(论文、杂文集)1927,未名社

《野草》(散文诗集)t927北新

《朝花夕拾》(散文集)1928,未名社

《而已集》(杂文集)1928,北新

《三闲集》(杂文集)1932,北新

《二心集》(杂文集)1932,合众书店

《鲁迅自选集》1933,天马

《两地书》(书信集)与景宋合著,1933,青光书局

《伪自由书》(杂文集)1933,青光书局

《鲁迅杂感选集》瞿秋白编选,1933,青光书局

《南腔北调集》(杂文集)1934,同文书局

《拾零集》1934,合众书店

《准风月谈》(杂文集)1934,兴中书局

《集外集》杨霁云编,鲁迅校订,1935,群众图书公司

《门外文谈》(论文)1935,天马

《故事新编》(小说集)1936,文生

《花边文学》(杂文集)1936,联华书局

《且介亭杂文》(杂文集)1936,三闲书屋

《夜记》(杂文集,后编入《且介亭杂文末编)1937,文生

《且介亭杂文二集》(杂文集)1937,三闲书屋

《且介亭杂文末编》(杂文集)1937,三闲书屋

《鲁迅书简》(影印本)许广平编定,1937,三闲书屋

《鲁迅全集》(1一20卷,收著作、译文和辑录的古籍)1938,鲁迅全集出版社

《集外集拾遗》(综合集)1938,鲁迅全集出版社

《汉文学史纲要》(文学史)1941,鲁迅全集出版社

《鲁迅全集补遗》唐韬编,1946,上海出版公司

《鲁迅书简》许广平编,1946,鲁迅全集出版社

《鲁迅日记》(影印本)1951,上海出版公司;铅印本,1959,人文

《鲁迅选集》1952,开明

《鲁迅小说集》1952,人文

《鲁迅全集补遗续编》唐韬编,1952,上海出版公司

《鲁迅书简补遗》吴元坎辑,1952、上海出版公司

《鲁迅全集》(1-lO卷)1956-1958,人文

《鲁迅选集。(1一2卷)1956-1958,中青

《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文学史)1958,三联

《鲁迅选集》(上下册)1959,人文

《鲁迅书简》(致日本友人增田涉)1972,人民日报社

《鲁迅诗稿》1976,文物;1981,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鲁迅书信集》(上下卷,收《两地书》以外书信1381封)1976,人文

《鲁迅佚文集》1976,解放军报社

《鲁迅书简》(致曹靖华)1976,上海人民

《鲁迅手稿全集》(书信8册,日记6册)1978一1980,文物

《鲁迅致许广平书简》1980,河北人民

《鲁迅全集》(1-16卷)1981,人文

鲁迅全集卷一(坟 热风 呐喊)

鲁迅全集卷二(彷徨 野草 朝花夕拾 故事新编)

鲁迅全集卷三(华盖集 华盖集续编 而已集)

鲁迅全集卷四(三闲集 二心集 南腔北调集)

鲁迅全集卷五(伪自由书 准风月谈 花边文学)

鲁迅全集卷六(且介亭杂文 且介亭杂文二集 且介亭杂文末编)

鲁迅全集卷七(集外集 集外集拾遗)

鲁迅全集卷八(集外集拾遗补编)

鲁迅年谱

一八八一年 一岁

八月初三(公历9月25日),生于浙江绍兴城内东昌坊口。姓周名树人,字豫才,小名樟寿,

一八八六年 六岁

是年入塾,从叔祖玉田先生初诵《鉴略》。

其五六岁时,宗党皆呼之曰“胡羊尾巴”。誉其小而灵活也。

一八八八年 八岁

十一月,以妹端生十月即夭,当其病笃时,先生在屋隅暗泣,母太夫人询其何故,答曰:“为妹妹啦。”

是岁一日,本家长辈相聚推牌九,父伯宜亦与焉。先生在旁默视,从伯慰农先生因询之曰:“汝愿何人得赢?”先生立即对曰:“愿大家均赢。”

一八九二年 十二岁

正月,往三味书屋从寿镜吾先生怀鉴读。

在塾中,喜乘闲描画,并搜集图画,而对于二十四孝图之“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独生反感。先生外家为安桥头鲁姓,聚族而居,幼时常随母太夫人前往,在乡村与大自然相接触,影响甚大。《社戏》中所描写者,皆安桥头一带之景色,时正十一二岁也。外家后迁皇甫庄、小皋步等处。

十二月三十日曾祖母戴太君卒,年七十九。

一八九三年 十三岁

三月祖父介孚公丁忧,自北京归。

秋,介孚公因事下狱,父伯宜公又抱重病,家产中落,出入于质铺及药店者累年。

一八九六年 十六岁

九月初六日父伯宜公卒,年三十七。父卒后,家境益艰。

一八九八年 十八岁

闰三月,往南京考入江南水师学堂。

一八九九年 十九岁

正月,改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路矿学堂,对于功课并不温习,而每逢考试辄列前茅。课余辄读译本新书,尤好小说,时或外出骑马。

一九零一年 二十一岁

十二月,路矿学堂毕业。

一九零二年 二十二岁

二月,由江南督练公所派赴日本留学,入东京弘文学院。课余喜读哲学与文艺之书,尤注意于人性及国民性问题。

一九零三年 二十三岁

是年为《浙江潮》杂志撰文。秋,译《月界旅行》毕。

一九零四年 二十四岁

六月初一日,祖父介孚公卒,年六十八。

八月,往仙台入医学专门学校肄业。

一九零六年 二十六岁

六月回家,与山阴朱女士结婚。同月,复赴日本,在东京研究文艺,中止学医。

一九零七年 二十七年

是年夏,拟创办文艺杂志,名曰《新生》,以费绌未印,后为《河南》杂志撰文。

一九零八年 二十八岁

是年从章太炎先生炳麟学,为“光复会”会员,并与二弟作人译域外小说。

一九零九年 二十九岁

是年辑印《域外小说集》二册。六月归国,任浙江两级师范学堂生理学化学教员。

一九一零年 三十岁

四月初五日祖母蒋太君卒,年六十九。

八月,任绍兴中学堂教员兼监学。

一九一一年 三十一岁

九月绍兴光复,任绍兴师范学校校长。

冬,写成第一篇试作小说《怀旧》,阅二年始发表于《小说月报》第四卷第一号。

一九一二年 三十二岁

一月一日,临时政府成立于南京,应教育总长蔡元培之招,任教育部部员。

五月,航海低北京,住宣武门外南半截胡同绍兴会馆藤花馆,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一科科长。

八月任命为教育部佥事。是月公余纂辑谢承《后汉书》。

一九一三年 三十三岁

六月,请假由津浦路回家省亲,

八月由海道返京。

十月,公余校《嵇康集》。

一九一四年 三十四岁

是年公余研究佛经。

一九一五年 三十五岁

一月辑成《会稽郡故书杂集》一册,用二弟作人名印行。同月刻《百喻经》成。

是年公余喜搜集并研究金石拓本。

一九一六年 三十六岁

五月,移居会馆补树书屋。

十二月,请假由津浦路归省。

是年仍搜集研究造象及墓志拓本。

一九一七年 三十七岁

一月初,返北京。

七月初,因张勋复辟乱作,愤而离职,同月乱平即返部。

是年仍搜集研究拓本。

一九一八年 三十八岁

自四月开始创作以后,源源不绝,其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以鲁迅为笔名,载在《新青年》第四卷第五号,掊击家族制度与礼教之弊害,实为文学革命思想之急先锋。是年仍搜罗研究拓本。

一九一九年 三十九岁

一月发表关于爱情之意见,题曰《随感录四十》,载在《新青年》第六卷第一号,后收入杂感录《热风》。

八月,买公用库八道湾屋成,

十月发表关于改革家庭与解放子女之意见,题曰《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载《新青年》第六卷第六号,后收入论文集《坟》。

十一月修缮之事略备,与二弟作人俱移入。

十二月请假经津浦路归省,奉母偕三弟建人来京。是年仍搜罗研究拓本。

一九二零年 四十岁

一月,译成日本武者小路实笃著戏曲《一个青年的梦》。

十月,译成俄国阿尔志跋绥夫著小说《工人绥惠略夫》。

是年秋季起,兼任北京大学及北京高等师范学校讲师。

是年仍研究金石拓本。

一九二一年 四十一岁

二三月又校《嵇康集》。仍兼任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讲师。

一九二二年 四十二岁

二月八月又校《嵇康集》。

五月译成俄国爱罗先珂著童话剧《桃色的云》。仍兼任北京大学,北京高等师范学校讲师。

一九二三年 四十三岁

八月迁居砖塔胡同六十一号。

九月小说第一集《呐喊》印成。

十二月买阜成门内西三条胡同二十一号屋。同月,《中国小说史略》上卷印成。

是年秋起,兼任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及世界语专门学校讲师。

一九二四年 四十四岁

五月,移居西三条胡同新屋。

六月,《中国小说史略》下卷印成。同月又校《嵇康集》,并撰校正《嵇康集》序。

七月住西安讲演,

八月返京。

十月译成日本厨川白村著论文《苦闷的象征》。

仍兼任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校及世界语专门学校讲师。

是年冬为《语丝》周刊撰文。

一九二五年 四十五岁

八月,因教育总长章士钊非法解散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先生与多数教职员有校务维持会之组织,被章士钊违法免职。

十一月,杂感第一集《热风》印成。

十二月译成日本厨川白村著《出了象牙之塔》。

是年仍为《语丝》撰文,并编辑《国民新报》副刊及《莽原》杂志。

是年秋起,兼任北京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中国大学讲师,黎明中学教员。

一九二六年 四十六岁

一月女子师范大学恢复,新校长易培基就职,先生始卸却职责。同月教育部佥事恢复,到部任事。

三月,“三一八”惨案后,避难入山本医院,德国医院,法国医院等,至五月始回寓。

七月起,逐日往中央公园,与齐宗颐同译《小约翰》。

八月底,离北京向厦门,任厦门大学文科教授。

九月《彷徨》印成。

十二月因不满于学校,辞职。

一九二七年 四十七岁

一月至广州,任中山大学文学系主任兼教务主任。

二月往香港演说,题为:《无声的中国》,次日演题:《老调子已经唱完!》。

三月黄花节,往岭南大学讲演。同日移居白云楼。

四月至黄埔政治学校讲演。十五日,赴中山大学各主任紧急会议,营救被捕学生,无效,辞职。

七月演讲于知用中学,及市教育局主持之“学术讲演会”,题目为《读书杂谈》,《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

八月开始编纂《唐宋传奇集》。同月《野草》印成。

八日,移寓景云里二十三号,与番禺许广平女士同居。

十月抵上海。沪上学界,闻先生至,纷纷请往讲演,如劳动大学,立达学园,复旦大学,暨南大学,大夏大学,中华大学,光华大学等。

十二月应大学院院长蔡元培之聘,任特约著作员。同月《唐宋传奇集》上册出版。

一九二八年 四十八岁

二月《小约翰》印成。同月为《北新月刊》译《近代美术潮论》,及《语丝》编辑。《唐宋传奇集》下册印成。

五月往江湾实验中学讲演,题曰:《老而不死论》。

六月《思想•山水•人物》译本出。《奔流》创刊号出版。

十一月短评《而已集》印成。

一九二九年 四十九岁

一月与王方仁,崔真吾,柔石等合资印刷文艺书籍及木刻《艺苑朝花》,简称朝花社。

五月《壁下译丛》印成。同月十三,北上省亲。并应燕京大学,北京大学,第二师范学院,第一师范学院等校讲演。

六月五日回抵沪上。同月卢那卡尔斯基作《艺术论》译成出版。

九月二十七日晨,生一男。

十月一日名孩子曰海婴。同月为柔石校订中篇小说《二月》。同月卢那卡尔斯基作《文艺与批评》译本印成。

十二月往暨南大学讲演。

一九三零年 五十岁

一月朝花社告终。同月与友人合编《萌芽》月刊出版。开始译《毁灭》。

二月“自由大同盟”开成立会。

三月二日参加“左翼作家连盟成立会”。此时浙江省党部呈请通辑“反动文人鲁迅”。“自由大同盟”被严压,先生离寓避难。同时牙齿肿痛,全行拨去,易以义齿。四月回寓。与神州光社订约编译《现代文艺丛书》。

五月十二日迁入北四川路楼寓。

八月往“夏期文艺讲习会”讲演。同月译雅各武莱夫长篇小说《十月》讫。

九月为贺非校订《静静的顿河》毕,过劳发热。

同月十七日,在荷兰西菜室,赴数友发起之先生五十岁纪念会。

十月四五两日,与内山完造同开“版画展览会”于北四川路“购买组合”第一店楼上。同月译《药用植物》讫。

十一月修正《中国小说史略》。

一九三一年 五十一岁

一月二十日柔石被逮,先生离寓避难。

二月梅斐尔德《士敏土之图》印成。

同月二十八日回旧寓。

三月,先生主持“左联”机关杂志《前哨》出版。

四月往同文书院讲演,题为:《流氓与文学》。

六月往日人“妇女之友会”讲演。

七月为增田涉讲解《中国小说史略》全部毕。同月往“社会科学研究会”演讲《上海文艺之一瞥》。

八月十七日请内山嘉吉君教学生木刻术,先生亲自翻译,至二十二日毕。二十四日为一八艺社木刻部讲演。

十一月校《嵇康集》以涵芬楼景印宋本。同月《毁灭》制本成。

十二月与友人合编《十字街头》旬刊出版。

一九三二年 五十二岁

一月二十九日遇战事,在火线中。次日避居内山书店。

二月六日,由内山书店友护送至英租界内山支店暂避。

四月编一九二八及二九年短评,名曰:《三闲集》。编一九三○年至三一年杂文,名曰:《二心集》。

五月自录译著书目。

九月编译新俄小说家二十人集上册讫,名曰:《竖琴》。编下册讫,名曰:《一天的工作》。

十月排印《两地书》。

十一月九日,因母病赴平。同月二十二日起,在北京大学,辅仁大学,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师范大学,中国大学等校讲演

一九三三年) 五十三岁

一月四日蔡元培函邀加入“民权保障同盟会”,被举为执行委员。

二月十七日蔡元培函邀赴宋庆龄宅,欢迎萧伯纳。

三月《鲁迅自选集》出版于天马书店。同月二十七日移书籍于狄思威路,税屋存放。

四月十一日迁居大陆新村九号。

五月十三日至德国领事馆为“法西斯蒂”暴行递抗议书。

六月二十日杨铨被刺,往万国殡仪馆送殓。时有先生亦将不免之说,或阻其行,先生不顾,出不带门匙,以示决绝。

七月,《文学》月刊出版,先生为同人之一。

十月先生编序之《一个人的受难》木刻连环图印成。同月“木刻展览会”假千爱里开会。又短评集《伪自由书》印成。

二十三年(一九三四年) 五十四岁

一月《北平笺谱》出版。

三月校杂文《南腔北调集》,同月印成。

五月,先生编序之木刻《引玉集》出版。

八月编《译文》创刊号。同月二十三日,因熟识者被逮,离寓避难。

十月《木刻纪程》印成。

十二月十四夜脊肉作痛,盗汗。病后大瘦,义齿与齿龈不合。同月短评集《准风月谈》出版。

一九三五年 五十五岁

一月译苏联班台莱夫童话《表》毕。

二月开始译果戈里《死魂灵》。

四月《十竹斋笺谱》第一册印成。

六月编选《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并作导言毕,印成。

九月高尔基作《俄罗斯的童话》译本印成。

十二月编瞿秋白遗著《海上述林》上卷。

十一月续写《故事新编》。

十二月整理《死魂灵百图》木刻本,并作序。

一九三六年 五十六岁

一月肩及胁均大痛。同月二十日与友协办之《海燕》半月刊出版。又校《故事新编》毕,即出书。

二月开始续译《死魂灵》第二部。

三月二日下午骤然气喘。

四月七日往良友公司,为之选定《苏联版画》。同月编《海上述林》下卷。

五月十五日再起病,医云胃疾,自后发热未愈,三十一日,史沫特黎女士引美国邓医生来诊断,病甚危。

六月,从委顿中渐愈,稍能坐立诵读。可略作数十字。同月,病中答访问者O•V•《论现在我们的文学运动》。又《花边文学》印成。

七月,先生编印之《凯绥•珂勒惠支版画选集》出版。

八月,痰中见血。为《中流》创刊号作小文。

十月,体重八十八磅,较八月一日增约二磅。契诃夫作《坏孩子和别的奇闻》译本印成。能偶出看**及访友小坐。

八日往青年会观第二回“全国木刻流动展览会”。

十七日出访鹿地亘及内山完造。

十八日未明前疾作,气喘不止。

十九日上午五时二十五分逝世。

鲁迅用过的笔名

干凡 飞迅 直庚 树俟 独洛 敖隼 旁斡预 LS 丁珰 丁萌 士繇 EL 及锋 之达 子明 丰瑜 元艮 元期 不堂 中头 中拉 长庚 公汗 风声 巴人 龙刚 且介 且文 史赉 史癖 白舌 白道 令飞 飞斐 冬华 乐文 乐贲 乐雯 品音 记者 动轩 仲度 华圉 自树 许遐 许霞 迅行 苇索 杜斐 何干 一尊 余铭 译者 张沛 阿二 阿法 苗挺 直入 明瑟 罗怃 佩韦 周树 周悼 庚辰 庚言 孟弧 封余 荀继 茹莼 树人 候堂 独立 姜珂 洛丈 神飞 敖者 莫朕 桃椎 索士 索子 晓角 翁隼 唐俟 旅隼 朔尔 家干 家斡 宴教 冥昭 焉于 黄棘 梦文 雪之 常庚 曼雪 崇巽 符灵 康郁 隋文 越丁 越山 越侨 越容 楮冠 鲁迅 尊古 游光 遐观 编者 虞明 豫才 燕客 霍冲 孺牛 小孩子 丰之余 韦士繇 邓当世 白在宣 华约瑟 齐物论 杜德机 何家干 何家斡 即鲁迅 张承禄 张禄如 周玉才 周动轩 周树人 周樟寿 周豫才 宓子章 赵令仪 某生者 倪朔尔 栾廷石 唐丰瑜 唐元期 黄凯音 戛剑生 康伯度 隋洛文 葛何德 董季荷 敬一尊 朝花社 编辑者 编纂者 纂述者 ELEF

旅沪记者 宴之教者 楮冠病叟 中国教育社 奔流社同人 译文社同人 铁木艺术社 旅沪一记者 朝花社同人 上海三闲书屋

1、拍胸舞

拍胸舞是泉州民间舞蹈的一大特色。拍胸舞表演者人数不拘,但都是体魄强壮的男子汉,头上戴着圆形革箍,上身裸露,腰系彩带,随着《风打梨》、《三千两金》等伴奏曲的慢、中、快三种节奏和舞步阵式跳路表演。

2、彩球舞

彩球舞又称"踢球"、"贡球",是逢年过节、迎神赛会、婚丧喜庆等表演的民间文艺活动主要形式之一。舞蹈形式为4位妙龄少女丫"髻簪花,身着彩衣绣鞋和一位头戴"丁香托"的丑婆,围绕着一手持长柄彩球的男性双手舞动的彩球,翩翩起舞。

少女、丑婆以手、肩、头、膝捧球、托球、顶球、踢球,活泼多姿丑婆表演诙谐风趣,或以背承球,或用膝接球,或双肩颠球,或抬脚绕球,载歌载舞,惟妙惟肖。

3、唆锣谜

"唆锣迷"又称"采莲",是泉州地区在端午节时表演的一种民间舞蹈,源于古代泉州"驱疫傩"及唐、宋宫廷"采莲舞队"。舞队一般由10至几十人组成。

4、火鼎公火鼎婆

"火鼎公火鼎婆"由3人表演:火鼎公手执橘木长烟管;火鼎婆手执大圆蒲扇;村姑身着襟衣和宽筒裤,脚穿绣花软底布鞋,肩挑一担用绳子扎系的木柴,属"丫环"打扮。

公与婆抬着用长竹竿架着的大铁鼎,鼎中火焰熊熊,随着民间小调“十花串”等乐曲的节奏,在观看踩街的人巷中穿行起舞,以滑稽的动作、幽默的语言同观众交流逗乐。村姑随其身后,挑着柴担,踏着舞步紧相配合。

这个舞蹈寓意是盼望日子过得兴旺红火。

5、驴子探亲

驴子探亲由4人表演,一对丑角打扮的老公婆身上绑着 用竹、纸裱制的"驴子",作骑驴状;老夫牵驴,后面跟着女儿和"憨女婿"。

情节大致是老公婆因女儿婚事与亲家发生争吵,带着女儿等骑驴要到男方家评理。舞蹈表现了这一家4口人在路上的情景:活泼、诙谐,妙趣横生。"驴子探亲"最早在清末的民间社火"妆人"表演中已出现。

6、车鼓舞

"车鼓舞"的表演形式各地差异较大。动作大多吸收戏曲科步。音乐多采用民间小调,如“车鼓调”、“四季歌”、“更鼓调”等。队舞阵容壮观,整齐划一,气氛热烈。

7、惠安女

这是流行于泉州市惠安崇武的古老传统的服饰。头披鲜艳的小朵花巾,捂住双颊下颌,只霹眼、鼻、嘴,上身穿斜襟衫,又短又狭,露出肚皮,下穿黑色宽腿裤,腰束锻链,手带银镯,手提竹编小篮子,这是传统的惠东女打扮。

8、浔埔女

泉州市郊渔村妇女,有保留簪花围的风俗。这种妇女发饰相传是宋元时代阿拉伯人传播的风俗。簪花围制作简便,花样别致,把含苞或初放的花朵用麻丝线缀成,环绕成簪花围,围在发髻周边,多至三小环,色彩相间,还插扦玉簪、银梳等。

扩展资料:

泉州的主要特产:

1、特色主食

咸饭, 萝卜饭,芥菜饭,花菜饭,卤肉饭,芋仔饭,壶仔饭,泉州炒饭 鱼仔粥,鸭仔粥,卤面,面线糊,湖头米粉,豆签,浮果,粉团,豆粽,甜粽,肉粽,番薯粉粿条,澳茄粿,酸菜鸡丝面,浮粿。

2、特色汤类

贡丸,鱼丸(深沪水丸),元宵丸,永春白鸭汤,黑豆龙骨汤,苦菜大肠汤,马鲛羹,墨鱼梗,香菇豆猪舌汤,灌肠仔汤,石狮牛肉羹,藕段排骨汤,萝卜排骨汤,玉米排骨汤,水豆腐汤,七彩干贝汤,肉燕汤,猪血汤

3、特色包子

水晶包,肉夹包,东方包,菜包,水煎包。

4、特色素菜

安溪水瓮菜,嫩饼菜,窖菜,德化淮山,凉拌苦瓜,辣油笋菜,蒜泥茄子,香油拌海带。

5、特色荤菜

洪濑鸡爪,崇武鱼卷,西街田螺,姜母鸭,鳗鱼干炖猪脚,焖猪肘,烘猪脚,牛排(有别于西餐牛排),水门巷炖羊肉,猪血小肠,蚝(东石蚝)(浔埔蚝),清蒸金枪鱼,文蛤蒸蛋,酱香花蛤,蒸油蛤,炒泥蚶,蒸苦螺,炒竹蛏,炒大头螺,沙鱼冻,芥菜炒虾皮,十香全鸭,香芋焖鸭。

6、特色甜品

石花膏,茜草粿(仙草密),桔红糕,绿豆饼,粕丸,麻糍(麻吉),榜舍龟,碗糕,花生汤,豆沙饼,石狮塘头甜粿,石狮芋圆,芋饼,芋蓉(芋泥),土笋冻,柿饼,菜头酸,糖醋莲藕片,贡糖,椰子饼,雪拉膏,四果汤等。

参考资料:

-泉州

过年民俗的传承与现代化

任何民俗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民俗的传承过程,同时也就是变异的过程,过年的民俗风习自然也不例外,而且无论中日,莫不如此。

日本在明治五年(1872)以前,和中国一样,是过阴历年的。但从明治五年起,却改过公历(阳历)年,而将阴历年废止了。这不能不说是个很大的变化,从此与中国每年过两次年有了区别。然而有意思的是,传统的过年习俗,从除夕到元宵的种种行事,如祭祖、迎神、守岁、拜年、发红包(压岁钱)等等,在日本却保存完好,只是把行事的时间移到了新历元旦期间而已(当然,日本的新年习俗也包含着许多新的时代因素)。返观中国,农历(阴历)新年始终比公历元旦受到重视,虽屡有新派人士表示不满,意欲取消阴历年,但民间不予理睬,故至今未能改变。 近年来,政府尊重民意,把农历新年(俗称春节)的假期定得与五一、十一两大政治节日一样长,都是七天,并采取不少措施,保证物资供应,特别是保证交通,让数千万外出打工的农民能及时返乡过年,还花大气力组织春节文娱和旅游活动,这样,传统意味浓重的阴历年,比起只放假一天的公历元旦,就更显得隆重热闹,成为中国今日唯一能与五一、十一并列的民俗节日,三者构成了中国当代的“三大节”。可是仔细考察,又不难发现过年习俗在今天的中国,也发生着种种变化。正在从传统社会快步走向现代的中国,过年习俗一方面有所传承,一方面又不断发展和增添着新的因子。下面试从送灶、守岁、拜年、迎财神和过元宵等几个主要关目变与不变的各个侧面,对过年习俗由传统向现代的转换,作一些分析。

1、 送灶

腊月二十四送灶,至今仍是中国南北许多城镇乡村居民过年的第一个大关目。不过,在城市,尤其是大城市,却很少或几乎不再进行(郊区农村除外)。关键是现代生活中的灶与炊,已与古代的土灶炊煮根本不同,灶王爷的地位变了,重要性减弱了,不但灶君,就是整个神鬼系统,与人的关系也不像古代那么密切了,城市人祭灶送灶以与天帝神鬼沟通的需要和热情自然大减。

乡镇人们的送灶,其规模和虔诚程度,也有不小变化,总的趋势是变小趋弱。比如以前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俗谚,是对送灶时间有早晚这一现象的反映,也成了某种不成文规定,即官府送灶在二十三,民家送灶在二十四,生活于水上的船民需到二十五才能送灶。这种排序明显是标志着官府的霸权和社会的等级,也说明当时人对祭送灶神的重视——连贿赂鬼神,都要让官府优先!在陆地无立足之地的船民没有固定的灶,就被排在了最后。但是这种现象随着官府乃至当官人家对送灶的淡漠,早已发生变化。到了今日,官府祭灶已成历史,城市居民几乎不再送灶,广大乡间农村的送灶只是一种传统的、惯性的行为,又有什么必要、什么人来坚守此种秩序?当农村中更年轻的一代成长起来,祭送灶王爷将成为一种由祖辈传下来的陈年故事,将只剩下一句老话、一个概念而已,他们会更加无意也无法去认真执行了。人和神的关系,在现代生活中呈疏离态势,人更关心也更在乎的,是人自身,即使在传统的春节,人也不像从前那样把与神的关系放在优先考虑的位置,把与神沟通,求神“上天言好事”作为首要的、最重要的事来办。

实际上,祭灶行事的变化并非从今日始,也非此一端。比如,上古祭灶,乃老妇之事。《礼记•礼器》篇的郑玄注曾说到灶乃老妇之祭。 老妇料理一家人的饮食,整天围着灶台转,年终由她们主祭灶神,倒也合情合理。可是,后来变了。因为灶神是一家之主,老妇的地位与之便不匹配,故改由男性家长来主祭。发展到后来,祭祀灶神时,妇女竟连看都不许看了。清《畿辅通志》及《光绪顺天府志》均引《帝京景物略》说北京人的祭灶:“今男子祭,不令妇女见之,祀馀糖果,禁幼女不令得啖,曰啖灶馀,则食肥腻时口圈黑也。” 女子不但不能看祭灶,女孩子连祭馀的糖果也不能吃,大人们编出令她们害怕的禁忌,吓唬她们绝不要有吃祭馀糖果的非份之想,也可谓用心良苦矣。然而这未免太不合情理了,所以在实际生活中又有些微调整,如同是北京,特别是乡下,便采用男子主祭,负责敬香上供,女子在一旁陪祭的形式,主次依然分明,但阖家共祭,就似乎少了些刻板气,多了些人情味。 这种小的调整原因很多,而积累多了久了,量变便会导致质变。事实上,今日的祭送灶君,恐怕已绝无限制妇女参与的情况,无形中推翻了“女子不得祭灶”的定律。

在新年祭灶的日子里,中国不少地区近代以来仍保留着“跳灶王”的习俗。腊月二十

四“丐者傩于市,二人扮男女为灶公、灶姥,持竹叶、冬青奔舞东西,谓之跳灶王。又有一人扮钟馗持剑,一人扮小鬼对舞,沿门而乞。” 这种风俗的渊源应与古老的驱傩巫术有关,而又有所发展。如从未闻灶王曾成家,为与驱傩有傩公傩母的习俗相合,乃为他配上一位灶姥;又结合过年期间的跳加官、唱喜歌等活动,遂形成一种新的样式。至今日,各地乡镇还有不少会作此种表演的人,在新年或平时喜庆的日子里(如店铺开张、人家生子之类)即兴演出,既为节日增欢,亦为自己谋取生资。

祭灶习俗渐趋淡化,但在时间概念上,从腊月下旬进入过年阶段的意识,在现代还是普遍存在着。农村中,此时已非农忙,可以较多精力用于筹备过年;城市中,除学校外,虽尚未放假,但人们从市场的变化、广告的渲染,从各单位的工作安排,也感到快要过年了。以往在除夕之前需要进行的掸尘清扫、美化环境、沐浴净身等事,从这时起也就会被抓紧进行起来。

2、守岁

除夕虽在新年的前一天,但却算得上是过年的第一个高潮,而今依然如此。一切的节日准备在此夜必须完成,明天将另有一系列活动,家庭主妇们也要好好休息暂不忙碌,于是,年三十往往成了最忙乱的一天,对于上班族来说,尤其如此。

现代人仍习惯地称除夕为“大年三十”,在外工作和旅行的人,至迟必须在这天下午赶到家中,多数人是早于这天回来,没赶上年夜饭,会感到极大遗憾。当代中国的城乡正在发生巨变,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打工者们跑得离家多远都不怕,但回家过年却总是他们内心热烈的盼望。数千万(一说近亿)打工者回家过年,过年后重返工作地,这给每年腊月中下旬至正月中下旬这段时间的交通运输带来巨大压力,加上港澳台同胞和海外华侨往往也选在此时探亲,遂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春运”高潮。中国政府,特别是交通部门每年都需对“春运”作出特殊安排,倾全力予以保障。然而,近十几年来,尽管情况渐有改善,届时各火车站、汽车站、航空港购票之困难,票贩子(俗称“黄牛”)的嚣张,候车现场的拥挤混乱,仍然是没有亲身经历者所难以想象的。这已成为中国过年的一大新特色,其形成的表层原因很多,而深层原因则与传统的习俗与观念分不开。

为了尊重传统习俗,为了安抚实在回不了家的打工者,各地很重视他们在过年期间的生活,有时特地为他们组织文娱活动。自古以来,在外飘泊的文人写过许多除夜思家的哀苦诗篇。直到今日,过年不能回家与亲人团聚,依然是一件让人同情的事。在中国不论南北,不论民族,几乎人同此心,这就是过年民俗拥有数千年不衰的力量的真正源泉。

除夕的传统过法,有较多的仪式,如挂像祭祖、供奉神飨,乃至跪拜磕头、鞠躬行礼等等,这一套直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还很流行,特别是在一些乡绅之家。如鲁迅小说《祝福》所描写的绍兴鲁镇的鲁四老爷家,就极典型。

现代的趋势则是这一套由简化而渐趋消亡,但变化的速度并不平衡,有的地方,有的人家,变得慢一些,还能看到旧仪的片段留存。至于传统带有驱鬼避邪巫术意味的挂青松,悬桃符,贴门神,放爆竹等等,则有变形的保存。现代人仍喜欢在新年期间置门松,挂青蒲,在室内插鲜花,在门上贴春联春画(内容如招财进宝、福禄寿三星、关帝、观音)或倒过来的“福”字;仍喜欢放鞭炮或烟花,近年来烟花的花样和大小,都有很大发展。但现代人做这些,多数只是为了美化环境,为了增添喜气,为了自己愉悦,很少或几乎不再关注传统的祈求禳祝和驱逐鬼祟的含意。在民俗传承中,形式留存而内涵变异,老传统与时代因子巧妙结合,可以说是一种规律性的现象。

由于现代传媒的发达,也由于对民众热烈反响作出回应和刻意锻造,一种新的过年习俗正在形成之中,那就是每年除夕晚上阖家团聚同看“春节晚会”。在日本则是共看“红白歌唱大赛”。除夕阖家团聚本是传统节俗,以前多是飨祭祖先,家人围坐,闲话家常,聚餐守岁,大人喜欢打麻将或扑克,孩子们则拿压岁钱,放烟花爆竹,等待着新年钟响。现在除一切照旧外,还可收看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除夕守岁变得更有意思了。1983年,中国中央电视台第一次组织并播出春节晚会,大受欢迎,以后每年都搞,至今已有二十年,成为一个极受演艺界和民众关注的保留节目。在电视机尚属稀罕之物的时代,这档节目不但把阖家人团聚起来,甚至把几家邻居乃至全村百姓团聚在一起。随着电视机的普及,团聚的规模小了,但全家围坐共看这档节目,仍是除夕夜的突出现象。上文讲到各地为留城过年的民工安排文娱活动,让他们看上春节晚会,便是主要内容。曾有人质疑春节晚会的种种问题,特别是它的组织过程和艺术质量。诚然,这里需要改进之处很多,而可以施展的天地也极广阔,但它必须继续下去,唯一而根本的理由是全国人民需要它。如果由于长期坚持,不断改进,新年春节晚会的播出和观赏成为一种健康的新民俗,那无论如何是一件好事。

3、 拜年

传统的拜年是加强和润滑人际关系的有效手段。现代人对此认识更深,行事亦更为自

觉,故此风至今不衰,且有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来,除原本亲戚朋友、同事师生之间的过年走访基本照旧外,也继承了“团拜”的形式,即在某个范围或团体圈子之内,选择一个地点,约定一个时间,作有组织的集体互拜。这既是一项有意义的活动,又可简化和减少个别走访的程序和时间。而且这样做,在非常亲密的人之间也并不形成约束,团拜之外,仍不妨单独走访。行之既久,团拜形式也稍有变化,大抵是改成正式放年假之前,在各单位或团体举行联欢,此日,凡能出席者都会出席,甚至可携带家属(主要是未成年的孩子),联欢会上,单位首长讲话,同事聊天,表演一些节目,吃些糖果花生,既是年终的告别,也算新年的团拜,此种做法日渐盛行,有形成风俗之势。有的较大单位,为避免下属给上司拜年的繁冗,还实行一定领导层的团拜。往往是在年前择定一日,各级官员皆到,进行简单仪式,互致年终慰问和新年祝贺。而由国务院、人民政协主持的春节招待会,虽是一次政治性活动(溯源也许可追至古代朝廷的元日朝会,但性质和形式已有根本不同),同时也有藉会见各界代表而向全国各界拜年之意——主持者的讲话中,往往直接点出这层涵义——至今也已形成习惯,向新民俗演变着了。

年假时间有限,而需要拜年的对象又多,有的还不在一地,怎么办?中国古人早就采取送达名刺(上书本人名字、籍贯、官职及敬贺语)以代亲临拜谒的办法。最初的名刺用途只是为通报姓名,与拜年尚无关联,这在秦汉时代就已出现,隋唐时,谒见长者贵人,也往往先是投刺,得到允许才正式拜会。至宋代,开始将名刺用于年节的拜贺,但并不限于过年。周密《癸辛杂识》云:“节序交贺之礼,不能亲至者,每以束刺,签名于上,使一仆遍投之,俗以为常。” 这里说的是“节序交贺之礼”,可见用得颇广。同书又说:“今时风俗转薄之甚,昔日投门状有大状、小状。大状则全纸,小状则半纸。今时之刺,大不盈掌,足见礼之薄矣。”看来,宋人的名刺发展到后来,其大小已颇像今日的名片了。送名刺对完成礼节而又节省时间,自有很大好处,但用滥了却也蜕变为冷漠的客套虚礼,为人所诟病。到了现代,由于书写载体的进步,再结合外来的经验,便发展出贺年片和贺年卡来。这样,不但一国之内可以通过邮政方便地贺年,而且给世界各地的朋友贺年也不再是难事。前几年,中国电讯事业发展很快,电话开始普及,费用逐步降低,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的人们,便又转而采用既快捷又省事的电话拜年手段。近年随着电子技术的突飞猛进,电脑进入千家万户,于是,从网上发贺卡拜年已极为寻常,拜年的民俗行事遂进入无所不能的虚拟空间。这也非常符合节约纸张、节约可贵的木材资源的理念。

科学技术还在继续发展,人类的通讯工具还会长足进步,未来的贺年方式将产生怎样的新变?现在还难以具体预测。但即从手机功能不断增长的事实,就足以让人相信,年轻的一代将获得更多更有趣的新型联络方式,包括拜年的方式。需要指出的只是,不管形式怎么变,拜年总是一种民俗遗存,其实质也总是为了增进或润滑人际关系。形式的不断变化与本质的相对稳定,就这样辩证和谐地统一着,只要本质不变,形式应是愈多样愈现代愈好。

当然,任何事物发展过分难免会向负面转化,宋代以名刺拜年变为士大夫虚文浮礼的教训,在虚拟的电子世界无限膨胀起来的时候,值得及时认真的注意。试想,倘若故弊重现,人们以科技手段表达的并不是发自肺腑的真实感情,而不过是一种现代的虚礼,那实际上岂不是对拜年民俗淳朴本质的取消和否定吗?

4、 迎财神

迎财神是过年行事的重要一项。这项活动以往就有,一直延续到近现代。许多地方志

上有年初五迎财神的记载。迎接的方式很多,可以到寺庙磕头献金、行礼祝祷,也可在家中燃烛挂像,焚香膜拜。清同治《上海县志》载:“(正月)五日,接财神,用鲜鲤担鱼呼卖,曰‘送元宝鱼’。至暮轰饮,曰‘财神酒’”。 这是带有祈求巫术意味的举动。北方在这天则有“过破五”和“送穷”习俗, 前者规定年初五有不能打破器皿和说不吉语,后者以一定仪式恭送“穷鬼”,应属禁忌与禳祝性质的活动。无论祈求、禁忌、禳祝,动机都在于驱逐穷困,企望财富。因为迎财神是个吉利的日子,许多商家对此均极重视。往往前一日即为财神设祭,长桌上供以鱼肉果品,点上香烛,由老板率领店员逐一叩拜祷祝,然后燃放爆竹。次日店铺开门,可望能发利市。而跳加官、舞财神和唱喜歌者,即以此日在店门前表演、乞讨,店家不得哄赶拒绝,要给表演者年糕吃,或给一些钱。

这类民俗行事在新中国,因种种原因有相当长一段时间处于消歇状态,近年则不但恢复,且有变本加厉、日益炽烈之势。本来各地民众在民俗节日所祭之神名目繁多,不一而足,如笔者2000年参加河北赵县二月二龙抬头节俗活动,在广场搭建的大棚内,亲见四乡民众所供奉的各色神灵菩萨牌位不下百位,诸神挨挨挤挤列于一个棚下。唯独财神,竟另外享受独居一棚不与诸神混杂的待遇,乡民叩拜供奉,亦均给予单独特殊更为丰厚之香烛物品。由此一事,足可推想财神在今日民众心目中地位之崇。

平常节日尚且如此,过年迎财神,当然更为隆重。各地的具体日子和做法不尽相同,或在初一,或在初二,以初五最普遍。但不管是哪一天,过年必有迎财神之举,则全国从南到北几无例外。如东北一带是初二祭财神,初五迎财神。据云初五是财神生日,又称“接五路财神日”,所谓五路财神,有种种说法,或云五神是一家兄弟,生前劫富济贫,仗义疏财,死后不改本性,求之甚灵;或云乃东路招财,西路进宝,南路利市,北路纳珍,中路玄坛之谓。其中玄坛即赵公明元帅,是最受尊崇的一位财神。此外还有文、武财神多人,比较熟知的如比干、范蠡、关帝和财帛星君等等。人们对财神供之唯谨,从初一到初五焚香不断,初五更要燃灯放鞭,增设祭品,对之虔诚行礼,恭迎其降临。

前引《上海县志》说其地迎财神要用活鲤鱼,此风在长江口一带至今颇盛。过年时,大小人家爱用活鲤鱼挂于纸印的龙门上,直观地喻示“鲤鱼跳龙门”之意。民间以为鲤鱼跳过龙门就变成了龙,“鱼化龙”意味着命运的彻底改变,地位的巨大飞跃,从此就要交好运了,读书人就会当官,商人就会发财,等等。据说此风北方也有。东北供财神,也用活鲤鱼,挑红色的,两条,还要用红丝线拴上,绕在正中央。这叫“一鱼两水”,也叫“吉庆有馀”。

上海一带从来商业气氛浓厚,人们对财运至为关心,春节迎财神自然格外受到重视。近年由于经济政策开放,生产与商业均较繁荣,商人们觉得生意好做,钱好赚,源源出现的商机激发了他们无穷的欲望,使他们对发财抱着更大的期待。即使普通人家,也希望明年收入状况有所改善,如提高级别,增加工资或买奖劵得中之类。于是,从初四夜至初五凌晨,全城除严禁放爆竹的地方外,必定鞭炮声大作,四野响成一片,连绵不断,其声势与除夕夜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本来上海人有年初一清晨去寺庙烧头香以祈福的习惯,现在更多的人,特别是年轻人,又特别是生意人,更喜欢选择年初五赶早去烧头香,觉得这更有利于迎接财神,故沪上几大名寺,如静安、玉佛、龙华、老城隍庙等,此日必定人满为患。以龙华寺为例,初五赶烧头香的人逐年增多,到去年,几乎出现“人轧坍” 现象,连出高价买了初五入寺烧香的人,都未必能进得去。初五入庙的票子越来越贵,固然给寺庙带来可观的收入,但也给腐败创造了新形式。有人就将这种票子当成贿赂佳品。有的生意人除自己争取烧上头香外,也会买此票送给有关官员,其性质与用蜜糖涂抹灶王爷的嘴相似。

迎财神习俗的复炽,很能见出中国部分民众今日的心理和生活状态。他们不愿继续贫穷,而已有望致富,或已相当富有,但尚嫌不足,故虽明知财神保佑实属虚妄,也宁可信其有,不想怠慢,更不想得罪。现代人之迎财神,在形式上是对古代祭祀祷祝神鬼仪典的传承,但在内涵上,却有不小的变化,简言之,是敬畏神明的成份大为减弱,而为人自己的动机格外突显了。在民俗传承中,形式与内涵的关系是非常复杂而微妙的。

5、 过元宵

元宵节是个节中之节,从正月十五到十七,它本身有三天时间,有一套约定俗成的行

事规范,同时,它也是春节的一部分,元宵过去,春节才算正式结束。元宵节的产生本与祭神祭祖有关,例如古代乡间祭紫姑神,即定于此日。但如前所述,元宵节又是古代一年一度的全民狂欢节,在由古至今两千多年的时间里,这两层涵义都得到了传承,只是传承的程度有别。如今各地元宵节情形大致是,祭神祭祖的行事虽仍存在,但已较前简单省略,有些内容,如祭祀紫姑神,已经消失;过节的重点更加偏向于商业的销售、民间的饮食与娱乐,“为人”的色彩日益浓厚。然而,像唐宋时期那样皇家、贵戚、官员与民众倾城参与的情景,却也不复重现。之所以如此,原因甚多,主要是春节长假(七日)的法定化和内容的不断丰富(包括某些活动时间的迁移,如各地庙会多选在春节长假中举行),而元宵节则并无假期,大部分人已需上班在岗,唯农村尚有余暇,故其热闹程度,至少在城市,已呈减弱之势,而古代元宵节的狂欢主要是在城市。与古代相比,今日的元宵节已难称狂欢节了。目前中国有假期均为七天的三大法定节日,即五一、十一、春节,其中是否有一个可能演变为新的狂欢节?这还需看节俗的发展。

古代元宵节的一个重要关目是观灯,灯彩的名目花样极多,散见于《东京梦华录》之类古籍的记载之中。制作灯彩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工艺,一直传到近现代,其演变趋势是手工纸帛制作技艺日渐衰微,有的绝技甚至因民间艺人过世而消亡,而现代科技手段的介入,却使元宵灯彩获得新的生命,一方面是新式巨型灯彩呈现争奇斗艳,一方面传统的观灯猜谜之类活动有增无已,物质生产条件的进步,直接导致了元宵灯彩从传统到现代的变化,也促进着元宵节俗传统与现代生活的结合。

元宵节的特殊食物,在北方叫“元宵”,在南方叫“圆子”或“汤团”。尽管这一天街上的小吃应有尽有,但元宵或汤团却是每家必不可少的食物。北方的元宵与南方的汤团除大小有别外,重要的区别在做法。一个是用切成块的馅料放在微湿的米粉中反复转滚而成(元宵,较大),一个是用水磨糯米粉做外皮,裹馅而成(汤团,较小);而且馅料也因南北口味不同而颇有差异。元宵馅料多用芝麻花生小豆红果之类;汤团种类较多,分宁式(宁波)、苏式(苏州)、扬式(扬州)、广式(广州)、川式(成都)等等。以宁式论,其馅除用芝麻拌猪油丁捏成外,也用鲜猪肉剁成的,广式与之接近,而扬式还有以青菜香干为馅的。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南方汤团颇有入侵北方之势。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北京还买不到南方汤圆,到八九十年代,南方的汤团在北京的食品店已随时随处可见。南方食品习俗向北方流动,这是一例。

正月十五家家户户吃汤团元宵,盛况至今依旧。这圆圆的糯米甜食,在古代本为祭祖敬神而制,而今已成大众美食。吃过元宵汤团,年就算是真正过完了,元宵节为传统的过年划上了完美句号。

泱泱华夏,历经千载,可称为名著的实在数不胜数,以下只是其中一小部分,仅供参考吧!

屈原集》�(战国)屈原著

《陶渊明集》�(晋)陶渊明著

《李白集》�(唐)李白著�

《杜甫集》�(唐)杜甫著�

《白居易集》�(唐)白居易著�

《柳永集》�(北宋)柳永著�

《苏轼集》�(北宋)苏轼著�

《历代名赋集锦》�唐仁编�

《历代骈文集锦》�唐仁编�

《历代散文集绵》�唐仁编�

《唐诗菁华》�(清)孙洙编�

《宋词菁华》�(清)孙洙编�

《元曲菁华》�(清)孙洙编�

《三国演义》�(明)罗贯中著�

《水浒传》�(明)施耐庵著�

《西游记》�(明)吴承恩著�

《红楼梦)�(清)曹雪芹著�

《儒林外史》�(清)吴敬梓著�

《聊斋志异》�(清)蒲松龄著�

《封神演义》�(明)许仲琳编著�

《东周列国志》�(明)冯梦龙著�

《官场现形记》�(清)李宝嘉等�

《镜花缘》�(清)李汝珍著�

《荡寇志》�(清)俞万春著�

《喻世明言》�(明)冯梦龙编著�

《警世通言》�(明)冯梦龙编著�

《醒世恒言》�(明)冯梦龙编著�

《初刻拍案惊奇》�(明)凌蒙初著�

《二刻拍案惊奇》�(明)凌蒙初著�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清)吴沃尧著�

《品花宝鉴》�(清)陈森著�

《绿野仙踪》�(清)李百川著�

《西厢记》�(元)王实甫著�

《牡丹亭》�(明)汤显祖著�

《长生殿》�(清)洪■著�

《桃花扇》�(清)孔尚任著�

老舍

1 《老张的哲学》

2 《赵子曰》

3 《二马》

4 《小坡的生日》

5 《离婚》

6 《牛天赐传》

7 《驼骆祥子》

8 《文博士》

9 《火葬》

10 《四世同堂》

11 《鼓书艺人》

12 《无名高地有了名》

13 《正红旗下》

14 《猫城记》

15 《赶集》

16 《樱海集》

17 《蛤藻集》

18 《火车集》

19 《贫血集》

20 《集外》

21 《龙须沟》

22 《方珍珠》

23 《春华秋实》

24 《西望长安》

25 《残雪》

26 《张自忠》

27 《茶馆》

28 《女店员》

29 《面子问题》

30 《大地龙蛇》

31 《归去来兮》

32 《谁先到了重庆》

33 《全家福》

34 《宝船》

35 《神拳》

36 《荷珠配》

37 《火车上的威风》

38 《柳树井》

39 《青霞丹雪》

40 《青蛙骑手》

41 《曲艺》

42 《新诗》

43 《旧体诗》

44 《散文集》

45 《文学概论讲义》

46 《老牛破车》

47 《秦氏三兄弟》

茅盾

1《子夜》

2《蚀》

3《创造》

4《自杀》

5《诗与散文》

6《色盲》

7《虹》

8《腐蚀》

9《霜叶红似二月花》

10《霜叶红似二月花续稿》

11《多角关系》

12《小巫》

13《林家铺子》

14《春蚕》

15《石蝎》

16《锻炼》

17《有志者》

18《大鼻子》

19《烟云》

20《手的故事》

21《水藻行》

22《报施》

鲁迅

1《坟》

2《热风》

3《呐喊》

4《彷徨》

5《野草》

6《朝花夕拾》

7《故事新编》

8《华盖集》

9《华盖集续编》

10《而已集》

11《三闲集》

12《二心集》

13《南腔北调集》

14《伪自由书》

15《准风月谈》

16《花边文学》

17《且介亭杂文》

18《且介亭杂文二集》

19《且介亭杂文末编》

20《集外集》

21《集外集拾遗》

22《集外集拾遗补编》

23《中国小说史略》

24《汉文学史纲要》

25《古籍序跋集》

26《译文译跋集》

27《两地书》

28《鲁迅书集》

29《鲁讯日记》

(二)

沈从文

1. 《鸭子》(小说部分)

2.《蜜柑》

3.《老实人》

4. 《入伍后》

5.《雨后及其他》

6.《山鬼》

7. 《十四夜间》

8.《篁君日记》

9.《好管闲事的人》

10.《龙朱》

11.《石子船》

12.《沈从文甲集》

13.《一个女剧员的生活》

14.《沈从文子集》

15.《虎雏》

16.《都市一妇人》

17.《凤子》

18.《一个母亲》

19.《月下小景》

20.《阿黑小集》

21.《如蕤集》

22.《游目集》

23.《边城》

24.《八骏图》

25.《新与旧》

26.《主妇集》

27.《长河》

28.《小砦及其它》

29.《新摘星录》

30.《芸庐纪事》

31.《雪晴》

32.《福生》

33.《在别一个国度里》

34.《采蕨》

35.《神巫之爱》

36.《旅店及其他》

37.《夫妇》

38.《鸭子》(散文部分)

39.《记胡也频》

40.《从文自传》

41.《湘行散记》

42.《湘西》

43.《法步集》

44.《非梦集》

45.《新景与旧谊》

46.《水云集》

47.《新晴集》

48.《序跋集》

49.《沫沫集》

50.《昆明冬景》

51.《烛虚》

52.《废邮存底》

53.《续废邮存底》

54.《新废邮存底》

55.《创作杂谈》

56.《文学运动杂谈》

57.《艺术教育》

58.《新烛虚》

郭沫若

1.《新诗》

2.《旧体诗》

3.《古诗今译》

4.《历史剧》

5.《散文》

6.《小说》

7.《自传》

(周而复)著

上海的早晨(上)

上海的早晨(下)

(赵树理)著

三里湾

李家庄的变迁

(欧阳山)著

三家巷

(孙 犁)著

风云初记

(丁 玲)著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雪 克)著

战斗的青春

(周立波)著

暴风骤雨

(杜鹏程)著

保卫延安

(贾 芝)主编

延河儿女

(欧阳山)著

苦斗

(杨 沫)著

青春之歌

(冯 志)著

敌后武工队

(李英儒)著

野火春风斗古城

(李晓明、韩安庆)著

平原枪声

(知 侠)著

铁道游击队

(魏 巍)著

地球的红飘带

(冯德英)著

苦菜花

迎春花

(马 锋、西 戎)著

吕梁英雄传

(吴 强)著

红日

(曲 波)著

林海雪原

(刘 流)著

烈火金钢

(梁 斌)著

红旗谱

(高玉宝)著

高玉宝

(林 雪)著

双枪老太婆

(罗广斌、杨益言)著

红岩

(萧三)主编

革命烈士诗抄

命烈士诗抄续编

(孔厥、袁静)著

新儿女英雄传

1898年去南京求学时改名周树人。鲁迅(周树人)是大哥 ,周作人是老二.周建人是老三(即《风筝》里的弟弟)。“鲁迅”是他1918年为《新青年》写稿时开始使用的笔名,从此成为世人最崇敬的笔名。出身于破落封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