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古籍《尚书》中的"尚"是什么意思?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3浏览:3收藏

请问古籍《尚书》中的

“尚”即“上 ”,《尚书》列为重要核心儒家经典之一,历代儒家研习之基本书籍。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战国时期总称《书》,汉代改称《尚书》,即"上古之书"。 大家想必都知道《四书五经 》,五经就是《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春秋》 。显然《尚书》列于其中。这本书籍在我国文化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一、《尚书》

《尚书》,最早书名为《书》,是一部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因是儒家五经之一,又称《书经》。传统的《尚书》又称《今文尚书》,传说是上古文化《三坟五典》遗留著作。但是最为原始的《尚书》已经不见踪迹,目前的“尚书”包括《今文尚书》以及伪《古文尚书》。

二、词语意义

"尚书"一词的本义是指中国上古皇家档案文件的汇编。"尚"意为"把卷着的、包着的、摞着的东西摊开、展平";"书"即文字、文字记录、文档,"尚书"即"解密的皇家文档"、"(向社会)公开的皇室卷宗"。传说这本书籍是孔子编撰的。在孔子晚年的时候全身心致力于上古时代书籍的整理,经过各种整理与编选,选出大约一百篇,《尚书》就在其中之列。相传孔子曾把它用作教育学生的教材。但是真实历史依据并没有得到文学印证。

三、后世影响

《尚书》作为我国早期的政事史料汇编,记载了虞、夏商、周的许多重要史实,真实地反映了这一历史时期的天文、地理、哲学思想、教育、刑法和典章制度等,是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的珍贵史料。

训诂,解释古代汉语典籍中的字句。

就是解释的意思,具体指解释古代汉语(文言文)中字词的意义。“训”,许慎《说文解字》:“训,说教也。”段注:“‘说教’者,说释而教之’”。明梅膺祚《字汇》:“训,释也。如某字释作某义,顺其义以训之。” 

用现代汉语说,训,就是通俗的话去解释某个字的字义。“诂”,《说文》:“诂,训故言也。从言,古声。”段注:“训故言者,说释故言以人,是之谓诂。”

指“训诂学”。即中国传统“语文学”的一个部门,是主要从“语义”的角度研究古代文献的一门学科。

训诂萌芽于春秋战国时期。这个时期的主要任务是在文献正文中对词语进行解释。如《左传·庄公三年》:“凡师一宿为舍,再宿为信,过信为次。”(注:①师:驻军。②宿:夜晚。 

② 训诂学到汉代,确立了两种基本体式。一类是随文释义的注释,如《毛诗故训传》、《毛诗笺》、《仪礼注》、《春秋公平传释诂》。

一类是通释语义的专著,如《尔雅》、《方言》、《说文解字》、《释名》。这个时期的训诂,有了一定的体系和方法,表现出对词义研究的自觉性,成为真正的训诂学。

③ 训诂学从魏晋南北朝到唐代,得到进一步发展。训诂内容从经部扩大到史、子、集各部以及佛经;出现了“义疏”这种新的训诂形式;训诂新著不断出现,如《广雅》、《玉篇》、《经典释文》、《一切经音义》。

④ 宋代到明代,“训诂学”衰落。宋明时期由于训诂成为“理学”的工具,打破了求实传统,走向衰落。

⑤ 清代的训诂学有了空前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这个时期的注释和训诂专著数量很多,体式完备。更重要的是在理论上和方法上都有重大突破。清代训诂学家具有朴素的历史观念,主张研究训诂必须区分古今;

有一定求实精神,不拘于一家之说,能择善而从;采用因声求义和综合比较的方法,开拓了训诂研究的新途径。

重要著作有《说文解字注》、《广雅疏证》、《读书杂志》、《经义述闻》、《经传释词》、《经籍籑诂》(籑〔zhuan四声〕:同“撰”、“馔”)、《尔雅义疏》、《方言疏证》等。

“经史子集”是中国古籍按内容区分的四大部类。分为经部、史部、子部、集部。每一部分又包括其他经典,合成“经史子集”。

经部:指儒家学说,儒家经书开始有五部,即诗、书、易、礼、春秋,称为“五经”。从唐代到宋代,形成十三经,即易、书、诗、周礼、仪礼、礼纪、左传、公羊传、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史部:指记载历史兴衰治乱和各种人物以及制度沿革等的历史书,远在四千多年前,中国即有历史的记录。各种体裁的历史著作都属于这一类。司马迁的《史纪》为中国正史的开始,以后几乎每朝一史,共有二十四史。此外古史、野史、法典、地志、职官、政书、时令等,凡记事的书籍均归入史部。

子部:指记录诸子百家及其学说的书籍。春秋战国之际,学者辈出,百家争鸣,哲学、名学、法学、医学、算学、兵学、天文学、农学十分发达。每家著书一种,后人因为次于经书而成一家之言,所以称为子书,道教、宋明理学、清朝的考据学也都归入子部。

集部:凡历代作家的散文、骈文、诗、词、曲等集子和文学评论著作,均归入此类。属于一人所有的称为别集,汇选若干人的作品称为总集,有关诗的集子称为诗集。

扩展资料:

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适用于传统文化典籍。今天,它仍是我们熟悉古籍、进而了解传统文化的一把钥匙。五四以来,我国借鉴西方的图书分类法,按现代学科体系进行图书分类。截止到2013年10月我国各类图书馆普遍仍采用的是九十年代修订的"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简称"中图法"),但是,由于不少古籍很难纳入中图法的分类体系,因此一般古籍图书馆(库)的庋藏和检索,仍袭用传统的四部分类法。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历代产生的典籍难以数计,据不完全统计,留存至今的尚有8万余种之多。对古籍的分类整理也很早就开始,第一次大规模的古籍整理,始于公元前26年西汉成帝时,由刘向、刘歆父子先后主持,内容包括搜辑、校勘、分类、编目等,最终编成了中国最早的国家图书馆目录《七略》。

《七略》将当时搜辑整理的典籍分为六艺、诸子、兵书、数术、方技、诗赋六大类,加上概论性质的辑略,总题《七略》。该书早已亡佚,但它的基本内容都被保存在班固的《汉书·艺文志》中,因此,《汉书·艺文志》成为今存最早的古籍分类目录。

参考资料:

经史子集——

风雨雷电 在十二生肖里是龙。

龙在中国传统的十二生肖中排列第五。龙是中国传说中的一种善变化、能兴云布雨、利万物的神异动物,为众鳞虫之长,四灵(龙、凤、麒麟、龟)之首。古籍记述其形象多不一。有鳞者谓蛟龙,有翼者称应龙,有角者名多它龙,无角名虬。小者名蛟,大者称龙。传说多为其:能显能隐,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登天,秋分潜渊,呼风唤雨,无所不能。也是汉民族最古老的氏族图腾之一。

龙王还有兴云布雨之职,龙可以驾驭风雨雷电。由此可见,风雨雷电 在十二生肖里非龙莫属。

远古时期,人们敬畏自然、崇拜神力,于是就创造了这样一个能呼风唤雨、法力无边的偶像,对其膜拜,祈求平安。

数千年来,龙在人们的心目中是神秘而又神圣的,并逐渐成为汉民族共同敬仰的图腾代表。

有关龙的故事和传说真是数不胜数:

在神话中是海底世界的主宰(龙王),在民间是祥瑞的象征,在古时则是帝王统治的化身。在《西游记》中,龙王分别是∶东海敖广、南海敖钦、西海敖闰、北海敖顺,称为四海龙王。

据传说,古时候森林里的动物很多,而且非常凶猛,常常成群结队出来吞食人类,人们忍无可忍,只好向天庭发出求救,祈求上天能惩治那些无比凶残的动物。天帝同情凡人的疾苦,立即委派六郎神君到凡间查看。六郎神君下到凡间目睹了动物撕咬凡人的场面,感觉到问题的严重,他遍访百姓。大家一致认为必须尽快在动物之中立一个“王”,以它来管制那些为所欲为的动物。六郎神君采纳了大家的意见,他在洞壁上先画出一个蛇身,接着画出驼头、鹿角、牛嘴、鱼鳞、凤尾、鹰爪,狮须、虎眼。顷刻间,洞壁上的龙张牙舞爪扭动起来,嘴里喷着浓雾,龙体火光四射,一时狂风大作飞沙走石,龙像一道闪电似的飞了出去。一个以九种动物的形态组合成的一种新动物诞生了,取名为“龙”。“王”龙出洞了,那些凶猛的食人动物闻风丧胆,再也不敢出来食人了。从此人们有了安全保障,可以在山野无忧地劳作。由于龙是多种动物的综合体,在原始社会就形成了一种图腾标志,受到人们的崇拜。

在龙的身上集中了人们美好的愿望,也常把世间的杰出人物称为人中之龙,诸葛亮号称卧龙先生就是大家熟识的例子。

关于龙的传说,在中国古代经典著作中几乎每一本书都有,而关于龙的传说和神话亦不胜枚举。经典如《易经》,便将龙作了一完整系统的论述,并赋以哲学的含义。八卦中整体用龙来说明的就是乾卦,也是《易经》的第一卦。除这之外,历朝历代都不断有龙的传说和神话出现,不少以“龙”字命名的地方亦有其龙的传说。上至黄帝的时代,便有黄帝乘龙升天、应龙助黄帝战胜蚩尤的传说;夏禹治水,传说便有神龙以尾巴画地成河道,疏导洪水;汉高祖刘邦,传说便是其母梦见与赤龙交配而怀孕出生。

从许多故事和传说中看到人们常把各种美德和优秀的品质都集中到龙的身上。龙是伟大的,千百年来,“龙”在炎黄子孙的心中,一直是无处不在、无所不能的;龙又是虚无的,因为它只是一种精神,而不是一种物质,它得到了所有炎黄子孙的尊敬。被中国先民作为祖神敬奉。龙的图腾逐渐成为整个中华民族信奉的旗帜。“龙”,是中华民族权威和神灵的象征,中国人骄傲地自称自己是龙的传人。

1 文言文中(识)是什么意思

在文言文中,“识”既可充当实词,又可充当虚词;而且具有“shí”和“zhì”两种读音。由于语义环境不同,其意思也是不相同的。

一、当“识”读“shí”时

1、充当动词时,其不同意思如下:

1) 本义:知道;懂得。例如:《说文》:识,知也。又如:《诗·大雅·瞻卬》:君子是识。笺:“知也。”再如:《周礼·司刺》:壹宥曰不识。

2) 认识。例如:《孟子·告子上》: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又如:王安石《伤仲永》: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再如:贺知章《回乡偶书》: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3) 赏识。例如:陈寿《三国志》:林识拔同郡王经于民户之中,卒为民士。

4) 感觉;识别;辨别。例如:《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新妇识马声,蹑履相逢迎。又如:《乐府诗集·陌上桑》:何用识夫婿?白马从骊驹。再如: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2、充当名词时,其不同意思如下:

1) 见识;知识。例如:苏轼《贾谊论》: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又如:清·刘开《问说》: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再如:明·高启《书博鸡者事》:识者固知元政紊驰而变兴自下之渐矣。

2) 佛教用语。思维、认识、判断等精神活动的主体。例如:识神(心识,心灵)

3) 相知的朋友。例如:唐·刘禹锡《元日感怀》:例如:异乡无旧识,车马到门稀。

4) 思想或意识。例如:颜延年《五君咏》:阮公虽沦迹,识密鉴亦洞。又如:识想(思想;意念)

5) 姓

3、充当副词时,其意思如下:

通“适”,刚才。例如:《左传·成公十六年》:识见不谷而趋(刚才看见我却很快躲开了)。

二、当“识”读“zhì”时

1、充当名词时,其不同意思如下:

1) 旗帜,后作“帜”。例如《汉书·王莽传下》::京师闻青徐贼众数十万人,讫无文号旌旗表识,咸怪异之。

2) 古代钟鼎上凸出的文字。例如:《岭外代答》:广西土中铜鼓…周围款识,其圆纹为古钱,其方文如织簟。

3) 通“帜”,标记。例如:《宝刀赋序》:以龙熊鸟雀为识。

2、充当动词时,其不同意思如下:

1) 加上标记。后作“志”。例如:《金史》:识以柳枝,命本部涉济。

2) 通“志”,记住。例如:《礼记·檀弓下》: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又如:《论语·

述而》:默而识之。再如:《史记·孝武纪》:文镂无款哀。

2 文言文某某识,识字是什么意思

音“十”的情况下,意义有: ①知道。

例:不识有诸? 《孟子·梁惠王上》 ②认识。 例: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贺知章《回乡偶书》 ③赏识。 例:林识拔同郡王经于民户之中,卒为民士。

《三国志》 ④辨别。 例: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⑤知识。 例: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

《贾谊论》 ⑥相识的朋友。 例:异乡无旧识,车马到门稀。

刘禹锡《元日感怀》 ⑦刚才,通假字,通“适”。 例:识见不谷而趋。

《左传》 音“志”的情况下,意思有: ①标志。做名词。

②记得、记住。 例:默而知之。

《论语。

3 文言文之是什么意思

之字的所有用法

答:浅析文言文“之”的用法

一般来说,“之”的用法有下面几种:1“之”字用作指示代词如:

①“之二虫又何知?”“之”表示“这”,意为“这两条鱼又怎么知道?”

②“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之”表示“这样”,意为“(他)是我的老师,像这样(我)又怎么(可以)诋毁他呢?

③“请京,使居之”“之”代指处所,表示“那里”

④“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之”,此,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

2“之”用作第三人称代词这种情况出现得比较多,在课文中屡见不鲜,主要表示“他”、“她”、“它”如:

①“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之”代指“它”,“默而识之”,意即默默地在心里记住它

②“桓侯故使人问之”,“之”指代他(扁鹊),意即“桓侯特意派人去问他(扁鹊)”

③ “行欲至宛市,定伯便担鬼著肩上,急执之”“之”指代它(鬼),“急执之”意即赶忙把它(鬼)捉住

3“之”字用作动词,意为“往,到……去”如:

①“吾欲之南海,何如?”“之”意为“到……去”,句子的意思是:“我准备到南海去,怎么样?”

②“行不知所之”“之”意为“到……去”

4“之”字用作助词,这种情况比较常见,但笔者以为也最复杂,可以分为下面三种:

⑴“之”用作结构助词,相当于“的”,如:

①“圣人之道,卒于鲁也传之”意即“孔子的学问,最终是靠不怎么聪明的曾参传下来的”

②“志士不饮盗泉之水,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两个“之”均是“的”的意思,意即“有志气的人不喝盗泉的水,方正的人不接受侮辱性的施舍”

⑵“之”字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如;

①“桓侯曰:‘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之”在这里没有实在意义,用于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②“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同样,“之”在这里也没有实在意义إ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种用法容易和“之”字用作“的”的时候混淆,应注意区分,以免弄错

⑶“之”字在句子中只起调节音节的作用,也无实义如:

①“久之,目似瞑,意暇甚”“久之”,很久,“之”,调节音节,没有实在意义

②“填然鼓之”在这里,“之”也是单纯调节音节,没有实义

基本上来说,在文言文中“之”的常见的用法就是上面几种,只要掌握其规律,摸准“之”的用法和意义也是不困难的

4 古文是什么意思

古文

定义 在一九五四年以前的文言文的统称(一般不包括“骈文”)。②汉代通行隶书,因此把秦以前的字体叫做古文,特指许慎《说文解字》里的古文。

详解

古文是指春秋战国及其以前古书上的文字。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周太史籀著大篆十五篇,与古文或异。"把古文与大篆相提并论,说古文是史籀以前的文字的通称。 由于古人无笔墨,于是就用竹签点漆,在竹筒上写字,称为书契文,亦叫竹简书。因竹硬漆腻,书写不流利,写出的字头粗尾细,象蝌蚪之形,故叫蝌蚪书或蝌蚪文。凡是竹简漆书,都可以叫蝌蚪文,不一定非他颉所书不是蝌蚪文。 古文主要是指《易经》、《论语》、《春秋》、《尚书》、《周礼》、《吕氏春秋》、《孝经》等等古书上的文字,是比较早的笔书文字。

编辑本段相关

与骈文相对而言的,奇句单行、不讲对偶声律的散体文。魏晋以后骈俪文盛行,讲究对偶,句法整齐而文词华丽。北朝后周苏绰反对骈体浮华,仿《尚书》文体作《大诰》,以为文章标准体裁,时称“古文”,即以先秦散文语言写作文章。其后,至唐代韩愈、柳宗元等,主张恢复先秦和汉代散文内容充实、长短自由、朴质流畅的传统,即称这样的散体文为古文。韩愈《题欧阳生哀辞后说:“愈之为古文,岂独取其句读不类於今者邪?思古人而不得见,学古道则欲兼通其辞。”《师说》说:“李氏子蟠,……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於时,学於馀。”都正式提出了古文的名称,并为后世所沿用。唐代优秀的古文家,虽以复古为号召,却富有革新精神。他们既强调“道”的重要,也很注重“文”的作用,并崇尚创造,主张“惟古於词必己出”、“文从字顺各识职”(韩愈《南阳樊绍述墓志铭》)。他们所作的古文,实际上是一种新型散文,从当时口语中提炼而成为一种新的书面语言,有自己的个性与时代现实性,也有部分较为艰深僻涩的,但非主流。明代倡导“文必秦汉”的何景明说:“夫文靡於隋,韩力振之,然古文之法亡於韩。”(《与李空同论诗书》),从这句话可以看出,韩愈的所谓古文与先秦汉代之文不同,它是既有所继承又有所创新的。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个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指的是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和曾巩。 “孔氏古文”,称后者为“史籀大篆”。古文和籀文的分别是地区性的差异。古文出于壁中书,古人尊经所以放在籀文之前 ,其年代不一定比籀文早。 许慎说:“至孔子书六经,左丘明述春秋传,皆以古文。”又说:“壁中书者,鲁恭王(公元前155~前129)坏孔子宅而得《礼记》、《尚书》、《春秋》、《论语》、《孝经》。”《礼经》的《记》是战国晚期的作品。古代典籍皆用竹简,经过无数次的阅读和传抄,会“韦编三绝,漆书三灭”,使用时间是不长的。秦始皇三十四年(公元前 213)下令焚书,各地掩藏不一定都有极早的写本,一般总是当时的通行本。 即使有孔子所书六经也不过公元前500年。许慎说他所用的资料“其称《易》孟氏,《书》孔氏,《诗》毛氏,《礼》周官,《春秋》左氏,《论语》、《孝经》,皆古文也”。大约都是汉代古文经学家辗转摹写的。它和小篆有差别,许慎从中采用了500多字,约合小篆的1/18。古文的特点,如一、二作弌、弍,增加不必要的繁饰,礼、?作礼、弃,作出大胆的省简,都不是原始汉字的形式,是应时代需要而产生的。 王国维作《战国时秦用籀文六国用古文说》,有很好的意见。籀文行于秦可考而信。古文经出于邹鲁儒生之手,流传于东方,也是事实。但是说有“六国古文”则未免武断。当时“诸侯力政,不统于王,分为七国,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言语异声,文字异形”,政治上没有统一的政权,经济上没有统一的市场,不可能有六国共同使用的文字。王国维习于战国纵横家言,以“合纵”与秦对立,不知道军事联合是一时的,语言文字自发地统一则需要较长的时间和一定的条件。近年来,各地发现战国文字资料很多,如长沙缯书、侯马盟书、温县盟书、江陵信阳长沙简策,以及平山县中山国铜器、新郑县韩国兵器等各种文字资料,但是找不出和《说文》古文相同的“六国古文”。许慎所谓古文大约就是邹鲁(也许还有齐)儒生习用的文字。 魏正始(240~248)三体石经中,首列古文,只刻成《尚书》、《春秋》(见图),即许慎所谓《书》孔氏、《春秋》左氏,和《说文》古文来源相同,字形偶有不同,可能是古书抄写中的讹误。这是研究古文的宝贵资料。唐代陆德明《经典释文》、宋代郭忠恕《汗简》、夏竦《古文四声韵》等,都保存一些古文经中的古文。

5 文言文中是什么意思

◎ 是 shì〈形〉(1) (会意。

小篆字形,从日正。本义:正,不偏斜)(2) 同本义 [right] 是,直也。

——《说文》。按,十目烛隐曰直,以日为正曰是。

而疑是精粗之体。——《礼记·玉藻》。

疏:“谓正也。” 上九,濡其首,有孚失是。

——《易·未济》(3) 对的,正确的 [correct] 王弗是。——《国语·楚语》。

注;“理也。” 使目非是,无欲见也。

——《荀子·劝学》。注:“谓正道也。”

立是废非。——《淮南子·脩务》。

注:“善也。” 彼人是哉。

——《诗·魏风·园有桃》虽不谓吾言为是,而亦无词相答。——清· 林觉民《与妻书》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晋· 陶渊明《归去来兮辞》(4) 又如:是非堆(招惹是非的人);是非垓(是非窝);是非涡(矛盾纠纷的中心);是非场(矛盾纠纷场所)(5) 概括之词。凡是,任何 [every;any]。

如:是人(犹人人,任何人);是事(事事;凡事);是件(件件);是处(到处;处处) ◎ 是 shì〈代〉(1) 此,这 [this;that] 是谓伐德。——《诗·小雅·宾之初筵》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孟子·告子下》安有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惊者。——汉· 贾谊《论积贮疏》(2) 又如:是日(此日,这一天);是夕(这天晚上);是处(这里;此处);是长是短(这样长这样短;如此这般);是月(这个月);是年(今年);是可忍,孰不可忍 ◎ 是 shì〈动〉(1) 赞同;认为正确;肯定 [praise;justify] 盘庚不为怨者故改其度,度义而后动,是而不见可悔故也。

——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清· 刘开《问说》(2) 又如:是古非今(崇尚古代的,贬低现代的);是是非非(肯定正确的,否定错误的。

指评定是非);各是其是;深是其言(3) 订正 [correct]。如:是正(订正;校正)(4) 遵从,以为法则 [follow] 不法先王,不是礼义。

——《荀子》。杨柳桥诂:“《尔雅》:‘是,则也。

’”(5) 关系词。表示肯定判断之词 [be] 正是四国。

——《诗·曹风·鸤鸠》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清· 林觉民《与妻书》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6) 又如:今天是端午节;只能是他来电话(7) 表示两种事情同一,或后者说明前者 原其理,当是为谷中大水冲激,沙土尽去,唯巨石岿然挺立耳。——宋· 沈括《梦溪笔谈》(8) 又如:他不是学生(9) 表示陈述的对象属于“是”后面所说的情况。

如:院子里是冬天,屋子外是夏天(10) 表示所说的几桩事物互不相干。如:对是对,错是错,不能混为一团(11) 表示存在 [be;exist]。

如:房子前面是禾场(12) 表示让步 [be…,but]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景虚设。——宋· 柳永《雨霖铃》(13) 又如:料子是好料子,就是贵了点(14) 表示适合 [be suit]。

如:放的是地方(15) 尝试。用同“试” [try]。

如:是猜(试猜)(16) 像;似 [like;resemble]。如:是言不是语(似说非说;旁敲侧击) ◎ 是 shì〈副〉(1) 表示肯定 [certainly;really]。

如:是必(一定要;务必);是须(必须,务须);是致(以致;因此);我[是]昨天买的票;他手艺是高明,做出来的东西就是不一样(2) “是”不重读时,可省略,只表示一般肯定 [just]。如:我[是]问问,没有别的意思(3) 用作虚词,在回答问题、命令或要求时表示同意 [yes]。

如:是,我很高兴同你一起进午餐(4) 很,非常 [very]。如:是处(极为紧张处;到处) ◎ 是 shì (1) 表示让步,有虽然的意思 [although]。

如:是则(虽然,虽则);是则是(是即是。虽则是)(2) 第二小句常有“但是、可是、就是”等词。

如:他瘦是瘦,可从来不生病(3) 有虽然的意思。用于转折句。

如:他早走了,赶是赶不上了(4) 表示原因、目的。“是”后可加“因为、由于、为了” [because (of)]。

如:他犯错误是[因为]平时太骄傲了(5) 选择问句的格式是:“还是…还是…?”“是…还是…?”“…还是…?”“是…是…?” [(whether)…or]。如:今天谁值班?还是你还是小王?(6) 或者 [or](7) 回答选择问句,要重复问句的一部分,一般不连“是”字。

如:你的表走得快还是慢?——快(8) 有时也用完整的“是”字句回答 你是上海人还是北京人?——我是北京人(9) 回答也可能超出问句的范围。如:你的表走得快还是慢?——不快也不慢 ◎ 是 shì〈名〉(1) 商业、职业或 的事务、业务或国务 [affairs] 君臣不合,则国是(国家正确的方针大计)无从定矣。

——范晔《后汉书》(2) 又如:是事(事事,凡事);国是(3) 姓 ◎ 是 shì〈助〉 帮助宾语提前 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清· 刘开《问说》主上屈法申恩,吞舟是漏。

——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6 这句文言文是什么意思

雍门子周 以善琴见 孟尝君 。 孟尝君 曰:“先生鼓琴亦能令 文 悲乎?” 雍门子周 曰:“臣何独能令足下悲哉……然臣之所为足下悲者一事也。夫声敌帝而困 秦 者君也,连五国之约南面而伐 楚 者又君也。天下未甞无事,不从则横。从成则 楚 王,横成则 秦 帝, 楚 王 秦 帝,必报雠於 薛 矣。夫以 秦 楚 之强而报雠於弱 薛 ,譬之犹摩萧斧而伐朝菌也,必不留行矣。天下有识之士无不为足下寒心酸鼻者,千秋万岁之后,庙堂必不血食矣!” 孟尝君 闻之悲泪盈眶。 子周 于是引琴而鼓, 孟尝君 增悲流涕曰:“先生之鼓琴,令 文 立若破国亡邑之人也。”

此处 雍门子周 一阵见血毫不留情指出了孟尝君田文不能大智大勇,行为失当,国际上或攻击秦或讨伐楚,又不能成功,使得自己处境危急,还不自觉。孟尝君因而大惧大痛!

翻译:天下有识见的高明之士,没有不为你感到伤心难过的,你死之后,国家必会灭亡,没有后人来祭祀。

7 怎么理解文言文

文言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言文试题是高考的重头戏,有的同学经常会问,平时如何学好文言文才不至于在高考中失分呢?我认为能注意以下几点,学好文言文、提升高考的命中率就没什么问题了。

第一,要有相关的历史知识。常言说,文史不分家。每个人都是生活在一个时代里的,这个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必定会对他产生影响。所以,我们只有了解了这个人所处的时代,才能了解他的作品的内涵。比如屈原,他力主改革,希望楚国强大,但楚王“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先疏远屈原,后把他流放汨罗江,使其改革之志不能实现,投江而死。了解了这段历史,我们在理解《离骚》时就容易的多了。

第二,具备相关的文化常识。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并且有许多内容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地演变。如姓名和称谓,官职和科举,地理常识,宗法礼俗,服饰和器物,历法和刑法,古籍注释体例等八个方面所涉及的内容,古今有很大的差别。这些内容虽然不需要学生全部掌握,但平时学习中遇到的也应积累下来作为自己的知识储备,以便在文言文学习和考试中随时调用。

第三,学会以“今人之心,度古人之腹”。我们生活在当今社会,面对灾难,会团结一心,众志成城;面对丑恶,会抨击、鞭挞;我们会同心抵御外辱。其实这种思想感情是一脉相承的。面对外辱,文天祥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面对百姓的困苦,杜甫写下了:“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所以我们在学习古文时,应善于把古人和今人的情感放在一起对比联想,从而揣摩古人的思想,准确的理解文言文所反映的实质。

第四,把握课本,扎实文言文基础。平时的文言文学习,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本中所出现的知识点:①字音,包括多音字和异读字。②词义,包括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③文言句式,包括特殊句式和文言复句。

第五,在学习一篇文言文中应做到如下几点:首先,整体把握文章,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其次,在整体把握课文上落实对段的理解;再次,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联系上下文进一步理解词句;最后,在前三个条件的基础上,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深层含义。总之,平时的学习能做到以上几点就会为

请问古籍《尚书》中的"尚"是什么意思?

“尚”即“上 ”,《尚书》列为重要核心儒家经典之一,历代儒家研习之基本书籍。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汇编。战国时期总称《书》,汉代...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