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多中医古籍方书中在说明服药方法时,有"通口服"三字,是什么意思呢?
不要断章取义,最好联系上下文看。我猜可能是“丸药”囫囵吞下的服下吧。
"右为细末"应是汤剂药方作为药散用,研为粉末,用药量是两钱,配上一盏水煎药,煎到约十分之七,加点盐一次服下。“白汤点亦得”是另一种服法。
红楼梦被称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鲁迅曾经说过:“在《红楼梦》里,经学家看见《易》,道学家看见《*》,革命家看见排满,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其中包罗建筑、植物、政治、经济、饮食、医药、服饰、戏曲等等几十种学科。而其中的医药部分所占笔墨不下6万多字,内容囊括内、外、妇、儿、针推、皮肤、五官、精神、骨伤等等,对各种病情的症状、辩证与治疗都描述得十分详细,对各类方剂的运用大多都有典可循。
其内容之博深,对于刚刚入行的青年医生可能都难以理解。一代宗师特推出《红楼医话》系列,让我们在红楼美妙的世界中学习各种中医药与养生知识。
“冷香丸”中看中药炮制的讲究
薛宝钗,做为红楼梦中首屈一指、全面发展的大家闺秀,其衣食住行都是最高配置,所服用的私房丸药——冷香丸,真是矫情之极,讲究之极。
若论这剂神方,“真真把人琐碎死,难得‘可巧’二字”:
“要春天开的白牡丹花蕊十二两,夏天开的白荷花蕊十二两,秋天的白芙蓉蕊十二两,冬天的白梅花蕊十二两。将这四样花蕊于次年春分这一天晒干,和在药末子一处,一齐研好;
又要雨水这日的天落水十二钱……还要白露这日的露水十二钱,霜降这日的霜十二钱,小雪这日的雪十二钱。把这四样水调匀,和了药,再加十二钱蜂蜜,十二钱白糖,丸了龙眼大的丸子,盛在旧瓷坛里,埋在花根底下。
若发了病的时候儿,拿出来吃一丸,用一钱二分黄柏煎汤送下。”
这个方子可真不是有钱能买来的,其中对于中药的—— “采集、配伍、制作与储藏” ,曹雪芹都是颇费了一番心机的。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医药材炮制的讲究,和丸散膏丹制作的精细。
”冷香丸“方中的四种花——白牡丹、百荷花、白芙蓉、百梅花,都有 泄热功效 。且白色按照五行五色配属都 归肺经 。其中白牡丹活血调经,白荷花解毒定喘,白梅花疏肝理气,白芙蓉花凉血解毒。再加上蜂蜜、白糖、黄柏,共奏 解毒定喘、清肺凉血 之功。
之所以在春分这一日晒干,因为在此节气昼夜平分,天气晴朗,易于晾晒。
古人在中药炮制中确是有用雨、露、霜、雪这四样做丸散膏丹,只是用在宝钗这样的艺术人物身上,为突出其高贵与悲剧性结局,便增添了其玄妙。
至于“盛在旧瓷坛里,埋在花根底下”,则是为了免受风湿之气,以利于更好地储存药物。药王孙思邈在《千金要方》中曾言: “…以新瓦器贮之,泥头密封,须用开取,即急封之,勿令中风湿之气”。 可见此贮藏法至少在唐代已经开始流行。
之所以起名为冷香丸, 一则花皆有香气。 难怪宝玉在闻得宝钗身上传来阵阵幽香时便央求到:“什么丸药这么好闻,好姐姐,给我一丸尝尝”; 二则此四味药皆为寒性, 宝钗患的是热哮,所以应遵循热者寒之的治疗方法。
冷香丸是艺术家造就的艺术品,中药方书中未见有此丸的记载,但却遵循着古法的制作工艺。
冬季茶饮小妙方
不仅是中药取材,中医养生也讲究“四季养生”。 秋冬养阴 ,所以冷香丸中的四味原料并不适合普通人食用,宗师准备了一些适合秋冬饮用的花茶,以供参考。
玫瑰蜂蜜茶:
取玫瑰花6朵,开水冲泡开,加入一小勺蜂蜜,切一小片柠檬放入水中。
中医认为,玫瑰花味甘微苦、性温,最明显的功效就是理气解郁、活血散淤和调经止痛。此外,玫瑰花的药性非常温和,能够温养人的心肝血脉,舒发体内郁气,起到镇静、安抚、抗抑郁的功效。特别适合小雪节气之后饮用。
桂花陈皮茶:
取适量的桂花、陈皮,开水冲泡,静置一会儿,会有清新的桂花香和陈皮香散发出来。
中医认为,桂花茶有止咳化痰、养生润肺之功效,解除口干舌燥、胀气、肠胃不适等情况,添加陈皮时注意,鲜橘皮不具有此功效,而且含有农药残留,切勿使用!
取适量的玫瑰花、普洱、蜂蜜。首先将普洱茶冲泡第一遍倒掉;再加入玫瑰花,开水冲泡,待水温度稍微变凉,加入蜂蜜调匀,即可饮用。
玫瑰花与普洱茶一起冲泡饮用,不仅芳香怡人,还能疏解胸闷、气烦的症状,缓解紧张、抑郁的情绪。此外,冬天喝普洱茶还有暖胃的作用。
黄芪茉莉花茶:
取适量的黄芪、茉莉花。开水冲泡,一个小时之后,待黄芪药效融入水中,微微加热,即可饮用。
关注: YDZS260 健康其实很简单!
海藏,传说中大海龙宫的宝藏。 唐张说《唐玉泉寺大通禅师碑铭》:“海藏安静,风识牵乐。不入度门,孰探玄要?” 唐 李德裕 《赠园明上人》诗:“ 远公 说《易》长松下, 龙树 双经海藏中。” 金 元好问 《游黄华山》诗:“骊珠百斛供一泻,海藏翻倒愁龙公。”
再提供几个非《西游记》的例子:
《警世通言·乐小舍拼生觅偶》:“当夜,又梦龙君谢曰:“感大王再生之恩,将何以报?小圣龙宫海藏,应有奇珍异宝,夜光珠、盈尺璧,任从大王所欲,即当奉献。””
《醒世恒言·薛录事鱼服证仙》:“但见宫殿都是珊瑚作柱,玳瑁为梁,真个龙宫海藏,自与人世各别。”
《醒世姻缘传》第五十七回:“姜乡宦与膏药一个,又与丸药一丸,名为“烂积丸”,是个海藏里边的神方”
道部·卷六
李昉
尸解
《西城王真人传》曰:解化之道,尸不不能俱神化者也。
《宝剑上经》曰:尸解之法,有死而便生者,有头断从一旁生者,有形存而无骨者。
又曰:夫尸解者,本真之练蜕也,五属之隐适也。虽仙品之下弟,其禀授亦不轻也。所谓隐回三光,白日陆沉者也。夫修下尸解者,皆不得返望故乡,此谓下解之道也。名配紫简,三官不得复窥其间隙,虽获隐遁,世志未厌,又不得返归,故游栖不定也。
又曰:以丸药和水而饮之,又并抱草而卧,则伤死于空室中,谓之兵解。
又曰:上品惟八素列纪,授而不行,余皆白日尸解,得为飞仙。
《登真隐诀》曰:尸解者,当死之时,或刀兵水火,痛楚之初,不异世人也。既死之后,其神方得迁逝,形不能去尔。
又曰:董仲居,淮南人也。少时服气炼形,年百余岁不老。常见诬系狱,尸解仙去。
又曰:清平吉,沛人也,汉高祖时卒也。至光武时故不老,后尸解去。
《真诰》曰:顾欢字玄平,吴郡人。齐永平中,卒于剡山,葬盐官乐附里。木连理生墓,县令江山图表状,欢尸解而去。
又曰:辛玄子之延期,陇西定谷人。好道,行渡秦川长梁津,致溺水,解而去之。
又曰:张祖常者,彭城人,吴时北来,行入方山洞室中,托形堕车,隐化幽馆而修守一之业。
又曰:刘平河者,无名字,汉末为九江平河长。行医术,有功德,救人疾患如己之病。行遇仙人周正时,授以隐存之道。居于方山洞室,常服日月晨气,颜貌术少。后尸解而去。
又曰:授大戒者死,灭度炼神,上补天宫,谓之尸解。
又曰:人死,必视其形如生人,视足不青,皮不皱,目光不毁者,皆尸解也。白日尸解,自是仙也,非尸解之例,其用药得尸解,非是。用灵丸之解化者,皆不得返故乡,三官执之也。白日去谓之上尸解,夜半去谓之下尸解,向晚暮之际去者,谓之地下主者也。
《琼文四纪篇》曰:得九真中经者,白日尸解。或曰:飞行羽经轻也。
又《六纪篇》曰:灵书紫芝或五老宝经有之者尸解。
《神仙传》曰:介象字元则,会稽人也。吴先主甚重之,常谓曰:"介君",象速求去,先生不听。象言病,先主使左右赐美梨一奁。须臾,象死解去。
又曰:紫清上宫九华安祀谓杨君曰:"可寻解剑之道,作吉终之术。"自尽出嘿之,会隐显之迹。
又曰:葛玄,字孝先,从左慈授《九丹金液经》,常饵木,语弟子张奉曰:"当尸解去,八月十二日时当发。"至期,玄衣冠而卧,无气而色不变,尸解而去。
又曰:壸公谢元,阳历人也,费长房师之。及道士李意期将两弟子去积年,长房及两弟子皆隐变解化。
又曰:鲍靓字太玄,琅琊人,晋明帝时人。葛洪妻父阴君授其尸解法。一说云:靓,上党人,汉司隶鲍宣之后,修身养性,年过七十而解去。有徐宁者,师事靓。宁夜闻靓室有琴声而问焉,答曰:"嵇叔夜昔示迹东市,而实兵解耳。"
《晋中兴书》曰:葛洪赴岣嵝令,行至广州,其刺史邓岱留,不听,去。洪乃止罗浮山中,炼丹积年。忽与岱书,当远行寻药。岱得书,迳往别,而洪己亡。年八十一,颜色如平生,入棺轻如空衣,尸解而去。
《道学传》曰:吴猛字云世,有道术。庾亮闻其神异,厚礼迎之来武昌。寻求归,辞以算尽,请具棺。庾公闵然,即日发遣。未达家五十里而终,形状如生。
又曰:若六行未通,宿植市少,则入中品,以为尸解遁变也。降此以下,是正服御。功行浅劣,则入阶下阶。胜者则灭度更生,更生之后,修道随功多少,方始得道。
《太上太霄琅书》曰:修学上法,时入山林,服饵灵药,因缘应过,虽复尸解和光世,礼与世大异者,不棺不椁,拂山平之上,扫深树之下,单衾覆于地。
《太上太真料》曰:若祠祀先人,应知归否者。有功德升度得道,子孙仁孝,则化形来游,歆所设也。亦尸解之类。
《金阙圣君传》曰:灵书紫文者,或曰《五老宝经》有之者尸解,行之者成道。
《东海青童传》曰:《保洞观经》曰:云灵上玄品有之者,白日尸解。
《抱朴子》曰:道林中有五种尸解符,今太玄阴生符及是一病解者。
《列仙传》曰:宁封,黄帝时为陶正,以火自烧而随烟上下。《真诰》云:宁生服石脑而火则是作,火解也。
又曰:司马季主,汉文帝时人,授四灵子都剑解之道。在委羽山大有宫。服明丹之华,抱扶晨之晖,貌如女子,须长三尺。一男名法育,一女名济华,同得《道真诀》。云季主服灵散潜升,犹首足异处。此语似作剑兵解法。兵解则不得在太极,而其女尚读《洞经》,便是别修高法也。
守玄白术隐居在茅山东,守玄白能隐形,亦教见身。介琰者,牡羊公弟子也。今在建安方山,琰初为孙权所煞,解化而去。
又曰:愕绿华者,女仙也。颜整,晋穆帝升平三年己未十一月十日,降于羊权家,自云南山人。权字道学,即晋简文时黄门待郎羊欣之祖也。权及欣皆潜修道要,耽玄味真。绿华云:凡修道之士,视爵位如过客,视金玉如瓦砾,则得长生。因授权尸解法,亦隐景化去。
又曰:中侯王夫人于兄子晋刘授飞解脱网之道。
又曰:蔡天生,上谷人,少卖香于野外。性仁好道,蓬河伯少女市香天山。
又曰:韩崇字长季,吴郡人也。汉明帝时人,少好道,林屋仙人王玮玄曾授以流珠丹一法,崇奉而修之,大有验。后玮玄授以隐解而去,入大霍山度世为右理中监。
《汉起居注》曰:李少君之将去也,武帝梦共登高山,见使者称太一之命召请。既觉,语左右曰:"少君将去。"数日,果病死,解去。
《灵宝赤书》曰:《三元王符》与《灵宝五篇真文》同出太玄都玉京山紫微上宫。此文禳阳九百六劫会之数,度学者之身。玄都有此经,佩之得为圣,上朝太清,功德未满,即得尸解。
又曰:杜契字广平,京兆人。建安初,来江东依孙策。后遇介琰先生授之。以称异人。再拜,奉其香火,少女乃教其朝天帝王皇之法,尸解而去。隐存方台。
《老君传》:九真五石,并日暂入太阴。权过三官者,始得上解之法。
又曰: 公传西城剑解之法。修佩神剑七年,朱书符解化去。若以曲晨飞精题之者,立能变遁隐化,太一遣吉光宝衣来迎。
又曰:王远字方平,见蔡经骨相当尸解,且告以要言。方平冠远游冠,朱衣虎头鞶囊,五色绶,带剑,**少髭,长矩中人也。乘羽车,驾五龙,异色绶带,前后麾节幡旗,自天而下。须臾,引见经父兄,因遣之。召麻姑,姑先报被诏,按行蓬莱,今便往,愿还来即去。如此两时,闻麻姑来,先闻人马声,从官当半于远,姑至,经举家亦见之。是好年,才加笄,于顶上作髻,余发散垂至腰。衣有文彩,又非锦绣,衣彩曜日,不可名状,皆世所尾蘙。入拜远,远为之起立,各进行厨脯行,云是麟脯。远去经父母怪私问经,经曰:"王君常在昆仑山,往来罗浮等山。山有上宫室,王君出,惟乘一黄麟,十数侍者。每行,山海神皆奉迎拜谒也。"远有书与陈尉,真书廊落,大而不正。先是,无人知方平名,远用此知之。陈存录王君手书于小箱中也,经后尸解而去。
又曰:张微子,汉昭帝时将作木匠张庆女也。微子好道,得尸解。
又曰:苏子训者,齐人也,人莫知其有道。在乡里行信让,积年,颜色不老,人追随之不见。所常服饵,好清谈,常闲居读《易》,为文皆有意义。京师贵人闻之,莫不虚心谒见,不可致之。后至适出门,诸贵人冠盖塞路,诸生具言适去矣,东陌上乘驴者是也。各奔马逐之,不及。子训至陈公技涸曰:"吾明日当去,不复还也。"陈公以葛布单衣一送之,至时,子训死,解化仙去。
又曰:阴长生,新野人也。后汉戚里专务道术,闻马明生得度世之道,乃造焉。明生旦日夕别与之高谈,论语当世之事,治田农之业。如此十余年,长生不懈。同事明生者十二人皆悉归,惟长生弥肃。明生曰:"子真得道矣。"乃将入青城山,以《太清神丹经》授之。丹成仙去。著书九篇,云:上古仙者多矣,但汉兴以来四十五人,连余为六矣。三十人尸解,余并白日仙去。
阴君自序曰:汉延光元年,新野山北之子授仙君神丹要诀,道成去世,付之名山。于是阴君裂黄素,写丹经一通,函以文石,置嵩高山;一通黄栌简漆书之,函以青玉,置太华山;一通黄金之简刻而书之,函以白银,著蜀经山;一封缣书合为一篇,付弟子,使世世当有所传付。又著诗三篇,以示将来也。
又曰:成仙公名武丁,桂阳人也。后汉时为县小吏,少言大度,博通鞠效,不从师授,有自然之性。时先被使京,还过长沙郡,投邮舍不及,遂宿于野。忽闻树上人语云:"向长沙市药。"平旦视之,乃二白鹤。仙公异之,遂往市,见二人张白盖相从而行,谓仙公曰:"君当得地仙耳。"令还,仙公病卒,尸解。
又曰:龙伯高者,后汉伏波将军马援戒其兄子,称此人之美可法者也。伯高后从仙人刁道林授服胎气之法,又授服青方。醉亡隐处方台师定录君。伯高名述,京兆人,汉建武中为仙都长,至零陵太守。马援戒兄子严书曰:"龙伯高敦厚周慎,口无择言,谦约节俭,公廉有威。吾爱之重之,愿汝曹效之。"
又曰:汉期门郎程伟妻,得道者也,能通变化。伟逼求术,妻不传。逼之不己,妻蹶然而死,尸解而去。
《南岳魏夫人内传》曰:清虚真人王子登与东华青童君来降,授夫人曰:"隐迁白翳神散一剂。"又与白石精金化形灵丸,授髻服之,称疾勿行,克期有定,俱会丹垅之南阳洛山阳洛宫。言毕,二真人去。即服药,因称脚疾,闭目寝息,饮而不食。夜半之后,太一玄仙遣飚车来迎,驾气骋御,迳入帷中。其时弟子侍疾,众亲满侧,莫之觉也。洛阳山,昔夏禹巡诸名山,刻石于此,下有洞台,神仙学者万余人。
又曰:王晋贤,晋王夷甫女也,为愍怀太子妃。洛城乱,刘曜略晋贤,欲妻之。晋贤大骂曰:"我皇太子妇,司徒公之女,胡羌小丑,敢欲干我乎?"言毕投河,其侍婢名六出,投河死。时遇嵩高女真韩西华出游,遂俱获内救,外示其死,体实密济将入嵩高山,今华阳内洞中。六出,年二十余,体貌修整,有节操。姓田,渔阳人,魏故浚仪令田讽之孙。讽有阴德,以及六出耳。
又曰:董奉字君异。侯官人也。吴先主时,有少年为奉本县长,见奉年四十余,不知学道。罢官去后五十余年,复见他职行经侯官,诸故吏人皆往见之,奉颜貌一如往日。奉居山不种田,为人治病亦不取钱。愈者使栽五株杏,数年计十余万株,令人将谷一器,自往取杏一器。货杏得谷,赈救贫乏,供给行旅不逮者,岁二万余斛,乃尸解去。
斐君曰:尸解之仙,不得御华盖,乘飞龙,登太极,游九宫也。诸有单用曲晨飞精剑解者,得八素列纪,惟奉宝秘不修行,皆白日尸解。其有作水火病兵及用大刀竹杖解去者,先诣名山,并太清尸解。凡修剑解之道,并纪名紫简,上隶高仙诸有宿功善业阴德信仙,其神得诣朱火丹陵官,授学仙道,为九宫真人。诸有用太极尸解之道,夜半去者,职为地真。应尸解者,或学功浅深,志尚颓废;或为祭酒,精勒救治者,并得为三十六洞天。文解地下主者,一百四十年一转;武解鬼师二百八十年一转。凡有三等,乃得进补仙职。
《九天生神章经》曰:夫学上道,希慕神仙讥洑尸解者,终归仙道。神化则同,不相逢杂,俱入道真。
《明真科》曰:生世好道,精功布德,名书上清者,得尸解。下仙游行五岳,后生人中,更授经法,为人宗师。
《太微经》曰:诸尸解者,按《四极真科》云,一百四十年乃得神中真官,于是始得飞华盖,乘辇龙,登太极,游九宫也。
《雌一五老经》曰:夫仙之去世也,或绝迹藏住而内栖事外,或解剑遗杖,飘然云雾,延神寄玄,莫知其端绪也。
又曰:若有此《五老经》,虽不斋戒存思,与俗混杂,故不失隐存下神,白日尸解。及命过太阴,地下主者,或遗骨胎变,授化南宫,是必宿有骨缘也。
《上清经》曰:元始天地以上清变化七十四方解形之道授南极元君。
《太清真人内传》及《名山记》曰:罗浮山,洞周五百里,在会稽南,行三十里,其山绝高,葛洪解化处。《真诰》谓之增城山。
《集仙录》曰:张天师道陵隐龙虎山,修三元默朝之道,得黄帝龙虎中丹之术。丹成,服之,能分形散景。天师自鄱阳入嵩高山,得隐书制命之术。
又曰:周爰友者,汝南安城人也,汉河南尹周畅女也。畅平生多阴德,爰友小好道,饵伏苓。四十年后,遇石先生,教其遁化及隐景之道,解形之法。
上一章回目录下一章
好多中医古籍方书中在说明服药方法时,有"通口服"三字,是什么意思呢?
本文2023-10-13 19:05:15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28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