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古典书籍有哪些
素问、灵枢经、难经本义、类经、内经知要
伤寒论、类证活人书、注解伤寒论、伤寒明理论、伤寒论注、伤寒贯珠集、长沙方歌括
金匮要略方论、金匮方论衍义、金匮要略心典、金匮方歌括
瘟疫论、痧胀玉衡、广瘟疫论、外感温热病、疫诊一得、温病条辨、温热经纬、随息居重订、霍乱论、六因条辨、伤寒瘟疫条辨、时病论
脉经、濒湖脉学、诊家正眼、脉诀汇辨、四诊抉微、三指禅、望诊遵经、察舌辨症心法、辨舌指南
神农本草经、雷公炮炙论、珍珠囊补遗药性赋、汤液本草、本草备要、得配本草、本草纲目拾遗 、本草纲目
肘后备急方、备急千金要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普济本事方、济生方、世医得效方、医方考、名医方论、医方集解、重校汤头歌诀、串雅内编、串雅外编、串雅补
素问玄机原病式、宣明方论、内外伤辨、脾胃论、兰室秘藏、医学发明、阴证略例、十药神书、内科摘要、杂病论治准绳、济阳纲目、痰火点雪、症因脉治、理虚元鉴、傅青主男科、金匮翼、风劳臌膈四大证治、医醇胜义、血证论、中风斠诠 、刘涓子鬼遗方、卫济宝书、外科精要、外科精义、外科理例、解围元薮、疮疡经验全书、外科启玄、外科正宗、霉疮秘录
洞天奥旨、外科证治全生集、疡科心得集、外科真诠、疡科纲要
理伤续断方、跌打损伤妙方、正体类要、伤科汇纂、伤科补要、救伤秘旨、救伤秘旨续刻、伤科大成
女科万金方、卫生家宝产科备要、妇人大全良方、济阴纲目、陈素庵妇科补解、傅青主女科、达生编、妇科玉尺、女科要旨
小儿药证直诀、小儿斑疹备急方论、婴童百问、幼科发挥、幼科铁镜、幼幼集成、幼科释谜、遂生编、福幼编
原机启微、银海精微、秘传眼科龙木论、审视瑶函、目经大成、咽喉脉证通论、重楼玉钥、白喉全生集、口齿类要
针灸甲乙经、铜人腧穴针灸图经、子午流注针经、针灸资生经、十四经发挥、针灸聚英、奇经八脉考、针灸大成、厘正按摩要术
十问、合阴阳、天下至道谈、素女经、养性延命录、新刻奉亲养老书、三元参赞延寿书、养生类要、饮膳正要、遵生八笺、内功图说
格致余论、局方发挥、医经溯洄集
推求师意、医贯、医旨绪余、质疑录、医学真传、医学读书记、医学源流论、重庆堂随笔、冷庐医话、医原、存存斋医话稿、西溪书屋夜话录、名医类案
寓意草、临证指南医案、古今医案按、清代名医医案精华
诸病源候论、华氏中藏经、三因极一、病症方论、医学启源、洁古家珍、儒门事亲、洗冤集录、卫生宝鉴、此事难知、丹溪心法、脉因证治、玉机微义、证治要诀及类方、名医杂著、医学纲目、医学正传、韩氏医通、赤水玄珠、医学入门、古今医鉴、万病回春、先醒儒医学广笔记、医宗必读、医门法律、增补病机沙篆、证治汇补、景岳全书、石室秘录、辨证录、张氏医通 、医学心悟、医方一盘珠、医碥、兰台轨范、医林改错 、医宗金鉴、杂病源流犀烛、类证治裁 、医学三字经、理瀹骈文、医理圆通、医理真传、伤寒恒论、医学衷中参西录
哈哈!够全了吧! 上面基本上涵盖了所有的中医古籍。你可以从中挑选自己需要的,可以把这些书名抄下来,对以后中医的学习有很大帮助!
《思考中医》、《景岳全书》、《褚氏遗书》、《察舌辨症新法》、《中藏经》、《黄帝内经·素问》、《黄帝内经·灵枢》、《黄帝内经太素》、《本草纲目》、《神农本草经》、《脉经》、《中医之钥》、《医学传心录》、《三十年临证经验集》、《育婴家秘》、《伤寒论》、《伤寒杂病论》、《温热论》、《难经》、《濒湖脉学》、《穴道秘书》、《景景医话》、《医法圆通》、《千金翼方》、《肘后备急方》、《跌打损伤方》、《外台秘要》、《柳洲医话》、《医林改错》、《圣济总录》、《雷公炮炙论》、《雷公炮制药性解》、《孙真人海上方》、《外经微言》、《伤寒发微论》、《止园医话》、《刘河间伤寒医鉴》、《临证实验录》、《金匮要略方论》、《医学源流论》、《傅青主男科》、《傅青主女科》、《仿寓意草》、《时病论歌括新编》、《中医观念治大病》、《古今医统大全》
虽然古代不像现在化妆品业如此发达,什么洗面奶、面膜、精油、乳液、面霜等等一切应有尽有,但聪明的古人发明了许多方法用以驻容养颜,历朝后宫驻容养颜资本最为丰富,下面就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古代女性养生养颜方面的秘方,供大家参考。
古代美女养颜秘方有哪些
一、武则天美白如玉汤
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天生丽质、美白红润。《新唐书》在写到武则天时说:“太后虽春秋高,善自涂泽,令左右不悟其衰。”那么,武则天永葆青春的秘诀何在
是宫中御医经常给服用“美白如玉汤”,其成份是:白芷、玉竹、黑芝麻、木瓜、山楂、阿胶等美容养颜之品,经常服用调理,才使武则天肤色美白如玉,光滑细腻,艳丽无疵。
二、太平公主面药
农历三月三采桃花,阴干研细末。七月初取乌骨鸡血,与桃花末调和成糊状即可,用时取适量敷面及其他部位。
太平公主是女皇武则天最宠爱的女儿,此方是她用来美容的面药,不仅可以滋养皮肤,促进其新陈代谢而令“面白脱如雪,身光白如素”,而且还能防治某些皮肤病(如白癜风等)。
三、金国宫女八白散
白丁香、白蒺藜、白僵蚕、白芨、白丑各90克,白附子、白茯苓各15克,皂角(去皮、弦)三个,绿豆少许,共研为极细粉末备用。于每次洗脸时取适量敷面后以水洗之,即可。
这是金国章宗时宫女的洗面美容方。《必用全书》上说它有使皮肤洁净润泽之功效,并可防止粉刺、雀斑、色素沉着及皮肤搔痒等症。
四、永和公主澡豆方
取白芨、白蔹、白术、白茯苓、白附子、鹿角胶各90克,白芷60克,桃仁、杏仁各50克,沉香30克,皂荚5个。先将米泔水2000毫升煎沸片刻,投入鹿角胶使之融化,再加入糯米200克,煮成粥,将此粥摊薄晒干后,同诸药共研为细末,与大豆粉500克合匀;另用蜂蜜、白酒各60毫升,加热后拌入药末中,晒干后再加入麝香15克拌匀,密封贮存,用时取少量敷面片刻,然后共洗颈、手等需要呵护的部位。
此方出自北宋官方所编撰的《太平圣惠方》一书,为宋太宗时永和公主保养皮肤的澡豆(类似于今天的润肤霜类),常用能使皮肤白嫩光润细腻。
五、皇后洗面药
材料:川芎、细辛、附子、藁本、藿香、冬瓜子、沉香各30g、白檀香60g、楮桃250g、白术15g、丝瓜4条、甘草60g、生栗子15g、零陵香30g、白及60g、白蔹45g、土瓜根30g、阿胶60g、白芷60g、白茯苓60g、樟脑75g、皂角末30g、糯米粉750g。
用法:上为细末洗面用之。
功用:增白,使皮肤光滑、细嫩。
1、邹润安
邹润安(1790—1845年),名澍,子润安,江苏武进人,清代医药学家。有孝行,家贫绩学,隐於医。道光初,诏举山林隐逸,乡人议以澍名上,固辞。
澍通知天文推步、地理形势沿革,诗古文亦卓然成家,不自表襮。所著书,医家言为多。伤寒通解、伤寒金匮方解、医理摘要、医经书目,并不传。
所刊行者,本经疏证、续疏证、本经序疏要。谓明潜江刘氏本草述,贯串金、元诸家说,反多牵掣,故所注悉本伤寒、金匮,疏通证明。
而以千金、外台副之。深究仲景制方精意,成一家之言。一生勤苦自励,所著甚丰。其学识渊博,文理淹通,为世通儒。
2、叶天士
叶天士少承家学。祖父叶紫帆(一作子蕃),名时,医德高尚,又是有名的孝子。父亲叶阳生,名朝采,医术更精,读书也多,且喜欢饮酒赋诗和收藏古文物,但不到五十岁就去世了。
当时叶天士才十四岁。叶天士十二岁时随父亲学医,父亲去世后,就走江湖,家贫难为生计,便开始行医应诊,同时拜父亲的门人朱某为师,继续学习。
他聪颖过人,“闻言即解”、一点就通,加上勤奋好学、虚心求教,见解往往超过教他的朱先生。叶天士从小熟读《内经》、《难经》等古籍,对历代名家之书也旁搜博采。
不仅孜孜不倦,而且谦逊向贤;不仅博览群书,而且虚怀若谷、善学他人长处。叶天士信守”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古训,只要比自己高明的医生,他都愿意行弟子礼拜之为师。
一听到某位医生有专长,就欣然而往,必待学成后始归。从十二岁到十八岁,他先后拜过师的名医就有十七人,其中包括周扬俊、王子接等著名医家,无怪后人称其“师门深广”。
3、徐大椿
徐大椿,又名大业,字灵胎,晚号洄溪老人,江苏吴江县人,生于清朝康熙三十二年(公元一六九三年),卒于乾隆三十六年(公元一七七一年)。他出生在书香之家。
曾祖父好古博学,积书甚富。祖父举博学宏儒,官翰林院检诗,纂修明史,是位饶有隐逸风格的词章之士,平生工于诗古文辞,在文苑中很有声名。
父亲徐养浩,考授州司马不成功,也是位读书人。徐大椿生长在这样的家庭里,长辈们寄以读书做官、承继祖业、克振家声的希望,那是自然的事。
然而,徐大椿却淡功名利禄,不屑八股文;相反,对经学和医学却产生了兴趣。后来他就自选了一条学医济世的道路。
徐大椿十四岁已对学时文感到厌烦。他老师启发说:“时文有止境,只有经学才是无止境的。”,于是他就一心扑在经学上,其中用心最多的是《易经》,旁及诸子百家。
专心致志地探求各种实用的学问,终于在诗、文、书、画、天文、历算,音律、击刺、算法、水利,尤其是医学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徐大椿家人多病,三弟患痞病,父亲遍请名医诊治,徐灵胎亲自制药,医理稍通。然而四弟、五弟相继不治而亡。父亲因此悲伤得病,终年医药不绝。
他深深感到医学的重要,也气愤于当时庸医之医术低下,于是愤而学医。他把家藏几十种医书拿来读,朝夕披览,日久通其义。
4、黄元御
名玉璐,字元御,一字坤载,号研农,别号玉楸子。清代著名医学家;尊经派的代表人物;乾隆皇帝的御医,乾隆皇帝亲书“妙悟岐黄”褒奖其学识,亲书“仁道药济”概况其一生。
他继承和发展了博大精深的祖国医学理论,对后世医家影响深远,被誉为“黄药师”、“一代宗师”,清军四川军医馆——久真堂的祖师爷。
5、赵学敏
赵学敏(约1719-1805), 字依吉,号恕轩,浙江 钱塘(今杭州)人。其父曾任永春司马,迁龙溪知县。乾隆间(1736-1795)下沙大疫,其父延医合药,赖以生者数万人。
学敏与弟赵学楷,皆承父命读儒学医。学敏年轻时,无意功名,弃文学医,对药物特别感兴趣,广泛采集,并将某些草药作栽培、观察、试验。
博览群书,凡家藏星历、医术、药学之书,无不潜心研究,每有所得,即汇钞成帙,积稿数千卷。家有“养素园”,为试验种药之地,以察形性:有“利济堂”,是诊病疗疾之所。
兄弟寝食其间,治疗多效。族人赵柏云为走方医,出所用有效方授之,学敏又合平生所录奇方,著成《串雅内编》、《串雅外编》(1759撰)各四卷,其一千众条方或法。
乾隆三十(1765年),又成《本草纲目拾遗》10卷,全书按水、火、土、金、石、草、木、藤、花、果、谷、蔬、器用、禽、兽、鳞、介、虫分类,辑录《本草纲目》中未收载的药物共716种。
丰富了中药学的内容。为纠正《本草纲目》中的误记和疏漏,还在书首列“正误”一篇。又从民间收集很多秘方,与自己累积的验方汇编成《串雅内篇》、《串雅外篇》。
中医古典书籍有哪些
本文2023-10-13 19:25:56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28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