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有5000年前的历史传说,“打开灵石口,空出晋阳湖”,与此相关的人物是谁?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3浏览:5收藏

民间有5000年前的历史传说,“打开灵石口,空出晋阳湖”,与此相关的人物是谁?,第1张

是大禹治水

大禹治水 既修太原

禹,是我国原始社会父系氏族公社末期部落联盟的领袖;是继唐尧、虞舜之后,又一名传华夏青史的传奇式英雄人物;中国上古代时代的所谓“禅让”制度,就由他而结终;中国的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就由他发轫。史载,禹姓姒氏,名文命,乃鲧之子,又称大禹、夏禹,戒禹。

大禹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洪水泛滥、久冶不息的年代。他的父亲鲧就是受尧命而治水,因不得治水之法,以垒坝筑偃,堵塞洪水为己任。结果愈治愈泛,水患益盛,最终被帝舜治罪,极死羽山。是时,禹为夏后氏部族酋长。

鲧被极死后,水患并未止息。大禹子承父业,受舜命于危难之际,献身于治水,并以治水成功而传名后世。是时世造就了英雄。大禹治水,一改其父“以壅塞而阻水”的方法,以疏通河道,渲泄洪流为主,经过十三年的努力,“劳神焦思,泽行路宿”,“三过家门而不入”,“以蹙洪水”,终使“洪波安息”,“水患大冶”。由于大禹冶水成功,解民于倒悬的丰功伟绩,他被推选为舜的继承人,从夏后氏部落酋长的位置,一跃而成为舜之后的部落联盟领袖,开创了夏代。那么,大禹治水是从什么地方开始的呢?太原晋中一带有关于大禹治水“打开灵石口,空出晋阳湖”的美丽传说,太原的系舟山相传为大禹冶水时,曾系舟于此山的古址,这又说明什么呢?

“既修太原,至于岳阳”

关于大禹治水,口耳相传,家喻户晓,史书多载,人口脍炙。最早记载,见诸于地理名著《禹贡》。《禹贡》是《尚书》中的一篇,著作年代无定论,出自谁手史无载。对此,在上下数千年的探寻中,学术界的共识是:大约成书于战国时期,是我国迄今最早的一部科学价值很高的地理著作。前面我们提出:大禹治水究竟从什么地方开始呢?这个问题在《禹贡》中有较为明确的记述。是书首段便说:“既载壶口,冶梁及歧。既修太原,至于岳阳。”这两句话告诉我们五个古代地名,即壶口、梁、歧、太原、岳阳。壹口,是古代的自然地名,即古今闻名遐迩的“黄河壶口瀑布”,在今山西省吉县西北。梁、歧都是山名,梁山在今陕西省韩城县西;歧山,在今陕西省歧山县东北。这三个古地名所指的地方,分别位于黄河晋陕大峡谷南出口地带的东西两畔,夹河而峙;另外两个古地名,一个是太原,一个是岳阳。所谓太原,就是台骀渲汾障泽之后出现在汾河中上游的大平原,即位于山西省腹地的太原盆地。所谓岳阳,在古代北岳霍太山之南,即今太岳山南霍州市境。因其地在霍太山之南,古人以山南水北为阳,故名岳阳。这两句古话又告诉我们:大禹冶水起始冀州,“从壶口开始兴工,开凿了粱山和岐山,(疏通黄河后)又从太原修治(疏导汾河),一直到霍太山的南边。”可见大禹冶水就是从流经山陕的黄河中游开始的;就是从古太原的汾河中游开始的。

大禹为什么要先修黄河再治汾河呢?是因为他汲取了鲧冶水失败的教训。这一点《晋乘搜略》说得明白:“洪水方割时,壅汾水不得出,震及帝都,鲧极意崇防,因汾治汾,而不计汾之不泄”。《太平寰宇记》也说:“河道开斯汾水可受,禹急河之大而汾治,鲧急汾水小而不治。”这两段话的本意和含意是:黄河发大水,大洪峰来到时,洪水滔天雍塞了狭窄的河道,汾水入黄河之道被阻塞,泄流不出,于是潴留于汾河下游。这样上游之水继续泄入下游,下游之水却进不了黄河,有入无出,日聚成灾,位于汾河下游河岸之傍的帝尧之都平阳也处于水患之中,民心动荡,惶恐不安。鲧受尧命冶水,殚精竭虑筑坝修堤进行防范,治理汾河水患。但是,他没有想到汾河水患,源出于黄河洪大阻塞汾水泄流,潴留为患的原因。更没有想到,只有疏通黄河河道,才能使汾水顺利进入黄河,从根源上清除水患的问题,而是违背水往低处流的自然规律,抓末丢本,在汾河中上游筑堤修坝,堵塞汾河南流之水,“堙以物堵也”(《洪范》)。企望阻挡汾河水进入平阳,以保尧都平安。殊不知坝越筑越长,堤越修越高,水越聚越多,终于导致“防高而水壅,水盈则漫,风激则崩”(茅瑞征《禹贡》注)的后果,酿成更大的水患,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大禹总结鲧冶水失败的教训,采用“先疏而后防”的方法,先率众疏通拓宽黄河河道,“既载壶口,治梁及歧”,排除了黄河洪流不畅,阻塞汾河入道,潴留为患的根本故障,“决大河而放之海”,“猝引洪流就下”(宋苏东坡言,见《晋乘搜略》)。然后,挥师北上,在汾河中上游的太原盆地,疏通汾河淤结之河道,开渠挖洫,凿山通沟,“既修太原,至于岳阳”,因其水势,而利其导之,使汾河之水通畅于黄河。终于获得治水的成功,并因之而传名于青史。

时至今日,当年汾水为患,大禹治水,在太原盆地留下的一些遗址踪迹,史载不绝,仍然依稀可寻。《读史方舆论要》说:“阳曲九十里系舟于此,今有石如环轴。”《寰宇通志》载:“汾阳县万户山为县镇,尧时洪水众山皆没,惟此山不没,所济者前户,故名万户山,其巅平坦可居万户,尧时龙门未厥,上游之水无所泄,壅而四出,壅遏汾水及诸山,愈急愈高,至于灭顶。”而且,因大禹治汾于太原,所以太原又有“夏墟”,“大夏”之别称,古晋阳城还有以“大夏”命名的城门。

“打开灵石口,空出晋阳湖”

山西有一个著名的民间传说,尤其盛传于太原、晋中一带。说的是当年大禹冶水前,太原曾经是一个很大的湖泊,名字叫做晋阳湖。大禹为了空出湖水,让人们居住,便在晋阳湖周围的群峰众壑中,选择山体最薄、地势较低的南部为突破口,率先打开了灵石口,排出了晋阳湖之水,空出了太原盆地。这个故事就概括为一句话:“打开灵石口,空出晋阳湖”。

这个故事是美丽的,它反映了山西人民、太原人民对大禹丰功伟绩的眷恋之情,寄托着千百年来人们对治水灭患、造福于民的大禹的深切怀念。但是这个故事在千载悠悠的传承中,有了新的变异,已难寻大禹治水“既修太原”的古老朴实踪影。从时间上来界定,这个故事最早产生于隋代之后,因为“灵石”是隋开皇初年疏理汾河河道时才被发现。其石质地坚硬,色质苍苍,叩击铮铮有声,被尊称为“灵石”。隋文帝杨坚认为此石是上天降瑞,遂亲颁诏制,于开皇十年(公元590年),从介休县划出西南之地,新置了一县,定名“灵石”。大禹治水距灵石建县约两三千年,当时并无“灵石”显现,也无灵石建县,何来“灵石口”之名,无疑得之于灵石出现、灵石建县之后。需要补述一笔的是,太原盆地的南出口,正在灵口——霍州一线,此地山环峰包,地形封闭,是汾河通往下游的必经之地。从上面的传说故事中,可以折射出,当年大禹治水“既修太原,至于岳阳”之前,汾河流经此处时,河道狭窄,曲折蜿蜒,每当汾河水汛,极易受阻不畅,形成巨大洪峰,造成汾河中下游水患。可以想见“当尧之时洪水之患并、晋为甚”的史载,恰如《尚书·尧典》所叙:“其浩荡之形曰怀山、曰襄陵、曰滔天”之状。大禹治水以疏通为主,自太原至岳阳三百余里,尤其是从灵石至霍州一段,河床进入崇山峻岭,深谷险崖,在此凿石开山、通渠拓积,疏导拓宽曲折狭窄河道,是何等艰难。正是由于大禹的冶水,才使太原盆地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发,也为太原五千年文明史留下深深的印记。

以下出自《战国策》

张仪说秦王曰:“臣闻之,弗知而言为不智,知而不言为不忠。为人臣不忠当死,言不审亦当死。虽然,臣愿悉言所闻,大王裁其罪。臣闻,天下阴燕阳魏,连荆固齐,收余韩成从,将西南以与秦为难。臣窃笑之。世有三亡,而天下得之,其此之谓乎!臣闻之曰:‘以乱攻治者亡,以邪攻正者亡,以逆攻顺者亡’。今天下之府库不盈,囷仓空虚,悉其士民,张军数千百万,白刃在前,斧质在后,而皆去走,不能死,罪其百姓不能死也,其上不能杀也。言赏则不使,言罚则不行,赏罚不行,故民不死也。

今秦出号令而行赏罚,不攻无攻相事也。出其父母怀衽之中,生未尝见寇也,闻战顿足徒裼,犯白刃,蹈煨炭,断死于前者比是也。夫断死与断生也不同。而民为之者是贵奋也。一可以胜十,十可以胜百,百可以胜千,千可以胜万,万可以胜天下矣。今秦地形,断长续短,方书千里,名师数百万,秦之号令赏罚,地形利害,天下莫如也。以此与天下,天下不足兼而有也。是知秦战未尝不胜,攻未尝不取,所当未尝不破也。开地书千里,此甚大功也。然而甲兵顿,士民病,蓄积索,田畴荒,囷仓虚,四邻诸侯不服,伯王之名不成,此无异故,,谋臣皆不尽其忠也。

臣敢言往昔。昔者齐南破荆,中破宋,西服秦,北破燕,中使韩、魏之君,地广而兵强,战胜攻取,诏令天下,济清河浊,足以为限,长城钜坊,足以为塞。齐五战之国也。一战不胜而无齐。故由此观之,夫战者万乘之存亡也。

且臣闻之曰:‘削柱掘根,无与祸邻,祸乃不存。’秦与荆人战,大破荆,袭郢,取洞庭、五都、江南。荆王亡奔走,东伏于陈。当是之时,随荆以兵,则荆可举。举荆,则其民足贪也,地足利也。东以强齐、燕,中陵三晋。然则是一举而伯王之名可成也,四邻诸侯可朝也。而谋臣不为,引军而退,与荆人和。今荆人收亡国,聚散民,立社主,置,宗庙,令帅天下西面以与秦为难,此固已无伯王之道一矣。天下有比志而军华下,大王以诈破之,兵至梁郭,围梁数旬,则梁可拔。拔代码,则魏可举。举魏则荆、赵之志绝。荆、赵之志绝,则赵危。赵危而荆孤。东以强齐、燕,中陵三晋,然则是一举而伯王之名可成也,四邻诸侯可朝也。而谋臣不为,引军而退,与魏氏和,令魏氏收亡国,聚散年,立社主,置宗庙,此固已无伯王之道二矣。前者穰侯之治秦也,用一国之兵,而欲以成两国之功。是故兵终身暴灵于外,士民潞病于内,伯王之名不成,此固已无伯王之道三矣。

1、赵盾(公元前655年—公元前601年),即赵宣子,嬴姓,赵氏,名盾,谥号“宣”,时人尊称其赵孟或宣孟。春秋中前期晋国卿大夫,赵衰之子,杰出的政治家、战略指挥家。晋文公之后,晋国出现的第一位权臣,集军政大权于一身,担任执政,号称正卿,法治晋国。赵氏孤儿赵武的祖父。

他在晋国执政期间,权倾朝野,使晋国君权首次受到冲击与削弱,树赵氏之威,使赵氏一族独大晋国。一生侍奉三朝,维护了晋文公开创的霸业

赵盾登上晋国国卿执政的上卿之位后,历襄、灵、成三朝达二十余年,政绩卓著,战功显赫,亲督晋师与秦战于令狐,取秦少梁。

战河曲搜黄父,平定周乱,匡立周王以及扶灵公、立成公的历史功绩,维持了晋国的继霸事业,维护了文、襄以后的晋国盟主地位。作为一个国卿来说,其对晋国的建树勋绩,确是空前的伟业。

前602年,这一年中原发生大面积旱灾。晋楚双方都碍于天时,不便出兵。郑国公子宋提出要与晋国结盟,郑襄公思量再三,同意公子宋的看法。卫国执政孙良夫坚决附晋,来到鲁国,与鲁国结盟,尽量使鲁国的当权派鲁宣公及执政东门襄仲依附晋国。

这一年冬天,赵盾邀请周王朝派人参加会盟。晋成公在赵盾的陪同下,于黑壤与被晋国控制的鲁、宋、卫、郑、曹会盟,就连周定王都派遣特使王叔桓公来为晋成公的会盟诸侯锦上添花。

2、荀跞(前548年-前493年),中国春秋时期晋国政治人物、将军,晋国六卿之一。荀氏、按封地又为智氏,名跞,谥号文。智悼子荀盈(智悼子、智盈)之子。史称称智文子、知文子、智跞、知跞。

公元前533年,荀盈去世,由于其子荀跞年幼,晋平公想废黜智氏的卿位,但被智跞族叔中行吴保全下来,推举未成年的荀跞任下军佐。

公元前519年,中行吴去世,荀跞开始依附国君晋顷公、晋定公。公元前501年,正卿范献子士鞅死后,荀跞成为中军将,继任晋国正卿,但荀跞的声势不如其副手,晋国中军佐赵简子。

公元前516年,赵鞅和荀跞请命于晋顷公,率晋军入周,占领王城,迎周敬王匄入城,平定了持续三年的王子朝之乱。

公元前497年,赵鞅(赵简子)杀死邯郸大夫赵午,赵午之子赵稷据邯郸发动叛乱,得到范氏家主士吉射与中行氏家主中行寅(中行吴的儿子)的支持。智跞联合魏侈(魏襄子)、韩不信(韩简子)奉晋定公之命,帮助赵鞅,反击范氏、中行氏。

士吉射与中行寅失败,逃至朝歌。荀跞打算立士皋夷继承范氏、宠臣梁婴父继承中行氏,被赵简子拒绝,赵简子乘机彻底清除范氏及中行氏在晋国的势力,将晋国本来的三军六卿格局,裁减为二军四卿。

公元前493年,智跞去世,其子荀申(荀瑶的父亲)继承智氏,赵简子继承正卿。他的谥号为文,史称智文子、知文子。

3、赵简子(?-前476年),春秋时期晋国赵氏的领袖,原名赵鞅,又名志父,亦称赵孟。《赵氏孤儿》中的孤儿赵武之孙。晋昭公时,公族弱,大夫势力强,赵简子为大夫,专国事,致力于改革,为后世魏文侯李悝变法、秦孝公商鞅变法和赵武灵王改革首开先河。

他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改革家。战国时代赵国基业的开创者,郡县制社会改革的积极推动者,先秦法家思想的实践者,对春秋战国的历史发展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与其子赵无恤(即赵襄子)并称“简襄之烈”。

公元前497年,赵鞅(赵简子)欲将邯郸五百户迁往晋阳,其族弟赵午在进攻齐国后才把五百户人家迁到晋阳,赵鞅于是杀死赵午,赵午之子赵稷据邯郸发动叛乱。范氏家主士吉射与中行氏家主中行寅,则协助赵稷反抗赵氏。

赵鞅寡不敌众,退守封邑晋阳。后来智跞联合魏侈(魏襄子)、韩不信(韩简子),奉晋定公之命帮助赵鞅,反击范氏、中行氏。士吉射与中行寅失败,逃至朝歌。此后,荀跞坐朝,赵鞅出征,随即清剿范氏、中行氏的残余势力。

公元前493年,赵鞅领兵战于铁(今河南濮阳),以少胜多,大败范氏及中行氏。不久荀跞去世,赵鞅执政。公元前492年,再次败二卿于朝歌(今河南淇县),彻底清除范氏及中行氏在晋国的势力。

荀跞想立士皋夷继承范氏、宠臣梁婴父继承中行氏,被赵鞅拒绝。赵鞅乘机将晋国本来的三军六卿格局,裁减为二军四卿。

公元前476年,赵简子有疾,昏迷了五天,医师替他把过脉。晋定公三十六年(公元前476年)卒。他舍弃嫡长子赵伯鲁而传位才能出众的庶子赵毋恤,临终前告诉赵毋恤,他日赵氏有难,晋阳足以依靠。

4、荀瑶(前506-前453年),即智瑶,因智氏源自荀氏,亦称荀瑶,谥号“襄”,史称智襄子。春秋晋国执政大臣,为了恢复晋国霸业,增强晋国实力,智襄子以身作则向国君献出万户封邑,韩氏、魏氏也随后献出封邑,唯独赵氏不肯献出封邑,智襄子于是率韩、魏两家一起讨伐赵氏。

在即将获胜之际,韩、魏两家突然倒戈,与赵氏联合以水倒灌智氏大营,智襄子兵败被杀。韩、魏、赵三家瓜分智氏封邑,智氏家族两百多人惨遭杀戮。智氏亡而三晋分,三晋分而七国立,中国从此进入战国时代。豫让为给主公智襄子复仇,留下了“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的历史典故。

智襄子是继智武子、智文子之后,智氏家族第三位正卿,共执政二十二年,是晋国有史以来在位时间最长的执政大臣,智氏由此成为晋国四卿(智、韩、赵、魏)之首,是晋国乃至整个周王朝最具权势的卿大夫家族。

勾践灭吴后,越国成为中原霸主。为了重振晋国霸业,智襄子主动献出万户封邑来增强晋国国力,韩氏、魏氏也先后献出万户封邑,唯独赵氏不肯献地。

智襄子纠集韩、魏两家一起讨伐赵氏,赵氏退守晋阳,晋哀公四年(前453年)三月丙戌日(二十三日),在晋阳城即将攻克之时,赵氏暗中派人出城说服韩氏、魏氏倒戈,韩魏两家临阵反水,以水倒灌智氏大营,智襄子兵败身亡。接着,韩、赵、魏三家联手攻陷智氏封邑。

5、赵襄子(?―公元前425年),嬴姓,赵氏,名无恤(亦作“毋恤”)。春秋末叶晋国大夫,赵氏家族首领,战国时期的赵国的创始人。谥号为“襄子”,故史称“赵襄子”。

赵襄子中的“子”与其父赵简子以及当时其他韩康子、魏桓子中的“子”一样,不是名字而是对大夫的敬称。

赵襄子还十分注意维护自己的权威。在晋阳被围时期,群臣惶恐不安,都想寻找个人的出路,对赵襄子不怎么恭敬,只有高共一个人不敢失礼。胜利以后,赵襄子论功行赏,以高共为首。

其实高共并没有什么功劳,对此有人提出异议。赵襄子说:“方晋阳急,群臣皆懈,惟共不敢失人臣礼,是以先之。”在他看来,恭谨驯顺的臣子比建功立业的干将更重要,因为后者固然有用,但若没有前者,就无法维持他自己及其家族的统治。

宗法观念在赵襄子的头上,比同时代的人表现得格外突出。他自己是赵简子的庶子,被立为世子,继承赵简子的爵位,从宗法习惯上来说是不正常的。他的被立与太子伯鲁的被废,属于废嫡立庶,废长立幼,与宗法传统的嫡长子继承制相悖。

他一直对此事感到不安,想方设法加以补救。在他即位不久,攻灭了代国,即把太子伯鲁之子封为代成君。后来又不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而把伯鲁之孙立为太子,他死以后,即继承大权,是为赵献侯。

赵襄子尊重宗法传统的行为,固然反映着他思想中的观念信条,而在实际上也能起到维护赵氏宗族内部团结的作用,同时还可以赢得当时人们的敬重。

6、魏文侯(前472年―前396年),姬姓魏氏,名斯(一名都),安邑(今山西夏县)人,魏桓子之孙。公元前445年继承晋国魏氏领袖。魏国百年霸业的开创者。战国时期魏国开国君主。

公元前403年,魏与赵韩一起被名义尚存的周天子(周威烈王)正式封为诸侯。后世史家著书无不称赞魏文侯之贤。魏文侯任用西门豹、子夏、翟璜、魏成等人,富国强兵,开拓大片疆土,使魏国一跃为中原的霸主。 

魏文侯在位时礼贤下士,师事儒门子弟卜子夏、田子方、段干木等人,任用李悝、翟璜为相,乐羊、吴起等为将。这些出身于小贵族或平民的士开始在政治、军事方面发挥其作用,标志着世族政治开始为官僚政治所代替。

魏文侯重用卫人李悝,推行尽地利之教的精耕细作原则,推广农副业成功经验,综合利用魏国的田地和山川,提高魏国耕地的单位产量和土地的使用效率。为了平衡粮价,李悝还实行了平籴法。

在丰年的时候,国家根据市场情况,采用高于市场的价格收购农民的粮食,使农民的利益不受损失。在灾年的时候,政府把国家粮仓储存的粮食以适当的价格卖给市民,使市民不致买不起粮食而流离失所。

这样,魏国很好地平衡了农民与市民的利益,国家储备的粮食也越来越多,国家抵抗灾年的能力大大提高,社会稳定,国民安居乐业。

李悝著《法经》六篇,来规范魏人的行为。晋国是一个有着法治传统的国家,国民对依法办事都很拥护。李悝主持制定的这套成文法在魏国的政治生活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国君、贵族和官员在实行政事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国家的法律。

由于魏文侯的带头遵守,李悝主持制定的这套法律得到了很好地实施。这套法律后来也被秦国献公、孝公和商鞅所采用,《法经》是中国第一部比较系统的地主阶级的法典,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法制基础。

——赵盾 (春秋中前期晋国卿大夫)

——荀跞 

——赵鞅

——荀瑶

——赵襄子

——魏文侯

  民间传说故事

  ·纪念屈原---端午节的传说

  ·金江圣母三姊妹

  ·土皇公公管四季

  ·大禹治水

  ·后羿射日

  ·嫦娥奔月

  ·女娲补天

  ·盘古开天辟地的神话

  ·中华吉祥画与传说

  ·马头琴的来历

  ·八仙桥

  ·黔东南龙舟节的传说

  ·孔雀公主

  ·白蛇传

  ·神笔马良

  ·彭武、彭夷开辟武夷山

  ·“压岁钱”的传说

  ·双抛桥传说

  ·正月十五挂红灯的传说

  ·冰糖葫芦传奇

  牛郎织女

  ·鱼峰山与刘三姐的传说

  ·三山不见、九桥不流

  ·吕洞宾与绍兴香糕

  ·沧州铁狮子的传说

  ·十二生肖的来历的传说

  ·七夕的古老传说

  “压岁钱”的传说

  除夕之夜,每个孩子都能够得到压岁钱。

  最早的压岁钱出现于汉代,又叫压胜钱,并不在市面上流通,而是铸成钱币形式的玩赏物,有避邪的功能。钱币正面一般铸有“万岁千秋”、“去殃除凶”等吉祥话和龙凤、龟蛇、双鱼等吉祥图案。

  关于压岁钱,有一个故事。传说古代有一个叫“祟”的小妖,黑身白手,他每年年三十夜里出来,专门摸睡熟的小孩的脑门。小孩被摸过后就会发高烧说梦话,退烧后也就变成痴呆疯癫的傻子了。人们怕祟来伤害孩子,整夜点灯不睡,就叫“守祟”。

  据说嘉兴府有一户姓管的人家,夫妻老年得子,十分珍爱。在年三十晚上,为防止“祟”来侵扰一直逗孩子玩,小孩用红纸包了八枚铜钱,包了又拆,拆了又包,睡下以后,包着的八枚铜钱就放在枕边。半夜里,一阵阴风吹过,黑矮的小人正要用他的白手摸孩子的头,突然孩子枕边迸出一道金光,祟尖叫着逃跑了。于是这件事传扬开来,大家纷纷效仿,在大年夜用红纸包上钱给孩子,祟就不敢再来侵扰了。因而人们把这种钱叫“压祟钱”,“祟”与“岁”发音相同,日久天长,就被称为“压岁钱”了。

  女娲补天

  有一天,大龙和精卫、小太极一起到远古时代去玩,居然看到了传说中能顶住上天、撑开天与地的「不周山」,也遇到了美丽的女娲娘娘,甚至看到女娲补天的过程…。

  那真是一场惊天地而泣鬼神的经历,讲来都令人鼻酸!

  天上的大神女娲,用泥土做成泥娃娃,再赋予它们生命。

  从此女娲创造了人,人们世世代代繁衍生息,过着幸福的生活。

  然而,好景不长。

  有一年,火神祝融和水神共工打起仗来。

  共工把撑天的柱子不周山撞倒了,天塌下半边来,砸了很多窟窿,把地也砸裂了,地上的洪水及天河的水不停的漏下来,造成大地上水患、火海,真是悲惨啊!

  女娲为了解救人类,决定采石补天,用五色石把天补起来,再用东海神龟的四只脚顶住苍天。

  眼看着补天的大功就要告成,却发现五色石不够用,大洞还没补好,这可怎么办呢?

  慈悲的女娲只好牺牲自己的生命,用身体来补天上的大洞,亲眼看到那场过程,大龙、精卫和小太极,以及所有的泥娃娃们都哭红了眼睛!

  经过几次努力,女娲终于补好了天,天地间恢复了宁静,还出现了五彩云霞。

  一切生物又都生机勃勃地活在大地上。

  吴刚伐桂

  炎帝之孙伯陵,趁吴刚离家三年学仙道,和吴刚的妻子私通,还生了三个儿子,还生了三个儿子,吴刚一怒之下杀了伯陵,因此惹怒太阳神炎帝,把吴刚发配到月亮,命令他砍伐不死之树--月桂。

  月桂高达五百丈,随砍即合,炎帝就是利用这种永无休止的劳动为对吴刚的惩罚。

  而吴刚的妻子对丈夫的遭遇亦感到内疚,命她的三个儿子飞上月亮,陪伴吴刚,一个变成蟾蜍,一个变成兔,一个不详。

  鲤鱼跳龙门

  庙峡,又名妙峡。

  两座巍峨雄奇的凤凰大山,拔水擎天,夹江而立,引人入胜的鲤鱼跳龙门,活灵活现,雄奇壮观。

  进入峡谷,两山雄峙,悬崖叠垒,峭壁峥嵘,壁峰刺天;

  奇特的岩花,依壁竞开,把峡谷装缀成仙境一般。

  这个神奇美妙的峡谷,流传着一个优美动人的故事。

  在很早以前,龙溪河畔的乡民,男耕女织,过着安居乐业的美满生活。

  一年,不知从哪儿飞来一条大黄孽龙,作恶多端。

  它不是呼风唤雨破坏庄稼,就是吞云吐雾残害生灵,把整个峡谷搞得乌烟瘴气,不得安宁。

  每年六月六日它的生日这天,更是强迫人们献上一对童男童女和十头大黄牛,一百头猪、羊等物供它享用。

  如若不然,它就发怒作恶,张开血盆大口,窜上村庄吞噬人畜,破坏田园,害得宁河黎民怨声载道,叫苦连天。

  峡口龙溪镇上,有一位聪明俊美的小姑娘,名叫玉姑,她下决心,非除掉这条恶龙不可。

  有几次,她登上云台观去找云台仙子求救,都未找着。

  她仍不灰心,继续去找。

  这天清晨,她登上云台观,仙子被玉姑心诚志坚的精神感动了,就出现在她眼前,向她指点说:“离这儿千里之外有个鲤鱼洞,你可前去会见一位鲤鱼仙子,她定能相助于你。”

  玉姑辞别云台仙子,跋山涉水,历尽千辛万苦,来到鲤鱼洞中,找到鲤鱼仙子,说明来意。

  鲤鱼仙子对玉姑说:“你想为民除害,这是件大好事,可是必须牺牲你自己啊!你能这样做吗?”

  玉姑毫不犹豫地说:“只要是为乡亲们除害,消灭那恶龙,哪怕是上刀山,下火海,粉身碎骨我也心甘!”

  鲤鱼仙子见玉姑这样诚恳坚决,十分满意地点了点头,朝玉姑喷了三口白泉,她顿时变成了一条美丽刚劲的红鲤鱼。

  小红鲤逆江而上,经过七七四十九天,游回家乡。

  这天正是六月六日清晨,她摇身变还原貌,见乡亲们已准备就绪:一对童男童女,十头大黄牛,一百头肥羊肥猪。人们敲锣打鼓,宛如一条长龙向祭黄龙的峡口走来,前面那一对身着红衣红裙的童男童女,早已哭成泪人了。

  黄龙见百姓送到盛餐佳肴,早已垂涎三尺,得意地张开大口。

  就在这千钓一发之时,玉姑抢先上前,拦住父老乡亲们说道:“大家在此暂停等着,让我前去收拾这个害人精。”

  话刚说完,只见玉姑纵身跳下水中,霎时变成一条大红鲤鱼,腾空飞跃,直朝恶龙口中冲去,一下窜进它的肚中,东刺西戳,把龙的五脏六腑捣得稀烂,恶龙拼命挣扎,浑身翻滚,但无济于事,终于被玉姑杀死了。

  可是,玉姑自己也葬身在黄龙腹中。

  从此,宁河人民又过着安居乐业的日子。

  人们为了缅怀玉姑为民除害,在峡口半山腰修起了一座鲤鱼庙。

  至今在宁河一带,还广为流传着鲤鱼跳龙门的故事。

  七夕的传说

  很久以前,有一个跟着哥嫂过活的孤儿,既聪明又勤快,可嫂嫂仍嫌弃他,鳘不亮就赶他上山放牛,大家都叫他牛郎,向年后,哥嫂和牛郎分了家,狼心的嫂嫂只给他一间破划房,一头老牛。从此,牛郎白天放牛,砍柴,晚上就和老牛同睡在那间破划房内。

  一天,牛郎赶牛走进了一片陌生的树林,这里山青水秀、鸟语花香。牛郎见到九个仙女驾着祥云落在河的草地上,然后脱去五彩霓裳,跳进清澈见底的河水里,牛郎盯着一个最年轻是美丽的仙女。科看入了神,这时老牛突然说话了:“她是天上的织,只要拿走五彩霓裳,她就会做你的妻子。”牛郎悄悄地沿着树从,悄悄拿走了织女的五彩霓裳。天近午时,其它仙女纷纷穿起五彩霓裳,驾着祥云而去。唯独找不到五彩霓裳的织女留下了。这时,牛郎从树要后走出,请求织女做他的妻子织女见牛郎忠厚老实,勤劳健壮脉脉含羞的点点了头。

  牛郎织女喜结良缘后,男耕女织,互敬互爱。两年后,织女生下一男一。然而天帝闻知织女下嫁人间,勃然大怒。七月初七,王母奉旨带着天兵天,捉了织女,悲痛欲绝的牛郎在老牛的帮助下,用萝筐挑着儿女追上天去。眼看追上了,王母拨下金簪一划,牛郎脚下立刻出现一条波涛汹涌的天河。

  肝肠寸断的织女和挑儿女的牛郎,一个在河东一个在河西,遥望对泣哭声感动了喜鹊,霎时无数的喜鹊飞向天河,搭起一座鹊桥,牛郎织女终于可以在鹊桥上相会了,王母无奈,只好允许牛郎织女每年的七月初七在桥上相会一次。

民间有5000年前的历史传说,“打开灵石口,空出晋阳湖”,与此相关的人物是谁?

是大禹治水大禹治水 既修太原 禹,是我国原始社会父系氏族公社末期部落联盟的领袖;是继唐尧、虞舜之后,又一名传华夏青史的传奇式英...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