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确理解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形成的理论基础,对中国的社会关系具有不可抗拒的影响。考虑中国的任何事情,都离不开历史这个无形的手对现实的影响。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她包含一个民族长期积累形成的深层的心理积淀。由于文化的不同,会产生思维模式的不同;由于思维模式的不同,又会产生行为方式和社会关系的不同。就像两个不同的根系,会生长出两棵不同的大树一样。中国的先哲们给后人留下了丰美的历史宝藏,也留下了沉重的历史包袱。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形成的理论基础,对中国的社会关系具有不可抗拒的影响。考虑中国的任何事情,都离不开历史这个无形的手对现实的影响。而经过几千年的演变,儒家思想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最主要的一支。综观中国改革的历史,我们就可以发现,儒家文化的影响无时不在。如战国时代的吴起变法、商鞅变法、秦始皇、汉武帝、魏孝文帝、金世宗、元世祖、清雍正帝的改革、及现在的改革开放之所以成功,总是在儒家思想尚末在统治阶级中确立或者在大众中尚末得到张扬的情况下获得。而王莽改制、王安石变法、庆历新政、清光绪帝的戊戍变法等改革之所以失败,与儒家思想在当时占主导地位的影响息息相关。这不由使我们来审视中国传统文化对我们这一次新课改的影响。不妨先让我们来看一下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特点及相关的一些思想:一、中国文化的民族性。中国汉族占总人口的90%以上,其他56个少数民族在肤色、人种上也与汉族基本相似,因此中国可以说是一个单一人种和单一文化的国家。儒家、佛家、道家文化形成了中国文化的主体,尤其是儒家文化,对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的影响占有统治地位。中国文化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儒家学派的基本思想是尊祖复古——至低也要维持现状,主张祖宗的法度不可更改,对任何形式的变革都深恶痛绝。儒家学派申称“利不十,不变法”,也就是说你要变法可以,但必须有百分之百的好处,一点坏处也不能有,否则你就得老老实实地遵守祖制。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清楚,世上没有百分之百完美的法制。同时,儒家强调的中庸思想,禁止竞争原则,主张认同。而这一切都跟我们新课改的精神相违背,我们新课程改革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完美。同样要实施新课程,就必须有人做出头鸟。有人为以后改革的失败来承担责任。否则,实施新课程就是一句空话。二、中国文化的两极性。中国古代哲学非常注重阴与阳的辩证统一,认为世界万事万物都是由阴阳两极组成的矛盾的对立统一体,如:上与下、左与右、正与反、内与外、男与女等等。中国的儒家文化与佛、道文化也形成了中国文化的两极性。儒家文化主张积极进取,而佛、道文化主张消极避世,组成了矛盾的对立统一体。中国古代的许多知识分子在青年时期往往尊奉儒家文化,奋发图强;当仕途多有磨难,到了晚年时又遁入佛、道文化,从佛老思想中寻求内心的安宁。儒家文化就好比一架云梯,激励着仁人志士们努力攀登,去摘取事业的果实;而佛、道文化就好比是一张安全网,有人从云梯上跌落下来,就有这张大网将其接住。因此儒家文化与佛、道文化这两极文化对立统一、相辅相成,形成了一个稳定发展的中国文化系统。正因为我们传统文化的两极性,才使得我们在生活、工作、学习上往往遵循非此即彼的原则。因此使我们在以往的教学中在对待结果上也要求是非分明,非此即彼;而新课程却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对待结果要具有多面性。三、中国文化的内向性。中国属内陆国家,中国文化就是在这大片的土地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内陆文化。中国自古以来不断遭受外族侵略,因此不断地修筑长城,闭关自守。受此影响,中国文化也演变成了保守的陆地文化,自成体系,对外来文化有很大的排他性。从清朝的戊戌变法到今天的改革开放,每一次打开国门,都要付出艰辛的努力。中国文化不断地同化着外来文化,却从来不被外来文化所同化。了解了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一些基本思想后,我们不禁对我们的新课改出现忧虑,毕竟新课改的实质是从我们原来的中国式的科举教育向美国式的创新教育转变。新课程改革成功与否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程度,所幸的是传统文化在经历文革和改革开放后西方思想不断涌入的冲击下,在我们身上还没有到牢不可破的地步。新课程改革步履艰难是肯定的,成功与否唯有看它的造化了。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体系,我们并没有好好地梳理;研究往往缺乏对社会现实问题的关注,几乎丢弃了“经世致用”的传统。传统文化任何时候都是一个宝藏,如果自己守着宝藏不开发,别人便会来开发,那将会是件很遗憾的事。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是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两个环节,既相互衔接又相互矛盾。传统文化是昨天文化创造活动的积淀,是能影响后人的文化成果。现代化则是当前历史进程的目标,两者既有区别,又有必然的联系。对待传统文化采取国粹主义的态度或民族虚无主义的态度都是偏颇的。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历史实践活动中创造积累的文明成果。它或者表现于物质载体,如建筑、雕塑、生产工具、生活用具;或者表现于语言文字;或者表现于抽象的性格、能力、民族心态、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价值标准;或者表现于各种知识信息的积累、贮存。总之,传统文化是在历史进程中积累起来流传下去,在流传中不断发展变化着的文化积淀。人们今天的创造活动,明天就会积淀在历史的长河中,在形成新的文化遗存的同时,又以自己的历史存在影响着未来的文明。像石器文化遗存孕育了青铜文化,进而又催生出铁器文化一样。这种互为因果的渐进传承,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客观存在。 传统文化是不能抹杀的。人类文化没有继承就发展不了。我们每个人都在一定的传统文化中生活、成长。每一个人都是在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哺育下成长的,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无不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所获得的知识和能力,以及形成的思维和工作方式,也都会打上传统文化的烙印。在当今世界,已涌现出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结合得很好的例证,这表明了传统文化与现代化并不是截然对立的。日本、新加坡、韩国比我们更现代化,却比我们更尊重传统文化的作用。日本把儒家思想化为相互协作的群体意识,取得了惊人的进展。众所周知,人类历史是不断发展的。传统只能反映过去,一旦成为传统,它就凝固起来,偏离开日益发展的新生活,有时还会和新生活发生严重的冲突。所以,传统具有巨大的惰性。不管传统文化多么悠久,多么丰富,多么光辉灿烂,多么令人怀恋,却往往会成为民族进步的沉重负担。传统是旧生活的反照,不是新时代放射的光芒。我们对此应有冷静和清醒的认识,既要尊重传统文化,又要摆脱惰性制约。否定传统文化,就是否定历史 传统文化,广义上讲,它是指人类在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中所获得的物质、精神生产的能力及其所创造的财富的总和,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狭义的文化主要是指精神生产能力和精神产品。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民族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所积淀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文化遗产,也是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的精神体现。传统文化既有精华,又有糟粕,所以,对传统文化既不能一概否定,也不能全部的吸收,只有站在时代高度,通过实践检验。汲取精华,清除糟粕,才是正确地发挥作用。 一个国家走向现代化,总要有建立在一定的经济、政治之上的文化,否定传统文化,也是否定历史,否定民族精神。人为地割断自己的“根”。美国文化哲学家怀特说过:“文化是一个连续的统一体,文化发展的每个阶段都产生于更早的文化环境”,“现在的文化决定于过去的文化,而未来的文化仅仅是现在文化潮流的”。可以说,一个国家民族的发展史,也就是发展和丰富传统的历史。同样,作为凝聚和激励人民重要力量的民族精神也是传统文化长期熏陶与培育的结果,是传统文化的结晶。一个民族陷入任何困境都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民族精神支柱,精神上无所依托。所以,如何对待传统文化问题,决不单纯是个文化问题,而是一个关系民族命运发展的问题。许多历史事实证明,一个国家走上民族振兴,走向现代化,无不是从弘扬民族精神做起。民族精神是民族之魂。否定传统文化,必然抹煞民族精神。那种认为中国现代化只能从异质文化中汲取力量,企图以文化就是以西方文化模式代替中国传统文化模式的过程称为西化派是错误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主要体现在这样几方面: 1)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中国文化历来关注现实人生,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并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正是这种入世的人生哲学,培育了中华民族敢于向一切自然与社会的危害和不平进行顽强抗争。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不信邪、不怕“鬼”的精神,强调人生幸福靠自己去创造。要实现现代化,这种自信自尊的精神是决不可少的。 2)重视人的精神生活。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人的内在修养与这精神世界,鄙视那种贪婪与粗俗的物欲。孟子提出“充实之谓美”,并认为“宝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对人格的根本要求,这种传统美德,对现代人格的塑造,也是非常可贵的。 3)追求真理,勇于奉献的精神。中国传统文化蔑视那种贪生怕死,忘恩负义、追逐名利的小人。古人在谈到对真理的追求时,认为“朝闻道,夕死可矣“。宣扬”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这种对真理执着、献身精神是推动现代化的强大动力。 4)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伦理规范。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个社会只有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形成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社会风气,社会才能充满温馨与和谐,才能给人带来希望与力量。上述种种仅是中华传统文化精华地的一部分,仅此就足以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传统文化和现代化是历史发展的两个环节,应理智地把握其区别和衔接。对于传统中阴暗、消极的东西,如专制主义、个人迷信、封建家长制、闭关锁国、践踏知识与人权等,应视为糟粕摒弃。现代化需要发展民主、科学、法制等,这正是传统文化中所缺少的。因此,在肯定传统文化中精华的同时,要清醒地认识其中的糟粕,这样,我们才不会感情用事,才不会丧失鉴别能力,从而在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促进祖国的现代化建设。
泱泱中华,历史悠久。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创造和延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中华儿女共同的精神基因,是中国软实力的内在支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底色,是中国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作为中国人,我们无论身在何处,身上都有鲜明的中国烙印。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出来的我们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和特质。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不仅是中国人思想和精神的内核,而且对解决人类问题有重要价值。学习和掌握其中的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有裨益。
“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家国情怀;“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报国之志;“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大义凛然……这些都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民族精神。我们要把这些具有当代价值、世界意义的文化精髓、精神标识提炼出来,并加以继承和发扬。
如何正确理解中国传统文化?
本文2023-10-13 19:56:14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28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