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宣和熟宣有什么区别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08-03浏览:4收藏

生宣和熟宣有什么区别,第1张

  在 收藏 字画的时候你首先得了解画纸的知识,你知道生宣和熟宣有哪些区别呢?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我为大家精心推荐的生宣和熟宣的区别,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生宣和熟宣的区别

 书画用的宣纸,起初产于安徽的泾县,经县古属宣州,所以就称之为宣纸。

 宣纸基本分为两大类:生宣和熟宣。

 生宣。由于造纸原料的配比的不同,可分为:单宣(最薄)、单夹(较厚)、净皮、棉料、夹宣(两张并一张)和三层夹。生宣具有吸水性能强的特点,是书画用纸的主要材料。生宣要久藏为好,刚生产出来的宣纸过于净白,故有火气逼人之感。久藏的生宣色泽柔和,用墨用色更具韵味。为了能使新的生宣能取得陈纸的效果,可以将纸在风口挂放一段时间,经过这样处理的生宣纸称为“风纸”。

 熟宣。是配染胶矾的生宣,具有着水后不渗化的特点。如果再加以染色、洒金等工艺,便可以产生繁多的品种。熟宣的主要品种有:素宣、煮砭、玉版、蝉羽、冷金、虎皮等。熟宣不宜久藏,藏久要脱矾,会出现局部渗墨的现象。

 生宣质量有很大的差异,区别优劣的重要标准是墨韵的显示度,即所谓“润墨性”的程度。优质的生宣具有“泼墨处,豪放淋漓;浓墨处,发亮鲜艳;淡墨处,层次分明;积墨处,浑厚深沉”的特点。测试墨韵显示的 方法 ,一般采用的是比较法,将几种不同的生宣着墨后进行比较,测试时用墨不宜过浓,太浓了就难以产生墨色的细微变化。由于造纸纤维的纯净度、浆化度以及皮浆与草浆的配比不同,加上制造技术的高低差异,着墨后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凡是优质的生宣经着墨后,墨色渗出的晕圈清楚,涨力均匀。质量差的生宣,墨色渗出后不能清楚地显示晕圈,墨色呆板,或墨汁渗透不匀。不能显示墨色的晕圈的生宣就无墨韵可言,就不能作为书画创作的用纸。

  一般而言,连环画宜用生宣,便于久藏。因为宣纸的特别,可经久不脆,但用白板类纸作印刷品,因纤维较少,时间长了容易脆化。所以,可以得出结论,最好的连环画当用最好的宣纸来印刷。

区分生宣和熟宣的方法

 生宣。由于造纸原料的配比的不同,可分为:单宣(最薄)、单夹(较厚)、净皮、棉料、夹宣(两张并一张)和三层夹。生宣具有吸水性能强的特点,是书画用纸的主要材料。生宣要久藏为好,刚生产出来的宣纸过于净白,故有火气逼人之感。久藏的生宣色泽柔和,用墨用色更具韵味。为了能使新的生宣能取得陈纸的效果,可以将纸在风口挂放一段时间,经过这样处理的生宣纸称为“风纸”。

 熟宣。是配染胶矾的生宣,具有着水后不渗化的特点。如果再加以染色、洒金等工艺,便可以产生繁多的品种。熟宣的主要品种有:素宣、煮砭、玉版、蝉羽、冷金、虎皮等。熟宣不宜久藏,藏久要脱矾,会出现局部渗墨的现象。

 生宣质量有很大的差异,区别优劣的重要标准是墨韵的显示度,即所谓“润墨性”的程度。优质的生宣具有“泼墨处,豪放淋漓;浓墨处,发亮鲜艳;淡墨处,层次分明;积墨处,浑厚深沉”的特点。测试墨韵显示的方法,一般采用的是比较法,将几种不同的生宣着墨后进行比较,测试时用墨不宜过浓,太浓了就难以产生墨色的细微变化。

 由于造纸纤维的纯净度、浆化度以及皮浆与草浆的配比不同,加上制造技术的高低差异,着墨后的效果也是不一样的。凡是优质的生宣经着墨后,墨色渗出的晕圈清楚,涨力均匀。质量差的生宣,墨色渗出后不能清楚地显示晕圈,墨色呆板,或墨汁渗透不匀。不能显示墨色的晕圈的生宣就无墨韵可言,就不能作为书画创作的用纸。

 一般而言,连环画宜用生宣,便于久藏。因为宣纸的特别,可经久不脆,但用白板类纸作印刷品,因纤维较少,时间长了容易脆化。所以,可以得出结论,最好的连环画当用最好的宣纸来印刷。

画纸的知识

 中国书画最讲究用纸,有些书画家的书画技法,就是根据纸性演绎而来。当今,要想了解中国书画,离不开研究用纸。现介绍几种书画用纸。

 毛边纸。一种竹纸,明末江西出产竹纸,纸质细嫩,色呈米黄,正面光,背面稍涩,质地略脆,韧性稍差,耐久程度次于太史连纸。托墨吸水性能好,既适宜于写字,又可用于印刷古籍和书写书画,但纸边并不毛。因明代大藏书家毛晋嗜书如命,好用竹纸专刻书籍,所用纸张,极为讲究,用纸量大,常到江西订购稍厚实的竹纸,并在纸边盖上一个篆刻的 “ 毛 ” 字印章,久而久之,人们习惯称这种纸叫 “ 毛边纸 ” ,并沿用至今。史载: “ 天下购善书者,必望走隐湖毛氏(毛晋)所用纸,岁从江西特造之,厚者曰 ‘ 毛边 ' ,薄者曰 ‘ 毛太 ' ,至今仍存其名不绝。 ” 毛边纸的由来可能缘于此。清乾隆以后用纸,除太史连纸、棉纸外,有很大一部分书是用毛边纸印刷的。

 现在我国南方产竹的地方均有生产,以嫩竹作原料,用石灰沤烂发酵,捣碎成浆,再添加适当的**染料,不施胶,手工竹帘抄造而成。毛边纸质地细嫩、柔软,韧性好,略带蛋**,吸水性强,用于书写,容易吸干墨水,字迹经久不变。较重的毛边纸又称为 “ 玉扣纸 ” 。江西横江出产的仿毛边纸又称为 “ 重纸 ” 。现在有些地方如浙江一带用碱法制浆,在竹帘丝网的圆网造纸机上造出,称 “ 机制毛边纸 ” ,这种纸的质地、外观与手工造的毛边纸均有较大差别。

 高丽纸。又名韩纸、高丽贡纸。古代高丽国 ( 又称高句丽、朝鲜 ) 所产之纸。色白、质厚,有绵性,很坚韧,有明显的直纹。据北宋文献着录: “ 高丽纸以棉、茧造成,色白如绫,坚韧如帛,用以书写,发墨可爱。此中国所无,亦奇品也。 ” 此纸多为粗条帘纹,纸纹距大又厚于白皮纸,经近人研究,宋元明清时我国书写所用高丽纸,大部分是桑皮纸。清乾隆时我国有仿制的高丽纸。

 玉版纸。一种洁白精致的精良笺纸。宋黄庭坚《豫章集 · 次韵王炳之惠玉版纸》诗: “ 古田小笺惠我白,信知溪翁能解玉。 ” 元费着《蜀笺谱》: “ 今天下皆以木肤为纸,而蜀中乃尽用蔡伦法,笺纸有玉版,有贡余,有经屑,有表光。 ” 《绍兴府志》: “ 玉版纸莹润如玉 ” 。

 连史纸。又叫 “ 连四纸 ” 、 “ 连泗纸 ” ,纸质较厚者又称为 “ 海月纸 ” 。原产于福建省邵武,以及闽北地区和江西省铅山县一带。采用嫩竹做原料,碱法蒸煮,漂白制浆,手工竹帘抄造。纸质薄而均匀,洁白如羊脂玉,书写、图画均宜,多用来制作高级手工印刷品,如碑帖、信笺、扇面原纸等。相传是福建邵武连姓兄弟经过多年研制,精工抄造而成,因他们排行 “ 老 三 ” 、 “ 老四 ” 而得名。

 机器连史纸。机器连史纸是用机器制造的,颜色稍黄,清末民初才被采用,中华书局印《四部备要》用的就是机器连史纸 。

目录 1 拼音 2 《外科启玄》卷十二:隔纸膏 21 处方 22 功能主治 23 隔纸膏的用法用量 24 摘录 3 《外科方外奇方》卷四:隔纸膏 31 处方 32 制法 33 功能主治 34 隔纸膏的用法用量 35 摘录 4 《寿世保元》卷九:隔纸膏 41 处方 42 制法 43 功能主治 44 隔纸膏的用法用量 45 摘录 5 《外科十三方考》:隔纸膏 51 处方 52 制法 53 功能主治 54 隔纸膏的用法用量 55 摘录 6 《仙拈集》卷四:隔纸膏 61 处方 62 制法 63 功能主治 64 隔纸膏的用法用量 65 注意 66 摘录 7 《明医指掌》卷八:隔纸膏 71 处方 72 制法 73 功能主治 74 隔纸膏的用法用量 75 摘录 8 《古今医鉴》卷十五:隔纸膏 81 处方 82 制法 83 功能主治 84 隔纸膏的用法用量 85 摘录 9 《疮疡经验全书》卷三:隔纸膏 91 处方 92 制法 93 功能主治 94 隔纸膏的用法用量 95 摘录 10 《医统》卷八十一:隔纸膏 101 处方 102 制法 103 功能主治 104 隔纸膏的用法用量 105 摘录 11 《疮疡经验全书》卷三:隔纸膏 111 处方 112 制法 113 功能主治 114 摘录 12 《回春》卷八:隔纸膏 121 处方 122 制法 123 功能主治 124 隔纸膏的用法用量 125 注意 126 摘录 13 《赤水玄珠》卷二十九:隔纸膏 131 处方 132 制法 133 功能主治 134 隔纸膏的用法用量 135 摘录 14 《遵生八笺》卷十八 141 方名 142 组成 143 主治 144 隔纸膏的用法用量 145 制备方法 15 《集成良方三百种》卷下 151 方名 152 组成 153 主治 154 隔纸膏的用法用量 16 《青囊立效秘方》卷二 161 方名 162 组成 163 主治 164 隔纸膏的用法用量 165 制备方法 17 《疡医大全》卷二十五 171 方名 172 组成 173 主治 174 隔纸膏的用法用量 175 制备方法 176 附注 18 年氏《集验良方》卷六 181 方名 182 组成 183 主治 184 制备方法 19 《疡医大全》卷三十 191 方名 192 组成 193 主治 194 隔纸膏的用法用量 195 制备方法 20 《寿世新编》卷中 201 方名 202 组成 203 主治 204 隔纸膏的用法用量 205 制备方法 21 《医部全录》卷二○二引《疮疡全书》 211 方名 212 组成 213 主治 214 隔纸膏的用法用量 215 制备方法 22 《摄生众妙方》卷八 221 方名 222 组成 223 主治 224 隔纸膏的用法用量 225 制备方法 23 《杏苑》卷七 231 方名 232 组成 233 主治 234 隔纸膏的用法用量 235 制备方法 236 附注 24 《外科经验方》 241 方名 242 组成 243 主治 244 隔纸膏的用法用量 245 制备方法 附: 1 古籍中的隔纸膏 1 拼音

gé zhǐ gāo

2 《外科启玄》卷十二:隔纸膏

21 处方

龙骨6克 血竭15克 轻粉15克 冰片03克 阿魏06克 乳香 没药各3克 麝香03克 黄丹(飞)30克 生芝麻27克(捣末)香油90毫升

22 功能主治

治臁疮日久,顽疮结毒。

23 隔纸膏的用法用量

先将丹、油、芝麻熬数沸,再下别药药末,临起时方下冰片、麝香搅匀。用甘草煮油纸,两面扎孔,贴患处。

24 摘录

《外科启玄》卷十二

3 《外科方外奇方》卷四:隔纸膏

31 处方

明矾、胡椒、川椒、皮消、淮盐砖(用火煅透)、白占各等分。

32 制法

上为细末,用青油烛调油纸上。

33 功能主治

臁疮。

34 隔纸膏的用法用量

贴之,须令忍痛。

35 摘录

《外科方外奇方》卷四

4 《寿世保元》卷九:隔纸膏

41 处方

枯矾3钱,密陀僧3钱,龙骨(煅)3钱,黄丹(水飞)3钱。

42 制法

用布针将油纸刺孔,桐油调药摊上。

43 功能主治

脚胫上生疮肿痛,顽毒溃烂,久不已。

44 隔纸膏的用法用量

贴患处。

45 摘录

《寿世保元》卷九

5 《外科十三方考》:隔纸膏

51 处方

乳香1钱,没药1钱,血竭1钱,轻粉2钱,银珠2钱,铅粉3钱,朱砂2钱,冰片1分,石钟乳3钱(煅过)。

52 制法

上为末,用清油4两,黄蜡4两,入锅熔化取起,瓷碗贮之,候冷定,入药在内搅匀,以棉纸摊膏。

53 功能主治

鬓疔已经溃烂化脓者。

54 隔纸膏的用法用量

贴于患处,1日2换。贴去腐肉后,视其肉色如石榴尖样时,用熏洗汤洗净,贴解毒膏,掺加味天然散,生肌平口。

55 摘录

《外科十三方考》

6 《仙拈集》卷四:隔纸膏

61 处方

松香(制)8钱,黄柏末4钱,轻粉5分。

62 制法

用麻油或猪油调成膏,用甘草5钱煎汤,将纸煮过晒干,针刺多眼,摊药。

63 功能主治

结毒臁疮。

64 隔纸膏的用法用量

贴疮上,先用葱、椒汤洗净,方贴之。

65 注意

忌食发物。

66 摘录

《仙拈集》卷四

7 《明医指掌》卷八:隔纸膏

71 处方

龙骨(煅)1两,铅粉1两,铅丹1两。

72 制法

上为末,香油或桐油调,油纸夹隔。

73 功能主治

臁疮不问久近,虽腐烂至骨。

74 隔纸膏的用法用量

须先以葱、椒煎汤,洗净然后贴上,次日又翻过贴。

75 摘录

《明医指掌》卷八

8 《古今医鉴》卷十五:隔纸膏

81 处方

鸡屎(炒)1两,松香(生)1两,百草霜8钱,雄黄5分,枯矾4分。

82 制法

上为末,香油调。

83 功能主治

一切恶疮、肿毒、顽疮。

84 隔纸膏的用法用量

用伞纸贴患处。摊药于纸上,再将原纸返展盖住。

85 摘录

《古今医鉴》卷十五

9 《疮疡经验全书》卷三:隔纸膏

91 处方

黄柏(蜜炙)2钱,飞丹2钱,轻粉1钱,面粉1钱。

92 制法

桐油调,作隔纸膏。

93 功能主治

妇人血风疮。

94 隔纸膏的用法用量

贴之。

95 摘录

《疮疡经验全书》卷三

10 《医统》卷八十一:隔纸膏

101 处方

黄耆(末)半两,轻粉1钱,乳香1钱,没药1钱,血竭5分,银朱1钱,铜录2分。

102 制法

上为细末,真香油调成膏,摊油纸上,再用油单纸一层,以布针刺孔数个掩膏药上。

103 功能主治

臁疮。

104 隔纸膏的用法用量

贴之,1日一易。

105 摘录

《医统》卷八十一

11 《疮疡经验全书》卷三:隔纸膏

111 处方

自然铜5分(好醋煅7次),乳香1钱,没药1钱,血竭1钱,黄蜡5钱,铜青5钱,细芽茶8钱(另研为末),黄柏末4两。

112 制法

先用生桐油4两,煎滚取出,先加柏末,后加茶末,待略温,再入细药,次加麝香5分。

113 功能主治

里外臁疮。

114 摘录

《疮疡经验全书》卷三

12 《回春》卷八:隔纸膏

121 处方

黄香(研烂)5钱,轻粉5钱,银朱5钱,冰片半分。

122 制法

上为细末。

123 功能主治

臁疮。

124 隔纸膏的用法用量

香油调,用油单纸摊,先以针密密刺孔,将药摊于孔上夹于中。先将葱头、花椒、细茶煎水洗净疮毒,后以孔口向疮贴,用布带紧扎。夏月1日1换,冬月2日1换1洗。其臭烂不可闻者,不过5贴而愈,凡摊药,看疮大小形式摊贴。

125 注意

忌诸般发物。

126 摘录

《回春》卷八

13 《赤水玄珠》卷二十九:隔纸膏

131 处方

当归5钱,白芷5钱,黄连5钱,五倍子5钱,雄黄5钱,没药5钱,海螵蛸5钱,血竭5钱,白及5钱,白蔹5钱,黄柏5钱,厚朴5钱,黄丹、乳香2钱半(研),轻粉1钱。

132 制法

上为细末。

133 功能主治

内外臁疮。

134 隔纸膏的用法用量

用清油纸贴药,敷疮上,绢帛缚定;有脓水,解开,刮去不洁,再贴药。如此数次即愈。须先用烧盐汤洗净,片帛拭干,待片时,水气干,然后贴药。

135 摘录

《赤水玄珠》卷二十九

14 《遵生八笺》卷十八 141 方名

隔纸膏

142 组成

净猪油(熬化)1两,黄占5分,白占5钱,轻粉2钱,黄柏2钱(胆炙),珍珠1钱5分,官粉3钱,赤石脂1钱(煅)。

143 主治

湿毒顽疮,臭烂臁疮。

144 隔纸膏的用法用量

先以韭菜煎汤洗净患处,然后贴之。

14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先将前3味熔化,再下细末,为隔纸膏。

15 《集成良方三百种》卷下 151 方名

隔纸膏

152 组成

香油4两,铜绿4两,黄蜡1两。

153 主治

臁疮。

154 隔纸膏的用法用量

共溶化,微温用毡片摊。贴。避风,次日即换。

16 《青囊立效秘方》卷二 161 方名

隔纸膏

162 组成

炙乳香5钱,制没药5钱,水连1两,川柏3两,湘黄2两,青黛1两。

163 主治

臁疮破烂。

164 隔纸膏的用法用量

贴之,6日1换。

165 制备方法

上为末,猪油捶,以油纸着肉一面刺眼,外层不刺眼,摊药夹中。

17 《疡医大全》卷二十五 171 方名

隔纸膏

172 组成

无名异(洗净,微炒)1两,龙骨2钱,血竭2钱,乳香2钱,没药2钱,雄黄2钱,牛黄2钱,阿胶2钱,海螵蛸2钱,赤石脂5钱,郁金5钱,黄柏5钱,黄丹5钱,轻粉。

173 主治

臁疮。

174 隔纸膏的用法用量

先用盐、葱、花椒汤洗净,拭干贴之,3日1换。

17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香油调,用黑伞纸刺孔,作隔纸膏。

176 附注

方中轻粉用量原缺。

18 年氏《集验良方》卷六 181 方名

隔纸膏

182 组成

乳香(去油)1钱2分,没药(去油)1钱2分,铜绿1钱2分,儿茶1钱2分,龙骨1钱2分,雄黄1钱5分,轻粉1钱5分,芦荟1钱,山甲5分,蜈蚣5分,黄柏5分,冰片5分。

183 主治

紫泡并久远裙边疮及诸疮。

184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用槐、柳、桃枝各12寸,羊粪12粒,幼妇血余1握,先入油锅熬枯,去滓,入真黄占2两,后入白占2两,再入官粉4两搅匀,黄丹4两搅匀,滴水成珠,将锅离火,加前药末,不住手搅,倾在水内,出火毒。

19 《疡医大全》卷三十 191 方名

隔纸膏

192 组成

雄猪油(去皮膜)、劈毒立消丹、麻油2茶匙,飞丹3钱。

193 主治

白蛇串(又名蛇窠疮)。

194 隔纸膏的用法用量

摊隔纸膏。贴之。

195 制备方法

将雄猪油熬化冷定,入劈毒立消丹,再加麻油、飞丹收用。

20 《寿世新编》卷中 201 方名

隔纸膏

202 组成

白蜡5钱,甘石3钱,银朱1钱,铜绿5分,枯矾5分,大梅片2分。

203 主治

臁疮。

204 隔纸膏的用法用量

用麻油2两,头发少许,男用女发,女用男发,熬至滴水成珠,方下各品,惟白蜡、梅片,须起锅时加之。再用油纸一块,中间密密刺孔,如患处大,以通药气,末将膏药括上,两面对折,藏药在内,四围亦须向内略卷,免药流出,外加带子扎住。敷12日后,揩去脓垢,或仍照扎,或换过药,如脓干,即不必开着,有数日自然肌满而痊。

20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另包。

21 《医部全录》卷二○二引《疮疡全书》 211 方名

隔纸膏

212 组成

面粉1两,白蜡1两,黄蜡8钱,冰片1钱。

213 主治

小便疳疮大烂者。

214 隔纸膏的用法用量

贴之。5日后痛即止,肉即生矣。

215 制备方法

先用麻油3两,火上熬化二蜡,随下面粉,次下冰片,为隔纸膏。

22 《摄生众妙方》卷八 221 方名

隔纸膏

222 组成

蕲艾(末)、飞丹、韶粉。

223 主治

臁疮。

224 隔纸膏的用法用量

先以葱、椒、米泔水洗过,隔纸贴之。

225 制备方法

以生桐油调匀,摊纸上。

23 《杏苑》卷七 231 方名

隔纸膏

232 组成

乳香5分,没药5分,无名异5分,血竭5分,轻粉5分,百草霜5分,万年灰、龙脑。

233 主治

杖疮疼痛及臁疮。

234 隔纸膏的用法用量

缚上。

235 制备方法

上为细末,和匀,用菜油调匀如膏,以油单纸看患处大小做袋1个,入药于中,捏匀。

236 附注

方中万年灰。龙脑用量原缺。

24 《外科经验方》 241 方名

隔纸膏

242 组成

煅石膏(为末)、枯白矾(为末)各等分。

243 主治

臁疮,湿毒疮。

244 隔纸膏的用法用量

贴之。更服荆防败毒散,如数剂不应,宜服人参黄耆汤。

245 制备方法

桐油调,作隔纸膏。

古籍中的隔纸膏 《疡医大全》:[卷二十五腓部]疮门主方

亦翻转三次,两层夹纸,以针刺眼透药,临用旋摊。隔纸膏(胡公弼。)无名异(洗净微炒,一两)龙骨血竭乳

《外科集验方》:[卷下]疮论

皮烂肉现,臭秽可畏。治法,当先取虫,然后敷药如隔纸膏、麝香轻粉散之类皆可,仍宜内服黄丸及神仙蜡矾丸

《本草纲目拾遗》:[卷九器用部]旧伞纸

粉、猪骨髓研匀,摊旧伞纸上贴之。周氏家宝∶诸疮隔纸膏、疮经验膏、隔纸膏、胱身隔纸膏,俱用旧伞纸夹药

《疡医大全》:[卷二十五腓部]血疯疮门主方

生葱(一根)猪油(一块)蜜糖(半杯)共捣烂,摊隔纸膏贴。又方乌药切碎,以屋上阴阳瓦焙为末,醋调以鸡

《景岳全书》:[卷之六十四春集·外科钤古方]外科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眼睛结构之一·神膏 31 神膏的组织结构与生理功能 32 神膏与脏腑的关系 4 方剂·神膏 41 《疡科选粹》卷八方之神膏 411 方名 412 组成 413 主治 414 神膏的用法用量 415 制备方法 42 《洞天奥旨》卷十五方之神膏 421 方名 422 组成 423 主治 424 神膏的用法用量 425 加减 426 制备方法 43 《华佗神医秘传》卷三方之神膏 431 方名 432 组成 433 功效 434 主治 435 神膏的用法用量 436 加减 437 制备方法 5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神膏 神膏药品说明书 1 拼音

shén gāo

2 英文参考

vitreum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spirit jelly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vitreous body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13)]

3 眼睛结构之一·神膏

神膏(spirit jelly;vitreous body)为中医眼科解剖名称,眼睛结构之一,又称护睛水(《疡医大全》卷十一:“白睛最坚属肺金,内藏护睛水,如鸡子清之稠浓。”)。即西医所称的玻璃体[1]。神膏是无色透明的半胶冻状物质,充填于玻璃体腔内,前界为晶体悬韧带和睫状体,后界为视网膜视神经,容积约为45ml[2]。神膏充填着眼珠内面晶珠之后五分之四的空腔。具有从眼珠内面对视衣均匀施加压力,使其贴附于眼珠内壁,并支撑眼珠维持球形的作用[3]。

《证治准绳·杂病》:“大概目圆而长,外有坚壳数重,中有清脆,内包黑稠神膏一函。膏外则白稠神水,水以滋膏。”《目经大成》卷一:“风轮下一圈收放者为金井,庄内黑水曰神膏,有如卵白涂以墨汁。”概念欠明确。但《张氏医通》卷八于金针开内障中载有:“年高卫气不固,针时神膏微出。”据此神膏应指今之玻璃体。但亦有人认为还包括部分色素膜。[1]

31 神膏的组织结构与生理功能

玻璃体为五色透明的胶质体。它充满在晶状体后面的玻璃体腔内。玻璃体腔是眼内最大的腔,前界为晶状体的后面,后界为视网膜,容积约为45毫升。玻璃体前面有一凹,称玻璃体凹,以容纳晶状体。

玻璃体周围部分密度较高,称为玻璃体膜。位于晶状体后面者为前界膜;位于视网膜前面者为后界膜,在玻璃体内,中央有一玻璃状体管,此管的两端分别与晶状体及视 相连,胎儿时管内有玻璃体动脉,出生后即可消失。如出生后仍不消失者,称玻璃体动脉残留,一般不影响视力。

玻璃体主要成分是水,占98%以上,还含有少量胶原与透明质酸等。本身无神经、血管,全靠房水及脉络膜等组织供给营养,新陈代谢也甚微,丢失后不可再生。

玻璃体是透明的,如因周围组织外伤、炎症或出血等,即可致玻璃体混浊,影响视力。

玻璃体除参与屈光和维持眼球形态外,还有支撑视网膜的作用,若玻璃体液化或手术时丢失过多,则支撑力减弱,容易发生视网膜脱离。

32 神膏与脏腑的关系

神膏与脏腑的隶属关系历来认识不一致,有认为属胆者(《审视瑶函》),亦有认为属肾(《目经大成》)者,有认为属肺(陈达夫《中医眼科六经法要》)者,但神膏病变,古人认为与胆肾有关者居多[1]。

4 方剂·神膏 41 《疡科选粹》卷八方之神膏 411 方名

神膏

412 组成

唐魏6钱,麝香九分,甘草3两,川乌3两,草乌3两,甘松3两,山柰3两,雄黄3钱,朱砂3钱,桐油3斤,胡椒1两,密陀僧1斤3两(研极细末,取净末)。

413 主治

《疡科选粹》卷八方之神膏治诸般肿痛毒,跌打损伤,痈疽发背。

414 神膏的用法用量

贴患处。

415 制备方法

先将桐油熬至34滚,下甘草、川草乌、甘松、山柰,再煎12滚,漉出滓,次下细药末,一滚即止。

42 《洞天奥旨》卷十五方之神膏 421 方名

神膏

422 组成

金银花8两,蒲公英8两,木连藤8两,真麻油8两,黄丹12两,乳香3钱,没药3钱,松香3两。

423 主治

《洞天奥旨》卷十五方之神膏治发背,诸疮疡,不论阴阳痈毒,皆可贴之。

424 神膏的用法用量

摊贴。

425 加减

阳疽,用冰片1钱,麝香2分,黄柏3钱,白芷3钱,五灵脂2钱,三七根5钱,洋参3钱,各为末,掺入膏药贴之;阴疽,用肉桂3钱,冰片3分,人参1钱,丹砂3钱,紫石英3钱,儿茶3钱,五灵脂2钱,各为末,掺入膏内贴之。

426 制备方法

上以麻油先煎金银花、蒲公英、木连藤至黑,滤去滓,入黄丹、乳香、没药、松香,煎成膏,去火毒。

43 《华佗神医秘传》卷三方之神膏 431 方名

神膏

432 组成

乳香2钱,没药2钱,血竭2钱,儿茶2钱,三七2钱,冰片1钱,麝香2分。

433 功效

《华佗神医秘传》卷三方之神膏具有去腐生新之功效。

434 主治

治痈疽皮肤溃烂,及施割后。

435 神膏的用法用量

掺用。或上药加豚脂半斤,蜂蜡1两,稍温用棉纸摊膏,贴痈疽破烂处。

436 加减

杖伤,倍三七;有热,加黄连1钱;腐,加轻粉1钱;有火,加煅龙骨1钱;欲速收口,加珍珠1两,或加蟹黄(取团脐螃蟹,蒸熟取黄,晒干收用)2钱。

437 制备方法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艾条 5 艾条灸的分类 51 悬起灸 52 实按灸 6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艾条灸 1 拼音

ài tiáo jiǔ

2 英文参考

moxa roll moxibustion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moxa stick moxibustion [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中医药学名词(2004)]

3 概述

艾条灸(moxa stick moxibustion)又称艾卷灸[1]。为艾灸法的一种[2]。是用艾条在施灸部位或病变部位施行的灸法[3]。即用特制的艾条在穴位上或病变部位进行熏灸或灼烫[2]。此法从古代太乙神针和雷火针灸法简化而来[1]。使用简便,效果良好,为目前临床所常用[1]。

4 艾条

艾条(moxa stick)又称艾卷[1]。是用棉纸包裹艾绒制成的圆柱形长卷[3]。一般长20厘米,直径15厘米,重约10g[1]。

根据内含药物之有无,艾条又分为纯艾条和药艾条两种[2]。

纯艾条是取艾绒24克,平铺在26厘米长、20厘米宽,质地柔软疏松而又坚韧的桑皮纸上,将其卷成直径约15厘米的圆柱形,越紧越好,用胶水或浆糊封口而成[2]。

如在艾绒中掺入药物(加入药末6~8克,与艾绒拌匀)称药艾条[2]。

艾条(图出自《中国针灸学词典》)

5 艾条灸的分类

艾条灸按其操作方法,可分为悬起灸和实按灸二种[1]。

51 悬起灸

悬起灸(over skin moxibustion suspension moxibustion)为艾灸灸法之一[4][5]。是将艾条悬于穴位上方施行的灸法[3]。悬起灸与实按灸相对,方法是将艾卷悬放在距离穴位一定高度上进行熏烤,不使艾卷点燃端直接接触皮肤[4]。一般每次灸至皮肤温热潮红为度[5]。清《陈修园医学丛书·太乙神针》附载有叶圭的操作法:“将针(指艾条)悬起,离布半寸许,药气自能隔布透入……取效较缓。”操作时可集中熏灸一处,也可作较大范围的回旋灸,也可作一起一落的雀啄灸[4]。

悬起灸分为温和灸、雀啄灸和回旋灸[5]。详见悬起灸条。

52 实按灸

实按灸(pressing moxibustion paper or clothseparated moxibustion)为艾条灸的一种[6]。是指施灸时,先在施灸部位垫上布或纸数层,然后将药物艾条的一端点燃,趁热按到施术部位上,使热力透达深部的艾条灸[3]。古代的太乙神针、雷火针灸法属此范畴[7]。《寿域神方》卷三:“用纸实卷艾,以纸隔之,点穴于隔纸上,用力实按之,待腹内觉热,汗出,即差。”即将艾条(通常用药艾条)点燃后隔布或绵纸数层紧按在穴位上施灸,使热气透入皮肉;待火灭热减后重新点火按灸[6][7]。常用于风湿痹证[7]。古代的太乙神针、雷火针灸法属此范畴[7]。

目前市场上出售古籍书,较为盛行,但唐、宋、元、明等朝代的古籍书已是凤毛麟角,难以见到,故大多数均为清代或者民国时期的书籍。

对于如何鉴别清代版本古籍书的问题,根据笔者多年来的一些实践体会,有如下几点以供参考。 对清代书籍的版别要有所认识,其大致可分内府刻本、官刻本、私刻本、坊刻本等四大类别。内府刻本主要指武英殿刻本;官刻本主要指各省、府、州、县学校、书院刻本;私刻本主要指私人刻书;坊刻本指书坊刻本,如苏州扫叶山房,扬州文官堂、宁波群玉山房,安徽屯溪茹古堂、金陵奎璧斋等等。 对清代书籍的特征要有所掌握清初刻本多有明代遗风,字形长方、横细竖粗。如顺治刻本《甲申集》、《梅村集》。康熙以后多为硬体字和软体字。硬体字即仿宋体;软体字即写体,如《板桥集》、《绿窗遗稿》、《杨太后诗》等。 对清代书籍的纸张要有所了解。其多为开化纸、棉纸、黄榜纸、毛边纸、毛太纸等,颜色呈暗黄,纸质柔软耐久。 对清代书籍的版式要有所辨别。一般多为左右双边,也有四周双边、单边。多白口、少黑口,装帧大多为线装。 总之,对清代版本书籍的鉴定方法除上述几方面外,还应注意书的作者及成书年代是否相符,也是鉴定清代古籍书是否属真本或仿本的重要一环。

要知道古书在流传过程中会产生的错误,首先要了解古书是以何形式流传的,这样我们就很容易分析出其中可能存在的错误:

一、古藉简介

记录古代文献之书籍。《说文》:“古,故也。”故古籍又称故籍、故书、载籍等。古代文献,最早见载于甲骨、金石,“甲骨卜辞”也称“殷墟书契”。作为最早的正式书籍,为用竹木及缣帛记录文献之简牍、帛书。晋太康二年(公元280年)汲群魏襄王墓出土之《纪年》、《穆天子传》等竹书,1972年山东临沂银雀山汉墓出土之《孙子兵法》、《孙膑兵法》等简书,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出土之《秦律》等简策,以及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之《老子》、《经法》、《战国纵横家书》等帛书,为传世之最早古籍。汉代纸问于世,遂有手抄、唐写、宋元明清刻印书籍。据国务院古籍小组的规定,以辛亥革命(1911年)为断限,凡辛亥革命以前记录古代文献之书籍,通称为古籍。据古籍目录《中国丛书综录》、《中国地方志综录》、《贩书偶记》以及佛藏、道藏、通俗小说、讲唱文学、金石碑录等不完全统计,我国现存古籍约10万多种。

二、古籍类别与版本

善本:书籍精加校勘,错误较少者。宋欧阳修《欧阳文忠公全集·集古录跋尾》卷八《唐田弘正家庙碑》:“自天圣以来,学者多读韩文,而患集本讹舛,惟余家本屡更校正,时人共传,号为善本。”又,珍贵难得之旧刻本、精抄本、精校本、手稿、旧拓碑帖等,通常亦称为“善本”。

孤本:仅留存一份之书本。一部书之某一书本,未刻之手稿,碑帖之旧拓本,在现世间仅有一份流传者,均可称为孤本。

蓝本:谓著书或刊书所依据之旧本。《居易录》:“今方修一统志,似当以旧通志为蓝本。”凡是重刊或校勘,必以最精之本子为蓝本。

刻本:又称“椠本”、“刊本”,雕板印成之书。我国雕板印书始于隋唐,至宋而大盛。按刻书之不同情况及刻本之不同类型,可分各种不同型式:以时代区别,有宋、金、辽、元、明、清刻本;以地域区别,有浙江、福建、江西、山西、江苏、安徽、四川等各地刻本;以刻书者区别,有官刻、私刻、坊刻等;以版式区别,有九行本、十行十八字本、四周单栏本、左右双栏本、竹节栏本、白口本、黑口本、两节本、袖珍本、巾箱本等;以字体区别,有大字本、小字本、宋体字本、软体字本(亦称写刻本)、篆字本、梵文本、满文本、满汉文合刻本等;以墨色区别,有朱墨印、几色套印等;以纸张区别,有皮纸本、麻纸本、棉纸本、竹纸本、开化纸(亦称桃花纸)本、宣纸本、毛边纸本、毛太纸本、罗纹纸本、连史纸本等;以装订形似区别,有经折装(亦称梵夹装)本、旋风装本、蝴蝶装本、包背装本、线装本、毛装本、金镶玉本等;以刻书先后区别,有原刻本、重刻本、仿刻本、初印本、后印本等;以内容及价值区别,有足本、残本、增订本、删节本、繁本、简本、批点本、评本、单疏本、集解本、重言重意本、纂图互注本、绣像本等。

祖本:一种书最初刻印之本。一种书在不同时期往往刻有多种本子,难免产生讹误,而祖本则保持其本来面貌,因此为人所重。

原本:第一次写成或刻成之书本。为对增订、修改和重刻、改版而言。原始稿本和最初刻本与增订、重刻之本往往有很多不同。可供查考一种著作之发展过程。

定本:一书之最后确定之本。指自己编撰或整理前人之著作,在一定时间内,已经整理完毕,最后确定,准备发表之本子。

副本:同一书籍抄出之副本。为对正本而言。过去公私藏书家,得一稀见图书,依样重写,储作副本。《隋书·经籍志》:“炀帝即位,秘书三阁,限写五十副本”。今亦指国家对内或对外文件之正式签署之副本,备存查和通知有关方面之用。

别本:同书同一来源之另一本子。亦称“副本”。《南史·刘孝绰传》:“又写别本封至东宫。”又,同书另一来源之本子。亦称“异本”。因所根据之来源不同,内容也有出入。如:书有《别本十六国春秋》,帖有《黄庭坚别本》。

仿刻本:摹仿原版字体版式刻印之书本。宋无刻本,多以擅长书法者上版,加之雕印精湛,明清两代刻书往往予以摹仿,故有“仿宋本”、“仿元本”之称。

影刊本:照原书版式影刊之书本。珍贵之古籍,为存原书面貌,以适应研究之需要,清乾、嘉以后,常用影刊方法加以传布。如黄丕烈所刻《士礼居黄氏丛书》,其法大都先照原书影摹,然后上版开雕。摄影术发明后,亦有用原书照相雕版者。刻成之后,与原刻相仿,精工者几难识别。自影印兴,影刻之书渐少。

抄本:也称“写本”。即抄写之书本。习惯称唐以前为“写本”,唐以后称“抄本”。宋以后,雕版虽以盛行,但抄本与之并行,如明《永乐大典》、清《四库全书》皆为抄本;有些较为专门或需要不广之著作,仍靠抄本流通。更有抄书者系著名藏书家或学者;除书之内容外,其手迹也值得珍重。故抄本图书一直为人们所重视,藏书家以精抄本与宋元刻本相次比。对于不详年月之抄本,约在清嘉庆以前者通称“旧抄”,晚清者称“近抄”,辛亥革命以后者称“新抄”。对于确定为明代或清代之抄本而无从断其年月者,则统称“明抄”或“清抄”。

朱墨本:用朱、墨两种颜色套印之书本。最早为元至元六年(1340年)湖北江陵资福寺所刻无闻和尚《金刚经注解》卷首之《灵芝图》和经注,都用朱墨两色套印。沿至明末,吴兴(今湖州市)闵齐吉、凌檬初两家盛用两色套印,墨色印正文,朱色印评语及圈点。

珍本:指具有历史、艺术和类别科学价值之珍贵罕见之写本或刻本。

初印本:书版刻成后第一次印刷之书本。特点是字画清晰,赏心悦目,故为藏书家与读者所重。

后印本:历次再版印刷之书本。其字迹漫漶,版断框歪,墨色暗淡,故不受人喜爱。

重刻本:一种书重新刻印之本。相对原本而言。不但字体版式与原本不同,在文字内容上也往往有所修改,多在序文凡例中加以说明。

道藏本:根据道藏刻印之书本。同样,佛经中亦有“碛砂藏本”、“嘉兴藏本”等称呼。

卷子本:用卷轴装订之书籍。唐以前抄写书本均用长幅纸,卷成一束。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唐人写本存于今者皆为长卷,如手卷之状,收藏家谓之卷子本。”

百衲本:用百种不同版本之残卷零页配合或汇印而成一部完整之书本。“百衲”取僧衣破敝补缀之称。如商务印书馆影印之《百衲本资治通鉴》、《百衲本二十四史》。

残本:内容残缺不全之书本。

配本:一部书因有残缺,用其它版本之同一种书予以配全,故称。

三朝版:经过三个朝代修补之书版。南宋杭州国子监,所藏各种书版多有残缺。元朝时,将这些版片转入西湖书院,加以修补印行。至明洪武八年,书版又移至南京国子监,再次进行修补印刷。对这部分递经宋、元、明三朝修补之书版,后人称为“三朝版”。

活字本:用活字排版印刷之书本。活字印刷为宋仁宗庆历时(1041——1048年)毕升所发明。其法,用胶泥刻字,火烧使坚,排版印刷。为中国之伟大创造,早于欧洲活字印刷400多年。元代又创木活字。明弘治时创铜、铅活字,为我国近代铅字印刷术之前导。

影印本:根据原书用照相制版方法印成之书本。有胶印、大石印、珂罗版(即玻璃版)印、铜版印等。稀少、罕见之图书资料,为研究之需,常用原书影印,以广流传。

石印本:以药墨书写于特种药纸上,用石制版印刷之书本。用摄影制版石印之书,则称“大石印本”。

排印本:用活字排印之书本。为区别版本,通常称铅字排印之书为“排印本”,而其它活字排印之书则分别称为“泥活字本”、“铜活字本”、“木活字本”等。

拓本:即摹拓金石彝器碑碣印章之本。用红色拓者称“朱拓”,黑色拓者称“墨拓”,最早拓者称“初拓”。初拓字迹(或图案)清晰,墨色匀净,较为珍贵。

稿本:即作者之原稿。作者亲笔写定者称“手稿本”,经过整理誉清者称“清稿本”。

影写本:用纸覆于原书上影写成之书本。其点画行款,一依原本。一般专指影写宋、元善本,如明末常熟毛晋及古阁据宋本影写,非常精工。

校本:根据不同本子和有关资料核对过之书本。取某书之一本子作底本,搜罗一种或几种不同本子及有关资料相核对,发现其讹误衍脱,即在底本上加以批注。如只传抄他人所校,则称为“过录校本”。

内府本:明、清两代宫廷内部刻印之书本。校勘,刻印,都较精良。清昭梿所撰《啸亭杂录续》有内府刻书目录一卷,可资检览。

藩刻本:明代分封各地之藩王所刻印之书本。因有些藩王、子孙及其门客颇有学问,而且刻印之书所据底本多为御赐宋、元善本,故其版本价值较高。

聚珍本:清代以木活字排印之书。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刻印《四库全书》中善本,因仿宋人活字版式,镌木单字25万余枚。高宗以活字版名称不雅,改称“聚珍版”。凡排印之书,首有高宗题诗十韵,每书首页首行之下有“武英殿聚珍版”六字,世称武英殿聚珍版书。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颁发聚珍版于东南各省,并准所在锓木通行。先后承命开雕者有江宁、浙江、江西、福建等地。这些仿聚珍版刻印之书籍,通称为“外聚珍”,而将武英殿聚珍版称为“内聚珍”,以示区别。后来中华书局创制仿宋体铅字,就名为“聚珍仿宋版”。

闵版:明万历、天启年间,吴兴闵齐伋、凌蒙初采用朱墨与五色套版所印之书。其选择经、史、子、集各类凡士人习用书籍,专辑前人评论批点,使用方正宋体字和优质白纸,作朱墨两色或兼用黛、紫、黄各色套印,后人称为“闵版”。特点为词义显豁,脉络分明,行疏幅广,光彩夺目。近人武进陶湘,编有《明吴兴闵版书目》。

麻沙本:南宋福建省建阳县麻沙镇书坊刻印之书本。因该地盛产榕树,木质松软,易于雕版,故书坊集中,于当时图书流通起了重要作用。但由于书贾射利,校勘粗疏,刷印低劣,故《石林燕语》有“天下印书,以杭州为上,蜀本次之,福建最下”之说。

蜀本:四川刻印书本之总称。宋代眉山为四川刻书中心。刻书多为大字颜真卿体,故又有“眉山本”、“蜀大字本”之称。

浙本:浙江刻印之书本。又分杭州本、婺州本、衢州本、台州本。宋代浙本大都字体方整、刀法圆润,为宋版之上品。

闽本:亦称“建本”,即福建刻印之书本。又分建宁本、建阳本、麻沙本等。

宋本:宋代刻印之书本。雕版书至宋代而大盛,杭州、建阳、眉山等都为当时刻书中心。公私所刻,有监司、家塾、坊肆等。其风格北宋质朴,南宋挺秀;多仿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字体;白口居多,至南宋中后期出现细黑口;避讳较严。所印书籍,校勘精审、雕印精美者颇多,往往为后世刻本所依据,为学者所重视。

金本:金代刻印之书本。金代雕版中心在平阳(又称平水,今山西临汾),其地产纸丰富,书坊很多,设有管理出版机构。所刻著名者有《刘知远诸宫调》、《萧闲老人明秀集注》等。此外,山西运城所刻之《藏经》及河北所刻之经书、音韵学书,也颇有名。

元本:元代刻印之书本。元代雕版中心在杭州、建阳、平水等地。公私所刻,无论校勘与雕印,不乏精品,堪与宋本媲美。其风格、字体大都摹仿赵孟頫书法,扁方圆活,常用简体字,黑口、双鱼尾居多,初期行字疏朗,中期以后行格渐密,由左右双栏趋向四周双栏,目录和文内篇名上常刻有鱼尾。

明本:明代刻印之书本。明代雕版之普遍,出版量之庞大,前所未有。版画艺术、铜活字版及彩色套印,为明代雕印技术发展之辉煌成就。但有些刻本校勘不精,删节不当,甚至妄改书名、伪造古书,后人多有批评。明初刻书犹沿元代风格,黑口居多,正德、嘉靖间,出现仿宋风气,白口为多,字体横平竖直,起落顿笔有棱角,字形方正,显得板滞。万历以后,字形由方变长,字画横轻直重;部分家刻及坊刻本出现软体字,较为美观。

高丽本:亦称“朝鲜本”,指朝鲜刻印之中文古籍。我国印刷术很早传入朝鲜,朝鲜刻印之书流入我国也很多。无论刻本或活字本,均为软体大字,皮纸精印,书品宽大,醒人眼目。

东洋本:亦称“日本本”,即日本刻印之书本。我国印刷术首先传入朝鲜,其次为日本。日本所刻古籍,多用美浓纸精印,近似朝鲜本,但在字体与装订等方面,下朝鲜本一等。有些书行间注以平假名或片假名,较容易识别。

越南本:越南刻印之书本。越南之印刷术也从我国传入,故刻印风格及装订形式与我国基本一致。流入我国之书籍,大都在相当于清道光咸丰年间刻印,未见有更早印本。

官刻本:历代各类官方机构刻印之书本。如宋代秘书监、转运司、茶盐司、公使库、郡庠、县斋以及州府县学,元代国子监、各路儒学、府学、兴文蜀,明代经厂、南北两京国子监,清代武英殿等所刻之书,都属于官刻本。

监本:历代国子监刻印之书本。监本始于五代后唐,宰相冯道命判国子监事田敏等校定九经,刻版印售。以后国子监都印图书,以经、史为主。明朝南北两京设立国子监,都有刻书,故有南监本、北监本之称。

家刻本:私人刻印之书本。亦称“家塾本”。私家刻书为宋代以来雕版事业之重要组成部分,因不以营利为目的,校勘、刻印俱精,版本价值颇大。其中著名者,如宋陆遹刻《渭南文集》、黄善夫宗仁家塾刻《史记正义》;元平阳府梁宅刻《论语注疏》、古遇陈氏刻《尹文子》;明袁褧嘉趣堂刻《世说新语》;清黄丕烈刻《士礼居丛书》等。

坊刻本:简称坊本,指书铺刻印之书本。因以营利为目的,一般雕印不如官刻本之精,校勘不如家塾本只审。但也因地因人而异,如宋代临安陈氏书棚本,校印精湛,极为人所重;福建麻沙本,讹误较多,人多不贵之。因坊刻本面向大众,许多医书、民间文学赖以流传,故颇受人们喜爱。

三、主要错误

辑佚(缺失):由于古藉承载物有甲骨、简、金石、帛等形式,在某种情况下都会受到损坏,造成句字缺失,甚至整本整卷残缺不全,虽然后人会整理出“辑佚本”,辑佚本几乎一定会有错漏、误解。辑佚可能是古藉传出错最大的原因。有时不是整段缺失,会少写少抄一字,往往被称为“脱字”。

错字(别字):古人在誊刻、誊写、排字等过程中由于疏忽、误读、误认、通假字等原因造成错字。有些错字是关键字眼,甚至会造成后人对某一历史事件的误解。例如况周颐在《蕙风词话》卷四中提到:“朱淑真词,自来选家列之南宋,谓是文公侄女,或且以为元人,其误甚矣。淑真与曾布妻魏氏为词友。曾布贵盛,丁元以后,崇宁以前,大观元年卒。淑真为布妻之友,则是北宋人无疑。李易安时代,犹稍后於淑真。即以词格论,淑真清空婉约,纯乎北宋。易安笔情近浓至,意境较沈博,下开南宋风气,非所诣不相若,则时会为之也。池北偶谈谓淑真玑图记,作於绍定三年。绍定当是绍圣之误。绍定、理宗改元,已近南宋末季。浙地隶辇毂久矣。记云:‘家君宦游浙西。’临安亦浙西,讵容有此称耶。”由上文可见,绍定是绍圣之误,一字之差,谬之千里。这也是一个古藉出错的主要原因。

误解:中国文字几千年来词意变化很大,早期古文又十分简练,会造成后人在阅读时产生不同的理解结论,如果流传载体同时有缺失,后人在整理时加入自己的理解,就会产生很大误解。

张冠李戴:同在以上《蕙风词话》同一卷中,指出欧阳修的一首词误入朱淑真集。

以讹传讹:古人读书人少,写书人更少,当一专家泰斗在书中写出错误结论时,很少有人去怀疑其正确性,后人引用此论,导致以讹传讹。

标点错误:古书没有标点,后人在标点过程中会加入自己的理解,不一定是古人的愿意,甚至有可能完全是相反的意思。

标音错误:在校勘过程中,注音也是工作内容之一,校勘者对原文注音的理解不同,也会造成一定错误。

年代错误:对古藉出现、整理或作者生存年代的误认。

以上为几种主要错误,由于本人不是这方面专家,只是对此感兴趣的“票友”,答案不能作为专业使用,仅供参考。谢谢!

辨识、鉴定中国古籍以确定其刻印或抄写的年代、版本源流以及其价值的工作。它是古籍整理中的一项重要的学术研究工作。中国古籍历代流传,数量极大,门类繁多,同一种书经多次翻刻、传抄,版本繁杂,舛讹丛生,给后世利用和学术研究造成重重困难,因而古籍版本鉴别就成为不可或缺的基础研究工作。从事古籍版本鉴别需要具备广博的文史知识和版本学、目录学知识以及长期的实践经验。

  刻本书的鉴定依据字体刀法是决定版刻时代的主要依据。汉字是方块字,不同时代写字用的笔和写法有所演变,刻工的操作方法与技术水平也随时代有所发展,在字体结构等方面形成时代特点与差异。除时代特征外,刻版印刷发展的地区还形成独有的地方风格。从事鉴定工作,必须熟悉各时期、不同地方的刀法特色,掌握常人不易觉察的字体同异要领,从而得出判定。

  牌记为刻书标识。一般在书的卷尾,也有在序或目录之后的,文字有详有略,主要标明刻版年月及出版者。宋元以后多出现于坊刻本。元、明、清三代的私家、官府、书坊刻本使用较多,形成明显可资查考的依据。但有些影刻、翻刻本也把原书牌记摹刻下来,所以要参照其他特征加以辨析。

  序跋古籍大都有序跋。其内容多为阐扬本书著述的优长,记述刻、抄的经过和年代等等。鉴定者可从序跋正文及署款判定该书版本年代及真伪、讹托,从而成为鉴定古籍的依据之一,但须留意一书多刻时照刻底本的序跋以及抽撤刻书时的序跋的情况。

  刻工宋、金、元、明、清的刻本,常在书中镌有刻版者的姓名。有的一部书的刻工多达数十人。刻工历来受版本学家重视,从刻工姓名可了解版刻时代与地区,是最直接的依据。但明、清一些影宋刻本,也把原刻本刻工摹刻下来,容易造成误认;同一刻工刻的书也有年代的不同。因此还须结合其他旁证以作出准确判断。

  避讳封建社会用字最讲避讳,有避帝王讳,有避家讳或尊者讳。元代不讲究避讳,宋代及清代康熙、雍正以后避讳较严格。后世版本学家常以避讳字作为判定古籍大致时代的依据。但应注意翻刻、影刻本保留原书避讳字的情形。

  行款版式由于刻书时代不同,书的行款版式变异较为鲜明,虽有交错、例外,但有基本规律可循,例如宋版书的书口(版心)多为“白口”,而元版及明前期版本多用“黑口”。对行款版式的鉴定历来被视为重要依据之一(见雕版印刷文献、中国古籍形制)。

  纸张关于印本和写本书的用纸,前人没有系统的调查研究资料可供参考,很多纸不知其名称,而文献中提到的纸又难以与实物相联系,鉴定时所能根据的仅是纸质的精细厚薄,颜色的黄、白或灰以及帘纹宽狭而已。宋代有的浙刻本用白麻纸,纸质较匀净,有韧性;四川刻本也用白麻纸,有些纸质较粗,甚至有透空小孔。南宋初期福建印书所用竹纸,质地细润,纸色较白,但以后多用**竹纸,因而从宋、元到明代,黄纸成为福建印本的特征。明代以棉纸为贵,棉纸有厚薄之不同,纸质细润,白棉纸印书成为明代特色。明末出现了开化纸,纸质细白匀净,清代以开化纸印书最名贵,连史纸、竹纸应用亦多。宋以后,还有用公文纸(公牍纸)和其他册子、信札等旧纸的背面印书的,这些公文纸如载有年月也可借以推断印本的大致时代。总之,书籍的用纸是识别版本的一项依据,但要多作比较,因为有的书刻印于宋代,后世仍可用其书版再印,而区别初印本和后印本,只能从纸张来判别了。

  抄本和稿本的鉴定印刷术发明以前,古籍都靠抄写流传。印刷术发明以后,甚至在雕版印刷普及以后,抄写本仍在中国传世古籍中占很大比重。历代流传的抄本,数量可观,质量也参差不齐。抄本之外,藏书家的手写本及学者的稿本更是古籍中的珍品。因此对抄本和稿本的鉴定十分重要。其鉴定方法,首先要从书写字体的一般时代特征入手,与鉴定刻本之刀法道理相同。有不少抄本标识较为明显,很多藏书家传抄的书都用印有专用格式的纸供抄写。如明代祁承家抄本在版心下镌有 “澹生堂抄本”字样;毛晋家抄书有一种黑格纸,版心下镌有“毛氏正本汲古阁藏”字样;清初曹溶家抄本所用纸的版心镌字为“李曹氏倦圃藏书”,等等。这些标识是鉴定的重要依据。此外,个人书法的风格、书中的避讳字、作者的时代等等,都是抄本和稿本鉴定的依据。

  有助于鉴定的其他旁证印章古籍上盖有某人的藏书章,说明该书曾为某人所藏。流传久远的,藏印随之增多,可从中看出文献收藏的源流。著名藏书家大多有书目传世,由藏书章对照其藏书目录有助于考核一书的版本。但藏印有真伪之别,有条件时,可将真伪藏印比较对照,细察印章篆法和印泥色泽,加以辨别。

  批校题跋古籍常经前人批校题跋。题跋中常包含目录学、版本学资料,对古籍鉴定有一定帮助。对待批校题跋应加分析,要以其本身质量、出自何人手笔,以及内容、字体来确定其可信程度,辨别其真伪。

  文献资料各种文献资料中有很多关于版刻的记载。一些书目、笔记中常有记述文献著述、流传情况。一些地方志中的艺文志收有当地的刻书目录。有些著述,如王国维<观堂集林>卷二十一,有<元刊本资治通鉴音注跋>一文,就曾辨明元刊本胡三省<资治通鉴音注>一书中虽有王磬序,但并非元兴文署刻本。这些都是有益的旁证。

  古籍版本的真伪前人有关于伪书之说,是指某一种书假托为古人著作,不属版本鉴别的范围(见中国古籍辨伪)。当古籍作为商品买卖后,一些人为了牟利,通过种种手段,或把原书时代提早,或以残本充作全本,以提高书的价值。明代就已出现冒称宋版的情况。在鉴别古籍版本时,应时时注意作伪现象。作伪常见的手法有两种:一是利用明清以来的影宋刻本或质量较好的刻本,去掉原书的序跋牌记,以充宋刻。如明嘉靖四年王延喆刻本《史记》,是照宋本翻刻的。书中多处有王氏刻书牌记,多镌于某一卷之末。去掉牌记不易察觉,常被充作宋刻。再如清康熙刻本《通志堂经解》中《经典释文》及某些宋人解经之作,也被人冒充宋本,高价出售。二是在原书上加工作伪,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手法:①剜改原书版面,补刻另一书名。②剜改原书牌记,充作早期刻本。③剜改原书的目录和卷次,或去掉目录,以残本充全本。④假作牌记。⑤染纸。

上一篇:厥阴俞简介下一篇:神话故事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