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山海经》之山经·中山经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3浏览:4收藏

古籍《山海经》之山经·中山经,第1张

   

  山经·中山经

 中山经薄山之首,曰甘枣之山,共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河。其上多木。其下有草焉,葵本而可叶。黄华而荚实,名曰箨,可以已懵。有兽焉,其状如囗鼠而文题,其名曰左上革左下夫右能,食之已瘿。

 又东二十里,曰历儿之山,其上多囗,多木万木,是木也,方茎而员叶,黄华而毛,其实如拣,服之不忘。

 又东十五里,曰渠猪之山,其上多竹,渠猪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河。其中是多豪鱼,状如鱼有,赤喙尾赤羽,可以已白癣。又东三十五里,曰葱聋之山,其中多大谷,是多白垩,黑、青、黄垩。

 又东十五里,曰氵委山,其上多赤铜,其阴多铁。又东七十里,曰脱扈之山。有草焉,其状如葵叶而赤华,荚实,实如棕荚,名曰植褚,可以已疒鼠,食之不眯。又东二十里,曰金星之山,多天婴,其状如龙骨,可以已痤。

 又东七十里,曰泰威之山。其中有谷,曰枭谷,其中多铁。又东十五里,曰囗谷之山。其中多赤铜。

 又东百二十里,曰吴林之山,其中多囗草。又北三十里,曰牛首之山。有草焉,名曰鬼草,其叶如葵而赤茎,其秀如禾,服之不忧。劳水出焉,而西流注于囗水,是多飞鱼,其状如鲋鱼,食之已痔彳同亍。

 又北四十里,曰霍山,其木多楮。有兽焉,其状如狸,而白尾有鬣,名曰月出月出,养之可以已忧。

 又北五十二里,曰合谷之山,是多上艹下詹棘。

 又北三十五里,曰阴山,多砺石、文石。少水出焉,其中多雕棠,其叶如榆叶而方,其实如赤菽,食之已聋。

 又东北四百里,曰鼓镫之山,多赤铜。有草焉,名曰荣草,其叶如柳,其本如鸡卵,莨之已风。凡薄山之首,白甘枣之山至于鼓镫之山,凡十五山,六千六百七十里。历儿、冢也,其祠礼:毛,太牢之具,县以吉玉。其余十三者,毛用一羊,县婴用桑封,瘗而不糈。桑封者,桑主也,方其下而锐其上,而中穿之加金。中次二经注山之首,曰火军诸之山,其上多桑,其兽多闾麋,其鸟多曷鸟。

 又西南二百里,曰发视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砥砺。即鱼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伊水。

 又西三百里,曰豪山,其上多金玉而无草木。又西三百里,曰鲜山,多金玉,无草木,鲜水出焉,而北流注于伊水。其中多鸣蛇,其状如蛇而四翼,其音如磬,见则其邑大旱。又西三百里,曰阳山,多石,无草木。阳水出焉,而北流注于伊水。其中多化蛇,其状如人面而豺身,鸟翼而蛇行,其音如叱呼,见其邑大水。

 又西二百里,曰昆吾之山,其上多赤铜。有兽焉,其状如彘而有角,其音如号,名曰上龙下虫虫氏,食之不眯。又西百二十里,曰荔山。荔水出焉,而北流注于伊水,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雄黄。有木焉,其状如棠而赤时,名曰芒草,可以毒鱼。

 又西一百五十里,曰蔓渠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竹箭。伊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洛。有兽焉,其名曰马腹,其状如人面虎身,其音如婴儿,是食人。凡济山之首,自火军诸之山至于蔓渠之山,凡九山,一千六百七十里,其神皆人面而鸟身。祠用毛,用一吉玉,投而不糈。中次三以上艹下负山之首,曰敖岸之山,其阳多王雩王孚之玉,其阴多赭、黄金。神熏池居之。是常出美玉。北望河林,其状如茜如举。有兽焉,其状如白鹿而四角,名曰夫诸,见则其邑大水。

 又东十里,曰青要之山,实惟帝之密都。北望河曲,是多驾鸟。南望土单渚,禹父之所化,中多仆累、蒲卢。鬼申武罗司之,其状人面而豹文,小要而白齿,而穿耳以囗,其鸣如鸣玉。是山也,宜女子。畛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其中有鸟焉,名曰幼鸟,其状如凫,青身而朱目赤尾,食之宜子。有草焉,其状如囗,而方茎黄华赤实,其本如藁木,名曰荀草,服之美人色。又东十里,曰马鬼山,其上有美枣,其阴有王雩王孚之玉。正回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其中多飞鱼,其状如豚而赤文,服之不畏雷,可以御兵。又东四十里,曰宜苏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蔓居之木。氵庸氵庸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河,是多黄贝。合而北流注于河,其中多苍玉。吉神泰逢司之,其状如人而虎尾,是好居于上艹下负山之阳,出入有光。泰逢神动天地气也。凡上艹下负之首,自敖岸之山至于和山,凡五山,四百四十里。其祠:泰逢、熏池、武罗皆一牡羊副,婴用吉玉。其二神用一雄鸡瘗之。糈用禾余。

 中次四经厘山之首,曰鹿蹄之山,其上多玉,其下多金。甘水出下,而北流注于洛,其中多泠石。西五十里,曰扶猪之山,其上多石需石。有兽焉,其状如貉而人目,其名曰上鹿下言。虢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洛,其中多石需石。又西一百二十里,曰厘山,其阳多玉,其阴多上艹下鬼。有兽焉,其状如牛。苍身,其音如婴儿,是食人,其名曰犀渠。

 氵庸氵庸之水出又西一百二十里,曰厘山,其阳多玉,其阴多上艹下鬼。有兽焉,其状如牛。苍身,其音如婴儿,是食人,其名曰犀渠。氵庸氵庸之水出焉,而南流注于伊水。有兽焉,名曰犭吉页,其状如獳犬而有鳞,其毛如彘鬣。又西二百里,曰箕尾之山,多楮,多涂石,其上多王雩王孚之玉。又西二百里,曰箕尾之山,基个多玉,其下多铜。滔雕之水出焉,而北流注于洛。其中多羊咸羊。有木焉,其状如樗,其叶如桐而荚实,其名曰茇,可以毒鱼。

 又西二百里,曰白边之山,其上多金玉,其下多青雄黄。又西二百里,曰熊耳之山,其上多漆,其下多棕。浮濠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洛,其中多水玉,多人鱼。有草焉,其状如苏而赤华,名曰葶苎,可以毒鱼。

 又西三百里,曰牡山,其上多文石,其下多竹箭竹上竹下媚,其兽多牛乍牛、羊咸羊,鸟多赤上敝下鸟。

 又西三百五十里,曰囗举之山。雒水出焉,而东北流注于玄扈之水,其中多肠之物。此二山者,洛间也。凡厘册之首,自鹿蹄之山至于玄扈之山,凡九山,千六百里七十里。其神状皆人面兽身。其祠之,毛用一白鸡,祈而不糈,以采衣之。

 中次五经薄山之苟,曰苟床之山,无草木,多怪石。东三百里,曰首山,其阴多楮柞,其草多上艹下术芫,其阳多王雩王孚之玉,木多槐。其阴有谷,曰机谷,多鸟大鸟,其状如录,食之已垫。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气机郁滞所致鼓胀·气鼓 41 臌胀·气滞湿阻证的症状 42 证候分析 43 臌胀·气滞湿阻证的治疗 431 治法 432 方药治疗 433 饮食疗法 4331 推荐食材 4332 推荐食疗方 434 针灸治疗 5 气虚所致全身肿胀·气鼓 6 关于臌胀 7 参考资料 附: 1 治疗气鼓的方剂 2 治疗气鼓的穴位 3 治疗气鼓的中成药 4 气鼓相关药物 5 古籍中的气鼓 1 拼音

qì gǔ

2 英文参考

tympanites [21世纪双语科技词典]

3 概述

气鼓(qi tympanites[1])为病证名。又称气臌。是指气机郁滞或气虚不行,以腹胀,甚则全身头面肿胀为主要表现的臌胀病[2]。

4 气机郁滞所致鼓胀·气鼓

气鼓指气机郁滞所致的鼓胀[3]。《万病回春·鼓胀》:“中空无物,有似于鼓,小便短涩不利,其病胶固,难以治疗,用分消汤加减。……胁痛面黑是气鼓,加青皮去白术。”

臌胀·气滞湿阻证(tympanites with syndrome of qi stagnation and dampness retention[1])是指肝气郁滞,水湿内停,以腹大腹满,胀而不坚,胁下痞胀或疼痛,恶心欲吐,纳食减少,食后胀甚,嗳气,肢体困重,头晕嗜睡,小便短少,大便不爽,舌淡,苔白腻,脉弦等为常见症的臌胀证候[2]。

41 臌胀·气滞湿阻证的症状

臌胀·气滞湿阻证患者腹大腹满,胀而不坚,胁下胀满或疼痛,恶心欲吐,饮食减少,食后胀甚,得嗳气矢气稍减,肢体困重,头晕嗜睡,小便短少,大便不爽,舌淡,苔白腻,脉弦[4][2][5]。

42 证候分析

肝郁气滞,脾运不健,湿浊中阻:由于肝气郁滞,脾运不健,湿阻中焦,浊气充塞,故腹胀不坚。肝失条达,络气痹阻,故胁下胀满疼痛。气滞中满,脾胃运化失职,故食少易胀,嗳气不适。气壅湿阻,水道不利,故小便短少。脉弦,苔白腻,为肝郁湿阻之象。本证失治或误治,湿邪可热化或寒化。[4][5]

43 臌胀·气滞湿阻证的治疗 431 治法

臌胀·气滞湿阻证治宜疏肝理气,行湿散满[4]。

臌胀·气滞湿阻证治宜疏肝理气,运脾利湿[5]。

432 方药治疗

臌胀·气滞湿阻证患者可用柴胡疏肝汤[备注]柴胡疏肝散(景岳全书》):柴胡、枳壳、芍药、甘草、香附、川芎或胃苓汤[备注]胃苓汤(《丹溪心法》):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生姜、大枣、桂枝、白术、泽泻、茯苓、猪苓加减治疗。如胁下胀满疼痛较重,胸闷气短,脉弦,肝气郁滞为主者,可用柴胡疏肝汤。方中以柴胡、枳壳、赤芍、川芎、香附加郁金、川楝子、青皮以疏肝解郁为主;陈皮、甘草顺气和中。如苔腻微黄,口干而苦,脉弦数,气郁化热者,可加丹皮、栀子;如头晕、失眠、舌质红、脉弦细数,气郁化热伤阴者,可加制首乌、枸杞子、女贞子、白芍等滋阴之品;如胁下刺痛不移,面青舌紫,脉弦涩,气滞血瘀者,可加延胡索、莪术、丹参等活血化瘀之品;小便短少,可加茯苓、泽泻等利水药物。[4]

如食少腹胀甚,小便短少,舌苔腻,质淡体胖,脉弦滑,脾虚湿阻为主者,可用胃苓汤。方电白术、茯苓、猪苓、泽泻健脾利湿;桂枝辛温通阳,助膀胱之气化而增强利水之力;苍术、陈皮、厚朴行湿散满。可加郁金,青皮、香附以疏肝理气。如舌苔黄腻,口苦干而不欲饮,小便短赤,脉弦滑而数,湿阻化热者,上方可去桂枝,加栀子、茵陈等以清热燥湿;如精神困倦,大便溏薄,舌苔白腻,质淡体胖,脉缓,寒湿偏重者,上方可加干姜、砂仁等以增强温阳化湿之力。[4]

433 饮食疗法 4331 推荐食材

臌胀·气滞湿阻证患者建议食用黄花菜、砂仁、香附、青皮、川芎、白芍、苍术、厚朴花、橘皮、茯苓等[5]。

4332 推荐食疗方

[5]

1.黄花菜汤:干品黄花菜10g,洗净入陶锅,加水300mL煎煮,佐餐食菜饮汤。

2.砂仁炖鲫鱼(《中医经典食疗大全》):鲫鱼400g,砂仁6g,炙甘草3g(研为末)。将甘草、砂仁并放入鱼腹内,用线缚好,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用武火煮沸,后用文火炖至鱼熟烂。每日1剂,连服数日。

3.鲤鱼汤(《中医经典食疗大全》):鲤鱼500g,白术15g,白芍15g,茯苓12g,橘皮6g,生姜6g。将四味药布包煎煮,取药液加生姜等佐料煮鲤鱼,食鱼饮汤,每日1剂,连服数日。

434 针灸治疗

选穴:气鼓取膻中、太冲、建里、偏历、气海、足三里等穴为主[6]。

随证配穴:便秘加腹结、大横;胁痛加支沟、阳陵泉[6]。

5 气虚所致全身肿胀·气鼓

气鼓指气虚所致的全身肿胀[3]。《石室秘录·内伤门》:“气臌乃气虚作肿,似水臌而非水臌也。其症一如水鼓之状,但按之皮肉不如泥耳。必先从脚面肿起,后渐渐肿至上身,于是头面皆肿者有之。此等气臌,必须健脾行气加利水之药则可救也,倘亦以水臌法治之,是速之死也。”方用消气散,并禁食盐[3]。

6 关于臌胀

臌胀为病证名[7]。即鼓胀。见《黄帝内经灵枢·水胀》。又称单腹胀(《景岳全书·杂证谟》)、蜘蛛胀(《类证治裁》)、蜘蛛蛊(《医学入门》卷五)、血鼓(《石室秘录·内伤门》)、蛊胀(《古今医鉴·胀满》)、气胀(《医碥》卷三)[6]。是指由水、气、瘀血、寄生虫等所致,以腹部膨胀如鼓,腹皮青筋显露,肤色苍黄为主要表现的疾病[2]。鼓胀是以腹部膨胀如鼓而命名[4]。《黄帝内经灵枢·水胀》篇载:“鼓胀何如?歧伯曰:腹胀,身皆大,大与肤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鼓胀由情志郁结,饮食不节,嗜酒过度,或虫积日久,肝脾受损,日久伤肾,终致气滞血瘀,水湿不行所致[8][6]。亦有由症瘕、积块发展而成[8]。治宜健脾渗湿、化瘀通络、理气逐水、益肾养肝等法[8]。

西医的的肝硬化、结核性腹膜炎、血吸虫病、营养不良及腹腔内恶性肿瘤等疾病的后期,多属鼓胀范畴,可参考鼓胀治疗[6]。

臌胀现常分为肝脾血瘀证、阴虚水停证、肝肾阴虚证、脾肾阳虚证、气滞湿阻证、寒湿凝滞证、水热蕴结证等辨治,详见鼓胀条。

7

一、蓝,读作lán,部首是“艹”,共13笔画。

1、用靛青染成的颜色,晴天天空的颜色:蓝盈盈、蔚蓝、蓝本、蓝图。

2、植物名:蓼蓝、菘蓝、木蓝、马蓝等。

3、古同“褴”,褴褛。

4、姓。

举例:看着校园那美丽的蓝图,引起了我许多遐想。

二、暗,读作 àn,部首是“日”,共13笔画。

1、不亮,没有光,与“明”相对:黑暗、暗淡、阴暗、暗无天日。

2、不公开的,隐藏不露的:暗藏、暗号、暗杀、暗沟、暗含、明察暗访。

3、愚昧,糊涂:暗昧、暗弱、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举例:在黑暗的旧社会,劳动人民过着痛苦的生活。

三、腰,读作yāo,部首是“月”,共13笔画。

1、胯上胁下的部分,在身体的中部:腰板儿、腰杆子、腰背、腰身、腰肢、腰围。

2、东西的中段,中间:半山腰。

3、中间狭小像腰部的地势:土腰、海腰。

4、裤、裙等围在腰上的部分:裤腰。

举例:这山太高了,才爬到半山腰就累得我直喘气。

四、楼,读作lóu ,部首是“木”,共13笔画。

1、两层和两层以上的房屋,亦指建筑物的上层部分或有上层结构的,或指楼房的一层:楼房、楼梯、楼道、楼层、城楼、岗楼、阁楼、楼台、楼船、办公楼、高楼大厦。

2、姓。

举例:人们的生活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楼大厦代替了昔日的茅屋草棚。

五、福,读作fú,部首是“礻”,共13笔画。

1、一切顺利,幸运,与“祸”相对:福气、享福、造福、祝福、福利、福音、福相。

2、旧时妇女行礼的姿势:万福。

3、祭神的酒肉:福食、福酒、福物。

4、保祐:“小信未孚,神弗福也”、福荫、福佑。

5、姓。

举例:我们一定要把环境治理好,为子孙后代造福。

六、鼓,读作gǔ ,共13笔画。

1、打击乐器,圆柱形,中空,两头蒙皮:鼓乐(yuè)、鼓角(jiǎo)、大鼓。

2、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耳鼓、石鼓。

3、敲击或拍打使发出声音:鼓吹、鼓噪。

4、发动,使振作起来:鼓励、鼓动、鼓舞、一鼓作气。

5、高起,凸出:鼓包、鼓胀。

6、古代夜间击鼓以报时,一鼓即一更。

举例:经过老师的教育和鼓励,他终于振作起精神。

笔画(bǐ huà)通常是指组成汉字且不间断的各种形状的点和线,它是构成汉字字形的最小连笔单位。笔画有时也指笔画数,如书前有汉字笔画索引。表示这两种意思时“笔画”亦可作“笔划”,但目下规范作“笔画”。此外,笔画还指用笔绘制的图画,此义项一般用在古籍中,现时人们不常用或不用。

古籍《山海经》之山经·中山经

      山经·中山经  中山经薄山之首,曰甘枣之山,共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河。其上多木。其下有草焉,...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