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籍修复的成就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3浏览:3收藏

古籍修复的成就,第1张

古籍修复各派绝技

1:蜀派有绝技“借尸还魂”,可以把整个旧书纸更换,让原来的墨迹附着在新的纸张上。可以大大延长书的寿命,但是因为不符合现代修复要求修旧如旧,所以这项绝技已经随蜀派的消失而消失。

2:京派绝技“珠联璧合”,把纸放在锅里和天然碱性溶剂混合,加入颜色后熬成粥状,修补虫蛀的书籍没有任何痕迹,被行业里面成为珠联璧合,此项技艺随着纸浆修补书机的发明。已经继承和代替了古代技艺。是现在最流行的修复方法。

3:津派的绝技是“千波刀”,名如其艺,可以将纸随意劈成需要数量,而且保证原来的墨色、纸质。劈开后还能保证原来纸张厚度,即便是被劈开一千次依然可以如原来,不损伤纸张元气,犹如复制古书。在历史长河中因为此项技艺曾经多次险些外流,所以竹影法师弃艺后,因担心被书画作假人利用,将劈画工具、药物配方等都焚烧。因此津派随千波刀的消失而彻底消亡。现在有些书画修复师傅也会使用劈画,但是最多只能劈开2到5次,劈开后纸会薄,可以利用第2次托表弥补厚度,因为劈开后损伤书画严重,现在用的人也很少。与当年津派1千次都可以保证原来厚度和品质不可同日而语。根据现在书画界的研究,津派可能因为灵活掌握了“借尸还魂”和“珠联璧合”其中的奥妙所以创立了“千波刀”达到津派辉煌的顶峰。

4:杨派、苏派,两者相似度很高,但是在修复过程有明显的不同还是被分成不同的派别。其技艺的代表手法就是“浴火重生”,其手法与修复古画反铅,用白酒烧画方法相似。不同的是古籍修复是为了让纸章修旧如新。彻底消除霉菌而危害书籍的各种生物因素。

古籍修复浆糊

古籍修复里面浆糊被认为是首要机密。各门派不同配方比例不同。修复师傅很忌讳被问到浆糊如何调配。津派的竹影法师在06年时曾专门为北京年轻的古籍修复员,讲解过浆糊的使用。根据当时的场记配方如下。1:明矾,明矾的作用是防止墨迹晕染古代有些书籍印刷时油墨里面添加了面粉,而且明矾本身可以防止霉病。缺点是明矾可以让纸酸化脆弱。

2:蜂蜜:蜂蜜作用是为了降低纸张的膨胀系数,对于点镶、和补虫眼很有作用。也有防止油墨晕染的作用。缺点是延长浆糊风干时间、而且容易招虫子。

3:花椒、桂皮:作用是可以驱虫缺点是容易改变纸张颜色

4:白芨:这个增加粘性,缺点是以后再有人修复时不容易揭裱、北方天气干燥。加多后容易皱缩。天津艺术博物馆基本90%的画都是杨派修复,就有大量皱缩、崩裂等情况因为是按照南方浆糊配方加入过多白芨。所以在北方存放画面无法平整。

万能脆炸糊是我们日常的一种小零食,这种小零食的做法是很简单的,我们需要将面粉、淀粉以及发酵粉等材料按照一定的比例加入,然后用清水搅拌均匀,加入少量的色拉油,在放置冰箱保存10分钟,最后在面团切成小块,在直接将面团放进油锅里面炸到金**就可以食用了。

第一种脆浆糊的配方比例:面粉250克、小麦淀粉50克、生粉35克、泡打粉15克、吉士粉15克和色拉油15毫升。

其调制方法是:先把面粉、小麦淀粉、生粉、泡打粉和吉士粉纳盆,加适量的清水搅匀后,调入色拉油再拌匀,放冰箱里静置10分钟便可使用。

第二种脆浆糊的配方比例:面粉200克、生粉50克、糯米粉10克、泡打粉6克、鸡蛋1个和色拉油20毫升。

其调制方法是:先把各种粉料放碗里拌匀,磕入鸡蛋液并加入适量的盐和清水,调匀以后加入色拉油,搅匀便好。

第三种脆浆糊的配方比例:面粉150克、淀粉50克、发酵粉5克和色拉油15毫升。

其调制方法是:先把各种粉料放碗里和匀,加适量清水调成糊状后(不能有颗粒),再加入色拉油,搅匀即成。

第四种脆浆糊的配方比例:面粉150克、生粉35克、糯米粉10克、澄面粉10克、泡打粉6克、鸡蛋1个、盐2克和色拉油15毫升。

其调制方法是:把各种粉料和盐入盆拌匀后,磕入鸡蛋并添入适量的清水,调成不稀不稠的浆糊后再加入色拉油搅匀,静置一会便可用。

第五种脆浆糊的配方比例:面粉200克、鹰粟粉50克、泡打粉8克、吉士粉5克、明矾粉3克、鸡蛋清(打蛋泡)4只、盐5克和色拉油25毫升。

其调制方法是:先把各种粉料和盐入盆拌匀,加入适量清水揉成稍硬的面团后,再加入已打发的蛋清泡及泡打粉、明矾粉,等到加色拉油搅匀后,静置10分钟便可用。

这里,我要着重给大家介绍第六种脆浆糊的调制方法,因为它用料简单,成本低廉,随用随调。

第六种脆浆糊的配方比例及调制方法——

配方比例:标准面粉(低筋力)200克、生粉50克、鸡蛋1个、盐3克、小苏打1小茶匙、食醋1汤匙、色拉油15毫升和适量的清水。

虽然这六种脆浆糊的使用效果都不错,但前五种的配料与第六种相比,都多了吉士粉、糯米粉、澄面粉、鹰粟粉、明矾粉、泡打粉、发酵粉等粉料,同时调制的方法也相对复杂些,尤其是加了明矾粉、泡打粉、发酵粉、澄面粉等粉料的脆浆糊,其吸油量相对多些,故制作成本也相对要高些。不过第六种因为加有小苏打和食醋,不仅脆浆糊的制作成本低,而且吸油量也比较少。

第六种脆浆糊的调制原理是,利用小苏打受热和加酸分解来使脆浆糊膨松。我们知道,小苏打(碳酸氢钠)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咸,它在潮湿的空气里会缓慢分解,从而产生二氧化碳。而加热至60℃~150℃时,还会产生大量气体,遇到酸便会强热分解,产生二氧化碳。

虽然这六种脆浆糊的使用效果都不错,但前五种的配料与第六种相比,都多了吉士粉、糯米粉、澄面粉、鹰粟粉、明矾粉、泡打粉、发酵粉等粉料,同时调制的方法也相对复杂些,尤其是加了明矾粉、泡打粉、发酵粉、澄面粉等粉料的脆浆糊,其吸油量相对多些,故制作成本也相对要高些。不过第六种因为加有小苏打和食醋,不仅脆浆糊的制作成本低,而且吸油量也比较少。

第六种脆浆糊的调制原理是,利用小苏打受热和加酸分解来使脆浆糊膨松。我们知道,小苏打(碳酸氢钠)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咸,它在潮湿的空气里会缓慢分解,从而产生二氧化碳。而加热至60℃~150℃时,还会产生大量气体,遇到酸便会强热分解,产生二氧化碳。

调制脆浆糊时,当小苏打在面糊里分解残留下来的碳酸钠与面粉当中的黄酮醇色素发生反应后,会导致面糊变成暗**并且口感发涩。为了改善面糊的口味和颜色,需要往面糊里边加入适量的有机酸(如食醋)以中和碱性,从而使小苏打在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全部被利用,进而提高面糊的膨松效果。

虽然这六种脆浆糊的使用效果都不错,但前五种的配料与第六种相比,都多了吉士粉、糯米粉、澄面粉、鹰粟粉、明矾粉、泡打粉、发酵粉等粉料,同时调制的方法也相对复杂些,尤其是加了明矾粉、泡打粉、发酵粉、澄面粉等粉料的脆浆糊,其吸油量相对多些,故制作成本也相对要高些。不过第六种因为加有小苏打和食醋,不仅脆浆糊的制作成本低,而且吸油量也比较少。

第六种脆浆糊的调制原理是,利用小苏打受热和加酸分解来使脆浆糊膨松。我们知道,小苏打(碳酸氢钠)为白色结晶性粉末,无臭,味咸,它在潮湿的空气里会缓慢分解,从而产生二氧化碳。而加热至60℃~150℃时,还会产生大量气体,遇到酸便会强热分解,产生二氧化碳。

调制脆浆糊时,当小苏打在面糊里分解残留下来的碳酸钠与面粉当中的黄酮醇色素发生反应后,会导致面糊变成暗**并且口感发涩。为了改善面糊的口味和颜色,需要往面糊里边加入适量的有机酸(如食醋)以中和碱性,从而使小苏打在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全部被利用,进而提高面糊的膨松效果。

这种脆浆糊的具体调制方法有两种——

第一种是:将面粉、生粉和小苏打入盆拌匀,再倒入打散的鸡蛋并加入盐、食醋和适量的清水,等到调制成软硬适中的糊以后,加入色拉油搅匀即成。

第二种是:把面粉和生粉入盆拌匀后,倒入打散的鸡蛋液并加入盐、食醋和适量的清水,待调成软硬适中的面糊后,加入小苏打拌匀,最后加色拉油搅匀便好。两相比较,第二种方法调制出来的脆浆糊要比第一种效果好一些。

这里要提醒几点:

一、面粉要选低筋的标准粉,因为精制粉、富强粉等面粉的筋力太强,用了肯定会影响糊的膨松效果。

二、在加入清水后,要顺着一个方向轻轻搅拌,切不可过度用力,否则面糊的筋力太强,不仅难以挂糊,同时也会影响到膨松度。

三、按第一种方法调出来的脆浆糊要及时使用,如果放置时间过久,那么脆浆糊里边的二氧化碳会挥发掉,从而影响到糊的膨松效果。由于第二种调制脆浆糊的方法是先放食醋,需要用时才加小苏打拌匀,所以就避免了因小苏打过早加入而导致成品不膨松的情况。

首先碗中打入两个鸡蛋,抓一把玉米淀粉,少许白面,搅至粘稠,最后加入少许色拉油搅匀即可。不会做干炸蘑菇,糖醋里脊,都可以关住我随后给大家出教程,细节方面才是关键

大家好我是周六六,关注六六, 健康 长寿!

看一看这个题目:万能脆皮浆糊怎么调的?

我们先来科普一下脆皮浆糊。

烹炸食品,需要挂糊。挂糊能够锁住食材水份,改善食材口感。用来炸制食品的面糊大体上分几种:脆皮糊,脆炸糊,软炸糊。

软炸糊,顾名思义,是使炸出来的食材口感绵软。脆皮糊,就是使食材均匀的裹上一层糊作为外皮,炸出来以后口感很脆。

脆,是一种吃起来有硬度,但是会很快散碎的感觉。比方吃炸花生米,新鲜的苹果,萝卜等等。

脆皮糊的关键不仅仅在于脆,而且要能够均匀的裹住食材,在食材表面形成一层皮。具体做法,最简单最实用的,是用九成玉米淀粉一成面粉,加水和成能够抓起来又能够流动成线的糊,再加入百分之二的泡打粉,和匀以后加入百分之五的食用油,最好是色拉油,无色无味不影响口感。

这样的脆皮糊,能够均匀的粘贴在食材表面,炸出来以后形成干脆的一层糊皮。

很多不法餐饮企业在脆皮糊里面使用很多添加剂,这不可取。

感谢您的关注!

万能的脆皮浆糊怎么调,

商用做法,做出来的菜特别香玉米淀粉25斤,生粉05,面粉03,吉士粉02斤。

炸出来的东西金黄酥脆。

大家好!我是绿叶,很高兴来回答这个问题:万能脆皮浆糊怎么调制的?

一、把面粉、红薯粉按1:1倒入盆中,量的多少根据自己想炸东西的多少来决定。再加入一勺油、打入一个鸡蛋(量多看情况再加入油和鸡蛋),这样炸出来的食物会酥脆,不死面。

二、和面糊:注意加水不要一次性加进去,要逐步地加,加水时要用筷子不停地搅拌,筷子要横着或竖着搅拌,不要打圈搅拌,那样会让面粉结成一团,不易打开。

三、搅至面糊呈浓稠状就可以了,放一边停半小时。半小时后,你会发现有很多的小气泡,这时再来继续地使劲搅拌就能把小气泡全部打开。

注意:炸不同的食物,浓稠度不一样。

我的回答完了,希望我的回答能让大家满意!

低筋面粉500克,粟粉250克,鸡蛋3个植物有20克,水200克,个人常用配方

打袼褙用面粉浆糊。

袼褙是做鞋垫、纳鞋底子的必备品。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大多数人都穿着家里做的土布鞋。打袼褙,是铺衬的最后一次物尽其用,意味着铺衬的最终奉献。为确保袼褙粘贴的牢固,结实耐用,打袼褙用的浆糊,得用白面打糨糊。用少许白面掺水搅匀,待锅里的水烧开了,倒进面糊,不停地搅动便成稀稀的浆糊。

做鞋工序

1、开袼褙

有了袼褙、布料和鞋样儿就可以开始做鞋了。做鞋的头道工序就是开袼褙,即对照鞋样儿分别裁剪出鞋帮和鞋底儿的袼褙片,然后分别裁出鞋里、鞋面、鞋底面布和沿鞋口的边条(沿边布必须裁取斜纹的)接着将里面、袼褙和各层底片都粘接起来,压平。晾干后就可以进行纳鞋底、沿鞋口(绲边)。

2、纳鞋底

纳鞋底主要用针锥子、线绳子。要求用力均匀,针脚整齐、横成列、竖成列。鞋帮和鞋底的工序分别完成后就开始绱鞋。

3、绱鞋

绱鞋开始之前,鞋帮前后要稍加整形,然后将鞋帮和鞋底前后尖端的中心部位连接并固定起来,就可以开始绱鞋。

4、定型

绱好后就是最后一道工序——定型。一般可分湿沙定型法和鞋楦定型法。沙子随处可取,鞋楦则要到集市上买得。自做布鞋分夹鞋、棉鞋。按鞋口分尖口、圆口、方口鞋;按鞋底可分千层底和毛底鞋。棉鞋又可分一皮脸、二皮脸。至于学龄前儿童鞋,五花八门类型更多,此不列举。

-袼褙

在火柴热销的那个年代,火柴是人们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品,关乎国计民生,政府非常重视,经常督促工厂日夜加班加点,保障市场供应。

一个千人火柴厂,一年的产量能达到60万件,约十二亿盒火柴。

别看火柴小,生产一盒火柴要经过九十多道繁杂的工序。

在九十多道工序中,有些是自己生产,有些是外包的,火柴盒就是外包加工的。

火柴盒分内外盒,最早内外盒都是木制的。在外盒贴上精美的标贴(也称火花)后,火柴盒顿时艺术起来。

后来,木材紧张不够用(那时没有环保概念),开始以纸代木,火柴的外盒逐步有木质变成黄纸板材料的了。

小小的火柴盒,糊制起来程序很多。首先要打浆糊,糊内盒(俗称小底子)的浆糊要稀点,糊外盒(俗称大帮子)的浆糊要厚一点。

糊小底子时,要将细长的小条纸分成十垛码成一排,用软毛刷蘸浆糊均匀涂刷,然后,将小条子逐一靠右贴在小条纸上,再逐个揭起,先封右边再封接头,左边纸张不封放在桌上待用。下一个节奏是将封了头的小底子放在一个木模内,再放一张方形小木片,用食指滑动纸张,将底封好,拿出模子,晒干待用。

糊大帮子较为简单。大帮子是印在一个大纸板上,横排十张,竖排五张,整版五十张。用刀刻印,似连非连,轻轻一掰,整张纸会一张一张地分开。然后,将分开后的大帮子一摞一摞码好待用。

大帮子在印刷后,被刀刻有预设的印子,用时,先拿起一摞外壳纸,依次捻开后,用竹片刮上浆糊,一张一张从右手送到左手弯曲合上,并用左手紧紧握住数秒,以免炸口。外盒无需日晒,只要阴干即可。

晒干后的小底子和外壳要套在一起,才算基本糊好。最后一道工序是用一个专用盘子,将火柴盒顺向竖立码放,横20盒,竖5排,这一盘正好100个;将捆好的一盘累加成10垛再扎紧,这一件便是1000个火柴盒。

一个熟手一天顶多就能糊上两千成熟(即内外盒全部糊好)。谁家孩子多,谁就能加班加点多糊火柴盒。糊一万火柴盒,得人民币6元。在糊盒子大军中,一个月糊十万、十五万大有人在。在那个贫乏的年代,这可是一笔不小的财富,足以让这个家庭在那个月中,锦衣足食。

那时,调制浆糊的面粉都是包产到户的,浆糊节约地用,几个月下来能有可观的面粉剩余。在敏感时期,这点面粉是可以解决大问题的。

作为火柴厂家属的一份福利,糊火柴盒是最好的赚外快门路。外厂家属要想糊火柴盒必须找熟人、托关系,还要在发放糊制材料和收取成品火柴盒的范围内,方可办理手续,否则,只能望“盒”兴叹。

火柴盒耗费了我们太多的童年时光,呆板重复、索然无趣。唯一的乐趣就是听收音机,听各种**录音剪辑:《南征北战》、《渡江侦查记》、《卖花姑娘》。

难得有家长在糊盒子过程中讲故事,那些故事是对孩子们最佳的犒赏。

火柴厂的孩子被火柴盒困扰了多年,失去了童趣不说,还耽误了学习,火柴厂家属区里的孩子鲜有考上好学校的。

厂外的孩子也好不了多少,不是糊庆大霉素盒子、就是打渔网、打尼龙网手提袋。纯真的童年里夹杂着这些事情,总归是件憾事。特别是窗外其他孩童的叽叽喳喳的欢笑声,对低头做事的孩童干扰可想而知。

想想那段日子,虽然辛苦,但是,能与大人一起面对生活的困难,小手拉大手,共同迎接生活的挑战,从心里感到这苦吃得值。

古籍修复师说他们就是古籍医生,古籍修复工作最重要的是:古籍修复师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水平。

因为古籍修复必须要依靠自己的知识来进行判断。对需要修复的古籍的类型版本,珍罕程度,流传程度做出判断。还要判断是不是名人手稿,是不是校批本。还要破解藏印,通过藏印知道作品的作者和过去的收藏者是谁。如果古籍修复师的知识水平不够,分析不出来这些内容,那么修复方式就无法确定,修复也就无法进行。而对于一个经验丰富,知识水平足够的古籍修复师,这些问题都分析好后,其实就解决了大半的古籍修复问题了。因为古籍修复是个模板化的工作,只要鉴定好,就有现成的办法来解决。最关键最难的一步就是鉴定和分析。鉴定分析错了,那一件古籍就完了,只能越修复越坏。所以修复师的知识水平最重要。

除了古籍修复师的知识水平最重要外,天气和修复用的纸张也很重要。

因为古籍修复需要用浆糊,而浆糊是非常容易变质和发霉的,所以古籍修复一般都选在艳阳天或是晴天进行修复,目的是让浆糊快速的干燥,防止浆糊变质霉变。对于古籍修复用的浆糊,一般还是采用古法制作浆糊的办法,这样修复出来的古籍才好看,用料配比是淀粉,明矾,水,1比1比1 进行配比混合。用这个浆糊才能将纸张材料和古籍完美的搭配起来。另外古籍修复的纸张也是很重要,纸张一般选取纹路和古籍一样的纸张,而且纸张的颜色要比纸张颜色更暗淡,这些才不容易看出修复的痕迹,这是利用的是对比度低边界更模糊的原理。可见古籍修复的纸张和浆糊也是精挑细选的。

第二种:在宋代出现,这是因为之前书籍和古画修复不分家,但是到了宋代随着印刷术的发展,古籍修复也蓬勃发展,逐渐独自发展。成为单独的技艺。第三种:认为春秋战国时期,考古发掘发现有很多绢帛上有修改、挖补的痕迹。部分学者认为此时为古籍修复的萌芽。第四种:认为夏商周时期,这个是因为考古发掘,有很多龟甲兽骨上有1、2、3等刻画符号。在册页研究的学术界,龟甲上的刻画符号在当时应该是用绳子、皮革串连在一起,作为页数标注所以刻画。串联便形成早起册页。册页出现之时,就是古籍修复成立之时。

古籍修复流派

古籍修复流派在历史的长河中很多。到民国时期还存在的有如下几派。沪派、苏派、扬派、京派、蜀派、徽派、岭南派、鲁派、津派。所存在的派别和书画装裱的派别大体一致。解放后随着古籍修复艺人的岁数逐渐增长,后续无人或者技艺人相继另寻它路。沪派、蜀派、徽派、岭南、鲁派、津派,大部分在1970年左右消失,津派是消失最晚的,津派古籍修复的老艺人陆玉枢所传最后一名弟子与2004年左右停止修复,为津派最后一个名古籍修复艺人现为竹影法师。

古籍修复过程

古籍修复因为时代和流派不同修复过程也不同。大体可以分为如下几种。

1:收到修复的书籍:这个过程是修复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一般这个环节修复师傅要检查送来的古书的破损程度、珍惜程度。和书籍的持有者商讨价格、修复要求、修复时间。因为修复古籍需要把珍藏的书相当长时间放在修复师傅手里,所以一般修复师傅只为熟人或者熟人介绍的朋友修复。从古至今修复师傅和古书持有者之间主要是口头约定为准,无凭证票据的存在,所以收到古书和客户商议领悟客户修复的要求、心情、心境、品味等成为最重要的环节。

2:对书籍资料记录:1970年之前的修复都是把每页文字都要抄录下来以便修复时方便检查和配页。津派在2000年时把照相技术引入修复,将古籍做影像资料储存。比过去更加科学,但是因为涉及古籍版权问题,自竹影法师停止修复后,影像资料的储存在修复中被取消。只有博物馆工作的部分修复师傅继续沿用古籍修复中的,影像保存环节。

3:拟定修复方法:古书的各种破损、污渍等被修复艺人叫做书病。古书艺人视书为孩子,所以修复如看病。古书修复也有望闻问切。望:指的是检查破损、污渍、纸张、绢帛等材质的的现有情况。闻:指的是通过气味判定,纸张的矾化程度、有无霉烂。问:指的是要询问书籍来历,如果书籍现在的持有者是长期居住南方则选用白芨作为浆糊,如果长期居住北方则选用面糊作为浆糊。客户不同的居住地域也决定了修复方法和修复材料。而且要向书籍的持有者询问书籍的年代、版本、曾经印刷地域,这点很重要,因为修复师傅对于古籍断代能力不高,所以询问下书籍持有者详细内容很必要。对于修复甚至是决定成败的。切:指的是修复师傅抚摸和检查书籍材质的保存状况。纸张的薄厚、是不是曾经有修复。

4:因为册页形制不同从第四部开始不一样。线装册页的第四步是拆线

5:拆纸钉

6:拆包角

7:清洗书页,师傅们根据各自流派配置专门的洗书水。

8:处理虫眼或者根据书病的情况托表或者点镶。

9:装订

10:制作书函

11:送交藏书者完成修复任务

想那么厚的字典浆糊,胶水都是不好用的,即使当时黏上了,翻几次又掉了。

最好的办法就是,你用比较粗一点的针或者钉子之类的把掉的那几分打上孔,和原来的也打上孔。

在用线绳之类的连接起来,这样会比较耐用。

古籍修复的成就

古籍修复各派绝技1:蜀派有绝技“借尸还魂”,可以把整个旧书纸更换,让原来的墨迹附着在新的纸张上。可以大大延长书的寿命,但是因为不符...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