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爱国人物的故事有什么?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3浏览:3收藏

中国爱国人物的故事有什么?,第1张

文天祥从至元十六年(1279年)十月抵达大都到至元十九年(1282年)十二月被杀,一共被囚禁了三年两个月。这段期间,元朝千方百计地对文天祥劝降、逼降、诱降,参与劝降的人物之多、威逼利诱的手段之毒、许诺的条件之优厚、等待的时间之长久,都超过了其它的宋臣。甚至连元太祖亲自劝降都未能说服他因此文天祥经受的考验之严峻,其意志之坚定,也是历代罕见的,从《正气歌》的惊天地泣鬼神可以体现文天祥誓死不屈的精神。\x0d\骨肉难圆\x0d\文天祥的妻子欧阳夫人和两个女儿柳娘、环娘被元军俘虏后送到大都,元朝想利用骨肉亲情软化文天祥。文天祥一共育有二子六女,当时在世的只剩此二女,年龄都是14岁。文天祥接到女儿的信,虽然痛断肝肠,但仍然坚定地说:「人谁无妻儿骨肉之情,但今日事已如此,于义当死,乃是命也。奈何!奈何!」又写诗道:「痴儿莫问今生计,还种来生未了因。」表示国既破,家亦不能全,因为骨肉团聚就意味着变节投降。利诱和亲情都未能使文天祥屈服,元朝统治者又变换手法,用酷刑折磨他。他们给文天祥戴上木枷,关在一间潮湿寒冷的土牢里。牢房空气恶浊,臭秽不堪。文天祥每天吃不饱,睡在高低不平的木板上,又被穷凶极恶的狱卒呼来喝去,过着地狱一般的生活。由于他坚决不低头,元丞相孛罗威胁他说:「你要死,偏不让你死,就是要监禁你!」文天祥毫不示弱:「我既不怕死,还怕什么监禁!」在囚禁的孤寂岁月里,他写下了不少感人肺腑的爱国诗篇。\x0d\封官诱降\x0d\至元十九年(1282年),元世祖忽必烈问大臣们:「南方和北方的宰相,谁最贤能?」群臣奏称:「北人无如耶律楚材,南人无如文天祥。」忽必烈下了谕旨,拟授文天祥高官显位。投降元朝的宋臣王积翁等写信告诉文天祥,文天祥回信说:「管仲不死,功名显于天下;天祥不死,遗臭于万年。」王积翁见他如此决断,不敢再劝。不久,忽必烈又下令优待文天祥,给他上等饭食。文天祥请人转告说:「我不吃官饭数年了,现在也不吃。」忽必烈召见文天祥,当面许他宰相、枢密使等高职,又被他严辞拒绝,并说:「但愿一死!」\x0d\从容就义\x0d\至元十九年(1282年)十二月初九,是文天祥就义的日子。这一天,兵马司监狱内外,布满了全副武装的卫兵,戒备森严。上万市民听到文天祥就义的消息,就聚集在街道两旁。从监狱到刑场,文天祥走得神态自若,举止安详。行刑前,文天祥问明了方向,随即向着南方拜了几拜。监斩官问:「丞相有什么话要说?回奏尚可免死。」文天祥不再说话,从容就义,终年47岁。\x0d\英名千古\x0d\文天祥殉难后,人民以各种方式纪念他。曾经参加义军的王炎午写了《望祭文丞相文》,赞扬文天祥像岁文天祥\x0d\寒的松柏一样坚贞。他的死,使「山河顿即改色,日月为之韬光」。1323年,在文天祥家乡吉州的郡学里,他的遗像挂在先贤堂,与欧阳修、杨邦_、胡铨等并列祭祀。1376年,北京教忠坊建立了「文丞相祠」,后来,他的家乡吉州庐陵也建立了「文丞相忠烈祠」。文天祥的文集、传记在民间流传很广,历久不衰,激励着民族的正气。在抗元过程里,文天祥对忠君与爱国二事处理得非常恰当。宋恭帝投降前,他起兵勤王;宋恭帝投降后,他没有跟着投降,而是坚持「君降臣不降」。后来,文天祥兵败被囚,元朝又利用宋恭帝去劝他投降,他还是不从。在他看来,宋恭帝是君主,不幸而失去国家,值得同情。但当此之时,社稷为重君为轻,他决不能以忠君的行动去改变他忠于国家的信念。文天祥不仅是一个爱国者,也是一个政治家。他认为宋朝的危机主要在内部而非外部,因此积极要求改革。他批评宋朝「守内虚外」(即镇内媚外)的方针,要求加强地方力量以抵御外侮。同时提出革除祖宗专制之法,通言路、集众思、从众谋,发挥中书枢密院的作用,主张用人必须举贤授能,收用君子,起用直言敢谏之士。由此可见,文天祥的政治主张,不但表达了时代的要求,而且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进程。

离家自身寻常事,报国惭无尺寸功 明·于谦

英雄者,国之干,庶民者,国之本 三略

大地养活人民,英雄保卫祖国 哈萨克族

会当报国耻,岂必怀封侯 明·陈子龙

国家的尊严比安全更为重要,比命运更有价值 托·伍·威尔逊

爱家的人才人爱国 柯尔律治

国家实际上放大了的家庭 蒲柏

忧国忘家,捐躯济难 三国志

国耳忘家,公耳忘私 汉书

赤心事上,忧国如家 唐·韩愈

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莱 唐·陈子昂

天下以言为戒,最国家之大患也 汉·梅福

专已者孤,拒谏者塞;孤塞之政,亡国之风也后汉书 -

独王之国,劳而多祸管子 -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

老虎吃人不吐骨,奸臣害国计诡必 蒙古

英雄者,国之干,庶民者,国之本三略 -

爱国英雄给民族带来光荣,专制暴君给民族带来灾难 拜伦

男儿自以身许国 宋·陆游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三国·曹植

要统治一个别的国家,不但是被统治者苦恼,统治者尤感严重 蒙森

国家将兴,必有祯祥 -

祖国是我们心心向往的地方 伏尔泰

必须经过祖国这一层楼,然后更上一层楼,达到人类的高度 罗曼·罗兰

热爱祖国的人绝不会憎恨人类 查·丘吉尔

我们称祖国为父亲的土地,我们称语言为母亲的舌头 洛弗

天鹅留恋清净的湖水,人民热爱祖国 哈萨克族

人民是祖国的集中体现 赞格威尔

祖国是人民的共同父母 西塞罗

除非你能消除人类爱国的心,否则世界永远不会太平 肖伯纳

爱国反倒受穷,谁还敢去爱国? 蒲柏

要爱国,祖国须可爱 伯克

连一分地产都没有的人,怎能说有祖国? 亨利·乔治

哪里好,哪里就有祖国 西塞罗

祖国的伟大和力量原来就蓄存在祖国的自己身上 泰戈尔

只要是人,我的祖国就是世界 阿渥雷琉欧斯

如果胃囊空空,谁也难以成为爱国志士 布拉恩

我从不因为自己属于这个国家,就认为自己的母亲、姐妹及故乡一定比别人的更美好 肖伯纳

对祖国的爱,就是对凡是压迫它的人们的不可战胜的仇恨,就是对侵略它的人们的无终止的深恶痛绝 柯塞·马蒂

爱国心再和敌人的仇恨有乘法乘起来只有这样的爱国心才能导向胜利 苏联

爱国主义深深扎根于人的本能和感情之中。爱国之情则是放大了的孝心 戴·达·菲尔德

爱国主义是一种生动的集体责任感 奥尔丁顿

人类最有价值的道德是什么?那就是爱国心 拿破仑

爱祖国高于一切 肖邦

虚荣的注视着自己名字,光荣的人注视着祖国的事业 古巴

要像鹰爱巢一样爱你的祖国 阿尔巴尼亚

爱国主义怎么会和悲观主义一样呢?爱国主义的支柱是希望 劳合·乔治

连祖国都不爱的人,是什么也不会爱的 拜伦

力争使祖国变得更加美好的人才是最爱国的 英格索尔

谁不不属于自己的祖国,那么他也就不属于人类 苏联

失去好友,难过七年;失去祖国,痛苦一生 苏联

爱国如饥渴 南北朝·范晔

爱国主义和其它道德感情与信念一样,使人趋于高尚 凯洛夫

热爱祖国,这是一种最纯洁、最高尚、最强烈、最温柔、最无情、最温存、最严酷的感情 苏霍姆林斯基

爱国主义的力量多么伟大呀,在它面前,人的爱生之念,畏苦之情,算得了什么呢? 车尔尼雪夫斯基

“我的祖国”这几个字能激起人们无限崇高的理想 拉尔夫·英

异国他乡见得越多,我就越爱我自己的祖国 伯洛伊

我决不选择任何其它国家做我的祖国,即使我有这种选择的极大的自由 克洛普斯洛克

人们不能没有面包而生活,人们也不能没有祖国而生活 雨果

人不仅为自己而生,而且也为祖国活着 柏拉图

背弃祖国的人,如同失去森林的夜莺 维吾尔族

忧国者不顾其身,爱民者不罔其上 宋·林逋

国之兴亡,匹夫有责 清·王瑟斋主夫

中夜四五叹,常为大国忧 唐·李白

问我居家谁暖眼,为言忧国只寒心! 宋·曾几

贤者不悲其身之死,而忧其国之衰 宋·苏询

位卑未敢忘忧国 宋·陆游

赤心事上,忧国如家 唐·韩愈

如何亡国恨,尽在大江东! 清·屈大均

天荒地老英雄丧,国破家亡事业休 明·赵弼

春色不随亡国尽,野花只作旧时开 元·萨都刺

忧国亡家,捐躯济难 三国志

如何忧国忘家日,尚有求田问舍心 宋·王安石

为祖国的利益而献身,就是死得其所 西塞罗

多么遗憾,我们只能为祖国献身一次! 艾迪生

在所有痛苦中,亡国之苦最难忍受 朝鲜

名在壮士藉,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三国·曹植

为国捐躯赴战场,丹心可并日争光 清·钱采·金丰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清·徐锡麟

军队得捍卫祖国的土地,思想家昨捍卫它的思想 罗曼·罗兰

宁可一死,也要把从先辈手中接管的祖国交给我们的后代。这就是我们的信念,这就是我们的忠诚 华兹华斯

为祖国而死是幸福和光荣的 贺拉斯

为国捐躯,虽死犹荣 荷马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 宋·陆游

会当报国耻,岂必怀封侯 明·陈子龙

一片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旧为忠家 明·于谦

同心报国,青史留名 水浒传

报国之心死而后已 宋·苏轼

人类第一个国王乃是一名成功的士兵,国家的功臣无需有荣耀的祖先 伏尔泰

名人名言__爱国篇

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人才有真进步。 —— 《鲁迅全集》

我死以后,把我的骨灰送到家乡……把它埋了,上头种一棵苹果,让我最后报答家乡的土地,报答父老乡亲。 —— 彭德怀

人民不仅有权爱国,而且爱国是义务,是一种光荣。 —— 徐特立:《怎样实施爱国主义教育》

纵使世界给我珍宝和荣誉,我也不愿离开我的祖国,因为纵使我的祖国在耻辱之中, 我还是喜欢、热爱、祝福我的祖国! —— 《我是匈牙利人》《裴多菲诗选》

不能不热爱祖国……但是这种爱不应该消极地满足于现状,而应该是生气勃勃地希望改进现状,……并尽自己的力量来促进这一点。 —— 别林斯基

我愿用我作部的生命,从事研究科学,来贡献给生育我栽培我的祖国和人民。 —— 巴甫罗夫

我无论做什么,始终在想着,只要我的精力允许我的话,我就要首先为我的祖国服务。 —— 《巴甫罗夫选集》

真正的爱国主义不应表现在漂亮的话上,而应该表现在为祖国谋福利的行动上。 —— 杜勃罗留波夫

我们法兰人,当国家遭到奴役的时候,是无权离开自己的祖国的。 —— 居里夫人

爱国如饥渴。 —— 班固

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作主人翁。 —— 朱德:《寄南征诸将》

虚荣的人注视着自己的名字;光荣的人注视着祖国的事业。 —— 马蒂

科学不没有国界的,因为她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是照亮世界的火把,但学者是属于祖国的。 —— 巴斯德

爱国主义的力量多么伟大呀!在它面前,人的爱生之念,畏苦之情,算得什么呢!在它面前,人本身也算得是甚么呢! —— 车尔尼雪夫斯基

我赞美目前的祖国,更要三倍地赞美它的将来。 — 马雅可夫斯基:《马雅可夫斯基诗选》

一般就在部分之中;谁属于自己的祖国那么他就不属于人类。 —— 别林斯基:《威克裴牧师传》

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却有国界。 —— 《巴甫洛夫百年诞辰》

爱国心再和敌人的仇恨用乘法乘起来——-只有这样的爱国心才能导向胜利。 —— 奥斯特洛夫斯基:《演讲·论文·书信集》

爱国主义也和其它道德感与信念一样,使人趋于高尚,使他愈来愈能了解并爱好真正美丽的东西,从对于美丽东西的知觉中体验到快乐,并且用尽一切方法使美丽的东西体现在行动中。 —— 凯洛夫:《教育学》

位卑未敢忘忧国。 —— 陆游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顾炎武

名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侮,足以自立于地球之上。 —— 詹天佑

英雄非无泪,不洒敌人前。男儿七尺躯,愿为祖国捐。 —— 陈辉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 周恩来:《大江歌罢掉头东》

一致是强有力的,而纷争易于被征服。 —— 《伊索寓言》

要永远觉得祖国的土地是稳固地在你的脚下,要与集体一起生活,要记住,是集体教育了你。哪一天你若和集体脱离,那便是末路的开始。 —— 《奥斯特洛夫斯基两卷集》

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

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

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次年,幕府解散,陆游奉诏入蜀,与范成大相知。

宋光宗继位后,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不久即因“嘲咏风月”罢官归居故里。嘉泰二年(1202年),宋宁宗诏陆游入京,主持编修孝宗、光宗《两朝实录》和《三朝史》,官至宝章阁待制。书成后,陆游长期蛰居山阴,嘉定二年(1210年)与世长辞,留绝笔《示儿》。

扩展资料:

宦海浮沉:

淳熙十三年,陆游闲居山阴五年之后,朝廷才重新起用他为严州知州。陆游入京向孝宗辞行,时陆游诗名大胜,孝宗于延和殿勉励陆游说:“严陵山青水美,公事之余,卿可前往游览赋咏。”陆游在严州任上,“重赐蠲放,广行赈恤”,深得百姓爱戴。

淳熙十五年(1188年)七月,陆游任满,朝廷升为军器少监,掌管兵器制造与修缮,再次进入京师。

淳熙十六年(1189年)二月,孝宗禅位于赵惇(宋光宗),陆游上疏,提出治理国家、完成北伐的系统意见,建议“减轻赋税、惩贪抑豪”;“缮修兵备、搜拔人才”,“力图大计”,以恢复中原。

绍熙元年(1190年),陆游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再次进言光宗广开言路、慎独多思,并劝告光宗带头节俭,以尚风化。

由于陆游“喜论恢复”,谏议大夫何澹弹劾陆游之议“不合时宜”,主和派也群起攻之,朝廷最终以“嘲咏风月”为名将其削职罢官。陆游再次离开京师,悲愤不已,自题住宅为“风月轩”。

《典籍里的中国》重新定义了“历史穿越”,是有历史感的“穿越”。

“穿越”是近年来备受年轻人喜爱的题材类型,人们认为,这类创作凭借天马行空的想象和纵横时空的恣意,实现了精神消费的反哺。然而,不少穿越作品因为架空、失真而饱受争议。在历史题材领域,“穿越”一时间甚至成为了“戏说”的代名词。

牛年伊始,一部全新文化作品的出现,校正了人们的认知,它就是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重磅推出的《典籍里的中国》。

《典籍里的中国》是在《故事里的中国》基础上升级打造的又一档文化节目,主创团队融合“戏剧+影视+文化访谈”的手法,在一部典籍、一个人物、一条主线的严谨构架体系里,创新设计出历史空间和现实空间,用时空对话营造“故事讲述场”。

节目中,“当代读书人”撒贝宁以典籍为舟,带领观众畅游华夏文明之长河:今人穿越到古代,看先贤如何燃万古之明灯;古人穿越到当下,看后世如何传千年之经义。这档节目以强烈的仪式感、厚重感和时尚感,重新定义了“历史穿越”,涵养着坚守初心、向新而行的精神力量。

从新春伊始至今,央视在黄金时段陆续播出了《尚书》和《天工开物》,让我们眼界大开、脑洞大开、胸襟大开。细细研读这两部作品,呈现出以下创新亮点。

第一,从历史感出发,做有思想穿透力的节目。

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没有历史感,文学家、艺术家就很难有丰富的灵感和深刻的思想。所谓“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典籍里的中国》用追根溯源、旁征博引的方式纵横上下五千年,从文明的起源讲到现代的传承,目光之深邃,格局之远大,让人抚今追昔,胸怀天下。以《尚书》为代表的中华典籍,见证了民本思想的发端,构建了古老文明的体系;以《天工开物》为代表的科技典籍,记载了古代良工巧匠的奇思妙想,铭刻了先贤经世致用的实学思想……这些瑰丽的文化密码,讲述着我们中国人从何而生,为何而来,又该去向何方。

“穿越”在这档节目中,是一种知来路、明去路的手段。戏剧演绎和专家阐释的双线赋能,有效地帮助观众理解今日之中国。

比如,理解了《尚书》里民本思想的由来,以及后世的继承发展,特别是对当代的影响。为什么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人民战争中,我国会秉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崇高理念;为什么中国***会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决心和勇气,带领人民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为什么党的十八大以来反复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因为自古而今,在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上,治政之要在于安民,安民之道在于察其疾苦,明其所愿。

比如,理解了《天工开物》里的“贵五谷而贱金玉”,我们就能明白为什么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一直把重农固本视为安民之基;为什么从宋应星到袁隆平,一代代科学家怀揣着“禾下乘凉梦”,殚精竭虑致力于提高农业技术;为什么我们国家全力保障“粮食安全”,为端牢中国人的饭碗,把“种子”视为农业的芯片提速攻关。历史和现实都在告诉我们,农为邦本,本固邦宁。

这样的穿越,才有历史的格局,才有时代的情怀,才有文化的担当。它贯通了时空、打破了隔断,让我们回望来时的路、看清脚下的路、坚定前行的路。如果说“穿透力”是思想性的最高境界,那么《典籍里的中国》几乎可以称之为当下文化节目的扛鼎之作——它跨越了时间的墙,推开了历史的窗,吹拂起新时代的风。

第二,任想象力驰骋,做有艺术震撼力的节目。

文艺不可能完全还原历史的真实,但有责任告诉人们真实的历史,告诉人们历史中最有价值的东西,它需要创作者结合史料进行艺术再现,而前提是要有史识、史才、史德。

《典籍里的中国》,充分体现了电视人的理想与追求,呈现出文化人的品格与造诣。纵观整部作品,真可谓“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将陆机在文艺理论传世经典《文赋》里的名句,转化为时代作品,搬上舞台,呈现于荧屏。

《尚书》中,撒贝宁以“当代读书人”的身份与“古代护书人”伏生展开跨越时空的对话,他们穿梭于上古时期、商朝、春秋、战国、汉代、唐代等多个朝代,围绕《尚书》进行思想的碰撞和传承的巡礼,并且一直延展到2021年,在现代化的图书馆里,驻足观赏今天的孩子如何读《书》。

《天工开物》这一期更有魄力和胆识。撒贝宁邀请老年宋应星来到300多年后的今天,看后世如何在天空、大地、海洋里续写《天工开物》,今天的人们过上了怎样一番“衣食富足,禾下乘凉”的美好生活,尤其是宋应星和袁隆平跨越时空的握手,当宋应星从袁隆平院士手中接过那株超级稻谷时,时间静止,空间无垠。

中华美学讲求知、情、意、行相统一。无论从电视文艺、还是用**艺术、戏剧艺术的视角来打量融合创新的《典籍里的中国》,它都彰显出1+1+1>3的复合魅力。古风习习的诗意舞台,汩汩流淌着光彩夺目的中华审美风范。

历史文化遗产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我们一定要完整交给后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用层层递进、节节攀升、步步生花的创新,不断树起文化节目新的座标,恭贺这支“梦之队”在向着文化高峰不懈攀登的征程中,创作了又一部载入史册的“中国”品牌作品。我们期待,未来会有更多体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文艺作品涌现,持续惊艳我们,滋润我们,鼓舞我们。

辛弃疾辛弃疾(公元1140年-1207年),南宋爱国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辛弃疾艺术风格多样,以豪放为主,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现存词600多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公元1207年秋,辛弃疾逝世,年68岁。杜甫杜甫(712-770),字子美,汉族,唐朝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生活于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杜甫出身在一个世代“奉儒守官”的家庭,家学渊博。早期作品主要表现理想抱负和所期望的人生道路。另一方面则表现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期间许多作品 反映当时的民生疾苦和政治动乱、揭露统治者的丑恶行径,从此踏上了忧国忧民的生活和创作道路。随着唐玄宗后期政治越来越腐败,他的生活也一天天地陷入贫困失望的境地。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杜甫创作了《春望》、《北征》、《三吏》、《三别》等名作。759年杜甫弃官入川,虽然躲避了战乱,生活相对安定,但仍然心系苍生,胸怀国事。虽然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但他也有狂放不羁的一面,从其名作《饮中八仙歌》不难看出杜甫的豪气干云。杜甫的思想核心是儒家的仁政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虽然在世时名声并不显赫,但后来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在李白的《渡荆门送别》一诗中,其中的思乡之情尤为浓郁。李白天真烂漫的童年生活是在蜀地度过的,二十五岁时他“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开始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这首诗就是作者离开四川到达荆门时,赠别家乡的一首诗。诗中描绘了荆门一带的自然风光,诗人面对滔滔江水,思乡之情油然而生。而在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作者通过“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样的诗句,诉说着自己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对战乱之中对故乡亲人的思想体现得淋漓尽致,把本来不具备感情的月色,深情的进行了描绘,通过托物言情的手法,对自己的思乡之情进行了渲染,思乡情感被巧妙的引申出来,是很耐人寻味的。张九龄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经过历代文人墨客的渲染,明月作为思乡、思亲的形象已经深入人心,我们在古代诗歌提到明月,思乡之情就会油然而生,并进入了作者营造的思念家乡的氛围中。而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中,作者通过对中秋之夜又圆又亮的月亮的描绘,想起亿万人家团聚欢笑,共同欣赏这皎洁的月光,体现了浓浓的思乡之情。

中国爱国人物的故事有什么?

文天祥从至元十六年(1279年)十月抵达大都到至元十九年(1282年)十二月被杀,一共被囚禁了三年两个月。这段期间,元朝千方百计地对文天祥...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