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思的民间故事
民间 故事 成为地方性民间 文化 中独具特色的一种类型。那你知道有意思的 民间故事 有哪些吗下面是我给大家分享的有意思的民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有意思的民间故事:龙游石窟的秘密
公元前375年,姑蔑国(越国附属国,国都位于今衢州龙游县)都城外,年过四旬的欧冶子静静地站立在一个小山区上,他沧桑而疲惫的脸上露出了难得地微笑。在他的身后,是楚国相剑师风胡子。
“大王想要的宝剑,不但要坚韧、锋利,还要飘发而断,见血无痕。”风胡子盯着欧阳子,缓缓地说:“你只有一年时间了。”
“我已经找到了寒泉,但铁英和亮石还没有得到。不过,希望就在眼前。”欧冶子眼里闪烁着兴奋,他看着脚下的山石说。
“我已经找过姑蔑国监大夫岩库都,他会派石匠来帮你开凿的。但你也要小心,别让越王的人看出端倪。”风胡子叮嘱道:“此处地偏人少,不宜地面直接开采,应凿口而下,采用腹中挖掘的方法来寻找铁英和亮石。挖掘出的石块岩库都会叫人从河道运走。”
“风胡子,你放心,我虽为越人,但和越王有杀父之仇,我一定尽快找到铁英和亮石,冶炼出宝剑,进献大王。”欧冶子果断地说。
风胡子走后不到半年,岩库都派来的石匠在欧冶子的指导下,已经在一个小山包一侧往下开挖了十来米深。欧冶子要求石匠将石块凿成二十公分见方,一米来长的石条,以便利于搬运。欧冶子对每一块开凿出来的石块进行细细查看,在确定没有铁英后让人抬了出去。
铁英,其实是铁矿,一种纯度很高的铁晶 结石 ,一般处于岩层几十米下。欧冶子为冶炼不同于青铜剑的宝剑,遍寻名山大川,最后在风胡子的指点下来到了这里。从岩层裸露的石块来分析,这里的含铁量很高,且纯度较高,欧冶子判断,下面肯定有他想要的宝贝——铁英。而亮石是用来磨剑砺锋的,普通的磨砺石是无法打磨出楚王想要的宝剑的。亮石是结伴铁英而生,只是数量更稀少。
公元前374年初夏,欧冶子从淬火砂里抽出了一柄宝剑。一道精光中,“龙渊”宝剑横空出世。微风吹拂着欧冶子凌乱头发,迎剑刃纷纷飘落。
风胡子满意地查看着“龙渊”,缓缓地插入剑匣,同时让石匠将掏空的石窟进行修整,以防止被越人看出端倪。
当越王的使者将青铜剑被“龙渊”轻易削断的消息带回越国后,越王震惊了。随即,方圆不足十里的凤凰山麓被越国士兵团团围住。
在接下来几十年里,大量的石匠和民工为征调到这里,为得就是挖掘冶炼宝剑的铁英和亮石。
公元前340年,当干将把“巨阙”、“干将”和“莫邪”三把宝剑陆续呈献到越王目前的时候,越王已经没有心思来欣赏这绝世奇兵。民穷国衰,强敌陈境,仅仅几十年后,越国被楚国吞灭。
两千年后,当 历史 的烟尘渐渐落定,石窟也慢慢露出了原本的面目。
龙游石窟与其说是一个奇迹,不如说是一个阴谋。楚王以“龙渊”为饵,诱使嗜剑如命的越王不惜耗竭一国之力进行挖掘铁英。在留下大小不一的十几个石窟后,立国千年的越国黯然消匿在历史的尘埃中
有意思的民间故事:神奇的龟眠穴
一 龙吸水
康熙年少喜欢热闹,不但在宫里逐日与一帮少年玩布库 摔跤 游戏 ,每逢 春节 乾清宫更要大摆筵席,与文武百官同庆。这日又逢佳节,康熙端坐其上,接受诸臣朝贺。君臣入席落座以后,辅佐大臣鳌拜才姗姗来迟。口里高呼圣上万岁,表情却甚是倨傲。尤其今天这样的场合,鳌拜居然一袭黄裳。与康熙只有帽结不同,分明就是暗示自己与皇上无异。
众臣见了,垂眉不语。康熙视而不见一般,道:“平身,赐座。”鳌拜这一着与指鹿为马有异曲同工之妙,见殿上君臣如此,心中更加得意。推杯换盏之际,难免忘形。康熙面上微笑,心中只是隐忍。
这时忽然有急报,奉天浑河出现龙吸水。朗朗白日,凭空卷起一道磅礴水柱,白练一般直伸云端之中。城中百姓亲眼所见,惊为异兆。康熙暗暗一惊,奉天是大清龙脉王气所在,龙吸水岂不是借了大清王气联想到鳌拜把持朝政,康熙心头如压了一块巨石。
康熙定定神,道:“龙吸水一事,诸位爱卿有何见解”大臣里有说天现真龙吸水,是为吉兆的;也有说龙渴吸水,恐有旱灾的,一时众说纷纭。尚书陈廷敬跪禀道:“游龙在天,借我大清龙脉王气,恐是不吉之兆。龙吸水之事不可等闲视之,皇上当命精通 风水 易术之士细查。”
康熙点头,陈廷敬是他老师,耿耿忠心有目共睹。鳌拜冷笑道:“陈大人所说,也不过是臆测而已。”康熙不接他的话茬,转向陈廷敬一边, 问道 :“老师可曾识得此门高人也好召来一见,以卜吉凶。”
陈廷敬略一思量,回禀:“臣一位昔年故交倒是此门异人,可惜前不久亡故了。他一生只收得一位徒弟柳青阳,尽得真传。皇上不妨召来一见,听他有什么见解。”康熙当即火速传令下去,急召柳青阳进宫。
柳青阳不过二十多岁,生得骨格清奇,面如冠玉。他叩首长跪,康熙见了顿生亲近之心,连忙道:“平身。”问到龙吸水之事,柳青阳回禀:“奉天乃是我大清龙脉,唯一真龙。殊不知 天下 之大,除了龙脉以外,尚有奇穴。龙吸水,则是奇穴聚敛龙气之兆。若等它成了气候,我大清社稷危矣!”
康熙听了,纳罕道:“竟然还有这样的事,到底是什么样的奇穴”柳青阳点头道:“能与龙脉抗衡的奇穴,只有龟眠地。”此语一出,众人尚可,唯独鳌拜一怔,脸色不易察觉地变了一变。
二 龟眠灵穴
天下风水所钟之灵秀,首推龙脉。当年康熙先祖入关,由精通风水易术的高人,寻龙捉穴,察砂觅水,最后定下龙脉,严加守护。岂料还有能与之抗衡的龟眠地一说,大出康熙意料,问道:“这龟眠地到底有何异处”
柳青阳回道:“龟眠地乃是极品神仙穴,钟天地之灵秀。折断的树枝插在上面,虽然无根,却数年翠绿不枯。亡者裸身葬在其中,不腐不消,反而会长出鸟羽龙鳞。此人后代飞黄 腾达 ,建功立业,有位居人君之数。”众臣惶恐不语,鳌拜却倨傲道:“此等仙穴只怕仅存于古籍记载,当不得真!”康熙也疑惑道:“世上当真有这样的仙穴吗”
柳青阳答:“龟眠地虽然极其难得,却是真实存在的。春秋时有个风水术士一生踏遍名山大川,只为找到这个神仙穴。他穷其半生,一无所获。一次在寻访途中误坠山涧,险些丧命。不料因祸得福,居然在山谷遇到一只硕大红壳老龟。龟壳初生为青,十年为黑,百年才转红,这老龟的龟壳暗红,不知活了几百上千年了。他悄悄跟着这红壳老龟来到一处山洞,远远望见洞里生气鼎盛,一看就是难得的仙穴。这个风水术士藏在暗中观看,那老龟腾挪良久,居然褪下龟壳。如一只剃了毛的小兽一般,俯卧蜷缩而睡。风水术士欣喜若狂,证实这个山洞正是龟眠之地。”
康熙被柳青阳讲述的故事吸引,忍不住问道:“后来呢”柳青阳接着讲下去:“此时的他功利熏心,等不得家中老母亲终年,暗中下了毒药,然后把老母亲尸首背到山洞,葬于穴眼之内。此人数年之间,际遇突变。高居朝中重臣,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正当他野心膨胀要取代君位时,却在一次大雨时遭雷击而死。”
康熙一掌击在龙椅上,道:“贼人为了得到天下居然弑母,纵得仙穴,终究难逃天谴。”柳青阳道:“天谴是其一,但也怪那人学艺不精,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龟眠地一共有正虚两个穴眼,正穴是极品仙穴,虚位却是泄浊之穴。须得一位近族中人葬在其中挡煞,才能确保无忧。但挡煞之人的后代,必然会死于非命。”
这时咣啷一声,原来是鳌拜身边的戈隆失手掉了酒杯。康熙并未在意,道:“不知用这龟眠仙穴的人,是否如阁下洞悉秋毫。朕命你速速查访龟眠地,以绝后患。”柳青阳跪下回禀:“皇上有旨,小人自当竭尽全力。只是龟眠地极其难寻,纵然找到灵秀所钟之地,巍巍青山,没有平砂玉尺经也是枉然。”
三 平砂玉尺经
康熙道:“平砂玉尺经又是什么既然少它不得,先寻访它就是。”陈廷敬禀道:“回皇上,平砂玉尺经微臣倒是有所耳闻。早几年有一位修为很深的风水大师,人称铁口神算,就是平砂玉尺经的传人。鳌大人应该也知道,听说鳌大人还请这位铁口神算看过风水。只是后来这位铁口神算家里无故走水,一家老小都葬身火海了。”
康熙奇道:“居然有这回事”鳌拜回道:“老夫是请那位铁口神算相过家宅,那一段家中人口不宁,听说他神机百出,颇有盛名,老夫就请他相看相看。家中花园那处假山就是得他指点,建来镇宅的。至于后来的事,老夫就不知了。”
“那平砂玉尺经岂不是绝迹于世”康熙道,“除此之外,再无他法了吗”柳青阳道:“风水秘术虽多,首推平砂玉尺经。平砂玉尺的好处在于精准点出穴眼,分毫不差。不然守着宝山,点不出仙穴,难道把整座山都平了不成”
康熙虽然年少,却甚是有决断。当即下旨由陈廷敬负责彻查铁口神算一家葬身火海的事,希望寻得线索,找到平砂玉尺经。一面拨出人手交予柳青阳,命他勘查龟眠地所属。鳌拜不语,戈隆已是冷汗直下。
这日,龟眠地尚无线索,康熙正心烦,不料这时鳌拜又上书圈地之事。大清马背上得天下,开国后以圈地赏功臣。鳌拜日渐位高权重,不再甘心局限于所圈属地。曾多次上书,要求再圈八旗之外的汉地,这次更是狮子大开口。康熙愤慨不已,面上却平静地问:“鳌少保所说,众爱卿以为如何”
朝中官员大半都是鳌拜的党羽,余众慑于鳌拜的势力,也都不敢反对。朝堂之上一片静寂,鳌拜正在得意之时,苏纳海忽然出列跪奏:“皇上一向推行满汉一家,况且分赏之事早定,不可再圈地惹百姓愤怨。”这话正中康熙下怀,当即表态:“爱卿所言极是,但鳌少保战功赫赫,辅佐有功,当再赏赐珠玉金银,以示嘉奖。”说罢下旨赏赐了鳌拜金银无数,鳌拜虽然不甘,也只得谢恩。
这时柳青阳回来禀告,凭借青乌之术已经锁定龟眠地就在华岩山。只是山大林密,只有等找到平砂玉尺经才能确定具体位置。康熙精神仍然为之一振,现在有陈廷敬、苏纳海为得力臂膀,再去除了龟眠地的隐患,何愁不能掌握大权于是力促陈廷敬尽快找到平砂玉尺经。鳌拜这时却施施然启奏:“苏纳海一手遮天,欺上瞒下,受贿索银,草菅人命,其罪当诛。”
四 穴眼
鳌拜弹劾苏纳海,罗列二十多条罪名,志在必得。康熙明知鳌拜是有心铲除苏纳海,但时机不到,庇护不得,只得权宜批道:“苏爱卿虽然有过,但罪不至死。革去官职,责杖一百,罚没家产也就是了。”“皇上此言差矣,若不严惩,何以服众”鳌拜盛气凌人,一把拦回圣旨,执意要康熙改笔赐死。康熙惊怒,拍案而起。鳌拜重兵在握,倨傲而立,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陈廷敬冲康熙微微摇头,意为不可妄动。苏纳海洞悉隐情,自己摘下顶戴,俯首认罪。
康熙在满朝文武面前最终向鳌拜妥协,鳌拜证实了自己无法撼动的实权,哈哈大笑着离去。心中得意不已,康熙一个年少皇帝,有名无实,谅他也不敢奈何自己。果真僵局,对他倒有好处不成果然没多久,康熙派人来请他去武英殿小叙。鳌拜见他有拉拢回转之意,面上方有了缓和之色,欣然赴约。
康熙和颜悦色,赐了座,吩咐上茶。鳌拜也不能表现得太明显,欠身向前坐了,以示恭敬。一揭茶盖,一股灼热传递过来。下意识往后一侧身,凳子腿应声而折。这时四周的侍从一哄而上,牢牢擒住鳌拜。鳌拜仔细一看,这些化装成侍从的正是平时与康熙一起练布库的摔跤好手。鳌拜知道着了康熙的道,却不慌不忙,大声高呼:“我鳌拜一生忠心为国,有何过错”
这时陈廷敬与柳青阳从屏风后出来,侍立两侧。康熙道:“你荣华富贵在身,还费尽心机寻找龟眠仙穴,居然将已经入土为安的父亲偷偷挖出来,葬于华岩山龟眠地,是何居心铁口神算为你点穴之后,一家被你灭口,你又该当何罪”
“皇上信口而言,证据何在”鳌拜虽被说中,口中却抵死不认。康熙冷哼一声,大喝:“把戈隆带上来!”戈隆被五花大绑带了上来。鳌拜一见,已经预料到发生了什么事。
戈隆是鳌拜一族,算是远房同辈兄弟。铁口神算为他寻找龟眠地的前前后后,都有戈隆参与。当时鳌拜对他说还有一个虚位,虽然不能为君,却也是位极人臣,后世永昌。戈隆的父亲此时正在重病,索性一服汤药送老父亲归了西,葬在虚位上。( 故事大全 :http:///转载请保留!)
那日戈隆听柳青阳说龟眠地的虚穴是挡煞之用,立刻沉不住气了。他还以为鳌拜提携他,才肯让他父亲葬在虚位上,没想到是利用他来挡煞。于是趁平砂玉尺经还没有下落,龟眠地还没人发现,偷偷潜回华岩山,要把他父亲的尸骨取出来。没想到这时柳青阳与陈廷敬已经带着人在一旁等候,立刻抓个正着。戈隆不堪拷问,供出前后始末。连放火烧死铁口神算一家,一并交代出来。
陈廷敬这时拿出查访到的鳌拜种种不轨证据,历数三十多条罪状。鳌拜方知大势已去,颓然丧气,被关进大牢候审。
五 羽化
康熙到底年轻,对龟眠地好奇之极。坚持亲上华岩山,一看究竟。柳青阳前面带路,一路蜿蜒曲折,来到一处依山傍水的凹地。四周青山掩映,藤萝异香,宛若仙境。柳青阳命人掀开一块光滑青石,青石下面是个墓穴。
里面正穴一完整尸骨,当是鳌拜迁来的先人遗骸。这尸骨通体已经发生变化,在阳光下居然流光溢彩,美玉一般。虚穴上裸身卧着一个老人,正是被戈隆提前送葬的父亲。老人背上生出肉翅羽毛,足上却有一片片青鳞,正是羽化之兆。
康熙诧异道:“虚位不是泄浊挡煞的吗怎么会有羽化之兆”柳青阳回道:“龟眠地乃是世间难寻的神仙穴,生气极盛,怎么会有需要泄浊的虚位铁口神算为鳌拜点得此穴,知道山河易主必会生灵涂炭,才故意说成虚位不吉。鳌拜必然会找人挡煞,这样两脉分享仙穴,虽然权及君主,却注定功败垂成。”
“这铁口神算竟有这等见识,算来倒是我大清忠良。”康熙沉吟,忽然想到不对:“那铁口神算早已被鳌拜害死,这些你又怎么会知道既然没有平砂玉尺经找不到龟眠地穴眼,你们又怎么能早早等候在这里抓捕戈隆”
“皇上虽然年少,却是机智圣明,此乃我大清之福。”陈廷敬微笑:“那铁口神算替鳌拜点了龟眠地仙穴后,自知难逃灭口。但怕鳌拜生疑,只早早把膝下一子送到故人处寄养。自己与夫人,家下人等则留下来,最终葬身火海。既有后人逃出,平砂玉尺经就没有寻不到之理。”康熙一惊,喜道:“难道柳青阳就是铁口神算之后”
柳青阳微微一笑,不置可否。吩咐将羽化骨骸移到一边,用罗盘定位,忽然发力以金杵直捣下去。霎时一阵白烟直冲出来,升腾到半空化作五彩云霭,缭绕散去。龟眠地里的玉石骨骸,鸟羽龙鳞尸体顷刻间变得黑灰枯槁。一阵风起,吹散得一点不存了。康熙惊诧不已,柳青阳道:“龟眠地格局已破,仙气散尽,此后只是一处废穴了。”
到了山脚路口,柳青阳请辞,要去远方游历。康熙挽留道:“你替大清立有大功,朕正要重重赏你。荣华富贵,常伴君侧岂不好你若走了,日后再有危及龙脉的仙穴出现,朕到哪里找你”
柳青阳听出康熙话外之音,微笑道:“天地造物虽奇,此等仙穴也是千年难得一遇,哪里再找第二个草民此去也是游历山水秀丽,不再堪舆风水。这本平砂玉尺经已无用处,就让它去吧。”说罢取出一本古书,一把火烧成灰烬。
柳青阳一袭青衫在风中翻飞,渐渐消失在山路上。康熙目送良久,陈廷敬在一旁 请示 回宫。康熙上轿时回首华岩山,依旧巍峨绵延。不知是否正在 孕育 新的仙穴,只是再也无人能觅得了。
猜你感 兴趣 :
1 有趣民间故事
2 一个有趣的民间故事
3 中国最有趣的民间故事
4 民间小故事300字
堪舆 八宅明镜 [唐]杨筠松撰 民国上海广益书局石印本 2卷1册全 堪舆 地理辨证疏 [清]蒋大鸿注 民国八年锦章书局石印本 5卷1册全 堪舆 地理大全辑要 [清]许明撰 民国校经山房石印本 10卷2册全 堪舆 地理大全要诀 [清]许明撰 民国校经山房石印本 7卷2册全 堪舆 地理大成地理六经注 [清]叶九升撰 民国五年九经书局石印本 6卷1册全 堪舆 地理大成理气四诀 [清]叶九升撰 民国五年九经书局石印本 4卷1册全 堪舆 地理大成罗经指南拨雾集 [清]叶九升撰 民国五年九经书局石印本 3卷1册全 堪舆 地理大成平阳全书 [清]叶九升撰 原版为民国五年九经书局石印本 15卷1册全 堪舆 地理大成山法全书 [清]叶九升撰 民国五年九经书局石印本 19卷6册全 堪舆 地理四秘全书 [清]尹一勺撰 民国大成书局石印本 12种3册全 堪舆 地理四弹子 铁弹子地理元机/(南唐)何令通撰/(明)游嵩注 铅弹子地学正义 金弹子地理元珠经/(明)刘基注 玉弹子地理元枢/(清)张凤藻注 清聚锦堂刻本 十卷全 堪舆 地理金弹子玉弹子 [元]白髯老人、耶律楚材撰[明]刘伯温校 民国校经山房石印本 4卷1册全 堪舆 地理铅弹子 [明]孟又承传 [清]张九仪撰 民国校经山房石印本 1卷1册全 堪舆 地理铁弹子 [南唐]何令通撰 [明]刘青田释 民国校经山房石印本 2卷1册全 堪舆 地理青囊经 [唐]杨筠松撰 民国锦章书局石印本 8卷1册全 堪舆 地理六法点穴大全 [唐]杨佐仙等撰 民国校经山房石印本 6卷1册全 堪舆 地理五决 [清]赵九峰撰 民国锦章书局石印本 8卷2册全 堪舆 地理选择录要 [清]蒋大鸿撰 民国乙酉年上海会文堂石印本 4卷2册全 堪舆 地理阳宅大全四集 [清]许明撰 民国校经山房石印本 4卷1册全 堪舆 地理正宗 [清]蒋国撰 民国广益书局石印本 12卷2册全 堪舆 地理直指原真 [清]释彻莹撰 民国校经山房石印本 3卷2册全 堪舆 地理葬埋黑通书 [清]释彻莹撰 清抄本 1册全 堪舆 地理琢玉斧 [清]张九仪撰 民国广益书局石印本 4卷2册全 堪舆 六圃沈新周先生地学 [清]沈镐撰 原版为民国锦章书局石印本 2卷1册全 堪舆 赣州风水秘传 不署撰人 民国石印本 12卷2册全 堪舆 撼龙经、疑龙经批注校补合刻 [唐]杨筠松撰 民国锦章书局石印本 撼龙经6卷疑龙经2卷2册全 堪舆 郭璞葬经 [晋]郭璞撰 民国十三年锦章书局石印本 1卷1册全 堪舆 罗经顶门针 [明]徐之镆撰 民国广益书局石印本 2卷1册全 堪舆 罗经解定 [清]胡国桢撰 民国元年江东书局石印本 4卷2册全 堪舆 罗经透解 [清]王道亨撰 民国二年铸记书局石印本 2卷1册全 堪舆 秘本搜地灵 [明]刘伯温订 光绪有益堂刻本 2卷1册全 堪舆 平砂玉尺经 [元]刘秉忠撰[明]刘基解 上海文明书局金属版 2卷1册全 堪舆 乾坤法窍 [清]范宜宾集 民国锦章书局石印本 3卷2册全 堪舆 阳宅都天滚盘珠要法 [清]瞿天赉撰 宣统二年扫叶山房石印本 1册全 堪舆 入地眼全书 [宋]静道和尚撰 民国广益书局石印本 10卷2册全 堪舆 三元总录 [明]柳珍纂辑 民国广益书局石印本 3卷1册全 堪舆 阳宅大全 [明]一壑居士集 光绪校经山房石印本 10卷2册全 堪舆 山洋指迷 [明]周景一撰 乾隆刻本 4卷4册全 堪舆 阳宅爱众篇 [清]张觉正撰 民国校经山房石印本 4卷2册全 堪舆 宝照秘诀 不署撰人 清稿本 1册全 堪舆 山洋指迷 [明]周景一撰 民国上海广益书局 4卷2册全 堪舆 阳宅集成 [清]姚廷銮撰 宣统元年江左书林石印本 8卷4册全 堪舆 雪心赋辩讹正解 [清]卜应天撰[清]孟浩注 宣统元年扫叶山房石印本 4卷1册全 堪舆 阳宅三要 [清]赵九峰撰 民国上海校经山房石印本 4卷1册全 堪舆 阳宅十书 [明]王君荣纂辑 民国江东书局石印本 4卷2册全 堪舆 阴宅集要 [清]姚廷銮撰 宣统元年江左书林石印本 4卷2册全 堪舆 阴阳二宅必用[附鲁班经秘决仙机元空法鉴] 不署撰人 民国江东书局石印本 4卷2册全 堪舆 宅谱指要 [清]魏青江撰 民国扫叶山房石印本 4卷1册全 堪舆 陈子性二十四山造葬秘诀 [清]陈应选撰 民国抄本 1册全 堪舆 倪公阐明阳盘住宅秘诀 不署撰人 嘉庆抄本 一卷全 堪舆 地理辨正直解 [清]蒋大鸿撰 经元堂刻本 5卷全 堪舆 地理参赞玄机仙婆集 [明]张鸣凤编 明世德堂写刻本 十二卷全 堪舆 地理黑囊经 [明]范越风撰 清初抄本 1册全 堪舆 地理星体图格真龙名髓 不署撰人 明抄本 1册全 堪舆 地理正宗臆解 [明]萧智深[清]金六吉撰 清乾隆四十二年嘉德堂刻本 三卷全 堪舆 地理指迷篇臆解 [明]萧智深[清]金六吉撰 清乾隆四十二年嘉德堂刻本 二卷全 堪舆 地理琢玉斧峦头歌括 [明]徐之镆唐际云辑[清]张九仪释 清康熙宏德堂刻本 四卷全 堪舆 地学 [清]沈镐撰 清康熙五十二年刻本 二卷全 堪舆 地学精华 [民国]夏更清撰 民国版铅印本 1册全 堪舆 分房变气论宅法 [清]蒋平阶撰 清稿本 一卷全 堪舆 新刊地理五经四书解义郭璞葬经 [明]吴征岀定郑谥注 明汇贤斋刻本 一卷全 堪舆 格水定针法 不署撰人 地理手抄稿本 一卷全 堪舆 管氏地理指蒙 [魏]管辂著 清印本 堪舆 郭璞古本葬经 [晋]郭璞撰 清印本 一卷全 堪舆 红鸾经四十八局定例 祖传风水地理孤本 110 1 堪舆 胡矮仙至宝经 [唐]胡矮仙 清印本 一卷全 堪舆 黄帝宅经 不署撰人 清印本 一卷全 堪舆 空石长者五星捉脉正变明图 [唐]空石长者 清印本 一卷全 堪舆 李思聪堪舆杂撰 [宋]李思聪 清印本 一卷全 堪舆 九天元女青囊海角经 不署撰人 清印本 一卷全 堪舆 堪舆要诀 [明]狄奄氏手录 嘘龙村舍藏本 一卷全 堪舆 考验通书法窍秘决 不署撰人 清印本 二册全 堪舆 金精廖公秘授地学心法正传画策扒砂经 [宋]廖禹撰 清嘉庆二十五年大文堂刻本 四卷全补遗一卷全 堪舆 李思聪总索 [宋]李思聪 清印本 一卷全 堪舆 灵城精义笺 [清]沈竹礽撰 自得斋丛书 一卷全 堪舆 刘基堪舆漫兴 [明]刘基撰 清印本 一卷全 堪舆 缪希雍葬经翼 [明]缪希雍撰 清印本 一卷全 堪舆 灵驱解法洞明真言秘书(秘诀仙机) 不署撰人 明汇贤斋刻本 一卷全 堪舆 刘见道乘生秘宝经 [唐]刘见道 清印本 一卷全 堪舆 八宅明镜 [唐]杨筠松撰 清乾隆五十五年姑苏乐真堂刊本 二卷全 堪舆 杨曾地理元文 [清]端木国瑚撰 清刻本 一册全 堪舆 水龙经 [晋]郭璞撰[明]刘基阅 清内府抄本 五卷全 堪舆 续水龙经 [晋]郭璞撰[明]刘基阅 清内府抄本 四卷全 堪舆 水龙经阴阳宅 [晋]郭璞撰[明]刘基阅 清内府抄本 阳宅二卷全阴宅二卷全 堪舆 青乌先生葬经 不署撰人 清印本 一卷全 堪舆 仕学备余 [清]纪大奎撰 清刻本 六卷全 堪舆 十道天心 [清]戴洪润手抄真传择日秘本 28 一卷全 堪舆 孙伯刚璚林国宝经 [宋]孙伯刚撰 清印本 一卷全 堪舆 天机望龙经 [宋]吴景鸾授 雅德江村迂穸藏本手稿本 一卷全 堪舆 天心正运线法 不署撰人 手稿本 一卷全 堪舆 天星秘诀寻龙合格定穴 不署撰人 清光绪手抄秘本 一卷全 堪舆 谢和卿神宝经 [宋]谢和卿撰 清印本 一卷全 堪舆 新镌京版工师雕斫正式鲁班经匠家镜 [明]午荣撰 明汇贤斋刻本 三卷全 堪舆 玄秘龙法玄秘穴法 不署撰人 手抄本 两册全 堪舆 选择纪全 不署撰人 明汇贤斋刻本 一卷全 堪舆 雪心赋辨讹正解 [唐]卜应天撰 民国排印本 四卷全 堪舆 雪心赋直解 [明]吴一棣撰 清顺治十八年刻本 四卷全 堪舆 阳宅大成 [清]魏青江撰 清嘉庆刻本 十五卷全 堪舆 阳宅起手 [清]査咏旺传 清抄本 一卷全 堪舆 阳宅十书 [明]王君荣纂辑 清印本 四卷全 堪舆 阳宅元运会要 不署撰人 清抄本 一册全 堪舆 阳宅指南篇 [清]蒋平阶撰 清稿本 一卷全 堪舆 杨筠松青囊奥旨 [唐]杨筠松撰 清印本 一卷全 堪舆 杨筠松十二杖法 [唐]杨筠松撰 清印本 一卷全 堪舆 杨再谪仙人杨公金刚钻本形法葬图诀 [唐]杨筠松撰 清印本 一卷全 堪舆 阴阳秘诀 不署撰人 清抄本 1 堪舆 玉元子天宝经 [宋]玉元子撰 清印本 一卷全 堪舆 廖禹十六葬经 [宋]廖禹撰 清印本 一卷全 堪舆 青囊心印 [清]王宗臣撰 清康熙刻本 二卷全 堪舆 青囊续编 [清]王宗臣撰 清康熙刻本 一卷全附天玉经四卷全 堪舆 重刊人子须知资孝地理心学统宗八卷 [明]徐善继徐善述撰 明隆庆三年刻万历十一年梅墅石渠阁补刻本 510
八宅明镜 [唐]杨筠松撰 民国上海广益书局石印本 2卷1册全
地理辨证疏 [清]蒋大鸿注 民国八年锦章书局石印本 5卷1册全
地理大全辑要 [清]许明撰 民国校经山房石印本 10卷2册全
地理大全要诀 [清]许明撰 民国校经山房石印本 7卷2册全
地理大成地理六经注 [清]叶九升撰 民国五年九经书局石印本 6卷1册全
地理大成理气四诀 [清]叶九升撰 民国五年九经书局石印本 4卷1册全
地理大成罗经指南拨雾集 [清]叶九升撰 民国五年九经书局石印本 3卷1册全
地理大成平阳全书 [清]叶九升撰 原版为民国五年九经书局石印本 15卷1册全
地理大成山法全书 [清]叶九升撰 民国五年九经书局石印本 19卷6册全
地理四秘全书 [清]尹一勺撰 民国大成书局石印本 12种3册全
地理四弹子 铁弹子地理元机/(南唐)何令通撰/(明)游嵩注 铅弹子地学正义 金弹子地理元珠经/(明)刘基注 玉弹子地理元枢/(清)张凤藻注 清聚锦堂刻本 十卷全
地理金弹子玉弹子 [元]白髯老人、耶律楚材撰[明]刘伯温校 民国校经山房石印本 4卷1册全
地理铅弹子 [明]孟又承传 [清]张九仪撰 民国校经山房石印本 1卷1册全
地理铁弹子 [南唐]何令通撰 [明]刘青田释 民国校经山房石印本 2卷1册全
地理青囊经 [唐]杨筠松撰 民国锦章书局石印本 8卷1册全
地理六法点穴大全 [唐]杨佐仙等撰 民国校经山房石印本 6卷1册全
地理五决 [清]赵九峰撰 民国锦章书局石印本 8卷2册全
地理选择录要 [清]蒋大鸿撰 民国乙酉年上海会文堂石印本 4卷2册全
地理阳宅大全四集 [清]许明撰 民国校经山房石印本 4卷1册全
地理正宗 [清]蒋国撰 民国广益书局石印本 12卷2册全
地理直指原真 [清]释彻莹撰 民国校经山房石印本 3卷2册全
地理葬埋黑通书 [清]释彻莹撰 清抄本 1册全
地理琢玉斧 [清]张九仪撰 民国广益书局石印本 4卷2册全
六圃沈新周先生地学 [清]沈镐撰 原版为民国锦章书局石印本 2卷1册全
赣州风水秘传 无名氏 民国石印本 12卷2册全
撼龙经、疑龙经批注校补合刻 [唐]杨筠松撰 民国锦章书局石印本 撼龙经6卷疑龙经2卷2册全
郭璞葬经 [晋]郭璞撰 民国十三年锦章书局石印本 1卷1册全
罗经顶门针 [明]徐之镆撰 民国广益书局石印本 2卷1册全
罗经解定 [清]胡国桢撰 民国元年江东书局石印本 4卷2册全
罗经透解 [清]王道亨撰 民国二年铸记书局石印本 2卷1册全
秘本搜地灵 [明]刘伯温订 光绪有益堂刻本 2卷1册全
平砂玉尺经 [元]刘秉忠撰[明]刘基解 上海文明书局金属版 2卷1册全
乾坤法窍 [清]范宜宾集 民国锦章书局石印本 3卷2册全
阳宅都天滚盘珠要法 [清]瞿天赉撰 宣统二年扫叶山房石印本 1册全
入地眼全书 [宋]静道和尚撰 民国广益书局石印本 10卷2册全
三元总录 [明]柳珍纂辑 民国广益书局石印本 3卷1册全
阳宅大全 [明]一壑居士集 光绪校经山房石印本 10卷2册全
山洋指迷 [明]周景一撰 乾隆刻本 4卷4册全
阳宅爱众篇 [清]张觉正撰 民国校经山房石印本 4卷2册全
宝照秘诀 无名氏 清稿本 1册全
山洋指迷 [明]周景一撰 民国上海广益书局 4卷2册全
阳宅集成 [清]姚廷銮撰 宣统元年江左书林石印本 8卷4册全
雪心赋辩讹正解 [清]卜应天撰[清]孟浩注 宣统元年扫叶山房石印本 4卷1册全
阳宅三要 [清]赵九峰撰 民国上海校经山房石印本 4卷1册全
阳宅十书 [明]王君荣纂辑 民国江东书局石印本 4卷2册全
阴宅集要 [清]姚廷銮撰 宣统元年江左书林石印本 4卷2册全
阴阳二宅必用〔附鲁班经秘决仙机元空法鉴〕 无名氏 民国江东书局石印本 4卷2册全
宅谱指要 [清]魏青江撰 民国扫叶山房石印本 4卷1册全
陈子性二十四山造葬秘诀 [清]陈应选撰 民国抄本 1册全
倪公阐明阳盘住宅秘诀 无名氏 嘉庆抄本 一卷全
地理辨正直解 [清]蒋大鸿撰 经元堂刻本 5卷全
地理参赞玄机仙婆集 [明]张鸣凤编 明世德堂写刻本 十二卷全
地理黑囊经 [明]范越风撰 清初抄本 1册全
地理星体图格真龙名髓 无名氏 明抄本 1册全
地理正宗臆解 [明]萧智深[清]金六吉撰 清乾隆四十二年嘉德堂刻本 三卷全
地理指迷篇臆解 [明]萧智深[清]金六吉撰 清乾隆四十二年嘉德堂刻本 二卷全
地理琢玉斧峦头歌括 [明]徐之镆唐际云辑[清]张九仪释 清康熙宏德堂刻本 四卷全
地学 [清]沈镐撰 清康熙五十二年刻本 二卷全
地学精华 [民国]夏更清撰 民国版铅印本 1册全
分房变气论宅法 [清]蒋平阶撰 清稿本 一卷全
新刊地理五经四书解义郭璞葬经 [明]吴征岀定郑谥注 明汇贤斋刻本 一卷全
格水定针法 无名氏 地理手抄稿本 一卷全
管氏地理指蒙 [魏]管辂著 清印本
郭璞古本葬经 [晋]郭璞撰 清印本 一卷全
红鸾经四十八局定例 祖传风水地理孤本 110 1
胡矮仙至宝经 [唐]胡矮仙 清印本 一卷全
黄帝宅经 无名氏 清印本 一卷全
空石长者五星捉脉正变明图 [唐]空石长者 清印本 一卷全
李思聪堪舆杂撰 [宋]李思聪 清印本 一卷全
九天元女青囊海角经 无名氏 清印本 一卷全
堪舆要诀 [明]狄奄氏手录 嘘龙村舍藏本 一卷全
考验通书法窍秘决 无名氏 清印本 二册全
金精廖公秘授地学心法正传画策扒砂经 [宋]廖禹撰 清嘉庆二十五年大文堂刻本 四卷全补遗一卷全
李思聪总索 [宋]李思聪 清印本 一卷全
灵城精义笺 [清]沈竹礽撰 自得斋丛书 一卷全
刘基堪舆漫兴 [明]刘基撰 清印本 一卷全
缪希雍葬经翼 [明]缪希雍撰 清印本 一卷全
灵驱解法洞明真言秘书(秘诀仙机) 无名氏 明汇贤斋刻本 一卷全
刘见道乘生秘宝经 [唐]刘见道 清印本 一卷全
八宅明镜 [唐]杨筠松撰 清乾隆五十五年姑苏乐真堂刊本 二卷全
杨曾地理元文 [清]端木国瑚撰 清刻本 一册全
水龙经 [晋]郭璞撰[明]刘基阅 清内府抄本 五卷全
续水龙经 [晋]郭璞撰[明]刘基阅 清内府抄本 四卷全
水龙经阴阳宅 [晋]郭璞撰[明]刘基阅 清内府抄本 阳宅二卷全阴宅二卷全
青乌先生葬经 无名氏 清印本 一卷全
仕学备余 [清]纪大奎撰 清刻本 六卷全
堪舆 十道天心 [清]戴洪润手抄真传择日秘本 28 一卷全
堪舆 孙伯刚璚林国宝经 [宋]孙伯刚撰 清印本 一卷全
堪舆 天机望龙经 [宋]吴景鸾授 雅德江村迂穸藏本手稿本 一卷全
堪舆 天心正运线法 无名氏 手稿本 一卷全
堪舆 天星秘诀寻龙合格定穴 无名氏 清光绪手抄秘本 一卷全
堪舆 谢和卿神宝经 [宋]谢和卿撰 清印本 一卷全
堪舆 新镌京版工师雕斫正式鲁班经匠家镜 [明]午荣撰 明汇贤斋刻本 三卷全
堪舆 玄秘龙法玄秘穴法 无名氏 手抄本 两册全
堪舆 选择纪全 无名氏 明汇贤斋刻本 一卷全
堪舆 雪心赋辨讹正解 [唐]卜应天撰 民国排印本 四卷全
堪舆 雪心赋直解 [明]吴一棣撰 清顺治十八年刻本 四卷全
堪舆 阳宅大成 [清]魏青江撰 清嘉庆刻本 十五卷全
堪舆 阳宅起手 [清]査咏旺传 清抄本 一卷全
堪舆 阳宅十书 [明]王君荣纂辑 清印本 四卷全
堪舆 阳宅元运会要 无名氏 清抄本 一册全
堪舆 阳宅指南篇 [清]蒋平阶撰 清稿本 一卷全
堪舆 杨筠松青囊奥旨 [唐]杨筠松撰 清印本 一卷全
堪舆 杨筠松十二杖法 [唐]杨筠松撰 清印本 一卷全
堪舆 杨再谪仙人杨公金刚钻本形法葬图诀 [唐]杨筠松撰 清印本 一卷全
堪舆 阴阳秘诀 无名氏 清抄本 1
堪舆 玉元子天宝经 [宋]玉元子撰 清印本 一卷全
堪舆 廖禹十六葬经 [宋]廖禹撰 清印本 一卷全
堪舆 青囊心印 [清]王宗臣撰 清康熙刻本 二卷全
堪舆 青囊续编 [清]王宗臣撰 清康熙刻本 一卷全附天玉经四卷全
堪舆 重刊人子须知资孝地理心学统宗八卷 [明]徐善继徐善述撰 明隆庆三年刻万历十一年梅墅石渠阁补刻本 510
三合与玄空不可强分为二
近代称相墓相宅理气,取生旺墓左右镟者,谓之三合取九宫八卦顺逆挨飞者,谓之玄空业术者亦以此而自分派别,可谓强分之以为二,何其不思之甚也!
余尝考术数之所由出,所谓生旺墓者,其义首见于西汉刘安淮南子天文训:
木生于亥,壮于卯,死于未,三辰皆木也火生于寅,壮于午,死于戌,三辰皆火也金生于巳,壮于酉,死于丑,三辰皆金也水生于申,壮于子,死于辰,三辰皆水也
所谓九宫八卦者,其义首先于大戴礼明堂说,以二九四,七五三,六一八分为三排横列,由右至左,上排二九四,中排七五三,下排六一八,列式如下:
四九二
三五七
八一六
此节中五立极,控驭八方,立洛书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五居中央之数也
有人提出疑问,谓三合与玄空,何以不能强分为二蒋大鸿着地理辨正,其辨伪总论开头说:地理多伪书,平砂玉尺者,伪之尤者也其意以平砂玉尺经非元朝初刘秉忠所撰,其注亦非出自明初刘伯温之手,而谓世之通人,不知地理者,以意为之,而附会其说,托之乎二公者也
平砂玉尺,三合家之经典也,蒋大鸿以其辞近是,其理则非此亦蒋大鸿是己之非,非人之是而已夫地理辨正,辑录伪本青囊经,谓黄石公传,赤松子述义是诚自欺欺人者也又辑录青囊序,青囊奥语,天玉经,都天宝照经,是否为杨,曾之作,亦莫可究诘余以为任何堪舆书,袛要求其有无价值,而不应以该书乃某人所作则为真,否则为伪
世人将三合与玄空强分为二,是割裂也萧萱序玄空古义四种通释,其中有云:蒋氏因辟三合,致习玄空者,群疑三合,于是三合与玄空裂余以平砂玉尺既为三合家之经典,玉尺经中有云:乃若天关开财禄之源,地轴浚化生之窦,法显玄空,神功莫测是知玄空之名,及其为用,非仅九宫八卦,顺逆挨飞者也,三合术中亦有之
青囊序中:二十四山分顺逆,成四十有八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以
甲,乙,辰,午,坤,申,戌,乾,壬,子,癸,寅十二位为阳,
卯,巽,巳,丙,丁,庚,酉,辛,亥,丑,艮,未十二位为阴,
阳用左镟,阴从右转,衍成四十八局
但蒋大鸿则以二十四山,一顺一逆,一山两局,成四十八局沈竹礽地理辨正抉要又谓蒋氏之说为妄,以四十八局,玄空有之,后人不察,误以为顺子一局,逆子一局,凑成四十八局一运四十八,则九运当有四百三十二局矣,故蒋注章解,均非的论
凡顺者无局,逆者成局,一顺一逆者亦不成局,故一运与九运均无成局者其二八,三七,四六各运,各得六局,为三十六局五运成局最多,得十二局,合之为四十八局
余以为沈氏虽言之成理,究亦不免是己之非,非人之是沈氏既力辟三合,而谓彼之三合,乃运合,山向合,城门合,而非所谓亥卯未,寅午戌,申子辰,巳酉丑之生旺墓三合也沈氏虽为通儒,亦不免固步自封之嫌耳
张心言地理辨正疏丛说,论三合源流有云:蒋子辨玉尺诸伪,理固难诬,笔亦能达顾或开卷深知三合之非,而掩卷又若三合为是,其故何欤一缘的派真传,未经明白指示,则既无所折衷,一缘三合有可节取之数端,未能曲为原谅,或又嫌矫枉过正余既将秘旨尽情道破,则三合源流,不得不遂一分疏盖创是说者,当有高人,既得真传,不肯轻泄浪示,而以呆板死格,传中智以下之徒,俾之觅小就,给衣食耳,其流敝至今,遂不可胜言
张心言之论,是也余以师传,及五十余年经验告学者,相墓之术,三合与玄空并用可矣萧萱谓:三合之有伪法,不善学者之咎,诚哉!是言也
三合伪法的概念
三合既然是精粹简要,有心研究风水理气的人,应该先学三合,继学八宅因为三合是用于阴宅的理气,虽然阳宅也有用三合的,但平心而论,阳宅理气,三合不如八宅,正如医学的内科,外科,各有专药,岂能执一而不变,所以,学三合,就是入门法
有人这样问:学风水,能否无师自通答曰:历代相传的风水书,实在指不胜屈,如果没有明师指点,等于在黑夜之中,摸索而行即以三合而言,亦有灵活三合和呆板三合萧萱尝说:三合之有伪法,不善学者之咎,智者过之,愚者不及,过与不及,实生伪法,玄空之有伪法,亦犹是也
究竟那些是三合伪法呢举例来说,地理直指元真和地理五诀这两本书,就是伪法了本人携罗经到各地测验发富贵及开族的旧坟,都与直指元真和地理五诀的水法不合,然后确定这是三合伪法
三合水法歌诀
三合水法,专取生旺方来朝,病死墓绝方流去有三合水法歌,易于记诵
养生
第一养生水到堂,贪狼星照显文章,长位儿孙多富贵,人丁昌炽性忠良,
水曲特朝官爵重,水小弯环福寿长,养生流破终须绝,少年寡妇守空房
沐浴
沐浴水来犯桃花,妇女 不由他,投河自缢随人走,血病目灾破败家,
子午方来田业尽,卯酉流来好赌奢,若还冲破生神位,胎堕*声带锁枷
冠带
冠带水来人聪慧,也爱风流好赌奢,七岁儿童能作赋,文章博士万人夸,
水神流去最为凶,髫龄儿童死不休,更损深闺娇态女,此方停蓄乃为佳
临官
临官位上水趋坟,禄马朝元喜气新,少年早入青云路,贤相绸缪佐圣君,
最忌此方出水去,成材之子早归阴,家中寡妇常啼哭,财谷空虚彻骨贪
帝旺
帝旺水来聚面前,一团旺气发庄田,官高爵重威名显,财库丰盈多税钱,
最怕休囚来击散,石崇富贵不多年,旺方流去根基薄,家道贫寒怨上天
衰弱
衰方管局巨门星,学堂水到发聪明,少年及第文章贵,长寿星高金谷盈,出入起居乘驷马,宴游歌舞玉壸倾,旺极总宜来去吉,也须弯曲更留情
病死
病死二方水莫来,天门地户不为开,纵有科名官爵重,水若斜飞起大灾,
损妻毒药刀兵祸,血症风瘫女堕胎,必主其家生此祸,瘠痨枯死瘦形骸
墓库
墓库之方水怕临,破军流去反为祯,阵上扬兵文武贵,池中停蓄富春申,
荡然直去家资散,久债终年不了人,水来充军千里外,三男二女总凋零
绝胎
绝胎水到不生儿,无孕无胎绝后枝,纵使有胎难养育,夫妻父子各分离,
水大妇人 走,水小私情暗会期,此方只宜为水口,禄存流尽佩金鱼
三合家对廿十四山之分阴分阳
三合家对廿十四山之分阴分阳,其说不一如明代李默斋辟径集,
谓卯,巽,巳,丙,丁,亥,庚,酉,辛,艮,丑,未此十二位为阴
甲,乙,辰,午,坤,申,戌,乾,壬,子,癸,寅,此十二位为阳
地理人子须知把洛书配先天卦位以定净阴净阳,而辅以纳甲三合,干甲居戴九之位而为阳,坤乙居履一之位而为阳,此奇数也离壬寅戌居左三之位而为阳,坎癸申辰居右七之位而为阳,亦奇数也巽辛与兑丁巳丑居二四为肩之位而为阴,此偶数也艮丙与震庚亥未居六八为足之位而为阴,亦偶数也阳数为奇,阴数为偶
但玉尺经云:乙丙交而趋戌,辛壬会而聚辰,斗牛纳丁庚之气,金羊收癸甲之灵故有乙辛丁癸之妇,宜配甲庚丙壬之夫,夫夫妇妇,雌雌牝牡
则又以乙辛丁癸为阴,甲庚丙壬为阳
三合家以左镟阳龙配右镟阴水,右镟阴龙配左镟阳水,这是本于易经说卦传,阳顺阴逆之理但又有谓生,旺,墓左右镟,而专取生旺水朝迎,墓库流去为呆板的,如张九仪铅弹子一书,则取义于纳音之法,同类娶妻,隔八生子,律吕相生之理,以坐山生来水,来水生去水,去水生坐山,循环相生,不以墓来旺去,旺来生去为嫌,但天干合九九循环之数宜坐天干,地支合九九循环之数则坐地支,方为合格,否则干支驳杂,不但无益,反为有损,这又应该注意的
三合之四十八局
三合,重在左右镟,以木,火,金,水为四局,反复衍之,得四十八局四书全书总目提要曾经说明其义理,并不是蒋大鸿注解青囊序所云:二十四山,止应二十四局,而一山之局,又有顺逆不同,如有顺子一局,即有逆子一局,岂非四十八局乎即如沈竹礽地理辨正抉要所谓:凡顺者无局,逆者成局,一顺一逆者亦不成局,故一运与九运均无成局者,其二八,三七,四六各运,各得六局,为三十六局,五运成局最多,得十二局,合之为四十八局亦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说者不同
张心言地理辨正疏谓:六十四卦分布二十四山,而后四十八局可推也非正论事实上,青囊序乃曾文辿所作,这是传杨筠松之术,故以三合为正宗,后世发明的玄空九宫挨星,飞星,六十四卦配二十四山,都是别传而已所以,学习理气,应该先向正宗入手,然后进一步研究别传之术,若非如此,何异舍正路而弗由
究竟怎样演成四十八局呢例如申子辰水局,
坐申,左镟由申到辰,右镟由申到子;(鹰:申左镟至辰八位,右镟至子八位)
坐子,左镟由子到申,右镟由子到辰;(子左镟至申八位,右镟至辰八位)
坐辰,左镟由辰到子,右镟由辰到申(辰左镟至子八位,右镟至申八位)
坤壬乙与申子辰二字同宫,左右镟亦是如此推之寅午戌与艮丙辛,巳酉丑与巽庚癸,亥卯未与干甲丁,莫不皆然
堪舆学中五行之义理与运用
正五行
双山三合五行
八卦纳甲五行
洪范五行
玄空五行
中国五术,医,卜,星,相,风水,术数的运用,离不开五行,但是医,卜,星,相,这四术所运用的,不外金,木,水,火,土这基本五行的生克制化,惟独堪舆这一门术数所运用的,除了基本之外,还有很多种五行的名称,可谓集五行之大成,堪称博大精宏
五行这一个名词,最先见于六经诗经,尚书,周易,礼记,周官仪礼乐经,春秋之一的尚书洪范篇:初一曰五行销(郑康成注解:行者,言顺天行气也)尚书洪范篇所说的五行,是指五种基本元素,故此说: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又说: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穑这是说明五种不同的性质,润下的意思,是指水性就下以润物;炎上的意思,是指火性炎盛而向上;曲直的意思,是指木可以屈曲又可以伸直,从革的意思,是指金属可以随人之套用以变成为器皿,虽然屡次改变而没有消失;稼穑的意思,是指土地可以用于农作,稼就是播种,穑就是收成
协纪辨方书论五行,谓其源则起于河图洛书之数,一六水,二七火,三八木,四九金,五十土,在河图则左镟而相生,在洛书则右转而相克
堪舆学术中,分为五家五行
(一)正五行,诀云:亥壬子癸北方水,寅甲卯乙巽木东,巳丙午丁南方火,申庚酉辛干金逄,戌丑未坤艮土,此是五行老祖宗正五行乃方位五行之一,堪舆家用以论气
(二)双山三合五行,诀云:
亥卯未,干甲丁,贪狼一路行(会木局)
寅午戌,艮丙辛,位位是廉贞(会火局)
巳酉丑,巽庚癸,尽在武曲位(会金局)
申子辰,坤壬乙,文曲从头出(会水局)
取生,旺,墓而类成一气,故名三合,以物理学来分析,谓之三角光线,每宫兼两位,例如壬子同宫,癸丑同宫,故名双山堪舆家取双山论龙,取三合向上收水及放水又取左镟阳龙配右镟阴水,右镟阴龙配左镟阳水二十四山分阴分阳,各起长生,甲阳乙阴,丙阳丁阴,庚阳辛阴,壬阳癸阴,子阳丑阴,寅阳卯阴,辰阳巳阴,午阳未阴,申阳酉阴,戌阳亥阴,乾坤为阳,艮巽为阴例如甲木是阳木,长生在亥,帝旺在卯,墓库在未;乙木是阴木,长生在午,帝旺在寅,墓库在戌
(三)八卦纳甲五行,诀云:震庚亥未巽辛木,干甲兑丁巳丑金,坎癸申辰皆属水,离壬寅戌火为真,坤乙艮丙同属土,八卦五行仔细寻堪舆家用以配向,如乾龙作甲向,甲龙作干向之类,谓之净阴净阳,得一气之清
又用之以纳水纳砂,例如坎水特朝,坎砂高耸,以癸收之,庚水特朝,庚砂高耸,以震收之之类他若先天对待之局,如干甲之见坤乙;后天合十之局,坎癸之见离壬先后天相见之义,如干甲见离壬为先天,干甲见艮丙为后天河图生成之理,如甲见乙,丙见丁,亦如八卦之对待洛书生成之用,如干见坎,艮见震是以八卦纳甲五行,为审脉定向,收砂纳水之宗
(四)洪范五行,诀云:甲寅辰巽大江水,戌坎申辛水亦同,震艮巳山原属木,离壬丙乙火为宗,兑丁干亥金生处,丑癸坤庚未土中宗庙五行之理,则是将八卦变通,演而伸之,为二十四位五行变化之情八卦之变,例如:
甲:本来属木,纳于干宫而与坤交,以坤之上下二爻,交换干之上下二爻,化成坎卦,甲随坎化,故属水
乙:本来属木,纳于坤宫而与干交,以干之上下二爻,交换坤之上下二爻,化成离卦,乙随离化,故属火
丙:本来属火,纳于艮宫而与兑交,以艮之下爻交换兑之下爻,化成离卦,丙随离化,故属火
丁:本来属火,纳于兑宫,兑与艮交,以艮之上爻交换兑之上爻,化成乾卦,丁受乾化,故属金
庚:本来属金,纳于震宫,震与巽交,以巽之下爻交换震之下爻,化成坤卦,庚受坤化,故属土
辛:本来属金,纳于巽宫,巽与震交,以震之上爻交换巽之上爻,化成坎卦,辛受坎化,故属水
壬:本来属水,纳于离宫,离与坎交,以离之中爻交换坎之中爻,化成乾卦,
壬受乾化,本当属金,纳于离火,火焰金销,不能自立,退而附于离,故属火
癸:本来属水,纳于坎宫,坎与离交,以离之中爻交换坎之中爻,化成坤卦,癸受坤化,故属土
此入于纳甲之变,如乾坤以上下二爻交者,取象于否泰之义,故名为大地定位;艮震以巽兑交者,取象于咸恒损益之义,故名为雷风相博,山泽通气坎离以中爻交换于乾坤,乾坤以下爻交换于坎离者,取象于既济之义,故名为水火不相射乾坤本来金土而不变者,乃阴阳之祖宗,众卦之父母也
坎离震兑立于四正水火木金之位而不变者,以子午卯酉正位各尊四旺之地,宣布四时之令,而气行之,故不变也
艮巽用变者,艮土易位于坎震东北之界,处身于衰丑病寅之间,思欲更相代立,自然成山而化木也巽木易位于震离东南之界,处身于衰辰病巳之间,不能自立,反归于水辰为墓地,并与辰皆水也
亥,本来属水,因金以生,乘金代立,故亥变金也
寅,本来属木,因水以生,乘水代立,故寅变水也
巳,本来属火,因木以生,乘木代立,故巳变木也
申,本来属金,乃水之长生地,金反生水,故申变水也
辰戌丑未,五土之神,分为四季作造化甄陶之主,为厚载之质,本不可变,因木附于土,夺土一半为水以生木,水动土静,辰戌阳之动也,故化为水,丑未阴之静也,故仍为土,此化气五行所由取也
(斋主谨案:或谓洪范五行,颠倒五行,上述解释,未免牵强附会殊不知纳音亦颠倒也,如甲乙本属木,子本属水而丑本属土,但纳音以甲子乙丑为海中金三合五行亦颠倒也,正五行以寅为木,戌为土,而寅午戌合成火局也但洪范五行,专论山运,择日家用之而准验雪心赋云:宗庙(即洪范五行)之水法误人,五行之山运有准诚经验之说也,宗庙五行水法,失传久矣)
(五)玄空五行,诀合:丙丁乙酉原属火,乾坤卯午金同坐,亥癸艮甲是木神,戌庚丑未土为真,子寅辰巽申兼巳,辛与壬方尽水论见于古本青囊序,又名小玄空五行,有别于大玄空五行以二十四山分为三卦,配成二父母,江东一卦:寅甲卯乙辰巽巳丙八神,江西一卦:申庚酉辛戌干亥壬八神;江南江北一卦,江北子癸丑艮四神,江南午丁未坤四神三卦分配为二父母,东西一父母,南北一父母小玄空五行,并无确义专用于向上论水,生入克入为进神,生出克出退神,究亦无甚准验
怎样才能够精通堪舆术
看风水需要长时间的经验,要年轻时便开始接受训练,这是绝对正确的事实上,学风水没有速成的道理一位成功的堪舆师,何祗要有三十年经验,还有目巧心灵,洞悉形局的千变万化,因为祗知其正而不知其变,等于纸上谈兵,按图索骥,刻舟求剑
唐朝的大名师张白云说得好:学术十年,不识龙脉,行地十多,不识曜诀;扦坟十年,不定穴法积三十年之智而后得师,更十年从学而后尽术以白云先生的聪明才智,犹谓积四十年的经验然后能够精通我们广东明代大名师李默斋先生在辟径集中指:出余尝以身亲经历者语人曰:地理非读一柜书,非覆二三千穴古坟,非二十年穷搜极讨于山水间,断断不知其妙这也是衷心之言,可以为知者道
一行僧纪载:上在东宫日,与白云先生张约猎于温泉之野,御驾疾驰约二十余里,上偶过一山,见新坟,白云先生与上观谛久之,曰:葬失其穴上曰:何也对曰:安龙头,枕龙耳,不出三年便消铄适遇樵人,问曰:何人葬樵者曰:山之南,崔巽死而葬焉上欲救之,令樵者引道至巽门,其子斩衰迎,盖不知东宫也上曰:山前新坟误葬矣!曰:父遗言葬此上曰:何言对曰:安龙头,枕龙耳,不出三年万乘至上惊,约曰:臣学未精
又据刘氏俎谈谓:白云先生张约,断崔氏坟,有龙角龙耳之差猎归,东宫问曰:龙耳龙角孰是约曰:臣之说非东宫曰:以义言之,谓之消铄,何也约曰:臣不惟失穴法,于曜法亦有未精,其前山曜,臣以为车轮带鬼扫,故谓消铄当在三年之间,今其父万乘之占既验,殿下果幸其家,则前山之曜,乃车轮带鬼尾,非是扫也,九原可作,所愿学焉
近年台湾风水书很多,初学的人,读不胜读以斋主经验而言,应该先读张九仪增释地理琢玉斧峦头歌括,葬书,撼龙经,疑龙经,雪心赋,地理人须知,张九仪地理四弹子,李默斋地理辟径集等,都要精读切勿囫囵吞枣明白峦头大概之后,才可读理气书但理气书的门派很多,有三合,卦例,玄空等等平砂玉尺经宗三合,叶九升理气四诀亦宗三合蒋大鸿地理辨正及归厚录,章仲山地理正直解,温明远地理辨正续解,张心言地理辨正疏,荣锡勋地理辨正翼,干兰林地理辨正录要,沈竹礽地理辨正抉要,增广沈氏空学等,宗玄空的斋主著堪舆学原理,是集大成而又把科学方法阐明堪舆学的义理至于增广形气一得全书,增释地理冰海,则又阐明玄空大卦的真义总之,堪舆书籍很多,卷帙浩繁的,例如地理天机会元,地理大成等,内容驳杂,只可择其精要者而读之可矣
但斋主剀切言之,风水学术,不会无师自通的,须要明师指点,又要不耻下问,古人所谓:寻师不如访友,又谓集思广益要知道,形局千变万化,朱子尝言:常可类求,变非例测神而明之,存乎其人而已
关鳯翔老师是三合名家,小弟有幸得存老师剪报,敲成电子文书,本应早日分享同好,惜早年人心险诈,现有感网主络山兄对术数的热诚,小弟在工余之时,陆续上传,以娱同好,同共参考先贤贤心得-鹰飞甲申年乙卯月上
本人(关鳯翔)现在介绍的,就是学三合的入门基本法,相信三个月后,就可以罗经看山
三合,就是双山和生,旺,墓的架构双山,以壬子,癸丑,艮寅,甲卯,乙辰,巽巳,丙午,丁未,坤申,庚酉,辛戌,干亥同宫
青囊序云:二十四山双双起,少有时师通此义,五行分布二十四,时师此诀何曾起这就是壬子以至干亥,双双起的义理,知道义理,进而作深入研究,得明师指点,方能得诀如果不得诀,读熟指元真和地理五诀(鹰:伪书)亦没有用处
首先明白双山,就可以明白生,旺,墓三合的义理口诀云:
申子辰,坤壬乙,巨门从头出巳酉丑,巽庚癸,尽是武曲位
寅午戌,艮丙辛,位位是破军亥卯未,干甲丁,贪狼一路行
申子辰,坤壬乙,会水局巳酉丑,巽庚癸,会金局
寅午戌,艮丙辛,会火局亥卯未,干甲丁,会木局
每一局,先由长生起,跟着就是沐浴,冠带,临官,帝旺,衰弱,病符,死地,墓库,绝境,胞胎,养育
双山二字同宫,例如水局,水的长生在坤申,庚酉沐浴,辛戌冠带,干亥临官,壬子帝旺,癸丑衰弱,艮寅病符,甲卯死地,乙辰墓库,巽巳绝境,丙午胞胎,丁未养育这是顺行的
先要记熟,甲木长生在干亥,丙火长生在艮寅,庚金长生在癸巳,壬水长生在坤申
有意思的民间故事
本文2023-10-13 21:06:00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28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