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古以来气候是怎样变化的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3浏览:2收藏

中国自古以来气候是怎样变化的,第1张

1、大约距今4200年前,即公元前2200年,发生了一次全新世气候变冷事件,古气候学称之为『42千年事件』。

此次变冷事件是全球性的,持续了整个公元前22世纪,导致建造胡夫金字塔的埃及『古王国时期』的终结,陷入百余年的动荡和饥饿。

在中国导致山东地区龙山文化南移,龙山文化原地被较为粗糙的岳石文化取代。

『42千年事件』结束之后,大约在公元前2100年-2050年,全球气候变暖,冰川消融,引发了黄河中下游的大洪水。

根据目前考古资料,二里头文化一期最早开始年代是公元前2080年左右,这个时间差不多是传说中的夏朝开始成型的时候,夏朝的形成原因可能就是,治理这次变暖后大洪水引发的对人力物力的组织管理。

同时期大约在公元前2055年,古埃及也重新开始统一。

2、大约公元前1600年夏商换代,同时期古埃及底比斯王朝从前1650年到1555年也面临亚洲移民政权希克索斯王朝的威胁。

《竹书纪年》记载,在约公元前1618年夏商更迭之时出现“**的青蛙、昏暗的调养、三个太阳、七月结霜和五谷凋零”的现象。

根据现代考古和“风暴石碑”的记载,埃及也发生了地震、蛙灾、瘟疫、冰雹、有毒气体、蝗虫、河流枯竭等灾难。

《国语·周语》载:“伊洛竭而夏亡。”说明这个时期中国也发生了河流枯竭的事。

有历史学家把这些事和同时期希腊发生的『米诺斯火山爆发事件』联系在一起。

据地质学家测定,米诺斯火山(又叫锡拉火山或圣托里尼火山)爆发事件大约发生在前1628-1645年间,这次火山爆发是有人类历史1万年来最大的火山爆发。

大火山爆发影响了气候,导致了“火山冬天”,气温降低,作物减产死亡,引发饥荒、动乱。

夏商时期虽然换代时期发生了一些气候异常,但是整个夏商时期,气候其实是非常温暖的,已经有诸多文字记录和考古发现证明了这个判断。

代表仰韶文化的半坡遗址中出土了獐和竹鼠亚热带动物的骨骼。

在河南安阳的殷墟中,出土了獐、竹鼠、貘、水牛、象等亚热带和热带的动物骨骼。

河南的古称“豫州”,“豫”字就是一个人牵着大象的标志。

[1]半坡遗址(距今6800-5300)和殷墟遗址(距今3400-3055)之间的时间间隔是很长的,在此不得不解释下『42千年事件』。

按照冰期理论,『42千年事件』是全新世(距今11700年至今)间冰期的一个冰段,只是前22世纪气候有一个变冷和回升的过程。

类似事件还有『59千年事件』和『82千年事件』。

3、公元前1059年武王伐纣,公元前1044年周朝建立。

西周初年,气候还处在温暖期。

《诗经》中作于西周初年的诗多次出现“兕觥”这种用犀牛角做的饮酒容器,《诗经·周南·卷耳》:“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豳风·七月》:“跻彼公堂,称彼兕觥,万寿无疆”。

《孟子·滕文公下》记载:“周公相武王诛纣,伐奄三年讨其君,驱飞廉于海隅而戮之。

灭国者五十。

驱虎、豹、犀、象而远之,天下大悦”。

也可看出,西周初年中原还有犀、象这种热带动物。

大约从周昭王和穆王时期开始,气候开始变冷。

根据《竹书纪年》记载周孝王时汉水有两次结冰,分别发生在公元前903和前897年,《竹书纪年》又提到结冰之后就发生了大旱。

[2]

这次寒冷期持续了大约1-2个世纪,可能长时间的寒冷影响了经济,削弱了周室,周孝王后动乱不断,前841年周厉王时发生“国人暴动”,前810年前后短暂宣王中兴,前771年周幽王时犬戎陷镐京。

4、公元前770年,春秋时代开始后,气候又进入温暖期。

这次温暖期持续时间很长,大约800年,一直到公元第一个世纪。

这次温暖期是中国上古的辉煌时代,春秋争霸、战国七雄、先秦诸子、秦王扫六合、楚汉之争、秦皇汉武,这个时期中国历史璀璨绚丽,无数风流人物登上历史舞台,留下传世的文字、不朽的功业、动人的传说。

这个时代可以看做是我们民族的少年时代,意气风发、力争上游。

这个时期华夏走出混沌,出现了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大一统王朝—秦朝,也在汉代形成了汉民族国家的观念。

5、公元初年到公元600年是一个长达600年的寒冷期,这个寒冷期大约开始于公元初年,终结于隋朝初期。

这个寒冷期包括三国、魏晋十六国、南北朝时期,是一个大乱世。

王莽执政和两汉迭代时期处于温暖期向寒冷期过渡的较寒冷期(前30年-30年),值得一提的是,东汉处在这个大寒冷期的一个较温暖期,这个温暖期大约是公元30-180年。

180年以后气候开始变冷,184年,黄巾起义爆发,拉开了大乱世的序幕。

200年官渡之战,208年赤壁之战,220年三国开端。

勒内·格鲁塞所著《草原帝国》中有一段意味深长的话:『在亚洲的历史进程中,存在过两种支配力,一种是亚洲外缘的古定居文明(中国、印度、伊朗)的支配力,它以同化的方式一点一点地、不顾一切地征服了一个又一个的“蛮夷之地”,从长远的观点看,同化的作用比武力更强大。

第二种支配力是从这个大陆的心脏波涛般汹涌而来的、游牧民的猛烈的力量,这种力量的产生是因为他们处于饥饿之中,还因为贪食的狼总要以某些方式,随时搞到较好的、人们豢养的家畜』。

欧亚大陆的心脏指的是西伯利亚森林南缘的欧亚草原带,这个草原带上的游牧民族因饥饿而南下的时候,往往会改变定居文明的历史进程。

游牧民族饥饿的原因是气候来到了一个寒冷期,原来适宜的温度带南移。

历史上最为著名的是公元四世纪欧洲开始的蛮族入侵,同时代中国发生五胡乱华。

在欧洲,蛮族入侵引发的民族大迁徙大约于7世纪初停止,在中国,匈奴、鲜卑、羯、羌、氐北方游牧民族登上历史舞台,左右了中国三百年的历史进程,直到公元590年隋统一中国。

欧洲和亚洲历史的这种同步,单一原因的解释是比较乏力的,但是气候因素是个关键。

东亚和欧洲的气候变冷并不同步,不过趋势是相同的,欧洲有一定滞后性。

[3]

大约在4世纪初,中国气候来到了一个极寒期,这时西晋统一中国不久。

游牧民族的内迁从东汉气候变冷后就开始了,只是酿成永嘉之乱(311年)恰巧在这个西晋极寒期。

在欧洲,公元350年,匈人突然出现在东欧草原灭掉阿兰国,此后一个世纪匈人在欧洲达到极盛,公元453年匈人首领阿提拉骤逝,匈人随之分崩离析,消逝在历史长河中。

中国气候在公元500年左右又变得极其寒冷,公元493年北魏迁都洛阳,但并无证据表明北魏迁都与这次气候变冷有关。

六世纪末的气候变暖,伴随着华夏的重新统一。

这次统一,气候是一个因素,但不是决定性因素。

气候变暖使北方的人口、经济相比南方更有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隋的统一方式和秦国的统一有些相似,同样是先取得了蜀地,经过四五十年统一中国,甚至两次统一战争都用了十年左右。

『前277年,秦国置蜀郡,前230年,秦灭韩,开始攻灭六国,前221年,秦灭齐,统一中国;554年,西魏取得梁州、益州,577年,北周灭北齐,统一北方,589年,隋灭南陈,统一中国。

』西魏取得梁州、益州是在540年以后气候开始变暖的时期,这种两次相似的统一方式值得玩味。

三国归隋的这次统一背后值得注意的东西还很多,比如北魏对基层的重组、关中本位政策。

尤其是隋唐统一时期,关陇地区重要性的提升和维持,可能和隋唐温暖期关陇地区的气候有很大关系。

6、公元600年至公元1050年是一个大温暖期,这个温暖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隋、唐、五代、北宋。

隋唐时期八水绕长安,柑橘在长安可以结果。

这个中古时代温暖期持续了约500年,比上古时代800年的温暖期短,但同样是一个辉煌的历史时期。

隋唐是封建王朝的顶峰,这个时代的文化璀璨夺目,这个时代英雄辈出。

和上个温暖期一样,朝廷都经略西域,长安洛阳都很繁华,政制都有创新、文化都很繁荣。

这个大温暖期中公元850-965年是一个较寒冷期。

这个一百年的较寒冷期发生了唐末民变、唐亡、五代战乱。

859年浙江裘甫起义,868年庞勋起义,875年王仙芝、黄巢起义、881年黄巢入长安,884年黄巢兵败自刎,唐末民变历时25年。

907年唐朝亡,五代十国小乱世开端,979年北宋灭北汉,统一中国。

公元966-1109年又是一个较温暖期,是为北宋(960-1127)年间。

7、公元1050年至1200年是一个寒冷期。

北宋大观四年(公元1110年)十二月二十,泉州大雪。

北宋政和元年(1111 年),太湖全部结冰。

公元1125年金灭辽,1127年金灭北宋。

南宋淳熙五年(1178 年),福州荔枝全部被冻死。

这个期间值得注意的是,金灭辽、宋发生在气候骤寒的一个时期(1110-1152年)[4]。

在公元1050-1100年,埃及、墨西哥、英国、巴勒斯坦、法国在半个世纪先后发生了大饥荒。

8、公元1200年至1350年是一个温暖期。

1209年开始,蒙古各部统一后开始对外扩张。

1234年蒙古联宋灭金,1227年蒙古灭西夏,1278年,元灭南宋。

1368年明灭元。

从1127年靖康之变到1368年明灭元,中国北方被游牧民族统治了两百余年,比永嘉之乱后的大乱世稍微短一点。

9、1350年至1900年是一个寒冷期,广义的小冰期,也叫明清小冰期。

根据竺可桢的划分,这次小冰期里面比较温暖的时期有公元1550-1600年和公元1770-1830年,比较寒冷的时期有公元1470-1520年、公元1620-1720年和公元1840-1890年。

其中有一个最寒冷时期是公元1650-1700年,期间汉水五次结冰,太湖与淮河四次结冰,洞庭湖三次结冰,鄱阳湖于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也结了冰。

据说当时京杭大运河一年的封冰期长达109天。

长时间的寒冷会影响农耕社会的经济,导致税收减少,进而削弱王朝的权力。

1350年前后气候变冷后就爆发了元末农民起义(1351-1367),1351年红巾军起义爆发,1352年朱元璋参加红巾军,1368年明军陷大都。

1627年陕西澄城饥民暴动,明末民变开始,1644年李自成陷北京城,这17年处于1620-1720的较寒冷期。

明亡和小冰期导致的饥荒有关,但饥荒肯定不是单一因素。

公元1650年-1710年,日本、孟加拉、法国、爱尔兰、芬兰、波兰、爱沙尼亚先后发生大饥荒,有些地区饥荒还不止发生了一次。

光绪三年(1877年),山西、陕西等地发生饥荒,死亡人数达1300万人,有人分析这是因为厄尔尼诺-南方涛动现象。

在明清小冰期,马尔萨斯循环规律被学者们提到的次数非常多。

10、1900年至今是一个温暖期,生产率的提高和科技的进步让气候不再是影响历史进程的重要因素。

即便是现在的温暖期,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还是东部和南部,也没有恢复隋唐时的情况,用单一的气候因素来解释好像是比较乏力的。

应该是因为地理大发现后,全球各地经济联系变得紧密,海洋变得重要了,加上气候变冷的因素,导致中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东移、南移。

也因为一些人为的生态破坏,比如明代修长城和近代的工业发展等,北方的地理环境难以恢复到隋唐时的温暖潮湿、水多林密。

嗯,首先是不要偏题,地理课么,最后一定是地理占主要的,但是老师又要求天气和地理的关系,所以看来诗比较难选,留下深刻印象么,要么就是诗词和知识恰如其分的结合了,要么就是形式比较生动,综上有两条建议,也就是两条路子吧:

(1)、纯讲课风格,多互动多引导,例如先介绍由于某种地理原因造成的现象——山上的气温比平原低,进而引导大家想出相关诗词——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或者反过来,先说诗词再解释,当然,这要求比较好的表达和控场能力,团队合作每个人都要露脸讲话的话可能不一定都能做好。

(2)、制作幻灯片,这个估计现在教室里都有投影吧,这个简单,好图好音乐就交代过去了,别太跑题就成

大概就这样了,你们这个搞成情景剧似的展示估计有点麻烦,当然拉,不嫌麻烦的话也可以演的,一句一幕什么的,比如一个人演进山之后发现桃花开,一个人解释神马的……

中国古代文化产生的气候背景

在世界文明古国中,中国古代文化和中华民族所以能够绵延至今,而且在世界文化进步中,不断发挥巨大的作用,探讨形成这一事实的气候原因,无疑是个很有兴趣的问题。

大家都知道,埃及、巴比伦与印度河流域等文明古国都位于有水源的热带、副热带干旱地区。埃及依靠尼罗河水在尼罗河谷创造了古代繁荣的文化,巴比伦则依赖底格里斯与幼发拉底两河的河水,印度古代文化则发生在印度河下游的干旱地区。干热气候有利于发展生产与过冬,同时病虫害较少,体感舒适,但干热如没有水就会变成沙漠,人类无法生存。因此,从多雨地带流来的河水就成为生命之源、繁荣之本,这就是上述三大文明古国古代文化在这里发展的重要气候背景。

中国文化则发生在另一种气候背景下。当时的黄河流域比现在炎热潮湿,属副热带半湿润季风气候。这里的气候资源是很丰富的,但对作物生长的不利条件也很多,因为这里的气候灾害很频繁,在利用气候资源的同时必须防御灾害。在气候灾害中,既有雨水过多的涝,也有雨水不足的旱。这里气候的复杂性同上述有水源的热带、副热带气候的单调性恰成鲜明的对比。

当然,文化的发展是十分复杂的现象,不应当简单地看作气候问题。但是气候的这种差别不会是没有影响的,何况在人类的早期,对自然界依附的程度比现在高得多。也许从这里出发,会给人一点启示。

更有意义的是,根据农业经济发展史的研究成果,在潮湿地带农业首先在山区或河谷台地上发展,在季风区域更是如此。因为,在生产季节,平原里河水泛滥,无法居住和耕种。但是平原的土地又十分肥沃,只有农业发展到平原,古老的文化才能在这块广阔与富饶的土地上出现。在中国黄河流域情况也是这样,并已为大量考古资料所证实。

因此,中国古代所面对的问题同其他文明古国就有很大的不同。其他文明古国基本局限于沿河狭长的平原与三角洲。近邻大多为难以利用的不毛之地,即使远征军征服了异域,也难以结成一个坚强的实体。单调的气候保证了他们安定地创造灿烂的文化,但也局限了他们的视野,这反映在他们的古代文化缺乏改造自然的想象与实践。

中国文化出现的条件与此有很大不同。中国古代文化最早在黄河中游的山区与河谷台地上,紧临着富饶的河谷与辽阔的黄淮海平原。因此,中国古代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但是,为要达到这一目的,治水就成为一项重要任务。因为只有水退人进,农业才能获得肥沃的土地。夏禹治水正是中国古代农业向平原发展的最早的一次重大胜利。但是,夏禹治水并未结束,而只是开始开发平原地区的过程。因为当时生产力还很低下,治水又是十分艰巨的任务,所以不可能一次完成。实际上,我国古代治水经历了一个长约2000年的过程,才完成了黄淮海平原全部开发利用的任务。

据古地理学家谭其骧的考证,在黄淮海平原北部的河北省中部平原一直到战国时期都还没有村镇遗迹,说明这里还是无人居住的地方。谭其骧说,只有“在黄河两岸修建堤防”后,人们才能迁入,也就出现了村镇遗迹。这一事实说明,由夏禹开始的治水过程,就是农业向平原的转移过程,也就是我国古代开拓黄淮海平原的过程。这一过程到战国时期才算完成。由此可见,中国古代的治水过程,同黄淮海平原开发过程是重合的,同中国古代文化的形成过程也是重合的。战国时代治水结束,中国古代文化也开始进入最灿烂光辉的时期。漫长的治水过程是中国古代文化得以发展的一大契机,而在其他文明古国所未见的。尽管其他文明古国在灌溉工程的建设上也取得了辉煌的成果,但却远未能像中国这样改变大地的面貌,为民族的形成创立了基业,为民族的发展争取了广阔的土地。

丰富多彩的人类历史是在一定的自然条件与社会条件的舞台上展开的。中国历史的独特性也必然同这些条件有一定关系。

中国气候诞生了中医学

人类是大自然之子,是地球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和大自然有着密切的联系。人的生命活动规律,生理和病理现象,都受到自然规律的影响和制约。这就是中医“人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也”,“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的天人相应观的理论基础。而气象条件又是大自然中影响人体最重要的环境因素,所以《内经》中说,“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南京中医学院80多岁的干祖望教授更是坦言:“欲知《灵枢》、《素问》(《内经》中今仅存《灵枢》和《素问》两部分——作者注)之精华,半在气象。”

中国气候诞生了中医学

因为我国盛行大陆性季风气候,冬冷夏热,冬干夏雨,是温带中也是世界上四季最鲜明的国家。正是变化急剧、变幅极大的特殊天气气候诞生了相应的特殊医学——中医(包括中医养生理论)。因此从这个意义上,完全可以这样说:没有中国的这种特殊气候,便没有中医学。

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是由病邪(外因)和人体抵抗力(内因)的消长所决定的。中医把致病的外因归为“风、寒、湿、热、燥、火”六*。它们大都和气象要素相关。例如降水,湿度和气压(高压主晴旱,低压主雨湿)与中医的燥、湿相通;气温高低则和中医寒、热、火关联;风向风速和中医的风有关;日照也与中医的燥、火、湿有一定联系(例如日照少易湿)。因此我国春季多风病,夏季多暑病,长夏(盛夏伏天)多湿病,秋多燥病,冬多寒病,因此,中医在治病时,并不完全针对生物致病源,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是侧重于对六气致偏(即是六*)所产生的病理变化的调整和对症候的消除,这正是中医的高明之处。

六*可以致病,历史上久旱、久涝、大热、奇寒年份,六*更是达到了极致。这就是大灾之后必有大疫的主要原因。

人体作为自然界中的一个开放系统,就会受到自然界错综复杂的时空致病因素的影响。因此,因时、因地、因人制宜,便是中医治病的一大特色。

中医还教导人们要春捂秋冻。因为冬季中人的肌腠处于收敛状态,以抵御寒冷。到了春天,皮肤汗孔转为排汗散热,此时如突然减衣,受风着凉特易致病。原来,这是因为春秋季节中气温变化的方向是相反的(春季升温、秋季降温)。由于我国冬冷而夏热,春秋季节升降温特急,使得室内气温因房屋热惯性的原因,其变化远远落后于室外,因而室内外温差达到了十分显著的程度。这样,春季中外出归来,从室外(特别是暖热的阳光下)走进室内,如果不添衣春捂,时间一长,特别是老弱病人就会受凉得病。秋季情况相反,因室内暖进屋宜少穿衣,即“冻”。举个极端的例子,冬季中室内有暖气,室内暖室外冷温差更大,北方人有进屋先脱大衣的习惯,以免出汗伤阳,其道理是一样的。

实际上,由于我国春季升温迅速,升幅极大,因此不仅春季,甚至夏季古代深宅大院中室内外温差仍可相当大。即使无病之人,夏季中经常处在这种十分阴凉的室内,也会得病。古代称为“阴暑”。从“头痛恶寒,身形拘急,肢节疼痛而烦心”症状看,还是很难受的。这种病在世界上其他地区一般是不会发生的,因为室外热且室内外温差大这种情况我国多见。由此一斑可知全豹,我国中医中药(包括养生)的理论和实践大大丰富了世界医药文化的宝库,因我国特殊气候而造成的中医药和养生文化为世界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

节气文化与气候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独创的文化遗产。为了适时安排农事,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把一年分成二十四个“节气”。它反映季节的变化,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由于2000多年来,我国的主要政治活动中心多集中在黄河流域,二十四节气也就是以这一带的气候、物候为依据建立起来的。我国幅员辽阔,地形多变,二十四节气对于很多地区来讲只是—种参考。

二十四节气含义、天气特征和主要农事活动是:

(1)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立”即开始的意思,分别表示春、夏、秋、冬四季的开始。①立春公历一般在每年的2月4日前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立春意味着春天的到来,新一年的农事活动将要开始。②立夏公历一般在每年的5月5日前后,此时农作物和杂草借温暖湿润的气候生长旺盛,昆虫大量孵化出土,中耕除草,防治病虫害等田间管理日益繁忙。③立秋公历一般在每年的8月7日前后,立秋后白天虽然仍是赤日炎炎,但早晚天气已经比较凉爽了。我国南方地区各种农作物开始成熟,晚稻进入插秧大忙季节。北方地区的稻谷开始灌浆,棉区的棉花进入开花和裂铃期。立秋以后主要是加强各种农作物的田间管理,确保丰收。④立冬公历一般在每年的11月7日前后,北方的冷空气频频侵入我国黄河中下游地区。立冬以后主要是翻耕冬闲田地,果树进行剪枝整理,冬耕施肥。

(2)夏至、冬至:“至”即到的意思,分别表示夏天、冬天到了。①夏至日公历一般在每年的6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白天最长,夜晚最短,炎热的夏季到来。②冬至日公历一般在每年的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白天最短,夜晚最长,越是北方越明显,到北极中午也见不到太阳。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最寒冷的时期,劳动人民根据长期的生活积累,编制了“九九歌”来描述天气的寒冷程度。

(3)春分、秋分:“分”即平分的意思,表示昼夜长短相等。春分、秋分这天太阳直射赤道,地球上白天和夜晚时间相等。①春分公历一般在每年的3月20日前后,春分既平分了昼夜,又平分了春季。②秋分公历一般在每年的9月23日前后,秋分既平分了昼夜,又平分了秋天。秋分以后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秋收、秋耕、秋种三秋大忙季节。

(4)雨水、惊蛰:①雨水公历一般在每年的2月18日前后,寒风开始减弱,土壤开始解冻,天气逐渐回暖,降水开始,雨量逐步增多。②惊蛰公历一般在每年的3月5日前后,春雷乍动,惊醒了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大地回春,使冬眠中的动物苏醒过来,全国各地进入春耕播种季节。

(5)清明、谷雨:①清明公历一般在每年的4月5日前后,清明含有天气晴朗、空气清新明洁、逐渐转暖、草木繁茂之意。清明时节,春暖花开,自然界一片生机勃勃,气温升高,雨量增加,正值春耕春种瓜类、豆类等经济作物的大好季节。②谷雨公历一般在每年的4月20日前后,谷雨前后的雨水对农业生产,特别是谷物的生长十分重要,雨生百谷,雨水增多,有利谷类作物的生长。此时干旱是我国华北、西北地区春季常见的自然灾害,晚霜冻是中原地区的农业灾害,要加强抗旱和防冻害工作。

(6)小满、芒种:①小满公历一般在每年的5月21日前后,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还未成熟。②芒种公历一般在每年的6月5日前后,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从南方到北方开始收获成熟的冬小麦,全国进入夏收、夏种、夏管三夏大忙季节。

(7)小暑、大暑、处暑: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未达最热,大暑是最热的时节,处暑是暑天即将结束的日子。①小暑公历一般在每年的7月7日前后,来自太平洋和印度洋的暖湿气流,给我国大部分地区带来充沛的降雨,东南沿海地区的台风活动日益频繁,我国进入主汛期,主要加强防汛、防涝、抗洪、抗台风工作。农业生产上主要是加强大秋作物锄草追肥,防治病虫害等田间管理。②大暑公历一般在每年的7月23日前后,是喜热作物生长最旺盛的时期,由于天气炎热,人们要作好防暑工作。③处暑公历一般在每年的8月23日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逐渐下降,水塘养鱼进入繁忙阶段。

霜降节气期间做好防冻害工作(8)白露、寒露、霜降:①白露公历一般在每年的9月7日前后,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早晨农作物等草木上有了露水,少雨干旱时对作物生长有利,白露以后大秋作物相继成熟,我国大部分地区将进入秋收、秋耕、秋种三秋大忙季节。②寒露公历一般在每年的10月8日前后,气温进一步降低,空气已结露水,出现白霜,渐有寒意,我国大部分地区农作物处在收获季节。③霜降公历一般在每年的10月23日前后,天气渐冷,开始有霜,出现霜冻,晚秋作物和越冬作物要做好防冻害工作。

(9)小雪、大雪:开始降雪,小和大表示降雪的程度。①小雪公历一般在每年的11月22日前后,我国黄河流域大部分地区开始下雪;②大雪公历一般在每年的12月7日前后,冬雪给田地盖上了一层厚被,既给农田保了墒,又冻死了土中的病虫害,为下年的春耕生产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0)小寒、大寒:天气变冷,小寒未达最冷,大寒是一年中最冷的时候。①小寒公历一般在每年的1月5日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进入寒冷时期。②大寒公历一般在每年的1月20日前后,我国大部分地区天气冷到了极点,过了“大寒”,随着太阳辐射的日渐增强,地面温度逐步增高,天气逐渐转暖,新一年的春天即将来临。

二十四节气在公历中的日期基本是固定的,上半年逢六或二十一,下半年逢八或二十三,前后相差一两天(二十四节气排序大约时间见下表)。人们只要知道目前处在什么节气,就可以了解这一时期的天气特征,安排相应的农事活动,对人们的日常生活有一定的帮助。

中国特有的二十四节气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地形、植被 海拔越高气温越低,这就是山地垂直效应。如乞力马扎罗山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气候 中纬度地区,四季分明。如我国东部的华中、华北地区。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 气候、服饰 温带大陆性气候,早晚温差大。比如新疆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气候 植被 维度较低,受海洋影响较大,气候海洋性明显

一春略无十日晴,处处浮云将雨行。 气候 春季连绵阴雨,冷暖空气交锋相持,形成长时间阴雨天气。如我国长江流域的“梅雨” 季节。

四季有花常见雨,一冬无雪却闻雷。 气候 这种气候成因是地势较高,冬季受冷空气影响小由于地势高与暖湿气流影响,降水比较均匀。常见于我国云南。也是“春城”昆明的气候成因。

由各种自然演变遗留的印记来获取历史时期的气候信息是古气候研究的有效途径。这样取得的测量记录经过合理的解释,可以用来表示温度、降水等气候要素的变化,被称为代用气候记录,不过需要有充足的科学根据才能认定这些测量值究竟代表何种气候要素。历史文献记载也是一种代用气候记录。中国历史文献记载的时间可以准确到年,甚至到月、日,与其他的需要通过实验室技术测定年代的代用资料相比,它的年代认定清楚,这一优点可以有效地用于对其他代用气候记录的年代校订。中国在历史文献资料上拥有各国无可比拟的优势。

根据对历史文献和考古发掘材料等的分析,中国历史时期的气候变迁与世界历史气候变迁的趋势大致相似。

近5000年的气候变迁。由于温度的变迁微小, 虽摄氏一度之差, 亦可精密量出, 在冬春季节即能影响农作物的生长。而且冬季温度因受北面西伯利亚高气压的控制, 使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温度升降比较统一, 所以自竺可桢开始,以后的科学家大多以冬季温度的升降作为我国气候变动的唯一指标。根据对历史材料的分析可知:近5000年中的前2000年(即从仰韶文化时代到安阳殷墟时代)是一个温暖的时期,大部分时间的1月份温度比现今高3~5℃,这个时期的温度波动情形还不很清楚,但已发现在距今4000年左右,气候曾一度转寒。近5000年中的后3000年内有一系列的冷暖波动,年平均气温波动幅度为2~3℃,有4次明显的寒冷期,分别出现在公元前1000年前后(殷末周初)、公元400年前后(六朝)、公元1200年前后(南宋)和公元1700年前后(明末清初),在这4个时期之间的秦汉、隋唐和元代分别为温暖时期。5000年间最温暖的时期(殷墟时代),黄河流域绿竹繁茂,野象、犀牛出没于林莽之间,年平均温度比现今约高2℃左右。最冷时期如宋朝和明末,凛冽寒冬屡现,太湖、洞庭湖和鄱阳湖多次封冻,热带地区冰雪频繁,江南柑橘和福建荔枝历遭冻毁,年平均气温比现今约低 1℃多。纵观整个5000年的馒温变化,总趋势是逐渐变冷的(见图)。

一些野生动物栖息界限的南移,也反映了这种温度变化的趋势。例如:以公元前5000~前4000年间到公元前500年,喜暖的野象群活动北界在中国可达黄河中下游;公元前500年至公元11世纪,野象群活动北界退缩到淮河-秦岭一线,相当于现代亚热带的北界;11~19世纪前期,野象的活动已仅限于南岭以南;19世纪中叶以后,野象群活动在中国只限于云南南部的西双版纳森林。其间比较大的变化发生在11世纪前后,这与用其他方法指出的气候变冷转折期大致是一致的。

近500年的气候变迁。近500年历史材料最为丰富,根据对正史、方志、类书等史料中冷暖记载的分析,近500年间存在 3次明显的冷暖交替过程。大致说来,3次寒冷时段分别出现在公元1470~1520年、1620~1720年、1840~1890年;3次温暖时段分别为1550~1620年、1770~1830年、1900~1950年。一些研究还指出,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开始了第 4次寒冷时段(见现代气候变化)。对物候材料、果树冻害和水稻种植记录的分析结论也与此相符。在上述的冷暖时段中,还有更次一级尺度的波动。总的说来,近500年间气温波动振幅约为18~20℃,其中最冷10年的平均冬温比现今低1℃多。

根据史料中有关旱涝的记载推断干湿状况,发现干湿变化有明显的阶段性。大致说来,16~17世纪是近500年来比较干旱的时期,18~19世纪则比较湿润,20世纪以来又趋向干旱。

中国研究历史气候的发展阶段

我国是气候史料最丰富的国家。我国历史气候研究是由竺可桢开创,一直得到国际学术界的重视。到80年代,已经历过两个发展阶段。

70年代初及以前是开创阶段。这一阶段的代表学者是竺可桢等老一辈科学家。竺可桢积50多年的工作,广泛地搜集、考证和引用我国气候史料,成功的描述出我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的轮廓。其中,《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一文,集多年研究之大成,为这一时期的代表性著作。

这一时期工作地主要特点在于这些成果是科学家个人多年辛勤工作的结果,故在广度上、深度上都是有限的。大量工作主要依据典型气候事例的比较,对全国范围的覆盖度不大,也缺乏连续气候序列求出的统计规律性。因而所得出的气候变化的轮廓是粗略的,尚需不断订正和充实。但无可否认的是在这一时期已经奠定我国历史气候研究的基础,并已有广泛的国际影响。70至80年代是气候史料信息化阶段。这一阶段的工作是从全国性协作开始的。由于全国气候工作者的共同努力,整编了500多年来覆盖全国的地方志中的系统性气候史料,参照其他史料,完成了几乎全国范围内的120个逐年旱涝等级的长达500多年的序列。在此基础上绘制的《中国近五百年旱涝分布图》是这个阶段的代表性成果。这是当前国内外年代最长的气候序列图集,已经得到广泛应用,成为研究各种自然史的一本基础性资料。此外,各地气象、水文、文史单位也进行了大量当地气候序列的整编。这一阶段的工作使我国历史气候研究有了更完善与全面的资料整编,得以做出许多定量分析的结果,其中也包括一些外国科学家应用上述系列的研究成果。

中国自古以来气候是怎样变化的

1、大约距今4200年前,即公元前2200年,发生了一次全新世气候变冷事件,古气候学称之为『42千年事件』。 此次变冷事件是全球性的,持...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