熬膏世家,开创古法手工膏方新文明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3浏览:2收藏

熬膏世家,开创古法手工膏方新文明,第1张

近代名医秦伯未在《膏方大全》中指出:“膏方者,盖煎熬药汁成脂液,而所以营养五脏六腑之枯燥虚弱者也,故俗称膏滋药。”通过这句记载我们可以洞见,旧时的膏方是做“纠偏祛病”的药膏而存在的。但“是药三分毒”,为响应国家“健康医疗”、“绿色医疗”的提倡,“中国药膳协会”、”中国食文化协会”、”中国保健协会”、“中国绿色食品协会“四大国字号机构率先发起“古法膏方现代传承”健康工程,并联合国宝级膏方大家唐祖宣、膏方传承人谷炘、中医名家王娟等创立熬膏世家古法手工膏方品牌,旨在继往开来,开创古法手工膏方新文明。

熬膏世家炮制药食同源手工膏方

熬膏世家古法手工膏方发起人之一——膏方大家唐祖宣认为,现代膏方与旧时膏方的第一个区别就是,现代膏方是滋补品,并非药类。过去的膏方属于药类,重在快速解决急症,而现代膏方是对人体机能进行整体的调养,而达到补益和调治的双重目的。

比起旧时膏方,熬膏世家专家团队历时8年,潜心整理了自唐代以来各朝宫廷的百余款经典膏方,并结合现代营养学重新做了改良:摒弃了寒毒药材,转以药食同源、食材配伍为主,组方出70余款现代膏方,它以平补温补卓效见长,兼有预防、调治双重作用,而且口感甜润好入口,长期服用可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提高身体的机能,远离亚健康,被业内尊为“古法膏方现代运用”的发起人。

熬膏世家炮制四季常服手工膏方

很多人认为冬季是服用膏方的好时节。其实,吃膏方并不仅仅拘泥于冬天。遵循‘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依照人体在不同季节的变化特点,一年四季皆可服用膏方。“食之本,应时令”——熬膏世家打破秋冬进补的局限,顺应四季调养的“养、清、健、润、补”五字法则,率先研发出春季养心、夏季清心、长夏健脾、秋季润肺、冬季滋肾的32款四季草本膏,保男女老少一年四季健健康康。这便是熬膏世家手工膏方与旧时膏方的第二个改良。

 熬膏世家炮制男女老少手工膏方

千百年来,膏方文化经过历朝历代的传承,流传至今有百余款珍贵的膏方组方,其中以老人、男性的组方居多。而时代发展到今天,男女老少都有保养身体的需要,所以熬膏世家专家团潜心研究8年,对儿童、老人、女性、男性的角色进行划分,为不同家庭角色分别组方配伍,炮制出切片膏、鹿丸膏、固元膏、流体膏4大剂型、八大系列,共计70款熬膏世手工膏方,一盏一斛出本草,一丝一滴皆精华,科学合理地指导男女老少四类人群四季调养,帮助大众身体重新回到一种健康的状态。

黑膏药的民间熬制方法

民间, 膏药

第一步炒黄丹

把黄丹放在干净的铁锅或铜锅内,文火炒至丹中水气尽,松散为度急住火需用铲子不断翻炒

注意丹中有水气膏药则嫩丹炒过头膏药则老黄丹炒制过程中会变成深红色,勿慌取出冷凉,自会恢复原色第二步 炼油

把不放碱的香油放入干净的锅内,武火煮翻花,再改文火,一开始油水之气会直向上升,再过一时则气体会向锅周旋升,急用竹筷点油滴入凉水上,成珠不散,为炼油已成

注意,香油即为麻油,有黑芝麻白芝麻之分吾习惯用黑芝麻油,油中若掺碱不但溢锅,而且膏药不粘第三步 火上下丹

这时继续用微火熬油,把炒丹缓缓放入沸油内,用槐木或柳木棍不断顺时针搅拌,油会上溢气泡,冒出浓烟,待烟气稍尽,则急用竹筷点油滴到凉水上三四滴稍成珠不散,拿珠擦净水用干手试捏,以粘手而离手时不腻手为度急住火 注意;万万不可用铁器搅拌,此时铁器与锅底相碰,一锅膏药起火而毁 个人体会;火上下丹比之离火下丹则较易去除丹中毒性膏药不痒!

第四步;加入药面

离火候油稍凉药面则缓缓加入其中急用木棍搅拌侯其油平则再加贵细药面,

注意;热油加凉药面,必有溢起,勿怕需一点点加入药面,急搅拌则无事,不然一锅膏药溢出而废 第五步;摊膏药

急把尚未冷凉的膏药用竹筷团起,随布大小,以竹筷点布之中心作顺时针摊一周,则为膏药已成

注意;需用棉布放入煮熟放温的稀面糊中,趁热混和揉均搭与高处晒干,此为浆布已成,膏药则不渗,不痒,贴七天无事第六步;贴膏药

贴前需用生姜切片檫洗皮肤遇高度过敏者,膏药上撒点薄荷冰 放酒精灯上烤软,既可摊贴

黑膏药制作心得

先说炒丹:炒丹的目的不是改变药性,主要是去除丹里的潮气,便于过细把炒好的丹放于地面的纸上,待冷却后用细箩过一遍,过细以后的丹就不要再动它,这一点非常重要,就是避免再次形成结块

2用油,很多人的介绍中,包括过去的书籍记载都是用麻油,即小磨香油实际上用现在的桶装油,如花生油,调和油大豆油均可但土法轧的油不行,否则入药或入丹即溢3炸药:我一般是油热后再入药,个人觉得先下后下关系不大4关于滴水成珠:初学者很容易理解为油到水里成为圆珠样,其实不然,是将熬成的油取一点滴到水面上,油聚成一个点,久久不散,是为成珠初学者可在熬油的不同阶段滴水试验,体会一下5下丹:我一般捞出药物以后,再加热一段时间,保持较高的油温是离火下丹,比较安全,最好是两人操作,一人下丹,一人不断搅动防止结底,同时备一点冷水,如果油锅将溢即用口喷水成

雾状,可消除油沫

黑膏药的老嫩问题

黑膏药的过老过嫩,是我们在制做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往往与气候,地域,人为等因素有关,直接影响到临床的疗效和使用,如何有效预防呢下面是我个人总结的一点经验:基层医生,乡村医生" 其一,黑膏药过老其主要原因是药油熬的太过,比如熬油时火太大或时间太长,一般情况下本人用小火熬三个半小时,要随时调整火的大小,要使油温稳定上升再一个原因就是油丹比例不对,我用的比例是1:038~045,油是熬完以后的重量,我们不能忽视了麻油的消耗,比如10斤麻油经过泡药炸药后约消耗1~15斤,再经过长达35小时的高温熬制还会消耗15~2斤,最后还剩约65~7斤左右的药油,这时候的油丹比例是比较精确的膏药过嫩一个是油丹比例不对,再一个是药油熬的太嫩,熬的时间不够油温太低,没有达到滴水成珠的最高境界 其二,如何补救呢我建议在下完丹后(丹油反应完毕锅面平静后)即进行老嫩试验,用汤勺取少许膏药入冷水中反复揉捏,不粘手,一拉有丝,再拉就断,手上无油,贴在纸上纸背面不能滋油为老嫩合适,如果粘手,太粘,拔丝太长不易断为太嫩,揉捏费力,太硬,一拉即断为太老太老应加入1/10(总量)的麻油继续熬炼,过嫩应直接加热继续熬炼直至老嫩合适较嫩的膏药一旦出锅冷却后不宜再回锅熬炼,这样会越熬越粘,总之,膏药过嫩是最为常见的情况,补救也较为困难,本人的做法是再熬一锅老的掺一下,虽麻烦但这是最好的补救办法,因此要宁老勿嫩结合霍氏膏药熬制方法谈下膏药老嫩问题。1]使用香油作基质,油药之比5-3:1以没盖药材为好。2]炼油要老,下丹要少。3]熬膏不要太老,太老膏药时间一长粘贴不牢。4]膏药太嫩加入老膏补救难免有‘水多加面,面多加水’之麻烦且膏质不好影响药效,宜做成条,撒上滑石粉装袋深埋多日,用时洗净即可 其一,黑膏药过老其主要原因是药油熬的太过,比如熬油时火太大或时间太长,一般情况下本人用小火熬三个半小时,要随时调整火的大小,要使油温稳定上升再一个原因就是油丹比例不对,我用的比例是1:038~045,油是熬完以后的重量,我们不能忽视了麻油的消耗,比如10斤麻油经过泡药炸药后约消耗1~15斤,再经过长达35小时的高温熬制还会消耗15~2斤,最后还剩约65~7斤左右的药油,这时候的油丹比例是比较精确的膏药过嫩一个是油丹比例不对,再一个是药油熬的太嫩,熬的时间不够油温太低,没有达到滴水成珠的最高境界- 其二,如何补救呢我建议在下完丹后(丹油反应完毕锅面平静后)即进行老嫩试验,用汤勺取少许膏药入冷水中反复揉捏,不粘手,一拉有丝,再拉就

断,

手上无油,贴在纸上纸背面不能滋油为老嫩合适,如果粘手,太粘,拔丝太长不易断为太嫩,揉捏费力,太硬,一拉即断为太老太老应加入1/10(总量)的麻油继续熬炼,过嫩应直接加热继续熬炼直至老嫩合适较嫩的膏药一旦出锅冷却后不宜再回锅熬炼,这样会越熬越粘,总之,膏药过嫩是最为常见的情况,补救也较为困难,本人的做法是再熬一锅老的掺一下,虽麻烦但这是最好的补救办法,因此要宁老勿嫩

使用香油作基质,油药之比5-3:1以没盖药材为好。2]炼油要老,下丹要少。3]熬膏不要太老,太老膏药时间一长粘贴不牢。4]膏药太嫩加入老膏补救难免有‘水多加面,面多加水’之麻烦且膏质不好影响药效,宜做成条,撒上滑石粉装袋深埋多日,用时洗净即可。

制作黑膏药

一,药料的处理:分粗料(坚硬药),细料(细软药),精料(贵重,不耐高温挥发性药如乳香,没药,冰片,樟脑,麝香,血竭,明矾,雄黄,红花,麻黄,桂枝,大黄等需加工成120目细粉后下)二.泡药:药材3倍的香油浸泡5天(粗细料分开泡).

三.油炸提取:用文火炸药,先粗后细,至药材表面黑褐内枯黄为度,去渣过滤.四.炼油:(初学者建议准备500度温度计一只),用中小火炼油3小时左右,不停的用鲜木棍(柳,槐,桑)搅拌药油,随着油温升高,油烟越来越多,油温在320-330度时烟最大(即滴水成珠时)停火.下丹.五.下丹:香油经炸药炼油后约剩70-80%,以此为准:油丹比例1:04-05(冬04夏05春秋045),慢下快搅,此时产生大量白色浓烟,剧烈沸腾.

六:老嫩试验:锅面平静后挖少量膏药倒入冷水中冷却,用手反复揉捏,不沾手,硬而不坚,柔韧,膏药黑亮,一拉有丝再拉即段为合适,坚硬不易揉捏为过老(加1/10香油继续熬),沾手,太软拉丝不断为嫩(加火继续熬).直至老嫩合适.

七:去火毒:把膏药倒入冷水盆或桶中,捏成小团,浸泡5-7天,每天换水一次.八,制贴:去完火毒后的膏药,用锅中套锅隔水加热法(大锅内加水小锅内放膏药),使膏药完全融化后再直火加热以犒去膏中水分,直至无气泡无泡末,停火,稍冷却,加入精细粉,搅拌均匀,大功告成.即可摊膏.

老嫩试验:锅面平静后挖少量膏药倒入冷水中冷却,用手反复揉捏,不沾手,硬而不坚,柔韧,膏药黑亮,一拉有丝再拉即段为合适,坚硬不易揉捏为过老(加1/10香油继续熬),沾手,太软拉丝不断为嫩(加火继续熬).直至老嫩合适.感觉老嫩试验最难掌握,我试过不粘手、不腻,拉之有丝再

拉即断,可是起锅冷却做成膏药

后却发现还是嫩了,贴在皮肤上留下一块圆的黑油印记,很是麻烦

近几年冬天,湖北吃膏方养生的人越来越多,但自己会熬膏滋药的挺少。大家都知道,想要膏滋药的效果好,不仅开方医生水平要高,熬得好不好也是很要紧的。

眼下又到吃膏滋药的时令,膏滋药到底是怎么熬的,熬到什么程度算是好的“一人一个方子,配好的药材要先浸泡,再煎两遍,把过滤后的药汁熬制浓缩,最后收膏装坛,一份膏滋药,连泡带熬就得一整天。”

中药膏滋熬制方法

前两道工序:

浸泡药材,煎成药汤

“膏方是一人一方,药材量有大有小。量大的十几斤重,量少的也得五六斤。在煎之前,得先用水浸泡至少半天以上。”吕柳荫说,充分浸泡药材,有助于将其中的成分更好地煎到药汤中来。

“这就像吃干木耳、干香菇,你得先泡开了才能烹饪。干制的中药材也一样。”国宝级熬膏大师吕柳荫老师,是清宫吕太医的传人,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他传承发掘传统膏滋获得了中国名老中医的大力支持,通过30年临床工作中摸索总结出的经验,铸就了膏方灵魂,使中药膏滋走进了寻常百姓家,造福社会。这几年经他手熬过的膏滋药少说得有几千副。

“煎药时得重视火候,先大火后文火。大火可以快速将药锅里的汤煮沸,文火能让药材成分充分释放。熬膏滋药跟煎汤药一样的,药材得煎两遍。头一遍,汤烧开后再煎两个小时;第二遍,汤烧开后再煎一个半小时。然后将两次煎出的药汤倒在一起。”

过滤

中间两道:

过滤药汤,上锅浓缩

“过滤药汤时不复杂的,可以用一大块纱布罩在桶上边,慢慢把药汤倒进桶里。这样药汤都流进桶里了,残留的药渣会留在纱布上。”吕柳荫说,因为膏滋药的药量一般都很大,煎汤、过滤的时候要准备好大锅、大桶,小了肯定装不下。

“浓缩药汤这个工序呢,其实就是把药汤里的水分挥发掉一些,水分少了,药汤就浓了。这个过程虽然是用大火,但也很耗时,一般要三四个钟头。”吕柳荫说,汤留得少了,下一步收膏时,添加进去的药材成分不好溶解;汤留多了,整个收膏过程会变得缓慢而且吃力。

“到底留多少药汤合适这个就很难形容了,它是个经验活

膏药是中药服用的方法之一,在生活中使用得最多的就是雪梨膏,它治疗咳嗽的效果非常好,那么自己可以熬膏吗?答案是肯定的,自己如何熬膏呢?

1、什么是膏方[/biaoti

膏方,又叫膏剂,以其剂型为名,属于中医里丸、散、膏、丹、酒、露、汤、锭八种剂型之一。膏方一般由20味左右的中药组成,具有很好的滋补作用。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根据中医理论,冬季是一年四季中进补的最好季节,而冬令进补,更以膏方为最佳。

膏的含义较广:如指物,以油脂为膏;如指形态,以凝而不固称膏;如指口味,以甘姜滑腴为膏。《山海经》曾中说:“言味好皆滑为膏”,如指内容,以为物之精粹,如指作用,以滋养膏润为长。膏剂有外敷和内服两种,外敷膏剂是中医外治法中常用药物剂型,除用于皮肤、疮疡等疾患以外,还在内科和妇科等病症中使用。

在中医理论里,膏方是一种具有高级营养滋补和治疗预防综合作用的成药。它是在大型复方汤剂的基础上,根据人的不同体质、不同临床表现而确立不同处方,经浓煎后掺入某些辅料而制成的一种稠厚状半流质或冻状剂型。其中,处方中药物尽可能选用道地药材,全部制作过程操作严格,只有经过精细加工的膏方最终才能成为上品。

2、自己能熬的膏方

秋季气候干燥、肺燥阴虚,常食膏滋类补肺养阴方,可补益肺肾、养阴润燥、生津止渴。现介绍几则润肺膏方供选用。

(1)川麦雪梨膏

原料组成:川贝母、细百合、款冬花各15克,麦门冬25克,雪梨1000克,蔗糖适量。

制作用法:将雪梨榨汁备用,梨渣同诸药水煎2次,每次2小时,二液合并,兑入梨汁,文火浓缩后纳入蔗糖400克,煮沸即成。每次15克,每日2次,温开水冲饮或调入稀粥中服食。

(2)补肺膏

原料组成:生地1000克,杏仁60克,生姜,白蜜各120克。

制作用法:将三药择净,研细,捣汁。余药渣水煎2次,2液合并,文火浓缩,加入药汁、白蜜煮沸收膏即成。每次20毫升,每日3次,温开水适量送服。

(3)川贝二冬膏

原料组成:川贝母30克,天冬、麦冬、冰糖各500克。

制作用法:川贝母研极细末,将天冬、麦冬煎汁滤清,加冰糖熬膏,待冷,加入川贝母粉,和匀,瓷瓶收贮。每服10克,一日2次,白开水冲服。

(4)枸杞雪梨膏

原料组成:枸杞子10克,川贝母、细百合、款冬花各15克,麦门冬30克,雪梨1000克,蔗糖适量。

制作用法:将雪梨榨汁备用。梨渣同诸药水煎2次,每次2小时,两液合并,对入梨汁,文火浓缩后加入蔗糖适量,煮沸即成。每次15克,每日2次,含化,或温开水冲饮,或调入稀粥中服食。

(5)地黄藕梨膏

原料组成:鲜地黄250克,鲜藕、鲜梨各1000克,蜂蜜适量。

制作用法:将鲜梨榨汁,将梨渣与地黄、鲜藕水煎取汁,共煎2次,二液合并,文火浓缩后兑入梨汁与等量蜂蜜煮沸混匀,每次20毫升,每日2~3次,温开水冲饮。

(6)百花膏

原料组成:百部120克,款冬花、紫菀各240克,蜂蜜240克。

制作用法:将诸药择净,研细,水煎3次,3液合并,文火浓缩,加入蜂蜜适量煮沸收膏即成。每次20毫升,每日3次,温开水适量送服。

(7)秋梨膏

原料组成:秋梨20个,红枣1000克,鲜藕1500克,鲜姜300克,冰糖400克,蜂蜜适量。

制作用法:先将梨、枣、藕、姜捣烂取汁,热熬膏,下冰糖溶化后,再以蜜收之,可早晚随意服用。

(8)枸杞桂圆膏

原料组成:枸杞子、桂圆肉各等量。

制作用法:将二药加水,文火多次煎至二者无色无味,去渣取汁熬成膏,每日3次,每次10~30克,温开水冲饮。

(9)洋参龙眼膏

原料组成:西洋参30克,龙眼肉250克,麦冬150克,炒枣仁120克,蜂蜜适量。

制作用法:将诸药水煎3次,三液合并,文火浓缩后,炼蜜收膏,每次30克,每日二次,温开水冲服。

(10)桔饼膏

原料组成:桔饼120克,南沙参、麦冬、天冬、花粉、枇杷叶(去毛)、甜杏仁、核桃、冰糖各250克,川贝母粉60克,白蜜6斤。

制作用法:将前八味药加水煎熬,共3次,去渣,合并煎液,浓缩,加入川贝母粉、冰糖、白蜜,煎透收膏。瓷瓶收贮。每次服15克,每日2次,白开水冲服。

(11)母冬膏

原料组成:川贝母30克,天冬、麦冬、冰糖各500克。

制作用法:川贝母研极细末,将天冬、麦冬煎汁滤清,加冰糖熬膏,待冷,加入川贝母粉,和匀,瓷瓶收贮。每服10克,一日2次,白开水冲服。

3、自己熬膏细节

膏方熬制有三道工序:首先是配料。通常是经过老中医的全面诊断处定的膏方,先采用汤剂处方诊治服用一段时间,确定有效后,再拟定膏方剂量。然后是浸泡。将配制药物和匀后,放入特定器皿加冷水浸泡12小时左右,以保证药物中的有效成份煎出来。最后是煎药。

将泡制好的中药配料放入一口大铜锅,加火熬制,先用大火将药液煮沸,再用小火煎煮,保持微沸;煎煮时应及时搅拌,并去除浮于表面的泡沫,以免药液溢出,煮至2小时左右,过滤取出药液。药渣续加冷水再煎,第二次加水量一般以淹没药料为准,如法煎煮三次再合并药液,沉淀后再用四层纱布过滤3次,尽量减少药液中的杂质。将煎出的药液再放在小火上煎煮蒸发浓缩,同时用特制的大竹筷不断地搅动药液,防止焦化,逐渐形成稠膏状。

1、选择膏体。黑膏药主要分为膏和药两种,在制作前走的时候,通常需要选择香油,然后可以适当的加入铅丹。要注意尽量不要选择豆油,也尽量不要选择其他的油,一般香油和麻油是比较好的选择。

2、选择药材。制作不同功效的膏药就要用到不同的药材,而药材之间的搭配是比较重要的,所以可以根据具体的配方来完成,接着需要将所有的药材加工成粉末状,越细渗透的效果就会越好。

3、炸药。黑膏药在制作的过程中,需要将由微微的加热,然后将所有的药材放进去,不断的搅拌均匀,直到药材变成黄褐色,然后就可以将药渣处理干净。

4、炸油。取出药渣过后,需要继续炼制一般,此时需要将火开小,然后用大火加热至320度,一般以滴水成珠为好。

5、练膏。油脂在高温时可以适当的加入铅丹,就会通过化学反应生成脂肪酸铅盐,又促使油脂氧化,聚合,经过一系列的变化而呈膏状。最后需要将炼好的膏药放入清水当中,朝着一个方向不断的去搅拌均匀,直到完全变成膏状,接着需要浸泡3~7天,需要注意每天都要更换水即可。

熬膏世家,开创古法手工膏方新文明

近代名医秦伯未在《膏方大全》中指出:“膏方者,盖煎熬药汁成脂液,而所以营养五脏六腑之枯燥虚弱者也,故俗称膏滋药。”通过这句记载我们...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