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力的经营者,三国名士水镜先生司马徽
前言 不论正史、野史或者小说都提到过,诸葛亮、庞统等人的老师是水镜先生司马徽。能教出这么优秀的弟子,那么老师也必定是个有着大学问的人吧?是的,据说司马徽精通道学、奇门、兵法、经学,可以说是三教九流,无所不通。 那么也许有人就会想,这个人那么厉害,那应该是个王佐之才,怎么没看他封侯拜相呢? 历史学家历来有四种说法:第一种说法认为司马徽这个人自视过高,想要待价而沽,不肯轻易出山。所以就先将自己的几成本事交给弟子,让他们先去试试水,顺便给自己铺路。等到弟子们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时,再出山捡现成的,以当时尊师重道的态度,师父要出山相助,徒弟还不得乖乖地让出位置。或者就索性避世不出,整天游山玩水,怡然自得。甚至可以邪恶的想,司马徽以弟子为棋,操控天下局势! 第二种说法是怀才不遇。司马徽生于颍川,其后颍川遭遇战乱,辗转流离跟着难民一起来到荆州,客居荆襄。刘表是当时荆州的最高行政长官,而且以他所谓的爱贤的名声,听到颍川名士司马徽来到了荆州,身为主人的刘表怎么可以不去看看。当然见过后就没然后了,因为两人互相看不上对方。曹操南下的时候,其实是想起用司马徽的,但是好像后来给忘了。等他再想起来,司马徽已经去世了。不然以曹操「 ”任人唯贤”的用人原则,司马徽说不定还可以一展所长。 第三种说法是说司马徽这个人不慕名利。 《道德经》指出: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这是道家的一句话,总的意思就是说要对待名利要适可而止,懂得满足,这样可以避免出现身败名裂的下场。司马徽可是道学大家,怎么会不懂这种道理。或许他就真的只想寄情山水,再教几个可以得他衣钵的徒弟,如同战国时期的鬼谷子那样。 第四种说法就是说司马徽这个人光有理论,但是他自己无法活学活用,只能用来教教书。现在在大学里,不是就有很多教授就是这个样子的吗?理论一套一套的,到现实中或者实验上根本行不通。因此,司马徽有自知之明,就老老实实当个教书匠,这样可以掩盖真相。 不管事实真相如何,司马徽所缔造的文人集团,其影响力之大,可以说独步荆襄,仅次于当时曹魏的颍川文人集团和邺下文人集团。 影响力 也许大家会认为司马徽所创造的影响力只是一种相对影响力,就是说在文化、道德、舆论等方面的实力。这种东西就是现在所说的软实力,在太平盛世时候,对于一个国家的文化和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但是在东汉末年这个乱世之中,讲究的是谁的拳头大谁就是老大,软实力的影响远没有枪杆子和钱袋子的作用大。因此,虽然司马徽所缔造的文人集团可以独步荆襄,但是真正带来的影响力是远远不如当时任何一个军阀的。 然而,司马徽与他缔造的文人集团影响力还是存在的。而且他们具有三项特权: 1、人物品鉴权 《三国志》:颍川司马徽清雅有知人鉴。 在当时,这个人物品鉴权十分厉害,可以说直接影响一个人的仕途。我们为什么总说曹操是奸雄,这个就是出自当时的名士许邵对曹操的评语「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要知道不是每个君主都像曹操那样任人唯贤的。更多的是要看别人的举荐和名士的评语。名士说你是个人才,那么你身上就挂上了这个标签,而且立马会被广为流传,这样别人都知道你是个人才。 举个例子,现在你要去到一个大公司找工作,你说你自己是个名校毕业的,还是个博士生,而且专业完全契合公司,那要人家公司怎么信你,你肯定要给他们看你的文凭是吧。而一个名士的评语就相当于是个文凭。 东汉末年品鉴人才最权威的就是三个人:司马徽、许邵和刘邵。有了他们的评语将相当于现在你拿到了学校的文凭。 这些被品鉴过的人当了官后,再来个乌鸦反哺,抬高品鉴专家,那么品鉴专家的影响力就越来越大。在被司马徽品鉴过的人,最小也是个太守一职,最大到了一国丞相。 2、政策决定权 其实这个权利是间接性的。我们都知道古代的皇帝要制定国策,主要有两个方法:一是遍览古籍,师法内圣外王之道;二是结合自己早期的执政经验,创新。但是皇帝要制定国策基本上还是要翻翻古籍的。 因此,刘禅也是需要参考古籍的。但是古籍看不懂啊。我们现在如果买来一本文言文的书,在没有翻译和注释的情况下,想要完全看下来很困难。同样的,那些从先秦传下来的经典对于刘禅也是极其难懂的。而这个时候司马徽的作用又体现出来了,司马徽作为当时的名士、大儒,注释或者编译过很多先秦经典。甚至有些人专门拜师前来学习。 《三国志》:益步多贵今文而不崇章句。李仁、尹默知其不博,乃游学荆州,从司马德操、宋仲子受古学,以修文自终也。 其中上面提到的尹默还是刘禅的老师,经常拿水镜先生和自己一起修过的《左氏春秋》教授刘禅。那么可以说司马徽就是刘禅的师祖。 先主定益州,以默为劝学从事,及立太子,以默为仆射,以《左氏》传授后主。 因此刘禅在制定国策的时候,肯定会受到司马徽的影响。 3、言语评论权 这个权利很相当厉害,虽然杀不了人,但是隐形的杀伤力很强。在现代,这个权利的使用也是要谨而慎之的。 在当时,作为平民百姓得到消息的途径很狭窄。比方说听说哪里哪里有人叛乱,要杀头。你不可能真的特地到那里去看。那么这个时候就需要一个有重量级的大咖来对此进行叙述、讲解。 而司马徽所在的水镜文人集团就具备了这种能力。但是人是一种情感动物,对一个事件的解读,必然会带上自己的情绪和偏重。因此有时候会带来杀身之祸。 最为简单的例子就是早期的曹操在兖州,一个叫边让的当地名士不爽曹操当兖州的主人,就骂曹操是个阉宦之后,侮辱曹操。以前被骂也就算了,现在都是一州之主,曹操还是要脸的人,这肯定不能忍,直接开杀戒,那些兖州的清流名士就被杀个干净。结果就因为这个,陈宫和曹操闹翻,最后背叛曹操,迎立吕布。 而水镜集团中也有个不怕死的叫张蓟,在曹操占领荆州后,就评论了一波曹操,说话说得贼难听: 操蹈藉彝伦,强忍寡义,人神所疾,异代同愤! 意思是说曹操这个人就是个畜生,缺了八辈子大德,以后生孩子没 。 这个话说得就太难听了。曹操果断拿出屠刀,因此曹操在荆州就有了「 ”害贤”的称号。其实曹操会杀名士,两边都有责任,正所谓「 ”一个巴掌拍不响”。 就是因为司马徽所在的文人集团有这种影响力,如果让他们这样一说,一传开,曹操还怎么统治荆州。 总结 水镜先生在当时的文学界上是有着巨大的名声的。尤其是南方,司马徽、庞德公、宋仲子都是当代大儒。在他们的教导下,带出了一个巨大的文人集团。虽然不出世,但是这种影响力的确存在。 拥有影响力的水镜集团用的好,可以给自己的势力提供最出色的人才,还有舆论导向;用的不好,就只能逼得自己不得不拿起屠刀。 因此,我们需要自己的水镜集团,同时要提防敌国的水镜集团。
白菜是中国原产蔬菜,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据考证,在中国新石器时期 的西安半坡原始村落遗址发现的白菜籽距今约有六千年至七千年,《诗经·谷风 》 中有“采葑采菲 ,无以下体”的记载,说明距今三千多年前的中原地带,对于葑(蔓青、芥菜、菘菜,菘菜即为白菜之类)及菲(萝卜 之类)的利用已经很普遍。
到了秦汉,这种吃起来无滓而有甜味的菘菜从“葑”中分化出来;三国时期(公元三世纪)的《吴录》有“陆逊催人种豆菘”的记载。南齐(公元五世纪)的《齐书》 有“晔留王俭设 食,盘中菘菜(白菜)而已”的记述(《武陵昭王晔传》),同时期的陶弘景说:“菜中有菘,最为常食。”
唐朝时已选育出白菘 ,宋时正式称之为白菜。宋代苏颂说:“扬州一种菘,叶圆而大……啖之无渣,绝胜他土者,此所谓白菜。”明代李时珍 引陆佃《埤雅》 说:“菘,凌冬晚凋,四时常见,有松之操,故曰菘,今俗谓之白菜。
大白菜(学名:Brassica rapa pekinensis,异名Brassica campestris pekinensis或Brassica pekinensis)是一种原产于中国的蔬菜,又称“结球白菜”、“包心白菜”、“黄芽白”、“胶菜”等,在粤语里叫“绍菜”。大白菜与小白菜是近亲,同属芸薹一种,和原产地中海沿岸的圆白菜也较近,同属十字花科芸薹属。
目前国内的大白菜品种中,以黄心菜食用量居多,因其口感好,口味佳,深受老百姓喜爱。现有的黄心白菜品种中,秋美秀表现尤为突出,种植面积较大。原产我国华北,现各地广泛栽培。为东北及华北冬、春季主要蔬菜。
白菜原产于我国北方,是十字花科芸薹属叶用蔬菜,通常指大白菜。引种南方,南北各地均有栽培。十九世纪传入日本、欧美各国。大白菜种类很多,北方的大白菜有山东胶州大白菜、北京青白、天津青麻叶大白菜、东北大矮白菜、山西阳城的大毛边等。
白菜的食疗价值有:
1.利肠通便,帮助消化 大白菜中含有大量的粗纤维,可促进肠壁蠕动,帮助消化,防止大便干燥,促进排便,稀释肠道毒素,既能治疗便秘,又有助于营养吸收。
2.消食健胃,补充营养 大白菜味美清爽,开胃健脾,含有蛋白质、脂肪、多种维生素及钙、磷、铁等矿物质,常食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对减肥健美也具有意义。
3.防癌抗癌 白菜含有活性成分吲哚-3-甲醇,实验证明,这种物质能帮助体内分解与乳腺癌发生相关的雌激素,如果妇女每天吃500克左右的白菜,可使乳腺癌发生率减少。此外,其所含微量元素“钼”可抑制体内对亚硝酸胺的吸收、合成和积累,故有一定抗癌作用。
4.预防心血管疾病 白菜中的有效成分能降低人体胆固醇水平,增加血管弹性,常食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某些心血管疾病。
参考资料:-大白菜
“死去元知万事空”下一句为“但悲不见九州同”,出自:《示儿》;作者:陆游 ;朝代:宋。
原诗: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注释:
示儿:写给儿子们看。
元知:原本知道。元,通“原”。
万事空:什么也没有了。
但:只是。
悲:悲伤
九州:这里代指宋代的中国。古代中国分为九州,所以常用九州指代中国。
同:统一。
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北定:将北方平定。
中原:指淮河以北被金人侵占的地区。
家祭:祭祀家中先人。
无忘:不要忘记。
乃翁:你的父亲,指陆游自己。
释义:
我本来知道,当我死后,人间的一切就都和我无关了;但唯一使我痛心的,就是我没能亲眼看到祖国的统一。因此,当大宋军队收复了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
作者简介: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与王安石、苏轼、黄庭坚并称“宋代四大诗人”,又与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合称“南宋四大家”。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扩展资料:
出生于豪绅仕宦之家的陆游,幼时饱读诗书、遍览古籍。修齐治平的家国情怀浸润在他的灵魂深处、流淌于他的周身血液之中,加之“靖康之难”以降北宋覆亡,大金铁骑屡屡践踏南宋国土,战乱频仍生民涂炭,国破家亡的奇耻大辱定格在陆游的记忆里。
为国纾难、为民解忧的家国情怀,催生出一首首感情炽热、气势奔放、基调轩昂的诗词作品。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是陆游爱国诗中的扛鼎力作和生命绝笔。该诗以雄直之体、浑转之气、奇崛之句,点燃了诗人于生命终点所迸发出来的耀眼爱国火花,也是对其家国情怀的终极梳理和精辟总结。
历朝历代凡是读过《示儿》的文人,无不为之动容悲戚。与陆游同时代的南宋诗人刘克庄曾写下一首绝句:“不及生前见虏亡,放翁易箦愤堂堂。遥知小陆羞时荐,定告王师入洛阳”。
明代学者胡应麟评价:“忠愤之气,落落二十八字间……每读此未尝不为滴泪也。”明末清初文学家贺贻孙感慨:“率意直书,悲壮沉痛,孤忠至性,可泣鬼神。”诚哉斯言,《示儿》一诗既是陆游对膝下儿孙的临终嘱托,更是诗人对国家、对民族九死不悔忠贞精神的真实写照与浓郁家国情怀的缩影。
——陆游
人民网——>贵州频道》文化历史》陆游为何被赞为“爱国主义诗人”
大白菜原产中国北方,是十字花科芸薹属叶用蔬菜。通常指大白菜。引种南方,南北各地均有栽培。
大白菜,又称为“结球白菜”、“黄芽菜”或“窝心白菜”等,是我国的原产和特产蔬菜,全国各地普遍栽培,以华北地区为主要产区。大白菜以其细嫩甘脆、汁白如乳的品质,易种植、耐储藏的特性,在我国的蔬菜生产和消费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人们秋冬季节餐桌上的美味佳蔬。
在北方,大白菜被称为“当家菜”、“半年菜”,现已先后引种世界各地。在日本,大白菜叫做“唐人菜”、“山东菜”;在欧美,有人把大白菜叫做“中国甘蓝”。
扩展资料:
在中国北方的冬季,大白菜更是餐桌上的常客,故有“冬日白菜美如笋”之说。大白菜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故有“百菜不如白菜”的说法。民间在冬天的时候会做“白菜炖豆腐”,醋溜白菜,吃起来特别爽口。
在食用上,大白菜的菜路宽、不拦味,适合于多种烹调方法,拌炝腌炒皆宜。它既可单独成菜,又可与众多原料配伍;既可做成淡雅的高档菜,又可做成味厚的大锅菜;既上得了厅堂,又下得了食堂;而且还是面点馅心和涮火锅必备的原料之一。
参考资料:
山,绵亘千里,直冲霄汉,总有一份博大与壮美叫人心醉;山,遗世独立,亦真亦幻,自携几许涤荡尘俗的清幽与神秘叫人向往。山以其超拔俊逸的风姿,成为人间最接近天的地方。
人在山中谓之“仙”,山更为敬奉神明的世人,带来一方清修净土,提供一条超凡入圣的升华之路。古往今来,有多少修行人甘愿舍弃荣华富贵,深入重山诵经持咒、顶礼膜拜,以求灵魂静寂,彻悟天地大道。
在神州腹地,上应翼轸、地属荆州的地方,有一处方圆八百里的洞天福地,拥有七十二峰、三十六岩、二十四涧等人间胜景。它默默见证了中华五千年道家修炼文明,成为当之无愧的道教第一名山。因历代圣贤与其结下仙缘,这片山峦有诸多显赫大名——太和、仙室、太岳、玄岳不一而足。而它,还有个最为广传的名字:武当。
真武飞升,享万山朝拜之盛
武当七十二峰,主峰天柱峰以海拔1612米的雄浑神秀之姿,超然鹤立于群峰之上;其余诸峰宛如俯身颔首的子民,齐齐向着主峰朝拜,形成“七十二峰朝大顶”的奇观。
武当,以它天然的忠诚虔敬的形态,向坐镇主峰金顶的主神——真武大帝诉说着敬天礼神的心声。真武大帝,中华文明记忆中的远古大神,不仅是第一位造访武当并飞升的神,更是这座灵山命名的由来。
真武,本名玄武,因避宋圣祖赵玄朗讳而更名。上神的事迹,流传至今已成为世人心中面目模糊的传说。而浩如烟海的道藏三千卷,散落着几段吉光片羽般的文字,保留了先贤们对这位神明的追慕与崇敬。
在黄帝时代,一个叫净乐国的地方,出现一桩祥瑞异事。净乐国王与善胜皇后在梦中吞下日光,梦醒后皇后即有身孕。十四个月后,王子降生,宫廷内外呈现出百鸟齐聚、百花绽放的吉祥盛景。净乐王子“生而神灵,长而勇猛”,凭借天生神功斩妖除魔,匡扶正道。金枝玉叶之身,却有一颗修行求道的心,王子舍弃了父母、王位,踏上一条与释迦牟尼相似的寂寞苦修路。
或许是武当的岚烟云海勾勒出迷濛的仙境,抑或是武当的松涛猿啸激荡著轮回的生机,净乐王子置身武当,不由止住远行的脚步,决意在这片苍山幽岩中修行。历经四十二年磨砺,他终于功成圆满,白日飞升。净乐王子脱胎换骨,化身镇守北方的帝君“玄武”,斩妖邪、安民生,长久以来捍卫著宇宙正道。
明永乐彩绘《真武灵应图册》
水火既济,非真武不能当之
“玄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四象之一,五行属水,大致为黑色龟、蛇结合的形象,是代表北方的神兽。而玄武神,即真武大帝,则时常摄踏龟蛇,著铠甲、持皂旗,披发跣足而下界除魔。真武大帝,自修行之日起,便是以神勇无敌的战神形象出现,成为天地间正义与力量的象征。
今日,你若攀登武当,遥望天柱峰大顶,便会看到云雾缭绕下若隐若现的金光,那是一座供奉著真武大帝的铜铸鎏金庙宇,历经六百年风雨雷电依然金碧如初。而如果,你有缘在高空俯瞰大顶,将会发现这座山峰最大的玄机。
《武当福地总真集》有言:“(武当)盘亘万里,回旋若地轴天关之象。”宋人作注:“地轴水精神龟,天关火精圣蛇。”意即天柱峰腹地与其西北一峰构成巨龟形象,而武当盘旋的山势犹如蜿蜒游走的灵蛇,这不正是真武大帝御下的神兽吗?原来,在武当得道的真武大帝,早已用一种玄妙的方式,守护高山,并把神的讯息藏在了青峰之巅。
从五行术数来看,武当地处南方,群峰耸立仿佛簇簇燃烧的赤焰;而北方的真武大帝属水,巍巍然端坐于群峰之上,以水之灵威镇住熊熊火势。这种水火相叠的形态,正如卦象中“下离上坎”的异卦,呈现出水火相济、阴阳相和的造化神功。而这重重天机,非逍遥天地间的高人隐士不能探知。
从古至今,真武大帝的传说与神迹,令无数后人膜拜与笃信;而他淡泊名利、一心求道的意志,又如明灯一般鼓舞著一代代慕道者的心灵。故《玄天上帝启圣录》曰:“非玄武当之,孰可享邪!”
明张路《老子骑牛图》,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紫气东来,五千言启修道真经
自真武大帝悟道,越来越多的求神问道者登上这座孕育传奇的山峰。他们苦心孤诣地寻觅道法正宗,祈盼羽化登仙的泠然殊胜;武当山,也与众多修行者一样,急切而静默地,等待一部修炼经典的传世。
就这样,在东周敬王时代的某一天,一位眼中闪烁著日中精华的中年道人打破了武当山两千年来的沉寂。他叫尹喜,带来一部名为《道德经》的奇书。从此,武当山成为道家修炼文明的发源地之一。
尹喜,号文始真人,是周时一位隐逸高人。人们不知道他的生卒年,对其生平也所知甚少。只知他自幼遍览古籍,喜好天文历法,成年后更是沉浸于八卦易学的研究中。平日里尹喜清静自守,不修俗礼,测日影、观天象,达到“知古而见未来”的境界。因受时人称颂,尹喜受朝廷征召,拜为大夫。
身处高位,享尽荣华,尹喜却从未放弃过对道的追求;况此时周室将倾,道德将衰,他心中早有归隐之念。一日,东方天空紫气氤氲,一路西行。颇具道缘的尹喜见此奇景,便知将有圣人出关西去。于是,他毅然辞去大夫之位,请出为函谷关令,等待那位即将惊鸿一现的圣贤。
尹喜掐算著时日,吩咐守关将士若遇到形貌异于常人者,便立即拦下并向他禀报。当一位须发银白、驾着青牛板车的老者来到函谷关时,尹喜早已洒扫街道,执弟子礼敬候多时了。最早记录这段故事的《史记》,留下了尹喜在人间的一句话:“子将隐矣,彊为我著书。”您是不世出的得道高人,请在您归隐之前,为世人指引飞升天界的正途吧!正是这真挚恳切的九个字,打动了圣人传道之心。老子手书上下两篇经文共五千言,阐释道德真意,并将这部《道德经》授予尹喜。他还与尹喜相约,他日将在“青羊”再会,随后隐去,仙踪难寻。
清任渭长绘尹喜像
遁隐清修,悟正道广传道法
相传,尹喜到得真经后,日夜捧读,欢欣不已,体悟著修道之法。同时,闻道的他不愿再受官场樊笼所累,便挂印辞官,找寻一处福地专注于修行。感受着天地与神的召唤,尹喜最终选择叩访武当山,成为正史记载的入武当修道的第一人。
武当有一座狮子峰,在天柱以北,因形似狮子而得名。狮子峰上有一处“尹喜岩”,据说就是他当年清修之地。两千五百年前的此处,不过是石门石室、铜床玉案的简单陈设,尹喜却在这一方小世界里,仰观天地、俯察人间,终于窥见无限大道。
我们不知道尹喜的修行之旅,历经几多劫难、波折,然而可以肯定,他在山中勤谨坚修,并把珍贵的《道德经》广传后世。在尹喜悟道的那一天,青牛趵趵的蹄声,合著流泉碎玉般的清音,带来老子依约相会的喜讯。两位道中高士再次相逢,便相携仙去,不知踪迹。仙迹可遇不可求,而青牛踏过的桥被名为“青羊桥”,青牛栖卧的山涧被叫作“牛漕涧”,供虔诚的人们前去追想这段福泽千年的道家仙缘。
尹喜之后,武当山不再沉寂,历朝历代的修道者相继而来,留下不尽美谈。汉朝将军戴孟奉帝命入山采摘仙药,他却在此萌生弃官学道之心,不复归返,终白日飞升;东晋的罗邑宰谢允,精于道学,有遁世脱尘之志,便辞官登上武当山潜心修炼。他们不约而同追随真武大帝的修行之路,抛却短暂的繁华,将宝贵的人身献于道法修行,并将道家修炼文化不断发扬光大。
随后,武当山道观、庙宇渐起,无数道人们在这青山秀水间,固守着与世隔绝而又清静无为的修行传统,确立了中华民族的本土信仰。而武当山辉煌的历史,才刚刚开始书写。(未完待续)
七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班级 姓名
一、 基础知识及运用(共295分)
1.给加点字注音。(4分)
脑髓 亘古 炽痛 鲜为人知
嫉妒 磐石 重荷 锲而不舍
2.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hè 然 污 huì shùn 息 义愤填 yīng
深 suì 喧 xiāo 蝉 tuì 鞠躬尽 cuì
3 根据原文填空。(9分)
① ,关山度若飞。
②东市买骏马, , , 。
③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
: 。
④峨眉山月半轮秋, 。
⑤此夜曲中闻折柳, 。
4 按要求填写原文。(6分)
①《木兰诗》描写边塞夜景,表现军中苦寒生活的句子是: , 。
②《孙权劝学》中从侧面表现吕蒙读书学习确有成效的句子是: , !
③自古以来,有不少文人墨客吟颂黄河,赞美黄河。请写出关于黄河的古诗词句子(意思完整的上下两句):
, 。
5 文学常识填空。(25分)
①《木兰诗》是一首 ,叙说了 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
②《孙权劝学》选自《 》,这是 主持编纂的一部 体通史。
6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 有不明白的地方,要及时向长者请教,做到不耻下问。
B 他最近进步很快,学习成绩欣欣向荣。
C 大扫除时,有的同学拈轻怕重、挑肥拣瘦。
D 登上紫金山顶,遥望南京城全景,各种景物栩栩如生,令人心旷神怡。
7 仿照所给例句,任选下面的一个词,展开联想,给它一个精彩的解释。(2分)
〔例〕固执:你是一堵墙,使人封闭自己,看不清外面的世界。
答:风筝:
友情:
二、 阅读理解。(共505分)
(一)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邪?
8.本文选自《 》,作者是 代的 。(15)
9.解释下列加点的字。(3分)
未尝识书具 借旁近与之
稍稍宾客其父 或以钱币乞之
日扳仲永 不能称前时之闻
10.翻译句子。(4分)
①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② 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
11.用“/”标出下面句子的句中停顿。(3分)
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12. 请你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方仲永才能发展变化的三个阶段的情况,然后用文中原话指出造成方仲永悲剧性结局的原因,最后用一句名言说出你的感悟。(6分)
(二)
①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鉴赏,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 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 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 些秕谷,棒上 一条长绳,人远远地 着,看鸟雀下来啄食, 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 ,便 住了。但所得的麻 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燥,养不过夜的。
……
②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吧啊,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吧,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吧……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13. 给原文填上适当的动词,并说说这些动词的作用。(3分)
14. 作者写冬天的百草园,先以无味作陪衬,而后写下雪带来的乐趣,这种手法是( )(2分)
A 铺垫 B 对比 C 欲扬先抑 D 象征
15.文中括号里的文字的作用是什么?(2分)
16. 选文第一段是从哪些方面写捕鸟的?(2分)
17.选文第一段对表现文章中心起到了怎样的作用?(2分)
18.指出选文第二段所用的描写方法和修辞方法。(3分)
19.选文第二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三)
海尔曼博士是位医术高超、医德高尚的大夫。他开的诊所已远近闻名,在波兰的布拉沙市里没有人不知道海尔曼和他的诊所。
一天夜里,他的诊所被一个小偷给撬开,一点现金和几样珍贵的药物,都被小偷放在提兜里准备带走。不巧,慌忙中撞倒了吊瓶支架,又被氧气罐绊倒,小偷摔折了大腿,要跑也爬不起来了。这时,海尔曼和助手从楼上下来。助手说:“打电话让警察把他带走吧!”
“不,在我诊所的病人不能这样出去。”海尔曼把小偷抬上手术台,连夜给他做了连肢的手术,并打上了石膏绷带。一直在诊所里把他彻底治好,才把他交给警察。
助手说:“他偷了您的财物,你怎么还如此给他治疗呢?”
“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
又一天,他的前妻护送一位车祸中受重伤的人来到诊所。她泪流满面地说:“海尔曼,你还恨我吗……为了拯救他的生命,我不得不来求你,你是全市惟一能给他做手术的人。”
受重伤的人正是夺走海尔曼爱妻的列夫斯特。
列夫斯特一直比得处于昏迷状态,待进了手术室才清醒过来。见拿着手术刀的是海尔曼,不由得大吃一惊,连忙挣扎着要起来。
“老实躺好,这是上帝的安排,你是我必须抢救的患者。医生在手术室里忘记的是个人的恩怨,记住的只是他的天职。”
这年,德国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占领了布拉沙。一个盖世太保头目,被波兰地下战士一枪打中了胸部。随军医生没人能给他做这样的大手术,便把他化装送到海尔曼诊所。海尔曼一眼就认出这个最凶残的德国刑警队警官,在这个城市里不知有多少波兰人死在这个人的枪口下。
海尔曼支走了所有助手和医护人员,他洗手、刮脸,换上了上教堂才穿的那套西服,罩上了一件最新的白外套。然后拿起他最大的那把手术刀,一下子剖开了那个盖世太保的胸膛。他没有去找子弹,而是把手术刀插在这个人的心脏上……
在受审时,德国人说:“你玷污了你的手术刀。”
“没有,它用得其所。”
“你忘记了医生的天职。”
“没有,”他一字一顿的说,“曾经有人这样说过:‘在生活的舞台上,我们先是冷静思考片刻,然后就扮演起自己的角色。’此时此刻,反法西斯就是最大的天职!”——字字千钧,全市人都听到了。
海尔曼牺牲了。可城里到处张贴着“天职”两个大字,不用再加其他文字,它就成了一条具有巨大号召力的反法西斯标语。
20.海尔曼医生面对文中的小偷和情敌,他对“天职”是怎样理解的?面对法西斯分子,他对“天职”又是怎样理解的?(4分)
21.小说的前两个故事情节,表现了主人公海尔曼医生仁慈、宽容的性格特征,第三个故事情节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特征?(4分)
22. 海尔曼医生给法西斯分子治病时,为什么要换上去教堂才穿的西装和最新的白外套?(4分)
23. 当海尔曼医生认出那名德国警官时,他会怎么想?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他当时的心理活动。(4分)
三、 作文(40分)
书可以医治愚昧,书可以使人聪慧,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寄托着长辈的期望,书演示着成长的途径,书折射着老师、同学的情谊和我们的喜怒哀乐……请以书或读书为话题,写一篇600字以上有真情实感的文章。
参考答案
一、 基础知识及运用
1、2、3略
4.①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②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③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5.①乐府民歌 木兰代父从军
②资治通鉴 司马光 编年
6.C
7.风筝:你是我飞向蓝天的梦想,放飞你,就是放飞生活。
友情:你是冬天里的一盆炭火,在人们最需要的时候,奉献上你的温暖。
二、 阅读理解
8.略 9.略 10。略
11.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12.三个阶段:幼年天资过人,具有作诗才能;十二三岁才能衰退,大不如前;二十左右沦为常人,平庸无奇。
原因:“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
感悟: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只有学而知之,没有生而知之。
13.动词略 作用:准确而生动地描绘出捕鸟的全过程,表现了“我”热爱百草园的思想感情。
14.C
15.解释说明
16.从时间、条件、方法、收获这几个方面来写的。
17.作者写百草园冬天给爱玩的儿童带来乐趣,再次暗点“乐园”,表现儿童热爱大自然追求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突出了中心。
18.心理活动 排比 拟人
19.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表达了对家人的埋怨,对百草园的眷恋,对去书塾的不情愿
20.作为医生面对患者,救死扶伤是应尽的职责;作为战士面对法西斯分子,消灭敌人是应尽的职责。
21.勇敢、正义
22.表明今天的手术与往日不同,表达出了他视死如归的决心。
23.学生的心理描写只要符合人物的性格和当时的情景即可
认为针灸之理在《内》《难》,针灸之法在明清。重视《内经》《难经》《针灸大成》等古典著作的研究与应用。突出经典著作在针灸经络、腧穴、刺法灸法、临床应用等的重要指导作用,先后整理了古典络脉、奇经八脉、交经八穴、穴对、穴法、针法等内容,提出针灸临床的技术核心在于“穴法”“针法”“功法”三个关键环节。 在络脉研究中,以《内经》对络脉的有关论述为核心,着重从络脉的流注和分布规律、络脉的生理功能、络脉的病理和病证、络脉理论的临床运用等方面加以探讨,认为络脉流注全身,上下内外,无处不到,具有渗灌血气、互渗津血、贯通营卫、保证经气环流等重要生理功能,是营卫气血津液输布环流的重要桥梁和枢纽。在病理上,有络脉阻滞、络脉空虚、络脉损伤等不同类型的变化。临床上诸如痛证、积聚证、血证等一大批常见病、慢性病和疑难病与络脉的病损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治疗上,辨证使用通络法是其关键。通络法不仅能直接驱除病邪,更重要的作用在于疏通络道,改善络脉流注,加强脏腑组织的营养,提高机体内在抗病能力,从而为治疗多种疑难病证开拓新的领域。提出脏络(五脏络)、腑络(六腑络、奇恒之腑络)、脑络、髓络、骨络、肌络、肤络、官络(目、舌、口、鼻、耳)等不同的生理、病理特点,临床常以次为指导,每取捷效。
认为奇经八脉具有与十二正经明显不同的生理病理特点,分别整理了冲脉、跷脉、维脉、任督脉、带脉的生理、病理特点与临床应用规律。
认为腧穴的核心内容是穴性,而腧穴的功效是不同腧穴穴性在某一方面的体现与应用。提出决定穴性的五要素:穴性决定的五个基本要素:a腧穴所在的部位;b腧穴所属的脏腑,体现脏腑气血等内在特性;c腧穴所在的经脉,体现经脉气血的特点d特定穴,腧穴自身具有的特性;e所实施治疗的方法;不同的刺激方法调动腧穴不同方面的特性。如关元穴位在脐下,属任脉,为足三阴经与任脉的交会穴;命门穴位在腰后,属督脉,而两穴皆向内联系命门之火、真元之气,所以均具有温阳逐寒之功,均可治疗下元虚冷、腰腹疼痛诸症,但关元穴属任脉,为阴中函阳之穴,根据“阴阳互根”的原理,其具有回阳救逆之功而治疗“厥逆”,有类于“参附汤”之用;而命门穴属督脉,又系命火,为纯阳之穴,故随有温阳之功,但乏回阳之效,有类于“附子”之用。因此通过穴性的深入分析,即可掌握腧穴的规律,避免盲目。
穴(概念)—穴性(秉性、特性,固有的)—穴法(配穴),提出穴法概念,强调配穴,宗《内经》之旨,遍览古籍,总结常用配穴法30种。认为针灸处方有其自身的形成、发展规律,其核心是穴对的相对固定与“主、客、应”,而非“君臣佐使”。
善用背俞穴。背俞穴是脏腑等气血输注于背部的腧穴,是阴病行阳的部位,故与脏腑等关系密切。背部位于膀胱经内侧一线的腧穴以“俞”字命名者,计一十八穴:六脏俞、六腑俞、和六奇俞(督 研
俞、膈俞、气海俞、关元俞、中膂俞、白环俞)。这些腧穴排列有秩,联系有序,为临床极为常用的一组穴位。(1)六脏俞俞相配:一脏病变影响到另一脏,或多脏并病,可取其背俞穴相配,如心脾两虚之失眠、多梦、心悸、健忘等症,取心俞配脾俞以补养心脾、安神定悸;心肾不交取心俞配肾俞以交通心肾;肝肾不足,肝阳上亢,取肝俞配肾俞滋水涵木;如五脏皆亏则五脏俞皆取以安脏补虚,此法适用于脏病以及因脏病而致头面五官甚或全身病变者。(2)脏腑俞俞相配,脏病及腑,或腑病及脏,或脏腑病及头面五官等,如肝胆湿热或肝胆火旺,取肝俞配胆俞以疏利、清泄肝胆;肾虚病及膀胱,取肾俞配膀胱俞等,多为脏腑表里配用。如属血热,取膈俞配心俞、肝俞以泻法,凉血泻热解毒,可用于天行赤眼、痤疮、头痛等症;血虚取膈俞配心俞、脾俞、肝俞以补血和血,治疗失眠、多梦、目暗目昏、视物不清。胸阳不足或不展,取督俞配肺俞、心俞以温阳逐寒;肾阳不振取关元俞、气海俞、肾俞以温阳除痹,治疗下元虚冷之小腹冷痛、月经不调、寒湿带下或精冷不育、遗精滑泻,或下肢痿痹、臀腿疼痛;膈俞配气海俞,活血化瘀以治疗肢痛症等。背俞之用在于治病之本,毋论虚实,皆可配用,自成体系。且背部平坦、开阔,毫针、艾灸、三棱针、火罐、梅花针扣刺、穴位药物贴敷、埋线、刮痧、理疗及其他仪器治疗等针灸诸法皆可按需使用。遵“盛则泻之,虚则补之,热则疾之,寒则留之。”以及“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寒则灸之。”的施治原则,临床配伍得当,可上治头,下治足,前治脏腑,治证十分广泛。 针法宗《金针赋》《标幽赋》《大成》《大全》,擅长单手进针,总结应用补泻手法“推纳按搓,随济右而补暖;动退空歇,迎夺左而泻凉”。头部穴位,皮内刺为补,皮下刺为泻。炷灸偏补,旋灸偏泻;回旋灸偏补,雀啄灸偏泻。 临床重视经络生理、病理、病候、诊断等指导意义,尤其是脏腑、组织、器官的经脉分布,具有决定性的指导意义。临床诊断强调“内外结合”“上下结合”“中西结合”,所谓“内外”,即脏腑为内,经络气血次之,五官九窍,四肢百骸为外。所谓上下,即以肝胆脾胃为中枢,翰暄枢转。所谓中西,即现代西医理化诊断为中所用,在中医诊断的基础上,重视西医的“数据量化”。临床主张“一脉、二舌、三症状”,也即首先以脉诊为先导,以舌诊为核心,以患者症状、体征为辅助,强调整体、辨证思想,各种辨证方法相互参详。在舌诊上,认为舌苔主“腑”,舌上舌质“主气”,舌下络脉“主血”,舌下舌质“主脏”,在急慢性病、并病、复杂病机等临床疑难病的诊断治疗中,把握整体与核心病机,使理与法合、针与药合,有的放矢。
临床善用络脉理论指导治疗,如各类皮肤病的治疗,通过大量病例总结,认为其总的病机是“毒郁络脉”,在某一类特定的皮肤病中,络脉是一个基本确定的因素,而“毒(邪极为毒)”则是一个变化多端的要素,临床将《现代皮肤病学》中的一千余中疾病分为“斑、疹、炎、癣”四大类,拟定背俞穴走罐、刺络拔罐、火针、三棱针、毫针、艾灸等系列针灸治疗方案;组成以雄黄、硫磺、大风子、土荆皮为核心的系列外洗方,针药结合,治疗硬皮病、风疹、湿疹、牛皮癣、银屑病、神经性皮炎、丹毒、贯通性毛囊炎、痤疮、疱疹等各类皮肤病。 共
对老年糖尿病、中风、高血压、前列腺增生、癌症手术或放化疗辅助治疗;头风、痛风等疼痛性疾病;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非特异性结肠炎、胃下垂;颈椎病、股骨头坏死等的针灸、中药内服、中药外用均有体会与总结。
全文翻译:
司马光是宋哲宗时期的宰相,曾经主编《资治通鉴》,是当时的名臣。他幼年时,担心自己记诵诗书以备应答的能力不如别人,大家在一起学习讨论,别的兄弟已经会背诵了,去玩耍休息了,他却独自苦读,一直到能够熟练地背诵为止。
他自己说:读书时下的力气多,收获就长远,他所精读和背诵过的书,就能终身不忘。时间长了,就读遍了古籍,见多识广,记忆牢固,他说:读书不能不背诵,在骑马走路的时候,在半夜睡不着觉的时候,吟咏读过的文章,想想它的意思,收获就多了。
原文:
司马光,宋哲宗时宰相,尝主编《资治通鉴》,为一时之名臣。其幼时患记忆不若人,众兄弟既成诵而游息矣,独闭门不出,俟能讽诵乃已。自言:“用力多者收功远,乃终身不忘也。”及长,遍览古籍,博闻强志,曰:“书不可不成诵。或马上,或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
《司马光勤学》出自宋朱熹的《三朝名臣言行录》。
扩展资料司马光,北宋大臣、史学家,宝元进土。仁宗末年任天章阁待制兼侍讲知谏院,他立志编撰《通志》,作为封建统治的借鉴。治平三年(1066年)撰成战国迄秦的八卷上进,英宗命设局续修。神宗时赐书名《资治通鉴》。
王安石行新政,他竭力反对,与安石在帝前争论,强调祖宗之法不可变。被命为枢密副使,坚辞不就。次年退居洛阳,以书局自随,继续编撰《通鉴》,至元丰七年(1084年)成书。
他从发凡起例至删削定稿,都亲自动笔。元丰八年宋哲宗即位,高太皇太后听政,召他入京主国政,次年任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传郎,数月间尽废新法,罢黜新党。为相八个月病死,追封温国公。遗著有《司马文正公集》《稽古录》等,还有诸多名著被众人所流传。
司马光的主要成就反映在学术上。其中最大的贡献,莫过于主持编写《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年间,司马光强烈反对王安石变法,上疏请求外任。熙宁四年(1071年),他判西京御史台,自此居洛阳十五年,不问政事。
这段悠游的岁月,司马光主持编撰了294卷近400万字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司马光的独乐园,既是他的寓所,也是《资治通鉴》书局所在地。这里环境幽美,格调简素,反映了园主的情趣和追求。
其书局在汴京时已奉诏成立,除了司马光之外,当时的著名学者刘恕、刘攽和范祖禹都参与了书局的工作。其中,司马光任主编,刘恕、刘攽、范祖禹为协修,司马光的儿子司马康担任检阅文字的工作。司马光来洛阳后,便把《资治通鉴》书局由汴梁迁到洛阳。
在独乐园中常住的不仅有书局的工作人员,当时洛阳的名贤如二程、邵雍、文彦博等也常来此聚会,堪称是一个学术中心。
-司马光勤学
影响力的经营者,三国名士水镜先生司马徽
本文2023-10-13 21:22:17发表“古籍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yizhai.net/article/1289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