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襄的个人作品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3浏览:6收藏

蔡襄的个人作品,第1张

蔡襄为官三十余年,不仅政绩显著,在科学文化方面也作出重大贡献,曾撰《荔枝谱》和《茶录》,是世界上最早介绍荔枝的专著,所创制“小龙团”茶,品质较“龙凤茶”更精。蔡襄精于书法,学虞世南、颜真卿,并取法晋人。正楷端重沉着,行书温淳婉媚,草书参用飞白法,为“宋四家”之一。传世碑刻有《万安桥记》,书迹有《书谢赐卿御书诗》和书札诗稿等。著有诗词370首,诗文清妙;奏议64篇,杂文584篇,收入《蔡忠惠公文集》。

《宋蔡忠惠集》

《宋蔡忠惠文集》三十六卷,《别纪》十卷。明徐火勃辑存。按:本书卷数各书记载不一:《蔡襄集》六十卷又奏议十卷,可见《宋史艺文志》卷七;《宋蔡忠惠公集》四十六卷,见《季沧苇藏书目》;《蔡忠惠公集》四十四卷,见《邵亭知见传本书目》;《宋端明殿学士蔡忠惠公文集》四十卷,附《蔡端明别纪》十卷,见别纪明徐火勃辑,万历版;《宋端明殿学士蔡忠惠公文集》四十卷,万历本,郑振铎跋;《端明集》四十卷,见《四库全书荟要·集部》;《宋端明殿学士蔡忠惠公文集》三十六卷、《别纪补遗》二卷,清雍正乾隆间版本;《莆阳居士蔡公文集》三十六卷、宋刻本,其中卷数配清抄本;《蔡忠惠集》三十六卷,南宋时刻于泉州,王梅溪作序,见《绛云楼书目》或《直斋书录解题》,又见《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蔡忠惠公集》三十四卷,旧钞本,在台湾;《蔡忠惠公集》三十四卷,见《虞山钱遵王藏书目录丛编》;《蔡忠惠集》三十九卷,清乾隆间蔡氏刻本;《蔡端明文集》二十四卷,蓝丝阑钞本;《端明学士集》十七卷,宋乾道四年(1168)刻本(增订四库简目标注世善堂藏书目录》;《蔡忠惠公集》八卷,明宋珏辑,见《鸣野山房书目》。

《荔枝谱》

《荔枝谱》一卷。存。

按:《荔枝谱》版本较多,据粗略统计有:宋刊本、明刊本、明汪氏刊本、《百川学海(咸淳本)癸集》、《百川学海(弘治本等)癸集》、《山居杂志》、《说郛(宛委山堂本)》、《四库全书·子部谱录类》、《古今说部丛书》三集、《丛书集成初集·应用科学类》、《艺术丛编》第一集、《百部丛书集成·癸集》、《艺圃搜集》本、《闽中石手刻迹本》、《闽中荔枝通谱》十六卷本、《闽中荔枝通谱》八卷本(万历本)、《邓道协荔枝通谱本》。又按:《荔林谱》共七篇,一原本始,二标尤异、三志贾鬻,四明服食,五慎养,六时法制,七别种类。

《茶录》

《茶录》二卷。存。(或有《茶录》一卷)

按:《茶录》自序有云:“陆羽茶经不第建安之品,丁谓《茶谱》独论采造之本。至于烹试,曾未有闻。”此书分上、下二篇,上篇论茶、下篇论茶器。这就是所谓烹试之法。《茶录》二卷版本颇多,有:《茶书》八种十四卷、清初钱氏述古堂钞本、明刊本、百名家书本、后四十家小说本、清钞本、《四库全书·子部谱录类》。《茶录》一卷的版本很多,也有《茶书》二十七种三十三卷,明喻政编、万历本,《茶书》十三种十五卷、明末刻本,宋刊本(有前、后序)、明刊本(有自序、自跋、欧阳修后序)、《百川学海(咸淳本)辛集》、《百川学海(弘治本)壬集》、《百川学海(重辑本)辛集》、《格致丛书》、《说郛》(宛委山堂本)、《五朝小说·宋人百家小说琐记家》、《五朝小说大观·宋人百家小说琐记家丛书集成初编·应用科学类》《艺术丛编》第一集、《百部丛书集成·辛集》。

宋治平元年(公元1064年)五月二十六日,三司使给事中蔡襄为《茶录》写了后记。他说,宋皇瓣间,任福建转运使时,每年进贡福建的龙茶,深受仁宗皇帝的赞赏。在《茶录》序言中,他说了写作的原由和目的:“陛上谕臣,先任福建转使,日所进上品龙茶,最为精好。臣退念草木之微,首承陛下知鉴,若处之得地,则能尽其材也。”他认为,“陆羽《茶经》,不第建安之品,丁谓《茶图》,独论采制之本,至于烹试,曾未有闻”。因此,他“辄条数事,简而易明,勒成二篇,名曰《茶录》”。

蔡襄在当时,除了精心制作了“小团茶”,使建茶一步登天驰名全国外,又鉴于陆羽的《茶经》,未能把闽产指出,使建茶淹没不彰;而丁谓所著的《茶图》,仅论及采制,没有说明烹试的方法,于是,蔡襄将他自己的研究心得,撰写成《茶录》一书,共二篇,800多字。上篇论茶,下篇论茶器,都属于烹试的方法。凭他丰富的经验,独特的见解,再配以当世优秀的书法,使这一著作,堪称“稀世奇珍,永垂不朽”。宋代建茶能名垂天下,与蔡襄的提倡和推荐是分不开的。据说,当时论茶者,没人敢在蔡襄面前发言,恐班门弄斧,自讨没趣。《茶录》除了上进给皇帝鉴赏外,还勒石以传后世。这不但对福建茶业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而且对日本具有美学艺术的“茶道”和世界茶业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十七世纪初,中国茶叶输入欧洲及其它地区,成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并且有日渐风靡之势。

在上篇论茶中,主要论述色、香、味、藏茶、炙茶、碾茶、罗茶、候汤、火胁盏和点茶。论述茶色时,他说:“茶色贵白,而饼茶大抵于表涂膏泽,故有青、黄、紫、黑之异。论述茶香时,他说:“茶有真香,而入贡者,微以龙脑和膏以助香,建安民间试茶,皆不入香,恐夺其真。”按现代科学的制作方法,茶叶不宜掺杂“珍果香草”,把茶的真香夺去。论述茶叶时,他说:“茶味主于甘滑,惟北苑、凤凰山连属诸场产者味佳,隔溪诸山,虽及时加意制作,色与味莫能及也;又有水泉不甘,能损味,前世论水品者,以此。”这说明茶味与产地、水土、环境等有密切的关系。在论述藏茶时,他说:“茶宜若叶,而畏香药。”这就是说,贮藏茶叶,要讲究茶器和方法,“意温燥而忌湿冷”;否则,茶叶会吸收“异味”,变质,不能保持本色和茶味。

在下篇论茶器中,主要论述茶焙、茶笼、砧椎、茶钤、茶碾、茶罗、茶盏、茶匙和汤罐。他从制茶工具、品茶器具等方面进行论述,这些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蔡襄的《茶录》,对福建茶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前人评曰:“建茶所以名垂天下,由公(蔡襄)也。”今人也加以肯定:“十一世纪中叶,对福建茶叶生产发展作出较大贡献的,当推蔡襄。”如今流行的茶文化,也不能不提及《茶录》的文化和科学价值。蔡襄的芳名与他的农艺名著《茶录》,将千秋万代流传于世。

其它作品 《龙寿丹记》。(此书有五朝小说本)。 《蔡忠惠奏议》十卷。见《福建通志》卷六十八。 《蔡襄治平会计录》六卷。见《玉海》卷五十八。 《墨谱》一卷。见《宋史艺文志》卷六。 《茶果》《荔枝故事》一卷 《讲〈春秋〉〈左传〉疏》一篇。 《蔡莆阳诗》六卷。见《宋元四十三家》。 《蔡忠惠诗集全编》四卷。清乾隆间吴允嘉抄本。 《蔡忠惠诗集全编》二卷。《别纪补遗》二卷。明宋珏辑,《别纪》明徐火勃辑。 《蔡福州外纪》十卷,明徐火勃编,陈甫仲订补。 《蔡端明别纪》十二卷,明徐火勃编。(也有十卷、一卷)。 《蔡忠惠公别纪补遗》,明宋珏编(万历刻本)。

蔡襄不但在文学方面造诣较深,而且对植物学也颇有研究,尤其是农艺名著《茶录》和《荔枝谱》,在古今中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些著作先后被译成英文、法文等传到国外去。本文单说《茶录》对后世的影响。

宋治平元年(公元1064年)五月二十六日,三司使给事中蔡襄为《茶录》写了后记。他说,宋皇年间,任福建转运使时,每年进贡福建的龙茶,深受仁宗皇帝的赞赏。在《茶录》序言中,他说了写作的原由和目的:“陛上谕臣,先任福建转使,日所进上品龙茶,最为精好。臣退念草木之微,首承陛下知鉴,若处之得地,则能尽其材也。”他认为,“陆羽《茶经》,不第建安之品,丁谓《茶图》,独论采制之本,至于烹试,曾未有闻”。因此,他“辄条数事,简而易明,勒成二篇,名曰《茶录》”。

蔡襄在当时,除了精心制作了“小团茶”,使建茶一步登天驰名全国外,又鉴于陆羽的《茶经》,未能把闽产指出,使建茶淹没不彰;而丁谓所著的《茶图》,仅论及采制,没有说明烹试的方法,于是,蔡襄将他自己的研究心得,撰写成《茶录》一书,共二篇,800多字。上篇论茶,下篇论茶器,都属于烹试的方法。凭他丰富的经验,独特的见解,再配以当世优秀的书法,使这一著作,堪称“稀世奇珍,永垂不朽”。宋代建茶能名垂天下,与蔡襄的提倡和推荐是分不开的。据说,当时论茶者,没人敢在蔡襄面前发言,恐班门弄斧,自讨没趣。《茶录》除了上进给皇帝鉴赏外,还勒石以传后世。这不但对福建茶业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而且对日本具有美学艺术的“茶道”和世界茶业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十七世纪初,中国茶叶输入欧洲及其它地区,成为世界三大饮料之一,并且有日渐风靡之势。

在上篇论茶中,主要论述色、香、味、藏茶、炙茶、碾茶、罗茶、候汤、火胁盏和点茶。论述茶色时,他说:“茶色贵白,而饼茶大抵于表涂膏泽,故有青、黄、紫、黑之异。论述茶香时,他说:“茶有真香,而入贡者,微以龙脑和膏以助香,建安民间试茶,皆不入香,恐夺其真。”按现代科学的制作方法,茶叶不宜掺杂“珍果香草”,把茶的真香夺去。论述茶叶时,他说:“茶味主于甘滑,惟北苑、凤凰山连属诸场产者味佳,隔溪诸山,虽及时加意制作,色与味莫能及也;又有水泉

不甘,能损味,前世论水品者,以此。”这说明茶味与产地、水土、环境等有密切的关系。在论述藏茶时,他说:“茶宜若叶,而畏香药。”这就是说,贮藏茶叶,要讲究茶器和方法,“意温燥而忌湿冷”;否则,茶叶会吸收“异味”,变质,不能保持本色和茶味。

在下篇论茶器中,主要论述茶焙、茶笼、砧椎、茶钤、茶碾、茶罗、茶盏、茶匙和汤罐。他从制茶工具、品茶器具等方面进行论述,这些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蔡襄不愧是宋代辨味品尝茶叶的专家,他的《茶录》,对福建茶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前人评曰:“建茶所以名垂天下,由公也。”(公是指蔡襄)今人也加以肯定:“十一世纪中叶,对福建茶叶生产发展作出较大贡献的,当推蔡襄。”现在流行的茶文化,也不能不提及《茶录》的文化和科学价值。蔡襄的芳名与他的农艺名著《茶录》,将千秋万代流传于世。

第二种:张源著《茶录》

蔡襄的个人作品

蔡襄为官三十余年,不仅政绩显著,在科学文化方面也作出重大贡献,曾撰《荔枝谱》和《茶录》,是世界上最早介绍荔枝的专著,所创制“小龙团...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