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四大经典的金匮要略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3浏览:5收藏

中医四大经典的金匮要略,第1张

东汉张仲景著述的《金匮要略》是中医经典古籍之一,撰于3世纪初作者原撰《伤寒杂病论》十六卷中的“杂病”部分经晋王叔和整理后,其古传本之一名《金匮玉函要略方》,共3卷上卷为辨伤寒,中卷则论杂病,下卷记在药方后北宋校正医书局林艺等人根据当时所存的蠹简文字重予编校,取其中以杂病为主的内容,仍厘订为3卷,改名《金匮要略方论》全书共25篇,方剂262首,列举病症六十余种所述病证以内科杂病为主,兼有部分外科妇产科等病证

《金匮要略》也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诊治杂病的专著,是仲景创造辨证理论的代表作。古今医家对此书推崇备至,称之为方书之祖,医方之经、治疗杂病的典范。书名“金匮”,言其重要和珍贵之意,“要略”,言其简明扼要之意,表明本书内容精要,价值珍贵,应当慎重保藏和应用。

《金匮要略》被古今医家赞誉为方书之祖、医方之经,治疗杂病的典范。 《伤寒论》、《金匮要略》不但在国内历代注家、研究著作有数百家之多,为历代研究、治疗急性热病的医学家所遵循,成为他们发展、发挥医学理论和医疗技术的基础、依据和教育后学的课本。在国外也有着广泛而深入的影响。例如日本,不但收藏和刻刊许多《伤寒论》之珍本,并由日本再传中国而发挥了巨在的影响,而且日本学者研究、注释《伤寒论》的著作,仅就先后传到中国而现存者也有60多家。再如《金匮要略》较好版本也有收藏于日本者,日刻本也不少,日本医学家之研究《金匮要略》而有专著流传至中国者,有10余种之多。关于将《伤寒论》《金匮要略》并作重编、方论者,日本名家之专著流传中国者有近20种,由此可见张仲景《伤寒论》与《金匮要略》在日本的影响之广泛和深远。在日本现代医学昌盛的今天,日本学者仍给予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研究以特殊的重视,许多医学家在临床医疗中,仍然十分重视该书原方之应用,并取得很好效果,运用该书中成方制造的成药,也为日本医界所依赖。

《金匮要略》是祖国医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杂病学专著,它奠定了杂病的理论基础和临床规范,具有很高的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对后世临床医学的发展有着重大贡献和深远影响,所以它属于祖国医学的四大经典著作之一,被历代推崇为方书之祖和治疗杂病的典范,林亿谓其“施之于人,其效若神。” 圭臬

《温病条辨》为吴瑭多年温病学术研究和临床总结的力作。全书以三焦辨证为主干,前后贯穿,释解温病全过程辨治,同时参以仲景六经辨证、刘河间温热病机、叶天士卫气营血辨证及吴又可《温疫论》等诸说,析理至微,病机甚明,而治之有方。例如书中归纳温病清络、清营、育阴等治法,实是叶天士散存于医案中之清热养阴诸法的总结提高。而分银翘散作辛凉平剂、桑菊钦作辛凉轻剂、白虎汤为辛凉重剂,使气分病变遣方用药层次清晰、条理井然。叶天士之验方,在吴瑭手中一经化裁,便成桑菊饮、清宫汤、连梅汤等诸名方。足知吴瑭此书,不是仅仅为纂集而撰,实是经心用意,为学术理论升华之作。

伤寒学派:创立于东汉之际。汉代医家张仲景将理论与方药熔于一炉,著《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基础,专门探讨伤寒杂病的诊疗规律。其书被奉为经典,其人被尊为医圣。从晋唐至宋元明清,研究者如云,历代不衰,各展所长,形成了时间最长,医家众多,影响最大,学术昌盛的伤寒学派。

寒凉学派:又称河间派,金元大家刘完素主攻火热病机,提出“六气皆从火化”之说,创“火热论”,疗疾多用寒凉药物。他不仅对中医病机理论的提高有很大贡献,并对后世创立温病学说大有启迪。因刘氏家住河间,又称河间学派。

易水学派:金代医家张元素,河北易水人,在《内经》、《中藏经》的启示下,以脏腑标本虚实寒热的论点来分析疾病的发生与演变,归纳用药,执简驭繁,创立了“脏腑病机学说”,对后世医家颇有影响。

攻邪学派:金元大家张从正,强调“病由邪生,攻邪已(治愈)病”,主张治疗应以驱邪主,善用吐汗下三法,偏重攻法,反对滥用补法。从一个侧面深化了中医治则理论,并丰富了临床经验。

补土学派:又称温补学派,金元大家李杲认为“人以胃气为本”,独重后天脾胃,创立“脾胃论”,长于温补之法。

滋阴学派:金元大家朱丹溪受到刘完素“火热论”的影响,又接受李杲“内伤论”的观点,提出“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新论,治病多用滋阴降火之法。

温补学派:明代薛已、张介宾、赵献可、孙一奎、李中梓诸医家重视命门水火的研究。探讨脏腑病机逐渐侧重于虚损病证,形成了善用温补的特点。充实发展了命门学说,使中医理论有所突破。

温病学派:明代末年,温疫流行,用伤寒治法无效,以明代吴又可为开创,清代叶天士、吴瑭为中坚,对外感热病的治疗规律进行了大胆探索,提出了温疫病机和温病学说,取得了很大的成就。

这七大医学流派,成为祖国医学发展进程中的主要链条与脉络,清晰地向我们展示了中医发展、演变、日臻完善的轨迹。至于历史上的众多医家,其中包括那些名垂青史的历代名医,技艺高超,著述颇丰,但未有明显的学派倾向,亦不失为医界星空的一颗颗璀璨明星。

中医流派是历史的产物,是宝贵的遗产,值得我们医界后人万分珍视。半个多世纪以来,学院教育以规范化、标准化的模式,基本上取代了沿袭数千年的师徒授受,而成为培养当代中医人才的主要途径,数以万计的学院派,成了中医界的主力军,这是中医事业和教育的一大飞跃。但是中医最重要的还是要靠临床实践与经验的积累,要靠医生的医疗水平与能力。因此,在培养共性的同时,要更注重培养和发展医者的个性。对不同流派的继承和实践,是造就特色中医的重要方式,也是繁荣中医学术,倡导百家争鸣,丰富中医内涵,呈现中医生机的有力保障。

自古以来,人类便饱受瘟疫之害,而最惨烈的莫过于欧洲中世纪的“黑死病”和导致玛雅文明突然消失的“天花”;当然,华夏也是深受其害,但是相对于医疗水平落后的欧洲和美洲,华夏古代的医学水平那可是相当高的,对如何预防及治疗瘟疫,有一套相对成熟得多的方法;在清朝时期,还出现了以防治瘟疫见长的四位名医,号称“温病四大家”,现在来看看这四人分别是谁吧。

一位:叶天士

叶天士本名叶桂,字天士,号香岩,别号南阳先生,是清朝康熙至乾隆年间的明医;他出生于中医世家,父亲叶阳生乃是当时赫赫有名的儒医,受父亲的熏陶,叶桂在很小的时候便已经有了很深的造诣;在父亲去世后,为了维持生计,叶桂不得不四处行医,但这也为叶桂积累了相当丰富的行医经验。

而且叶桂勤奋好学,只要比自己高明的医生,他都愿意行弟子礼拜之为师;一听到某位医生有专长,就欣然而往,必待学成后始归。从十二岁到十八岁,他先后拜过师的名医就有十七人,无怪后人称其“师门深广”。叶桂本来就“神悟绝人”、聪明绝世,加之这样求知如渴、广采众长,且能融会贯通,因此自然在术上突飞猛进,不到三十岁就医名远播。

虽然叶桂所学甚多,但是其最擅长的还是治疗时疫和痧痘等症;清代乾隆以后,江南出现了一批以研究温病著称的学者,他们以叶天士为首,总结前人的经验,突破旧杠杠,开创了治疗温病的新途径。叶桂著的《温热论》,为我国温病学说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和辨证的基础。

《温热论》开宗明义一句话“温邪上受,首先犯肺”,指明温邪的传入是从口鼻而来,首先出现肺经症状,如不及时外解,则可顺传阳明或逆传包,与伤寒之邪按六经传变完全不同。而且还提出“卫之后方言气,营之后方言血”的从浅至深的认识原则,拟定了“在卫汗之可也,到气才可清气,入营犹可透热转气,……入血就恐耗血动血,直须凉血散血”的治疗大法。

二位:薛雪

薛雪字生白,号一瓢,又号槐云道人、磨剑道人、牧牛老朽;虽然薛雪比叶桂年轻十余岁,但成名及早,在当时是与叶桂齐名的医学大家;他早年游于名儒叶燮之门,诗文俱佳,又工书画,善拳技。后因母患湿热之病,乃肆力于医学,技艺日精,尤长于温热病。

所谓“文无第二,武无一”,其实这道理通用于各行各业,叶桂和薛雪是同时期的名医,而且都极为擅长治疗瘟疫,所以这二人难免就有了摩擦,不过两人的交锋更像是“君子之争”,后来因薛雪治好了叶桂母亲的病,两人成了至交好友,经常一同探讨医理。

薛雪一生《湿热条辨》一书,湿热病是外感热病中的—大类型,是由于既感受湿邪,又感受暑热之邪,则成湿温。也有由于湿邪久留伏而化热,成为湿热之邪交织,而为湿温者。薛雪对湿热病的研究,突出了湿邪与热邪相合为病的特点,抓住了湿热二邪轻重不同的要害,并结合脏腑、三焦、表里等辨证方法,使之融为一体,解决了湿热病的证型辨析,有利于临床应用。

在治疗上,虽然有温化、清泻、清热祛湿诸大法,同时又有补阳、益气、养阴、生津诸法的配伍,然其用药时时注意到清热不碍湿,祛湿不助热,扶正不碍祛邪,祛邪当注意扶正等方面。治疗不拘泥于固定成方,体现了湿热病治疗的特点,成为后世治疗湿热病的规矩,影响极其深远。

三位:吴瑭

吴瑭字鞠通,所以又叫吴鞠通,是清朝乾隆至道光时期的名医;原本,出生书香门第的吴瑭,不出意外应该是踏上科举官场一途,但在吴瑭十九岁时发生了一件大事,他的父亲因病去世,这给了吴瑭很大的触动,于是产生了学医的强烈愿望;而让吴瑭踏上医途的是他侄子的去世。

吴瑭天资卓绝,仅仅用了数年的时间,便探索出了一些规律和医治方法,并在之后的岁月里积累了丰富的行医经验,成为世人敬仰的名医;之后在北京检核《四库全书》时,得见其中收载吴又可的《温疫论》,深感其论述宏阔有力,发前人之所未发,极有创见,又合于实情,便仔细研究,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而且他对叶天士更是推崇,但认为叶氏的理论“多南方证,立论甚简,但有医案散见于杂证之中,人多忽之而不深究。”于是他在继承了叶天士理论的基础上参古博今,结合临证经验,撰写了《温病条辨》5卷,对温热病学说做了进一步的发挥他认为温病有9种,吴又可所说的温疫是其中最具传染性的一种,除此之外,另外还有其他八种温病,可以从季节及疾病表现上加以区分,这是对于温病很完整的一种分类方法。

书中创立了“三焦辨证”的学说,这是继叶天士发展了张仲景的六经辨证,创立了卫气营血辨证方法之后,在中医理论和辨证方法上的又一创举。叶氏的《温热论》中没有收载足够的方剂,而吴鞠通的另一重大贡献,就是在《温病条辨》当中,为后人留下了许多优秀的实用方剂,象银翘散、桑菊饮、藿香正气散、清营汤、清宫汤、犀角地黄汤等等,都是后世医家极为常用的方剂。现在临床上使用的方子,《温病条辨》方占十之八九。

四位:王士雄

王士雄字孟英,号梦隐,又号潜斋,别号半痴山人,是清朝嘉庆至同治时期的名医;没有任何意外,这王士雄也是出自中医世家,他的曾祖、祖父和父亲都是名医;但是在王士雄14岁时,父重病不起,临终前曾嘱咐他:“人生天地之间,必期有用于世,汝识斯言,吾无憾矣”。

父亲死后,他遵家训钻研医学,但终因家境贫困,厨无宿舂,无法度日。为了生计,于是去婺州孝顺街佐理盐务。他白天工作,谋食养家,晚上“披览医书,焚膏继晷,乐此不疲”。虽身处逆境,但决不因此而影响学业,反而激起了发愤图强的精神,学医之志愈坚。

王士雄生活在西学东渐的时代,他对当时传入之西方医学持开明态度,不抱门户之见,有分析地吸取,并据理批评了中医界有些人尊经崇古、拒绝接受西说的守旧思想,反映了他善于吸取新知的治学精神。更值得指出的是,王士雄十分重视临床,注意从实践中求得真知。他平时诊务繁忙,广泛接触病人,从而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

作为“温病四大家”,王士雄在瘟疫一道上的成就当然也是十分突出的,他一生勤于著述,给后人留下了大量富有学术价值的医学文献,其中《随息居重订霍乱论》、《温热经纬》 、《随息居饮食谱》 、《归砚录》、《潜斋医话》和《王氏医案》是他的主要著作。

自学中医应该看的书,详细介绍如下:

一、黄帝内经:

素问和灵枢是黄帝内经的两部分,是中医理论的重要基础。这本书涵盖了中医的理论诊断以及治疗等方面的内容,对于理解中医整体思想和方法非常重要。

二、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是张仲景所著的一本重要医书,讲述了中医对于热病的诊断和治疗。通过学习这本书,可以了解传统中医在热病方面的经验和治疗方法。

三、金匮要略:

金匮要略是张仲景的另一部重要著作,主要讲述了中医对于内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该书收录了大量的中医方剂和医案,对于学习中医内科疾病的诊治具有很大的帮助。

四、本草纲目:

本草纲目是明代李时中所著的一本药物学著作,收录了大量的中药方剂和药物知识。学习这本书可以了解中药的基本分类性味归经等,并且对于中医药的应用也有很大的帮助。

五、丹溪心法:

丹溪心法是明代张景岳所著的一本中医理论著作,对于中医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了系统总结。该书包括中医的五脏六腑理论和辨证施治方法等内容,是中医入门的重要读物。

六、针灸甲乙经:

针灸甲乙经:是唐代王冰所著的一本关于针灸的经典著作,主要讲述了针灸的原理和技法。学习这本书可以了解针灸的经络理论和针刺方法等内容,对于学习针灸具有重要意义。

七、温病条辨:

温病条辨是明代吴鞠通的一本关于温病的著作,介绍了中医对于温病的诊断和治疗,学习这本书可以了解中医对于急性传染病的认识和处理方法,对于学习中医诊断论治具有参考价值。

八、外科正宗:

外科正宗是唐代华陀所著的一本外科学著作,主要讲述了中医外科的理论和治疗方法,学习这本书可以了解中医外科的经验和治疗技巧,对于学习中医外科学科有很大的帮助。

1、腧穴总体上可归纳为:十四经穴、奇穴、阿是穴。

2、现有经穴数目是:361个。

3、经穴是指:归属于十四经上的穴位。

4、奇穴是指有一定的穴名,又有明确的位置,但:尚未归属于十四经系统。

5、“以痛为穴”指的是:阿是穴。

6、手三阴经上的腧穴主治相同的是:胸部疾病。

7、手三阳经上的腧穴主治相同的是:咽喉疾病。

8、足三阴经上的腧穴主治相同的是:前阴病。

9、以脐为标志,脐中即为神阙穴,属于:固定标志定位法。

10、横指同身寸法中,以病人何指何处横纹为标准,将四指的宽度作为3寸:中指中节。

11、在骨度分寸法中,脐中至耻骨联合上缘是:5寸。

12、掌侧腕横纹桡侧端,桡动脉的桡侧凹陷中的腧穴是:太渊。

13、四神聪属于:经外奇穴。

14、胸骨上窝正中的穴位是:天突。

15、取头、面、胸、腹部、上下肢部分腧穴宜采取:仰卧位。

16、取头项、指、腰、臀部以及下肢后面有腧穴应选择的体位是:俯卧位。

17、在针刺操作过程中,平刺的角度应为:15度左右。

18、治疗时可以适当增加留针时间:顽固性疾病;疼痛性疾病;痉挛性疾病。

19、关于行针辅助手法正确的一组是:震颤法、弹针法、刮柄法。

20、行针的基本手法是:刮柄法;弹针法;摇针法。

21、主要适用于皮肉浅薄处的毫针进针方法是:提捏进针法。

22、舒张进针法适用于:皮肤松弛部位。

23、温和灸属于艾条灸。

24、有关灸法的注意事项,叙述不正确的是:先灸胸腹部,后灸背腰部。

25、不宜用灸疗的病证是:阴虚发热。

26、毫针刺法的针前准备包括:选择针具;选择合适体应;消毒;针前教育。

27、针刺体位选择的原则是:病人舒适、便于医者操作。

28、造成断针的原因有:针身锈蚀;针身全部刺入腧穴;行针用力过猛;弯针、滞针未及时处理。

29、晕针的主要原因有:病人虚弱;精神紧张;大汗;大出血;施术手法过重。

30、灸法的作用正确的有:温经散寒、行气活血;消肿散结;回阳固脱;保健康复。

31、能用艾灸法治疗的有:寒哮;胃痛;脱肛;遗尿。医学 教育 网搜集整理

32、关于艾灸顺序的陈述正确的是:先灸上部,后灸下部;先灸头身,后灸躯干;壮数是先少后多。

33、拔罐疗法的适应证有:风寒湿痹;外感头痛;胃痛;毒蛇咬伤。

34、拔罐疗法的禁忌证有:皮肤过敏者;严重心脏病者;孕妇腹痛;长有毛发部位;大血管走行位置。

35、推拿时常用的介质有:红花油;滑石粉;麻油;葱姜水;冬青膏。

36、推拿法操作后护理评价主要有:所选的部位及手法与病证是否对应;体位选择是否合理;按摩皮肤情况;病人的感受。

37、可做日常刮痧工具的有:瓷汤勺;硬币;铜钱;小贝壳。

38、辞痧的正确方向是:由上至下;由内至外。

39、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部位。

40、十四经穴:简称经穴,即分布于十二经脉及任、督二脉上的腧穴,有固定的名称、固定的位置和归经,且有主治本经病证的共同作用,是腧穴的主要部分。

41、奇穴:又称“经外奇穴”,是指既有一定的名称,又有明确的位置,但尚未列入十四经系统的腧穴。这些腧穴对某些病证具有特殊的治疗作用。

42、舒张进针法:用左手拇、示两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向两侧撑开,使皮肤撑紧,右手持针,使针从左手拇、示两指之间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肤松弛部位腧穴的进针。

43、提捏进针法:用左手拇、示两指将针刺腧穴部位的皮肤捏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皮肤上端将针刺人。此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部位腧穴的进针。

44、夹持进针法:即用左手拇、示两指持捏消毒棉球,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所刺腧穴的皮肤表面位置,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人腧穴。此法适用于长针的进针。

45、平刺:即横刺,也称沿皮刺,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左右沿皮刺入。此法适用于皮薄肉少部位的腧穴进针。

46、温针灸:是针刺与艾灸结合应用的一种方法,即针刺人腧穴得气留针后,将一段艾条插在针柄上,或将艾绒捏于针尾上点燃后施灸。适用于既需要留针,又适宜于艾灸的病证。

47、腧穴的主治作用有哪些?主要表现为本经腧穴能治疗本经病,表里经腧穴能治疗互为表里的两经病,邻近经穴配合能治疗局部病。各经腧穴的主治既有其特殊性又有其共同性,其主要表现:①近治作用,这是一切腧穴主治作用所具有的共同特点,即指能够治疗该穴所在部位及邻近部位、器官的病症,如眼区各穴均能主治眼科疾病,耳周疾病可以选用耳旁各穴;②远治作用,这是十四经一切腧穴主治作用的基本规律,在十四经一切腧穴中,尤其是十二经脉在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腧穴,不仅能治疗局部病症,而且还可治疗本经循行所及的远隔部位的脏腑、组织、器官的病症,有的甚至具有影响全身的作用;③特殊作用,指针刺某些腧穴时,由于机体的状态和针刺手法不同,可起着双相的良性调节作用。此外,有些腧穴的治疗作用还具有相对的特异性。

48、什么是奇穴?奇穴是指没有归属于十四经的腧穴。因为这些腧穴对某些病证有特殊的治疗作用,如印堂穴治疗惊风,四缝穴治疗小儿绪疾,所以称为奇穴。又因为这些腧穴是在临床实践中逐渐被人发现的,尚未列入十四经系统,所以又称为经外奇穴。经外奇穴一般都有明确的位置和固定的名称。

49、试述肺俞穴的定位、主治与操作。定位:俯伏,于第三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主治:气喘,咳嗽,痰

多,骨蒸,胃脘痛,吐泻,荨麻疹,腰背痛。操作:斜刺05寸,可灸。

50、试述外关穴的定位、主治与操作。定位:腕背横纹上2寸,桡骨与尺骨之间。主治:热病,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胁肋疼痛,上肢痹痛。操作:直刺O5~1寸。

51、为什么大椎穴可以退热?大椎穴属于督脉,而督脉主要行于头项背部,从阴阳的角度看,背属阳,所以督脉属阳主表,大椎穴又为全身诸阳经之会,故督脉能统帅一身之阳经,有阳脉之海之说。外感热病,其病均在阳经,针刺大椎穴可以激发诸阳经气,通阳解表而退热。

52、合谷穴的定位是什么?为什么合谷穴对头面部的疾病比较擅长?定位:第一、二掌骨之间,约当第二掌骨桡侧之中点。合谷穴属于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大肠经循行从手走头。其中有一分支经颈部至面颊,入下齿中,回出挟口两旁,左右交于人中,至对侧鼻翼旁。加上大肠经的络脉和经筋的分布,其联系范围更广。故合谷穴对头面部疾病的治疗很擅长。

53、风池穴的定位与主治病证是什么?定位:位于项后,与风府穴相平,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治疗病证有:①发热、头痛、鼻塞、颈项强痛等外感表证;②中风、眩晕、目赤肿痛、耳聋、耳鸣等肝火上亢证;③风池穴属于足少阳胆经,故可治疗邪在半表半里的疟疾;④瘿气。

54、为什么少泽穴能通乳?心与小肠互为表里,手太阳小肠之经脉、经别及络脉皆入于心,手少阴经“伏乳里”,心主血,乳为血化,心血不足或气血郁滞,则可引起乳汁不通。少泽为小肠经之井穴,可通达气血而通乳汁。医学 教育网搜集整理

55、水沟穴的定位、主治证及操作如何?定位:位于人中沟的上1/3与中1/3的交界处。主治:昏迷,口眼歪斜,小儿惊风,腰脊强痛,癫狂痛。操作:向上斜刺O3~O5寸,可灸。

56、命门穴的定位、主治证及操作如何?定位:位于第二腰椎棘突下。主治:阳疾,遗精,带下,月经不调,泄泻,腰脊强痛。操作:直刺05~1寸。可灸。

57、针灸前的准备工作有哪些?针灸前的准备工作主要有三大方面:一是针具的选择,必须根据病情及病人的性别、年龄、胖瘦、体质、病位、腧穴情况,选择长短、粗细适宜的针具;二是病人体位的选择,病人在针刺时体位否得当,对腧穴的正确定位,针刺的施术操作,持久的留针以及防止晕针、滞针、弯针等都有很大影响,应根据腧穴的所在部位,选择适当的体位,既有利于腧穴的正确定位,又便于针灸的施术操作和较长时间的留针而不致疲劳为原则;三是消毒,针刺前必须进行消毒,以防感染,包括针具消毒、腧穴部位的消毒和术者手指的消毒。

58、如何选择针刺时病人的体位?针刺时选择适当的体位,以既有利于腧穴的正确定位,又便于针灸的施术操作和较长时间的留针而不致疲劳为原则。对于初诊、精神紧张或年老体弱及病重者,均应采取卧位。其中仰卧位适宜于取头、面、胸、腹部、上肢、下肢部分腧穴;侧卧位适宜于取身体侧面少阳经腧穴和上、下肢的部分腧穴;伏卧位适宜于取头、项、脊背、腰部、下肢背侧及上肢部分腧穴;仰靠坐位适宜于取前头、颜面和颈前等部位的腧穴;俯伏坐位适宜于取头和项背部的腧穴;侧伏坐位适宜于取头部的一侧、面颊及耳前后部位的腧穴。

59、临床上常用的进针手法有哪些?临床上常用的进针手法有:指切进针法,夹持进针法,提捏进针法。

60、在针刺时,我们根据什么来掌握进针的深度?针刺时,针刺的深度是指针身刺人人体内的深浅程度。每一腧穴针刺的深浅度需遵循下列原则:在体质方面,身体瘦弱者宜浅刺,身强体肥者宜深刺;在年龄方面,年老体弱及小儿娇嫩之体宜浅刺,四肢、臀、腹及肌肉满处的腧穴宜深刺。

61、常用的行针手法都有哪些?有提插法、捻转法、刮柄法、震颤法。

62、灸法包括哪些内容?灸法的内容有:①艾柱灸又分为直接灸和间接灸。②艾条灸包括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③温针灸。

63、什么是晕针?说明晕针的原因、处置。晕针是指针刺过程中病人发生晕厥的现象。其发生常因病人体弱,精神紧张或疲劳、饥饿或大汗、大泻、大出血,或施术手法过重等所致。其处置是:应立即停止施术,使病人平卧休息,用指掐或针刺人中、内关、足三里、关元等,也可灸百会、气海、关元、神阙等,若病情急重,也可考虑配合现代急救措施。

64、案例分析题。某病人,女,40岁。因受凉后头痛发作。医嘱予推拿治疗。(1)请问应取哪些穴位,能运用哪些手法?取穴:印堂、头维、太阳、鱼腰、百会等头部穴位;风池、风府、天柱及项部两侧膀胱经穴位。手法:一指禅推法、揉法、按法、拿法。(2)请简述操作方法。(1)病人坐位。用一指禅推法从印堂开始,向上沿前额发际至头维、太阳,往返3~4遍,配合按印堂、鱼腰、太阳、百会等穴。再用五指拿法从头顶拿至风池,最后改用三指拿法,沿膀胱经拿至大椎两侧,往返4~5遍。时间5分钟左右。(2)病人坐位。用一指禅推法沿项部两侧膀胱经上下往返治疗3~4分钟后,按风池、风府、天柱等穴。再拿两侧风池,沿项部两侧膀胱经自上而下操作4~5遍。时间5分钟左右。

内伤发热中医用药思路

何晶,赵红兵,邵铭,陈广梅,万凌峰,陆原

内伤发热, 是以内伤为病因, 气血阴阳亏虚, 脏腑功能失调为基本病机所导致的发热。 内伤发热是与外感发热相对应的一类发热, 可见于多种疾病中, 临床比较常见。 包括现代医学中的肿瘤、血液系统疾病、结缔组织病、内分泌疾病、结核病、功能性低热、慢性感染性疾病等所引起的发热。

1 病因病机

早在《内经》就有内伤发热的记载, 汉代张仲景开始对内伤发热病因、病机、治法有了详细论述。 明代王伦在《明医杂著》中最早提出“内伤发热” 这一病症名称:“内伤发热, 是阳气自 伤, 不能升达, 降下阴分而为内热, 乃阳虚也”。 后代医家在此基础上逐渐有了完善和深入。 中医认为内伤发热的病因主要有内伤饮食、劳倦、情志、病后续发等。 其发病机理为痰湿、气滞、瘀结、气血阴阳亏虚。

11 痰湿

关于痰湿致热, 张子和在《儒门事亲· 风论》中云:“诸痰于膈上……或时发潮热”“诸痰在口,上焦毒熏于头者……涕唾稠粘, 或咳嗽喘满, 时发寒热”。 首述了痰证发热。 至汉代张仲景明确提出, 湿邪可致发热,“湿家之为病, 一身尽疼, 发热, 身色如熏黄也”。 湿致热皆因脾胃受损, 运化失职, 痰湿内生, 郁而化热, 进而引起痰湿郁热。 痰湿患者可夹有气滞、血瘀、阴虚等病理变化: 痰湿阻滞气机, 气滞则血瘀, 血行不畅, 瘀血内停, 导致血瘀; 湿热蕴结,耗伤阴液, 阴液耗损, 形成阴虚。

12 气郁

因情志抑郁, 肝气不疏, 气郁化火而发热, 或恼怒过度, 肝火内盛, 导致发热。 正如朱丹溪说“气有余便是火”, 又言“气血冲和, 百病不生, 一有怫郁诸病生焉”。 气郁发热者或因气郁化火, 或因肝火内盛而致肝郁发热。 气滞又可形成瘀血、痰饮、阴虚等病理变化。 气滞于机体某一局部, 可使经脉之气阻滞不畅, 血运受碍, 形成瘀血; 气机郁滞不畅, 则可致津液代谢发生障碍, 水谷精微不能正常运化输布,从而水湿内聚, 发为痰饮; 气郁化火, 火热伤阴, 耗伤阴精, 又可合并阴虚等病理变化。

13 瘀血

王清任《医林改错》 中对瘀血致热症状描述为“身外凉, 心里热, 故名 灯笼病, 内有瘀血”。 简洁形象地阐明了灯笼病的症状和病机。《灵枢· 痈疽》中论述到血瘀发热的病机:“营卫稽留于经脉中, 则血泣而不行, 不行则卫气从之而不通, 壅遏而不得行, 故热”。 认为瘀血发热的主要病机为瘀血产生,阻滞经络, 气血运行不畅, 壅遏不通, 导致发热。 此外, 瘀血发热与血虚失养亦有一定的关系, 正如《医门法律· 虚劳论》中述:“血瘀则新血不生, 并素有之血, 亦瘀积不行, 血瘀则荣虚, 荣虚则发热”。

14 气虚

《素问 · 调经论》中提出“气虚则内热” 的病机是“有所劳倦, 形气衰少, 谷气不盛, 上焦不行, 下腕不通, 胃气热, 热气熏胸中”, 这是劳倦内伤、脾虚发热的理论基础。 李东垣最早提出“气虚发热” 概念,究其因“饮食失节, 寒温不适, 则脾胃乃伤, 喜怒忧恐, 损伤元气, 即脾胃虚衰, 元气不足, 而心火独盛”。《难经· 四十九难》:“何以知饮食劳倦得之……其病身热而体重, 嗜卧, 四肢不收, 其脉浮大而缓” 的记载, 描述了气虚发热之因和症。

明代医家张景岳在《景岳全书》 中明确提到气虚发热是“有根之火浮于外而发热”。 因此, 饮食失节, 劳逸过度, 忧伤思虑损伤脾胃之气, 皆可导致气虚。 气虚而虚阳外越,或为气虚而阴火上冲, 或为气虚而卫外不固, 营卫失和, 发为热。 郑学宝等[1] 认为气虚发热的产生有3 个环节: ①中气虚弱, 运行无力; ②升降之机受阻;③气机郁滞生热。 由于气和血、津液的关系极为密切, 气虚则直接影响着血与津液的生成、运行, 以及防止其无故流失等方面, 因 而气虚会导致血虚; 气虚亦会引起津液不足, 形成阴虚等病理变化。 因“气为血帅”, 气行则血行, 气盛则血行滑疾, 气虚则无力推动血液运行而致血流迟缓, 运行涩滞, 脉络瘀痹,形成瘀血。

15 血虚

唐容川《血证论》中提出血虚发热病机:“血虚者, 发热汗出, 以血不配气, 则气盛而外泻也”。 又如《证治汇补》 说:“血虚发热, 一切吐衄便血, 产后崩漏, 血脱不能配阳, 阳亢发热者, 治宜养血”。 因此,血虚发热多由吐衄便血或产后崩漏等失血所致, 亦可因饮食劳倦等内伤脾胃逐渐发展而成, 阴血亏虚,无以敛阳而引起发热。 血能载气, 人体之气大多存在于血液之中, 血虚亏少, 则血中之气亦少, 因此血虚则气虚; 精血同源, 故血虚不足属阴气不足重要方面, 血虚则阴虚。 营血亏损, 血枯不荣, 则脉道涸涩, 血行不利, 日 久成瘀。

16 阴虚

《素问 · 逆调论》 云:“阴气少而阳气胜, 故热而烦满也”, 为阴虚发热的理论依据。 关于阴虚致热的病机, 吴鞠通认为是“真阴欲竭, 壮火复炽”。《证治汇补》言“有劳心好色, 内伤真阴, 阴血既伤, 阳气炽盛, 发热不止, 向晚更甚”。《景岳全书》 提出“凡虚火证, 即假热证也, 阴虚能发热, 此真阴亏损, 水不制火也”。 在《格致余论· 恶寒非寒病恶热非热病论》中云:“阴虚则发热, 夫阳在外为阴之卫, 阴在内为阳之守, 精神外驰, 嗜欲无节, 阴液耗散, 阳无所附, 逐致耗散于肌表之间, 而恶热也。 定非有热,当作阴虚治之, 而用补养之法可也”, 详细解释了阴虚发热的病机与治疗原则。 故热病耗伤津液, 或久病损伤阴精, 或五志过急化火伤阴, 或大汗、大吐、大利, 或癌病日 久耗伤阴血, 或滥用温燥药物, 或用化学抗癌药或放射线治疗, 皆导致耗伤阴液、阴不制阳, 阴亏则阳亢而生内热。 阴精是人体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 与血又可相互转化。阴精亏虚, 化血不足,血液不充, 滞而不行; 阴虚生热, 热灼血液, 血受热煎而凝, 皆可形成血瘀。

17 阳虚

素体阳气不足, 或寒证日 久伤阳, 或过用寒凉,以致肾阳虚衰, 阴寒内盛, 或为戴阳, 或为格阳, 虚阳浮于外而见发热。 正如《医碥》言:“阳虚谓肾火虚也, 阳虚应寒, 何以反发热? 则以虚而有寒, 寒在内而格阳于外, 故外热; 寒在下而戴阳于上, 故上热也, 此为无根之火, 乃虚焰耳。” 又如《景岳全书 · 火证》 云:“阳虚者, 亦能发热, 此以元阳败竭, 火不归元也。” 因此阳虚发热多因寒证日 久, 或久病气虚,气损及阳, 阳气虚衰, 浮散于外而发热。

2 治 疗

21 清化痰(湿) 热

根据本证形成中痰、湿、热等病理因素, 治疗用药包括清热药、化痰药、利湿药三大类, 清热药又有清热解毒、清热凉血、清热利湿、清热化痰、泻热通腑、清热开窍之分。 清热解毒常选五味消毒饮、清瘟败毒饮加减, 药用: 大青叶、板蓝根、蒲公英、土茯苓、鱼腥草、败酱草、射干、白头翁; 清热凉血药常选犀角地黄汤、清营汤加减, 药用: 丹皮、赤芍、紫草、水牛角; 清热利湿常选黄连解毒汤、三仁汤加减, 药用: 黄芩、黄连、黄柏、苦参、薏苡仁、滑石、通草等;清热化痰常选川贝、瓜蒌、竹茹、桔梗、前胡等; 泻热通腑常用于实热积滞、燥屎内结之阳明腑实证, 常选大承气汤、泻心汤等加减, 药用: 大黄、芒硝、番泻叶、黄连、枳实、厚朴等; 安宫牛黄丸为清热开窍的代表方, 药用: 牛黄、 麝香、 水牛角、 冰片、 朱砂等。

现代研究认为[2] 该方还可降温、降颅压, 减轻脑水肿, 改善局部循环。化痰药常选半夏、南星、皂荚、海藻、昆布、礞石等。 治痰的同时常需配合理气药同用,《景岳全书》指出“善治者, 不治痰以治气, 气顺则一身津液亦随之顺矣”。 气与痰相辅相因, 气郁痰生, 痰随气行, 气因痰滞, 痰气绞结, 上逆下降, 达外阻内, 无处不至。痰聚则气滞, 气顺则痰消, 故祛痰中酌加理气之品,以调畅气机, 气机通畅则痰易消。 故治痰须先调气,治其运动之根本, 杜绝生痰之源头, 使新痰不生, 已成之痰可因气畅而输化, 治痰以调气为贵。

利湿当从宣肺、利尿、通便治之, 正如《金匮要略》 言“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假令脉浮,当以汗解之, 宜桂枝加黄芪汤主之”, 又言“黄疸腹满, 小便不利而赤, 自 汗出, 此为表和里实, 当下之。宜大黄消石汤”。 常选茯苓、泽泻、藿香、佩兰、茵陈、金钱草、冬瓜皮、桑白皮、杏仁、大黄之品。 当然“治湿勿忘健脾”, 适当选一些运脾、健脾药物: 薏苡仁、苍术、扁豆、莲子等, 脾胃的运化、升清降浊及统血功能恢复, 则内热易退, 理脾则百病不生。

22 行气

内伤发热的机制, 中医认为关键在调节气机升降出入的枢纽出现了障碍, 其枢纽就是肝和脾,因此调理肝脾即调理气机,此乃治疗发热的重要环节, 所以行气是治疗发热的必须方法,肝气疏则郁热化,常选丹栀逍遥散加减,药用: 丹皮、栀子、柴胡、陈皮、木香、枳壳、佛手、香橼、郁金、黄芩等。 因气滞又可形成瘀血、痰饮、阴虚等一系列病理变化, 如兼有血瘀,可用桃仁、红花之品; 如兼有痰凝, 可用半夏、南星、橘红之类; 如兼有阴虚,可选生地、玄参、麦冬养阴。

23 活血

无论何种类型发热, 都会煎熬血液, 使血液黏稠, 血行不畅, 瘀阻经脉, 因此活血化瘀也是每一种证型发热的必然用药。《医林改错》 指出瘀血发热常表现为“身外凉, 心里热”“晚发一阵热” 以及午后和前半夜发热等情况。 代表方如血府逐血汤。 活血药的选用分四类: ①凉血活血: 旨在清除血中瘀热, 使血脉通利, 瘀热得清。常选赤芍、丹皮、水牛角、紫草、寒水石等。 ②养血活血: 瘀血日 久必耗阴津,使用养血活血药, 养血而不助热, 活血祛瘀滞。常选:丹参、当归、鸡血藤等。 ③软坚活血: 瘀血久结, 必形成症积, 但需注意防止过量出血的弊端。 常选鸡血藤、夜交藤、鳖甲、龟板、地龙、僵蚕、水蛭、蜈蚣、全虫、炮山甲等。 ④温通血脉: 血遇寒则凝, 得热则行,活血必须温通, 使血液运行加快, 瘀结得消。 常用中药: 桂枝、干姜、附子等。 另外, 临床可根据瘀血成因适当配伍行气、散寒、益气、养阴、温阳之品, 瘀血去, 新血生, 热自 除。

24 补气

治疗的关键是补中益气, 甘温除大热, 甘温之品补其中气, 升其中阳。 常选用补中益气汤、黄芪建中汤加减, 前方是升阳益气的代表, 又是甘温除热之良方。 李东垣强调“补脾益胃, 升发阳气, 特别强调阳气的生长和升发的一面”, 认为谷气上升, 脾气升发, 元气充沛, 阴火才能潜藏。 黄芪建中汤亦是一张补气良方。 张冀徽[3] 用黄芪建中汤加味治疗气虚发热36例, 临床治愈19例, 占 528%; 显效10例, 占278%; 有效5例, 占 139%; 无效2例, 占 55%, 总有效率为 945%。 临床选择补气药时要慎重, 虽气虚所致发热必须益气, 但过于温燥之药, 更易助火, 因此在选药时尽可能选择气味平和的补气药, 当然也要依据具体病情、气虚程度的轻重选药, 如气虚较轻常选薏苡仁、山药、扁豆; 气虚较重常选太子参、黄芪、白术等。 且在补气时必须要配伍行气药, 使虽补气不至于滞气。 夹有瘀血者配合活血药, 有阴虚者配合养阴药, 有血虚者配合养血药。

25 补血

补血养血是治疗血虚发热的治则, 常选归脾汤、当归补血汤加减。 药用: 黄芪、党参、当归、熟地、炙甘草、白术、茯苓等。 血为气之母, 血虚可伴有气虚症状, 所以上两方均在补血同时适当配伍了补气药, 以达到益气生血的目 的。 陈明波[4] 用当归补血汤加减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血虚发热41 例, 并设对照组40例, 观察1 疗程( 6 d)。 结果显示治疗组在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血虚发热总有效率为975%。 精血同源, 血虚则阴虚, 补血同时适当配合熟地、玄参、枸杞子养阴; 血虚则血行不利, 日 久形成血瘀, 养血同时适当配伍丹参、当归、郁金、三七活血养血, 兼有气虚而见头晕气短、体倦乏力者, 加太子参、黄芪、五味子益气养阴。

26 养阴

阴虚发热的治疗,《素问 · 至真要大论》 中云:“有病热者, 寒之而热”。 应“寒之而热者取之阴”,即“壮水之主, 以制阳光” 的治疗阴虚内热的大法,一直为后世所遵循。 正如《景岳全书》中所论:“阴虚发热, 壮水以平之”。 常选用《证治准绳》清骨散、青蒿鳖甲 汤加减。 药用: 青蒿、知母、胡黄连、地骨皮、白薇、银柴胡、鳖甲 等。 王少波[5] 用清骨散加减治疗74例外科术后发热患者, 5 d为 1 个疗程, 治疗2个疗程后显效58 例, 有效13 例, 无效3 例, 总有效率9595%。 临床根据各脏腑阴虚的不同, 养阴药选择也有异。 养肺阴常选麦冬、天冬、百合、北沙参等;脾胃之阴常选太子参、西洋参、山药、玉竹、黄精; 肝肾之阴常选白芍、酸枣仁、山萸肉、女贞子、生地等,在应用养阴药的同时要适当配伍活血药、温通药, 以防滋腻过度。

27 补阳

补阳药一般又通称温补药, 实际上要分清温阳与补阳的区别, 温阳药是具有温通阳气的一类药物,有附子、干姜、桂枝、细辛等, 补阳药是指具有温补作用的药物, 如肉苁蓉、巴戟天、杜仲、蛤蚧、海马、沙苑子、益智仁等。 对于阳虚所致的发热一般不选用温通药, 因为温通并不能补益虚损。 而且在应用补阳药的同时一定要适当选用一些养阴药, 一方面遵循张景岳“善补阳者, 必于阴中求阳”, 另一方面阳虚的患者, 阴液必然亏损, 所以必兼顾养阴。 常选《金匮要略》中肾气丸加减。 药用: 附子、桂枝、山茱萸、熟地黄、山药、茯苓、丹皮等。 气虚甚者加党参、黄芪补益元气; 便溏腹泻者, 加白术、炮姜温运中焦。

概言之, 内伤发热临床分虚、实两类, 以虚证多见, 虚者宜补, 应根据气、血、阴、阳的虚损情况立法遣方, 实者宜泻, 根据痰湿、气滞、瘀结等病理因素分型论治, 对虚实夹杂者, 当分清主次, 适当兼顾, 切忌一见发热就用辛散或苦寒之品, 而犯“虚虚实实之戒”。

《伤寒论》,是一部阐述外感及其杂病治疗规律的专著。东汉末年张仲景撰于公元200-205。张仲景原著《伤寒杂病论》,在流传的过程中,经后人整理编纂将其中外感热病内容结集为《伤寒论》,另一部分主要论述内科杂病

。《伤寒论》全书共12卷,22篇,397法。除去重复之外共有药方112个。全书重点论述人体感受风寒之邪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及如何进行辩证施治的方法。他把病症分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六种,即所谓“六经”。根据人体抗病力的强弱,病势的进退缓急等方面的因素,将外感疾病演变过程中所表现的各种症候归纳出症候特点、病变部位、损及何脏何腑,以及寒热趋向、邪正盛衰等作为诊断治疗的依据。

  该书总结了前人的医学成就和丰富的实践经验,集汉代以前医学之大成,并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系统地阐述了多种外感疾病及杂病的辨证论治,理法方药俱全,在中医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和承先启时的作用,对祖国医学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具体地说,他不仅为诊治外感疾病提出了辨证纲领和治疗方法,也为中医临床各科提供了辨证论治的规范,从而奠定了辨证论治的基础,为后世医家奉为经典

中医四大经典的金匮要略

东汉张仲景著述的《金匮要略》是中医经典古籍之一,撰于3世纪初作者原撰《伤寒杂病论》十六卷中的“杂病”部分经晋王叔和整理后,其古传本...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