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王堆汉墓是哪个朝代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3浏览:4收藏

马王堆汉墓是哪个朝代,第1张

  马王堆汉墓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利苍及其家属的墓葬,位于湖南省长沙市。

 1972至1974年,考古工作者先后发掘了3座西汉时期墓葬。墓葬的结构宏伟复杂,椁室构筑在墓坑底部,由三椁、三棺及垫木所组成。木棺四周及其上部填有木炭,木炭外又用白膏泥填塞封固。出土丝织品、帛书、帛画、中草药等遗物3000余件。此外,还出土有保存完好的女尸1具,以及方剂书籍帛书《五十二病方》。

 马王堆汉墓的发现,为研究汉代初期埋葬制度、手工业和科技的发展及长沙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提供了重要资料。

 2013年5月3日,国家文物局将马王堆汉墓列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2016年6月,马王堆汉墓被评为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宝之一。

B

试题分析:出土“西汉初年的帛书”并不能说明A西汉时期还没有发明书写用纸,故可以排除;B当时的隶书还带有篆书的特征,从图中可以看出,此项正确;C丝织品作为书写材料逐渐普及,这一说不准确,因为不能以一个特例来说明当时的社会情况;D《黄帝书》成为太学的教材之一,这从材料中也不能看出。故此题应选B项

点评:书写材料的演变:

①殷商时代主要把文字刻在甲骨、青铜器上;春秋战国、秦汉时期更多使用竹木简和丝帛做书写材料。

②西汉前期,中国已有了纸。当时是麻纤维纸,但纸质粗糙,不适于书写。

③105年,东汉宦官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能书写的植物纤维纸,被时人称为“蔡侯纸”,实现了书写材料的伟大革命。

④魏晋南北朝时期,纸的质量和产量提高,纸取代简牍成为主要的书写材料。

⑤4世纪时,造纸术东传朝鲜、日本;8世纪时传到西亚,后来经阿拉伯传到欧洲和北非。

马王堆墓葬内的随葬品十分丰富,共出土丝织品、帛书、帛画、漆器、陶器、竹简、印章、封泥、竹木器、农畜产品、中草药等遗物3000余件。马王堆一号墓出土了一具历两千年不腐的神奇女尸。马王堆汉墓三号墓发现了大批帛书和两卷医简,经整理,共有28件,12余万字。其中,帛书包括《易》、《老子》、《战国纵横家书》、《养生方》等汉初学术与方术文献。马王堆一号墓出土有二十五弦瑟、二十二管竽和一套竽律,3号墓除出土瑟、竽外,又有七弦琴和六孔箫。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漆器共约500件,其中,1号墓出土184件,3号墓出土316件。此外一1号、三号两墓分别出土100多件木俑和30多个盛放肉食品、谷物、果品和香料的竹笥。

他被称盗墓界“祖师爷”,因弄丢宝物金盆洗手,后帮国家挖出3件宝贝

自古以来洛阳和长沙盗墓就最为流行,也是最为厉害的,这两个地方把盗墓贼叫做“土夫子”,我们都知道,夫子一般都被大家认为是老师或者有学问的人,前面加个土字,自然也就是在泥土方面的专家,也就是盗墓很厉害的人,还很有文化。

而小编要给大家介绍的这个人就是个“土夫子”名叫任全生,他还是这方面的祖师爷,在民国时期,即便乱世,还能将长沙一带的墓地盗个溜干净,盗墓一界一直十分钦佩他。

他还总结出一套判断古墓位置的“望闻问切”法,基本一挖一个准。然而任全生因为一件事,从此金盆洗手不在盗墓了。当时在他的带领下,挖掘的最后一个墓穴是子弹库楚墓。之后20余年里,余任生便消失在了盗墓行列中,任何盗墓的相关适宜前去拜访他的人,都被他婉拒了。而多年之后,余任生才说出了这么做的原因。

我们都知道行有行规,每个从业者也有自己做事做人不能触碰的底线,余任生和很多人为了钱不顾一切的人有所差别,他**的文物从来不会卖给外国人,买家只能是中国人。而余任生挖掘出的一件战国时期的珍贵帛书,不知道什么原因被一个美国人拿走了,知道真相后的他十分懊恼,也成了他一辈子悔恨的事情,这件事的发生让他也决定了金盆洗手。

新中国成立后,得知此事的任全生后悔不已,知道因为一时糊涂铸成了大错,主动找到国家有关部门,希望自首。令他没有想到的是,有关部门的专家听说他的来路以及他的经历,提出要让他戴罪立功,加入国家的考古专家队伍中,参与真正的考古发掘,为中国发现和保护更多沉眠地底的辉煌。

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长沙发现了马王堆汉墓,由于当时考古人员相当有限,因此从民间征调了很多专家来发掘这座前所未有的大墓。任全生得知后,立刻就报了名。在马王堆汉墓的发掘过程当中,任全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如果没有他的帮助,这座汉墓中很多稀世文物的出土根本不可能顺利进行。

因为这座古墓之中有很多神奇的设计和机关,其中也有着许多非常容易被损坏的文物,若非任全生经验老道,里面的文物就算是能成功出土也会遭到意外的损毁。马王堆汉墓被成功挖掘出来后,任全生还主动申请希望能够对子弹库楚墓展开挖掘工作。虽然他在上个世纪20年代的时候曾经对这座古墓进行了盗掘,可是周遭的陪葬墓依旧完好,就是在这次的考古过程中,“人物御龙图”这个稀世国宝才得以出土。

在马王堆汉墓的挖掘中,余任生凭借着“望闻问切”的方法先后挖出三件珍宝,它们分别是马王堆汉墓辛追湿尸、失传两千年的医学古籍《五十二病方》以及稀世国宝级文物素纱襌衣。

马王堆汉墓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利苍及其家属的墓葬,位于湖南省长沙市,于1972横空出世,且一出世就广受国内外关注。尽管古代文物不断出世,但马王堆的文化光芒依然绚烂名目。有人把它誉为中华民族的地下文化宝库,东方的“庞贝城”,马王堆汉墓更是于2016年被评为世界十大古墓稀世珍宝之一。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物,为研究汉代初期埋葬制度、手工业和科技的发展及长沙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等方面提供了重要资料。其中千年女尸、素纱禅衣更是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马王堆女尸千年不腐之谜,至今仍未破解,而作为西汉时期纺织技术巅峰时期作品的素纱禅衣,甚至连现代科技都做不到!

马王堆千年女尸

1972年初,中国科学院考古所和湖南省博物馆考古人员开始了东边土冢的挖掘,考古人员开棺后惊奇地发现,虽历经2000多年,然而棺内这具女尸保存完好。经易学家临床检验,其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软骨等细微结构保存完好,全身有柔软的弹性,皮肤细密而滑腻,部分关节可以转动,甚至手足上的纹路也清晰可见,是世界上保存最好的湿尸。

据考证,此女尸为长沙国丞相利苍的妻子,死于汉文帝十二年,享年50。在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里,一个妇道人家亡故后为何获得如此殊荣的隆重厚葬?据史料记载: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为稳固天下分封了七个异姓王。后来这些诸侯随着势力的发展遂成尾大不掉之势,严重危及了中央集权统治。于是刘邦以种种借口除掉了这些异姓王,以自己的亲戚代之。然而,对长沙国的异姓王却迟迟未下手,原因是长沙国南边有一个军事实力较强的南越国。为保住这个战略要地,刘邦既要笼络长沙国,又要防止长沙国叛乱,便施谋略派利苍到长沙国监督长沙王。利苍被封相且封侯,利苍死后他的儿子利豨继任爵位。据此推断,辛追之墓应是孝子利扶所修。

素纱禅衣

素纱襌衣用纱料制成,因无颜色、无衬里,出土谴册称其为素纱襌衣。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曾在在《缭绫》中写道:“应似天台山上明月前,四十五尺瀑布泉,中有文章又奇绝,地铺白烟花簇霜。”世人皆谓那飘渺如雾般轻盈,晶莹如水般剔透缭绫的描写不过是诗人的艺术夸张。直至举世闻名的马王堆汉墓的发现,墓中素纱禅衣的出土,证实了诗人的描写并非凭想象夸张而作,而是据实形象化的描写。

据悉,素纱禅衣长128厘米,由上衣和下裳两部分构成,共用料约26平方米,重仅49克,还不到一两。是世界上最轻的素纱禅衣,几可谓“薄如蝉翼”。 它代表了西汉初养蚕、缫丝、织造工艺的最高水平。湖南省博物馆曾委托南京云锦研究所复制这件总重49克的素纱禅衣,而这一研究耗费数位专家十几年心血,方织成一件重495克的仿真素纱禅衣。

据统计,马王堆汉墓中发现的出土物品多达上万件,刷新了我国多个记录,其在历史、医学、文化、艺术、等方面均有极高价值。除却马王堆千年女尸、素纱禅衣,还有很多其它物品的制作同样美轮美奂,堪称国宝。

煌煌荆楚吟·长沙之旅·马王堆·汉墓惊世

长沙一带所发现的春秋战国到汉代的墓葬,大多保存较完好。如浏城桥一号楚墓,出土文物二百八十多件,发现了用于战车的长兵器,有长达31米的木柄铜戟等,还有一批具有典型楚文化特征的陶礼器。咸家湖畔的西汉封国王陵,出土三方玉印和玛瑙印以及双面透雕玉佩等文物,均十分精美。其墓室结构也为研究西汉帝王葬制提供了实证。1972至1974年相继发掘的马王堆汉墓更为世人惊叹。

马王堆汉墓在长沙东郊4公里处。原为一座封土高10余米,直径30米左右的马鞍形土堆。东边的称一号墓,西边的称二号墓,一号墓下面还覆盖着一个墓葬,称三号墓。在未发掘以前,关于马王堆的来历有着种种的传说和猜测。清《长沙县志》、《善化县志》等认为是五代时楚王马殷及其家属的墓葬或“疑冢”。

在民间,也传马殷与马王堆有瓜葛。传说马王堆本是张果老奉玉帝之命,帮助愚公移走太行、王屋二山时畚箕里掉下的两团泥巴。有一天,马殷(时人称马王)骑着千里驹到郊外狩猎。途中马腿折断,经过那两个土堆时,被人抬着的伤马忽地滚将下来,在土堆边一小湖里饮水后,断腿顿时复原。于是人们将这小湖唤作“放马湖”,千里驹断腿处唤作“马跛岭”,后因马王忌讳“跛”字而改称“马坡岭”。不久,马王又来此处狩猎。回城时见一灰兔闪于路旁,乃穷追不舍。至一破庙前,野兔不见,却出来一位长须灰眉老人,告诉他:“此乃福寿之地,帝王卧榻之所,死后若葬于此,子孙洪福无量。”说罢飘扬而逝。马王如梦方醒,拜称此庙为“大王庙”。回府后,即命人在土堆上为自己修筑陵寝。据说,他临死前还曾在陵寝前监工。马王死后,其儿将他安葬于陵寝之中。此后,人们便把这一带统称为“马王堆”了。然而,《太平寰宇记》等则认为是西汉刘发之母唐姬、程姬的“二姬墓”、“双女冢”。另外,也有说这土堆因其形似马鞍故原名“马鞍堆”,后演变而为“马王堆”。

三座墓相继挖掘以后,真像大白。根据二号墓出土的“长沙丞相”、“軑侯之印”和“利苍”的三颗印章,及一、三号墓许多缄封随葬物上“軑侯家臣”封泥,再证以《史记》、《汉书》,可确认二号墓中埋葬的是汉代长沙诸侯国丞相利苍。史载利苍以军功任相,被封为第一代軑侯,食邑七百户。吕后执政第二年(公元前186年),曾给当时一百三十七位列侯排定座次。軑侯为第一百二十位。该年利苍卒。一号墓中保存至今震惊世界的女尸,为利苍之妻辛追,葬于公元前166年左右。三号墓为利苍之子,埋葬时间比一号墓略早。在民间,关于軑侯和他妻儿的身世另有说法。

相传不知是刘邦的哪代皇孙,继位后一切如意,唯一忧虑的是三宫六院无一能给他留下龙种。后宰相建议他和皇后商量后,暗找民女进宫。皇后怕将来当不了皇太后,又怕自己失去体面,故与皇上“约法三章”:一、暗地选来民女,落在正宫,不准让任何人知道;二、有了太子要公开宣布为正宫所生;三、太子断了奶,即将民女打入冷宫。结果,长沙一个名叫彩娥的民女被选中,不久即得子。此后一切依“约法三章”进行。彩娥倍受冷落,一次气愤至极狠拧太子肚脐,留下深深印痕。皇后为绝后患,在三尺白绫上写了赐彩娥死的懿旨,交一老太监执行。老太监出于同情,将懿旨交给彩娥,并将她扮成小太监送出城外。彩娥四处漂泊,一年到了甘肃平凉县,实在走投无路,便跳崖自尽。不想被挂于山腰的树上,后又被做豆腐的单身汉曹二亮救起。二人相濡以沫,结为夫妻。不久,新皇上登基,彩娥诉说身世,让曹二亮替她进京认子。凭那三尺白绫和肚子上的指甲印,新皇帝悉知原委,决计请母亲进宫当太后。彩娥怕儿子有失皇家面子,乃请与曹二亮居于长沙老家。皇帝于是封曹二亮作軑侯,食邑长沙,自己每年借口巡视民情,带着宫里稀罕物前来长沙探母。那年他带来外国进贡的甜瓜,所以女尸肚里留有甜瓜子。因他不准曹二亮与他娘合葬,故二人分葬于一、二号墓。

马王堆三座汉墓是三座珍贵的地下宝库,它的建构和三千余件陪葬品,为研究我国封建社会初期的经济和文化艺术提供了极好的实物资料。这三座汉墓规模相当宏大。一号墓坑南北长195米,东西宽178米,深16米。二、三号墓规模稍小。三座墓葬的土方估计在6万立方米以上。其棺椁规模之大,也使人难以想象。以一号墓为例:椁有外、中、内三层,棺也有外、中、内三棺。六层棺椁套迭,再加上木棺四周及上部填塞木炭,木炭外面又用白膏泥真塞封固,厚60到130厘米。正因为如此,外界空气和湿气被隔绝,故女尸保存完好。其外椁由七十块木板组成。现存板材50个立方米,大概需原木200立方米以上。最大的一块椁板长488米,宽152米,厚026米,重3000多斤,原木直径当在2米以上!内棺为彩绘漆棺,棺上所绘风云变幻的宇宙太空和一百多个活灵活现的神怪,令人赞叹不已。覆盖在内棺上的帛画绘有天上、人间和地下三界景色,色彩艳丽,线条准确,堪为珍品。三号墓中亦出土四幅帛画。出土文物有漆器、竹笥、丝织品、木俑、陶器、帛书、竹简、农畜产品,以及中草药等。那五百多件漆器光泽如新,三号墓出土的锥画狩猎纹漆奁,花纹细如发丝,必须就着阳光才能看清。众多丝织品巧夺天工,有一件素纱蝉衣,长128米,且有长袖,然而重量仅49克,不足一市两!三号墓出土的十二万字近三十种帛书,包含着天文、哲学、历史、地理、医学等方面内容,其中多种为早已失传的佚书,成为我国古籍发现史上的一件大事。出土文物中还有一顶据认为是中国最早的乌纱帽,具有很重要的文化意义。马王堆汉墓中最重要的发现,无疑还是一号墓中保存异常完好的女尸:在地下埋葬了两千多年,仍毛发俱全,皮肤尚有弹性,解剖时发现连肠胃中残存的一百三十八粒甜瓜子也一如原貌。由此可推测,这位軑侯夫人可能是因某种急病和慢性病急性发作,在吃过甜瓜后不久暴死的。这具西汉女尸的发现,轰动了世界。其解剖过程曾拍成科教片《西汉古尸研究》,成为医学史上的珍贵资料。

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乌纱帽

现一、二号墓的墓坑已填塞,恢复了封土原貌,三号墓墓坑作了保护性整修加固,并新建大跨度顶棚,供参观游览。另在湖南省博物馆内建有马王堆汉墓专用陈列室。

马王堆汉墓是哪个朝代

  马王堆汉墓是西汉初期长沙国丞相利苍及其家属的墓葬,位于湖南省长沙市。 1972至1974年,考古工作者先后发掘了3座西汉时期墓葬。墓葬...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