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书籍,为什么都用线装而不用胶装?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3浏览:2收藏

古代书籍,为什么都用线装而不用胶装?,第1张

线装出现的并不是很早,用所谓的“胶”(按照粘贴药剂理解吧)其实更早一点,当然不是现代那种 。现代的胶和过于酸化的纸张,导致现代书籍的寿命和古籍寿命完全没法比。在线装出现以前,用到粘贴剂的大概有这么几种:卷轴装:3-10世纪的主要装帧形式。基于纸本说,纸本从现存的藏经看,有的是将印好行格的纸一张张接起来,就是粘;旋风装:按照黄永年先生《版本学》里的理解,和经折装非常接近的样子。经折装:把连接成长条的经卷按一定宽度折叠起来,又称梵册。粘接需要用浆糊;粘叶装:佛典的一种装帧形式,将书叶对折,书根涂上浆糊,一叠一叠粘起来;蝴蝶装:和现在的线装反着折,书脑处需要粘贴;包背装:折叠方法和线装一样了,书脑处或订纸捻,再把书衣裹在外面,是要粘的。总体来说,传统古籍用的胶都是便于清除的,换言之,都是可以拆开重装的。蝴蝶装时代的书,到了线装时代就多被修缮重装,这也是蝴蝶原装保存极少的原因。相关可参考杜伟生老师的《中国古籍修复与装裱技术图解》。因为书籍装帧用的胶水(即化学合成类胶)是现代才出现的。线装是明朝中叶出现于明朝中叶,其实更早时候的包背装、蝴蝶装、册页装(旋风装经折装都算是它的过度)才是主流。之所以你看到的都是线状,除了更易保存之外,跟明清时期书籍印刷数量大幅增长也有关。

四孔线装书的穿线方法图解如下:

在正面倒数第二孔穿线,穿一个循环,之后向左一个孔穿线,穿一个循环,再到第一个孔穿个循环,之后,把线走到最后一个孔,再倒数第二孔(也就是开始的那个孔)作结,将结头塞到孔内部,一般会采用3秒胶粘封。

线装书的介绍如下:

线装书起源于我国明朝。线装书出现在包背装盛行的公元15世纪的明朝中叶,是我国装订技术史上第一次将零散页张集中起来,用订线方式穿联成册的装订方法。

线装书是指以线类进行装订的图书类型,又称古线装,是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重要发明。中国古代的纸本书,经历了卷轴和册页两个阶段。卷轴由卷、轴、缥、带组装成。汉、唐代只有这种卷轴形式的书。今天我们看到挂在墙上的轴画、书法,仍是卷轴装的遗风。

历史沿革:

北宋张邦基《墨庄漫录》记载:“王洙原叔内翰常云:作书册,粘叶为上,久脱烂,苟不逸去,寻其次第,足可抄录,屡得逸书,以此获全。若缝缋岁久断绝,即难次序。初得董氏《繁露》数册,错乱颠倒,伏读岁余,寻绎缀次,方稍完复,乃缝缋之弊也。

尝与宋宣献谈之,宋悉令家所录者作粘法。予尝见旧三馆黄本书及白本书,皆作粘叶,上下栏界出于纸叶。后在高邮借孙莘老家书,亦如此法。又见钱穆父所畜亦如此,多只用白纸作标,硬黄纸作狭签子。盖前辈多用此法。予性喜传书,他日得奇书,不复作缝缋也。

文中的“若缝缋岁久断绝,即难次序”这无疑说的就是线装书。王洙为北宋仁宗嘉祐时名臣,可见至少在北宋仁宗时就已经出现了线装书。

南宋罗璧在《罗氏识遗》中写道:“余谓书少而世不知读,固可恨。书多而世不知重,尤可恨也。唐末年犹未有摹印,多是传写,故古人书不多而精审,作册亦不解线缝,只叠纸成卷,后以幅纸概黏之。”可见线缝作册是当时宋代书籍较普遍的装订形式。

1、将书页弄齐,两侧用小夹子夹好。

2、用尺子画好穿孔位置。保持在一排,距离相等。

3、用锤子和钉子在画好的位置穿孔。

4、穿好孔后从头开始缝。

5、将左上角缝制好后,依次反正交替缝。

6、缝到末端处再向回缝,将没有线的地方缝上线。

7、缝到开头处和开始的线打结。

8、一本线装书就缝制好了。

9、在制作时要注意线装书的装订方向,线装书大多是在右侧装订。

我就是上面那个人。。。一级不能发,这个号才能发。。。如果,我说如果,采用我的答案的话请采用这个2级的号的,谢谢!

古籍的装帧形式:

  简策-卷轴装-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 

以上是按历史顺序发展演变的。

简策即竹简,卷轴也不用多说吧,经折装就是我们看清宫剧时常见的皇帝展开来阅读的奏折,蝴蝶装是包背装的前身,就是一整张纸的一面印上文字,另一面空白,整本书就是许多张这样的纸摞在一起,从中间也就是书脊处粘合起来,缺点是阅读时看了一页有字的,下一页就是无字的。包背装就是在此基础上添加了封皮。线装就是纸张在书脊处用线缝合起来,不易损坏掉页,是古籍装帧的最高形式。

所需材料:不织布、剪刀、针线、画笔、白纸

1、将不同颜色的不织布裁剪好相同大小,作为布书的封面及夹页。

2、确定好制作这本书的主题,可以是数字、字母、水果、动物等等。

3、在一张白色纸上画出自己想要制作夹页内的图案的轮廓,取出一张相应颜色的不织布,放在画好图案的白纸后面,用剪刀将纸及不织布一起剪出相应轮廓。

4、把剪好的不织布图案,用针线缝在夹页上,为了突出图案更加好看,可用黑色笔勾出相应轮廓。

5、将所有夹页都做好后,每两个夹页相互用针线缝在一起(需要缝上、右、下三面),然后像装订书本一样,把所有页加上封面缝好就完成了。

将已经配好的书芯,按顺序用线一帖一帖沿折缝串联起来,并互相锁紧,这种装订方法称为锁线订。

锁线订是一种历史悠久,质量较高的传统订书方法,是用线沿各书帖折缝处订缝,不占订口,装订成册的书籍容易摊平,阅读时翻阅方便,可以装订各种厚度的书籍,并且对于胶质和各种外来条件的作用比较稳定,因此,锁线订书芯的牢固度高,使用寿命长。锁线订书方法的缺点是:锁线机一般是单机操作,书芯中书帖的数量越多,锁线劳动强度越大,与其它装订设备的生产效率不易平衡,难以实现装订联动化;由于每个书帖的订缝处都有两根线,所以书芯的书脊处增厚,并且还要在量消耗价格昂贵的订缝用线。

锁线订是一种牢固度高,使用寿命较长的一种订书方法。采用锁线方法装订的书芯可以制成平装书册,也可以制成精装书册。目前,质量要求高和耐用的书籍多采用锁线订。

锁线订的方法及工艺原理

锁线订的方法有手工锁线和机械锁线两种。锁线订的方式分为平锁和交叉锁。平锁又分为普通平锁和交错平锁。

1普通平锁。是书脊背上不加纱布的普通锁线方法。普通平锁的书芯如图4-2所示。纱线从针孔1穿入,沿书帖折缝内侧由针孔2穿出,在书帖的外面形成线圈(活扣),如此连续将书帖依次串联,并相互锁紧。普通平锁书脊上订线位置和距离彼此相同。平锁方法的纱线在书帖折缝的中间,而线圈和线结则在书帖的外面。目前采用锁线订书的书册,大部分用平锁的方式加工。普通平锁的工艺过程如图4-3所示。在普通平锁中,一根穿线针,一根牵线钩爪和一根钩线针构成一组配合完成锁线过程。工作时书帖进入锁线位置后,底针3向上运动,从书帖的中间沿折缝从里面向外将所有的订书孔打好如图4-3a所示。然后穿线针4和钩线针5一起向下移动,使穿线针和钩线针从相应的订孔中将线穿入书帖内,同时底针退回如图4-3b所示。牵线钩爪1从左向右移动,将纱线套拉成双股,并将纱丝送入钩线针的钩槽中如图4-3c,d所示。接着钩爪退回原位如图4-3e所示。然后穿线针和钩线针同时被带动回升,此时,钩线针钩出的纱线在书帖外面绕成一个活扣后,退回到原来位置如图4-3f所示。至此完成一帖书的锁线过程。

第二个书帖的锁线过程与第一帖基本相同,只是钩线针从第二帖钩出和活扣被套在一第一帖的活结之中,如此一个套一个形成一串锁链状,直至一本书锁线完毕。当一本书锁线完毕之后,记机器空转一次,这时最后一帖钩出的线圈也被打成活扣留在书帖外面,将线割断就是一本书芯。

一本书的锁线针组数可以根据书芯开本的大小来确定。一般16开、大32开选用4~5组,32开书刊常采用3组,64开采用2组。其它开本则可做相应的增加或减少。决定针组数目之后,除留出25~30mm的天头和地脚距离外,其针位的排列应尽量分布在书背中间。

制作过程

1、画线:布清洗缩水后,熨烫平整,就可以画线了,中式衣服尺寸大多是市尺、市寸来算,所以要用老式竹尺。

2、裁剪:留出缝缝,裁剪,看上去很简单,其实里面有很多技法,比如要抻拔衣襟,要把布挪斜一点才裁,以保证大衣襟能遮盖住小衣襟的缝纫线。

3、疏缝:为了使整件衣服的缝纫效果更妥帖,先疏缝吧~

4、疏缝下衣摆

5、挖领,接小衣襟

6、疏缝小衣襟

7、挖领,接好小衣襟。

8、裁大衣襟的匾,其实就是贴边,贴边裁剪好后,要按缭缝的位置折出线迹,才能使大衣襟平服。

9、看看三道边的关系,最上面一层是小衣襟的接缝,中间是大衣襟,最下面是大衣襟贴边

10、将衣服铺平,打开大衣襟,观察大小衣襟的关系,大衣襟起缝的位置就比小衣襟高,这也是大衣襟缝纫后能盖住小衣襟缝纫线的必要条件。

11、大衣襟偏襟处贴边

12、大衣襟偏襟处缭边

13、大衣襟偏襟处缝制好后,铺平衣服,观察大衣襟是否能完全盖住小衣襟的缝纫线。

14、大衣襟与小衣襟缝纫线的关系:在盖住小衣襟缝纫线的同时,不能盖得太多,否则衣服穿起来是斜的

15、大衣襟侧边贴边,贴边后一定要把缭边的缝头折叠起来,贴边才能平服

16、虽然还未上领,但衣服的主体基本已完工,穿上身试试,看看偏襟处是否大衣襟能盖住小衣襟,看看整体效果如何

17、摆衩处贴边:这个只疏缝了一边,另外一边还没扦缝。

18、上衣领,衣领一定要让领口的下边长与预留的领围一样大小,领口才能上得严丝合缝。

19、看看衣领上好后的效果,大衣襟从领口处就能遮住小衣襟的缝纫线。

20、扦缝领口处的线迹,素色的面料用同色的线,针迹几乎是隐形了21、做扣条,做盘扣

22、找了颗石头比了一下,这件衣服配银扣子或玉石、宝石的扣子会比较清丽,配本色的布扣比较温婉。

23、装好盘扣,整件衣服做好,熨烫整理好就行了。

古代书籍,为什么都用线装而不用胶装?

线装出现的并不是很早,用所谓的“胶”(按照粘贴药剂理解吧)其实更早一点,当然不是现代那种 。现代的胶和过于酸化的纸张,导致现代书籍...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