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经典散文:槐花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3浏览:5收藏

季羡林经典散文:槐花,第1张

季羡林经典散文:槐花

 自从移家朗润园,每年在春夏之交的时候,我一出门向西走,总是清香飘拂,溢满鼻官。抬眼一看,在流满了绿水的荷塘岸边,在高高低低的土山上面,就能看到成片的洋槐,满树繁花,闪着银光;花朵缀满高树枝头,开上去,开上去,一直开到高空,让我立刻想到新疆天池上看到的白皑皑的万古雪峰。

 这种槐树在北方是非常习见的树种。我虽然也陶醉于氤氲的香气中,但却从来没有认真注意过这种花树——惯了。

 有一年,也是在这样春夏之交的时候,我陪一位印度朋友参观北大校园。走到槐花树下,他猛然用鼻子吸了吸气,抬头看了看,眼睛瞪得又大又圆。我从前曾看到一幅印度人画的人像,为了夸大印度人眼睛之大,他把眼睛画得扩张到脸庞的外面。这一回我真仿佛看到这一位印度朋友瞪大了的眼睛扩张到了面孔以外来了。

 “真好看呀!这真是奇迹!”

 “什么奇迹呀”

 “你们这样的花树。”

 “这有什么了不起呢我们这里多得很。”

 “多得很就不了不起了吗”

 我无言以对,看来辩论下去已经毫无意义了。可是他的话却对我起了作用:我认真注意槐花了,我仿佛第一次见到它,非常陌生,又似曾相识。我在它身上发现了许多新的以前从来没有发现的东西。

 在沉思之余,我忽然想到,自己在印度也曾有过类似的情景。我在海德拉巴看到耸入云天的木棉树时,也曾大为惊诧。碗口大的红花挂满枝头,殷红如朝阳,灿烂似晚霞,我不禁大为慨叹:

 “真好看呀!简直神奇极了!”

 “什么神奇”

 “这木棉花。”

 “这有什么神奇呢我们这里到处都有。”

 陪伴我们的印度朋友满脸迷惑不解的神气。我的眼睛瞪得多大,我自己看不到。现在到了中国,在洋槐树下,轮到印度朋友(当然不是同一个人)瞪大眼睛了。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一个经验:越是看惯了的东西,便越是习焉不察,美丑都难看出。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是容易解释的:一定要同客观存在的东西保持一定的距离,才能客观地去观察。难道我们就不能有意识地去改变这种习惯吗难道我们就不能永远用新的眼光去看待一切事物吗

 我想自己先试一试看,果然有了神奇的效果。我现在再走过荷塘看到槐花,努力在自己的心中制造出第一次见到的幻想,我不再熟视无睹,而是尽情地欣赏。槐花也仿佛是得到了知己,大大小小、高高低低的洋槐,似乎在喃喃自语,又对我讲话。周围的山石树木,仿佛一下子活了起来,一片生机,融融氤氲。荷塘里的绿水仿佛更绿了;槐树上的白花仿佛更白了;人家篱笆里开的红花仿佛更红了。风吹,鸟鸣,都洋溢着无限生气。一切眼前的东西联在一起,汇成了宇宙的大欢畅。

初中语文课文《槐花》原文如下:

题目:槐花 

作者:赵绪雷 

又是槐花飘香时,我想起了老槐树。

槐树已经很老了,它被砍过,被人用绳子勒过,结满老疤的树皮干裂着,但它依旧叶繁花盛,一串串槐花像银链,似玉朵,随风飘出淡淡的清香。就像一位饱经沧桑的银发老人,忘却了痛苦,挽着绿绸在翩翩起舞呢。金色的太阳被它怀里清脆的鸟声所遮掩,光阴在地上晃动着,就像外婆蹒跚的身影。 

这时,外婆就出现了,她是晃动着小脚走了十好几里路来到我家的。外婆从来不让人接送,这是她的性格。外婆一进门就问我:“孩子,是想外婆还是想外婆捏的槐花窝窝?”我说:“都想。”外婆便夸我长大了。

“外婆是从贱年那阵子过来的,大人们连槐树叶子都没吃饱过。”外婆捏窝窝时总爱向我数落着往事,“那时候,榆树叶子、杨树上的毛毛虫都吃过,只有槐花最好吃,不酸不苦的,而且味正香甜。”她说自己老了就变成老槐树,但最好没有刺,免得划破了小孩子的手指。

外婆是见不得槐花纷纷落地的,即使生活好了,人们不再吃槐花了,她仍说:“这是多么浪费呀!”外婆把撸下来的槐花收集在簸箕里,戴上花镜仔细地挑选,就好像在审视自己的缺点,她倒进锅里的总是一片洁白。煮熟,晾干,和面揉在一起,变戏法一样就从她手里飞出一个个窝窝头来。火红的灶苗呼呼地舔着锅底,窝窝头不一会儿就熟了。

外婆邀来我的小伙伴一块吃,窝窝头太热,烫得我们跺脚,直跺得外婆脸上笑开了花。

母亲说:“娘,到现在你还是忘不了别人的孩子,想想你教书那会儿,咱家里就还有一个窝窝头,你非要带到学校里给人家吃,你哪里想过自己的闺女也饿得心慌。”“唉,那”外婆脸上的笑容给不自然的表情冲散了,眼睛不知道瞅向哪里才好,好像欠了女儿多大的人情似的。

吃完槐花,外婆就坐在树底下教我写字。外婆不仅教过书,就连毛笔字也很有功底,这在鲁西南的穷乡僻壤里很不简单。外婆说我写字的姿态很端正,没准将来就是一位大书法家。外婆写一张,我就跟着描一张,不知不觉间槐树的影子就抛下我们一丈多远,这时我才发现外婆写累了,脸上的汗珠完全沐浴在阳光里,晶莹透亮。 

外婆毕竟快七十岁了,许多事情力不从心,但她总不闲着。“叫你过来是享福的,谁稀罕你干活,看看你累的。”母亲见外婆干活就嚷她。年幼的我自然也不明白,外婆呀外婆,您为什么就这样固执呢?

那天我放学回家,发现院子扫得干干净净,锅碗瓢盆摆得整整齐齐。我喊外婆,没有回应,原来她正跪在屋里的地上,上气不接下气地用无神的眼光看着我,“外婆不是累,是有病。”好像是对我说,又好像自言自语。桌上的一碗白开水被她打翻了,溅了一身,那水还在一点一滴地从桌子滴到她的身上。外婆实在是挪不动了。我哭着飞奔到地里喊来了大人。

全家人都陪着外婆去医院了,只有我望着静得可怕的院子,小板凳上空空荡荡,出笼不久的槐花窝窝呆在筐子里,仿佛在冒着最后一丝热气,一阵风从医院的方向吹来,那满树的槐花像白纱般柔软,似云烟般飘荡,刹时落到了地上,一片凄惨。

又是槐花飘香时,我想起了老槐树。其实外婆就是一棵老槐树,在我的家乡有许许多多这样的老槐树,那些缀满枝头的槐花庄雅素洁,飘散出淡淡清香,构成了春风里一道独特的风景。

槐花季羡林散文升华主题只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答:用了寓理于事的表现手法通过作者看惯了槐花,就习以为常了和印度朋友习惯了看木棉花,就不感到神奇了两件事,来说明道理,并升华主题:对熟悉的事物不应熟视无睹,

《槐花》由当下的场景写起,联想到与之相关的一件事,然后再联想一件相关的事情,最后,感悟出生活哲理;《荷花母亲》一文,则是选交待荷的来历、颜色、种类,再联想插叙了祖父和我在院子里乘凉的事,接着重点写了雨打荷叶的事,最后由荷叶护红莲的场景自然经引出母爱的主题。

《槐花》的行文思路是:当下场景——故事1——故事2——提示主题。

《荷花母亲》的行文思路是:背景交待(介绍)——故事1——故事2——提示主题。

两者的区别是:《槐花》一文的两相故事是对等且相关联(同质或异质都可以,起着对比或烘托作用)的。

原文

《槐花》是季羡林的一篇借物抒情之作。作者以简约的文笔,丰富的联想,哲理的思考给读者再现了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成片的洋槐。那蔚为壮观的美丽画面,袅袅清香溢满鼻官的场景似乎历历在目。“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季羡林在文中三次提到槐花。第一次在文章的开头,在那槐花盛开的季节里,看到熟悉常见的槐花,“但却从来没有认真注意过这种花树——惯了。”作者觉得看惯了就习以为常,如湖水一般不能激起生活的波澜。第二次在印度朋友观赏一片洋槐繁花盛放的景象表现出极其的惊讶与喜悦,这引起作者对槐花的注意,作者“仿佛第一次见到它,非常陌生,又似曾相识。”“景生情,情生景。”沉思之余,作者不禁想到自己在海德拉巴看到耸人云天的木棉树,也曾为“碗口大的红花挂满枝头,殷红如朝阳,灿烂似晚霞,”的景象大为惊诧。这两段极为相似的情节,让作者获得的经验是: “越是看惯了的东西,便越是习焉不察,美丑都难看出。”身边的景致,无论多么绚丽多姿,但只要人们司空见惯,久而久之就视而不见,这又怎么会发现其中美之味,情之趣呢?难道熟悉的地方真的没有风景吗?第三次作者决定用新的眼光看待一切事物,“努力在自己的心中制造出第一次见到的幻想,不再熟视无睹,而是尽情地欣赏。”从而收到神奇的效果,槐花及周围的山石树木,仿佛一下子活了起来,一片生机,融融氤氲,原来平时不留意的槐花也有着感人的魅力,亲切而又充满生气!其实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虽然平凡,但只要用心去感受,去关注,像第一次会见初恋情人般充满新意地去欣赏她,真心实意地去对待她,即使最熟悉最常见的事物,你也会发现美的喜悦,甚至你会领悟:原来最美最亲的却是最熟悉的事物!整篇文章,情景交融。作者在写景的同时,融入情感,富有感染力。那生动的描写,前后的对比,写出人人心中有笔下无的感受。在阅读时读者不仅看到洁白如雪的槐花和热烈火红的木棉花,而且给读者留下无限的遐想和咀嚼回味的空间,在内心上读者与作者产生了情感的共鸣。透过文字,我们不难感受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与情感:走在岁月匆匆的路上,徘徊在世俗的眼光中,我们曾经错过多少美好的事物,遗忘多少美丽的风景。也许是一句温暖的问候,一个关切的眼神,也 许是一颗美丽的童心……可由于我们司空见惯,让自己失去了多少的惊讶与欢愉!

季羡林经典散文:槐花

季羡林经典散文:槐花  自从移家朗润园,每年在春夏之交的时候,我一出门向西走,总是清香飘拂,溢满鼻官。抬眼一看,在流...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