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痹是怎么回事

栏目:古籍资讯发布:2023-10-14浏览:4收藏

胸痹是怎么回事,第1张

胸痹是指胸部闷痛痞塞为主症的病证,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不畅,重者则有胸痛,甚至心痛彻背、背痛彻心。多因气滞血瘀或痰浊内阻、心脉痹塞所致。中医的胸痹患者平时可服用中成药以预防发作,兹分证介绍如下:

心血瘀阻:表现为胸部刺痛、固定不移,伴心悸心烦,因气郁日久、瘀血内停、心泳痹阻所致。治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可用冠心片、冠心丹参片、冠心通脉灵、丹七片、心可宁胶囊、心可舒片等。

痰浊阻塞:表现为胸闷如窒而痛、或痛引肩背、气短喘促、形体肥胖,多因痰浊阻滞、胸阳失展所致。治宜通阳散结,化痰通络。可用冠心苏合香丸、冠心苏合胶囊、苏子降气丸等。

阴寒凝滞:表现为胸痛彻背、感寒痛甚、胸闷气短、心悸、四肢厥冷等,多因寒邪内侵、阳气不适、气机痹阻而致。治宜辛温通阳,散寒止痛。可用苏合香丸、宽胸气雾剂、苏冰滴丸等。

心肾阴虚:表现为胸闷隐痛、心悸气短、头晕目眩、面色少华,多因胸痹日久、耗伤气阴、气血瘀滞而致。治宜益气养阴,活血通络。选用生脉冲剂、生脉口服液、灵芪精、炙甘草合剂等。

阳气虚衰:表现为胸闷气短、畏寒肢冷、面色苍白、唇甲淡紫,多因胸阳不适、气机痹阻、血行瘀滞而致。治宜益气温阳,活血通络。可用苏合香丸、九龙丹等。

另外,心宝丸、心灵丸、活心丸、救心丹之类能开通心脉,强心养心,对胸痹心痛者无论哪一类型都有良好的缓解作用,可以酌情选购。但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中成药仅为症状不重或病情稳定的患者防治冠心病的日常用药,若系胸痹重症,则必须及时送医院救治。

胸膜炎是伴有渗出液与纤维蛋白沉积的胸膜炎症。主要特征是胸腔内

含有纤维蛋白性渗出物。按其病程可分为急性与慢性;按其病变的蔓延程度可分为局限性与弥漫性;按其渗出物的性质可分为浆液性、浆液纤维蛋白性、出血性、化脓性和化脓腐败性等。

[病因] 原发性病因 急性原发性胸膜炎比较少见,可因过度剧烈运动

和感冒而促进发病。

继发性病因 大多数病例继发于胸壁挫伤、穿透创感染、肺部的炎症、腹膜炎、肋骨骨折、骨疽或骨坏死、脓毒症、胸部食管穿孔等。肺结核常引起浆液和浆液纤维蛋白性胸膜炎。

[症状] 肺脏具有较大的储气量,当胸膜渗出液量少时,通常临床症状

不显著。渗出液增多压迫肺脏实质时,则发生肺膨胀不全,呼吸量与肺活量降低,则引起血氧不足。

胸膜炎的典型症状是呼吸困难,特别是运动后加剧。常呈特异的腹式

呼吸,呼吸浅表快速。脉搏疾速、微弱、节律不齐。体温升高1~2℃,热型不定,咳嗽短而微痛,头颈伸张,张口呼吸,以缓解疼痛,抑制发咳。触诊胸壁,表现疼痛不安并竭力躲避检查,甚至发生战栗。病期中一般取站立姿势呈似睡样。

胸部听诊,病初和渗出物消散期,可听到明显的胸膜摩擦音,并与呼

吸运动相一致。随着渗出物的积聚,胸膜的壁层与脏层被渗出液隔开,胸膜摩擦音逐渐减轻和消失。有时可听到拍水音。而这个部位的肺泡音亦减弱或消失,健康部位肺胞呼吸音增强。

胸部叩诊,病犬往往表现疼痛,有时咳嗽。随着渗出液的积聚,则一

侧或两侧呈水平浊音,上界可达肩关节水平线或更高。个别的病例,渗出物为纤维素性时,则浊音区上界不呈水平。

血液变化,白细胞总数增多,嗜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高,核型左移,

淋巴细胞相对减少。

慢性胸膜炎,如巳发生广泛性粘连,或者胸膜高度增厚,多于胸后上

部出现浊音区,听诊肺泡呼吸音减弱,全身症状往往不明显,仅现呼吸促迫,或反复出现发热。

[诊断] 胸膜炎的诊断根据病史、临床症状和穿刺浓的变化,确诊并不

困难。但须与胸腔积水和心包炎相鉴别。

胸腔积水 病情发展缓慢,体温不高,胸膜无炎症变化,胸腔穿刺液李

瓦他氏反应呈阴性反应。

心包炎 心搏动增强和心律失常,心包摩擦音与心跳一致。

第一节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性质和范围

中医内科学是在中医学理论指导下,运用辨证论治的法则,系统地阐述和处理内科病证的一门学科。其内容极为广泛,主要包括外感时病和内伤杂病两大类疾病,二者各有其病因病理、临床特点、诊治方法,但二者又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基础理论课与临床各学科的桥梁课程,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基础理论知识只有经过内科学的进一步讲授和临床实习,才能达到深入理解和掌握;临床各学科则必须以内科学作基础,才能更好地熟悉本学科的特点和技能。这就是内科学重要性之所在。在源远流长的中医学发展进程中,内科学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经过长期的积累和整理,使内科学知识,包括病因学、病机学、分类学、治疗学等项内容,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得到了发展,形成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能够有效地指导临床实践。中医内科古称“疾医”、“杂医”、“大方脉”,即中医内科学研究的范围很广,传统将其研究的疾病分为外感病和内伤病两大类。一般说来,外感病主要指《伤寒论》及《温病学》所说的伤寒、温病等热性病,它们主要由外感风寒暑湿燥火六*及疫疠之气所致,其辨证论治是以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的生理、病理理论为指导。内伤病主要指《金匮要略》及后世内科专著所述的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杂病,它们主要由七情、饮食、劳倦等内伤因素所致,其辨证论治是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生理、病理理论为指导。随着时代的前进,学术的发展,学科的分化,原来属于中医内科学范畴的外感病如伤寒、温病等热性病以另设专科。本教材所讨论的内容主要是内伤杂病和部分外感病,即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疾病为主要研究和阐明的对象,按其体系分为肺系病证、心系病证、脾胃病证、肝胆病证、肾系病证、气血津液病证和经络肢体病证。

第二节中医内科学术发展源流

中医内科学是中医学宝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古称“大方脉”,它是人类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不断积累、逐渐形成的。

由于中医内科学在中医学中的特殊地位,因此,它的起源亦像中医学一样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如在《山海经》一书中,就可以看到“风”、“疟”、“疫疾”、“腹痛”等内科病证的名称和症状。《周礼·天官》记载,当时的宫廷医生已分有疾医、食医、疡医、兽医四种,其中疾医相当于内科医生,而扁鹊被人们视为分科的先师。由于内科疾病的普遍存在和医疗实践的深入,内科学的理论知识和临床经验得到迅猛的发展,尤其是《黄帝内经》的问世,被视为战国以前医学知识的总结。

一、奠基时期

殷周之际出现的阴阳五行学说是朴素的唯物主义学说,至春秋战国时期,则被广泛用于阐述和解释一切自然现象,并被中医学所采纳,以此探讨和认识人体生理病理现象,从而促进了医学的发展,为中医学奠定了比较坚实的理论基础。因此,自战国迄秦汉这一时期,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奠基时期。

《黄帝内经》包括《素问》、《灵枢》两部分,共18卷,各81篇。其基本理论可概括为:①强调整体观念: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的健康与病态与自然环境有一定的关系。②将阴阳五行学说贯穿于生理、病理、诊断及治疗等各方面,摸索出人体疾病变化与治疗的粗略规律。③重视脏腑、经络,论述人身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等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④在以上理论指导下叙述六*、七情、饮食、劳伤等病因以及脏腑、六气、经络的病理变化。⑤论述望、闻、问、切四诊的诊断方法和具体内容。⑥确定治未病,因时、因地、因人制宜,标本,正治反治,制方,饮食宜忌,精神治疗及针刺大法等治疗法则。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体系,已见理、法、方、药的雏形,成为内科学理论的渊源。另外,《黄帝内经》还记叙了二百多种内科病证,从病因、病理、病性转化及预后等方面作了简要的论述,有些病证还专篇加以讨论,如“热论”、“咳论”、“痿论”、“疟论”、“痹论”等,从而为内科学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张仲景继承了《内经》等古典医籍的基本理论,以六经论伤寒,以脏腑言杂病,提出了包括理、法、方、药比较系统的辨证施治原则,使中医学的基础理论与临床实践密切结合起来,走上了科学发展的轨道。《伤寒论》以六经论伤寒,分别讨论各经病证的特点和相应的治法,此外,还阐述了各经病证的传变关系以及合病、并病或失治、误治引起的变证、坏证的辨证与治疗方法。通过六经辨证,又可以认识证候变化方面的表里之分、寒热之异、虚实之别,再以阴阳加以总概括,从而为后世的八纲辨证打下了基础。《金匮要略》以脏腑论杂病,以病证设专题、专篇加以论述,如肺痈、肺痿、痰饮、黄疸、痢疾、水肿等病证的辨证与治疗。张仲景开创辨证论治的先河,临证时因证立法,以法系方,按方遣药,而且注意剂型对治疗效果的影响。书中共制375首方剂,有不少功效卓著的名方,一直沿用至今,仍有很高的疗效。因此,《伤寒杂病论》在中医学术及内科学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二、继承发展时期

经隋至唐,由于中医学理论与临床的发展,医学教育也达到比较完善的程度。宫廷医学校的课程规定,必须先学《素问》、《神农本草经》、《脉经》等基础课,然后再学习包括内科在内的临床各科,以加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有机联系,亦可以看出内科在当时所处的位置和所具有的规模。隋唐时代,对内科中的多种疾病已有详细的论述,如对伤寒、中风、天行、温病、脚气病、地方性甲状腺肿等都积累了一定的治疗经验,对绦虫病、麻风、恙虫病、狂犬病的预防和治疗亦具有较高的水平。《外台秘要》已记载消渴病人的尿是甜的,对黄疸病及治疗效果的观察,提出“每夜小便中浸白帛片,取色退可验。”孙思邈进一步总结了消渴病的发病过程及其药物、食治等疗法,并规定了饮食、起居的某些禁忌。《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病因病理学及证候学专著,其中记载内科病27卷,内科症状784条,对每一个病证的病因、病理、证候分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总结。如对泄泻与痢疾、痰证与饮证,一反过去之统称而分别立论;对寸白虫的病因、疟疾的分类、麻风病的临床表现都具有极其深刻的认识。

宋代对于医学人才的选拔与培养比较重视,规定了各科人员之间的比例关系。《元丰备对》记载,宋神宗时“太医局九科学生额三百人”,分科中属内科的大方脉120人,风科80人,可见当时对内科之器重。从宋代起,金、元、明三代均设有大方脉科,为治疗成人各种内科疾病的专科,促进了内科的进步。特别值得提出的是金元时代四大医家的出现,他们各自结合当时的社会形势、人体状况及发病特点,总结了具有特色的理论和治疗方法。刘完素对《内经》中五运六气学说有深刻的研究,他根据临床实践经验,参照《内经》病机十九条精神,认为“火热”是引起疾病的重要原因,故力倡火热致病的机理,创立“火热论”。在治疗上,他极善于使用寒凉药物,故后人称之为“寒凉派”。张子和受刘完素的学术影响并加以发挥,认为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全在于病邪之侵害,不论外因、内因致病,一经损害人体,即应设法祛邪外出,不能让其滞留体内为患。他把汗、吐、下三法广泛运用于临床,并有独到的见解。由于他治病以攻邪为主,后人称他为“攻下派”。李杲生活于金元混战、社会动荡之年,人们饥寒交迫,民不聊生,体质虚弱,从而使脾胃在人体中的地位更加突出。所以,他指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治病时则多用补气升阳的药物。由于他擅长温补脾胃,后世称他为“补土派”。朱丹溪研究了先世医家的学术思想和著作,熔各家学说于一炉,独树“相火论”、“阳有余,阴不足”两论。在治疗上,竭力主张滋阴降火之法,故后世称他为“滋阴派”。此四者形成了对后世影响极大的四大学派。

金元时代的成就不仅限于金元四大家。与此同时,《圣济总录》有18卷专论诸风,反映当时对“风证”的研究已有一定的水平。张锐著《鸡峰普济方》,把水肿分为多种类型,根据起始部位的特征区别不同性质的水肿,施以不同治法。另外,还有一些内科病的专著问世,如宋代董汲著《脚气治法总要》,对脚气病的病因、发病情况、治疗方法均有详细论述,并订出64方,是一部现存较全面的脚气病专书。元代葛可久著《十药神书》,是一部治疗肺痨病的专著,书中所拟10首药方,分别具有止血、止嗽、祛痰、补养等作用,对肺痨全过程的分型和治疗总结了一套可以遵循的经验。

病因学在此时也有重要发展。陈无择的《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一书在《伤寒论》病因分类的基础上,结合《内经》理论,创立外因、内因、不内外因的三因学说,此说概括性强,适于临证应用,沿用至今。

三、系统完善时期

自金元四大家掀起学术争鸣之风,后世历代诸家,各抒己见,使中医的理论与实践日趋系统和完整,在中医学术界掀起了发展、创新的风气。如历代对中风之争,或言真中,或言类中,或言“非风”,越辩越明。又如对补脾、补肾及脾肾双补的推敲,使脾肾的生理、病理在人体中的重要性以及二者之间的联系也更加明确。再如对鼓胀的病机认识,从东垣与丹溪的“湿热论”,到赵养葵、孙一奎的“火衰论”,再至喻昌的“水裹气结血凝论”,也是越分析越透彻,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提高了治疗效果。明代继承了金元的学术成就并有所发展。如薛己的《内科摘要》在学术上受李杲善于温补的影响,而有所发展,是我国最早用内科病名的医书。虞抟的《医学正传》则发展了朱丹溪的学说。王纶明确指出:“外感法仲景,内伤法东垣,热病用河间,杂病用丹溪。”是对当时内科学术思想的总结。另外,龚廷贤所著《寿世保元》,先基础,后临床,先论述,后列方,并附医案,取材丰富,立论精详,选方切用,适于内科临床参考。《景岳全书》为纠正金元刘、张嗜用寒凉攻伐之偏,倡导人之生气以阳为主,指出人体“阳非有余,阴常不足”,力主温补之法,是书论内科杂病部分计28卷,记述70余种病证的证治,每病证均引录古说,参以己见。张景岳对内科许多病证病理之分析与归纳极为精辟,治则方药也多有心得,在这部分内容中,张氏结合病证对温补学说进行了充分的阐述。

明清时代,在医学史上具有特别突出地位的要算温病学说的形成和发展,它使内科学之外感病的实践与理论进入更高、更完善的境界。吴又可的《温疫论》,是我国传染病学中较早的专门论著,他认为瘟疫有别于其他热性病,它不因感受“六气”所致,而以感染“戾气”和机体机能状况不良为发病主因。并指出“戾气”的传染途径是自口鼻而人,无论老少强弱,触之皆病。这一认识,在我国医学发展史上也是一个突破性的见解。叶天士的《温热论》为温病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与辨证的基础,其贡献在于:首先提出了“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之说,概括了温病的发病途径和传变规律,成为外感温病的纲领;其次,根据温病的发病过程,分为卫、气、营、血四个阶段,表示病变由浅入深的四个层次,作为辨证施治的纲领;再者,在温病诊断上,总结前人经验,创造地发展了察舌、验齿、辨别斑疹与白痦的方法。这就为温病学说奠定了理论与实践基础。吴鞠通在叶氏学说基础上著成《温病条辨》,以三焦为纲,病名为目,论述风温、温热、瘟疫等9种温病的证治,并提出清络、清营、育阴等各种治法,使温病学说更趋系统和完整,建立了温病辨证论治体系。其后,薛生白著《湿热病篇》,对湿温病进行了深入研讨;王孟英著《温热经纬》,将温病分为新感与伏气两大类进行辨证施治。也都对温病学说作了发挥和补充,促进了温病学说的发展。

在内科杂症方面,明清也有一定发展。喻昌《寓意草》中提出疾病发生与时代背景密切相连的观点,加深了对疾病发生本质的认识,故而提高了疾病诊疗和理论水平。林佩琴的《类证治裁》极为实用,熊笱著的《中风论》及尤在泾著的《金匮翼》对中风病的叙述,胡慎柔著的《慎柔五书》、绮石著的《理虚元鉴》对虚劳病的分析,卢之颐著的《痃疟论疏》对劳疾的认识,都可称之为内科专篇专著,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此时,对血症的认识也有新的突破,王清任著《医林改错》,对瘀血证进行了详细论述,并创立了活血化瘀诸方,特别是为气虚血瘀所制益气活血之补阳还五汤更属创举,直到今日,仍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唐容川的《血证论》是论述血症的专著,对血症的认识进一步深入,并提出治血证四大要法,对后世影响较大。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医学传人我国,不可避免地影响了中医学的发展,中西汇通派就是在这种条件下产生的。旧中国统治阶级的导向错误,不能正确引导中西两种医学取长补短,相互为用,反而企图扼杀中医,严重阻碍了中医学的发展。

新中国成立以后,继承发扬中医学的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中医院校和中医医院的建立,使内科学同其他各学科一样,取得日新月异的发展。《中医内科学》统编教材的几次修订和使用,一些中医名家整理了自己的心得体会,著书立说,如秦伯未的《谦斋医学讲稿》、蒲辅周的《医案》、《医话》,任应秋的《论医集》都有一定的见解和发挥。1983年的“衡阳会议”和1985年的“合肥会议”对振兴中医起了巨大推动作用,特别是中共中央书记处在关于卫生工作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要把中医和西医摆在同等重要的地位。一方面,中医药学是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所独具的特点和优势,中医不能丢,必须保存和发展;另一方面,中医必须积极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化手段,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这一决定得到全国的响应,各类中医学校和中医医院像雨后春笋般地出现,中医药队伍不断成长,造就出一大批内科专业人才,既继承了历代医家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又汲取了现代中医内科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新成就、新技术、新进展,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促进了中医内科学的迅速发展,为中医走向世界创造条件。

第三节中医内科疾病的分类、命名及其特点

中医内科学所包含的疾病,随着医疗实践的不断深入、历代医家的积累和疾病谱的变化而与日俱增。为了方便学习研究与临床应用,探讨内科疾病分类的方法早就引起人们的重视。《金匮要略》一书中,已经做了有益的探索,如痉、湿、喝三者皆是从太阳经开始,为来自外感的病证,故合为一篇利于鉴别;消渴、小便不利、淋病均属小便异常症状,故列为一篇论述;呕、吐、哕、下利又都是胃肠疾病,合在一起讨论,易于辨证施治等。这种分类尽管粗糙,但在疾病分类方面的探索却是有益的。《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现存第一部证候学专著,其以“候”类述,共1739则,可见书中证候分类之细,该书把风病、虚劳病、伤寒、温病、热病、时气病等作为全身性疾病,然后再按证候特征或脏腑生理系统进行分类。此种分类,实有过繁之感。《千金方》则由博返约,初步进行归纳。将风病、伤寒、脚气、消渴、水肿等作为全身性疾病,其他疾病则归入肝脏、胆腑、心脏、小肠腑、脾脏、胃腑、肺脏、大肠腑、肾脏、膀胱腑等脏腑门中。《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虽是宋代的一种成药处方配本,但此书按病分类,在疾病分类方面也做了一些尝试。如将内科病分为诸风、伤风、诸气、痰饮、诸虚、痼冷、积热、泻痢、杂病等。《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试图按三因将疾病分类,但就某些病证之中,又包含了内因、外因、不内外因等不同证治,所以也说明此法分类尚未达到尽善之地。《明医杂著》将当时常见内科病证分题讨论,如对发热、劳瘵、泄泻、痢、疟、咳、痰饮、喘胀、饮食过伤、头痛、小便不禁、阳痿、梦遗、暑病等的证治加以论述,重点突出。

《三法六门》把疾病按病因分为风、寒、暑、湿、燥、火、内伤、外伤、内积、外积共十门,这对后世《医门法律》影响颇大,是书将前六者及诸杂证分门别类,著成一书。《医学纲目》则按脏腑分部加以分类。如肝胆部,论述中风、癫痫、痉厥等病;小肠部,论述心痛、胸痛、谵妄等病;脾胃部,论述内伤饮食、诸痰、诸痞等病;肺大肠部,论述咳嗽、喘急等病;肾膀胱部,论述耳鸣、耳聋、骨病、牙痛等;伤寒部,论述伤寒病为主,兼及温病、暑病、瘟疫等,也可以看出著者在分类学上所下的苦心。《证因脉治》将所论病证又以外感、内伤分类,可以说是以外感、内伤对疾病进行分类的雏形。《证治汇补》将内科杂病分为八门,提纲门列中风、伤风、中寒、暑、湿、燥、火等证,内因门列气、血、痰、郁证及虚损劳倦等,外体门列发热、恶寒、汗病、疟等,上窍门列眩晕、头痛、五官等病,胸膈门列咳嗽、喘、哮、呕吐、反胃等,腹胁门列心病、腹痛、霍乱等,腰膝门列痿蹙、疝、脚气等,下窍门列泄泻、痢、便血、淋、遗精等,探讨了按部位分类的方法。《医学实在易》以表证、里证、寒证、热证、实证、虚证分类讨论疾病的证治。

纵观历代医家对内科疾病的分类,尚未统一看法。为了指导临床,寻找一个比较合理的分类法是十分必要的。近年来,多数医家认为以病因、病理变化为纲对内科疾病加以分类较为合适。以病因为纲,可将内科疾病分为外感疾病和内伤疾病两大类。外感疾病,是由外感六*等邪气所致;内伤疾病是由情志刺激、饮食劳倦、起居失常以及脏腑功能失调所产生的病理产物,如气血津液输布失常所生之痰浊、瘀血等引发。诚然,这两类疾病也是可以互相转化的。一些外感疾病可变为内伤疾病,内伤疾病使正气亏虚也易感受外邪,在病程的某一阶段可以变为外感疾病。以病理变化为纲可将内科疾病分为热病与杂病两大类。热病包括一切外感热证,以六经、三焦、卫气营血为传变特点的病症;杂病包括以脏腑功能失调为主而产生的病证。

病因分类,突出了病因的特殊性,便于临床辨证求因、审因论治。病理分类反映了疾病病理变化的内在联系,有助于掌握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因为病理主要是脏腑功能失调造成的,故可以进一步按五脏六腑进行分类。

病理分类法是在病因分类法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对病因分类的补充。因此,临床上可把这两类分类法结合起来,称之为外感热病与内伤杂病。

外感热病,根据感受邪气的不同可分为伤寒与温病,温病又可分为温热病与湿热病。温热病包括了风温、春温、冬温、秋燥、温毒、温疫等;湿热病包括了湿温、伏暑、暑温等。按发病特点,温病又可分为新感温病与伏气温病两类,如风温、冬温、暑温、秋燥属新感温病,春温、伏暑则属伏气温病。

内伤杂病分类的理论基础是藏象学说。人体是一个以脏腑为中心的有机整体,外联四肢百骸、五官九窍,以气血津液为物质基础,以经络为通路。因此,内伤杂病虽多,但其病理变化始终不离脏腑功能紊乱、经络通路障碍、气血津液生成运行输布失常。故内伤杂病的分类,则按照不同脏腑生理病理变化而分为肺系病证、心系病证、脾胃病证、肝系病证、肾系病证、经络病证、气血津液病证等。

中医内科病证的命名原则主要是以病因、病机、病理产物、病位、主症、体征为依据。如以病因命名的中风、中暑、虫证等;以病机命名的郁证、痹证、厥证等;以病理产物命名的痰饮等;以病位命名的胸痹、肝着、肾着、肺痿等;以主症命名的咳嗽、喘证、呕吐、泄泻、眩晕等;以主要体征命名的黄疸、积聚、水肿、鼓胀等。由于中医对疾病的认识方法不同,对疾病的命名有其自身的固有特点,大部分是以临床症状和体征来命名,与西医学有明显的差异。但在几千年的医疗实践过程中,这种传统的命名方法已具有确定的含义,在中医内科学术理论的指导下,逐步形成了与病名相应的病因病机、临床特点、类证鉴别、发展演变、转归预后的系统认识,以及辨证论治的具体治法、方药和预防调护,迄今仍有效地指导着临床。

——什么是饮食失节? 心胃关系密切,《素问·经脉别论》有:「 ”食气入胃,浊气归心,*精于脉。”恣食肥甘厚味、生冷之物或者长期饥饱无常,日久损伤脾胃,运化失司,聚湿生痰,上泛心胸清旷之区,清阳不展,气机不畅,阻滞脉络,心脉痹阻,遂致胸痹心痛。或痰浊留恋日久,致浊阴不化,脂液浸*脉道,血行不利而成痰瘀交阻之症,日久而成胸痹顽症。” 痰饮作为一种病理产物,又成为胸痹心痛的病因之一。《素问·至真要大论》曰:「 ”岁在太泉……民病饮积心痛。”《灵枢·本脏》曰:「 ”肺大则多饮,善病胸痹。”指的是痰饮为患;明代秦景明的《症因脉治》中谓:「 ”胸痹之因,饮食不节,饥饱损伤,痰凝血滞,中焦浑浊,则闭食闷痛之证作矣。”指的是痰瘀为患;清代李用梓《证治汇补》云:「 ”肺郁痰火,忧恚而发,心膈大痛,攻走胸背。”则是指疯热为患。 然而,饮食偏嗜,尤其是食物过咸,亦可导致胸痛的发生。《素问·五脏生成篇》曰:「 ”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过食咸味,可导致血脉凝气不畅,气血不通而发生购痛。 可见,饮食不节,脾胃虚弱是导致胸痹心痛的原始病因,痰饮作为脾胃虚弱的病理产物,又成为导致胸心痛的继发病因。 因此合理地调整膳食是防治冠心病的首要措施,改善冠心病的食谱结构是不容忽视的,冠心病的食谱忌吃得太咸太甜。专家指出,冠心病人忌高脂肪、油腻的食物:冠心病人的食谱应坚持「 ”三低二高一优”的原则,即: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高维生素、高纤维素,优质蛋白。 1、注意总热量平衡,保持理想体重。须谨记一日三餐要有规律,不要过饥也不要过饱,有基本的定量,具体如何定量可依据平时的饮食习惯。另外还要注意食品的种类丰富,不可过分单调和偏食。这样才能做到膳食营养平衡,保持热能相对平衡。 2、限制碳水化合物的过量摄入,尤其是单双糖的摄入量。碳水化合物在总热量中构成比应为55—70%,是主要的热能物质。如果大量摄入糖类特别是单双糖和葡萄糖、蔗糖、麦芽糖等,则易使甘油三酯升高,促进动脉粥样硬化发生。 3、增加水果蔬菜的摄入,以增加膳食纤维和维生素的摄入。对于冠心病患者来说,每日主食的总量可比健康人少一些,但水果蔬菜不能少。水果蔬菜中含有丰富的膳食纤维和维生素,其中可溶性纤维素具有降血酯和保护血管的作用,维生素C、维生素E、维生素A也能保护心血管,对预防冠心病极为有益。 4、低盐及适宜蛋白质。一方面食盐摄入量与冠心病发病呈正相关,另一方面高血压与冠心病相伴而行,因而冠心病患者不宜摄盐过多,每日在8克以下为宜。蛋白质与总热量构成比为15—20%,除少量为动物蛋白外,建议增加植物蛋白的摄入,如大豆蛋白质,可起到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积极效应。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以胸部憋闷、疼痛,甚则胸痛彻背,短气,喘息不得卧等为主要表现的病证。多因素体阳虚,感受寒邪,寒凝心脉;或忧思恼怒,肝郁气滞,瘀血内阻;或饮食失节,损伤脾胃,聚湿生痰 ,闭阻心脉 ;或劳倦伤脾 ,生化无源 ,气血不足,心失所养;或久病不愈,房劳伤肾,进而损及心之阴阳等引起。常见证型有:

1寒凝心脉型胸痹。证见心痛如绞、遇冷则疼痛加重,甚则伴有手足不温,冷汗出,心悸气短,心痛彻背,苔白脉紧,治宜通阳散寒,活血通脉,方用当归四逆汤加味。

2痰浊闭阻型胸痹。证见心痛胸闷,咳痰粘稠,纳少倦怠,苔白腻脉滑,治宜理气化痰,方用二陈汤加味。

3瘀血痹阻型胸痹。证见心痛如刺,痛有定处、舌暗红有瘀斑、苔薄,脉弦涩或结代,治宜活血化瘀,通脉止痛,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

4心气不足型胸痹。证见心痛伴胸闷气短,心悸乏力,舌淡脉细缓,治宜养心益气通脉,方用保元汤加味。

5心阴不足型胸痹。证见心痛,头晕,心烦失眠,口干盗汗,舌红少津,脉细数,治宜滋阴养心,方用天王补心丹。

6心阳亏虚型胸痹。证见心痛心悸,遇冷病甚,神疲气短,四肢不温 ,舌淡胖 ,脉沉迟 ,治宜补气温阳 ,方用人参汤加味。胸痹如持续发作,疼痛剧烈,也可发生厥证、脱证等危重证候。

关于中西医执业医师考点重点难点,历年真题,模拟试题等可以到网校官网查看。

吴文博 河北省石家庄市中医院

薤白

薤白为百合科植物小根蒜或薤的干燥鳞茎。味辛,气温,入手太阴肺、手阳明大肠经。开胸痹而降逆,除后重而升陷,最消痞痛,善止滑泄。

薤白始记载于《神农本草经》,为中医临床治疗胸痹心痛的传统药材,亦是民间常见的野菜。现代中药学研究表明其含有皂苷、挥发油、黄酮、苯丙素、多糖、生物碱等多类活性成分,具有显著的改善心血管相关疾病、抗肿瘤、抗氧化、抗血小板聚集等药理活性。

栝蒌薤白白酒汤

组成服法:

1枚(捣),薤白12克, 白酒700毫升。上三味,同煮取200毫升,分二次温服。

功能主治: 通阳散结,行气化痰。治胸阳不振,气滞痰阻,致成胸痹,喘息咳唾,胸背痛,短气,寸口脉沉而迟,关上小紧数者。

栝蒌薤白半夏汤

组成服法:栝楼实1枚(捣),薤白12克, 半夏12克,白酒1升。上四味,同煮取400毫升,温服100毫升,一日三服。

功能主治: 通阳散结,祛痰宽胸。治胸痹,痰浊较甚,心痛彻背,不能安卧者。

枳实薤白桂枝汤

组成服法:枳实3克 ,厚朴12克, 薤白9克, 桂枝3克 ,栝楼实10克(捣)上五味药以水1升,先煮枳实、厚朴,取400毫升,去滓,纳诸药,煮数沸,分三次温服。

功能主治: 治胸痹,心中痞气,气结在胸,胸满,胁下逆抢心。

症状

猝然心痛如绞,心痛彻背,喘不得卧,多因气候骤冷或骤感风寒而发病或加重,伴形寒,甚则手足不温,冷汗自出,胸闷气短,心悸,甚则喘息不得卧,面色苍白,舌淡,苔薄白,脉沉紧或沉细。

症候分析

素体阳虚,阴寒凝滞,气血痹阻,心阳不振:

治法

辛温通阳,开痹散寒。

辛温散寒,宣通心阳。

方药治疗

针灸治疗

食疗

#长城心血管 健康 周# #大家 健康 超能团# @大家 健康

病情分析:痹症是指人的正气虚弱的时候,感受风、寒、湿、热等不良因素,这些不良因素在卫气不固的时候容易侵入身体,导致痹症的发生。痹症是指经络以及气血不通引起的肩痛、臂痛、腰痛、腿痛或周身疼痛,月经痛等,都属于中医痹症的范畴,可以口服血府逐瘀丸、正清风痛宁、万通筋骨片、腰痛宁胶囊等进行调理,可以结合针灸、拔火罐等治疗,是可以治好的。

1心悸证型:气血阴阳虚,水饮凌心痰瘀毒。(气指心虚胆怯;血指心血不足;阴指阴虚火旺;阳指心阳不振;水饮凌心指水饮凌心证;痰指痰火扰心;瘀指瘀阻心脉;毒指邪毒犯心。)

2心悸选方:心虚胆怯安神丸;心血不足归脾汤;阴虚火旺天王朱;心阳不振参龙牡;水饮凌心苓甘术;痰火扰心黄连温;瘀阻心脉桃花煎;邪毒犯心银翘脉。(心虚胆怯选用安神定志丸;心血不足选归脾汤;阴虚火旺选用天王补心丹合朱砂安神丸;心阳不振选用参附汤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水饮凌心选用苓桂术甘汤;痰火扰心选用黄连温胆汤;瘀阻心脉选桃仁红花煎;邪毒犯心选用银翘散合生脉散。)

3胸痹证型:气血寒痰,心肾阴阳气阴虚。(气指气滞心胸证;血指心血瘀阻;寒指寒凝心脉;痰指痰浊闭阻;心肾阴阳指心肾阴虚和心肾阳虚;气阴虚指气阴两虚)

4胸痹选方:气滞柴胡笑荟丹,心血瘀阻血府养;寒凝枳桂当归逆;痰浊涤痰栝蒌夏;阴虚天王炙甘草;阳虚右参真水泛;气阴两虚生脉养。(气滞心胸选柴胡疏肝散,胸闷心痛明显合用失笑散,便秘严重者加当归龙荟丸,气郁日久化火用丹栀逍遥丸;心血瘀阻选血府逐瘀汤,若气虚血瘀者,用人参养荣汤;寒凝心脉选枳实薤白桂枝汤合当归四逆汤;痰浊闭阻选涤痰汤合栝蒌薤白半夏汤;心肾阴虚选天王补心丹合炙甘草汤;心肾阳虚选右归饮合参附汤,若肾阳虚衰,不能制水,水饮上凌心肺,选真武汤;气阴两虚选用生脉散合人生养荣汤。)

胸痹是怎么回事

胸痹是指胸部闷痛痞塞为主症的病证,轻者仅感胸闷如窒、呼吸不畅,重者则有胸痛,甚至心痛彻背、背痛彻心。多因气滞血瘀或痰浊内阻、心脉痹...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